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十愿、漏盡智通愿

  第十愿、漏盡智通愿

  設(shè)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jì)身者,不取正覺。

  頌曰

  西方極樂圣人天 不著身命住無念

  自行化他兩滿足 隨愿得度十方界

  一、列諸愿名

  此愿諸師所立之愿名有七:?令不起漏染愿〔義寂〕?無貪著愿〔法位、玄一〕?離諸妄想薩迦耶等愿〔智光、良源〕?離諸妄想愿〔真源〕?漏盡智通愿〔凈影、璟興、慧云、月珠、深厲、觀徹、道隱〕?不貪計(jì)身愿〔慧心、靜照〕?速得漏盡愿〔性!。今從凈影大師,采用「漏盡智通愿」之名。

  二、愿成就文

  于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jìn)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

  三、同部異譯

  ?《大寶積經(jīng).無量壽如來會(huì)》〔唐譯〕: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起于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漢譯〕:

  我作佛時(shí),我國中人民,有愛欲者,我不作佛。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吳譯〕:

  使某作佛時(shí),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皆無有淫泆之心,終無念婦女意,終無有瞋怒愚癡者,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終不作佛。

  ?《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宋譯〕: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覺已,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如諸佛土,人天之眾,遠(yuǎn)離分別,諸根寂靜,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同類異經(jīng)

  ?《悲華經(jīng)》第十愿:

  令是眾生,悉解無我,及無我所。

  ?《大悲分陀利經(jīng)》第十愿:

  令其中眾生,無我、我所、無所作,乃至己身。

  五、顯明愿意

  法藏菩薩何故立發(fā)此愿?蓋法藏菩薩睹見諸佛剎中,或有國土,自力修斷,聲聞斷見思,緣覺斷塵沙,菩薩分?jǐn)酂o明,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修無量行,始得漏盡,入如來地;蛴袊,雖五通具足,然未盡諸漏,或雖諸通暫如意,終歸墮落。

  是故法藏菩薩,愍諸眾生,深著我見,由此我執(zhí)故,造生死惡業(yè),乃自修畢竟空寂,回與眾生,而發(fā)此愿言:「生我國土者,不假修斷,不歷僧祇,無明煩惱,自然消亡,須臾合掌,得六神通!股茖(dǎo)大師《法事贊》云:「直入彌陀大會(huì)中,見佛莊嚴(yán)無數(shù)億,三明六通皆具足,憶我閻浮同行人。」又云:「到彼華開入大會(huì),無明煩惱自然亡,三明自然乘佛愿,須臾合掌得神通!辜创酥^。

  六、釋疑通妨

  問:愿文所舉,若起想念貪計(jì)身者,三惑中是何惑?

  答:依通途意,乃見思惑也。若起想念總名煩惱,于貪計(jì)身者,貪身是思惑,計(jì)身是見惑。然彌陀愿力乃別途意,故彼土人天,非但斷盡見思二惑,實(shí)則無明亦斷。下之《無量壽經(jīng)》云:「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余俱盡!褂衷:「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fù)貪、恚、愚癡、苦惱之患!

  七、愿文略解

  「想」謂妄想,取像為體;「念」謂憶念,于曾習(xí)境,憶持不忘;「貪」謂貪愛,染著自身;「計(jì)」謂計(jì)度,能起邪見。想念是法執(zhí),貪計(jì)是我執(zhí),《無量壽經(jīng)會(huì)疏》云法我二執(zhí)謂:「于諸法妄取者,念念不斷云想念,是法執(zhí);于自身妄計(jì)者,愛憎違順名貪計(jì),是我執(zhí)也。」今生彼凈土之人天,于此二執(zhí),不起現(xiàn)行,故云不起,此同不斷煩惱得涅槃,皆是彌陀清凈愿力之所成就。

  八、白話淺釋

  如果我法藏成佛時(shí),我凈土中的人天,如果發(fā)起妄想、分別、執(zhí)著,貪愛其身者,我就不取正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