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三十九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三十九卷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梵行品第十六
初來意有六者。初一行位相對。前雖有行意在位故。二通別相對。如前初住自分但明緣境發(fā)心。勝進但明勤供養(yǎng)佛樂住生死等。二住自分但于眾生起利益大悲等十心。勝進但明誦習多聞虛閑寂靜等。則十住所修一一不同。今此梵行十住通修故。三道俗相對。以文云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答中廣明受隨戒等。前之十住不揀道俗也。四即隨相實相對。言隨相者。即如前別行。行既不同即是隨相。今此觀意于身無所取。于修無所著。乃至受無相法。觀無相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故。五即因果相對。以問云云何而得梵行清凈。從菩薩位逮于無上菩提之道。初菩薩位即十住位也。以說位竟恐物尋因故令修此。如先知滅后示道故。六標釋相對。即總釋前義。謂前一一位末。皆云欲令菩薩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此但總標故。今釋云與此觀行相應即得初心成佛。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疏。二釋名者。文分四。一正釋名。二出體性。三結成本名。四對前揀異。今初有三。一總釋。若譯就此方應名凈行。為揀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為梵約因中釋。三涅槃為梵約因果對釋。并可知也
疏。梵行以何為體下。二出體性。于中有三。初列三類。二涅槃五行下對辯異同。三然此三下。別釋其相。二中言五行者。即涅槃十一圣行品。謂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嬰兒行。五病行
疏。即四無量亦七善知者。經具此二古德出體亦用此二。其梵行品。在十五經。四無量義次下自明。亦七善知者。經云。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梵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義。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知尊卑。彼文廣釋。今當略示。知法謂知十二部經。知義謂一切文字。語言善知其義。知時謂如是時中堪修靜慮。如是時中堪修精進等。知足謂飲食衣服藥等。知自者。謂我有如是信戒等。知眾。謂剎利婆羅門等。知尊卑云。善男子有二種人。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薩當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為善。信復二種。一者往詣僧坊。二者不往。往詣者善。不往詣者不名為善。如是禮拜聽法。志心思義如說修行。求聲聞乘回向大乘。展轉皆同初二故。后結云;叵虼蟪俗钌献钌撇怀鲎鸨爸。意云善者為尊。不善者為卑。則后后尊于前前耳
疏。梵即是凈下。第三結成本名。此用凈名經勢會通異釋。皆為總意。前釋名中。有其三釋。今云梵即是凈者。是前總釋持業(yè)受名。但以下會取上二。性凈即前真境為梵真境既是凈行之因。不得行外說凈。凈即行矣。又云行凈即智慧凈者。行凈即是智慧之因。不可獨以智為行也。智凈即心凈者。亦不但以真境而為凈也。心凈即一切功德凈者。會前涅槃為凈修因為行。今因亦凈矣。乃至成佛功歸于行者。歸凈行矣。既涅槃果由凈行成。何得偏言涅槃為凈。是知行即凈矣。言以凈名勢者。彼經云。是故寶積隨其直心則能發(fā)行。乃至云隨說法凈則智慧凈。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即其文也。文勢已知。何以性凈則得行凈等。謂稱理起行。行成智立。由智立故。見心本凈心。為其主。何德不成故相由矣。疏然前信下。四對前辨異可知
疏。梵依天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經文。不釋指在華嚴。古人出體亦有二義。一指八禪。二即凈天。凈天即第一義天。見第一義梵行成矣。故梵依天行得成
疏。故不應言凈劣梵也。此揀異釋。異釋云凈行品劣故名凈行。十住明梵。明知勝也。故今彈云。云何而得梵行清凈。梵行是其所凈。何得勝于凈耶
疏。身通不善者。五陰成身行陰通不善攝。言體非順理者。順理生心名為善故
疏。二體是無記者。色是報色故為無記
疏。四自相臭惡者。此中示五不凈。即智論云。行者依凈戒住。一心行精進觀五種不凈相。一種子不凈。謂攬父母精血。業(yè)因識種以成身分故。二住處不凈。于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三自體不凈。謂三十六物以成身故。四自相不凈。亦名外相不凈。謂九孔常流。眼出眵淚。耳出結矃。鼻中流涕?诔鱿淹。大小便道常出不凈。五。究竟不凈。氣絕已后[月*逄]脹臭爛。甚成可惡。今疏已闇配
疏。六種子住處等皆可厭故者。然五不凈皆悉可厭。以上配自性自相。下配究竟故。牒此二等取余三。言皆可厭者。智論五皆有偈結之。一種子偈云。是身種不凈。非余妙寶物。不由白凈生。但從穢道出。二住處偈云。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間生。亦不從瞻卜。又不出寶山。三自性偈云。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凈。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外相偈云。種種不凈物。充滿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偈云。審諦觀此身。必歸于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兒。結云。行人修此觀。成破凈倒想。故知五種皆可厭也
疏。十八萬戶蟲者。諸經多說。下十藏品自有明文。觀佛三昧海經觀相品云。云何菩薩降魔時白毫相光。乃至云魔有三女至菩薩所。白菩薩言。我是天女盛美無比。今以微身奉上太子。供給左右可備掃灑。太子寂然身心不動。以白毫擬之。令三天女自見身內。膿囊涕唾九孔筋脈。一切根本大腸小腸。生藏熟藏。于其中間。回伏宛轉踴生諸蟲。其數滿足有八萬戶。戶有九億諸小蟲等。游戲之時走入小腸。皆有四口張口向上。大蟲游戲入大腸中。從腸出已復入胃中復生四蟲如四蛇合。上下同時唼食諸藏滓盡汁出。入眼為淚入鼻為涕。聚口成唾放口成涎。薄皮厚皮筋髓諸脈。悉生諸蟲細于秋毫。眾數甚多不可具說。其女見此即便嘔吐。從口而出無有窮盡
疏。全以蟲成者。即大婆沙中說。人身內并是蟲聚蟲頭在內食人所食。蟲尾在外。辮作人皮故
疏。今此梵行體是可軌者?偯魃仙硎。非梵行義一一別配。體是可軌對上非法。澄凈對上渾濁。余文可知
疏。身之作用名為身業(yè)者。俱舍業(yè)品頌云。世別由業(yè)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yè)。所作謂身語。廣如九地說。疏風觸七處等者。即智論第七云。如人欲語時?谥杏酗L名優(yōu)陀那。還入至臍即有響出。響出之時觸七處。過名生語言。如有偈說風名優(yōu)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觸。項及龂齒唇舌咽及以胸。是中言語生。愚人不解此;笾疣涟V。然楞伽第二第三皆有其文。第二云。佛告大慧。項胸喉鼻唇舌龂齒和合出聲。釋曰。此有八處加鼻一種。鼻塞語雖小擁而亦得語故論略無。第三中說。但有七事。經言云何語。謂言字妄想和合語。依咽喉唇舌齒龂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是名為語。釋曰。于前八中略無項胸鼻。而加頰輔。言字妄想者。顯言空故。次經即云。大慧云何。為離一切妄想言說相。大慧菩薩。于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釋曰。此即下觀破意。疏第五觀意等者。然此意具即是意根。有說。即第七識唯緣內門不得有夢等。若金光明經。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即許外緣故。海東曉公立外緣義。又密嚴經云。如蛇有二頭各別為其業(yè)故;蛟第六識無間滅意。今正當此隨轉理門就他宗說
疏。覺是尋求。觀是伺察者。舊名覺觀。新譯為尋伺
疏。用俱舍等釋尋伺言以解覺觀。唯識云。尋謂尋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細轉為性。皆以思慧而為其性。唯識論云。并用思慧一分為體。于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義類別故。若離思慧。尋伺二種。體類差別不可得故。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yè)。彼疏釋云。身心若安尋伺二種徐緩為業(yè)。身心不安匆遽為業(yè)。又云;蛩济。徐而細故。思量性故;勖话布倍止。揀擇性故。身心前后有安不安。皆依尋伺故。名所依
疏。是不定法者。出總體相。唯識論云。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釋相如前故
疏。三分別中是自性分別者。即雜集第二云。有三分別。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其種種分別。以配余二。言自性分別者。謂于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于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于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擇行分別。言七分別者。論云。復有七種分別者。謂于所緣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于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故。無相分別者。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所余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驎r伺察;驎r染污。或不染污。種種分別故。瑜伽云。尋求分別者。謂于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伺察分別者。謂于己所尋求己所觀察。伺察安立起分別故。染污分別者。謂于過去顧戀俱行。于未來希樂俱行。于現在執(zhí)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不染污分別者。若善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不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蛲䞍x路功巧處。諸變化所有分別。釋曰。雜集。后四相隱故。引瑜伽釋之。今但云分別即是初一。種種分別即是余六。對疏可知疏。上六皆別境釋者。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下。當頻釋
疏。種種憶念義兼惡作者。即上引唯識偈。云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是。釋曰。初二字標位總名。論云。悔眠尋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次五字分別名字;谥^惡作悔所作故。追悔為性。障止為業(yè)。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yè)后方追悔故。悔先所作。亦惡作攝。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yè)。是名惡作。釋曰。此有二意。一悔先作惡。二悔先不作善。既追善惡即種種憶念攝。二各二之三字釋不定義。下長行釋云。應言二者顯二種二。一謂悔眠。二謂尋伺。此二二種種類各別故。一二言顯二二種。眠是不定者。即上論長行云。眠謂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yè)。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暗劣一門轉故。昧揀在定。略別悟時今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如余蓋纏心相應故。釋曰。謂睡眠位下。釋上不自在言。謂令身不自在。坐亦睡眠故。他搖動時。亦不覺等故。此令心極暗昧。輕略為性。不能明利沉審故
疏。云意識亦行。即是論一門轉故。顯五識不行。定心一境略而不昧。故云昧揀在定。悟廣緣境不得稱略故。云略別悟時。故眠有二。顯有別體。必依于心。而五無心。一熟眠者。假立為眠非實眠也。眠必與心而相應故如余蓋等。言輕眠有夢者揀異熟眠。得顯此眠是不定攝。通善惡故夢有善惡故
疏。此十是心所等者。謂既釋于意。意是心王而說所者所不離王故。又五蘊中除其色聲。意業(yè)攝故
疏。約遍行五征者。唯識第五云。謂觸作意受想思。一切心中定可得故。名為遍行。又具四一切故。謂遍一切三性。二遍九地。三遍一切有心時。四遍一切位。謂隨何位心所故。謂觸和合勝。論列在初。瑜伽等作意在初。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于所緣境引心為業(yè)。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雖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說引心。作即是意持業(yè)釋也;蜃骶銜r意鄰近為勝。云何為觸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yè)。謂根境識三互相隨順故名三和。觸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說為彼。名三和合位皆有順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觸似彼起故名分別。根變異力引觸起時。緣彼識境。故集論等。但說分別根之變異。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觸境。是觸之性。既似順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為業(yè)。云何為受。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yè)。能起合離非二欲故。云何為想。想謂于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yè)。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云何為思。思謂令心造作為性。于善品等役心為業(yè)。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此后四種并無六釋。釋曰。以名多同于遍行故。作意觀察遍于十段。順論先釋
疏。即上四段亦各是一蘊者。即向遍行五也。約經而言。思即行蘊。想即想蘊。寒熱饑渴是十一觸。屬于色蘊?嗟仁芴N作意亦行。然觸通身心。上約寒等必與心俱故。屬遍行。今約身觸故屬于色。若爾身觸在五識地。今何在意。答有三義故。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于極樂地有樂觸故。于極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熱準知。上三義中前二約觸。后一兼明于受。寒是冷觸。熱即火大。能造觸也。俱舍亦說此之四觸亦是心所。論云。食欲名饑。暖欲名冷。飲欲名渴。彼疏。釋云。冷饑渴三是觸家果。而非是觸。今言觸者從果為名。故論云。此皆因立果稱。釋曰。暖欲名冷者。熱準于冷。冷熱相翻義亦有欲。故此四種皆為意業(yè)
疏。后四是受者。即苦樂憂喜。然圣教說受開合不同;蚩偯芗幢樾袛;蚍譃槿。謂苦樂舍。唯識論云。領順境相適悅身心。名為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悅。名不苦不樂受。或分為五。謂苦樂憂喜舍。唯識論云。諸適悅受五識相應但名為樂。意識相應若在欲界初二靜慮近分名喜。但悅心故。若在初二靜慮根本名喜悅身心故。若在第三靜慮近分根本名樂。安靜尤重無分別故。諸逼迫受五識相應但名為苦。意識俱者。有義唯憂逼迫心故。有義通二人。天中者但名為憂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憂名苦。雜受純受有輕重故。捺落迦中唯名為苦。純受尤重無分別故。三中苦樂各分二者。論云。適悅身心相各異故。由無分別有分別故。尤重輕微有差別故。四不苦不樂不分二者。論云。非逼非悅相無異故
疏。此中思等下。問答揀濫。先問以前意中有覺觀思惟。此中亦有思想等故。但思等下答。答意云。思等有二。一約體則扶持心王。同為業(yè)具。二約用與王相應同作業(yè)故。言故多從受境以辨者。釋此為業(yè)之由。謂業(yè)中十句想即取境。寒等觸境?嗟仁芫辰约s境也。則此中思即審慮決定。前雖有覺觀思惟多直語心故意業(yè)十中思即意業(yè)能造業(yè)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業(yè)根本故。次四觸數識合根境。由業(yè)引故。后四受數。亦由業(yè)引故此上皆業(yè)眷屬。成唯識云。業(yè)之眷屬亦立業(yè)名即其義也。若欲破可知。疏第七觀佛言無漏戒等者。等取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從已轉受名。廣如十藏品。言及眷屬無漏五蘊者。即色受等前無漏戒雖轉五成。而各取一。以為其主故。今辨定慧等。同時心心所為眷屬五蘊
疏。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次一神通化現。即是化身。義兼萬類之化。若依大乘唯說二身。法身即是征破。所顯故
疏。今一一推征者。疏文。有四。一正破。二引證。三遮難四結成。今初先一異門破。后和合成下因緣門破。二。故中論下。引證具證二義。先證一異初會已釋。今疏文。有當重略釋。言非陰者即陰不是如來。陰生滅故。不離陰者。離陰亦無如來無相知故。此彼不相在者。三如來不在陰中。四陰不在如來中。此二皆由不異故五陰屬如來。謂陰如童仆故。云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結破也
疏。陰合下證上因緣門。謂若緣合方生即無自性故。疏進退推求者。離陰別求為退。即陰合求為進。并皆不可故。知體寂
疏。尚非是有者。第三遮難。難云。若爾應無如來便墮斷見故。今遮云。邪見有二。謂有為淺。謂無為深。破汝淺邪。何墮深壑。皆中論文并如上引
疏。是知真佛下。第四結成。法身顯矣。疏第八觀法中三。初通辨意。二然法有下釋文。言謂不善不生者。謂約理則法本不生。約行則無不善可生故。凈名經云。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余義可知。此六下約果。三今推征下。后明觀相。亦是一異因緣門破。從若以無法下遮救。救云。即此無合是真法矣。故今答云。豈當有耶。后又此舉下。就文顯意
疏。第九觀僧。且依小說者。大乘亦有四果故。言預流者。俱舍云。諸無漏道總名為流。初預此流故名預流。謂斷見道煩惱盡忍智具足故。二一來者。欲界九品煩惱能潤七生。已斷六故次下當知。疏謂斷三界見惑者。不同修惑分三界別一時斷故。言十六心者。即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為十六心。謂觀欲界苦。有苦法忍苦法智。觀上二界名苦類忍苦類智。余三亦然故有十六。夫言見道見未曾見。道類忍中已見上苦故。第十六不名見道。便入修道。廣說其相如回向品。疏欲界修惑分為九品者。亦俱舍文合其二處偈文。一云依十五心位建立眾圣者。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斷八地向三。次論云。次依修道類智時。建立眾圣有差別者。頌曰。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上皆二十三論。此下第二十四論云。已辨住果未斷修惑。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今次應辨斷位眾圣。且應建立一來向果。頌曰。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釋曰。初二句明家家。謂預流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無漏根故。三由更受三二生故。頌中略無成根之言。以理合有略故不說。若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四品名受二生。謂九品惑能潤七生。且上上品惑能潤兩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上三品能潤四生故。斷上三四生已損名受三生。更斷中上一品復損一生故。斷四品總損五生但受二生。故云三二生家家也。所以無斷一二品惑名家家者。以得初果起大加行。必無斷一二。不斷第三。有死生者。亦無斷五生家家者。由斷五必斷第六即證一來。無一品惑能障于果故。若無一品能障果者。何以有斷八品未斷第九而有死生。答第九一品。一者斷竟得果。二者復超欲界故。此第九能障于果。六不超界故不障果。言家家者。家不一故家家有二。一天家家。或于欲天受三二生。二人家家。即于人中受三二生。后證圓寂故。已釋上半。下半明其向果。既斷六品得于一來。故斷下五名趣向第二。論次名不還。云斷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間。此即第三向斷九不還果。釋曰。有三緣具名為一間。上之二句即是二緣更有第三得無漏根。以為能治易故不說同前家家。以下三品共潤一生。故斷七八余第九在亦有一生。而為間隔故名一間。有一品惑不證不還。有一生在不證圓寂皆名一間。即此一間是不還向。九品全斷更不還來生于欲界成不還果。羅漢向果在文可知
疏。今此欲明下明不廣之由
疏。此中觀意辨作意觀察。就因緣門明無性性空疏況于入流無所入等。上總集八輩以明性空。今明一一皆不可得。即金剛般若經意。彼經佛問須菩提云。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下三果皆有此問答)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聲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二問斯陀含。答云。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三問阿那含。答云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四問阿羅漢。答云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若我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釋曰。此是第五勝中無慢住處中文。明四果人已舍慢故。此中大意皆明四圣心離見慢契第一義故不生念矣。初果初入圣流。不入塵境方名入流。若念得果入法塵矣。故不入塵則無念矣。下三果例知。今疏意云。合于八輩已顯僧寶性空。況一一無念契真何有僧可依也。疏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亦是彼經次前之文。經云。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釋曰。今但用后釋文。前之一段亦可證前觀法。故具引之。謂一切圣人由證無為有淺深故而有差別。別同無為即無差矣。無為之中何有八輩凡圣相耶。故皆契性空矣。上一段經即證得法身住處文中。智相證得法身文也。疏第十觀戒文。三初總明。二其中下別釋。三料揀。今初。上來九門結觀。于后獨今此段先明實觀。疏戒性如空等者。即法句經六度皆有偈文。布施云。說諸布施福。于中三事空究竟不可得。施福如野馬。戒云。若說諸持戒無善無威儀。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忍云。若見嗔恚者。以忍為[革*奇]鞅。知嗔等陽焰。忍亦無所忍。精進云。若說諸精進為增上慢。說無增上慢者。無善無精進。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定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坐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般若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種種見。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之所聞。見一以為一。結云若有聞斯法常修寂滅行。知行亦寂滅是則菩提道。釋曰。今疏釋戒但用戒文。而離破倒余者乃義引耳。疏不雜二乘心者。即涅槃文。是名持凈戒等總結上文也。疏乞食四依之一者。四依。謂一長乞食。二糞掃衣。三冡間樹下坐。四食腐爛藥亦名四圣種。智論七十二云。又受戒法盡形壽著衲衣乞食。樹下住服弊棄藥。于四種中頭陀已攝三事。若俱舍正理婆沙。前三所得食衣臥具喜足為三。四依有無藥乃加藥斷樂修圣種所以不同者。智論意顯先古四圣種。即是四依。婆沙等依新論師。除藥加第四。以前三為道資緣。四為道體性。言圣種者。謂善故無漏故名圣。即此能生諸功德法。相續(xù)不斷故名為種。故云乞食即四依之一。言四邪者。智論第四釋比丘。名乞士。清凈活命故名乞士。如經中說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坐食。有梵志名凈目。問言汝食耶。答言食。凈目言。下口食耶答言不。仰口食耶。答曰不。方口食耶。答曰不。維口食耶。答曰不。凈目言。食有四種我今問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當為說。云何下口食。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谷植樹等。不凈活命者是名下口食。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凈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凈活命是名方口食。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兇。有如是等不凈活命者是名維口食。我不墮是四食中。我用清凈乞食活命。凈目聞已歡喜信解。舍利弗因為說法得須陀洹。五邪者。即智論二十二已見凈行品。今更重舉。一為利養(yǎng)故。詐現異相奇特。二者為利養(yǎng)故自說功德。三者為利養(yǎng)故占相吉兇。及為人說。四者為利養(yǎng)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者為利養(yǎng)故。稱說自己所得利養(yǎng)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故為邪命。疏若依菩薩下。第三料揀。前列十事參大小乘。此方菩薩律儀闕故。于中有四。一總引二文彰大小異。彌勒羯磨唯請一師須歸三寶。別有羯磨文等。二此上十境下。次出對會所以。以西天大小抗行寺居不雜。是故結云即如此方。謂依小乘受行大乘行。三又善戒經下。正示大小二相不同。言先受前之三戒者。彼經第五菩薩戒品云。在家出家戒有三種。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為利眾生故行。釋曰。此即三聚也。次云云何名戒。所謂七眾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菩薩摩訶薩。若欲受持菩薩戒者。先當凈心受七種戒。七種戒者是凈心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于王。先當凈治所居室宅。是七種戒俱是在家出家菩薩所受。菩薩戒者亦復如是俱是在家出家菩薩所受。釋曰。上語七眾通于男女等。今辨三戒唯約比丘。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此三以為菩薩戒前之方便也。彼經云。若言不具優(yōu)婆塞戒。得沙彌戒無有是處。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有是處。不具如是三種戒。得菩薩戒亦無是處。譬如重樓四級。乃至不從三級。至第四者無有是處。釋曰。以此故須先受三也。四故所觀境下。結成本義。所觀通大小者。依菩薩受亦是所觀。依小乘受亦是所觀。能觀智唯實教大乘者。即相同性離相戒故。疏第四如是觀下。辨觀成之相者。即如實觀成。此有二意今從后意標名言。望前尋伺即為觀益者。前來作意觀察十境故為尋伺。即念想觀猶未除故。今念想觀除故為前觀之益。義同四加行中四尋伺四如實也。疏初六明三輪清凈者。謂具離三輪。然準瑜伽第六。六度各有三輪不同。施三輪者。一施者。二受者。三施物。今皆離之戒離三輪者。離眾生事時分別。忍離三輪者。離自他過失分別。進離三輪者。離眾生高下事用分別。定離三輪者。離境界眾生惑分別。般若離三輪者。離境界智眾生分別。今言六句明三者。一即離眾生。二三皆離事。言亦通不住前法者。以第三句通不住前眾生及事。不住即離故。次三句三時門通是離時耳。兼釋不取等言者。即以三時釋上三句。不取等者等取不著不住。言以剎那不住過未分之者。剎那生時未生即未。已生即過故。云已未分之。影公云。如疾炎過鋒奔流逕刃。刃上一毫亦為二分。故無現在故空寂也。以求現不得故。疏后二句以不遷理釋成者。即肇公不遷論意。問明已用今復用之。疏文有四。一標。二此世下用論文釋經。論云是為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匾惨娦陆槐。非故如斯。則物不相往來明矣。三是為因自昔滅下。以論意出經意。四以物各性住下。釋不遷所以。上句即肇論所以。后性本空故。疏出所以亦是論意。如下云既無往返之微眹。復何物而可動哉。又云。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雖靜而常往故往而不遷。雖往而常靜故住而不留矣。斯則即動即靜之義。故前標云必求靜于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但以正釋。即言物各性住則唯前意。斯則假其性住破其遷流耳。疏有說。無作戒體體即是色者。即薩婆多宗也。有說。非色非心者。即曇無德宗義。依成實論立。疏今言為是色者。顯非是色者。其為是之言此征辭也。故雙征云為是色。為非是色。征此二法俱不可得。應假答云。非是色亦非非色。今疏離斯二句便破兩宗。上句破有宗。下句破德宗。今初顯非是色正破色也。以其所立無表依表生。表色無表色者。即出有宗所立色為戒體文也。然俱舍界品立有無表色。有三師義。一雜心師云。表色有變礙無表隨彼亦受色名。如樹動時影必隨動。論主難云。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無表依表生。表色無表色。如樹影依樹生樹色影亦色。又難云。表滅時無表應滅。如樹滅時影必隨滅。樹影依樹生。樹滅影亦滅。無表依表生。表滅無表滅。論主云。不然。如子堂牙。子依于父生。父滅子猶在。無表依表生表滅無表在(堂喻牙喻亦然)二云。五識所依大種變礙故無表業(yè)亦名為色。即有宗義。若爾所依有變礙故。眼識等五亦應名色。此難不齊。無表依止大種轉時。如影依樹。光依珠寶。眼識等五。依眼等根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意云。不應以眼等為增上緣之疎依難親緣。故論主又破云。此影依樹。光依寶言。且非扶順毗婆沙義。彼宗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故。論主又縱破云。設許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依。彼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不隨滅故。三復有別釋彼所難言。眼識等五所依不定;蛴凶兊K。謂眼等根;驘o變礙。謂無間意。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此即論主成第二師。故名第三。釋曰上來三義但是二意。以其第三成第二故。雖有二義并依色成無表色義。故涅槃云。菩提王子意疑。比丘善心受戒。至惡無記應名失戒。故經問云。若有比丘護持禁戒。若發(fā)惡心當知是時失比丘戒。佛言戒有七種。從于身口有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不名失戒猶名持戒。以何因緣名無作色。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釋曰。此有兩重問答之意。前答不失戒因。因無表故。后非異色因下。自釋無表得色名因由。言非異色因者。明以色為因。不是異色之外別物為因。言不作異色因果者。明作色果也。不作異色之外別物之果。既以色為因與色作果故。無表戒得成色也。若將此文釋不失戒。則成不知問答之本。余諸異義恐繁且止。然今疏意。但取彼立無表是色而為所破。不克定彼無表色義。若取文同即雜心義。疏今明觀意者。即破意也。執(zhí)破觀成。然此正破雜心。不同俱舍破意。彼破其立義不正。今破遣相顯理耳。疏謂非色者顯非非色者。破德宗意。彼立意云。非變礙故不可為色。非慮知故不可名心。即非色非心。不相應行攝。破意可知。疏雖空不礙涉有故。此釋方便自在。即顯雖無心于持犯。而七支皎凈。三業(yè)無瑕攝善利人無不為矣。以前觀空非斷滅故。疏我不見一法非佛法者前已曾引。謂不毀不持法界平等。由此該融故有第九一具一切也。疏此中五喻者。疏文顯指十忍。闇用凈名文并可知。疏第二大段等者。此下義則深玄在文可見但當細尋更不繁舉。其開發(fā)之發(fā)等后品當知。不由他悟含有三義如十住品。謂見夫心性性外皆他。自亦不存兼顯以心為自心外為他。今自心不存豈心外取法。豈唯定之方寸等者。顯自心為自。他人為他。前十住品從粗至細。今此以細況粗耳
初發(fā)心功德品第十七
言舉初況后巧顯深勝者。初發(fā)心位劣功德難思。后后位高德無涯矣。疏一三種發(fā)心之初者。起信論發(fā)趣道相中論云。略說發(fā)心有三種相。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fā)心。二者解行發(fā)心。三者證發(fā)心。今即第一故云三種中初。所以知是初者。論云。信成就發(fā)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fā)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以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yè)果報能生十善。厭生死苦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fā)心等;蛞源蟊阅馨l(fā)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fā)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fā)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次說發(fā)三種心已如十住品。又云。發(fā)是心故則得少分見于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愿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等。二解行發(fā)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經于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于真如法中能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三證發(fā)心者。從凈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于一念頃。能至十方無余世界。供養(yǎng)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道利益眾生不依文字。釋曰。上已明三種發(fā)心。第三登地已上。第二從十行發(fā)回向心。以十行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法純熟發(fā)回向心。從其因邊名為解行。今非后二正與初心相應故。疏二十住之初揀余九住。彼名初發(fā)心住故。發(fā)亦二義。一發(fā)起上求心望后論發(fā)。二三德開發(fā)者。望前論發(fā)。從初信心始入佛法。即發(fā)趣求如來果位。寂照雙流常觀心性。功行既著至此開發(fā)。如發(fā)金藏見真金等。于中四意。初標。二能知下。示三德相。即下經文。三在于信位下。釋開發(fā)義。言研窮者。從初信入寂照雙流常觀心性。精修諸度以此為因;砣婚_悟是開發(fā)相。如發(fā)金藏了見分明。四故得下。仍前釋于功德之義。疏三即以初心下。第三宗趣。于中二。一正釋宗趣。二然住會下。揀異釋。于中三。初正揀。二遮破。三結成。今初即安國意。然彼有二意。一云。此中三賢別說十地。十地一會總說十地故。其四會皆是十地。二者以此品中文義深奧同十地故。今疏一文一時雙破。而正破初意。今是十住之會說初發(fā)心。是明信成就攝后二。自屬第五六會何得渾和。若言別說合說略有四失。一令此經無三賢義。二令余經三賢虛設。三成此經文義雜亂。謂以地義名住行向故。四何不一天總別說耶。而歷四天蓋有所表。是知此說殊乖教理。故云住會發(fā)心定是信成就等。疏生如來家自約解說下。第二遮破。彼云。據文既云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應是初地。況下經云以生如來廣大家。能生三世一切諸佛家。永斷一切諸疑網。盡除一切諸障礙。若非初地安得爾耶。豈有久習無明。才一發(fā)心便成大智。能知前際一切諸佛如來成等正覺。乃至涅槃。能信后際一切諸佛所有善根。能知現在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即能振動一切世界等耶。若謂不作齊限而能爾者今何不發(fā)耶。已發(fā)何不能爾耶。以斯義理應知證發(fā)。釋曰。此中彼釋自有三段。一正立。二豈有久習下引文反質。三若謂不作下?v破法性。今疏文中亦有三節(jié)。但通前二。今初通其第一正立。彼以有生家故名證發(fā)心。今揀生家不同故非證也。然彼引四句。今但通一。余例可知。且通生家。生家有六。如法界品。前十住內亦說生家。家言雖同而義有異。豈以解生同證生也。解生生菩提心家。證生生真如家故不同也。此義若成。其余皆成故。故不通余也。若通余三者既許解生。何得不能生三世佛家。斷諸疑網除諸障礙。又彼初云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最初建立是初地義。此義前品已曾廣釋故不通耳。疏若謂久習無明下。即第二通其引文反質。彼引四句今為兩節(jié)通之。初通久習無明文可知也。后若謂云何下。三通知三世佛法。此即涅槃第六如來性品。南經即四依品云。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云何名為具煩惱性。若有人能受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從佛所聞解其文義。轉為他人分別宣說。所謂少欲多欲非道廣說。如八大人覺。有犯罪人者教令發(fā)露懺悔滅除。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秘密之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釋曰。遠公亦詺為種性解行人。非是登地此初依人。既云具縛能知秘密。何言十住不能知耶。前義若成動剎何惑。其第三段縱破法性。文理易故疏不通之。意云。此中非獨作無齊限便得爾也。亦久研窮方至此位。何得為此無理難也
- 上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三十八卷
- 下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四十卷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華嚴經》“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是什么意思?
-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有什么含義?
- 十種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讀《華嚴經》十種自在
- 入無生智,到無依處是什么意思?
- 為什么說《華嚴經》是別教一乘?
- 脫去俗服,當愿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的意思
- 只在誦《華嚴經》的時候口臭,還要繼續(xù)誦嗎?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yè),是為魔業(yè)”?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含義是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華嚴經》是屬于開智慧嗎?
- 人要精進學習,切莫放縱欲望
- 發(fā)起殊勝的菩提心,讓世界變得更清凈
- 機緣到來時,因果報應是逃不掉的
- 《華嚴經》是阿難尊者記錄的嗎?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