智者大師把凡夫眾生分成兩類

\

壬二、略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

  因人指的是菩薩,菩薩受持楞嚴咒有什么好處呢?滅惡生善。

  假設(shè)我們今天不受持楞嚴咒又有什么過失?

  癸一、明不持之失

  【汝等有學未盡輪回發(fā)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這里先說明以下的內(nèi)涵:它的當機眾是誰?它是針對誰來說呢?

  首先是有學,這個有學的范圍就很廣了,小乘─四果以下都叫有學;大乘─佛果以下,都叫有學,范圍很廣。這當中再加以揀別,有學當中的未盡輪回,就是還沒有解脫三界生死的,我們一般說的凡夫眾生

智者大師把凡夫眾生又分兩類:

  一個叫做外凡的資糧位,一個叫內(nèi)凡的加行位。

  這個內(nèi)、外是怎么說呢?

  一、外凡位:

  就是這個人是心游理外,他這個明了心對真如——二空之理,相應(yīng)的時間很少很少,大部份的時間都是顛顛倒倒的——心隨境轉(zhuǎn)。所以這種人他在修學當中,他仰仗的就是那一份的愿力,絕不放棄的愿力——虛空有盡我愿無窮,完全仰仗對三寶信心跟愿力在支持著資糧位菩薩。

  所以資糧位叫做什么?叫做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外凡位。

  二、內(nèi)凡位:

  心游理內(nèi),雖然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他內(nèi)心跟真如理相應(yīng)的時間很多,也就是說他有禪定。

  從以下經(jīng)文來看,偏重的是我們這些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外凡菩薩。

  外凡位的菩薩─假設(shè)你發(fā)心要成就大乘的阿羅漢(阿羅漢就是無生)的果位,你不受持此咒而能夠安穩(wěn)的依止道場來修學,使令身心遠離內(nèi)外的魔障,是無有是處,是絕對不可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