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
如果要徹底的消除困擾的束縛,唯有時刻以無常的真理觀照事物,乃至身心內(nèi)外的真相,也就是所謂的修行,因而扭轉(zhuǎn)不符合真理的一切妄作、妄為而正確地依八正道生活,才可能最終解脫。
實修
五體投地、全身心的將執(zhí)著放下,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障礙,能禮所禮兩俱空。
人之所以不能解脫,只因種種業(yè)障纏縛,業(yè)障只因無明執(zhí)著我相。在無我的放下中沒有障礙,三業(yè)清凈的絕對皈依和放下就是最好的加持、修行。修行就是看破放下的過程,看破、無我,放下我執(zhí)的過程就是修行。有我有苦惱,無我則唯有佛法僧的覺醒、正念、清凈。
人隨時用苦、樂、麻木的心面對一切事物。
人對事物的印象并不完全是事物的本身,事物本身是無常的,但人對事物的印象是與無常變化無法同步的,因為有限的感官功能往往是執(zhí)著自認為的真實或者說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了事物真相成為自以為的真實。對于一位沒有無常觀及甚深智慧的人來說,當下即是迷失在有限的感官認識之間,而執(zhí)著地把相對的真實認為是絕對的真相了,即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矣!固無明為出發(fā)點指揮著由此而來的一切行為(思想、語言、身體行為),就產(chǎn)生了相對真實(世俗諦)的凡情俗見,活在相對的世間中而不自知。執(zhí)著于相對真實的一切,而忘失了無常變化的真理時,就會落入無常變化本身所帶來的困擾,而產(chǎn)生不穩(wěn)定的苦、樂、麻木的心理感受,由此又執(zhí)著不息。如果接受無常的能力越差,遭受到的苦惱就越重,但即使樂觀向上,卻沒有洞悉到深刻的無常真理的話,也是依然會困擾的,只是苦惱相對較小。
還有一點應提到的是人本身有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對這個世界的發(fā)現(xiàn),故此也能活在相對真實的世界中創(chuàng)造著物質(zhì)社會和精神社會的一切,但畢竟只是活在相對的真實之中,故此就會因此而無法絕對解脫,相對的樂也只是無常不穩(wěn)定的,正如相對的苦也是不穩(wěn)定的,而苦樂兩端或者麻木也只是活在相對真實的世界中所產(chǎn)生的事實,除非他能悟證絕對的真實無常性空,由此而徹底放下謬執(zhí)而徹證絕對自由涅槃,那么他就能以絕對真實、絕對自由、大解放的心面對相對真實的世俗世界而揮灑自如,乃至由此起妙用應機說法普度一切苦惱的眾生,而自身卻永遠活在自由、解脫、涅槃、圓滿的生命之間。這其實是一種必須努力修行的過程,空想永遠無法達到,只能成為戲論!
修行的體系如果能夠在當下有效的轉(zhuǎn)變心行,解決煩惱,又簡樸、切實可行,那么才會直接、廣泛地利益一切人,不適宜弄得非常復雜,落入沒完沒了的理論探討,卻依然煩惱、痛苦不斷!
理論的研究確實有助于提高思想認識,但修行如果沒有從實踐中下手,卻難以成就解脫!
修行的根機不同,少數(shù)能頓悟最上乘,無執(zhí)無住,多數(shù)人還是須循序漸進。說法須對機,沒有具備因果正見,斷惡修善,具足出離心、菩提心,修行也不可能真實堅固。正見即是聞思的中心要點,也是修證的目的。因為正見乃是佛陀大徹大悟的真理,而真理正是建立在徹證實相的流露(表達),由真理的指導觀照而證真實(實相),即究竟解脫。解除不正見的束縛,脫離習氣的制約而現(xiàn)證涅槃。習氣的形成來自于往昔無明、不正見誤導下的行為積累,即所謂先天習氣。后天的不正見依然讓我們迷惑造業(yè)受苦,也無從覺悟。
欲界即欲望的世界,
色界即微妙物質(zhì)的世界,
無色界即精神的世界。
看破三界生滅無常、因緣聚散的本質(zhì),放下謬執(zhí)妄想即解脫矣!修行即是隨時觀照洞察三界生滅空華的本質(zhì),看破放下的過程。
修行應該是當下扭轉(zhuǎn)自己身口意的惡業(yè)煩惱,而不只是在談?wù)摵土饔谛问降膽吨凶云燮廴?
假如煩惱一大堆,那修行很久也不叫老修行!袄闲扌小笔峭ㄟ_無礙,明白妄想本空、看破放下,改變習氣毛病、轉(zhuǎn)變思想觀念、放下妄想執(zhí)著,斷除煩惱痛苦,于一切“行”無常變化了達清楚、不被境瞞,那才是老修行。若戒定慧一點沒有,煩惱痛苦一大堆,卻捏妖作怪,那只是“老魔頭”而已!
修行的根本在斷煩惱。
因為四圣諦乃佛陀初轉(zhuǎn)*輪時所說,所以解脫道的修行也就被稱為根本乘了。菩提心應以出離心為基礎(chǔ),菩薩道應以解脫道為根基。即使說信愿念佛,伏住煩惱,正念現(xiàn)前,而得往生凈土,那也得明白什么是煩惱啊!而不是放任煩惱現(xiàn)前,越學越煩惱,習氣毛病、不正見不減而增,那到底是學魔還是學佛呢?豈可不檢討、反省呢?
當我們在內(nèi)心看見貪、嗔、癡、慢、疑、不正見而開始轉(zhuǎn)變時,修行就真正開始了!
當我們沒有看到無?嗫铡⒕壠馃o我是一切現(xiàn)象的真相時,心就陷入了世間假名的執(zhí)取中,一切困擾和束縛也就展開了,當看見真理的正見、正知現(xiàn)前時,正念即可在當下扭轉(zhuǎn)業(yè)力煩惱的慣性,覺悟清涼即在當下現(xiàn)前了。
真理總是如此的呈現(xiàn),不論人覺悟與否,無常苦空、因緣生滅的事實不論何時何地總是如此!隨時隨地如此覺醒無迷,放下貪嗔癡諸苦惱,即是與諸佛同在。佛陀說:見法即見佛! 當心遠離了貪嗔癡的時候, 平靜清涼即現(xiàn)前了;當心忘失了真理,又隨貪嗔癡造作時,痛苦即產(chǎn)生了。沒有徹底斷除貪嗔癡時,豈可低估自己的業(yè)力!修行是隨時隨地的!
理論高深,若不實際修行,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修行即是隨時隨地地省察自己不符合佛法的言行舉止和心靈,并不是非常遙遠的事。當然,有些法門可方便修習,但省察自己言行舉止和心靈,則是隨時隨地的,不能說沒有時間修行,因為不論動靜都可保持省察的心,沒有省察的行為即是落入慣性的造作,對于凡夫來說,那只是貪嗔癡的慣性而已,那是生死煩惱的來源。
因為生死的根本是惡習、惡見(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修習就是改變惡習、惡見的過程,假如不知這個要點,又沒善知識指導,那不是盲修瞎煉,就是戲論無益,終是輪回生死,自欺欺人,實可哀可憐!
善知識、正見、戒律、出離心、菩提心、止觀(修證)乃是修行的必不可少要件。
我和我所面對的對象其實皆是“我”的執(zhí)著,能執(zhí)著分別的我和我所執(zhí)著分別的對象皆是虛幻不實,緣起無自性,故唯識曰“轉(zhuǎn)識成智”,中觀曰“緣起性空”。禪當下直斷,漸修的其它法門則以制心一處為方便,以一念代萬念,直至功夫到家,能念所念同時脫落,而會歸于禪,但沒善知識指點,學人往往不知其旨趣,亂猜胡說者甚多,乃至錯過明心見性的機會。
當你不懂得怎樣修行的時候,應該趕緊尋找善知識,不要認為死亡非常遙遠,生命其實非常脆弱,一息不來,又隨業(yè)流轉(zhuǎn),夢幻泡影的人生,又何必自我欺騙?這個世界,除了了生脫死以外,還有什么重要的呢?貪嗔癡的爭奪,到頭來還不是夢幻一場空,唯有業(yè)力感應,依舊輪回罷了!假如說度眾生,但如果自己都不懂如何出離生死,又如何去拯救眾生呢?不要自欺欺人!生死不了,人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白鬧!
我們都是患了生死大病之人,如果遇到了善知識良醫(yī),良醫(yī)也為我們開了對癥的良藥(即對機的契理的佛法),我們不按方服藥,而每天坐在那里談?wù)撍幮?那是不可救藥的,只有死掉了!雖然我們比那些患大病找不到良醫(yī)的人似乎幸運一些,但因為不按方服藥,同樣是愚不可及的!透破依他起性【注35】而洞見圓成實性【注36】,放下遍計所執(zhí)性【注37】的煩惱痛苦,以圓成實性的般若反觀依他起性的真相,則可大做夢中佛事而不礙涅槃解脫矣!然話雖好說,縱然已經(jīng)見道,若不以老實之心修道,還是有言說不一致之嫌,難免困擾滋生,不得自在!
皈依三寶即是修行的基礎(chǔ),也是修行的目的。
當無明貪愛產(chǎn)生時,輪回就產(chǎn)生了,此即世間之源。當無明貪愛熄滅時,涅槃即現(xiàn)前,此即出世間。
沒有足夠的戒定慧力量,文字的理解并不能摧破無明貪愛的強大力量,從而得證涅槃解脫!
情欲、嗔恨和無知是每一個修行人一生所要戰(zhàn)勝的頑固強敵,此三者乃是輪回、魔鬼的業(yè)因。隨時檢查自己的心,安住正道而精進努力吧!一個不懂得情欲、嗔恨、無知是真正關(guān)鍵要克服的人,不是空談自欺就是盲修瞎煉,最后只不過依然輪回生死而已!
當以錯誤的思想觀念不正見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一切苦、樂、得、失、稱、譏、毀、譽的困擾即產(chǎn)生了。當以法的真實無得無住的心看待這個世界時,一切如夢如幻。大悲的佛陀啊!原來是我們的心出錯了,錯在沒以真理的正見看待一切,從而產(chǎn)生了一切困擾,錯誤地承受了不該有的煩惱痛苦,要老命般的難受,生死不得自在,只因以錯誤的思想觀念——世間的觀念看待一切,而沒有徹底透破世間觀念的困擾和迷惑。如夢初醒的找到了原因,一切困擾只因不符合實相的錯誤思想觀念和習氣使然。習氣以潛在的方式造成困擾,錯誤的思想觀念以前導的形式出現(xiàn),然習氣也是無始錯誤的思想觀念所引生、積累。故此修行從糾正錯誤思想觀念開始。世間本無事,錯誤的思想觀念和習氣只是不實的法塵起落而已,本性清凈,原來如此!
學佛要空去的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錯誤認識(不符合真理)所引生的煩惱痛苦,并非要空去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即是無實的緣起,無須空去,它本身即是無常性空的本質(zhì)。
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共同的社會、世界只是共業(yè)所引招,但別業(yè)則引招自己的因緣果報(遭遇)。雖有共業(yè)、別業(yè)所引招的一切,但每一個人還是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對這個世界的印象中(包括無始以來的習氣),但凡夫?qū)@個世界的認知往往都是不符合真理的,這就是痛苦、煩惱之所由來。而修行之所以必要,即在改變這種不符合世界本質(zhì)的不正確認識(非真理的認識),從而以真理如實的面對這個世界,獲得從謬執(zhí)的苦惱世界自己心靈的錯覺所引生的苦惱中解脫出來,體證本來空凈涅槃的本性,乃至有能力引度更多的眾生同趨彼岸。
如果把“空”、“有”當成兩個事情,那還沒有悟到佛陀的真實意!
一切痛苦遭遇、不幸煩惱都是因為我們貪嗔癡業(yè)力的招感,心、行為、語言的致命弱點一再導致違逆之果報!只有徹底的看到內(nèi)心是如何地隨著貪(情欲)、嗔(嗔恨、憤怒)、癡(無知)而造作各種語言、行為、心態(tài)時,才會清醒的發(fā)現(xiàn)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原來是應該的,也才會明白該如何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語言、心態(tài),從而改變命運!唯有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語言、心態(tài)才能改變自己的不幸。不想改變、不懂改變、不明白自己的業(yè)力是造成自己的不幸的人,不幸遭遇、痛苦煩惱不會結(jié)束!
改變不幸煩惱,只有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才能究竟解決!在戒律的基礎(chǔ)上,學會制心一處(專注),內(nèi)觀自身心,不隨境轉(zhuǎn),看破放下,這即真修行矣!
當內(nèi)心的覺醒現(xiàn)前的時候,邪惡就遠離了,走在正道上,因為具備正見的原故!具備堅固的正見信解乃是學佛的必備基礎(chǔ),沒有正見的指導,學佛乃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思想指導錯誤,只能誤入歧途!故此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實踐八正道的行者即是走在成佛的大道上,覺醒的心現(xiàn)前了!隨時檢查自己是否遠離了正道。
習氣是讓我們生死不得自由的來源,若能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那么真正修行就開始了。隨時省察習氣是如何支配自己生死苦惱的,用正見正念來照破,修行就是一個與我執(zhí)作戰(zhàn)斗的過程,不是與別人戰(zhàn)斗,戰(zhàn)勝自己就是生死自由了。
不懂改變習氣毛病和不正見的人即使是精進,也只是邪精進而已,不是正精進,這樣的修行徒勞無功,就如沙灘上堆沙蓋房子一樣。
假如任由自己的習氣發(fā)展,造業(yè)受苦那是難免。修行就是認識到妄作妄為皆因無明、習氣指揮,從而造業(yè)受苦,故此首先須明白佛陀所說的因緣果報,了知無常苦空、中道無住的真相,從而更進一步改變錯誤思想指揮下的放任習氣、毛病及由此引生苦惱的種種行為、心靈、語言方式,在當下省察到謬妄,而當下轉(zhuǎn)變自己的一切妄作妄為,隨順真理性的教導,斷惡修善,自凈其心,獲證清涼解脫。如此則自利利他也!
假如連夢中都做不得主,又談什么不怕生死?睡覺只是半死,“半死”都做不得主,何況全死?
這個世界沒有不死的人,但死亡對于佛教徒來說,并不是一個悲哀、無奈、恐懼、黑暗、坐以待斃的事,它是諸佛凈土的光明召喚,滿懷法喜的往生。還沒有看透生死的人,還不是真正修行上路的佛教徒,他與世間人一般,還未脫離凡情俗見所帶來的困擾!
當人對“死”無所憂懼時,內(nèi)心的泰然自若就會呈現(xiàn)出來,對生死了無牽掛時,絕對的安詳就會呈現(xiàn)在眼前,從而做到生死自如。只有生死自如的人才是戰(zhàn)勝自己的人,戰(zhàn)勝生死的人才是最偉大的人。佛陀曰:在百萬軍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不是英雄,只有戰(zhàn)勝自己的才是最偉大的人。一個生死自如的人還有什么煩惱痛苦呢?只有生死自如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無私的利益眾生。
把持得住,哪管他人情好惡;心有主宰,自然清凈涅槃。把持不住,免不了被境所牽,迷惑煩惱叢生。
你為什么來到寺院?
你是否浪費了生命?
你是否忘了初心?
你現(xiàn)在做的一切是為了什么?
你是否忘了正念?
你是否觀照到起心動念?
念起佛來,莫要造輪回的業(yè)!
夢幻泡影,生命無常。輪回可怖,趕緊念佛!
處變不驚,如如不動,不染六塵,談何容易哉?然要成就偉岸人格,卻非有一番爐錘冶煉不可!
看破放下無兩般,尋章摘句不相關(guān)。參!
修行也無奇特,若將私心雜念打發(fā)出去,寂寂覺照,覺照寂寂,無粘無滯,來去無住【注38】也就是正路了?雌、放下、專注、明了,這是修行要訣!
無住是無上妙要!
安心修行比什么都重要!
內(nèi)觀自心,莫被生、住、異、滅的念頭所左右;充滿覺醒,不隨外境上下顛狂!了知諸法(身心世界的一切現(xiàn)象)莫非無常生滅、因緣聚散,放下妄執(zhí)的苦惱,當下即是清涼解脫的正念現(xiàn)前,功夫就在此時此地!
我們依照佛陀的教導,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就可覺悟的,原來:一、受持好清凈的戒律,嚴格的按照戒律去實踐,就能克服粗重的煩惱業(yè)力,一切自傷傷他的粗重惡業(yè)(即不良善的行為和語言)所造成的過失、錯誤被避免了,由此提高了德行,也從粗重惡業(yè)的語言、行為中解脫了。二、專注正定,修習禪定,能克服普遍性的貪欲、嗔恚、昏沉、掉舉、猶疑不定的中度煩惱,從普遍的意業(yè)煩惱中解脫出來,不再受這種普遍性煩惱的折磨和束縛。三、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所生起的般若智慧由于洞見了實相,徹證了本來面目,擺脫了微細的煩惱、七識的我執(zhí)(執(zhí)著);也透破了微細乃至根本無明的業(yè)力,遠離了渴愛的慣性,終究證得畢竟的解脫!若沒有真實從戒定慧三學下手,又如何能真正的解脫生死輪回呢?
不怕煩惱,就怕覺遲,煩惱無實,覺之即空,生滅無常,本來不住,放下執(zhí)著,心空本凈;生起即滅,寂然無住,覺照明了,真是正念,如此修行,乃真功夫!
具足看破的覺知和放下執(zhí)著的平等心,乃是修法的重點,但看破放下必須同時發(fā)展,這樣修法才會很好的進步!看清掛礙,放下執(zhí)著,信愿具足,一心念佛。不急于求成,只要功夫純熟,自然三昧現(xiàn)前。三昧者正受也,正受者無所受也,無所受即通通放下,身心世界脫落。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非同斷滅,寂照分明、三昧現(xiàn)前。如此者,須平時:隨緣消舊業(yè),不再造新殃。直至掀破無明,速證無生矣!往生豈不是一定的嗎?
修行自宗,贊嘆他宗。修行人應當心胸廣大,對一切了生死、證菩提的道法皆恭敬、隨喜;更應廣學多聞、一門深入。不廣學多聞容易認識狹窄,不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容易徘徊不定,難以專心成就,空費功夫;更應明了因果,具足正見,發(fā)出離心、菩提心,謙虛、謹慎、大膽、自信的學佛、修行。
有人問破庵祖先禪師:猢猻子(妄心如猴)捉不住時如何?
破庵禪師答:用捉干什么!如風吹水,自然成紋。衲曰:紋性本空,用不離體;緣起無實,無礙無得;波不離水,真心不變;心空無住,不礙解脫!
問:有人搗亂時如何?
答:猢猻性格,看清即可。惡作劇者乃劣根性,用繩子套住,任其上下跳躍,哪用生氣?不用繩子套上,看清時,也無可得,小兒戲罷了!
風吹樹搖山不動。
我們妄想似乎上天入地,東西南北,其實心哪里都沒去,只是自己在那里賣弄精魂罷了。執(zhí)著法塵幻起幻滅,心里在自己演戲,自己欣賞罷了!說讓心回來,其實無來去!無住即可。
心是主人,法塵是客人。
本質(zhì)心是不動的,任法塵翻云覆雨。每一位客人總是試圖發(fā)揮其影響,推倒心的主人,擾亂心的主人,讓它卷入是非,假如主人不慌亂,客人也就不停留的溜了!法界本凈,當下即是大圓滿,無須增減什么,本來如此!無整無散,分明清楚,如如不動,不礙法界森羅!然凡夫無明,妄生我所,業(yè)力深重,若非痛下決心,真修實證,又如何能了生脫死呢?
死期已經(jīng)來臨,還不趕緊放下?閻王逼近,趕緊念佛,若不念佛,隨業(yè)流轉(zhuǎn)!
應當經(jīng)常反省每一個決定和行為是否會給世界帶來弊端,即使是所謂“好”的出發(fā)點,是否也是混雜有個人的名利、私心雜念在里頭。經(jīng)常以反省的心態(tài)來面對自己的身心語言行為,乃是真正修行人的本色!
看破放下是修行的無上妙訣!看破心中執(zhí)取的不實,放下執(zhí)取的慣性,當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一時具足!世間八風總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現(xiàn),修道人切須警惕覺照,莫被順、逆諸境所蒙蔽,對境認不清,定慧不分明,還得從頭再來。一切外境之魔障,莫非考驗內(nèi)心之貪嗔癡慢疑不正見是否還有剩余而已!
財、色、名、食、睡,欲界天魔以此迷惑人,縱禪定有一定程度,若戒律、慧力不夠也是沒有辦法?酥谱孕哪S業(yè)力流轉(zhuǎn)乃為戒;透破假相不被境迷乃是慧;安住正念,不被境轉(zhuǎn)乃是定。
五蘊魔、生死魔、煩惱魔,不離身心迷惑,欲界天魔乃是外境之考驗,然身心外境總是夢幻泡影,莫非無自性的緣起,看破放下,也無差別。一切魔障總是凡夫之攀緣、妄想所招,若正念覺照分明、具足力量,也自心清境寧了。從現(xiàn)象上來說:不能讓頑固的煩惱壓倒心的正念,應當讓正念堅固而消滅煩惱得解脫。
從究竟上來說:煩惱無自性,覷破即涅槃,修行是持久的戰(zhàn)爭,直到徹底根絕無明才算完全戰(zhàn)勝了。故此修行不能著急,但也不能放逸,更不是逃避(無想定)所能解決問題。什么也不想,讓頭腦一片空白的無想定并不是看破煩惱之無常緣起本質(zhì),無想定的頭腦空白只能越修越癡傻。不妄想是充滿覺知明了的正念現(xiàn)前的,是在專注所緣的善法門中放下貪嗔癡而修行的,這是定慧的修法,心會敏銳而非癡傻。造成生死輪回、痛苦煩惱不息的是貪、嗔、癡、慢、疑、不正見。
修行是否進步,不用問別人,經(jīng)常省察自己是否貪、嗔、癡、慢、疑、不正見越來越少也就是了。不懂得檢查自心、反省自己的人就如閉著眼睛亂走路一樣非常危險!千念萬念只是當下一念,千年萬年只是當下一時。修行離開當下的觀照只是空話!
修道人應當了知世俗情見的過患,知它乃是生死之來源,放下世俗情見的執(zhí)著,斷除世俗心的干擾,而培養(yǎng)堅固的出離心和菩提心,聞思性空正見,降伏自己的妄想執(zhí)著,精進修行,這樣才能真正的了生死、度眾生!
佛陀的教導就是為了讓我們明白妄心造作一切煩惱痛苦、生死輪回。只有明白真心,以真心無妄為人處世才會清涼自在,解脫無礙,成就真正生命的大自由。修行一定要落實到自心,在當下提起正念,放下妄執(zhí),如此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切記!切記!
上、下、左、右,人、事、物、身、心莫非皆在說法,一切現(xiàn)象剎那流變,無有實體,回頭是岸,莫逐假相上下顛倒。閉著眼睛坐在那里想著貪嗔癡和睜開眼睛貪嗔癡一樣不能解脫!坐著,心中諸境現(xiàn)前,覺知其無?嗫,無執(zhí)無住,現(xiàn)前諸境,乃是法塵,法塵屬于外境,因法塵乃是往昔種子現(xiàn)行而已;而種子乃往昔執(zhí)著外境留于八識田中的現(xiàn)象罷了!生起必然消失,故是無常,無常故不可執(zhí),當下清醒,如如不被境轉(zhuǎn),也非頭腦一片空白、麻木不明所以!修行即是在隨時隨地地省思自己的心,以強烈正念斷除貪嗔癡而勤修戒定慧,如此即是修行的正道,一切法門皆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的。修行必須知道要領(lǐng):當下失去正念,當下即輪回生死,苦惱現(xiàn)前;當下具足正念,當下即清涼解脫。如果能修行到隨時隨地自然而然的具足正念時,修行才有一定的功夫了。無始輪回的業(yè)力非常厲害,一不小心,即落入貪嗔癡的慣性中,豈可大意么?當下忘失了正念,所謂修行就是自欺欺人的。佛陀出世度眾生,就是為了讓眾生了解緣起性空的真相,讓眾生普皆覺悟,遠離顛倒妄想、生死痛苦!我們怎可辜負佛陀的大慈悲心,而依然以貪嗔癡造業(yè)輪回受苦?
成佛成魔、變?nèi)俗児斫允谴诵摹澿涟V是此心,戒定慧也是此心;世俗煩惱是此心,出世解脫是此心。當下看透心的一切,在省思中轉(zhuǎn)變自己的心,這就是修行的要點。修行不知從自心下手,總是隔靴搔癢,甚至于走火入魔,戲論、自欺欺人都是因為忘失自心、功夫用錯方向的緣故!實在可憐!
我們的煩惱痛苦是因為當下沒有看清實相、放下假相的執(zhí)取,世俗間的一切皆是緣起呈現(xiàn)的世界,其中沒有不變、永恒的實體可得,若能以空性的心去面對緣起的種種,雖在世間而清醒不迷于世間,這樣就可任運自如地活在當下了。不過,真實覺照的功夫卻非一時的清醒就能完成的,修行的過程需要努力的提起功夫,沒有達到無為功用的時候,決不能大意。
一切困擾只因為沒有以法的真實來看待世間,能夠以法的真實看待世間的人就能心空無住地面對一切,如此則何時何地都不礙解脫自在的心!當然,開始洞見法的真實的人不可能馬上就做到心空無住,故此不可大意,應加強正念的觀照,直到自然而然、無為而為的純熟時,才可輕松自如地面對一切的。
人對外境的執(zhí)取影像(印象)并非外境的真實相,而是人加工過的印象罷了,而此印象沒有同外境同步的顯示生滅流動時,人固執(zhí)于自心對外境的印象引生了人的困擾。當然人有可能經(jīng)過教導而改正謬執(zhí),因人有思辨能力,但這種思辨必須是符合真理真相的正見引導,否則,反而產(chǎn)生另一方面的錯執(zhí)。
內(nèi)心對于無常不實的假相的執(zhí)取會引生困擾,當沒有正見建立的時候,總是難以真正的踏上解脫正道的。修行之所以困難,在于自己被不正見所干擾,不論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都是一種迷失,當自己出現(xiàn)修行的困難時,應停下腳步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落入不正見的誤導、執(zhí)取中,是否沒有真正突破不正見的束縛,調(diào)整好思想認識,才能踏上正確的道路。
無明的心總是造作無明的事,妄受無明的苦。人的最大悲哀在于沒有看見無明造業(yè)受苦的真相,心向外去貪愛或埋怨,永遠受苦;返回來,反省自己的因果,苦惱才能止息,清涼安樂的生命來自反省的心!
放得下世俗之心,功夫自然易進;看不破情欲名利,終是輪回生死。
“聞、思、修”乃名“三慧”,此慧非世間之智,乃名般若(圣智),故此歷境煉心,須以圣智透破當下如夢幻境,若能如此,則當下不被境轉(zhuǎn),而能轉(zhuǎn)境,真修行人須具大信愿力,持之以恒,永不言敗,才能最終成就,功德圓滿!“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此乃究竟語。
開始修行須知迷悟之關(guān)鍵在于“知取舍”——何為正見應信受?何為不正見應舍?不知取舍即迷人,不懂取舍即癡人,應取不取,應舍不舍反取大癡人!悟者明白:正見乃悟之因,也是證之果。
正見無謬、正念不失即真修行。
出離不正見及習氣諸謬執(zhí)妄想,即解脫因,堅定出離即了生死之種子殊勝具足。
上求無上覺道,下化自他解脫,即是徹底出離我執(zhí),證大圓滿。
如是精勤不息乃是諸佛教授!
一個地方之所以邪惡,在于這個地方充滿了貪嗔癡。假如你想不被環(huán)境牽著鼻子走,那么知足常樂,以強烈的正念安住于戒定慧的修行即可,你即不被這個地方所影響,還會影響別人向善向上。因為你不被自己的貪嗔癡所蒙蔽、攻倒,也就具足了清凈正氣的人格,邪不壓正是也!故此,真正的修行人實是這個世界的稀寶。橫說豎說,年年說,日日月月說,隨時隨地說,無非就是為了讓眾生明白輪回過患了生死啊!世間只有這條路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啊!修道人豈可忘了?世間萬般皆虛假,唯有了生脫死究竟真!
你可以什么都不會,但卻不能不了生脫死,否則,只有輪回生死。你即使什么都會,但卻不會了生脫死,那也只會輪回生死。了生脫死乃是生命的必修課,沒有選擇、商量的余地!
生老病死,無常逼迫,身邊每天都在發(fā)生的事情,您有深刻的體會嗎?了生脫死乃是人生最重要最真實的事!沒有正見正念的人總是愿意讓你同流合污,然后以種種借口讓你迷失了方向。如果慣于妥協(xié),又缺乏堅定于真理的生活,那么你只能隨波逐流,最后終于墮落了!其實,這主要也是自己缺乏了生脫死的決心,不忘名聞利養(yǎng)、五欲六塵的誘惑所造成!怪不得任何人,這個世間本來處處是考驗、魔障,豈可不警惕、清醒么?
修道者必須清醒的明白,造成你生死輪回不得解脫的原因,就是貪、嗔、癡、慢、疑、不正見所指揮下的身口意行為!修行必須隨時隨地撤離這些生死輪回造作,安住正念的當下,修行才成為可能!
應該謙虛地知道:修行乃是終生乃至盡未來際的,當我們還沒有圓證成佛的時候,修行豈可停步不前?不要傲慢的以為自己懂得了什么?沒有了生脫死,內(nèi)心依然貪嗔癡不斷,有什么可說的?
每一個人每天都在制造著自己的因果,善的、惡的、解脫的、非解脫的。謹慎自己的言行、心靈,不要推脫,一切總是自己去承受,唯有斷惡修善、清凈自心才是明明白白的出路!過去的惡業(yè)可以懺悔,重要的是:不要至死不悟!因果如實,做什么得到什么;改過向善,就不至于無藥可救!得救來自于改過向善!
心里有魔(邪迷、貪嗔癡)跟魔相應。
心里有佛(正見、無貪嗔癡)跟佛相應。
自己是在念佛還是念魔,必須很清楚!
修道者應有堅固的了生脫死的信念,獨立于世間,不為任何人、事而改變自己堅定的志愿!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道不同,不相與謀!
堅持修道的熱誠,遠離凡情俗見的迷惑,剛強的意志,寧死不屈的骨氣,乃是修道必具的要件!五蘊皆空,心念非實!
色身四大因緣生滅,感受乃波動刺激、和諧不和諧的執(zhí)著,心念流動本是生滅不住,記憶只是現(xiàn)行執(zhí)著生滅諸境的儲存乃至儲存的種子又現(xiàn)行成法塵,了知五蘊非實,其間無實體可得,苦厄諸執(zhí)著也無可得,故即解脫、彼岸,然非甚深定慧力又如何能洞見這深刻事實,而徹底看破放下,到達彼岸呢?
修行的四字訣,曰:看破放下。
五蘊似水泡,幻生幻滅,了不可得。身心虛幻,畢竟不可得,本來如此,還疑什么?然見解并不等于定慧之力,只有聞思,沒有定慧之力,生死依然難了!
心法會影響色法,心理會影響生理,執(zhí)著于生理則會影響心理。當種子現(xiàn)行為法塵時,應該具足正念的了知當下的狀況,當修四正勤,如果是惡、不凈、雜染念頭現(xiàn)前時,應采取對治,或以慧觀照而放下執(zhí)取,安住專注的善法門中,否則即已落入輪回生死的慣性中。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正見正念,修行是隨時隨地的。
古人曰:修行猶如一人與萬人敵!故佛陀曰:在百萬軍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不是英雄,能戰(zhàn)勝自己的才是最偉大的人!可見:戰(zhàn)勝自己的難處,甚至比百萬軍中戰(zhàn)勝敵人還難。戰(zhàn)勝自己就是成圣成賢,又豈是(戰(zhàn)勝百萬軍的)英雄所能比擬的?
若能于萬難中拼死克服自己的一切習氣惡業(yè)、私心欲染,那么偉岸的圣賢人格才可能成就,這是一個需要圣賢的時代,也是一個孕育、考驗偉岸人格的時代!大眾努力……正是:
面帶微笑淚暗流,幾度生死幾度秋?
人物兩非江山改,戰(zhàn)勝自己事事休!
如實的觀照到身心的剎那無常變化,才能真正看破苦樂、得失的執(zhí)著是如何的迷妄!切實地深刻地觀照內(nèi)外諸境的生滅無常吧!這樣才能最終放下執(zhí)著,乃至實證解脫!如實的觀照,才能斷盡一切煩惱、習氣的牽扯!一切人、事、物只是心中的影像和過客,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影響到你的解脫,夢幻泡影,明明白白!這就是修行中的覺照,長期的如此覺照,直到打破無明業(yè)力的束縛,那么真正的大解脫現(xiàn)前了!觀察自心的真相,莫隨貪嗔癡上下顛狂!活在有限的感官意識中,總是難以看透無常不穩(wěn)定的真實,深刻深入地體會身心無常變化,剎那流變的事實,扭轉(zhuǎn)謬執(zhí)實在的虛妄,這是解脫生死的正道!靜觀其變,一切存在(身、心、世界)只是呈現(xiàn)生滅無常、無我空性的本質(zhì)。靜下心觀察身心世界的真實本質(zhì)。
- 能弘法師:求佛求的是什么?怎樣求佛才能有求必應?
- 能弘法師:安心做好本職工作,是入廛垂手嗎?
- 能弘法師:如何緩解內(nèi)心的孤獨感?
- 能弘法師:既然一切由心生,為什么求佛菩薩就能得到加持?
- 能弘法師:為什么要拜佛像與念佛?佛像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 能弘法師:即空即有是什么意思?和即心即佛一樣嗎?
- 能弘法師: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如何做到即心即佛?
- 能弘法師:為什么佛陀講法需要有人來請?
- 能弘法師:可以給沒皈依佛門的人臨終助念嗎?能成功嗎?
- 能弘法師:怎么用一念心性面對外在的因緣?
- 能弘法師:“人和宇宙本為一體”是一種觀念嗎?
- 能弘法師:苦是怎么來的?我們?yōu)槭裁磿芸啵?/a>
- 能弘法師:如何克制自己玩手機、看電視的習氣?
- 能弘法師:天臺宗和華嚴宗有何不同?華嚴宗與天臺宗的判教
- 能弘法師:普賢菩薩為什么最后導歸極樂?
- 能弘法師:愛欲比較重怎么辦?如何對治?
- 能弘法師:放生、病人、貧困家庭,應該先捐哪個?
- 能弘法師:四念處的觀心無常,是怎么個觀法?
- 能弘法師:怎么樣速斷輪回的因?
- 能弘法師:如何得到加持?讓加持來得快?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