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七(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七(4)

  黃一、舉十六行(分二科)       宇二、列(十六勝行之第八)

  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

  這阿那波那念在修習這地方有「算數(shù)修習」,有五種修習。五種修習里面,現(xiàn)在是最后一科。五種修習里面第一科就是「算數(shù)修習」,現(xiàn)在是最后一科「十六勝行修習」。這一科里邊,在解釋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顯有學行」,第二科是「結成無學」!革@有學行」里面分兩科,第一科「舉十六勝行」分兩科,第一科「征」,F(xiàn)在是第二科「列」,「列」里面現(xiàn)在是第八,是第八段。

  「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這都是「標」,下邊有解釋。這個「息除」這個「息」字,在這里不是出入息,它就是「滅」字、當滅字講,就是滅除去心行,是這個意思。在「心行」上面,有身行、語行、心行;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說話,就是尋思是「語行」,你心要有尋伺而后才能說話,F(xiàn)在這是「心行」,這心能夠活動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法,F(xiàn)在這里有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修行人要把它滅除去,「滅除心行」,所以叫做「息除心行」。這在「入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滅除去!肝医衲軐W息除心行」,這個修行人到這個時候有這種堪能性,他心里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滅除去,有這種能力。

  「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覺知了,他就能把它滅掉。

  《披尋記》九二三頁:

  息除心行入息等者:謂如我慢見等受想俱行,既覺了已方便除滅故。

  這叫做「息除心行」。什么是應該滅除去的心行呢?「如我慢見等」,就是我見、我慢見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執(zhí)著有我,就高慢起來了瞧不起別人,這個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也就是受想心所。它是和受想心所同時活動的,也就是這個我慢見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時活動!讣扔X了已」,這位修行人他發(fā)覺自己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想法,他就能「方便除滅」,就是立刻地提起來正念無我觀,就把這個我慢見消除去,這樣意思,這叫做「息除心行」。

  于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于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

  這是第九,這「十六勝行」里面,現(xiàn)在是第九個勝行。就是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時候,他發(fā)覺自己的心里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動,他就能學習能覺了這件事,能覺了自己心情有不對的地方。

  《披尋記》九二三頁:

  覺了心入息等者:謂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是名為心。于此一切如實了知故。

  「覺了心入息等者,謂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這么多的心,「于此一切如實了知故」,都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就沒有這么多的虛妄分別心了。

  于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于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就是入息出息的時候,他自己能夠令自己「喜悅」,能解決一切問題,他有這種堪能性了,所以叫「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入息」。

  《披尋記》九二三頁:

  喜悅心入息等者:謂心若為昏沈睡眠所覆蓋時,隨緣一種凈妙境界,極善示現(xiàn)勸導贊勵慶慰其心故。

  「謂心若為」,就是這個修行人,他發(fā)覺他自己的心為「昏沈睡眠」這樣的煩惱「所覆蓋」的時候,他這個明了的心為這樣的煩惱覆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煩惱現(xiàn)行了,惛沈睡眠了!鸽S緣一種凈妙境界」,他發(fā)覺自己有這樣的煩惱的時候,要立刻地想辦法把他滅除去;什么辦法呢?就是「隨緣一種」,隨你心所歡喜的,你去觀察一種「凈妙的境界」;這凈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這是最殊勝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贊嘆的境界。「極善示現(xiàn)勸導」,你若去觀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時候,是「極善示現(xiàn)」,極能夠善巧地表達出來,「勸導」自己不要懈怠、勇猛。還「贊勵」也會贊嘆修學圣道的功德勉勵自己!笐c慰其心」,也感覺到自己非常值得慶幸值得歡喜:我來到三寶里面受到佛法僧的護念,能夠修學圣道,就是安慰自己。這樣子就把這個「惛沈睡眠」這些煩惱滅除去了,這個意思。這就叫做「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

  就在自己的這個入息、出息的時候,而內(nèi)心里面有須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凈,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做得到。這叫做「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入息」。什么叫做「制持心」呢? 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二三頁:

  制持心入息等者:謂心若為掉舉惡作所覆蓋時,內(nèi)住寂止不外馳散故。

  「制持心入息等者:謂心若為掉舉惡作所覆蓋時」,前面是「惛沈睡眠」這種蓋,這五蓋里面的這種蓋,現(xiàn)在這里面是「掉舉惡作蓋」這種煩惱。你的心為這樣的煩惱所纏擾的時候,「所覆蓋」的時候就是所纏擾的時候,所障礙的時候,你心能夠「內(nèi)住寂止不外馳散」,那就叫做「制持」。心里面能把這個「掉舉惡作」地停止下來,那就叫做「制持」,這樣意思;就是「內(nèi)住寂止」安住在寂靜,不去掉動,不惡作不去后悔這些事情。

  于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于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

  這是第十二,前面是十一。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些纏縛煩惱來纏縛纏擾著你,你能夠解脫,你能夠修正念把這些煩惱解脫出去,這叫「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入息」。

  《披尋記》九二四頁:

  解脫心入息等者:心離蓋纏名解脫心,不障修定故。

  前面是個別地一樣一樣說,這是總說。就是你心里面有五蓋現(xiàn)前;貪欲、瞋恚這些蓋障的時候,你能夠遠離這些蓋障,這叫做「解脫心出息、入息」。入息的時候、出息的時候、有這個蓋障現(xiàn)前的時候,你能夠把它解脫出去,叫「解脫心入息、出息」。

  于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于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這是第十三。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習無常觀,能觀無常,那就叫做「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披尋記》九二四頁:

  無常隨觀入息等者:為斷隨眠,觀察諸行無常法性故。

  這位修行人「為斷隨眠,觀察諸行」。前面這個能夠令心解脫,只是在現(xiàn)行煩惱活動的時候能令他解脫,F(xiàn)在這里是說煩惱的種子,滅除煩惱種子那就得要修無常觀。「為斷隨眠」,為斷煩惱的隨眠種子,就須要「觀察諸行無常法性」,這樣觀察,觀察一切法剎那寂滅,剎那寂滅。不管是色法、也不管是心法、內(nèi)外、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能夠剎那剎那滅、剎那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這樣觀察的時候就能滅除煩惱種子,是這樣意思。所以「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于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于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

  這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夠這樣「能斷」,能學這個「斷」,這就是更進一步了。

  《披尋記》九二四頁:

  斷隨觀入息等者:斷謂斷界,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斷隨觀。

  「斷隨觀入息等者:斷謂斷界」,這個「斷」是指斷界說的。這里有三界:這是第一界,就是斷界;第二界是離欲界;第三是滅界。斷界、離欲界、滅界這是三界,F(xiàn)在說這個「斷隨觀」就是「斷界」。什么叫做「斷界」呢?是「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就是你見了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叫作「見道」。當然這里面無我、無我所,也無一切法。這「見道所斷」主要是斷除我見、就是身見,身見就是我見;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把這三種煩惱的種子也斷了,「得此名故」,就得這個「斷」的名字,「得此名故」!赣诖怂嘉麛嚯S觀」,你在這里思惟,思惟無我義,就叫做「斷隨觀」。前面是思惟「無!,這就是思惟「無我」。

  于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于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

  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進一步地修這個「離欲的隨觀」,這個「隨」有個不間斷的意思,就隨逐不舍,有隨逐不舍的意思,就是特別地微細了。這時候這個道力,你修觀的這個道力不間斷的向前進,就是「隨觀」的意思。

  《披尋記》九二四頁:

  離欲隨觀入息等者:此中離欲,謂離欲界,修道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離欲隨觀。

  「離欲隨觀入息等者:此中離欲謂離欲界」,前面是離斷界,現(xiàn)在是離欲界。怎么叫做「離欲界」呢?「謂離欲界」,就是遠離了欲界,三界這個欲界離開了。前面是初果圣人斷除我見了,他還沒能離開欲界,因為這個人還有欲。現(xiàn)在進一步地修行能遠離欲界。這個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到初果的時候,這五下分結的前三種,身見、戒取、疑這三種滅了。但是在欲界里他還有貪、瞋的煩惱,他不能離開欲界,他這煩惱就把他綁在欲界這里,他不能超越,F(xiàn)在是「離欲界」,就是繼續(xù)修這四念處,就是把這貪瞋也斷了,就是叫做「離欲隨觀入息、出息」。說是「修道」的時候「所斷諸行永斷,得此名故」,這時候,得了初果以后就是「修道」,修道把這個貪瞋斷了,就得到這個「離欲隨觀」的名字了、「得此名故」!赣诖怂嘉,名離欲隨觀」,他能在這個境界上思惟四念處。

  于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于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就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這個滅觀;這就把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消滅了。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五上分結是什么呢?「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這五種煩惱滅除去了,就叫做「滅界」,這就是有余涅槃叫做「滅界」,不是無余涅槃。

  《披尋記》九二四頁:

  滅隨觀入息等者:滅謂滅界,有余依滅,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滅隨觀。

  這個「滅」是屬于有余依的滅,不是無余依的滅。是得到這「滅」的名字,他這個時候有這樣的圣道的思惟,叫作「滅隨觀」。

  這一共是十六勝行!甘鶆傩小乖趧e的文上有解釋,智者大師有這樣的解釋;就是分為四段,每一段是四個,四段,四四一十六。這四段是怎么意思呢?第一段四個是「身念處」;第二段四個是「受念處」;第三段四個是「心念處」;最后的四段就是「法念處」。「身、受、心、法」就是四念處,就是這樣意思。

  這前邊是列出來十六勝行的名字。下面第二科「釋其差別」,解釋這十六行的差別,每一樣是什么意思?每一勝行是什么意思?這個意思。分二科,第一科「問」。

  黃二、釋其差別(分二科) 宇一、問

  問:如是十六差別云何?

  這十六種勝行,每一種的差別相怎么樣情形呢?這「問」,下面回答。

  宇二、答(分十三科) 宙一、念入出息

  答:有學見跡已得四念住等,于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為斷余結。

  這個「有學見跡」,「有學」就是從初果以后名之為「有學」;以前的內(nèi)凡和外凡不名為「學」,這初果以后名之為「學」。什么原因這樣呢?這個佛菩薩真是有慧眼、有法眼;你這個內(nèi)凡、外凡位他也在學習佛法了,也可以學習經(jīng)律論,學習戒定慧,也可以這么說;但是死了以后有可能他不學了,也可能他不信佛了,所以佛菩薩不給他名字叫做「學」。這個內(nèi)凡,你到了暖頂忍世第一了,這世第一應該是在內(nèi),應該在「學」,因為一剎那間就是初果了;前面這個暖頂位,還是不能的,還是不給他「學」的名字,就是他死了以后,不一定就能學習佛法。若是初果圣人死了以后,他一定還是學習佛法,他的正見是不失掉的,所以這初果以后才名之為學,就叫「有學」。

  「有學見跡」,這個「跡」,跡是什么呢?就是「足跡」,F(xiàn)在是硬泥的道路,他在上走你看不見足跡。在泥土的道路上,你若一步一步向前走就有跡,有足跡現(xiàn)出來。從這個足跡這里找就找到你了,就看到你現(xiàn)在走到那里,就找到了。這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鳥鳴花笑,這都是跡;從這個跡上能見到第一義諦,所以這地方叫做「跡」。這個「跡」就是圣人走過的道路,走過的道路叫做「跡」,F(xiàn)在這個修行人也這樣學習,隨著圣人走過的道路也從這條道路走,說在這里學成功了,他也見到第一義諦了,所以叫做「見跡」。

  「有學見跡已得四念住等」,這個初果圣人他已經(jīng)成就了四念處,他就學習身、受、心、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受、心、法都是無常、無我的這樣觀。這個「等」就是等于四正勤、四如意足的這些事情,五根、五力、七覺支,七覺支就是「見道」;他已經(jīng)成就了這樣的佛法了。

  「于入出息所緣作意」,就是入出息就是所緣,就在這里邊來作意;什么叫做「作意」?就是「復更進修為斷余結」,復繼續(xù)地又修學四念處,「為斷余結」,還有剩余的煩惱沒斷,還要繼續(xù)修行。

  這是第一科是「回答」。這一科「回答」里面分十三科,第一科是「念入出息」,就在入出息這地方繼續(xù)修學四念處。

  《披尋記》九二四頁:

  有學見跡至為斷余結者:若初獲得七種覺支,名初有學見圣諦跡,由是此說已得四念住等。等言,等取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應知。彼于下分結中唯斷薩迦耶見、戒禁取、疑,所余愛恚及上分結,皆未能斷。為斷此故,復應進修三蘊所攝八支圣道。是故此中作如是說。

  「有學見跡至為斷余結者:若初獲得七種覺支,名初有學見圣諦跡」,初開始得到了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念、擇、進、喜、輕安、定、舍。這個七覺支就是初果圣人,初獲得七種覺支的時候,名叫做「初有學見圣諦跡」。這時候見到圣諦,「圣諦」就是第一義諦,苦集滅道都是第一義諦這樣講。他就能見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樣子。「由是此說已得四念住等」,因為初獲「七覺支」就叫做「初有學見圣諦跡」,由此原因這里就說「已得四念住等」,這地方下面解釋。「等言,等取四正斷」就是四正勤,「四神足」就四如意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應知」,這個「等」就等這么多。就是他修學這個法門,到達這里已經(jīng)見圣諦了,這樣子。

  「彼于下分結中唯斷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個初果圣人,他斷的煩惱有多少呢?他斷了什么煩惱呢?就說了。「彼于下分結中」就是五下分結里面「唯斷除薩迦耶見」就是我見,不在色受想行識里面執(zhí)著有我了,他不執(zhí)著有我了!附浣 惯@樣的煩惱也滅了,就是對外道里邊的那些外道的戒法,外道也認為那樣的修學可以得圣道;這個初果圣人沒有這種想法,認為外道沒有道諦,沒有道諦這回事,沒有得圣道的方法的,他沒有這種想法。

  如果我們看見外道里邊也有戒、也有定,可能他們也說他們有慧;那么我們認為那個戒定慧和佛法的戒定慧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怎樣的想法呢?這里邊說這初果圣人決定不認為外道的戒定慧是戒定慧的,就是外道沒有圣道,沒有這回事。唯有佛法有圣道,才能得圣道的,這初果是有這種智慧了。

  「唯斷薩迦耶見、戒禁取、疑」就是對圣道沒有疑惑了,對苦集滅道沒有疑惑;苦真是苦、乃至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沒有疑惑的!杆鄲垌<吧戏纸Y,皆未永斷」,這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還有一個貪、瞋;這地方說是愛恚,就是貪、瞋還沒有斷,這初果圣人還沒有斷!讣吧戏纸Y」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初果也沒有斷,「皆未能斷」!笧閿啻斯,復應進修三蘊所攝八支圣道,是故此中作如是說」,「為斷此故」,這個初果圣人他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圓滿,他還繼續(xù)努力地修學要斷沒斷的煩惱。「復應進修」還應該繼續(xù)努力向前進,修學「三蘊所攝」就是戒蘊、定蘊、慧蘊,就是戒定慧所攝的「八支圣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是故此中作如是說」所以這地方就是這么說,這初果圣人繼續(xù)要修學八正道,也就是繼續(xù)修學四念處。

  是故念言:于念入息,我今能學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學念于出息。

  這句話就是這么回事,這里面有這樣意思;這十六勝行的第一個就是這么樣意思。所以這初果圣人心里面做如是念,「于念入息」的時候,「我今能學念于入息」,「念出息」這個法門的時候,「我今能學念于出息」;都是符合戒定慧的,這樣意思。

  這是第一科「念入出息」,下面第二科「念長短息」。這個念入息、念出息,在十六勝行里,每一個都有念入息、念出息,所以這也等于是總說的,下面就是別說的了。

  宙二、念長短息(分二科)     洪一、釋(分二科)

  荒一、作念(分二科)         日一、長息

  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

  這是第一勝行。就是「若緣入息出息境」的時候,這個入息出息是所緣境,能緣的有念、有慧,就是四念處的慧!副阕髂钛浴梗睦锩孢@樣觀察思惟!肝医衲軐W念長入息、念長的出息」,這個入息出息是長;怎么說它是長呢?和中間入息來對比,中間的入息出息是短,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長」。

  這第一科是念「長息」,這第二科念「短息」。

  日二、短息

  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

  中間的人息是短,中間的出息也是短,這樣子。

  荒二、了知

  如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即如是了知。

  這是第二科「了知」。第一科是「作念」,第二科是「了知」!缸髂睢鼓钊ビ^察他去,把這個境界現(xiàn)前了;在心里面現(xiàn)出來然后就是觀察,觀察的結果就是「了知」了。

  「如入息出息長轉」,入息出息它的時間比較長,在出現(xiàn)的時候!讣爸虚g入息中間出息短轉」,「轉」就是出現(xiàn)的時候。「即如是了知」,他能這樣的了知;了知他是長,了知他是短。

  洪二、結

  如是名為若長若短。

  這個「長短」就這么講,是這樣意思。就是入息出息是「長」,中間入息中間出息是「短」,這樣。

  宙三、念遍身息

  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于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

  這是第三科「念遍身息」是第三科;第二科是「念長短息」。

  「若緣身中微細毛孔」,若是這個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里邊起毗缽舍那觀的時候,他就觀察這全身的微細的毛孔,以全身的微細毛孔為所緣境;怎么樣觀察微細毛孔呢?就是「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這個入息和出息,不止是鼻端或是面門和肚臍子這里,不單是這里;「周遍全身都入」,入息也周遍全身,出息也周遍全身諸毛孔中!妇壌藶榫场梗灾鼙槿淼拿诪樗壘。「起勝解時」起那個殊勝的觀察的時候;這個起勝解的時候不是散亂心的境界,這是在未到地定里面有定相應的境界了。「便作念言:我于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現(xiàn)在能有這種能力。

  宙四、念息除身行息(分二科) 洪一、第一義

  若于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即于此時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這是第四科「念息除身行息」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義」;這里分兩個意思解釋,這是第一個意思。

  「若于是時」若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富蛉胂⒅虚g入息已滅」,入息滅了、中間入息也滅了,這兩個息都滅了;都滅了以后「出息中間出息未生」,這個出息和中間的出息,這兩個息還沒出現(xiàn),但是入息和中間入息已經(jīng)滅了。這個時候「緣入息出息空無位」,這個時候入息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就叫做「空無位」!溉胂⒊鱿⑦h離位為境」,在這個空無的階段,遠離了入息也遠離了出息,就這個位「為境」,以這個為所緣境,這又不同了。

  「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或者是這樣子;出息滅了、中間出息也滅了;滅了、「入息、中間入息」沒生,這個是什么呢?是「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就是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赋鱿⑷胂⑦h離位為境」,怎么叫做空無位呢?就是遠離了出息遠離了入息,就這個意思,空無「為境」。

  「即于此時便作念言」,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心里面這樣念:「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這個入息出息都是「身行」,這個時候這「空無位」,這個「遠離位」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也就是沒有「身行」;這個時候他就能做如是觀,以此為境做如是觀。這是第四科「念息除身行息」的這種境界。

  這是第一義,F(xiàn)在第二科有「第二義」的解釋。

  洪二、第二義

  又即于此,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先未串習入出息時,所有剛強苦觸隨轉,今已串習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余柔軟樂觸隨轉。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這又是一個意思!赣旨从诖恕褂诌@位修行人對于這個出入息的這個境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的結果,「為因緣故」以此為因緣!赶任创暋沟臅r候,你以前沒有這樣精進連續(xù)不斷地修這入出息的時候。「所有剛強苦觸隨轉」,這個時候隨時有一些四大的不調(diào),或者內(nèi)心遇見什么不如意境界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苦惱的感覺;「苦觸隨轉」隨逐你現(xiàn)前,隨著因緣就會現(xiàn)前!附褚汛暼氤鱿⒐省,現(xiàn)在由長時期不斷地修這入出息念的關系,「皆得息除」,把那個「剛強苦觸」滅掉了,滅掉了沒有這回事情了!赣杏嗳彳洏酚|隨轉」,你心里面有不同于那個苦觸的,就是另外的柔軟的快樂的感覺出現(xiàn)了!副阕髂钛浴,這位修行人就這么說:「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的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出息」。這是第二個解釋。

  宙五、念覺喜息

  又于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時,便作念言:于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這是第五科「念覺喜息」,能有喜的感覺。

  「又于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又這個人他對于這個「阿那波那念」,他能精進地修行,能把世間上的欲都放下了,不重要的事情都停下來不做了,那么他就精進地修這阿那波那念的修行的方法。因為你精進就不會白辛苦了,你就有成就了;有什么成就呢?「若得初靜慮」,你有可能得了初禪了,就是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富虻玫诙o慮」,不但得初禪,又進一步得了第二禪了。

  這個時候「便作念言」,他心里面就這樣的觀察說了:「于覺了喜入息出息」,這人息出息的時候有喜悅的事情,他覺了、發(fā)現(xiàn)這件事。「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他就能覺了;如果你沒有得到這個定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沒有這回事情。這就是不斷的知息長、知息短、知息出、知息入,不斷地這樣修,能達到這個境界。

  這下面第六科「念覺樂息」分二科,第一科「正作念」。

  宙六、念覺樂息(分二科) 洪一、正作念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于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的時候;前面是初禪、二禪,現(xiàn)在進一步成就了離喜妙樂地,就是第三禪!副阕髂钛裕河谟X了樂入息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殊勝的樂觸,殊勝的樂!肝医衲軐W覺了樂入息出息」,而這個樂不是身識的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是這個身識所覺的樂,因為這個時候前五識不動了,所以他這個樂是第八識所任持的。「覺了樂」,還是第六識能覺;這個「覺了樂入息出息」。

  這是「正作念」,F(xiàn)在第二科是「簡邊際」。

  洪二、簡邊際

  第三靜慮以上,于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

  「第三靜慮以上」那么就是第四靜慮了。「于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他就不會再去念這個「阿那波那念」這種加行,沒有這種修行了,因為第四禪以上沒有出入息了,所以不再去修這種法門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所以說從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第三靜慮這個范圍內(nèi),宣說有息念的「加行所攝」,都屬于這個,可以有這個阿那波那念的修行。若是第四禪沒有了,沒有這修行方法了。

  《披尋記》九二六頁:

  第三靜慮以上等者:由說入第四靜慮,及生于彼諸有情類彼息不轉,是故此說無有更修加行道理。

  「第三靜慮以上等者:由說入第四靜慮,及生于彼諸有情類彼息不轉」,他們那兩種人的出入息是不活動了,沒有出入息了。「是故此說無有更修加行道理」,他沒有出入息,當然不能作如是觀了。

  宙七、念心行息及息除息(分二科) 洪一、對治忘念

  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謂有我我所,或發(fā)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

  這是第七科「念心行息及息除息」這兩種,分二科,第一科「對治忘念」。

  「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又就前面說的這個初禪、二禪的覺了喜,三禪的覺了樂,這個修行人。「或有暫時生起忘念」,就是忘掉了正念有虛妄分別了,什么呢?有什么妄想了呢?「或謂有我我所」,或者這時候想:我能夠得初禪,我能得二禪,我能得三禪,你們都不如我。可能有這種想法,「有我我所」;這個三禪、初禪、二禪是我所得的,我能得到這樣成就。

  「或發(fā)我慢」,有了我我所見,可能進一步就有我慢、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了,瞧不起別人!富蛑^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者進一步又會說:將來我當有,或者將來我沒有了,這樣分別!富蛑^我當有色」,這個我是有形色的!富蛑^我當是無色的」,沒有形色!富蛑^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者是這些虛妄分別!富蛑^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或者是這么想!干鹑缡怯薨V想思俱行」,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不合道理的「想思」;這個「想」是取像的意思,「思」是造作的意思;下面有解釋!阜N種動慢」,有這個我慢就是「動慢」,就是這個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起來了,叫「動慢」。「戲論」說是有我;或者我有、或者我無、或者有色、無色這些虛妄分別!冈熳鳌棺鋈缡怯^就是造作!肛潗邸箰壑@個我、愛著我、我所。

  「纔生起已」剛一生起來這樣虛妄分別,「便能速疾以慧通達」,就是很快的就會覺悟了,用佛法的正見的智慧,通達這是錯誤不應該的;「無我、我所」那有這些虛妄分別呢?「不深染著」,對于這個戲論不是很深的去染著;因為他學習了佛法,有無我的智慧他這染著不深,所以容易改變過來,容易糾正過來,容易清除這些染污的分別。「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把這個正觀的方便提起來,斷滅這些虛妄分別,除遣這些,把它排除出去!缸兺隆,這個變吐是個污染的東西;現(xiàn)在就是把這個我我所見,我見、我慢的種子消滅了,叫做「變吐」。

  《披尋記》九二六頁:

  生起如是愚癡等者:不了諸行,執(zhí)我我所,是名愚癡。我慢俱行任運而轉,是名動慢。謂我當有,或當無等,是名戲論。于此一切不如理思,是名造作。愛味相應是名貪愛。

  「生起如是愚癡等者:不了諸行,執(zhí)我我所,是名愚癡」,你不通達這個受想行識是行,執(zhí)著它是我、是我所有的;你若執(zhí)著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就是舉這個例子,是這樣子意思。是名叫做「愚癡 」,執(zhí)著有我就叫做「愚癡」!肝衣阈腥芜\而轉」,你若執(zhí)著有我,這個「我慢」也和它一起的活動,所以很自然的就出來就現(xiàn)前了,這「我慢」也會出來,「是名動慢」,這個「動慢」就這么講,就是你有我見,我慢就會動,這就叫做「動慢」。「謂我當有、或當無等」那一段文「是名叫做戲論」,我當有色、無色…這是戲論!赣诖艘磺胁蝗缋硭,是名造作」,這些不合道理的思惟分別就是「造作」。「愛味相應是名叫做貪愛」,貪愛就是這么講。

  這是說這個「對治忘念」。下面「作念能學」。

  洪二、作念能學

  由是加行,便作念言:于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由是加行,便作是言」,由于這個人「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由這個「加行」,「便作是言」:「于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這個地方就是這樣意思;能覺了心行的入息出息,能夠息除心行的入息出息。能覺了,也能息除。

  宙八、念覺心息(分二科) 洪一、觀察生心(分二科) 荒一、標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

  這以下是第八科「念覺心息」,分二科,第一科「觀察生心」分二,第一科「標」。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說這個修行人他能夠精進的用功,「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這個色界四禪稱為「根本」是什么意思?就是更殊勝的功德都從這里發(fā)生出來,所以它是「根本」。雖然它是有漏的,一切無漏的三昧都從這里出來的;你要得到這個有漏的四禪然后再修「四念處」,有漏的四禪就變成無漏的四禪了,這個定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這里出來,你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都是從這里出來,所以稱之為「根本」。

  若是成就了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彼定已得」,那么這個人也決定已經(jīng)成就了「初靜慮的近分未至依定」,「初靜慮的近分」就是未到地定,「初靜慮近分」,接近初靜慮的那一部分,就是「未至依定」,就是未到地定。以這個定做依止也可以修四念處的,所以叫「未至依定」!敢来擞^察所生起心」,就是以此為「依」,就是依這未至定為依止,觀察自己這一念心是什么什么相貌,他就觀察出來了。

  這是「標」。下面第二科列出來,「所生起心」是什么呢?

  荒二、列

  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

  「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就是心現(xiàn)起了他就知道,知道了就會覺了,覺了就是改變了錯誤,這么意思。「如實知、如實覺了」什么呢?或者這時候有貪心,或這時候沒有貪心,或者有瞋心,或者離瞋心,或者有癡心,或者離癡心;不于色受想行識執(zhí)著有我,那就「離癡心」,于色受想行識執(zhí)著有我我所,就是愚癡了!嘎孕摹⑸⑿摹,這個「略心」是什么呢?就是睡眠了,昏沈睡眠了叫「略心」。「散心」就是這時候沒有昏沈睡眠,就是在虛妄分別時候是叫「散心」!赶滦,舉心」,這心里面浮動,你要制止它叫「下心」。心里面昏沈了要舉,要發(fā)動它;蛘哂械魟有、或者無掉動心,或者有寂靜心、或者無寂靜心,或者有等引心、或者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一共是二十個心,你數(shù)一數(shù)看是多少。底下「作念能學」。

  洪二、作念能學

  于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于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這地方就這么講。

  《披尋記》九二六頁:

  或有貪心等者:此中從有貪心,乃至不善解脫心,總有二十種心,下念住中一一別釋應知(陵本二十八卷十八頁)。

  「或有貪心等者:此中從有貪心,乃至不善解脫心,總有二十種心,下念住中一一別釋」,下邊四念住里邊,每一個心一樣一樣都有解釋!笐(陵本二十八卷十八頁)那里解釋這二十種心。

  宙九、念喜悅心息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于內(nèi)住寂止故;爾時于外隨緣一種凈妙境界,示現(xiàn)教導贊勵慶喜策發(fā)其心。是故念言:于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

  這底下第九科,念這個「喜悅心息」。說「彼」那個修行人有的時候,感覺到自己「為昏沈睡眠蓋覆障」,自己的這個寂靜住明靜心被昏沈睡眠障住了,那么怎么辦呢?「由極于內(nèi)住寂止故」,他這個人不是平常人,他就極能夠把這心安住在「寂止」的境界。「爾時于外隨緣一種凈妙的境界,示現(xiàn)教導贊勵慶喜策發(fā)其心」,鞭策自己警覺自己,就把這昏沈睡眠破除去了。「是故念言:于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這個地方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九二七頁:

  隨緣一種凈妙境界等者: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復念天,義如前說。(陵本二十四卷二頁)如所示現(xiàn)教導贊勵慶喜種種方便善自憶念策發(fā)其心。

  「隨緣一種凈妙境界等者: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復念天,義如前說」,前面也講到這個六種隨念。(陵本二十四卷二頁)有解釋!溉缢粳F(xiàn)勸導贊勵慶喜種種方便,善自憶念策發(fā)其心」,就把昏沈睡眠破掉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