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九
開示四十九
那時候云門事變葉劍英也在,葉劍英他“廣東事件”有一回很厲害,他躲到南華寺,躲了一個多月,那要被蔣介石弄住,早就被他槍斃了,虛老和尚也算救了他,F(xiàn)在社會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不管這些事,大家還是在這好好的修行,反正是弄點飯吃,沒有什么。我們這禪堂就是小一點,我們在這里就是打打坐,房子壞了弄一弄,種點菜吃,就這樣過,就是做事情也不是天天做,不是。我在云居山,老和尚剛到那兒去,上午四個鐘頭,下午四個鐘頭。上午天氣涼快一點,外頭有什么事做一點,下午都來坐一坐。明天外邊那個房子,瓦己經扒下來了。病啊?我可能沒有什么病,就是我走路我有點想倒,好幾回了。
不管你們是才來出家的,還是到這里看看,你染慣了,你思想里邊的東西太嚴重了我們這里是清規(guī)戒律嚴格的地方,這里日常生活這一切,你們能搞得慣嗎?我們這里是過午不食,你們能行嗎?我們這個佛教是這個樣子,不管你是什么,你到佛教里邊來你那個呀,就要丟開,你要依佛教的這一切,你要不依就不行。象佛教里起早摸晚這些生活安排,這是千百年來佛教的制度,這個怎么著也不能動,就是經過什么也不行!這佛教制,人怎么少也不能動,不能說把佛的戒律、祖師的清規(guī)改變了,不能改!就是社會上說的已經達到了“堅定不移”!你這個人換了沒關系,這個不能換,不能改啊!你們在社會上弄慣了,我們這里不強勉,你搞不來你們就走,不是一定要弄多少人,這些祖師立的清規(guī)還能隨便改啊,這不能動!這三種戒律,沙彌戒是舍利佛弄的,他也聽佛的話呀,這比丘二百五十條戒律是佛說的,菩薩戒是千佛共說,這更不能動!只能遵守,要認真的遵守,你要遵守不了,你就另外,你不要在這里,一定要這個樣子。這個沙彌十戒,你到我們這里來了你要遵守,你不管來多少人,就千人萬人我們還是這個,
我們的思想是個什么樣呢?愿將東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都愿意人民信仰,也愿意大家來出家修行,到這兒來出家,希望當一個好和尚,當一個真正的出家人。可能我們這生活也不怎么樣,第一條沒有錢,沒有錢的來源嘛,我們也不作法會,也不作經懺法事,也不放焰口,這個出家人哪,若得清凈無煩惱,無非凈到光,凈凈光光的,沒有錢你好修行啊,你們到這里是干什么的?你們是來修行的,我們錢少事情少,是成就你在這里修行,你要認識到這個呀,你們到這兒來是成就你們修行,不是成就你弄錢的。我們的目的不同,我們這是道場,這是修行的,我們這樣搞啊,不會動,不會改,誰說也不中!改變就改變你們的思想,把你們所作所為改變成佛教的事。你說我們這也不習慣,那也不習慣,那你趕快走,不要在這里。你在這我們還是這個樣,怎么?這是長期成就修行的嘛,那我們要是改變了這些觀點就不是修行了!不是道場了!怎么著我們也不這樣干!我們這是出世間法,不是恩啊、愛啊.都小是,.我們是修行的,這和尚背井離鄉(xiāng),你才好修行啊,你要是娶個老婆,生幾個孩子怎么修行啊?怎么有些地方開期傳戒,幾百人受戒,他過一個時間他就走了?他不是的嘛,他是想在佛教里弄一把,結果弄不了一把還受些委屈,道場里成就你修行的,你想在這里邊弄一把是不行的,弄不到。要按出家的年代,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是當小孩十多歲就出家,我在佛教里邊,就像這么樣生活過了六十多年了,我感覺這六十多年哪,我很舒服。
這個七月十五,道場就要成就修行,或是打幾個禪七,這里嘛,前兒年都是打般舟七。般舟七就是長遠一點,道宣律師他是一百二十天,在行坐之中這功夫要歷歷明明,這一百二十天要證果位,要得實際,要解脫呀,那不解脫怎么辦?不解脫還要繼續(xù)修行,用什么功要好好的用,還有一條,不要打閑岔,不要啰哩吧嗦的,不要扯閑,要遵守常住們的這些制度,照樣的上殿過堂,這里是前邊千百年前祖師開的禪宗道場,這就是青原派,青原山下邊有幾個派,云門宗、曹洞宗、法眼宗。
千百年來禪宗在我們國家大興,出了好多人,為了佛教存在,這歷朝歷代的祖師啊,為法忘軀。那解放初期,你們這年青人剛出家不知道啊,佛教很危險,五臺山那個能海法師,西京臥龍寺那個朗道法師,西湖靈隱寺那個大悲法師,他們這幾個人都是那個時候死的,西京臥龍寺朗道法師他是把肚子扒開,把腸子拉出來,死了。這都是為了后來的佛教啊!他們這些祖師,西湖靈隱寺那個大悲法師、五臺山能海法師,這都是很好的法師啊,都是行解相應啊,還有虛云老和尚,那就是他們那個意思啊,這都不能活了,都準備把他們弄死,因為那個時代呀,因緣所生法嘛,你生在那個時代那有什么辦法?現(xiàn)在政府還算對我們好。
把那廟扒了.把佛像打了,我是看著的,看著在云居山把老和尚修那個佛像一個不留都打爛了.打爛了,把這和尚都關起來,他們那意思啊,這是共產黨領導,只有共產黨領導,哪還有這些亂七八糟!到后來,因為佛教還是有人,周恩來、朱德、李濟深,武漢還有個陳銘樞,他們幫了很大忙,才有一點光明,現(xiàn)在不是好了嗎?各大寺廟都恢復了,青原山日本人來修,中央不準,政府撥錢自己修。云居山,我在那兒看著,虛云老和尚第一次修那個佛像很莊嚴,來了幾千個紅衛(wèi)兵,把和尚關起來了,怕他在這里礙事,有的和尚他死他也不愿意叫你把這佛像打了。我們都關到趙州關外面有個農場,說有點事情,跟你們和尚師父講講,叫我們都去,我們一進房子,那紅衛(wèi)兵手提槍:不要動!等著他們打爛了、弄盡了,才把我們放出來,那你碰到那個時代你有什么辦法呀?不管怎么樣啊,這現(xiàn)在大部分的寺廟又修好了,這些事啊,也不是別的,這是我們往昔劫的業(yè)障。那能海法師是五臺山的和尚,大悲法師是靈隱寺的方丈、西京臥龍寺朗道法師,這幾個法師,都是行解相應的善知識啊,就那幾天都死了,他們這些高僧祖師菩薩
啊,為佛法而生,為佛法而死!我們要好好的持戒修行,現(xiàn)在不是廟他們也修好了,他們也出了錢,那究竟他們什么目的我們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沒有什么說,我們就把這個廟守住,這個農禪是虛老和尚解放后他提的,就把出家人當成公民,當成公民一個人分點地,這里前邊亭子那個地方是解放后分給我們的,現(xiàn)在我到那里問了一下,他們承認要給我們,到現(xiàn)在也不給。云門寺、南華寺都分了田,這些國內的這些各大寺廟,那是中央的通知啊,那不分還不行,因為和尚列為公民了,有周恩來、朱德幫忙說話,要不是,我們這和尚完了,不會存在了,他們那些人都是菩薩,佛教的存在,靠這些菩薩,F(xiàn)在也沒有什么,吃點苦,也免得染愛這個時代。
不是一定要弄個念佛堂,你睡覺勞動做事都好念佛啊,不要一定弄個什么東西執(zhí)著自己,你要破除你自己的堅固執(zhí)著,你要不去就入不進,你要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這就是禪哪,但念阿彌陀,即是深妙禪,你要一心一意讀誦大乘經,那也是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那都是明白自心,都是禪哪,哪還有這么些事?你參禪不行,就念佛嘛,不要疑惑呀,歷代的祖師禪師很多都是念佛啊,印光法師他是我們國家的正法眼藏,他不但懂凈,他還懂禪、懂律、懂教,諸法無不通達,他的愿力是弘揚凈土,三根普利,正合末法之機。
端午普茶:吃普茶呀,大家都在這兒坐一坐,坐什么呢?還要公布常住規(guī)約,這一年要吃十回普茶。有些事情啊,才出家不知道,我們寺廟里邊有這么多的事情,有教規(guī)我們佛教就能存在,沒有教規(guī),佛教就不能存在了,全靠教規(guī)。吃普茶有些事情,什么事情呢?行堂的、大寮的,大寮這個飯菜有的差一點,供養(yǎng)大眾,差一點師父們原諒,大家要是吃不了的,方丈、班首師父不拿,不拿是不拿,庫房里還要給他送。我們這地方啊,吃不了的都歸大寮,由典座給行堂的分,燒火的,種菜的分給他們,由典座負責,我們這樣的,或跟是有些人也不好意思,你們吃吧,這是叢林的制度,我們這兒不這樣了,這說一說,要是吃不了都帶回去,到自己房里去吃。規(guī)約那就叫維那師父誦誦規(guī)約,要注意聽,這是應當遵守的,不遵守要是處理你呀,你說你不知道,那你說不過去·……維那師父念了兩遍,可能都聽清楚了,要按這樣行,不行常住要是處理的話你可不要煩惱,你要是守不了你早一點走,就是這個樣?创蠹沂盏牟畈欢嗔,敲三錘引罄。
現(xiàn)在嘛,在這里坐坐,天天大家還是在外面勞動,這都是我們把古代的叢林制啊,都沒有丟掉,很好!禪堂里邊有班首師父、維那師父,禪堂里面要弄得很和氣,維那師父要尊重班首的道德,班首你要愛惜維那辛苦了,班首要經常的代替維那上殿過堂,因為他辛苦了嘛,班首在禪堂里最主要的是領導,每一位班首師父在禪堂里都很重要,要講規(guī)矩,還要講修行,到八月里,叢林制,班首師父要講開示,這八月大家都到班首師父那里請開示,七月十五,有些制度要教教,要學學。在叢林下,和尚也講,因為他們是負這個責任的,班首也講,按照制度,維那師父一個月要講四次規(guī)矩,班首師父要很尊重維那所提的制度,班首師父就是幫助禪堂里維那師父的,因為維那師父他是我們叢林下的教規(guī)之綱啊,要幫助維那師父把禪堂制度弄好,因為他是負這個責任的嘛。八月,每個班首師父要講規(guī)矩,還要講開示,開示修行怎么修行,不是光把這個和尚衣服穿上算了,那不是啊,你穿和尚衣服誰都能穿,叢林制講規(guī)矩,講教規(guī),你們好好學,這就是當參學,我們當參學什么目的呢?要了脫生死!什么是生死?怎么了法?不是說。起心動念,即乖法體。這了生死就難了,叢林制這些教規(guī)、開示,這都是為了大家修行。我們是出家人,我們學的是出世法,什么是出世法?你對于這個名利財色沒有染、沒有愛、沒有嗔恨,這個是出世法,染、愛、貪,這是世間法,不染、不愛、不貪,這就是在世間而出世間!叢林制你想出家了生死,你得離開家,家里有恩有愛啊,你得離開,不離開不行。
七月十五之后,輾轉的天氣涼快了,我們這一個初發(fā)心要沒有制度是絕對不行,為什么要住叢林,要學習叢林的這一切?他這是出三界的一切,你象我們這個禪堂里邊這些制度這是干什么的?這就是出三界的方式方法,象那跑香,坐香,上殿,這雖然行動還在社會上,我們的目的是出世間法,大家修行,就是沒有愛心、沒有染心、沒有嗔恨心,要知道這就是出世法,這是我們的目的嘛,這個染心就是世間的嘛,我們學佛的就是沒有染,斷欲去愛,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我們當和尚就是干這個的,社會上也不知道這個,人家不也干這個。這是跟大家有緣,在這個古代的道場里修行,青原山也算是佛教的祖庭,云門、曹洞、法眼都是他下面的,大家能在這個道場里學習一番,這里當然是要苦些,江西、中國這些從林,還就是青原山這里苦些,他為什么苦啊?他錢也沒有什么錢,也不是說常住有錢不給大家,他沒有地方來錢,我到這里來的時侯只有四個人,這現(xiàn)在幾十個人天天要吃飯,這個門票、功德箱收幾個錢也就是大家吃飯,要說一個修行人哪,只要有點飯吃就算了,要弄些錢作什么唉?這說說,大家都放下來。
禪堂就是要見性,見性就是觀心,能觀心者即是上定,若不觀心,法無來處。如何能見性呢?道無可修,法無可問,起心動念,即乖法體。禪堂里有人念那個念佛是誰,那你還小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是一個圣號啊,直接見性,那不是念的,就是古代念佛人多了,回光返照念佛的是誰,當下見性,不是光念那幾個字。從前高旻寺,他說什么,你就念這個念佛是誰就行,那不是的,念佛是誰,他是幾個字,阿彌陀佛他是一個圣號。祖師的意思,不管什么你得用,第一條,你在這個生活上沒有染心沒有愛心,這就是出世法,你那個染那個愛那個恨,那就是世間法。因為找們學的是出世法呀,出世法就是沒有染,那不是光把和尚衣服穿上算了,那不行啊.就是社會上因緣所生法的這一切現(xiàn)象,你沒有染心沒有愛心,這就是出家人,不是到廟里就算是出家了,那不是的,你在家你所知道的、你所染的、你所愛的,你現(xiàn)在到廟上來了,穿上和尚衣服,你看到名利財色還染不染? 有些人,在家里有老婆孩子,你想不想啊?你愿不愿把你那個一切放棄,把佛教的這個持戒修行坐禪在你腦子里面,在你行動之中,能不能站得住?你愿小愿接受佛教的這一切?并不是你外表像個出家人就行了,不是啊,那是個外表,那個不能了生死,你要沒有染心,沒有愛,這就是出家,你光跑到廟里面把和尚衣服穿上了,不行。欲得佛法利益,就要你把你的那一切放下來,把佛教這一切行起來,能不能作佛事?什么是佛事啊?就是沒有愛、沒有染,這就是佛事,并不是說人家上殿你也上殿,說念經大家都跟著念經,那是前邊的祖師制,就是使你思想上在佛教里面有一個染,這個習氣慢慢就少了。
出家受戒,要守戒,為什么要盤腿子?盤腿子是佛制,佛在世那諸大弟子都盤腿子,我在十多歲住禪堂,這維那師父很講規(guī)矩,他坐十分鐘二十分鐘,他下位了,下位作什么?他檢查,看看你盤腿子沒盤腿子,他這個香板尖往你腿這里一叉,就曉得你盤沒盤腿子,沒有盤腿子就打兩個香板,叫你把腿子盤起來,這就是制度,這就是染。你在禪堂里,你不盤腿子也不像個住禪堂的,住禪堂一定要盤腿子.維那師父下位子來檢查腿子,若檢查幾次啊,你這腿子不盤或是你不是禪堂的人,他叫你走,怎么?禪堂里你就要學禪堂這一切。你們是到這里做啥的?你到這兒是出家的嘛,那你就要把家里這一切放下,就是在禪堂里用功,在禪堂外也用功,離開了寺廟,到城市碼頭功夫也不忘,雖然你這個身體不在寺廟里面,你這個思想還在那里修行,你慢慢的變成一個真正的和尚,不是就這樣馬馬虎虎的算了,當和尚要認真哪,不是在這兒混上幾天。
青原山下邊那幾塊田,政府他提出來要給我們,現(xiàn)在也沒給,要給嘛就給,不給也沒有什么了不得,這山河大地是誰的?你說誰的也可以,你不說是誰的也可以,那順治皇帝他是山河大地主,都歸他,現(xiàn)在還歸他嗎?現(xiàn)在也不歸他了。究竟你說這是誰的?就是當時當權者說是他的,要過一個階段,皇帝也會死,當官的也會死,你說這地是誰的?這個社會就是這個樣,你說是誰的呢?我們是出家人,是修行的。原來青原山管九個縣的土地,這現(xiàn)在你要說地是和尚的也不成,就是這個樣子,那就是社會上這個變化不同,固定不下來,現(xiàn)在我們這兒,門票一塊錢.我們這么多的人要吃飯,政府也沒有什么話說,賣門票的師父,人家要不給錢不要勉強,沒有什么,我們功德箱還有幾個錢大家把菜種好,弄弄,夠吃的就算了,出家人嘛,你要學佛啊.你要不學佛你在這里干什么?一定要改變,僧裝、素食、獨身,要穿和尚衣服,不穿和尚衣服你不是個僧人要吃素飯,要孤身,你有老婆不行,我們就是這個樣子,歷朝歷代的出家人都是這樣不這樣就不是的。你到這兒來,你是不是來真出家.客堂里知客都要看看,那不是說我到這兒來吃兩天飯,不對了我走了,你放不下就不要來嘛.你到這兒來干什么?你要是在家人誰會管你?我們不能跟在家人講清規(guī)戒律呀,你給他講什么清規(guī)戒律?清規(guī)戒律是出家人的,你給他講不是白講嗎?他也不會相信你。
從八月十五之后,班首師父.禪堂里面有些事情他要經常講講,我們要講就是講修行,不是社會上拉拉扯扯的事,因為我們出家的目的就是要出世.要出這個婆娑世界,平常對于這個社會上啊,沒有愛,沒有染,跟著佛所說的,佛的知見,要入佛知見。天氣涼快了,八月十五,禪堂開示講修行,修行是干什么的?班首師父要說明白,“如班首示”嘛,開示,就是說修行怎么修行,修行是什么目的?我們是出世間的,要出這個痛苦的世間,沒有染、沒有愛,沒有恨,我們是學這個的嘛,學這個要做這個,不做這個你有什么用?不是說住一個廟上,有吃的,有用的,快快活活,那不是那個樣子。我們最初是割愛辭親,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為什么要和父母離開呢?因為他們是個染嘛,他們做的是世間法,親屬、妻子兒女,我們出家人就是孤身,沒有這個。我們是修行的,我們是了生死的,我們是干這個的。
天氣輾轉的涼快了,常住里還有一點事情,有一點事情還是大家的事情,我們種點菜,修修房子,瓦、椽子都搞一搞,大家都好過。到打禪七的時候,這些事能不做就都不做了,修行的嘛,冬天來了,一定要好好的修行。天天要吃飯,大寮里安排一下,因為人人都要吃,人人都有責任,和尚的事大家辦,身體不好的,隨眾不隨力,有些人有力氣,能拿一百斤,叫大家都拿一百斤這不行,從來廟里有這句話,叫“隨眾不隨力”,隨眾就是大家去你也得去,除非是病得不行了,跟著以前高旻、金山,僧值齋堂里看見你三天沒吃飯,客堂才允許你告假,不這樣不行,古代要嚴格一些,叢林制嘛,就是十方來的人,有什么事還要十方人來做。
佛出世間,唯以一大事因緣,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那就是對于世間上的名利財色沒有這個心了,沒有染心,沒有愛心,沒有嗔心,我們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佛法就這么個樣,什么樣都不是,起心動念,即乖法體。八月十五那一天,禪堂里維那得知道這個事情,要到客堂外頭掛牌,牌上寫什么呢?“如方丈示”,“如班首示”,就是由維那師父帶領大眾請班首師父開示用功。從八月十五要講修行,修行是什么樣子?怎么修行?要由班首師父講明白,那就在這個叢林下就是不辜負住這個叢林,這是修行的,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就是對于這一切沒有染、沒有愛。佛教存在幾千年了,現(xiàn)在弄的差一點,以前認真的很哪!就說高旻寺、金山這些大叢林,那些起七的儀式怎么弄法,那忙的不得了,這現(xiàn)在也不知道了,你現(xiàn)在到金山還搞個什么修行?那里面還吃酒吃肉,你看這,這完全把千百年來叢林遺留下來的規(guī)矩都算了!那就是這個地方能搞一下我們就搞一下,弄不了嘛就算了,這現(xiàn)在時代就這個樣子。那以前解放初期虛云老和尚到云居山,那是云門事件之后,云居山就是青原山下邊第六代的祖師,到現(xiàn)在還住一百來個人,年年也打幾個七,本來舊社會我在云門寺·…
- 上一篇:第一頁
- 下一篇:虛云老和尚—圓寂后的樣子
- 功夫要做的純熟,妄想煩惱就會輾轉消失
- 什么是念佛功夫呢?
- 什么是出世法?不貪不染
- 如何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呢?
- 努力今生須了脫,不教累世受余殃
- 體光老和尚:這些在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其實都是高僧
- 僧人受信施,不了生死就無法生西方
- 四處參學的你是為生死還是物質?
- 出家不事修行 會變牛變馬償還供養(yǎng)
- 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
- 古代佛教徒和現(xiàn)代佛教徒的區(qū)別在哪?
- 病后方知身是苦,壯時多為他人忙
- 修行要“每天大街跑,心中念佛忙”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七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一
- 體光老和尚的法脈傳承
-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 前言
- 體光老和尚簡介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