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三十一卷

  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三十一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ò浲臃穑。┱埓蠹掖蜷_《講義》第六十九頁,「寅三、揀成不成」。

  本論的修學宗旨,在前面的〈序分〉當中講到,說是「為欲令眾生,除疑舍邪執(zhí),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也就是說本論的修學,主要的就是要成就我們大乘的因果。從果地來說,本論所強調(diào)的功德,就是菩提心。因為大乘佛法的種種自利利他的妙用,都是依止菩提心才能夠生起。所以我們整個追求的目標,就是把凡夫的心轉(zhuǎn)成一種清凈的菩提心。菩提心的修學次第有三個:信成就發(fā)心、解行發(fā)心、證發(fā)心,這是我們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所要追求的目標,這是大乘果地的功德。這樣的菩提心應該怎么生起呢?我們必須要積集大乘的因地。這個因地,基本上就是要成就大乘種姓。大乘種姓的修學,在前面的「解釋分」講到,主要就是內(nèi)在的一種觀照力。這個觀照力,馬鳴菩薩提出了三種不同的觀照,產(chǎn)生三個不同的種姓。第一個觀照,就是對善惡業(yè)力的觀照。也就是說當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跟生命接觸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業(yè)力:如果我們依止善業(yè)的造作,就招感了人天安樂的果報;假設我們依止的是罪業(yè)的造作,就招感刀山油鍋的三惡道痛苦果報。依止這個善惡業(yè)果的思想,我們就產(chǎn)生一種增上的慚愧心。這個增上慚愧生起的時候,我們就說你已經(jīng)安住了人天的種姓。也就是說我們今生的生命,將會趣向于人天,出現(xiàn)種種的財富、種種的眷屬、種種美好的名聲,種種安樂的果報,這就是由增上的慚愧心所引生的一種人天的果報,這樣子叫做人天種姓。第二個觀照,是從一種有為無為的觀照。就是我們內(nèi)心對生命接觸的時候,我們發(fā)覺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敗壞、生滅變化的,所以這個無常本身,就是一種不安穩(wěn)性,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從這個無常流動當中,就說明了整個有為諸法,包括三惡道的痛苦、也包括人天的暫時安樂,通通都是痛苦的。這樣人生的歸依處是什么呢?就是一種無為的涅槃寂靜,所以整個無常觀所帶動的思考,就是所謂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咕蜁沽钗覀儏拹哼@種有為的無常敗壞之法,好樂這種不生不滅的涅槃寂靜。這樣的心生起,我們就說你已經(jīng)成就了二乘的種姓,發(fā)起了出離心。當然出離心的生起,就帶動我們生命會趣向于偏空的涅槃,這是第二層的觀照。第三層的觀照,就是馬鳴菩薩所強調(diào)的。就是前面的二個觀照,包括業(yè)果的觀照,也包括有為、無為觀照,基本上都是心外求法,是向外的觀照;本論觀照所強調(diào)的是一種向內(nèi)的觀照,就是我們觀察生命,你應該是「莫向外求」,你應該回光返照我們現(xiàn)前一念的心性。我們一念的心性的活動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隨順有所得的妄想,這樣就招感種種的痛苦果報。總相來說,痛苦就是無常敗壞的痛苦;從別相來說,就是刀山油鍋的三惡道的痛苦:這都是由一念的無明妄想所變現(xiàn)。第二個選擇,我們一念心的活動,可以隨順無所得的真如,這樣我們會產(chǎn)生種種的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遠離種種的痛苦而得到究竟的安樂,所以說我們在觀察一心二門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無明的過失跟真如的功德。接下來馬鳴菩薩引導我們應該觀察這三大的道理,所謂的體大、相大、用大。從這體、相、用三大的觀察,我們得知其實我們一念心雖然具足了無明妄想,也具足了真如本性,而重點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妄想是一種虛妄的影像,真如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從這樣的觀察,我們就開始「棄生滅,守真!梗h離妄想、安住真如,這個時候就是成就了大乘種姓,依止「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理解,我們就能夠發(fā)起菩提心。這樣觀照所發(fā)的菩提心,馬鳴菩薩說這叫利根人「根利遮輕」,就是這個大乘善根特別強,無始的妄想也特別輕薄,他就能夠從一心、二門、三大的觀照,直接生起所謂信成就發(fā)心的大乘正定聚。但是我們一般的末法眾生,我們雖然在觀照的時候,也相信真如的功德不可思議,也相信無明的種種過失,但是一時半刻要遠離無明妄想,有困難。就是我們的善根當中,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跟罪業(yè)的遮障,障礙我們趨向真如,所以我們在觀照之余,要加強我們的行動力,就是所謂的「修行信心分」。要透過五門的修學,來加以破惡生善,幫助我們內(nèi)在的觀照。這五門當中,前面的四門,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門主要是破障,破除我們內(nèi)心的貪愛跟瞋恚的煩惱,安住在忍辱、精進的力量當中。前面的破障是一個前方便,是道前基礎。其實在這五門當中的正修,就是止觀。止觀門是真實能夠使令我們返妄歸真,止觀當中,我們這一科講到的是修止。這個「止」,我們上堂課講過。這個大乘止觀的止,它的基本定義,什么叫修止呢?就是「止息一切的境界相」,這叫做修止。這個「止息一切境界相」,在本論當中提出了二個方法:第一個,我們應該止息外在的境界相。就是你修止的時候,要遠離氣息,遠離這種形色、遠離種種的地水火風、遠離見聞覺知,就是說外在的境界相,都必須要遠離。這個遠離的方法,法藏大師解釋說:就是觀察這些外在的境界都是唯心所現(xiàn),是如夢如幻的。既然它是虛妄相,我們自然是應該遠離,所以它第一層的遠離,是遠離這種如夢如幻的外在境界。第二層遠離,是遠離我們內(nèi)心的境界相,就是我在那個地方打坐,我也沒跟外在的境界接觸,但是我內(nèi)心的名言妄想,它創(chuàng)造很多很多的境界,這樣子也應該遠離。那怎么遠離呢?本論說你應該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就是這一切法,它本身是沒有生滅的,所謂的生滅是一種因緣的生滅,從本性來觀察,它是念念不生、念念不滅,這樣我們就能夠遠離內(nèi)在的妄想。當我們能夠遠離外在的境界,又遠離內(nèi)心的妄想,這個時候我們的內(nèi)心就真實的把心帶回家,就從這種生滅有所得的妄想,安住在清凈光明的一心真如,這個地方就叫修止。這個地方有些人就疑惑說:這樣大乘的止跟小乘的空觀有什么差別?小乘的學者當然也修空觀,不過小乘空性的安立,是一種滅色取空,他遠離一切的有為諸法,另外找一個空,所以他有為跟無為是對立的。這樣子他這個空性的安立,基本上是一種心外求法,在遠離一念的心性之外安立一個空相,所以他這個空基本上不能生起種種的妙用,當然也不可能發(fā)菩提心。大乘佛法的空性,他的安立在前面的論點上說:修習這真如三昧的一個根本思想,你應該觀察「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就是說這一切境界的差別是由妄念生起,怎么遠離妄念呢?你應該觀察「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言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咕褪悄銘撨h離一切外在的境界,遠離內(nèi)心的名言,然后「唯是一心」。所以大乘的空觀,他內(nèi)心當中的現(xiàn)前一念明了心性,它是沒有消滅的,所以他隨時可以從空出假,廣度眾生。小乘的空性,他沒有依止一心,他是遠離這個身心世界,去找一個空相的真理,然后在那個地方安住,這整個生命的現(xiàn)象就全部消失掉;他沒有說是觀一切法空,然后安住一心,沒有這樣的思考,這個是我們感到遺憾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把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的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它的止息妄想,是隨時可以生起妙用的。)加以簡別。

  寅三、揀成不成

  前面是講到我們修習大乘種姓的一個方便,就是修習真如三昧;這個地方就正式說明我們在修習真如三昧的時候,有的因緣可以,有的人可以成功,有些人不成功,這一個差別的因緣,我們作一個說明。這當中有二段,先說明這個成功的因緣: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前面的修止,它的方便應該要住于靜處,端坐正意。就是我們剛開始修真如三昧的時候,你應該要在佛堂修,你應該觀察:一切的外境是如夢如幻,一切的妄想也是本自念念不生、本自念念不滅,這個時候遠離了外境,遠離了內(nèi)心的妄想,安住在無住的真如。但是我們一個凡夫眾生,我們有很多很多的人事因緣必須要面對,我們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在佛堂當中,所以「若從坐起」,從現(xiàn)實的生活,我們遲早會從佛堂出來。出來,就會跟這外在的境界接觸,也可能是順境、也可能是不如意的逆境。應該怎么辦呢?這個在順逆境界的刺激之下,我們應該「常念方便,隨順觀察」。就是說我們在歷緣對境的時候,跟靜中修有所不同。因為靜中修,你的心完全可以作主,它干擾的因緣少,所以你內(nèi)心當中,就直接扣著所謂的無住法門,你看到任何的境界、你想到的任何的事情,就以無住法門來破除。但是當你離開佛堂以后,這個人事的復雜度,那不是我們能想象的,所以我們有時后對于這個無住的真如法門,會忘失正念。但是「忘失正念」,因為你有順逆的刺激,你的心就會躁動,躁動的時候就會起動我們「止」的力量。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繼續(xù)的「常念」修習真如三昧「方便,隨順」這樣的一個方便去「觀察」,「觀察」這一切外在的順境、逆境,都是我們心中的業(yè)力所變現(xiàn),一種如夢如幻的影像,它不真實,乃至于我們內(nèi)心所帶動的妄想,也是念念不生、念念不滅,從本性的觀察,都是畢竟空的,這時候我們就能夠從這種妄想當中跳脫出來。「久習淳熟,其心得住。」我們一般人的心是安住在妄想,但是我們也說過妄想是一種虛妄相,當我們不斷這樣的如實觀照以后,這個妄想的力量就像烏云一樣,這太陽一照,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這個時候我們真如的清凈本性現(xiàn)前,我們就從本性當中真實的安住,慢慢安住了!敢孕淖」,漸漸猛利!挂粋人他在真如一安住以后,修行就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以前在無明妄想中打轉(zhuǎn),總是覺得修行不知道該怎么辦。你能夠在真如中安住,乃至于少分的安住,你修行的那個真如力量就慢慢的猛利,慢慢就遠離無明妄想,開始隨順真如三昧。這樣有什么功德呢?「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刮覀兘(jīng)常修習真如三昧的人,從破惡的角度,他能夠深深的去消滅煩惱。這個煩惱,有貪欲、瞋恚、高慢心、嫉妒心等很多很多的煩惱。但是這個煩惱,它有一個共同的依止處,就是依止妄想。我們今天真如三昧,是直接從煩惱妄想的根本去破除,煩惱的根被你破壞了,煩惱就沒有辦法活動,就算有也是非常的輕薄,所以它能夠從內(nèi)心的深處,把這個煩惱的根慢慢的斬斷。從生善的角度,能夠引生我們大乘的信心。諸位很多人都受過菩薩戒,當然你也應該知道得菩薩戒戒體的因素,就是你要發(fā)菩提心。發(fā)菩提心的主要因素,就是成就大乘種姓,也就是說你內(nèi)心能夠從妄想當中解脫出來,看到的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你看到的這個本來面目以后,你再發(fā)這個菩提心,所謂「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你才能夠發(fā)菩提心。如果我們內(nèi)心當中,還是活在一種以自我意識、這種個人有所得的妄想當中,你說斷煩惱、修法門、度眾生、成佛道,你會覺得這四件事跟你的距離非常遙遠,有很大段距離。但是如果你能夠把心帶回家,從這些如夢如幻的、有所得的妄想跳脫出來以后,你再去思惟這件事,斷如夢如幻的煩惱、修如夢如幻的法門、度化如夢如幻的眾生,這是因地,成就如夢如幻的萬德莊嚴,你會發(fā)覺這件事情,不是我們以前所想的那么困難,就是你大乘的信心增長了。這樣子你就能夠真實的從內(nèi)心的深處發(fā)起你的菩提心,這就是你的信心增長,你對于成佛之道充滿了信心,你覺得每一個眾生總有一天可以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這件事情做得到,只要我們肯努力的話。這樣你就能夠在大乘的功德當中,成就不退轉(zhuǎn)。這個就是我們講真如三昧的因相跟果相的修學。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幸運的眾生,他一修學的時候就非常的順利,這部車子就直接開到了寶所;但是有些人就沒那么幸運,這當中有些障礙。我們看第二段,這個失敗的原因: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yè)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同樣的人,在接受所謂的真如三昧這樣的清凈教授以后,他如實的修學,他不能成功,這當中提出了六個因素產(chǎn)生障礙。第一個就是「疑惑」。真如三昧它觀修的重點是真如,而對真如理產(chǎn)生猶豫不決,這種人多數(shù)來說就是世智辯聰。就是說我們在觀修業(yè)果,或者觀修小乘的空性,基本上都是一個思議境,能夠用我們平常的名言、概念去推論;但是真如三昧這種意境,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意境,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以無住為住這樣的一個意境,是一種不思議境。不思議境你要用思想去推論,你就越離越遠,當然就產(chǎn)生疑惑了。所以這個地方疑惑的因素就在這里,就是你還是用你的老毛病,你依止妄想在活動,當然這樣就是心外求法,跟真如的距離就愈來愈遠。第二個「不信」。前面的疑惑,多少還是半信半疑。這個「不信」法藏大師說:這根本就是外道的闡提種姓。就是他根本沒有大乘善根,你跟他講這件事情,跟沒有講是完全一樣的,完全不相信這個情況。第三個是「誹謗」!刚u謗」比不信更嚴重,「誹謗」就是造罪業(yè)了,就是他個人已經(jīng)有邪見!覆恍拧鬼敹嗍怯薨V;而這個「誹謗」,他已經(jīng)從自己的生命經(jīng)驗當中,創(chuàng)造一個生命的思考,這個時候他就誹謗真如三昧的功德,誹謗真如沒有真實的利益,不能帶領我們離苦得樂,這是誹謗大乘正法。第四個「重罪業(yè)障」。就是這個人,他以前(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前生)曾經(jīng)有這種五逆,乃至四重的這種重大罪業(yè)。一個有罪業(yè)的人,他內(nèi)心就是躁動不安。不過這個地方的罪業(yè),特別指的是還沒有懺悔的罪業(yè),就是你這個罪業(yè),沒有真實的懺悔、沒有真實的斷相續(xù)心,所以罪業(yè)會繼續(xù)的活動,一直在干擾你。當你要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它就障礙你。第五個「我慢」,就是高傲輕慢,對于師長、對于我們所教授的大乘正法產(chǎn)生高慢。一個人高慢心,「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我們就很難得到一些佛法的教授。第六個「懈怠」,就是我們聽聞這個真如三昧的傳承以后,我們沒有經(jīng)常數(shù)數(shù)的修學,我們內(nèi)心當中還是隨順妄想而轉(zhuǎn)!溉缡堑热,所不能入!骨懊嬗辛鶄因素,只要具足其中一個因素,就對真如三昧產(chǎn)生遮障。這六種的障礙,一般佛弟子最容易犯的大概是第一跟第六。因為這個二、三、四、五,我們不是很嚴重過失的人不容易犯。第一、第六我再說明一下。這個「疑惑」的意思,就是說他不是完全不相信,他是猶豫不決、半信半疑。就是說因為我們生命無始劫來,有很多次很多次的生命,每一個生命我們的生活方式都是心隨妄轉(zhuǎn),我們很習慣跟無明妄想在一起,我們很習慣去依止有所得的個人的欲望,去思考這一切的生命的現(xiàn)象。那你現(xiàn)在要我們遠離妄想這個非常熟悉的老朋友,的確是有困難。之所以有困難,這一個關鍵點就是──這個人他只有聞慧沒有思慧。就是你只有在課堂上的時候聽到真如三昧這個名相,但是你下去以后,你沒有根據(jù)這樣的一個法門去操作,你沒有真實的把心帶回家;所以要你遠離妄想,你就害怕。你說:我以前都是跟妄想在一起,你要我遠離妄想,那我怎么辦呢?我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都是跟妄想在一起,我的生命才能夠相續(xù)下去的;你從來就沒有跟真如相應過,你就不敢遠離妄想。這個問題就是在這個地方,就是你沒有真實的去操作真如三昧,你連一次都沒有,當然會對真如的功能產(chǎn)生疑惑。蕅益大師開示說:這個真如法門,跟一切法門有所不同。就是說你只要有一次的相應,這個信心生起,一信以后永不再疑惑,因為它是真實性,它是你的本來相貌,這跟其他法門不一樣。就是說你有五分鐘的相應以后,那你內(nèi)心當中對大乘真如的功德歸依,是「其心安如海,不動如須彌」,所有的這些障礙都不是障礙。那問題就是你完全沒有相應過,那你就有問題,疑惑就是你沒有思慧。第二個「懈怠」,就是說我也相信真如是我生命的大安樂處,我也相信無明妄想是一個盜賊,帶給我痛苦,但是我就是懈怠。要我遠離妄想也是好、安住真如也是好,但是我就是沒有去做,一天過一天,悠悠泛泛。這個怎么辦呢?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對治懈怠的方法,你就是深觀這個生死輪回的痛苦。觀察我們此生,生從何來,死將何去?就是說我們過去無始劫來依止無明妄想,當然無明妄想它是一種有所得的欲望,有所得的欲望就很容易造罪業(yè),非常容易。只要有境界稍微刺激你,你那個殺、盜、淫、妄的罪業(yè)就會出現(xiàn)了,這個罪業(yè)就帶你到刀山油鍋受痛苦的果報。當然一個有善根的人,有痛苦他就生慚愧心,從三惡道出來的時候就開始布施、持戒、忍辱,積集善業(yè)。這個善業(yè),招感了這一期的安樂果報,做一個甜美的美夢。但是這一個人在安樂的環(huán)境,又容易產(chǎn)生放逸,安樂的環(huán)境最容易放逸。一放逸以后,這煩惱就開始活動,開始造業(yè)。造業(yè)以后,就到三惡道去了。就是我們過去無明妄想在活動的時候,就是到三惡道去、到人天道,到人天道、到三惡道去,這個歷史不斷不斷的重復。簡單的說為什么沒有解脫呢?就是沒有離開妄想。不管你到三惡道去、不管你到人天果報,都是無明妄想。這個就是為什么我們無始劫來到現(xiàn)在,還在這個地方流轉(zhuǎn)的因素,就是我們沒有離開妄想,沒有真實的把心帶回家,也就是說雖然我們今天遠離妄想、安住真如,這當中有很多的痛苦,我們剛開始也很不自在,但是我們應該思惟:我們過去的痛苦,在三惡道所受的痛苦,是現(xiàn)在修習真如三昧的百千萬倍。而過去的痛苦,受完以后完全沒有增上的力量,白白的受苦;而我們修真如三昧,雖然在過程中有一些痛苦,但是能夠究竟離苦,而究竟得到圓滿快樂的力量。這樣子想,所以這件事情值得做,這樣思考就能夠破除懈怠。這個就是我們在修習真如三昧,必須要遠離的六種障礙。這個地方是說明成功跟失敗的因素。

  丑二、明證相

  前面是一個因地的修學;這個地方是說明真如果地的相貌。就是說怎么知道修這個真如三昧成功了呢?它的判定標準是什么?

  復次,依如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如果我們今天能夠根據(jù)馬鳴菩薩真如「三昧」的修學,止息一切的虛妄相,把心帶回家,這樣你內(nèi)心當中會出現(xiàn)一個相貌,就是你能夠如實的了「知法界一相」,這是你修真如三昧的功能出現(xiàn)的判定標準。什么是「法界一相」呢?「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不二,即名一行三昧。」我們過去的思考是一種對立的思考──善惡的對立、空有的對立,當然這樣的思考從對治的角度也是有需要,但是這不是我們大乘的根本法門。大乘的根本是一個平等法門,就是說雖然諸佛的功德莊嚴是由種種的妙用,眾生有種種的惑業(yè)苦,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從他的本性觀察,這個「眾生」跟「諸佛」,他是「平等不二」的,這個就是平等的法門、不二法門,這個「平等」法門又叫做「一行三昧」。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注解說:這個「法界一相」,是約著他所證的功德來說;「一行三昧」是約著他能證的這個心識,他能證的心識就「一行三昧」,這「一行」就直接了當「正直舍方便,但修無上道」,直接的趣入真如,叫做「一行三昧」!敢恍腥痢故且虻氐男迣W,「法界一相」是果地的功德。這樣的「法界一相」生起的時候,你就有能力發(fā)菩提心。我們前面也說過,這個菩提心不是嘴巴講一講:「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而是你能夠真實的體驗到「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產(chǎn)生一個堅定的信解力,而發(fā)起你要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意樂,這樣才講所謂的信成就發(fā)心,這就是我們修真如三昧的一個判定標準,你法界一相的功德是不是生起。這一段在贊嘆真如三昧的一個力量!府斨嫒缡侨粮。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埂刚嫒缛痢沟囊粋特點,它是一切的有為「三昧」的「根本」,一切有相三昧都是以真如三昧為根本。如果你能夠修持真如三昧,,你要修習這些方便,你就很容易「生」起其他有為的「三昧」,包括念佛三昧、或者師子奮迅三昧,這些三昧都可以從平等不二的清凈心生起。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真如三昧」,蕅益大師說:它就是《楞嚴經(jīng)》說的首楞嚴王三昧,也是《法華經(jīng)》所說的一實相三昧。這個三昧的內(nèi)涵,簡單的說就是修無住法門,不住于外在的境界,也不住于內(nèi)心的妄想,以無住為住,內(nèi)心當中是一種空空蕩蕩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蕩的一個無住的境界出現(xiàn)。這個境界是我們整個大乘佛法一切修行的出發(fā)點。譬如以禪宗來說,禪宗有一個禪師,叫做趙州禪師,說是「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他內(nèi)心真實跟虛妄的相貌如何抉擇,還不清楚,所以他只好繼續(xù)參訪善知識,他不敢閉關修行,他必須把根本找到。他八十幾歲的人跟年輕人在一起這樣參學,有一天參訪一個大善知識,這善知識就點他一句話說:你這個趙州禪師,「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就是你年紀大了,跟這些年輕的比丘在那邊參學,你怎么還沒有一個住處?當然這個住處不是說色身,色身要找一個住處很容易的,但是你的內(nèi)心怎么還沒有找到一個真實的歸依處呢?這個時候趙州禪師就起大慚愧心,開始回光返照,后來就開悟了。開悟以后他說:「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刮易弑M了大江南北,請善知識開示,原來所謂真實的歸依處,是在我一念心中,莫向外求,得來全不費功夫。你得到這個所謂的「找到一個生命的歸依處」,你就有資格可以修行,所有的斷惡、修善、度眾生都是你的方便。密宗也是這樣,密宗它的三密加持,身體的禮拜、或者是結(jié)手印,口業(yè)的持咒,意業(yè)的觀想本尊,這個三密的加持,基本上也是依止你的真如清凈心。密宗里面警告:你在修三密加持的時候,你依止妄想,你這個因地是虛妄,你可能會出差錯,到最后你會心外求法,可能就會走火入魔,因為你根本的依止處是妄想。這個三密加持是一個很大的加持力,到最后卻加持在妄想上,那你就有問題了。所以說我們修行一切法門都非常好,但是你必須把根本找到,說是「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就是這個意思。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