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二 般若品 問題講解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二 般若品
問題講解:
一、如何認(rèn)識自性般若?
佛教有所謂“三藏十二部經(jīng)”,三藏是指經(jīng)、律、論,統(tǒng)稱大藏經(jīng)。九千余卷的大藏經(jīng)中,以《般若經(jīng)》為數(shù)最多。如來一代時教,所謂“談經(jīng)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在四十九年的說法當(dāng)中,有一首偈語說:“華嚴(yán)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般若經(jīng)》在佛陀的說法當(dāng)中,就占了二十二年的時間,可見般若的重要。
在《六祖壇經(jīng)》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因為所謂經(jīng),能稱之為經(jīng)的,以般若為貴。般若,內(nèi)容深遠(yuǎn),難以翻譯得恰到好處,所以存其梵語而用音譯。“般若”如果依照它的含義,雖然可以譯為智能,但是并不完全正確,因為中文的智能,有善有惡,比方說,“絕圣棄智”的智,“智能”型的犯罪等,都含有非美善的意思,不能恰好與般若相當(dāng)。所以為了保存般若的尊貴性,而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有三種:第一、文字般若,文字雖然不是般若,但是為了詮解般若,以方便引導(dǎo)眾生,利益眾生,使生起般若,于是施設(shè)方便言說,猶如舟筏,名為文字般若。第二、觀照般若,依教奉行,行解相應(yīng),向當(dāng)下身心世界加以觀察,體驗真理,猶如駕駛,名為觀照般若。第三、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性體,離言說,絕文字,是眾生本具,圓明寂照,不生不滅,猶如目的地,名為實相般若。依此實相般若,能出生諸佛及諸菩薩。因此,般若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自性般若就好像我們的老母。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是誰?”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當(dāng)然是摩耶夫人。”
有人這樣子回答。這是錯誤的,摩耶夫人是悉達(dá)多太子的母親,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是般若,因為要成佛,必須證悟般若,有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經(jīng)典里講:“般若者,三世諸佛之母。”又說“青青翠竹皆是妙諦,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宇宙之間,森羅萬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從我們自性的般若所顯現(xiàn)出來的。般若是我們的本體,從本體里面才能顯現(xiàn)出宇宙的森羅萬象。
在佛法里有很多不同的名相,初學(xué)者往往被這許多名相迷惑,而感覺佛法義理不容易深入。比方說:真如、自性、般若、實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等,這些名相雖然名稱互異,其實意義只有一個,就是指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本來的自我。現(xiàn)在我們常常說:“我喜歡、我悲傷、我的想法、我的意見、我認(rèn)為”,這個“我”是假我;真正的我有不同的名稱,在佛教里就把它說成是般若、實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名詞雖然不同,其實意義都是一樣的。
說起般若,一般人并不容易懂得,所謂“般若自性無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測,等覺菩薩不能知,唯佛世尊獨能了”。般若是諸佛證悟的境界,般若本來不可說,但勉強為了使大家了解般若,且依般若的層次略作說明。
首先從淺的方面來說,凡夫的般若就是“正見”,如果我們對于世間的道理能有一個正確的認(rèn)識,例如正見因緣果報、正見善惡業(yè)力、正見無常苦空、正見佛道永恒,這就是凡夫的般若。
比凡夫高一點的聲聞、緣覺、羅漢等圣賢,他們所體會到的般若就是“緣起”;也就是認(rèn)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世間一切不能單獨存在,都是由很多條件因緣和合而生。
比聲聞、緣覺再高一點的,是菩薩所體會的般若,那就是“空”?詹皇且话闶篱g所謂一切皆無的空,空在佛教里面是一個很深的哲理。空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謂“真空生妙有”,因為空才能有,宇宙世間因為有虛空才能容納萬有。
菩薩以上,要到佛才能真正悟到“般若”。般若就是我們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眾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沒有生、佛的名詞對待,沒有自、他的形象差別。所以經(jīng)中又說:“平等性中,絕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無自他之形相。”
有一個信徒問惟寬禪師:“道在何處?”以我們現(xiàn)在的話就是說:“般若在那里?”
惟寬禪師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說:“我何以不見?”意思是說,我怎么沒有看到,我不知道般若是甚么樣子啊!
惟寬禪師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見。”因為你有“我”的執(zhí)著,所以不能見道,不能知道般若。
信徒又問:“我有我故不見,和尚還見否?”
惟寬禪師說得很妙,他說:“有我有汝更是不見。”
信徒一聽,“有”上不能見道,于是趕快再問:“無汝無我,能夠見道嗎?”
惟寬禪師回答說:“無汝無我,阿誰求見?”意思是說,你我沒有了,用甚么來見般若、見道呢?
我們從這一段對話里面可以知道,有我、有你,有對待,就不是般若;有眾生、有佛,有差別者,也不是般若。唯有在大圓鏡智中見到平等法身,見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夠把自己融會到真理、本體里面,才是般若風(fēng)光。
古德又說:“若人識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假如我們能認(rèn)識內(nèi)在的自我,認(rèn)識般若自性,就能懂得春天的花開、秋天的月明,真是無限美好的大地風(fēng)光。
在《法華經(jīng)》中的“窮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說明“自性般若”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癡、我見、我愛、我執(zhí),因此見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認(rèn)識自性般若?所謂“佛在靈山莫遠(yuǎn)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求佛、求道、求般若,并不是要到靈山會上,也不是要到那個極樂國土,每個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凈土,如果我們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認(rèn)識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離道愈來愈遠(yuǎn)。學(xué)佛就是要靠自己,“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學(xué)佛要反求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夠見到自己,就能成佛。
二、如何體認(rèn)緣起性空?
前面講到自性般若,般若有甚么用?般若就是要讓我們認(rèn)識、體證緣起性空。
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緣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間上的森羅萬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塵沙礫等,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因此,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xiàn)象“有”,都是緣起而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緣起法說明:世間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如果沒有因緣關(guān)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說,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上,因為有農(nóng)夫種田,我們才有飯吃;有工人織布,我們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門,由于有公共汽車司機為我們開車,我們才能到達(dá)目的地。假如沒有這許多因緣,我們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開視,就有精彩的節(jié)目可看,如果沒有許多演藝人員表演,如何能有電視節(jié)目可看?所以,每個人能夠生存,都要感謝因緣,感謝世間的成就。
緣起的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都離不開因果法則。因和果之間有一個緣,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緣。例如,花的種子種下,去它能夠開花結(jié)果,必定要有土壤、陽光、空氣、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緣,才能開花結(jié)果。所以,我們能夠生而為人,在過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業(yè),現(xiàn)在到了人間來,還要有現(xiàn)世的緣,因緣聚合了,才能產(chǎn)生果。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雖然深奧難懂,不過從因果法則的六條定律,我們可以進(jìn)一步認(rèn)識“緣起性空”。
1.果從因生:
緣起的先決條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緣”,條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萬事萬物主要的、內(nèi)在的條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緣”是外在的條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間接力。所以,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這就是“果從因生”的理則。
2.相由緣現(xiàn):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這個“境”就是因緣,世間一切現(xiàn)象都是因緣和合所產(chǎn)生的假相,本身并無自性,所以“緣起性空”;由于無自主性,所以能隨著緣生而現(xiàn),緣滅而散,因此“相由緣現(xiàn)”。
3.事待理成:
宇宙萬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緣,但是在因緣果報的生起上,還有著普遍的理則,也就是因果的法則。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違背了這個“理”則,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說“事待理成”。
4.多從一有: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是有很多個;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從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種子埋到泥土里,經(jīng)過灌溉施肥,而后長大開花,結(jié)出一樹累累的果實,這都是由一粒種籽而來。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種,“一文施舍萬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樣的,這也正是“多從一有”的理論根據(jù)。
5.有依空立:
世間上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空是沒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腸胃不空,我們怎么能生存?我們口袋不空,東西放到那里?世界虛空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安放?因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經(jīng)》,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中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論根據(jù)。
6.佛是人成:
佛陀悟道之初,曾經(jīng)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顯佛性,自能證悟成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洞蟪死砣六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圣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緣起性空正如拳頭與手掌,五個指頭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這叫緣起;放下來變成手掌,這叫性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故知本性是空。緣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種關(guān)系的存在,卻都離開不了緣起性空的道理。
三、何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根據(jù)佛教“緣起性空”的真理,六祖大師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張,也就是說,“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
在一般人的認(rèn)知里,一切源于一,一并不代表一切;因為“一”只有一個,“一切”代表很多個。但是,在佛教里,認(rèn)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不算少,萬億也不算多。例如一朵花、一粒微塵、一顆沙石、一個世界、一個宇宙虛空,都是稱做“一”,孰大孰小?一般人總以為一朵花、一粒沙石、一個微塵很小,虛空很大,其實不是。我們說一朵花,從種籽種在土壤到萌芽成長,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陽光的照耀,還要有風(fēng)來傳播花粉,有空氣來沃養(yǎng)成長等?梢哉f,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萬有的力量,才成為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個虛空,跟虛空一樣大。所以,在佛教里講“微塵不算小,虛空也不算大”;又說“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這都是說“因緣有二法,實性則無二”。
其次,佛教講“萬法歸一”,萬法泛指宇宙之間的森羅萬象。萬法既歸于一,那么,“一”又歸于何處呢?一歸萬法。“一”是體,“萬法”是相,“一”與“萬法”就是本體與現(xiàn)象的互存互證。所以,一就是多,“一”與“多”不是兩個分別的觀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環(huán),一個宇宙有三千世界十億國土,十億國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宇宙,所以說一多不異,一多不二。
佛教除了主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外,也講到“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剎那是佛教計算時間最短的單位,以現(xiàn)在的時間計算,大約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謂“分壯一彈指,六十三剎那”,在零點零幾秒這么短的一剎那,為甚么說不短呢?主要是因為在一剎那之間,我們也有可能證悟永恒。所謂永恒無邊,是沒有時空分別間隔的。
此外,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可是映照在水中,不管江、湖、河、海,乃至臉盆、茶杯里面,都會有月亮。又如電視節(jié)目,雖然只是一個人在電視里表演,全國幾百萬臺的電視機,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收看,這不就是“一即一切”嗎?所以,時間、空間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統(tǒng)一、非常調(diào)和的。如果我們能夠認(rèn)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夠了解“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就能體會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我都是互為關(guān)系的存在,我和你沒有太多的距離,沒有太多的分別,所謂天下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又何必曾相識呢?
四、何謂“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在佛教里,有一句話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句話叫人很難了解,菩提是清凈的正覺,為甚么清凈的正覺又說是染污的煩惱?煩惱是妄想、無明,為甚么又說妄想、無明的煩惱就是正覺的菩提?怎么好的說是壞的,壞的說是好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把是說成非,把非說成是,這簡直是非、好壞不分了嘛!
其實,在一般凡夫的認(rèn)識里,有是非、好壞、得失、染凈,但是在真如的自性里面,卻是“生死自家明”,那有是非、好壞、得失的分別呢?那只是心上分別的名相罷了!
對于“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么深奧的問題,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
菠蘿是一種水果,當(dāng)菠蘿才摘下來,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只要你咬一口,“哎喲!好酸喔!”但是,經(jīng)過了和風(fēng)的吹拂、太陽的照射之后,你再去吃它,“哎喲!好甜喔!”菠蘿怎么一下子從酸變甜了呢?這甜是從那里來的呢?是從酸來的。因此,甜和酸并不是兩個東西,而是同一個。
同樣的道理,煩惱和菩提也是一體不二的;迷了就是煩惱,悟了就是菩提,離開煩惱之外,別無菩提可求。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煩惱和菩提又如海水與波浪,波浪因何而來?是由水而來的,離開了水,就沒有波浪。波浪就等于煩惱,從洶涌澎湃的波浪里面,我們可以知道水的本性是平靜的。所以,在煩惱的里面,我們知道它有一個清凈的自性菩提。
煩惱和菩提也可以喻如黃金,黃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環(huán)、手鐲等,假相上雖有種種的差別,但是黃金的本質(zhì)則是不變的。我們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輪回,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時而天上,時而人間,時而地獄、餓鬼、畜生,但是這個清凈的真如、菩提、自性,是永遠(yuǎn)不會改變,也不會損失分毫的。
眾生因為有煩惱,因此流轉(zhuǎn)五趣六道,卻也要靠煩惱才能成就菩提。煩惱可以長養(yǎng)菩提,正如污泥里面可以生長蓮花一樣,因此,經(jīng)云:“不怕妄想起,只怕覺照遲。”一個人能覺察出煩惱,就離覺悟不遠(yuǎn)了。所以,學(xué)佛的人不要怕煩惱,畏懼煩惱,重要的是,如何轉(zhuǎn)煩惱為菩提。
我們要怎樣才能轉(zhuǎn)煩惱為菩提呢?有一個“哭婆變笑婆”的故事,說明苦樂、迷悟都只在一念之間。
有一個老婆婆常?奁,因為太好哭,大家都不稱呼她的名字,而改叫她為“哭婆”。
有人問:“老婆婆!你為甚么喜歡哭呢?”
老婆婆說:“你們有所不知,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雨傘店的人做媳婦,每當(dāng)太陽出來,就想到大女兒的雨傘賣給誰呢?沒有人買雨傘,就沒有生意了,她的生活怎么辦?我不禁就要為大女兒哭。”
老婆婆又說:“我的二女兒嫁給賣米粉的人做媳婦,每當(dāng)下雨,就想到二女兒的米粉沒有太陽曬;沒有米粉賣,就沒有生意,那生活怎么辦?你們說,出太陽我要為大女兒哭,下雨天則要為二女兒哭,我怎么能不哭呢?”
這一天,剛好來了一個出家法師,聽完了老婆婆的話,就對老婆婆說:“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觀念改變一下嘛!以后當(dāng)你看到太陽出來,就想二女兒的米粉一定曬干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賺了很多錢。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傘店里的大女兒,雨傘生意一定很好,這樣你就不用哭了。”
老婆婆一聽:“嗯!觀念可以改變嗎?”
“當(dāng)然可以!”
老 婆婆觀念一轉(zhuǎn),從此每當(dāng)看到太陽出來,就為二女兒歡喜;下雨了,則為大女兒高興,所以從此變成一個會笑的老婆婆,大家也因此改稱她為笑婆了。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間,苦和樂也是在一念之間,圣和凡、迷和悟、佛與魔也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遇到甚么困難挫折,只要懂得轉(zhuǎn)念,情況就不一樣了;假如遇到悲傷、憂悶、煩惱,只要心境一轉(zhuǎn),也沒有甚么不能解決的事。所以,煩惱可以轉(zhuǎn)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當(dāng)下一轉(zhuǎn),如果你不轉(zhuǎn),則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你能轉(zhuǎn)境,才能把煩惱轉(zhuǎn)成菩提。
佛教雖然重視轉(zhuǎn)凡成圣、轉(zhuǎn)迷為悟。但是,在佛法里又有這么一個譬喻:鐵鏈子可以鎖人,金鏈子一樣可以束縛人。意思是說,煩惱固然可以迷惑人,如果你執(zhí)著了菩提,一樣會成為障礙;煩惱妄想的烏云固然可以遮蔽心靈,菩提正見的白云也一樣可以成為執(zhí)著。因此,真正的悟道,真正禪的境界,鐵鏈子的煩惱要舍,金鏈子的菩提也不能執(zhí)著;煩惱妄想的烏云固然要把它去除,菩提正見的白云也不能執(zhí)著?傊瑢W(xué)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離開煩惱、菩提的兩邊,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謂不即不離,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夠認(rèn)識“緣起性空”,能夠懂得“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你能夠在這個不二的法門里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那才是一個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五、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講究慈悲,尤其重視般若智能;唯有開發(fā)般若智能,才能把“貪瞋癡”的煩惱轉(zhuǎn)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們講學(xué)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就是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貪瞋癡,稱為三毒,是說對一切順情的境界,生起貪得無厭的貪心;對一切違情的境界,生起忿怒憎恨的瞋心;對一切事理的法則,生起邪迷愚暗的癡心。這三毒是眾生心理上最嚴(yán)重的大病,它是障礙佛道的根本煩惱;它像魔王,惱害眾生的身心,毒害眾生出世的善根,它是眾生流轉(zhuǎn)生死的根本。因此,經(jīng)典里面講“心不迷不墮生死,意不煩不憂形質(zhì),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業(yè)果”?梢哉f,凡夫眾生有很多的苦惱,都是因為貪瞋癡的煩惱所引起的。
說起貪,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世間眾生的形象,走在路上,明明是一個已經(jīng)喝過的空汽水罐子,他也要踢一踢,看看里面還有甚么東西?有這么一則笑話:嫁到都市為人媳婦的女兒,忽然聽說鄉(xiāng)下的老爸爸要來,為了表達(dá)孝心,就用罐子裝了很多老爸爸最喜歡吃的芝麻糖,隨他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當(dāng)爸爸把手伸到罐子里面,卻怎么樣都拿不出來,女兒很著急,這樣拿,那樣拿,爸爸的手就是拿不出來。后來不得已,只好把罐子打破,一看,爸爸的手為甚么拿不出來?原來,他抓了一大把糖,手里面的糖太多了,拳頭太大,糖果罐子的瓶口太小,所以拿不出來。
這個笑話說明,貪心是人性的弱點,貪心就是我們的根本煩惱。
瞋心,也是煩惱的根本,更是修行的一大障礙,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佛教把瞋心比作“火燒功德林”。
據(jù)說,有一個學(xué)道的人,每次打坐時,常有虱子來咬他。后來他就和虱子約法三章:“當(dāng)我打坐,進(jìn)入禪定的時候,你不可以咬我;等我出了定,我不修行的時候,你咬我,我會慈悲布施一點血給你吸。”
大家說好了,彼此也就相安無事。后來,有一天,跑來一只跳蚤,聞到這個學(xué)道者香醇的血,忍不住垂涎欲滴,準(zhǔn)備好好飽餐一頓,虱子趕忙出來制止:“跳蚤!你不可以隨便亂來,我跟這個修行人有約定,要等他出定以后,才能吃。”
跳蚤當(dāng)然等不及,也不管甚么約定,一口就咬下去。這個修道者正在禪定之中,忽然有個東西咬他,心想:“你這個虱子不守信用。”一氣之下,就把衣服脫下來,付之一炬,于是不管跳蚤也好,虱子也罷,統(tǒng)統(tǒng)同歸于盡。而這個修道者因為生起了瞋恨心,道業(yè)也成就不了,正是“佛前多劫修供養(yǎng),所積廣大福德緣,一念瞋心才生起,盡焚彼福成灰燼”。因為一念瞋心,因此毀了自己。
唐朝時,權(quán)傾朝野的太監(jiān)魚朝恩,有一天問藥山禪師:“禪師!請問你,〈普門品〉說‘假使黑風(fēng)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甚么叫做黑風(fēng)?”
黑風(fēng)就是指煩惱、瞋恨的意思。
藥山禪師聽了這話,并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對著他說:“魚朝恩!你這個太監(jiān),你問這個問題做甚么?”
魚朝恩當(dāng)時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連皇帝也要聽他的話。不意藥山禪師這么回答他,生氣是可想而知,因此隨即面露憤怒的樣子。
這時藥山禪師哈哈一笑,他說:“這就是黑風(fēng)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
貪瞋癡就像盜賊一樣,日夜盤據(jù)在我們的心上,竊取我們的功德法財,障蔽我們的真如佛性,如果我們不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我們就永遠(yuǎn)受貪瞋癡的煩惱束縛。在三毒之中,瞋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語說:“面上無瞋是供養(yǎng),口中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假如我們是經(jīng)常為貪瞋癡所苦惱的人,不妨接受六祖惠能大師的指導(dǎo);只要我們能開發(fā)人人本具的般若智能,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就能把貪瞋癡煩惱轉(zhuǎn)成戒定慧,那么我們的生活自然會有另一番妙味了。
- 昔生未了今須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釋
- 心隨萬境轉(zhuǎn),轉(zhuǎn)處實能幽;隨流認(rèn)得性,無喜復(fù)無憂的解釋
-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的解釋
- 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fēng)又見菊花黃的解釋
-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的解釋
- 天地銷歸何處去,微塵幻現(xiàn)奈他何的解釋
- 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的解釋
-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的解釋
- 性定伏魔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的解釋
- 多年古鏡要磨功,垢盡塵消始得融的解釋
- 夢里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的解釋
- 人來謗我我何當(dāng)?且忍三分也無妨的解釋
- 生死河邊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釋
-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的解釋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釋
- 懷恨難入菩提道,應(yīng)修寬恕及慈悲的解釋
- 閉關(guān)容易守關(guān)難,不肯修行總是閑的解釋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的意思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biāo)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dá)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