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順世緣了愛纏

  隨順世緣了愛纏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隨順世緣了怨親》知道了怨親都是我們的債主,我們都需要我們?nèi)フJ(rèn)真面對,去負(fù)責(zé)任,去承擔(dān)義務(wù)。而且,我們不但是可以在他們?nèi)ナ乐?a href="/remen/chaod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超度他們,還可以在他們在世的時候與他們一起學(xué)佛得到解脫。這樣我們沒有怨親的糾纏之后,隨順起世緣來自然沒有掛礙。

  因為怨親是平等的,都是我們的債主。所以,我們要知道怨家和親家都要去超度他們。很多人雖然知道了怨家和親家都是債主的事實,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些怨家和親家。這些怨親的糾纏不但是我們修道的逆緣,也是我們在生活中不得解脫的原因。

  而且,不光是要超度死去或者說是我們看不見的怨家和親家,要去為他們做佛事、掛牌位。希望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再來糾纏我們。還要超度我們現(xiàn)在就能看得見的怨家和親家。因為這些看不見的怨家和親家事實上這個時候是很難超度的。如果他們現(xiàn)在還在世,那么要現(xiàn)在就應(yīng)該去超度他們。

  因為我們只要規(guī)矩點自己,把自己放在比較靠后的地方。我們把怨家的位置放在高一點,為他們多做一點。那么他們就容易原諒我們一些,就會更容易接受我們告訴他們?nèi)O樂世界的可能,這樣就可能結(jié)束或者說是減少糾纏。反而是我們的親家這個債主難以超度。

  因為,親家這個債主我們比較陌生,超度起來就比較困難。因為他們很難接受我們的意見,并且他們就像獄卒一樣用“愛”看守著我們,使得我們不得出離。我們不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面繳械投降,我們應(yīng)該要發(fā)菩提心,發(fā)出離心,記住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

  同時應(yīng)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修道的決心放在首位。告訴他們修道的重要性;告訴他們修道能夠得到解脫;通過自己的修道能夠使得大家一起解脫。古代洞山良價禪師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他的《辭北堂書》記載了他的所作所為,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伏聞諸佛出世。皆從父母而受身。萬類興生。盡假天地而覆載。故非父母而不生。無天地而不長。盡沾養(yǎng)育之恩。俱受覆載之德。嗟夫一切含識萬象形儀。皆屬無常。未離生滅。雖則乳哺情重。養(yǎng)育恩深。若把世賂供資。終難報答。作血食侍養(yǎng)。安得久長。故孝經(jīng)云。雖日用三牲之養(yǎng)。猶不孝也。相牽沉沒。永入輪回。欲報罔極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愛河。越煩惱苦海。報千生之父母。答萬劫之慈親。三有四恩無不報矣。故經(jīng)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價舍今生之身命。誓不還家。將永劫之根塵。頓明般若。伏惟父母心開喜舍。意莫攀緣。學(xué)凈飯之國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時異日。佛會相逢。此日今時。且相離別。某非遽違甘旨。蓋時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伏冀 尊懷。莫相記憶。頌曰。

  未了心源度數(shù)春。翻嗟凈世謾逡巡。幾人得道空門里。獨我淹留在世塵。謹(jǐn)具尺書辭眷愛。愿明大法報慈親。不須灑淚頻相憶。譬似當(dāng)初無我身。

  巖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為鄰。免干世上名兼利。永別人間愛與憎。祖意直教言下曉。玄微須透句中真。合門親戚要相見。直待當(dāng)來證果

  《后寄北堂書》:

  良價自離甘旨,杖錫南游,星霜已換于十秋,岐路俄經(jīng)于萬里。伏惟孃子(母親)收心慕道,攝意歸空,休懷離別之情,莫作倚門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隨時,轉(zhuǎn)有轉(zhuǎn)多,日增煩惱。阿兄勤行孝順,須求水里之魚;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筍。夫人居世上,修已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門,慕道參禪,以報茲恩。今則千山萬水,杳隔二途;一紙八行,聊伸寸志。

  并附頌曰: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樂空門舍俗徒。煩惱盡時愁火滅,恩情斷處愛河枯。六根戒定香風(fēng)引,一念無生慧力扶。為報北堂休悵望,譬如死了譬如無。

  他給親人寫了這兩封信后,他的母親給他寫了如下的回信:

  吾與汝夙有因緣,始結(jié)母子恩愛情分。自從懷孕禱神佛: “ 愿生男兒 !” 胞胎月滿,性命絲懸,得遂愿心,如珠寶惜,糞穢不嫌于臭惡,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習(xí)學(xué);驎河鈺r當(dāng)歸,便作倚門之望。來書堅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賴 ? 子有拋娘之意,娘無舍子之心。一自汝往他方,日夜常灑悲淚?嘣!苦哉!今既誓不還鄉(xiāng),既得從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臥漿、丁蘭刻木,但如目連尊者度我,下脫沉淪,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譴有在,切宜體悉。

  當(dāng)然我們現(xiàn)在的智慧可能做不到這樣好,但是我們可以為親人多做點事情。比如給他們打點消災(zāi)免難的普佛,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們。多多給他們宣傳點佛教的好處,因為自己既然認(rèn)識到了佛教的好處,并且出家了。要是連自己身邊的人都度不了的話,那么你還能去度誰呢?

  事實上,自己身邊就有很多的法師是這樣做的,他們用自己的修行感動自己的親人。從而,他們的家人或者說是親家這個債主,絕大部分都成為了佛弟子。因為他們的親人在接受了他們出家的事實之后,基本上認(rèn)識到了佛教的好處,并且也都皈依了佛教。

  對于在家人來說,不管是古老的佛教好是現(xiàn)代師父的生活禪都有很多很多教導(dǎo)如何去超度自己親家這個債主的方法。比如佛陀教導(dǎo)的菩薩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生活禪的“日日勤掃地,天天早焚香”都是告訴我們?nèi)绾稳コ痊F(xiàn)在自己身邊的親家這個債主的。

  我們不能光在嘴巴說佛教如何如何地好,而是要把佛教的好,從我們的自身上展現(xiàn)出來。不管是什么事情,好事先給他們,累活臟活自己包攬……應(yīng)用我們自身學(xué)佛后的轉(zhuǎn)變來感化自己的親人,讓他們親身體會到佛教的好處。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地喜歡上佛教,慢慢地去了解佛教,從而得到超度的目的。

  后面敬請關(guān)注《隨順世緣做超度》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