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處篇 第十節(jié)、平衡諸根
業(yè)處篇 第十節(jié)、平衡諸根
根,巴利語indriya,意為主導,支配,控制。五根是指在其范圍內(nèi)能執(zhí)行支配作用的五種心所。它們分別是:
1、信根(saddhindriya);
2、精進根(v?riyindriya);
3、念根(satindriya);
4、定根(samàdhindriya);
5、慧根(pa¤¤indriya)。
其中,信根能起勝解(決定)的作用,精進根能起策勵的作用,念根能起專注的作用,定根能起不散亂的作用,慧根能起覺知的作用。
這五根可以分為兩組:
第一組:信根和慧根;
第二組:精進根和定根。
然而,無論是在信根和慧根組,還是在精進根和定根組,念根適用于一切處,正念始終都很重要。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心沉入所緣,心于當下對所緣保持清楚的專注,不忘失。正念是把心固定在所緣上,猶如石頭沉入水中,而不是像浮萍般隨波逐流。
在這里,先來講如何平衡信根和慧根。如果一位禪修者想要培育定力、成就止觀,必須先使信根和慧根達到平衡。信根和慧根,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感性和理性的關系。
《清凈道論》中說:
“信強而慧弱則成迷信,信于不當之事;蹚姸湃鮿t偏于虛偽一邊,猶如由藥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藥。唯有兩者平等,才能信于正當之事。”(Vm.1.62)
假如一個人信根太強而慧根太弱的話,他容易流于迷信。由于缺乏智慧的分辨能力,他會盲從、迷信一些宗教導師,或者盲信別人、傳說、流言,甚至導致宗教狂熱。所以,感情太豐富,過于感性的人容易迷信,別人怎么說,他會不加分辨、不加分析就認為是對的,缺乏理性,依人不依法。這種人是信根過強而慧根偏弱。
假如一個人慧根太強而信根偏弱,就會像吃了過量的藥一樣,喜歡批評。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對,好像只有自己最聰明,“老子天下第一”。就像時下有些研究佛教的專家學者,看了幾部經(jīng)典,就對佛教評頭品足,甚至評論起佛陀來。你想叫這種人禪修,他有可能靜下心來禪修嗎?他的心整天都陷在名相、思辯、對錯上,對三寶沒有信心,或者有點信心也很淡薄。由于理性太強,邏輯思維太強而陷于奸邪、狡黠。即使有機會遇到好的導師,他都喜歡評判、批評導師;遇到好的禪修方法,他也會保持一段距離,不肯老實信受,不肯依教奉行。也就是說,即使解脫的大門向他敞開了,他都不肯踏進一步,始終徘徊在門外,寧可做一個門外漢。就如有些學者一樣,明知佛教很好,佛教是人生的智慧、生命的升華,但就是喜歡說食數(shù)寶,不肯去踏實修行。
這兩種都是極端,太過感性不行,太過理性也不行。對于大多數(shù)的現(xiàn)代人來說,往往會偏于理性。對于某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往往會偏于感性。
在修行止觀的過程中,信根和慧根在不同的時期還是可以有所側重的。在修習止的階段,信根強一點也可以;在修習觀的階段,慧根強一點也可以。
我們可以舉一些真實的例子來說明:緬甸人生長在一個很傳統(tǒng)、保守的上座部佛教國家,從小父母就帶他們到寺院里面去禮敬三寶,聽聞佛法,供養(yǎng)僧團。他們一見到出家人就懂得禮敬。他們在一種悠閑自在的生活環(huán)境當中成長,對三寶擁有信心。大多數(shù)緬甸人生活淳樸、性格善良,心地單純,只要西亞多們、長老們教他們做什么,他們就會按照要求去做,不會懷疑,所以緬甸人禪修起來相對容易得多。
相反的,受過現(xiàn)代西式教育的外國人,內(nèi)心越復雜,禪修起來問題就越多、越麻煩。最明顯的例子是,如果帕奧禪師向緬甸的信眾講經(jīng),經(jīng)講完之后,緬甸人說三聲:“薩度! 薩度! 薩度!”然后就散會了,沒有問題。然而,如果禪師向外國人,特別是向西方人講經(jīng)的話,答問的時間會往往會比講經(jīng)的時間還要多。假如開示時間原來安排為兩個小時,一個小時用來講經(jīng),另一個小時是答問,那么,回答問題的時間通常都會超過一小時。而且,西方人所提的問題在我們東方人聽起來有許多是很幼稚、很可笑的。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思維模式跟東方人有所不同。
同樣的,華人跟緬甸人比起來,緬甸人單純很多,在禪修上就得力很多。因為緬甸人很單純,所以修定就輕松許多,修行成功的比例也大很多。然而,華人跟西方人對比,華人又有優(yōu)勢。雖然現(xiàn)在華人的教育方式想跟著西方尾巴學習,但華人的思維模式還不夠西洋人復雜。西方人愛鉆牛角尖,愛打破沙鍋問到底。正是因為這樣,西方人禪修成功的例子很少聽見,但是投訴、抱怨卻從未間斷過。這也是信根和慧根不平衡、感性跟理性不協(xié)調的一個例證。
所以,在修止的階段,不要自設太多問題。我們禪修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找問題!不要沒事找事、自找麻煩。
什么是定呢?在52種心所里面,定是“心一境性”心所。什么是“心一境性”呢?心只有一個對象,只有一個所緣,或者心和所緣結合在一起的狀態(tài),叫做心一境性。對于修習入出息念,心的境就是呼吸,而且只應當是呼吸這一個所緣。在修定的階段,心一定要單純,不要把自己弄得很復雜,不要自以為很聰明。能夠心一境性,心不二緣,那是很好的。
另外一組是精進根和定根的關系。什么是精進呢?精進就是為了達成目標而付出努力。什么是定呢?定就是心持續(xù)地保持在一個所緣上。精進根和定根,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關系。
精進根和定根也必須達到平衡。精進根和定根的平衡,也可以跟七覺支聯(lián)系起來。
是哪七覺支呢?它們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這七覺支可以分為兩組:
第一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
第二組: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第一組與精進根相應,偏于動態(tài);第二組與定根相應,偏于靜態(tài)。這兩組也必須達到平衡,如果不平衡,禪修就會出現(xiàn)問題、出現(xiàn)障礙。
然而,在這七覺支當中,念覺支是在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必要的。也就是說:一切時、一切處都應當保持正念。
應當如何平衡七覺支呢?換而言之,應當如何平衡精進根與定根呢?
《清凈道論》中提到:在應當策勵心的時候,那時就要策勵心;在應當抑制心的時候,那時就要抑制心。(Vm.1.64-5)
什么時候應當策勵心呢?當心昏沉的時候,應當策勵心。什么時候應當抑制心呢?當心掉舉、散亂、不能平靜的時候,應當抑制心。
當心昏沉的時候,應當提升擇法覺支、精進覺支以及喜覺支,不應當去注意輕安覺支、定覺支跟舍覺支。
舉個燒火的例子:如果火快要熄滅了,但我們卻放一些濕的草、濕的柴,甚至灑水、撒塵土下去,想要讓火苗燃燒起來,有可能嗎?不能!同樣的,當心昏沉的時候,不應當修習輕安覺支、定覺支跟舍覺支,而應該讓心動起來、活躍起來。這時應當修習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跟喜覺支。
應如何實際操作呢?在禪修的時候,如果心陷于遲鈍,昏昏欲睡,或者感到軟弱無力,那么,我們可以思維其他的法。為什么呢?因為心軟弱無力、變得遲鈍的時候,很可能是心對所緣失去了興趣。比如禪修者一直都在專注呼吸,久而久之可能對呼吸感到枯燥、單調、無聊。因為心對呼吸缺乏興趣,心就會慢慢地變得遲鈍、軟弱。
在這個時候,應當讓心活躍起來。使心活躍有很多種方法,他可以修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如果他是一位佛弟子的話,那么,他一定會對佛陀有信心和恭敬心。當一個人面對恭敬的所緣時,他不可能掉以輕心。正如你站在一位非常恭敬的導師身邊,你會不會漫不經(jīng)心呢?你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誠惶誠恐、小心謹慎。同樣的,如果你對自己的呼吸失去了興趣,可以把所緣換成佛陀,憶念佛陀的功德。只要你對佛陀有恭敬心、有信心,就可以暫時地替換一下所緣,憶念佛陀的功德:
?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 sammàsambuddho, vijjàcara?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 anuttaro purisadamma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 buddho, bhagavà'ti.?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漢、全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
當你的心取佛陀的相、憶念佛陀的種種功德的時候,你的心就會動起來,體驗到那一份恭敬、那一份喜悅。當你的心喜悅了,對所緣有興趣了,就能提升喜覺支。喜覺支提升了,精進覺支也跟著被提升起來。
而且,這個時候擇法覺支也很重要。因為心暗鈍時,想注意呼吸是辦不到的。心處于昏沉狀態(tài),坐在那里變成點頭哈腰睡著了。應當明白,在這種狀態(tài)下繼續(xù)注意呼吸是不適合的,可以選擇暫時轉換一種業(yè)處,比如專注佛陀的功德等等。為了讓心動起來,讓心對所緣有興趣,選擇轉換一個適當?shù)乃墸褪菗穹ㄓX支在起作用。
當我們想讓火燃燒的時候,不應當放濕草、濕柴、灑水、撒塵土,而應當放干草、干柴、干牛糞,用風吹吹,火就能夠燃燒起來。同樣地,當心昏沉、軟弱無力的時候,應當提升擇法覺支、精進覺支以及喜覺支,讓心對所緣有興趣,讓心活躍起來。
當禪修者的心無法平靜,掉舉、散亂、躁動不安的時候,他就不應當去提升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而應當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跟舍覺支。就好像想要把一堆熊熊燃燒著的火熄滅掉,如果添加干草、干柴,再用風吹,它只會越燒越旺。同樣的,如果心散亂不安,一直在打妄想,就應當抑制心,通過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讓心平靜下來。
許多禪修者的心很難平靜,特別是那些受過西式教育的人,以及生活在現(xiàn)代大都市的人。為什么會這樣呢?對于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來說,他們的生活是緊張的,做任何一項工作都要有個計劃。例如做保險的人,他們要預定這個月要創(chuàng)多少業(yè)績,這個星期要完成多少任務。為了完成計劃,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忙,生活在很大的壓力之中。即使他們有機會來參加禪修營,也會把這種習氣帶到禪修營中來,給自己制造壓力。他們甚至會計劃:“我要在這個禪修營中證得禪那!在十五天之內(nèi)要證得四禪……”這當然是不現(xiàn)實的!應該面對現(xiàn)實。
雖然說個別人真的有可能在禪修營當中證得禪那,但是,我們不要給自己的禪修加期限。這樣的話,無形中會給自己施加沒必要的壓力。這種壓力是禪修的障礙,它會讓心緊張,讓心難以平靜下來。須知我們禪修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是為了斷除貪瞋癡。然而,你抱著貪欲的心來禪修,你的心態(tài)就跟禪修的最終目標背道而馳。如果你有這樣想法:“我禪修想要得到什么,想要證得什么,想要達到怎么樣的境界,想要證得怎樣的成就……”那你的動機錯了!
禪修并不是為了得到什么。所謂的證果,并不是有一個什么樣果可以得。圣果的“果”不是蘋果、不是芒果;所謂的證果,只是哪些煩惱被斷除了,哪些煩惱永遠不會在心流里生起。只是這樣而已,并不是有什么東西可得!請記得:我們禪修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不要抱著貪欲的心、有所得的心來禪修!假如抱著一顆有所得的心,想要在短期內(nèi)如何這般的話,往往會應了中國的一句成語:“欲速則不達”,還有一句成語叫“揠苗助長”,大家都應該很清楚吧!如果你抱著有所得的心來禪修,就是在揠苗助長。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禪修的進步、定力的提升、觀智的培養(yǎng),需要有很多內(nèi)緣、外緣的助成。并非說只需要精進就可以達到,還必須得依靠很多的緣。其中,內(nèi)緣最重要的是自己過去生所累積的巴拉密,此外還有自己的禪修態(tài)度、精進、戒行、身體狀況、心理狀況、性格等等;外緣則有導師、氣候、環(huán)境、食物、法友、外護等等。所有這些緣都很重要。如果任何一種緣欠缺了,禪修就很難進步。
所以,不要有太多的期待。這一堆的五蘊在輪回當中已經(jīng)夠沉重了,現(xiàn)在有機會來禪修,就不應當再 給自己另外加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大家應該學會放下包袱。禪修應當像種樹一樣,只要你老老實實地禪修,踏踏實實地實踐,能做幾分就幾分,禪修自然而然就會有進步,定力就會提升,觀智就能培育起來。如果總是抱有過高的期望,自己給自己施壓,那么心會變得躁動不安,造成精進根過度而定根不足。
在經(jīng)律里面有幾個這樣的例子。在《律藏·大品·皮革篇》中記載:王舍城有個長者子名叫So?a ko?iv?sa(北傳翻譯為二十億耳)。他的腳底天生就跟其他人的不一樣,就像身上的皮膚一樣長毛,很柔軟。當佛陀住在王舍城鷲峰山時,他前往聞法并證得初果,隨后即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庫。他出家之后住在寒林(S?tavana,尸陀林)非常精進地禪修。在經(jīng)行時,他的腳皮給磨破了,血涂滿了經(jīng)行道,就好像屠牛場一樣。因為過度精進,他的心沒辦法平靜下來,也沒辦法證得任何更高的果位。此時,他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在世尊所有住于勤奮精進的弟子當中,我也是其中之一。然而我的心仍然不能從諸漏中無執(zhí)取解脫出來。我的家擁有財富,既可以自己享用又可以做功德。我不如還俗,既享用財富,又可以做功德。”佛陀知道他生起這樣的心念,就去到他禪修的地方,用彈琴的譬喻開示他:如果琴弦繃得太緊,很難彈出美妙的聲音;如果琴弦太松,也不能彈出美妙的聲音;唯有不松不緊,恰到好處,才可以彈出美妙的聲音。琴弦比喻我們的心態(tài),過緊是精進過度,太松是精進不足。精進過度心易掉舉、煩躁不安,精進不足心易放逸、懈怠。唯有諸根平衡,煩惱才能夠斷除,圣道圣果才能夠證得。
另外一個是阿難尊者的例子。阿難尊者在出家后的第一個雨安居(vassa)時,聽了本那·滿答尼之子(Pu??a mantàn?putta,富樓那)尊者的說法即證得初果,但在此后的43年中卻沒有證得任何更高的果位。后來他成為佛陀的侍者,隨侍佛陀25年,直到佛陀般涅槃時,他仍然還是初果圣者。
佛陀入滅當年的雨安居,當?shù)谝淮问サ浣Y集大會即將召開的時候,他還熱衷于向其他人說法。當時,參加第一次結集大會的五百位比庫已經(jīng)選出來,其中499位都是阿拉漢,只有他一位是初果圣者。在選出的比庫當中,他聽到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在這比庫僧團當中,還有一位比庫散發(fā)著臭味行走。”他聽了這句話之后,心想:“在這比庫僧團當中,并沒有其他散發(fā)著臭味行走的比庫,這的確是針對我而說的。”這里所說的臭味是什么意思呢?是指煩惱。因為其他499位比庫都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煩惱了,當時只有阿難尊者還是初果,貪欲、瞋恚、愚癡都還沒有斷除。他聽了這句話之后,感觸很深,生起了悚懼感。那天晚上,他開始精進地禪修,徹夜經(jīng)行,修行身至念。然而,由于精進過度,還沒辦法證得更高的圣道圣果。到了快要天亮時,他感覺身體已經(jīng)非常疲憊了,于是從經(jīng)行道下來,進入房間想要躺下來休息一會兒。就在他腳已離地、頭未至枕的那一剎那,證得了阿拉漢果,斷盡了一切煩惱。這是在佛陀教法當中有記載的唯一不是以行、住、坐、臥四種姿勢證得極果的例子。阿難尊者證得了阿拉漢果之后,名正言順地有資格參加第二天的圣典結集大會。
阿難尊者在證悟阿拉漢果的那一夜晚,也是由于精進過度,因此沒辦法達到更高的成就。然而,當他想要躺下來休息的時候,稍微減弱了精進根,于是和定根達到了平衡。因為精進根和定根平衡的緣故,所以阿難尊者就在這個時刻證得了阿拉漢道果。
同樣的,我們在禪修的時候也應當這樣:如果精進根太強,應該培育定根。如果一個人壓力太大,過度緊張,他應當放松自己,讓心平靜下來,不要只懂得用一股蠻勁往前沖。惟有這樣,才能達到了身心的輕安、身心的平衡和內(nèi)心的平靜。心的平靜就是定。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太過計較自己禪修的好壞。放下得失,保持中舍,就是舍覺支。
當一個人想要滅火的時候,他應當在熊熊的大火上加濕的草、濕的柴,灑些水或者撒些沙土,這樣就能夠把火滅掉;同樣的,當心掉舉的時候,他修習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是不適合的,他應當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
在禪修的整個過程中,平衡都是很重要的。信根與慧根要達到平衡,精進根與定根也要達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用中道的心態(tài)來禪修才是正確的禪修心態(tài)。不要走極端,任何的極端只會對禪修造成障礙、造成干擾。所以,一定要行于中道,禪修的心態(tài)一定要達到平衡。
平衡諸根腳注部份:
11 薩度:巴利語sàdhu的音譯,有多義。用作形容詞時,意為好的,善的,善巧的,有益的,值得贊嘆的。用作副詞時,意為很好地,完全地,善于。用作感嘆詞時,意為很好,做得好,甚善,善哉;常用來表示隨喜、贊嘆、嘉許、同意、認可等。
“Sàdhu”可能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在誦經(jīng)、聽經(jīng)結束時的回向,隨喜、感謝他人等許多場合都適用。
- 回向
- 巴利語匯解 六、道果
- 巴利語匯解 五、禪修
- 巴利語匯解 四、教理
- 巴利語匯解 三、戒律
- 巴利語匯解 二、佛陀
- 巴利語匯解 一、佛教
- 業(yè)處篇 第十一節(jié)、達到禪那
- 業(yè)處篇 第九節(jié)、落入有分
- 業(yè)處篇 第八節(jié)、關于禪相
- 業(yè)處篇 第七節(jié)、修習次第
- 業(yè)處篇 第六節(jié)、確定所緣
- 業(yè)處篇 第五節(jié)、調整坐姿
- 業(yè)處篇 第四節(jié)、經(jīng)文淺釋
- 業(yè)處篇 第三節(jié)、去除五蓋
- 業(yè)處篇 第二節(jié)、修習功德
- 業(yè)處篇 第一節(jié)、戒與止觀
- 學處篇 第九節(jié)、敬僧須知
- 學處篇 第八節(jié)、持戒的功德
- 學處篇 第七節(jié)、十戒釋義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