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一 行由品 問題講解
六、為甚么要吃肉邊菜?
在《六祖壇經(jīng)。行由品》里面,有一件事情一般人都很關(guān)心,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雖然是開悟得道了,可是他又隱居在獵人群中,跟許多打獵殺生的人混在一起,雖說惠能大師在獵人隊里見到獵人捕捉的很多動物,如果是幼小的、懷孕的,就把牠們放了;打獵的網(wǎng)子不密,他就網(wǎng)開一面,讓動物逃生,但是獵人每天把捕獲的獵物拿來作下酒的飯菜,惠能大師他是吃甚么呢?他也是吃那許多的獵物嗎?
惠能大師說:“當(dāng)吃飯的時候,不錯,獵人們煮的是捕捉來的動物,但是,我只放幾根菜葉子在肉鍋里面煮來吃,吃的是肉邊菜。”在佛教里,有所謂吃“三凈肉”,也就是:沒有見到殺生、沒有聽到被殺聲音、不是特地為我而殺,這就叫做“三凈肉”。正如中國儒家所謂的“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遠庖廚也。”
凡是一個有仁慈心的人,所謂惻隱之人、慈悲之心,就像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生活,卻不吃捕獲的獵物的肉,只吃肉邊的菜。因此,惠能大師才是真正懂得吃素的意義,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所謂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在形式上吃甚么,不能吃甚么,素食的意義是不斷大悲種,因此,學(xué)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說,真正的學(xué)佛,吃不是重要的問題,凈心,心意清凈,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口的阿彌陀佛,滿口的慈悲,心里面卻充滿著貪、瞋、邪見,就是終日吃素也沒有用。因此,學(xué)佛的人是要凈化身心,要改心、凈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計較。所以,吃素是慈心,像六祖大師這種大乘根性的人,不在這些小事上拘泥,我們不可以用六祖吃肉邊菜,而認(rèn)為六祖大師的行為有所不當(dāng)。何況那時候的惠能也還沒有出家!
七、甚么是密意?
在佛教里,有一些人求佛法,總希望有密傳、有密法。當(dāng)六祖惠能大師離開黃梅的時候,惠明追趕上來要搶奪他的衣缽,后來,衣缽他拿不動,感到慚愧,就請求惠能大師為他開示佛法;菽芙趟凰忌,不思惡,制心一處而無妄念,即是還他本來面目。惠明又問:“請問大師,除您所說的密語密意以外,還有甚么密意嗎?”意思是問惠能大師:“密意以外,還更有密意乎?”
惠能大師回答他:“如果能說出來的話,那就不是密意了。假如你一定要求密意的話,就是要能回光返照,不向外求,要從自性里面去追求,所謂密意,就在你自己那邊。”
我們常聽人說:“我有一句話告訴你,這是個秘密,不可說的,你不可以告訴別人。”
這個人聽了以后,又再轉(zhuǎn)告給另一個第三者,他說:“我剛才聽了一個秘密,我告訴你,你不可以告訴別人。”
于是就這樣輾轉(zhuǎn)相傳,那里有甚么密意?真正的密意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道就在自己的心里,這才是密意。
有一則公案說:靈訓(xùn)禪師去參訪歸宗禪師時,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何是佛?”
歸宗禪師說:“我不敢向你說。就是向你說了,恐怕你也不肯相信。”
靈訓(xùn)禪師回答道:“老師!您的話,弟子那敢不信?”
歸宗禪師就再問說:“你剛才問甚么?再問一次。”
“如何是佛?”
歸宗禪師說:“喔!如何是佛?你就是!”
靈訓(xùn)禪師一聽,“我是凡夫啊!怎么一下子忽然是佛呢?”趕快再反問:
“老師!您說我是佛,我如何才能知道我是佛?保證我自己是佛呢?”
歸宗禪師以一首偈語回答:“一翳在眼,空華亂墜。若離諸相,即見諸佛。”這意思是說:你不能見到自己是佛,因為自己有了無明妄想,就好像眼睛里面生翳,有了毛病,對于一切世間的真相就見不到了。如果你除去了這種毛病,就能見到如如的佛。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認(rèn)識自己,是因為自己不曉得尋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邊。佛法說密意,一切都是密意;說不是密意,一切都不是密意。佛陀靈山會上拈花,這是很公開的事情,可是大家不知道這是甚么意思,大迦葉尊者微笑了,他知道,所謂“心心相印”,這就是密意。
在佛教里,有一個無言說教的故事:
有一座寺院里,住著一位老和尚,常常有一個信徒來向他請教佛法,老和尚橫說、豎說、這樣說、那樣說,奈何信徒都不能契入,不能悟道,不能接受。老和尚常常要應(yīng)付這位難纏的信徒,費盡唇舌和他對話說佛法,認(rèn)為是件苦事。
有一天,這位信徒寫信來約時間,又要和老和尚論道,老和尚感到又有麻煩的事來了,臉上不是很高興的樣子,這時候,正好有一個賣豆腐的來了,看到老和尚的異樣,就問:“嗯!老和尚今天怎么不高興呢?”
老和尚說:“跟你講沒有用。”
“老和尚!說一說嘛!或許我能幫你分憂。”
老和尚說:“有一個信徒老愛問佛法,常常和我辯論、為難。”
賣豆腐的聽了以后,說:“老和尚!你覺得為難的話,讓我來應(yīng)付他。”
老和尚心想:“我的佛法這么高,都難以叫他信服,憑你一個賣豆腐的,又有甚么辦法?”不過想想,“好吧!讓你這個賣豆腐的跟他對一對也好。”
賣豆腐的說:“老和尚!您把海青、大袍、法衣借給我。”
約定的日子到了,賣豆腐的穿了老和尚的法衣,坐在寶座上。那個信徒來了,一進大門,看到老和尚已坐在佛殿上等他了。
‘喔!今天老和尚倒很爽快。’遠遠地,他就把兩雙手十個指頭豎起來。這個賣豆腐的假和尚看到來人豎了十個指頭,就趕快伸出五個手指,對方立刻豎起三個手指,賣豆腐的比出一個手指,那個信徒立刻頂禮膜拜,歡喜而退。
回去以后,逢人就講說:“某某寺的老和尚真的大徹大悟了,他的佛法實在高明。”
“怎么高明呢?”
他說:“我一去,把兩雙手十個指頭一豎,(這就是說十惡如何對付?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問老和尚:‘十惡如何對付?’他立刻伸出五個指頭,意思就是說用五戒就可以對付了。然后我又伸出三個指頭,就是問:‘貪欲、瞋恨、愚癡三毒怎么對付?’老和尚用一個指頭,表示一心就能對付了。你看,這個佛法多高明!”
這個信徒所體會到的是這個道理。另外一邊,老和尚看到信徒很快就走了,問這位賣豆腐的:“你今天講了甚么道理,他怎么這么快就走了呢?”
“喔!老和尚!那個信徒真是沒良心、沒道德,他一來,就同我豎了十個指頭,意思是問我十塊豆腐要賣多少錢?”
“那你怎么說?”
“這豆腐一塊五毛錢,十塊豆腐五塊錢。我就用手跟他比一比,五塊錢。”
“然后怎么樣?”
賣豆腐的說:“那個信徒實在壞透了,我們小本生意,賺錢困難,他還跟我還價,三塊錢賣不賣?我是很不高興,就用一根手指指著他,暗罵他:你這個壞良心的!他給我這一罵以后,才感到不好意思,因此就趕快向我磕頭,禮拜而去了。”
所謂“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老和尚一再地講述佛法,信徒認(rèn)為這不是佛法;賣豆腐的五塊錢、三塊錢,他卻悟道了。所以,有時候是佛法的你不能體會,佛法也不是佛法;有時候看起來不是佛法的,因緣際會,也能悟道。因此,過去的禪師們看到花開花謝,悟道了;聽到打板聲、開門聲、碗破聲,開悟了。
所以,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體會。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能夠見解一致,能夠思想統(tǒng)一,能夠彼此精神相依,能夠甘苦與共,能夠生死不渝、榮辱不離、兩心相通,那就是密意。
八、為甚么五祖要勸惠能大師“不可速說”?
惠能大師從五祖弘忍處得到衣缽真?zhèn)。得法后,五祖送他到江邊,對他說:“日后的佛法將由你盛行,你現(xiàn)在就好好去,努力向南走,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佛法要緊的是等待機緣,因此五祖告訴惠能大師,不要急于向外面?zhèn)鞑シ鸱。其實,世界上無論甚么人的成功,都不是僥幸得來的,都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萬丈高樓總要從基礎(chǔ),一磚一瓦,慢慢地往上堆砌。所以,一個偉大人物的養(yǎng)成,須要養(yǎng)深積厚的工夫,所謂大器晚成。尤其佛法,講的是因緣,因緣聚合則成,因緣不聚,則一切事情皆難成辦。所以,世間上有很多人,往往看別人做事似乎比較容易成功,自己做事則困難重重,重要的就是他人的因緣聚合,自己的因緣不具足。
事實上,有時候速成的東西也不一定很好,就如樹木,一年成長的樹木,只能當(dāng)柴火燒;三年、五年成長的樹木,把它砍下來,可以做椅子、凳子;十年以上的樹木,可以做棟梁。所以,五祖?zhèn)鞣ńo六祖以后,就跟他一再地交代,佛法要對外弘傳,必須等待機緣,六祖大師因此隱居在獵人隊中,以待機緣。
反觀現(xiàn)在的社會,尤其是青年人,無論做甚么事情都是不耐煩,你要他學(xué)成以后,在那里待十幾年,等待因緣成熟,他就不耐煩,他急于求售。所以,過去大陸叢林的師長常講:“佛法不是黃魚,也不是青菜、蘿卜,你放心,它不會腐爛。”
佛法是等待有緣人的,像南泉普愿大師,在茅屋里一住就是四十年,真的是不求聞達于諸侯。為甚么?他有道、有佛法,他能耐煩。有兩句話說得好:“蛋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飯未煮熟,不可妄自一開。”蛋還沒有孵熟的時候,不能隨便把它啄破;飯還沒有煮熟的時候,不能隨便把鍋蓋打開。雞蛋要等孵熟了以后,才能一啄;飯要等煮熟了以后,才能一開。因此,五祖開示六祖惠能大師“養(yǎng)深積厚,等待因緣”。這一點,無論是時下的青年也好,各界的人物也罷,都要知道,機緣就是一切條件具備了,只要因緣條件具足,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如果“萬事皆備,只欠東風(fēng)”,則如滿山的花樹,東風(fēng)不來,也無法吐露芬芳的香味。
總之,凡事差那么一點點就不行,必須“萬事具備,因緣具足”,只要因緣具備,自然“水到渠成”,如此即可無事不成。
九、“為法而來,不為衣缽而來”。我們要用怎樣的態(tài)度聽聞佛法呢?
在大乘佛教的一部《維摩經(jīng)》里,曾經(jīng)敘述這樣一段事情;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跟隨文殊師利菩及比丘們到維摩居士那里,去探望慰問他的病情。
在維摩丈室里,很多菩薩、比丘都站在那里,維摩居士看得出來,舍利弗心里好像很不以為然,意思是說,我們這么多的大人物到了你這里,你看,房屋里面一無所有,也沒有椅子,也沒有凳子,怎么不請大家坐呢?
維摩居士就問舍利弗:“尊者!你是為法來呢?還是為床座而來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道:“維摩居士!我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床座而來。”
在《六祖壇經(jīng)》里面,惠明曾經(jīng)對六祖大師說:“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搶奪你的衣缽而來的。”
有的人聽聞佛法,只是因為好奇,他并不在意佛法里面講的甚么;有的人只希望在佛法里找一點消災(zāi)免難、增福延壽,或者發(fā)財之道;有的人在佛法里面,只希望獲得看相、算命,預(yù)知未來禍福窮通之道。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聽經(jīng)聞法。
過去,印光大師在上海講經(jīng):第一天,人山人海;第二天,聽眾一半沒有了;第三天,愈來愈少。所以,印光大師就有一個感覺:好多人不是來我聽講經(jīng)的,他是來看印光長的甚么樣子,是不是三頭六臂?催^了,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和尚,還要再來聽他講甚么話呢?所以,印光大師后來就發(fā)愿,用書信度眾,不再公開講說。
甚至于現(xiàn)在有很多人聽聞佛法,他不求佛法如何印證,對自己身心有甚么受用,你問他:“到那里去?”
“去聽某某法師講經(jīng)。”
“講得好不好?”
“講得好!”
“怎么好法?”
“聽不懂!”
聽不懂就是好。所以,在佛教里,法師講經(jīng)說法,要契理契機。契理容易,契機困難。意思是說,我們依循佛經(jīng),照本宣科,那樣比較容易,但是要契合你的根機,讓你能接受,就很難。假如我們有正確的目標(biāo)、正確的認(rèn)識,只是為佛法而來,為聽法而來聽法,那就很容易契合佛法了。
過去有一位法遠禪師,他從南方到北方去參訪歸省禪師。南方較熱,北方比較寒冷。在熱帶居住的法遠禪師和道友一起到了北方歸省禪師的道場,先到客堂掛單。從早上等到中午,也沒有人來理會;到了下午,也沒有人來接待。同來的道友饑寒交迫,天色暗了,氣溫更加寒冷,陸續(xù)有人生氣的離開。
到了晚上,同來的人都走了,只留下法遠禪師一個人。知客師父終于出來了,問他:“你來做甚么的?”
他說:“知客師父慈悲!學(xué)人來到這里,想要親近歸省老禪師,我來求他傳授佛法的。”
知客師聽完,不分青紅皂白,拿了一盆水兜頭就往他身上一潑,他說:“我們老禪師沒有時間會客,你趕快離開吧!”
法遠禪師還是很虔誠恭敬地說:“知客師父大德!我從南方不遠千里而到北方來求法,豈能為你區(qū)區(qū)一盆水就潑走呢?我一定要在這里等候歸省老禪師。”
由于法遠禪師求法熱誠,終于被允許住下來,擔(dān)任典座的職務(wù),也就是煮飯、燒菜、做苦工。
當(dāng)時的寺院里很清苦,幾百個出家人,幾乎每天都沒有油煮菜。有一天,法遠禪師拿了一點油,煮面給大家吃。這個事情給歸省老禪師知道了,把他叫來質(zhì)問:“這油是我常住寺院所有,你怎么可以隨便拿它來做人情,煮面給大家吃呢?現(xiàn)在你要賠償。”一個貧窮的參學(xué)學(xué)人,那里有多少錢能賠償?
“你把衣單留下來抵押,人現(xiàn)在就可以離開了。”
佛法沒有求到,衣單卻被扣留了。但是法遠禪師絲毫沒有怨言,心中暗暗決定:“我還是去化緣,替人念經(jīng),有了一點錢,再來贖回我的衣單,再來求老禪師開示我的佛法,我就住在寺院外面大門口的走廊上。”
半個月以后,老和尚看到了,“叫你走,你怎么不走?你怎么住在我們的房子里?雖然是屋檐下,也是我們寺里的房子,你要繳房租。”
想要贖回衣單,不但沒辦法贖回,又要他繳房租。但是,經(jīng)過許多考驗以后,法遠禪師終于得到老師的賞識,歡喜的把方丈、住持的位置傳給他。
我們尋師訪道,要經(jīng)得起考驗;我們服務(wù)社會,或者做任何工作、事業(yè),都要能經(jīng)得起考驗,都要能受得了挫折。譬如求佛法,要為法而來,不是為了得到名聞利養(yǎng)而來。求佛法,要有真正的發(fā)心。學(xué)佛,佛要我們學(xué)他做甚么?學(xué)佛就是學(xué)習(xí)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說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來種性無缺無余。學(xué)佛法要真正的為佛法而來,為悟道而來,為遠離煩惱而來,為了生脫死而來,只要發(fā)心正,立愿廣,所求的佛法自然能圓滿成就。
但是,時下有一些人,念佛念了多少年,錢財給人家倒閉了,他就怪阿彌陀佛沒有保佑他,他念佛是為了要保護自己財產(chǎn),然而從因果法則來看,錢財被人家倒閉了,是源于貪心,或是由于高利貸的交易,怎么能發(fā)財呢?再說阿彌陀佛不是你的財務(wù)經(jīng)理、保險公司。所以,在佛法里面,我們往往都有一些不正當(dāng)?shù)囊螅缓弦蚬姆▌t。因此,用不合理的態(tài)度來聽聞佛法,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我們要真正地為佛法,為真理,為完成自己的人格,為圓滿自己的生命而來聽聞佛法,這才有意義。
- 昔生未了今須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釋
- 心隨萬境轉(zhuǎn),轉(zhuǎn)處實能幽;隨流認(rèn)得性,無喜復(fù)無憂的解釋
-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的解釋
- 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fēng)又見菊花黃的解釋
-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的解釋
- 天地銷歸何處去,微塵幻現(xiàn)奈他何的解釋
- 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的解釋
-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的解釋
- 性定伏魔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的解釋
- 多年古鏡要磨功,垢盡塵消始得融的解釋
- 夢里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的解釋
- 人來謗我我何當(dāng)?且忍三分也無妨的解釋
- 生死河邊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釋
-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的解釋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釋
- 懷恨難入菩提道,應(yīng)修寬恕及慈悲的解釋
- 閉關(guān)容易守關(guān)難,不肯修行總是閑的解釋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的意思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biāo)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