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了心法
講述地點:長春般若寺弘法樓
啟講日期:2008.7.23-2008.7.26
佛歷二五五二年六月二十一至六月二十四
大乘了心法出版序
大乘了心法者,依圓教無作四諦,謂大乘菩薩圓觀一切諸法,全事即理,全相即性,全妄即真,是理事無礙,法法融攝,不假造作也。
諦審五陰等一切法,皆即常住法身,故無苦可舍;塵勞等一切法,皆即自性清凈,故無集可斷;邊邪等一切法,皆即了義中道,故無道可修;生死等一切法,皆即寂滅涅槃,故無滅可證。如《圓覺經(jīng)》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若能如是開解,如是隨順,如是安住,即可結(jié)束周折,了卻牽纏,透脫迷妄,則當(dāng)處了心,當(dāng)處解脫,當(dāng)處道場。所謂不與諸法作系縛,不求諸法成解脫,如是心超物外,十方無不自在家鄉(xiāng)也,名大乘了心法。
今整理成冊,印刷出版,以共沾法益,是以為序。
學(xué)法沙門釋成剛敬識
佛歷二五五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不管修哪個法門,都是為了止息我們這個狂妄的妄心。辦法很多,我們說體真止,就是體達一切虛妄之法都是我們一本有真心、清凈實相,當(dāng)下就止息妄心妄境,這個是最直截了當(dāng),根本解決的辦法。所以我們就這句“一切分別,即是分別自心”,再給大家引用佛說的話和祖師說的話來深入地開解。
《法句經(jīng)》云:“能知一切法,唯是一心,名為心自在”。
因為我們都是隨境分別,以妄心取妄境,所以反過來就被這一切事物所逼迫、系縛、障礙,苦得不得了。而且是業(yè),也是生死,招感未來的生死大苦,所以不得安樂,不得解脫,不得自在。我們要想得安樂、解脫、自在,得有辦法、道路,佛說的法就是讓我們出離妄心妄境對我們的系縛、逼迫、障礙,使我們得安樂、得解脫、得自在的,所以《法句經(jīng)》說的這幾句話就是我們得安樂、得解脫、得自在的辦法和道路。
《法句經(jīng)》云:“能知一切法,唯是一心,名為心自在”。自在就是安樂、解脫義。佛是法王,法就指這一切事物說的,王是自在義。因為佛能于一切法得自在,所以就稱為法王。自在在心上,逼迫、系縛、障礙也在心上,沒有逼迫、系縛、障礙,才能得自在。前面這兩句話就是道路。如果我們能夠了達,能夠心開意解,能夠悟明、知道、認(rèn)識,妄心妄境、世間出世間,這一切虛幻之法唯是一心,一心就是我們的本來心、本有真心。如果能通達這個道理,所說心安理境,就不被外界所動——起動、發(fā)動,不依真起妄,自然我們心里無事,自然得自在,名為心自在。自在是本具的,就是常樂我凈涅槃四德。這就是體真止,體就是體達、體解,心里了達、體解一切法都是真實之相,眼所見的、耳所聞的、鼻所嗅的、舌所嘗的、身所觸的、意所知的,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的本有真心,妄即是真。既然是真了,都是我們的本有真心了,無外境可對,就沒有攀緣處、憎愛處、取舍處,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當(dāng)下就能止息一切妄心,止息妄心妄境對我們的逼迫、系縛、障礙,這樣我們心就安寧、安樂、安穩(wěn)了。心安身安,身心安定,道業(yè)興隆,這就叫體真止。
能知一切法,唯是一心,我們就不隨世界、眾生、業(yè)果三緣分別了,名為心自在。心自在就拉倒,更無所求。沒有妄心妄境的干擾、障礙、惑亂,一切生死、罪業(yè)、痛苦就都止息了。因為心是苦的體,心生即是罪生時,心生即是苦生時,心生也是生死生時。心若不生了,這生死、罪業(yè)、痛苦就無所依據(jù)了,就云消霧散了。
《法華經(jīng)》明:“等賜一大車,而出火宅”。若了一切處,唯是一心實相之旨,即是出宅義。(義者相也)
佛五時說教,最后說法華涅槃。法華屬于圓滿頓教,成佛之法。所說開悟的楞嚴(yán),成佛的法華。佛說了一代時教,最后法華開顯,開三乘之權(quán),顯一乘之實,所以佛說:無二無三,唯一乘實相。從一乘之法開出二乘、三乘,是方便而說,為接引眾生,方便施設(shè)。最后都得悟明實相,方能徹底出離兩種生死的貧窮困乏,究竟成佛。
佛在《法華經(jīng)》里,把我們這個三界六道比喻成火宅,火宅就是失火的房子,所以佛在經(jīng)里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所燒,我皆拔度。就是我們?nèi)缌罌]有安穩(wěn)、安寧、安樂之處,就像失火的房子一樣,被眾苦所燒。像生老病死、天災(zāi)人禍、種種障難、種種問題,逼迫身心,受種種苦,這就是眾苦所燒,使我們無路可走。佛為了接引我們出離火宅,所以說種種法,說二乘——聲聞法、緣覺法,說三乘——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都是把一乘法分成次第方便說,以接引不同根機體性的眾生,最后引入真實。如果都開解一心實相之法了,就沒有什么二乘、三乘可得,唯是一心,所以佛在經(jīng)里作了個比喻:把二乘、三乘比喻成羊車——聲聞乘;鹿車——緣覺乘;牛車——菩薩乘。然后佛又說大白牛車,種種莊校、嚴(yán)飾。大白牛車,就比喻我們這一心之法、清凈實相。無二無三,唯一乘實相,所以都是乘這大白牛車,出離火宅。乘羊車、鹿車、牛車,不能把我們運載到佛地:乘羊車只能得聲聞四果——阿羅漢道;乘鹿車只能得辟支佛道;乘牛車只能得菩薩道,這都是化城,沒到寶所——佛寶之所。我們的目的是開拓本心,到達寶所,得成無上佛寶,縱然得成阿羅漢道、辟支佛道,但是還沒出離三界外的變易生死,所以還不能夠究竟出苦。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里告訴我們,為什么依真起妄,三細六粗,建立三界六道?就是不知真如法一故。就是我們不知道真如之法,不知道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世間的生死法、出世間的涅槃法都是我們一本有真心,更無他法,所以依真起妄,三細六粗,熾然建立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是這樣來的?墒俏覀円驗椴涣诉_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虛妄,以為真實,約法計我我所,所以在這個生死上又建立新的生死惑業(yè),不能止絕,令生死相續(xù),都是因為迷此一心的緣故。
現(xiàn)在我們開解了一心之法、實相之理,并且了達妄即是真,這一切虛妄之法當(dāng)體即是我們的本有真心,心外無法,更沒有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可得,所以我們就不去再隨境分別了,妄生執(zhí)取了。了達這一切法都是我們的清凈實相,當(dāng)下心安理得。
《法華經(jīng)》明:等賜一大車,一大車就是一大白牛車,這是比喻,就指我們一心之法、清凈實相說的。我們乘這個一心之法、清凈實相,才能把我們徹底地運出火宅,出離三界六道這個苦海、火宅、牢獄,使我們真正地到達寶所。這就是說明等賜,賜就是恩賜,因為我們雖然本具,但是迷而不自覺知,所以窮子逃逝,沿街乞討,F(xiàn)在如來開示我們本有家珍,我們悟明了,這也是如來恩賜給我們的。如來若不開示,我們雖然具有無上佛寶,但是還難免受兩種生死的貧窮困乏。如來開示,我們發(fā)明本有,這就是等賜一大車。
我們悟明了清凈實相,而出火宅,怎么出火宅呢?若了一切處,唯是一心實相之旨,即是出宅義。一切處就總指這一切法之處,一切事物之處,不管是人,還是物,還是事,是善還是惡,是苦還是樂,世間還是出世間,都包括了。旨就是義旨。一心實相之旨就是除了這一實相之外,沒有一法可得,就是一真法界。馬鳴菩薩在本論說:法界一相,也是這個意思。六凡、四圣十法界這一切法都是我們一清凈實相。既然這一切法都是我們一本有真心、清凈實相了,心外無法,我們再不隨境分別,再不妄生執(zhí)取,這就是出離火宅之義,義者相也,就是出離火宅之相。離開這個,沒有出離火宅的道路,這是真實不虛的道路。
大德說: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則不生。既達境唯心,便舍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未能了達這一切法都是我們的自心之前,總是認(rèn)為心外有法,心外實有這一切事物,所以認(rèn)物為己,心被境遷,種種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起種種分別,對境發(fā)識,妄立知見,唆發(fā)憎愛,種種取舍,起惑作業(yè)。達境唯心已,了達這一切法、外境都是我們的自心、清凈實相,心外無法,分別則不生,我們就不去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了。再去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就會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使我們走向反面,輪回六道,出沒三途,受種種苦。既達境唯心,既然現(xiàn)在了達,明了、通達這一切妄境都是我們的自心,便舍外塵相。雖然這一切事物幻相宛然,但是我們了達都是自心,所以就不去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從此息分別。理上明了,心就安住,止息一切妄想分別,這個時候,我們就悟平等真空——平等性理、真空之理,就是我們的一心實相之理。我們不隨境分別了,自然安樂、解脫、自在,就有受用。
心外有法,即有二見,便有對治,即乃成諍。若了境即心,能所冥一,即無諍矣。
在眾生迷情分上,都認(rèn)為心外有法,認(rèn)為心外實有這一切事物可得,好、壞、人、物、事等一切法可得。佛說心外無法,這法是怎么來的呢?都是因為眾生迷于本心,而有念起,由無明熏動凈心,幻妄成相,不是真實而有,都是自心之虛影。眾生因為不認(rèn)識,所以認(rèn)為心外實有外境可得,所以去貪著,去妄想執(zhí)著。如果認(rèn)為心外有法,都是妄見,即有二見,有能見之妄心、所見之妄境,有能見所見,便有對治。有對治,即乃成諍。心上有紛爭,則不自在,不得安寧。若了境即心,若了達一切法、外境,就是我們的本心,這樣遠離能所,沒有能對治和所對治,能所一如了,平等了,即能所冥一。這樣我們心上就沒有妄心和妄境的紛爭了,即無諍矣,當(dāng)下太平、安寧,所說太平是道。
從我們修學(xué)佛法來說,對治就是隨相修,沒離能所,沒離能修之心、所修之境。你像我們每天誦經(jīng)修行,誦經(jīng)的時候,我們的心在經(jīng)文上,隨順佛說的法發(fā)起這一念,用這個來對治我們種種隨順世間五欲六塵所起的一切妄想,這也是以妄治妄,以這個妄心來治那個妄心,都是生滅心。可是那個妄心治理了,這個妄心還在,還是糾纏不清,不能了斷。就像是兵為了治賊,賊滅了,但是兵還在,兵也是不善。得賊滅兵歇,這樣才天下太平,安居樂業(yè),才是真實的祥和,所以我們心上也是這樣。六祖大師說:誦經(jīng)得福報。雖然誦經(jīng)能得無量的福報,但是誦經(jīng)不解義不行,得解義契理。明白道理了,就能徹底地拔除生死苦根,徹底地離妄心妄境之相,離了能對治之心和所對治之境之相,即離了生死妄緣,這樣心上就沒有紛爭,沒有妄心和妄境的紛爭,好壞的紛爭,自心的紛爭,和眾生之間的紛爭。沒有紛爭了,才叫無諍三昧。三昧是梵語,就是正定,也叫正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本具之性定、圓定、妙定,就是清凈實相之理。
如與大地為的,所射無不中者。如觀心人,所見無不是心,終無一塵有隔。(隔即隔礙)
修諸禪定有多門,像佛說五停心法,種種止息妄心的方便辦法,都可以修學(xué)。但是最直截了當(dāng)?shù)?能使狂心頓歇的,就是能悟明法即是心,即體真止。體解了法即是心,塵遣非對,識無從生,妄心就沒有生起之處,因為我們這個妄心離塵無體。佛說、大德說都是辦法、道路,都是為了使我們止息這個狂妄之心,這段文字也是。
如與大地為的,所射無不中者。的者目的、目標(biāo)、指的,即終點之義。就像我們出門,得有一個道路,我們要到何處去,就叫目的。我們眼目得看準(zhǔn)方向,識別去處,通過正確的道路,就能到達我們所要去的地方,所以“眼”和“的”合稱就叫目的。目標(biāo),即眼目所標(biāo)指的地方。指的,即手指所指的地方。引申就是終點之義,就是我們的歸宿。我們發(fā)心學(xué)佛也得有一個宗旨、愿望、目的,我們得有個智慧之目,所說法眼,才能到達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就是解決自己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和眾生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這一大事因緣。比如有人學(xué)射箭,箭射的靶子中心點就叫的,學(xué)射箭的人一開始很難射到這個點上,得長時間的練習(xí)才能射中,有的人甚至得練上好幾年,才能射中,所以是難行道,不是易行道。但如果我們以大地為的,大地所在皆是,無量無邊,拿起箭來,隨意射,都可以射中。這是個比喻,來比喻后者,如觀心人,所見無不是心,終無一塵有隔。
如觀心人,我們修學(xué)佛法都是觀心,每天觀看自己的心是散亂,還是昏沉,還是掉舉,還是貪、嗔、癡,還是修沒修成禪定,智慧開沒開發(fā),心安定到什么程度,認(rèn)識事物是不是正確,另外還有哪些習(xí)氣毛病等等,這都是觀心。觀心人,也就是修禪定智慧的人。要想成就禪定智慧,得有個善巧的辦法,就是理上得開解,了達法即是心,這一切法虛妄,本來不有,唯是一心,就是所見無不是心,了達我們見、聞、嗅、嘗、覺、知,這六識妄心,對所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一切法,無不是我們的本心,無外境界,我們就攝心不向外攀緣了,那么我們就都能成就禪定智慧。終無一塵有隔。我們了達萬法都是我們的自心,心外無法,所以當(dāng)下安住,當(dāng)下契合,心即圓融,法亦無礙,這一切事物就不能障礙、系縛、逼迫我們了,沒有隔離、障礙了,那么自然和自性相應(yīng),所說心定慧發(fā),心里安定了,我們本具的佛的智慧就能顯發(fā)。
我們所說的這個觀心是斬草除根的辦法,真正地能制伏、止息我們的分別心、執(zhí)取心等妄心,再生不出妄想,而成就禪定智慧。這是最初、最簡捷、最巧妙的下手工夫,不用費力,不用勞費神思,疲勞筋骨,就得大利益。就像射箭似的,以大地為目的,都能射中。這就比喻我們用其他辦法、道路修禪定,很難修成,很難把這個妄心止息下來,但是法力不可思議,實相之理的法力最為第一。所以我們以這個修行,修行一天,就超過比其他法門修行多劫,所說日劫相倍。就是說我們不悟自心,盲修瞎練,雖然費了工夫,費了時間,但是盡未來際,想要成佛也很難。
萬境歸心,盡趣一真之道。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塵勞境界。
萬境歸心,就是萬法歸心,萬境就指這一切法說的,歸心就是都回歸本源心地,就是唯是一心。如果能這樣的話,即是盡趣一真之道。盡就是完全,趣就是趣向,一真之道就是無上菩提之道、覺道,就是我們的清凈實相、我們的本心。
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塵勞境界。我們講《大乘起信論》,就是講這一心之法,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都是顯發(fā)一心的。通過講述,我們大家已經(jīng)明白了我們本心是個什么因緣道理,知道他是最高的、抽象的精神世界,屬于心法,離一切虛妄之相——世間相、出世間相,自相也離,究竟清凈。既然是這樣,那么我們要想開拓發(fā)明本心自性功德,我們就不能著一物,就像佛在經(jīng)里說的,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要想不著一物,就得體達這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本心,一切事物虛妄,本來不有,這樣開解,自然心安理得,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如悟一心,心外無法,我們再去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一法,都是非理,都是倒行逆施,都是偷心不除。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圓滿”。我們的自性凈法滿足,所以用不著再在心外攝取一法。心外再取一法,反而適得其反,走向反面,使我們的無上佛寶遺失掉,受生死的貧窮困乏。如果悟一心了,一心就是如意寶,能出生無量眾寶,就能使我們富貴永劫,再不受生死的貧窮困乏,再沒有生死輪回,得無量壽,所以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塵勞境界。
若得一,萬邪滅矣。若得一,萬事畢矣。
大德說:“若得一,萬邪滅矣。若得一,萬事畢矣”。一就是我們一心之法。為什么如來在法華開顯時說,無二無三,唯一乘實相呢?就是讓我們開解這一心之法,安住一心。如果我們悟明一心了,自然不向外分別,不向外攝取,一切圓滿具足,就沒有九法界這虛妄之法可得,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都是邪法,就都滅了,所以若得一,萬邪滅矣。
若得一,萬事畢矣。畢就是完畢,就是我們?nèi)粑蛎饕恍闹?則我們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一時了結(jié),出離生死,得成佛道,即大事畢矣。大事畢矣,也即萬事畢矣,一切了卻。
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凈。
知妄本自真,知就是解的意思,知道、悟明一切虛妄之法、虛幻之法,本自真實,都是我們的本有真心,妄即是真,無妄可得。見佛則清凈,沒有這一切妄心妄境的隔離、障礙,我們自可面見本來之佛,得究竟清凈。
此一心之法,是十方諸佛得道之場。
此一心之法,是十方諸佛得道之場。得道之場在心上,選佛場在心上選。我們要想把自己選成佛,得知道我們自心是佛,心外無佛,心外沒有我們所要成的佛。十方諸佛都是悟明本心,依之修行,開拓發(fā)明,所以才得成無上覺道的,所以我們要想成佛,和十方諸佛一樣,也得悟明本心,依之修行,開拓發(fā)明,才得究竟成佛,得成無上覺道。
一心之法就是一佛乘,最上乘,乘此一心之法才能到如來地,乘別的法到不了。所以就顯得我們開解一心之法、實相之理,不開解不行,不是可開解、不可開解,必須開解,否則成佛沒有道路。開解以后,成佛有方。所以這一心之法,是十方諸佛成佛之場,十方諸佛得成無上覺道之場。
有的人恐怕說,這個道理我也明白,但是就是安住不了,這就顯出我們貪、嗔、癡的生死習(xí)氣、惡習(xí)嗜好在作祟,在強烈地抗衡、障礙,那么怎么辦呢?就得強行約束隨順清凈實相。一開始是很困難,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熏習(xí)、隨順,那么自然相應(yīng)。就像我們修道路似的,世間都是高山大河,坎坷不平,樹木、荊棘,沒有道路,所以我們在剛開始開辟道路的時候是艱難的,一鍬挖不到,都成為障礙。但是我們能勇于去實行,去實踐,道路也就走通了,也就修通了。一旦修成了,就再不會成為坎坷、障礙了。
若人外緣他境,如魚在陸,不得自在。若背境歸自心,似鳥翔空,無有隔礙,則念念歸真,心心至道矣。
若人外緣他境,如魚在陸,不得自在。這是個比喻。他境,就不是自己的內(nèi)心理境,而是塵境,就指心外世間和出世間這一切事物說的。假若有的人外緣他境,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會長出無邊的生死、罪業(yè)和痛苦,而生死相續(xù),我們的法身慧命就不得活。就如魚在陸一樣,離開水了,不得自在,就沒有活路了。
我們的六道生死,三途之苦怎么來的?都是向外攀緣他境,種種分別,種種攝取,而建立的。攀緣的程度不一樣,所以醞釀成的果報也不一樣,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常恒受逼迫、障礙、系縛之苦,不得自在。
若背境歸自心,了達這一切妄境皆是自心,無外境界,守本真心,不向外分別、執(zhí)取,似鳥翔空,無有隔礙。就像鳥在空中飛翔一樣,了無障礙。心即圓融,法亦無礙,就顯示我們的本心。如果能這樣正念觀察,以智照了,則念念歸真,心心至道矣。當(dāng)我們沒達到無念的時候,我們就按照這個道理正念觀察,以智照了,心里轉(zhuǎn)念,我所見到的一切,所知道的一切,不管善、惡、苦、樂、成功、失敗,這一切人、物、事,舉體虛妄,沒有真實,本來不有,都是本心,這樣就不著物生心了。念念都是這樣正念觀察,那么念念都是回歸本源心地,心心都是回向無上覺道。如果我們再去起心著物,我們就非法了,就違背我們的真性了,就委曲己靈了,就背道而馳了。就像《楞嚴(yán)經(jīng)》說的,我們心外取物,就是偷心不除。本來不是我們的,我們本心沒有這些贓物,我們?nèi)z取,就違背我們的真性了。
既頓悟一心,全成圓信,則心外無有一法可解,心內(nèi)無一法可思,懷抱豁然,永斷纖疑矣。
既頓悟一心,就是我們聽了馬鳴菩薩的開示,過去沒悟,現(xiàn)在悟了。知道我們一心的整個因緣義理,知道佛所在處,佛是指什么說的了。全成圓信,即大開圓解,心里忍可,深信不疑,愛樂隨順。既然信一心之法、實相之理了,是為真信,更不信其他,所以佛在《般若經(jīng)》里說: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般若是梵語,就是佛的智慧,翻譯過來就是照了一切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無礙,為眾生種種演說,是名般若,亦名智慧,就是我們這一心、清凈實相,般若妙智,如來的智慧德相。我們怎樣才能照了一切法皆不可得呢?得悟明一心,通達實相,了達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無他法,一切法虛妄,本來不有,畢竟不可得。我們心里洞然明白了,自然不著物。不著物,一心自然顯現(xiàn),這是必然之理。因為我們眾生迷執(zhí),所以相信三界六道、身心世界、好、壞、苦、樂,乃至生死這一切事物。有的人信錢,有的人信名,有的人信酒,有的人信煙,總之我們信的事物有八萬四千種,但是我們所相信的,心里所忍可的,都是一切生死妄染之法,都是虛妄之信,迷惑而信,用世間話說就叫迷信。
馬鳴菩薩給我們開示一心之法、清凈實相,重在破除我們眾生的迷惑而信,F(xiàn)在我們開解了大乘一心之法、實相之理,我們就可以以實相之理發(fā)起我們本具的般若妙智,照了世間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舉體虛妄,都是系縛、逼迫、障礙,所以我們再也不相信了。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我們才能相信我們這一心之法、實相之理,我們才能信得真實,信得不虛,才能給我們發(fā)起安樂、解脫、自在。既然是這樣,則心外無有一法可解。因為心外無法,唯是一心,所以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去認(rèn)識、知道、開解了,就是說我們再不隨境分別了,再不妄生執(zhí)取了,再不去捉持了,捉持它,只能招惹麻煩,導(dǎo)致未來的生死。
心內(nèi)無一法可思,我們的本心、清凈實相,清凈本然,沒有妄心妄境之相,真心本具,本自圓成,所以我們就不要再依真起妄,用不著再妄想執(zhí)著我們的自心。這樣外不著法求,內(nèi)不著心求,一切無所求,這個時候,我們的內(nèi)心境界,就懷抱豁然,永斷纖疑矣;砣皇侵竷(nèi)心境界說的,內(nèi)心不迷悶,不障礙,心里無事,心里都是智慧,即無分別智,所以心才能豁然。心里明明白白,心明眼亮,一絲一毫的疑惑、迷惑都沒有了,即是永斷纖疑矣。這個時候,沒有妄心和妄境的障礙,我們心里通達無礙了,就叫道,道在心上。我們就理智清楚,智慧開發(fā),;增長,內(nèi)心歡喜,諸佛護念,一切通利。我們必須得達到這種內(nèi)心境界,雖然現(xiàn)在達不到,但是我們隨順真如,長時修習(xí),就能達到。如果心上還有一物沒放下,還向外分別,就障礙在心中了,就坐臥不安,無可奈何,苦得不得了,這也是業(yè),也是苦,也是生死。
我們了達心外無法,就沒什么可追著的了,再去追著、貪求,就非法了。就像世間人似的,本來應(yīng)該做一個良民,人間正道是滄桑嘛,好好種地,好好做工,有飯吃,有衣穿。如果不務(wù)正業(yè),想巧取,甚至偷盜,那不是非法嗎?我們再心外著物,就和賊一樣了,不是把它說得嚴(yán)重,實際就是這樣。佛說我們這個心就是賊,因為偷心不死,所以把我們懲罰到三界六道,甚至墮落三途道受罪、受苦。
境未入心不等。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劢庑募湃,三界無倫匹。
我們修學(xué)佛法就是要證得平等性理,使心由坎坷、牽掛、障礙,最后通過修學(xué)佛法,達到平靜、平常、平等,這是我們的宗旨、愿望、目的。我們這個本覺佛性、清凈實相就是平等性理、法性之理、實相之理,所以我們要達到心上的平靜、平常、平等,得有辦法、道路,這個辦法、道路就是我們這一心之法、實相之理。如果我們能夠了達一切法皆是我們的清凈實相,我們隨順這個道理,我們心上的坎坷、障礙、牽掛自然就消除了,我們心才能真正地平等下來,才和這個平等性理相應(yīng)。心平等了才是道,才能通達無礙。若不了達這一切法皆是本心,數(shù)數(shù)起心,數(shù)數(shù)著境,心就沒有辦法平等,所以境未入心不等。
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一切諸法就都包括了,我們要想在這一切事物上不產(chǎn)生坎坷、牽掛、障礙,得怎么辦呢?皆以等觀入。平等地照了這一切法都是我們的自心、清凈實相,沒有一法可得,這就是皆以等觀入。這個時候我們智慧油然開發(fā),則慧解心寂然;劢饩褪侵腔壑,不是以妄心去認(rèn)識。心里開解,有了智慧了,就了然無事,沒有妄心妄境的惑亂,我們內(nèi)心就平靜、平常、平等了,清凈、安樂了,就是心寂然。我們內(nèi)心能達到這種因緣境界,就三界來說,沒有哪一法能和它相比,三界無倫匹嘛。就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中,觀世音菩薩告訴舍利弗,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一部《心經(jīng)》說的道理,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道理,雖然說法不一樣,但是所說的規(guī)矩、規(guī)范、法則、道理是一個。我們真正開解了,把它實行起來了,就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就是兩種生死的災(zāi)難,世間的分段生死和出世間的變易生死。這一法是殊勝當(dāng)中的殊勝,勝義中真勝義性。
但不染污,即是真修。若再有所加,即是造作。造作乃屬有為。有為虛妄,而非真也。以佛本自圓成故。
但不染污,即是真修。大德也說:但不染污,即如如佛。什么叫染污呢?心生了,就是染污。我們隨境分別,妄生執(zhí)取,就是染污。佛不是通過我們修行造成的,佛是本自圓成的,性本天然的,所以我們但不染污,但不隨境分別,但不妄生執(zhí)取,即是真修,離相之真修,即是真實之修證。隨順實相,無所用心,直接離妄心妄境之相,才叫真修。就像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不循塵分別,即是真修。
造作乃屬有為,有為就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法。有為虛妄,而非真也,不是真實之修,都是隨相之染修,有能修之心,所修之境,沒離能所,故稱染修。為什么我們這樣說呢?以佛本自圓成故,不是讓我們再造一個佛。怎么開拓發(fā)明?但不隨境分別,不妄生執(zhí)取,就開拓發(fā)明了。用不著再起心說我去修善,我去修行。我們自心本自具足一切善法——世間善、出世間善,若再有所加,起心去修善,著物修行,即是造作,還是業(yè),也是苦因,反成有漏,不能回歸不生不滅的本源心地!金剛經(jīng)》說:一切賢圣皆以無為而有差別。都是隨順我們的清凈實相,只是隨順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果報也不一樣。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里,開示一心之法、實相之理,給我們指出修行的道路就是但不隨境分別,常常照了,心外無法,法即是心,所說的圓頓修法。我們念念都是這個,在日常當(dāng)中隨所見聞覺知,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法王就是我們的本心、清凈實相。樓房、樹木,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的清凈實相。常恒以智照了,念念不離,這樣自然給自己排難解紛,當(dāng)下就減輕苦的程度,使我們得安樂,趣向禪定智慧。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雖然道路多途,但是這個道路是真實道路、簡捷之路、巧路。不管好事、壞事,都歸于心,都是我們的清凈實相,不去隨境分別,這樣既省事,又不勞心,又得利益。所以我們對馬鳴菩薩所開示的一心之法、實相之理,開解了以后,應(yīng)當(dāng)依之修行。這就是佛所說的,隨所在處恒安樂。不管世間的事物怎么千變?nèi)f化、錯綜復(fù)雜,我們面對現(xiàn)實,都是安樂。安樂在心上,所說在處一般,不管好壞,都是一般一般清凈。因為都是我們的本心,更沒有一法可得。若遠離這些諸法的差別相,就不能構(gòu)成我們心上的坎坷、障礙、系縛,這就是出苦得樂。離開這個,說出苦得樂,沒有真實義。
若見心外有法,即是自起深孽;即是魔之使作;即是自傷法身慧命;即是發(fā)瘋;即是發(fā)狂;即是執(zhí)刀自割;即是把火自燒;即是自投羅網(wǎng);即是白日見鬼; 即是以針刺目,即是毒火歸心。以心外無法故也。
大乘了義教就是一心之法,佛說這一心之法是事情的本來面目,真實之相。我們的無邊生死、罪業(yè)、痛苦怎么來的?就是迷于此一心之法,就是我們本論所說的,不知真如法一故,不了一法界義故。十方世界就是這一法界,一真如法界,無有二法界。所以有九法界虛妄之法,一切生死妄染之法,三途六道,生死大苦,一切生死過咎,就在于眾生迷執(zhí),不悟一心,認(rèn)為心外有法可取,所以去種種分別,妄生執(zhí)取。我們從無始劫來生生世世就認(rèn)為心外有法,去種種分別,妄想執(zhí)著,引起我們心上的紛爭,和眾生之間的紛爭,乃至結(jié)成集團,互相殺伐,生靈涂炭,作惡業(yè),失掉人身,受三途之苦,都是心外取法的過咎?墒侵钡酱松耸,直到今日,我們也沒有一法可得,還在生死輪回之中,還被生老病死這一切苦所逼迫,不得出離。
現(xiàn)在我們發(fā)心學(xué)佛,就是要悟明一心,了達心外無法,再別向外去妄生執(zhí)取,種種分別,自然回歸本源心地,結(jié)束這個生死大苦。佛告訴我們,什么是外道呢?不悟一心,心外取法都是外道。像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各有發(fā)明,各有主張,各有見解,像外道搞饑餓、拔發(fā)、涂灰、吃狗糞等等,都是無益苦行,都是起惑作業(yè),出離不了輪回之苦。我們種種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心外取法,其實也是外道。但是為什么不管我們叫外道呢?因為我們這樣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還能按照世間正常地生活、生存、生息,和苦行外道相比,標(biāo)志不那么明顯。所以這是個界限,不能混淆,在一心之外見有一法,去妄想執(zhí)取,不管是凡夫,還是外道,還是鬼神,還是外仙,都是外道。外道就是邪道,不是正道。若從了義真實法來說,說到根本處,唯有這一心是正道,清凈實相是正道,正道就是佛道、覺道。所以在《楞嚴(yán)經(jīng)》里,聲聞、緣覺雖然能自覺,出離三界,證得三界外的小乘涅槃,也是心外取法,被判為外道,也屬于魔境,心外取法故。
見心外有法就不是正見,不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都是我們眾生的妄知妄見、邪知邪見。我們所說的有法都是生死妄染之法,是系縛、障礙、逼迫之法,是迷惑、濁惡、染污之法,是我們要對治的,要舍去的,都是生死大苦,都是見心外有法,知見不正,所以走入歧途,招惹這些麻煩。我們這樣說,思想起來,思之可見,確實是這樣,絲毫不爽。以實相慧照了這一切法,就能了達心外無法。
佛說: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我們信般若,就是信一心之法、實相之理,這才是正信。信其他一切法都是迷信,迷惑而信。我們有了正信,才有正知見。知見正確了,一切都正確了。知見錯了,一切都錯,所以我們必須開佛知見。《法華經(jīng)》說: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就是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就是我們這一心、清凈實相。佛來到世間,就是開示我們本具之實相,讓我們悟入,悟明、修行、證入,沒有別的。不是其他,不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更不是人天乘。我們學(xué)了《大乘起信論》了義之教、成佛之法,心里應(yīng)當(dāng)明了不誤。若還是見心外有法,非取不可,還和原先一樣,那么永遠也不能走出生死誤區(qū)。
心外無法,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我們應(yīng)當(dāng)依之開悟。如果見心外有法,就要妄生分別,甚至起惑作業(yè),乃至十惡五逆都要發(fā)起。業(yè)有輕有重,越熏習(xí)越重,導(dǎo)致六道三途,最后不能自拔,所以若見心外有法,即是自起深孽。你像畜生之類,生命短促,生活環(huán)境臟亂,在糞尿當(dāng)中,在濁氣之中,飲食不潔凈,吃的是糠菜、糞土,暴露風(fēng)霜,自己不能獨立,被人畜養(yǎng),被人主宰、欺凌、使役、打罵,受種種傷殘,乃至被殺掉,流血犧牲,受極大苦。這都是見心外有法的過咎,而起深孽,醞釀成的惡果,業(yè)是殘酷無情的。知見不正,一不正,一切都不正。知見若正了,語言、行為、造作都正了。所以佛這樣說是要給我們發(fā)起利益的,避免深孽,避免三途六道之苦的。不是為了說而說,不是為了學(xué)知識,而是要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生死大事、成佛大事。
見心外有法,或者不見心外有法,這是悟和迷的根本分齊,是知見正不正的大事,不是我們說說就了事了。知見不正能給我們醞釀成無邊大苦,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善思量,應(yīng)當(dāng)開解,應(yīng)當(dāng)深信,這樣首先利益的是自己,然后告訴他人,令他人也得利益,這不是一舉兩得嗎?自己若迷,還沒有正知正見,那能給別人開正知見嗎?我們告訴他這種事物好,你應(yīng)當(dāng)想辦法獲得;那種事物不好,你應(yīng)當(dāng)采取辦法,把它舍離,這不是佛法,不能使他走上正覺之路。我們應(yīng)當(dāng)告訴他心外無法,這樣才能開發(fā)他的正知正見。
為什么見心外有法呢?魔之使作,是魔使令我們這樣起邪知邪見。魔就是魔羅,翻譯過來就是殺者。佛說四種魔,我們現(xiàn)在說兩種:一個是心魔,就是無明不覺迷惑之心,事相上不認(rèn)識,道理上不開解,用諸妄想,這就是心魔。是心魔使我們起這種妄知妄見,使我們不能入理,不能依理發(fā)起我們的正確認(rèn)識。再就是外魔,因為心有妄想了,有了內(nèi)魔,外魔乘虛而入,助成我們起這種妄知妄見。就是這兩種魔——心魔和外魔,使我們起妄知妄見、邪知邪見,知見不正,就是無明,即是自傷法身慧命,這已經(jīng)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了,更不用說我們再去生種種妄心,去作業(yè)了。
見心外有法即是發(fā)瘋,即是發(fā)狂。發(fā)瘋、發(fā)狂,都是指心說的。就像人用心過格了,或者歡喜過格了,或者恐懼過格了,而發(fā)瘋、發(fā)狂。在迷的眾生因為見心外有法,為了獲取世間的利益,而不惜向外危害,殺生、偷盜,殘酷無情,就是瘋狂之性、生死狂性。怎么來的?就是知見不正,不知道自心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因為知見是從我們這起,所以首先危害的是自己,然后危害他人,所以見心外有法,即是執(zhí)刀自割。刀在心上,現(xiàn)在的痛苦、未來的痛苦,比執(zhí)刀自割還痛烈難忍,就是自我傷殘,也是把火自燒,是一個意思。知見若不正,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甚至鋌而走險,所以即是自投羅網(wǎng),即生死羅網(wǎng)。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wǎng),另外佛在經(jīng)里也說:除諸法實相,皆是魔羅網(wǎng)。魔羅網(wǎng)即生死羅網(wǎng)。見心外有法,就是知見不正,邪知邪見,就把我們已經(jīng)套在魔的生死羅網(wǎng)里了,所以法身慧命無份。
見心外有法,即是白日見鬼。我們都愿意見佛,見祥善境界,見光明,不愿見大小二鬼、閻羅地獄、黑暗。這是個比喻。白日見鬼危害是一時。我們見心外有法的危害,是長劫之危害,比白日見鬼還厲害。見心外有法,即是以針刺目。眾生至愛者身命,在一切貪愛之中,最貪愛的是自己的色身濁命?墒巧頋崦,最愛護的是眼睛。四肢受傷,即使掉了,還能安上,影響不大?墒茄劬θ魶]有了,那就一片黑暗了,就會苦得不得了,所以眼睛對我們來說,是最愛惜的。可是我們?nèi)粢娦耐庥蟹?就是邪知邪見,就像以針刺目一樣,將來的痛苦比這還苦。像地獄割舌、剜眼的苦報,都是由知見不正而招感的。
見心外有法,即是毒火歸心。毒火歸心,人就不能活命了。沒有正知正見,就是貪嗔癡性、生死狂性,貪、嗔、癡三毒之火歸心,我們的法身慧命就不能得活。
我們上面所說,即是顯示心外取法危害的嚴(yán)重性。因為心外無法故,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開解,約束自己,看住自己,別心外取法,別隨境分別,別妄生執(zhí)取,省著招惹災(zāi)難,導(dǎo)致苦輪,受極大苦。
起心即違心,違心無好事。所謂無好事,謂起心即傷法身慧命也。
起心即違心,為什么起心?都是見心外有法,可得可取,所以去種種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起諸妄想。起心就是依真起妄,以本有真心,而起妄心。真妄是對待法,互相違背,互相紛爭;ハ嗉姞幘瓦`背我們的本有真心。所以說起心即違心,違背自己的清凈心、良心。違心無好事。就像賊似的,起心作賊,搶劫偷盜,想得到點利益,實際對自己是危害。起了偷盜心,沒等實行,身心就不能自持了,忐忑不安,恐懼得不得了,等再去實行,心驚膽戰(zhàn),出了事,更是苦,這不都是危害嗎?所以不會有好事。我們所說的無好事就是說,因為我們想要成佛,想要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以實相理法為身,以智慧為命,即清凈法身,這就是我們的好事。但是我們還起諸妄想,心外取法,向外妄生執(zhí)取,就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的好事就失掉了。我們所學(xué)是為了學(xué)以致用,光學(xué)不知道怎么用,那還不能發(fā)起利益。只有在日常當(dāng)中,把這個法實行起來,才能給我們發(fā)起真正的佛法利益。
分別令心搖動迷亂,煩躁不安,惑業(yè)苦三,如火熾然。是故,當(dāng)住持正念,無所知見,穩(wěn)住心神,令其不亂,則了然無事矣。
我們隨境分別,妄生執(zhí)取,都是分別心使作,而惑亂我們的清凈心,令心搖動迷亂,就不能安寧、安穩(wěn)、安樂,整個身心就會煩躁不安。煩躁不安就是苦,這分別心就是惑,也是業(yè),也是生死,所以惑業(yè)苦三,如惡叉聚,不相舍離,生死熾然建立。既然是這樣,因分別心所起,所以我們就應(yīng)當(dāng)住持正念,安住保持我們的正念。若是隨相之正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心里轉(zhuǎn)念佛法。雖然有這一念,但是屬于智慧光明之性,整個身心就理順了,四大調(diào)適,氣血周運,百病皆瘥,身心安貼。若是離相之正念,就是但不以心分別妄境,無所知見,了達心外無法,無外境界,即復(fù)此心也念念不可得,是為正念。我們妄心生了,不管是立什么知見,見有、見空、見長、見短、見苦、見樂、見善、見惡、見生、見死,都是妄知妄見、邪知邪見、生死之見。一切知見不立,是名佛的知見,就是我們的一心、清凈實相,這樣才能穩(wěn)住心神,令其不亂,則了然無事矣。這樣才沒有這些生死事、苦事、罪業(yè)之事,了然無事就拉倒,更無所求,因為佛就是無事人。
無住無所依,無累心寂然,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
什么是無上道呢?無住無所依,無累心寂然,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這是佛給無上道做了一個定義。
我們眾生心總是有所住著,有所依賴。不住著,就象落空了;不依靠,好象就沒有著落了。其實我們有所住著,有所依靠,都是自取過咎。三界虛妄,無論心法還是色法,沒有哪一種事物能靠得住。為什么呢?因為都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性。我們所住著的、所依靠的這種事物,它本身尚且沒有自性,沒有一個常恒不變的實體,要遷移變化,歸于消亡,那我們能靠得住嗎?妄心靠不住,妄身靠不住,依賴生存的物質(zhì)世界也靠不住,所以我們生心去住著,或者是依靠,都是癡心妄想。
我們通達一心之法、清凈實相了,這是我們的主人,本來之佛,成佛真體,我們自己就有了主意,就能自作主張。不用住著哪一法,也不用依靠哪一種事物,超然獨立。就像世間人說的,我自己有能力活命,能解決自己的衣食住,不用依賴他人,向別人乞求,這樣才行。別人只能解決我們一時的困難,沒有飯吃,給我們一頓飯吃;沒有衣服穿,給我們一件衣服穿,但是不能解決我們的根本問題。佛在經(jīng)里問弟子說:吃飯、穿衣、走路,靠誰來完成?弟子回答說:靠自己,別人代替不了。這吃飯、穿衣、走路的生活小事都得靠自己,那成佛大事更是應(yīng)該靠自己,靠別人也靠不了,得自己開解、開悟,自己實行。歸根到底還得自己能夠獨立,就像十方諸佛似的。如果說哪一種事物能靠得住,那么我們來到世間的時候,也沒有什么親人來陪伴我們,我們走的時候也是自己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學(xué)會自立,自作主張,自己拿主意,到時候就得失敗,所以成佛的大事全靠自己。靠自己開悟,靠自己實行,靠自己建立。我們不開解,不實行,不成辦,佛也代替不了我們,各不相代。
若心有住,有能住之心,所住之境,即非真住。而無所住著,則是真住,就是自性顯發(fā)。我們心明白這個道理了,而無所住著,哪一法也不住,無所依賴、依靠,但隨順圣教,保持正念,就能立于不敗之地,直至成佛而后已,這是我們的根本出路。如果我們住在哪一法,就會被哪一法所累,就在哪一法上造罪。如果我們心里真地?zé)o住無所依了,就不受外物所累了。我們心沒有累贅,沒有牽掛、障礙,沒有包袱,無累心寂然。心上沒有過非了,離了妄心妄境,心上無非自性立,心才能真地寂然,清凈、解脫。
本性如虛空,這是個比喻。不空不通,就像道路似的,沒有一物,才能暢通無阻。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我們求這求那,又將求何事啊?向外求,越求,就離我們的無上佛寶越遠。
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無上,就是沒有超過其上的,就是佛道。道以通達無礙為義。世俗人迷,所以總是想追求點兒什么,貪著點兒什么,獲得點兒什么,總想得到一物。得不到一物,心里就空虛。而我們正好和世間相反,我們知道自性功德本自具足,本自圓成,一切圓滿,所以我們一物也不住,所說心即圓融,法亦無礙,這一切法也就不能障礙我們了。
盡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唯有實相一法,能摧毀打破五蘊山,決了生死法。亦唯有實相一法,能建立成就涅槃城,決了成佛法。
盡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就是世間六凡之法、出世間四圣之法,這一切事物都包括了。唯有我們一心實相這一法,能摧毀打破五蘊山。五蘊山就是五蘊生死大山,五蘊也叫五陰,積聚義,就是我們身心世界,三界六道,一切心色二法。這座五蘊生死大山是由無始劫來,我們無明不覺,三細六粗,積聚而成的。要想把它摧毀打破,唯有實相之法。因為理法力不可思議,實相之理法就有這個能力,摧毀打破這個五蘊生死大山,決了生死法,徹底地解決生死大事。另外也唯有實相這一法,能成就我們建立涅槃城,能決了成佛法,解決我們的成佛大事。都是一清凈實相的功能力用,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沒有這個力量和作用。
于一法界外,若再立一法,或另起知見,乃至別作解會者,皆是病目見空華,背佛而向魔也。若能于此悟則無咎,若執(zhí)迷不悟,而死心塌地者,正如儒家所謂,是自作孽,不可救也,可不慎歟!
于一法界外,一法界就是我們一心之法,就是一佛法界,一真法界,就指一實相說的。于一實相之外,一心之法之外,若再立一法,或者另起知見,就是不悟佛的知見,而知見立知,起妄知妄見。乃至別作解會者,像外道種種解會、種種發(fā)明,皆是病目見空華,背佛而向魔也。因為眼睛有病,把眼睛看花了,看太清虛空,妄有花現(xiàn),就是沒有真實。心外無法,見心外有法,另起知見,別作解會,都不是成佛之道,而是魔道,趣向魔境。若能于此悟則無咎,若能從我們上面說的能夠開解、開悟,就沒有生死過咎,就免去生死過咎了。若執(zhí)迷不悟,還認(rèn)為心外有法,有實法可得,而抓住不放,這就是死心塌地者。正如儒家所謂,是自作孽,不可救也。自己作孽,自作自受,循業(yè)受報,流入三途六道,誰也救不了。既然是這樣,可不慎歟?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警覺、審慎,應(yīng)當(dāng)有個揀擇——挑揀、選擇。
達法源底,無動念處,悟心即佛,寸絲不掛。
達法源底,達就是明了通達。法源底,就是法之底源,就是我們的本心、清凈實相。無動念處,就是沒有我們生心動念之處,因為心外無物可取。悟心即佛,就是達法源底,其實是一個意思。知道我們自心是佛了,再不起心向外分別一法,就叫寸絲不掛,也就是清凈本然。
《大智度論》云:“以觀種種別異法故,多生著心。若觀諸法一相,若無常、苦、空等,是時煩惱不生,著心少故。是故多用是一,于實義中,一亦不用。若著一,即復(fù)是患。復(fù)次別異無故,一亦不可得,相待法故。但以不著心,不取一相,故說無咎,一不實故,菩薩不得即是佛”。
這段文字是龍樹菩薩依經(jīng)造論,所作《大智度論》里面說的話,中心、意旨也是讓我們不隨境分別,不妄生執(zhí)取,但以不著心,不取于相,菩薩不得即是佛。就是我們眾生都具有本覺佛性、成佛真體、本來之佛,清凈本然,離妄心妄境之相,自相也離。雖然是一真法界,但是也不允許我們起心去住著。著就是分別,在這一切事物上妄立知見,就叫著,也叫取。起心去住著,反而成妄,真也成妄,所以大德說:起心即錯,動念即乖。錯就是差錯,乖就是違背我們的真性。就是說真實義中,不許起心動念。就像大德有句話說,說什么是禪呢?說不染為禪。什么是染呢?隨境分別就叫染,妄心起了,就染污真性。不隨境分別就叫不染,不染就叫禪。妄心不生了,也不滅了,就叫定,所以合起來就叫禪定。另外大德又說:對境無心莫問禪。這一切事物,不管什么事物,好壞、苦樂、逆順,我們了達同一虛妄,本來不有,都是本心,當(dāng)下安住,不取于相,如如不動,這就叫對境無心。對境無心本身就是禪了,就再別問了,再問就離了禪了。因為再問就是起心,起心就是染,就不是禪了。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這樣開解,這樣隨順,自然身心安貼,福慧增長,和道相應(yīng),道就是一真實之道,就是實相之理。
以觀種種別異法故,以心分別就叫觀,別是差別,異是不同,別異法就是森羅萬相,種種差別之相,種種千差萬別的這一切事物。因為世間的事物千差萬別,錯綜復(fù)雜,所以我們眾生總是貪著、攀緣、妄想執(zhí)著這一切事物,隨境分別種種法,妄立知見,唆發(fā)妄情,憎愛取舍,所以以觀種種別異法故,多生著心,多生妄想執(zhí)著之心。佛在經(jīng)里說: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本心,性成無上道。所以我們所要對治的,所要降伏的,所要減損斷除的,就是這個妄想執(zhí)著之心。
若觀諸法一相,一相就是一實相、一清凈實相。馬鳴菩薩在本論里也說,法界一相。十法界,即十方世界的這一切事物,唯是一清凈實相。實相就是真實之相,無一切虛妄之相。既然無一切虛妄之相,這一切事物在客觀上就不存在,我們就沒有妄想執(zhí)著處,沒有攀緣處、憎愛處、取舍處,我們就不隨境分別種種法了,這就是觀諸法實相。或者觀無常,無常是空的初門,無常觀成了,就能夠證得諸法空性。世間這一切事物,不管是心法,還是色法,身心世界這一切事物都是生滅性、無常性,可懷性,都沒有自性,沒有一個常恒不變的實體,都是遷移變化,新新不住,我們再妄想執(zhí)著它,也把持不住,它還是要遷移變化,最后歸于消亡,畢竟不可得。所以或者觀諸法實相,或者觀無常,或者觀這一切事物都是苦的,或者都是空的,畢竟不可得,如果這樣作實相觀、無常觀、苦觀、空觀,隨順圣教的規(guī)矩、規(guī)范、法則、道理,發(fā)起我們的心智,以智正念觀察,是時煩惱不生,這一切煩惱自然就不生了,昏煩之事就不能擾亂我們的心神,我們就安定、安穩(wěn)、安樂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心上才能通達無礙,理智清楚,智慧開發(fā),;墼鲩L,為什么呢?著心少故。妄想執(zhí)著之心少了,業(yè)的程度就減輕了,苦的程度也減輕了,就不那么粗重了,所以我們身心就能相應(yīng)地安穩(wěn)、安定下來。
是故多用是一,是一就是說把心歸到一處,不隨一切法分別。而于真實義中,就是實際理地,真實諦理之中,一亦不用。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這個本覺佛性、我們的本心,清凈本然,本來無一物,無世間相,即無三界六道的生死相;亦無出世間相,即無四圣的涅槃相。世間相、出世間相這二者就是塵緣之相。既然我們自性沒有這些生死相、涅槃相,所以我們不著世間求,也不著出世間求,不妄想執(zhí)著世間,也不妄想執(zhí)著出世間,這樣才能離塵緣之相。另外我們的本心、本覺佛性、清凈實相,亦無自相可得,所以自相也得離。我們雖然具有本覺佛性,本來是佛,但是對這一真法界也不能妄想執(zhí)著,執(zhí)著還是依真起妄,真也成妄,所以也得離。就是我們說的一亦不用,一實相也不許妄想執(zhí)著它。因為佛法是純凈化的,究竟清凈的。若著一,若妄想執(zhí)著這一實相,起心住著,就是法愛不除,法愛不除就是法執(zhí)還在,還有妄想執(zhí)著性,真也成妄,所以即復(fù)是患,還是過患。只有證得一塵不染、寸絲不掛的清凈實相、本來之佛,才能逍遙法外,一切法才不能系縛、逼迫、障礙,而于一切法得自在,所以佛稱為法王。
復(fù)次,別異無故,一亦不可得,相待法故。復(fù)次就是說上面已經(jīng)把這意義說了,在此再進一步地闡述。別異無故,無就是不有,不有就是空義,就是我們所分別、所妄生執(zhí)取的千差萬別這一切事物,不管是什么事物,和虛空一樣沒有一物,不存在。我們再去貪著、妄想執(zhí)著,也是徒勞身心,一無所獲,反而醞釀成生死之業(yè),招感未來的大苦。對于這個我們得忍可,深信不疑,這一切都是幻相宛然,都是我們病目見空華,以迷惑心、生死眼,見有這一切,認(rèn)為是真實地存在。我們以實相正法眼照了,迥無所有,應(yīng)當(dāng)這樣正念觀察,自然所向披靡,沒有障礙。一亦不可得,一就是我們的本有真心、清凈實相,我們妄想執(zhí)著他,反而成妄,真也成妄。佛證得本心,是發(fā)明本具,本自圓成的,本來具有的,不從外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不從外得,乃是本有,自己本有家珍,故以無得相稱,所以說一亦不可得。但不是說我們的本來佛不存在,本來佛是真實不虛的,十方諸佛也是真實不虛的,但是不允許妄想執(zhí)著,妄想執(zhí)著即成妄。不執(zhí)著,法法皆真。相待法故,相待就是互相對待而得建立。因為眾生迷執(zhí),用的是妄想,所以故有輪轉(zhuǎn)。佛為了接引眾生,對妄說真,方便施設(shè),如果眾生都成佛了,真妄皆不立,一真絕待,說真說妄都是麻煩事。因為眾生有病,所以法王才說種種法藥。我們生死病沒了,都成佛了,這法也就不用了。佛說: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都是渡過苦海的船筏,過了海以后,就不能再拖著船走,所以說一亦不用,相待法故。既然是這樣,我們什么都不妄想執(zhí)著,外不著法求,以外無法故;內(nèi)不著心求,以不可得故,一切無所求,妄心才能歇。求就是貪,貪就是生死的體,所以大德說:人到無求品自高。求這個,求那個,反而增加罪累,運作不起來。一切無所求了,所向披靡,通達無礙,就是這個真實道路,所以龍樹菩薩說,但以不著心,什么都不妄想執(zhí)著的這個心,不取一相。不管任何事物我們都不隨境分別,不妄生執(zhí)取。連我們的清凈實相、本來佛都不允許妄生執(zhí)取,都是過患,去此以還,我們再去分別,去取,那不更是生死禍患嗎?所以不取一相,故說無咎,我們才沒有生死過咎,不會醞釀成兩種生死——世間的分段生死和出世間的變易生死的貧窮困乏。
一不實故,就是說我們妄想執(zhí)著一,那也不行,還是依真起妄,是對待法。最后得超越對待,一真絕待,才是究竟清凈。菩薩不得即是佛,菩薩悟明一心、清凈實相,沒有一物可得了,才是開拓本心,證得本來佛。說有一物即不中嘛,既然本心沒有一物,我們將求何事啊?我們還求什么呢?什么也求不到。
龍樹菩薩所說這段話的意思,和我們《大乘起信論》里所說的一切分別都是分別自心,心外無法是一個意思。我們了達心外無法,法即是心,所以外不著法,內(nèi)不著心,一真絕待,當(dāng)下安住,自然得解脫。
《阿含經(jīng)》云:“莫見長,莫見短”。
《阿含經(jīng)》說:“莫見長,莫見短”。見長見短就是隨境分別,見好見壞,起諸對待,構(gòu)成我們心上的坎坷、障礙和系縛。所以我們不要隨境分別,妄生執(zhí)取,莫見長,莫見短。另外佛在《阿含經(jīng)》里還說:怨怨無休止,自古有是法,不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見長見短,所以互相怨恨,結(jié)未來的生死業(yè)緣。莫見長,莫見短,就是不怨能勝怨。不見長,不見短,此法終不朽,不朽即不壞,最后就能使我們得成佛道。這也是讓我們莫隨境分別的意思。
見這見那,敵對難下。不這不那,放懷無差。
見這見那,就是我們在這一切事物上妄立知見,隨境分別,所以敵對難下。好和壞是敵體相對;善和惡是敵體相對;苦和樂是敵體相對;成功和失敗是敵體相對;生和死還是敵體相對,乃至千變?nèi)f化的事物就會對立紛爭。紛爭是指心說的,紛爭在心上。敵對難下,就是說互相樹敵,互相紛爭,誰也不肯讓步,這樣的話,紛爭越來越激烈,一直對立紛爭下去,將來不可收拾。
不這不那,就是不妄立知見,不隨境分別,不妄生執(zhí)取,那么放懷無差。無差,就是沒有差錯,沒有生死的差錯,我們心就放心了,所說無憂無慮地、正常地生活。我們之所以不能安樂、解脫、自在,都是心隨境分別的過咎,都是妄立知見的過咎,所以佛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就這一清凈實相,再起一心,都是知見立知,都是無明本。但不隨境分別,所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
龐蘊居士云:“但愿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好住,世間皆如影響”。言訖,枕于公膝而化。
龐蘊居士是唐朝時候的人,在我們中國佛教歷史上,尤其是禪門,是有影響的一位大居士。雖然是在家居士,但是不染塵勞,一心在道,修學(xué)大乘,通宗通教,并且是一位已明心見性的在家弟子。他的事跡在我們佛門廣為流傳。龐蘊居士不但他自己悟入大乘,包括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和兒子,一家四口人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佛門弟子。他們這一家四口人臨終時,都預(yù)知時至,明明白白地安然而化,給我們末法眾生作了示范、榜樣、學(xué)處。
這段話是龐蘊居士說的話,也是他親自悟了以后,通過實踐,而有所證,有所受用,從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他說:“但愿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好住,世間皆如影響”。 但愿空諸所有,但就是只是;愿就是心愿;諸所有就是萬有,就都包括了。就是把我們過去貪著的、攀緣的、妄想執(zhí)著的這一切一切,包括世間的這一切事物,和出世間這一切事物,好的、壞的、善的、惡的、苦的、樂的、染的、凈的、生死的、涅槃的等等,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都把它空卻。但愿空諸所有,這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心愿,也就是他的菩提愿,為什么這樣呢?因為妄緣空處即菩提。妄心妄境空了,但是真如實體不空,以有自體,凈法滿足,所以佛的功德才能夠顯現(xiàn)發(fā)明。
慎勿實諸所無,就是過去已經(jīng)儲藏在八識田中的,妄想執(zhí)著的這一切一切,都把它空卻,不留,放舍,寸絲不掛,而我們所沒有的,還沒貪著、妄想執(zhí)著的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千萬別再充實。就是十方世界這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垃圾,都要把它清走,一旦空卻了,就再別充實了,心空及第歸。
但愿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他的這兩句話語言文字雖然簡潔,但是包含的內(nèi)容、義理非常豐富深刻。這個界限非常分明,雖然語言文字不一樣,實際是一個意思,慎勿實諸所無,也是空諸所有,是重復(fù)而說,這樣使真實義更加明了。如果真能這樣的話,就是無憂無慮地好好安住,好住嘛,再別沒事找事,好好地這樣安住。這兩句話若做到了,就圓滿了,成佛有余。我們眾生因為迷執(zhí),總要充實自己,使自己得到滿足,這樣反而背離我們的真性,依真起妄,總是不相應(yīng)。已經(jīng)具有的生死塵勞還把持不放,這樣總成生死障礙。所以龐蘊居士說這句話,也不外乎我們說的,就是再別隨境分別,別妄生執(zhí)取,別知見立知。我們眾生已經(jīng)圓滿無缺地具足佛的知見——佛知佛見、正知正見,就是我們的一心之法、清凈實相,已經(jīng)很圓滿了,無欠無缺了,無須在一心之外另有所取。
為什么要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呢?因為世間皆如影響。影就指我們世間這一切事物都是鏡中影、水中月,沒有真實。就像猿猴似的在樹枝上看到水里有月,不知道是月在水中的幻影,以為是真實,所以癡心妄想,總想去撈取。另外不知道鏡子里的影是幻影,以為是真實,即使把鏡子打破了,也拿不出一個實物出來。另外世間如響,都如聲之回響,沒有真實。聲本身虛妄,聲音的回響更是虛妄。世間事物就是這樣,眾生總是想抓取一物,就像用手抓虛空似的,因為虛空沒有一物,所以一無所獲。
言訖,枕于公膝而化。于公是當(dāng)時的一個官員,也是龐蘊居士的一個道友,經(jīng)常在一起參禪修行。龐蘊居士說完這句話以后,就枕在于公的膝上化去了,離開了世間。龐蘊居士為什么能這樣明明白白地,臨終不糊涂、不顛倒、不迷悶,預(yù)知時至,也是把這個法留給世間。從這個跡象來看,龐蘊居士雖然是居士身,但是其本我們就不可測度了,有可能是菩薩來示現(xiàn),作示范。
龐蘊居士說的這段話的意思,和我們所說是一個意思,就是讓我們不要隨境分別,不要妄立知見,不要妄生執(zhí)取。
金隨工匠之緣,能現(xiàn)眾器之相。若染缸、凈瓶等。眾器之相雖殊,乃一金所成,是器器皆金也。若解其中意,山河及大地,皆見法王身。
大德有言: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我們眾生聽了,心里迷悶,不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F(xiàn)在我們學(xué)了《大乘起信論》,一心之法、實相之理,就能開解大德說這句話的真實義。我們現(xiàn)在雖然不是參禪,也有參禪意,也是在參禪,但是說的不是那么深刻。參禪就是參究、悟明這個一心之法、實相之理,參究開解真實諦理。我們這是教下,還得用語言文字,在教化之下開悟。
這段文字是個比喻。金就比喻我們的本覺佛性。眾生迷于本具之佛性,而依真起妄,三細六粗,三界六道熾然建立。四圣覺悟了,依此一心,建立出世間的四圣凈法。六凡染法和四圣凈法,都是我們一心之相用,只是悟迷有分齊。六道眾生也是我們一心之相用,是染用、業(yè)用、生死之用、苦用;四圣之法也是我們一心之相用,是凈用、善用、利益之用、樂用。都是依一心而起,但是苦樂攸分。不管是世間六凡的事相之用,還是出世間四圣的事相之用,相是虛妄,體是真實。相是生滅,所依之體是不生不滅。用世間話說,就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由外表看到內(nèi)在,由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內(nèi)在、本質(zhì)就是諸法所依之理體。不要在相上論,要從虛妄之相,見到我們的真實之體。
我們以金來比喻,顯示我們的本覺佛性,這樣我們?nèi)菀组_解。金,在我們世間這一切質(zhì)礙之物當(dāng)中,是七寶之首,最尊、最貴的一種物質(zhì),為什么以金為貴呢?因為它稀有罕見。不像大地的土、樹木所在皆是,不容易獲得,所以我們以金來比喻我們的真性。金是體質(zhì),它不是瓶、碗、盆、刀等眾器之相,但是隨不同的工匠之緣,能依這一金建立眾器之相。不管金現(xiàn)什么相,但是金體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不會改變,體是一金,相是虛妄,所以隨工匠之緣,能現(xiàn)眾器之相,比如染缸、凈瓶等。染缸是用來裝臟水的器皿,凈瓶是我們用來裝甘露的,所以用不一樣。但是不管染缸、凈瓶,都是我們一金之相用,依金而起。染缸就比喻六道眾生迷于一心,而依一心現(xiàn)起六道。凈瓶就比喻四圣覺悟了,依此一心,而現(xiàn)起四圣。眾器之相雖殊,千差萬別,但是乃一金所成,所依之體都是一金,所以是器器皆金也。這就比喻世間、出世間十法界法千差萬別,不一樣,但是所依的理體都是我們的真性、清凈實相,體是一真,所以《金剛經(jīng)》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間法、出世間法,雖然相上千差萬別,但是同一虛妄,本來不有,所依之體是一個,說真不說妄,所以這一切法本來平等。
既然世間、出世間這一切事物虛妄,沒有真實,就不足論。論也沒有用,越論越妄上加妄,糾纏不清。我們就妄悟真,這是我們的重心、出處?傇谕险,越論越虛妄,沒有邊涯,甚至嚴(yán)重了,把我們作人的這種純正心、仁慈、仁愛、仁義之心都失掉了,最后論到愚癡暗昧,不分內(nèi)外,強取豪奪,和畜生一樣,因為心橫行,所以墮落畜生道。馬鳴菩薩告訴我們:一切分別即是分別自心,所以但不分別,不分別為智,就是佛的智慧,就如器器皆金也。我們著眼點要落在金上,不要落在器皿相上。無始劫來生生世世,我們就分別它,直到今天此生此世也沒分別出個頭緒,事事無頭緒嘛。佛說煩惱無盡,這個煩惱沒等消除,那個煩惱又接踵而至。我們從無始劫來就在煩惱之中,就是因為我們總在虛妄相上論,隨相分別,妄立知見,過咎就在這,所以佛在《金剛經(jīng)》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就是但不隨相分別,但不妄立知見,但不妄生執(zhí)取,更沒有其他。對于這個道理,我們心里要心開意解,心里忍可,深信不疑,愛樂隨順,這樣才能和我們的清凈實相相應(yīng)。
若解其中意,山河及大地,皆見法王身。我們?nèi)裟荛_解這個比喻里面的道理,我們所見的山河大地,不但是山河大地,我們所見這一切,皆露法王身。法王就是佛,于一切法得自在。這里的身就指我們清凈法身,法身就是以實相理法為身。我們都具有清凈法身,我們也要得見我們的清凈法身,怎樣見?就這樣見,就是面對這一切,但不隨相分別,但不妄立知見,但不妄生執(zhí)取,就可以親見法王身,見到我們的本來之佛。本來之佛是如意寶,能隨意出生一切眾寶,所以我們本來富貴具足,沒有生死的貧窮困乏,用不著再去著相分別。分別它也沒有用,反而走向反面,醞釀成六道三途。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所見、所聞、所知都是我們的清凈法身,更不外認(rèn),身心安寧,心里無事,就是這樣,更沒有其他。
禪德曰:“直須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常無間斷,始得相應(yīng),直須努力,莫閑過日”。
這是禪宗大德參禪開悟以后,發(fā)起真實修行,即離相之真修,無漏之妙修,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所以說:“直須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常無間斷,始得相應(yīng),直須努力,莫閑過日”。悟了自心,清凈實相,本來是佛,本自圓成,那么怎么發(fā)起修行呢?這就是大德告訴我們修行的路子和辦法。對于我們末法眾生來說,應(yīng)當(dāng)這樣實行,即得相應(yīng)。
直須心心不觸物,直須就是說直截了當(dāng),不用其他,不用周折,不用麻煩。物就指這一切外境說的,一切法說的,一切事物說的。這里的觸物,不是用手觸,心攀緣了這種事物,而取相分別,就叫觸。心心不觸物,就是但不隨境分別,但不妄立知見,但不妄生執(zhí)取就行了,不用其他安排、籌措、設(shè)計。分別就是妄立知見,唆發(fā)憎愛取舍,起惑作業(yè)。直須心心不觸物,是最直截了當(dāng)?shù)膱A頓修法,也是最初、最簡捷、最巧妙的下手工夫,雖然和我們說的但不隨境分別,說法不一樣,但是道路和辦法是一個,不管是佛說、祖師說,還是大德說,理無二致。
我們修行,有了義修和不了義修,圓頓修法和隨相修法。每天誦經(jīng)、念佛、誦咒,修六度萬行,這都是常規(guī)修法,當(dāng)然這也是必須的,這樣修習(xí)也是殊勝的,也是隨順佛法去修習(xí)。因為不悟一心,所以雖然修行的時候能隨文入觀,暫得降伏其心,但是誦完經(jīng),念完咒,修學(xué)結(jié)束了,還是隨境分別,還是觸物,起諸妄想,那還是不行。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在一切時處,隨所見聞,就常恒以智照了,正念觀察,了達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本心,不管是善、惡、染、凈、苦、樂、成功、失敗,都是我們的自心、清凈實相,無有分別之境,所以就不隨境分別了。若能觀心是名上定,隨處得解脫,隨時隨地就能給我們自己排難解紛,免去逼迫。所以禪宗大德說,直須心心不觸物,不需要別的,我們常這樣觀,以智照了,不隨境分別。即使生死現(xiàn)前了,了達生死虛妄,本無生死,就不為生死所逼迫。
“心心不觸物”和“步步無處所”這兩句話,雖然語言文字不一樣,但是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我們在日常修行當(dāng)中,我們心但不隨分別,無所住著,這就是步步無處所。哪一法也不住,是為真住,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若無所住著,妄心不生,清凈心生,清凈心就是我們的清凈實相、一心之法。但不著物即是真修,沒別的,沒有什么糾纏。說我們心里還有一個目標(biāo)要追求,這就是步步有處所了。有處所,心就有所住著,就是無明之本,所以應(yīng)當(dāng)心心不著物,步步無處所。我們這樣做,不是落入空亡,因為我們深徹法源底,就是知道我們本來之佛本自圓成,所以我們心里就毫無負(fù)擔(dān)地、無憂無慮地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離了妄心妄境生死妄緣,我們的廣闊天地,自心之凈土,本具的常寂光凈土就會顯現(xiàn)。
我們在一切時處,二六時中,都這樣正念觀察,以智照了,但不隨境分別,心里這樣熏習(xí),常無間斷,所說隨所在處恒安樂,我們就常在解脫、安樂之中,不會有粗重的系縛、逼迫、障礙之苦,我們的業(yè)就大大地減輕了,苦的程度也就大大減輕了。業(yè)和苦減輕了,生死也就自然隨之消亡了。不是此時這樣,彼時不那樣,盡此一生,直至成佛而后已,都要這樣。常無間斷,始得相應(yīng),就和我們清凈心、清凈實相相應(yīng)。直須努力,莫閑過日。直須就是別再東瞅西望,左盼右顧,就是義無反顧,照這個方向努力,就這樣實行努力,就是但不隨境分別。從今以后,不管什么境界現(xiàn)前,我們都不隨境分別,連續(xù)地不分別,無所用心,就叫努力。莫閑過日,意思就是說,人生無常,趁精力充沛,身心健康,隨順清凈實相修行,不虛度時光。就像儒教說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不及早修行,被這些閑事、瑣事、生死事,纏繞不清,時間過去了,可是我們的正事,大事因緣還沒成辦,時間不留人,時間就是工夫,時間過去了,再想挽回來,那都不可能了,所以大德說:直須努力,莫閑過日。
禪德曰:“學(xué)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里步。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
這段話也是禪宗大德開悟以后說的話,自己開悟了,把自己修行的道路告訴給后學(xué),以勵未來。
學(xué)者恒沙無一悟,就是發(fā)心學(xué)佛的人,多如恒河沙數(shù),數(shù)量很多,但是能悟明大事,真正開悟,明心見性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對于本具之佛性整個因緣義理都心開意解、心明眼亮的,稀有罕見。五祖弘忍大師說:“不悟自心,學(xué)法無益”,就是我們還迷于本心,還沒明心見性,還不知道佛在何處,佛是指什么說的,就是大事未明,我們想要成佛沒有辦法、道路,無有是處,只能是盲修瞎練,修有漏善。所以不管是出家僧人,還是在家居士,想要真正解決生死大事、成佛大事,這一大事首先得心里明白。我們的本師乘愿來到世間設(shè)教,說法四十九年,八相成道,就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我們本具之實相,令我們悟明、修行、證得。
過去宗下是言下大悟,也是頓悟本心,先明大事,明了以后,再依之修行。我們說這部《大乘起信論》是教下,這一部《大乘起信論》是教法,是馬鳴菩薩對我們眾生的教化、教導(dǎo)和教誨。通過學(xué)教,我們開始逐漸地悟明一心、清凈實相。但是就我們現(xiàn)實來說,真正能夠大開圓解的不多,稀有罕見,所以禪宗大德說,學(xué)者恒沙無一悟。大德說這個話也不是隨意說,是根據(jù)我們的實際因緣說的。就我們在座的,有這么好的殊勝因緣來聽聞這一大事因緣,但是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明了。更何況我們在座的才四五百人,千千萬萬沒來聽法的,也沒有辦法開解,自己能開解的,除非是利根,還得有人點化,所以禪宗大德說,學(xué)者恒沙無一悟,這是對我們現(xiàn)實來說的,我們現(xiàn)狀就是這樣。為什么無一悟呢?其過咎就在于尋他舌頭路。就是別人這樣說,我們也這樣說,人云亦云,停留在口頭上,光說不實行,沒有深入地深入經(jīng)藏,開解義理。佛在經(jīng)里說:以緣心聽法,其法亦緣,不得法性。我們以緣心聽聞佛法,心又攀緣在佛法上了,所以不能悟明諸法之性,就是我們的清凈實相、妙真如性。我們讀誦大乘經(jīng)典,學(xué)《大乘起信論》,重在悟明我們本具之佛性、清凈實相的整個因緣義理,這是我們的宗旨、愿望、目的,要真實心中作,耳聽心想,集中全部心力都能開解,因為心力不可思議,有心者皆成佛。
欲得忘形泯蹤跡,忘就是遺忘,忘者亡也;形就是有形有相的,內(nèi)之身心,外之世界這一切事物;泯就是泯滅,蹤跡就是行蹤跡相。就是如果我們想要內(nèi)舍身心,外舍世界,從我們心上把它消亡掉,就是離一切妄心妄境之相,即離生死妄緣,那么怎么辦呢?努力殷勤空里步。就是我們所說的,但不隨境分別,但莫于心上著一物,這就叫努力殷勤空里步,按照這個路子發(fā)起我們的正修行。所謂無住無所依,無累心寂然,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
出家人心不附物,心不附物就是心不著物,也就是但莫隨境分別,這才叫真修行,離相之真修,無漏之妙修。因為循塵故流轉(zhuǎn),發(fā)明即解脫,現(xiàn)在我們悟明了我們自性本自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自性功德不可思議,用不著再在心外著一物,再附一物。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勞生惜死,活著的時候勞費神思,疲勞筋骨,煩躁不安,罪業(yè)、痛苦、生死增長,到四大壞散,死的時候,貪生怕死,總成生死障礙,所以哀悲何益?到這個時候哀嘆悲傷,悔之晚矣,又有什么利益呢?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隨順清凈實相,發(fā)起我們的真實修行,不隨境分別,不著一物。
唐無業(yè)國師告弟子惠愔等曰:“汝等見聞覺知之性,與太虛同壽,不生不滅。一切境界,本自空寂,無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為境惑。一為境惑,流轉(zhuǎn)不窮。汝等當(dāng)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經(jīng)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常了一切空,無一物當(dāng)情’。是諸佛用心處,汝等勤而行之”。言訖,跏趺而逝。
這段是唐朝無業(yè)國師臨終之前的最后垂語,告誡弟子們的話,語言雖然不多,但是把如何修證的整個因緣義理都說得圓滿無缺。佛法從東漢漢明帝傳入中國,到唐朝的時候,已經(jīng)七百多年了,時正值末法之初。無業(yè)禪師是國師,就是皇帝學(xué)佛的老師,當(dāng)然得有很高的造詣,并且已經(jīng)成就禪定智慧,乃至有所證得。無業(yè)國師在涅槃之前,最后把法語告訴給弟子們,仍然在傳法,而且預(yù)知時至。這段文字是無業(yè)國師的臨終垂教,所以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話,也是留給我們的法語。
無業(yè)禪師說:“汝等見聞覺知之性,與太虛同壽,不生不滅”。六識之心說了四個,說全了,應(yīng)是見聞嗅嘗覺知之性,中間省略了嗅嘗,是以見聞覺知,以例見聞嗅嘗覺知之心。見聞嗅嘗覺知之心就是我們的真心被妄心覆蓋,真妄和合之體,阿賴耶識。體是一真,真心帶妄,映現(xiàn)在眼根就稱為見;映現(xiàn)在耳根就稱為聞,映現(xiàn)在鼻根就稱為嗅;映現(xiàn)在舌根就稱為嘗;映現(xiàn)在身根就稱為覺;映現(xiàn)在意根就稱為知。見聞覺知是指阿賴耶識說的,而見聞覺知之性,就是阿賴耶識所依之體,就是我們的本覺佛性,所以在這里,無業(yè)國師告訴弟子惠愔等,說汝等見聞覺知之性,就是指所依之體說的,就是我們的本有真性、本覺佛性、成佛真體、本來之佛、清凈實相。
佛在《楞嚴(yán)經(jīng)》里也是就眼根指出眼根見性就是我們的本覺佛性,說真不說妄,因為阿賴耶識體是一真,離開這個,就沒有真可指,是帶妄指真。就像礦似的,礦里有金,是指礦里金說的,不是指礦說的。礦里有金,應(yīng)當(dāng)開拓發(fā)明。阿賴耶識就像金礦似的,所以見聞覺知之性,就是就阿賴耶識指出我們的真性,不說妄,單指真,所說見聞覺知之性就是我們的本覺佛性。我們的本有真性,性本天然,天然如此,不假造作,本自圓成,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始劫前就未生,盡未來際也不滅,三世不能更其真,亙古不能易其性。體超群相,超越一切虛妄之相,無相可示;量越虛空,無有限量,比虛空還大;德出言表,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用語言說不到,表達不了。與太虛同壽,就是用虛空來比喻我們的本有真性,與太虛壽量相等,也就是無量壽,曠劫壽命,不生不滅。像阿彌陀佛證得本心,成為阿彌陀佛,所說無量壽,就指著我們這個不生不滅的本覺佛性說的。在這里,無業(yè)國師把本具之佛性,開示給弟子們,令弟子們明心見性,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佛也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來的,所以無業(yè)國師繼承如來的家業(yè),也是把這個本具之實相,開示給弟子們,也是開示給我們在迷的末法眾生,讓我們依之覺悟,明心見性。
以上是指真,開示我們的無上佛寶、成佛真體,我們應(yīng)當(dāng)悟明。下邊又說妄,妄就是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三界六道。所說一切境界,本自空寂,不是誰使令它空寂,不是我們作觀說這一切法空,它才空,它本自虛妄不有,根本就不存在,所以無業(yè)禪師告訴弟子們,所妄想執(zhí)著的、隨境分別的這一切本自空寂,無一法可得。身心不可得,世界不可得,善、惡、苦、樂、成功、失敗、生死等一切都不可得。
迷者不了,即為境惑。因為眾生迷,不能明了通達這一切法本來不有,所以被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妄境所迷惑。一為境惑,流轉(zhuǎn)不窮。一旦被這一切事物,即這一切生死之法所迷惑,則輪回六道,流轉(zhuǎn)生死,沒有窮盡。
無業(yè)禪師在開示弟子們本有真性,說一切妄境本來不有,即妄本空,真本有之后,又告訴弟子們應(yīng)當(dāng)知道,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又進一步闡釋我們本心的因緣道理。就是我們的本有真心、本覺佛性,本自有之,不從外求,人人本具,個個不無,非假造作,本自圓成,猶如金剛一樣不可破壞。金剛就是金中之鋼。金剛具有三義:一是堅固義,一切破壞不了它。二是銳利義,無堅不摧,它能破壞一切。三是光明義,能普照一切。所以佛在《金剛經(jīng)》里,用金剛來比喻我們的真性、清凈實相。
無業(yè)禪師又說: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一切諸法就像水中月、鏡中影、聲音回響一樣,本來不有,舉體虛妄,無有真實,了不可得,所以下邊引用佛說的,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常了一切空,無一物當(dāng)情,讓弟子們,也是讓我們更進一步開解、悟明本心的因緣道理,而依之修證。唯此一事實,就指我們本心說的,我們這一大事因緣、本覺佛性、清凈實相,真實不虛,就這一件事是真實不虛的。余二則非真,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無他法,所說不二法門。就這一法,若再有一法,那都是虛妄,都不是真實,所以余二則非真。不管說哪一法,都是虛妄之法,所以常了一切空。常了達一切法體性空寂,無我我所,這一切森羅萬相,一切事物,本來不有,不存在。既然這一切事物不存在,不可得,我們就不要去妄想執(zhí)著一物,這樣就不能構(gòu)成我們心上的障礙,就是無一物可當(dāng)情。這就是諸佛用心處,佛就是這樣用心才成佛的,所以我們要想成佛,也得這樣用心!度z教經(jīng)》說:“觀靈覺,即菩提”。靈覺就是我們的真心。常觀靈覺,而不觀這一切紛繁之事,因為紛繁之事虛妄不有,不可得。我們學(xué)佛的人就是常常這樣用心,這就是我們的修行辦法、道路。所以無業(yè)國師開示完弟子們以后,弟子們修證有方了,又囑咐弟子們說:勤而行之,不要間斷、懈怠、放逸。言訖,說完就跏趺而逝,入涅槃了。為什么無業(yè)禪師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呢?就是因為他通達實相,隨順真如,不隨境分別了,守本真心了,無所作業(yè),所以心空及第歸,最后安然逝去。
無心于伏物,而物無不伏。
無心于伏物,而物無不伏。伏就是降伏,因為眾生迷執(zhí),總想向外降伏,降伏對方,按照佛法來說,這不是真正的降伏,不是真正的得勝而歸,反而是失敗。這就是說戰(zhàn)勝對方、戰(zhàn)勝他人,不是真正的勝利,能降伏自心,戰(zhàn)勝自我、惡習(xí)嗜好,一切皆得降伏了,才是真正的勝利。
我們?nèi)粝虢捣姆N事物,要想戰(zhàn)勝它,使它不構(gòu)成我們心上的障礙、系縛、逼迫,我們怎么辦呢?但不隨境分別,不妄生執(zhí)取,不妄立知見,這就叫無心于伏物。物就指這一切外境、一切事物說的。無心于伏物,這樣就給我們排難解紛了,所向都是坦途,而趣向光明,所以說而物無不伏。沒有哪一種事物不能夠降伏,都能排難解紛,就不能構(gòu)成我們心上的障礙了。
《菩提行經(jīng)》上說:“若能降自心,一切自降伏”。我們把自己心降伏了,戰(zhàn)勝了,一切自降伏,一切障難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就能排難解紛了。因為障難在心上,障礙、系縛、逼迫在心上,心了一切了,重在降伏自心。自心不降伏,一切也不能降伏,總成障礙。所以我們修學(xué)佛法就是降伏其心,洗滌塵垢,去掉染污,更不是征伏外物,戰(zhàn)勝別人?傊覀兩厦嬲f的,就是但不隨分別,但不知見立知就行了,因為我們的真性本自有之。
經(jīng)云:“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了達心外無法名識心,故外不著法求;了達心性不實名達本,故內(nèi)不著心求。如是外不著法求,內(nèi)不著心求,是一切無所求。一切無所求,是故得清凈。清凈即無為,是為沙門義。是知出家人乃無事僧、閑道人、清涼漢。不問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槃,乃至色身與濁命。唯將心歇去、休去、滅去,莫回頭去,正如大德所謂冷湫湫地去,古廟寒灰去,方是出頭露日處。
經(jīng)云,就是《四十二章經(jīng)》說!端氖陆(jīng)》解釋沙門義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沙門就是梵語,梵語就是印度語,把它翻譯過來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這是從尋常沙門
- 上一篇:凈土法語集要
- 下一篇: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述義
- 成剛法師:心在不停的生住異滅如同做夢
- 大安法師:凈業(yè)行人為什么要讀誦大乘經(jīng)典?
- 成剛法師:思維生死無常的六個過患
- 凈界法師:小乘空觀與大乘空觀的差別
- 凈界法師:什么叫大乘菩薩?四個重點
- 靜波法師:小乘阿羅漢和大乘阿羅漢的區(qū)別
- 成剛法師:同樣是說話,要懂得制止這四種過惡
- 成剛法師:為他人殺生,業(yè)報也是要自己承受的
- 成剛法師:眾生無法主宰生命的無常
- 成剛法師:修行人為什么要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
- 太虛大師: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區(qū)別?
- 凈界法師:凈土宗在整個大乘佛教當(dāng)中,它到底有什么特色?
- 明賢法師:“斗米養(yǎng)恩擔(dān)米養(yǎng)仇”的人性惡該如何化解?
- 成剛法師:“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句話怎么理解?
- 成剛法師:為啥學(xué)佛后還會發(fā)生不順的事?
- 成剛法師:前世做了啥這輩子才會變成“大仙”?
- 成剛法師:鬼神的福報各不相同,取決于這件事
- 成剛法師:佛教寺院能不能供養(yǎng)“成仙”的動物?
- 成剛法師:佛教徒為什么不吃葷腥?佛教徒吃葷腥有什么危害嗎?
- 成剛法師:怎樣念佛就能與佛菩薩感應(yīng)道交?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