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3)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3)
酉二、能知智(分二科) 戌一、問
問:應以幾智知緣起耶?
這是第九科的「緣起諸經(jīng)」,這一科里邊的第二科「釋甚深義」,解釋緣起的甚深義,分兩科,第一科「所知義」解釋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能知智」,能知緣起甚深義的智慧,約什么樣的智慧才能知道緣起甚深義?分兩科,第一科「問」。
「應以幾智」,他應該具足幾種智慧,才能通達「緣起」的道理呢?底下回答。
戌二、答(分二科) 亥一、標列
答:二,謂以法住智及真實智。
用這兩種智慧才可以明白的。這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就是標出來這兩種智慧;第二科「隨釋」,解釋這兩種智慧。
亥二、隨釋(分二科) 天一、法住智
云何以法住智?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
這是解釋什么叫做「法住智」,什么叫做法住智呢?「謂如佛施設開示」,就是說如佛所安立的文句,所安立的語言文句開示緣起的道理,你能夠虛心的在這上面學習,那么就是聞思修了。學習的你們自己不存成見,你能夠不顛倒沒有錯誤的如實而知,那就叫做「法住智」,法住智就是這樣解釋。這樣解釋看這文的意思,還沒有得圣道,沒有入圣道,但是也是要經(jīng)過聞思修的學習,你才能夠成就「法住智」,通達緣起甚深義的。這個《披尋記》他引本論(攝事分)的解釋,我念一遍也好。
《披尋記》三三八頁:
云何以法住智等者:(攝事分)說: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于緣生行因果分位住異生地,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陵本九十四卷七頁)今應準知。
「云何以法住智等者:(攝事分)說: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你能聽聞佛說的四種緣: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和十二緣起這種正確的教法!赣诰壣幸蚬治蛔‘惿亍,「住異生地」就是沒有得圣道,「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悟入所學習的這個緣性緣起無倒的正教,有了信解!缚嗾媸强,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這樣緣起的佛法,「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這個「法住智」是這樣解釋。
這在《阿含經(jīng)》里面提過這個智慧的,現(xiàn)在這是《瑜伽師地論》上的解釋,「法住智」是這樣意思。但是如實悟入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也不是容易,的確也不是容易。我們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這還不是容易的事情。
天二、真實智
云何以真實智?謂如學見跡,觀甚深義。
這是第二科解釋這個「真實智」,《阿含經(jīng)》叫做「涅槃智」,這上面叫做真實的智慧,那可見前面的「法住智」還是不夠真實。
「云何」叫做「真實」的「智」慧呢?「謂如學見跡,觀甚深義」,那就是真實智了,那是圣人的智慧,初果以上的圣人才得到這種智慧的。這個「如學見跡」,「學」是初果以上的人,才稱之為「學」;「見跡」就是見道,初果以上的人,他是見到勝義諦了,就是苦真是苦,苦集滅道這個四諦,他真實知不是聽聞的,不是思惟推度的,他就像眼睛看見青黃赤白了,那么叫做「見跡」。
「跡」這個字,這是一個譬喻!港E」是什么呢?「跡」是行跡,或者足跡,就是舊時代沒有柏油路,都是泥巴路,人在路上走,腳是有痕跡的,一個跡、一個跡,你順著他的足跡,就可以知道他走到什么地方去了,是這樣意思。把這樣意思引申到我們法義上來,也有這樣相同的意義,是什么呢?就是佛菩薩大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文句,安立文句,這個文句是能詮顯佛菩薩所見的真理的,佛菩薩所見的真理,我們凡夫是不能見到,不能。但是我們順著佛菩薩安立的名句、法語、文句,順這個真理去尋求,那么就見到了,就見到佛所見的真理了,就是這樣意思。這樣說「跡」,就譬喻能詮一切真理的語言文句叫做「跡」,也可以說叫做句、法句、義句,能詮的是「法」,所詮的是「義」。但是為我們凡夫的方便,一定要有句,要有語言文句,能詮的句,所詮的義,這叫做義句,或者說法句,或者義句,那么這個字是這么樣安立的。
現(xiàn)在是說「見跡」,由這個佛的法語去起聞思修,見到佛所見的第一義諦了。那一開始是須陀洹果,或者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果,乃至一切得無生法忍的十地菩薩,這些人都是見諦的圣人。這個「如學見跡」,什么叫做「真實智」?那就是得到了「學」的程度的圣人,見到諸法真義的人,他們成就了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了,他能觀甚深義,能觀察諸法緣起的甚深義,這個無常、無我的甚深義,他知道了,他明白了,那個智慧就叫做「真實智」。當然這就是一點不含糊的,一點也沒有錯誤的那個清凈的智慧,他能通達諸法甚深義。
前面是「法住智」,這個法住智通達緣起義,真實智也通達緣起義,按道理來說都應該是通于二諦的。法住智也是通達世俗諦,通達第一義諦,當然這個不是真實的,還是相似的知道,但是佛菩薩同意這個智慧,他通達的還算是正確。這個以「真實智」是圣人,圣人見一切法如幻如化,見一切緣起法畢竟空寂,那當然是真實的智慧,應該這兩種智慧都是通于二諦的。如果若是圣人才能真實的通達見到第一義諦,凡夫是沒有,凡夫只算通達世俗諦,結果通達的第一義諦,也算在世俗諦之內,這樣講也可以。那么這是說甚深的緣起義,要什么樣的智慧才能夠通達?現(xiàn)在說的很肯定,一個「法住智」,一個「真實智」。「法住智」就是在凡位的時候,以聞思修去學習佛法所成就的智慧;那么「真實智」,就是入圣道以后無漏的智慧。
申三、釋說緣起(分二科) 酉一、舉經(jīng)問
問:如世尊言,是諸緣起,非我所作,亦非余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云何法。吭坪畏ń?
這是第三科「釋說緣起」,這個「緣起諸經(jīng)」這一大科,第一科「釋說道理」,有六種言說道理,第二科「釋甚深義」,現(xiàn)在第三科釋說緣起。
「問:如世尊」這么說,「是諸緣起」,也就是十二緣起、緣性緣起,一切法的緣起!阜俏宜鳌梗褪遣皇欠,這個「我」是佛自稱,非是佛所制造的所創(chuàng)作的;「亦非余作」,也不是其他的人所作的,那么就是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者何?」他的所以然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說呢?「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這個緣起的道理,若是佛出現(xiàn)世間了,為我們講說,或者佛沒有出現(xiàn)世間,沒有人同我們講說,那個緣起的道理還是那樣子,佛就是沒有同我們講,但是緣起道理也是那樣子。所以說不是佛所作的,不是佛所創(chuàng)造的,但是是佛才能講說,其他的人還是搞不清楚。這樣子所以名之為「安住法性、法住、法界」,這就叫做「緣起」,這樣解釋。這是「安住法性、法住、法界」。
「云何法性?云何法?云何法界?」這是把問題標出來,前邊已經(jīng)說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這個法性這個緣起道理就是這個樣子。怎么叫做「法性」?怎么叫做「法住」?怎么叫做「法界」呢?這是提出這三個問題。底下「依義答」,前面是「舉經(jīng)問」,這是依義回答,第一科先解釋「法性」。
酉二、依義答(分三科) 戌一、法性
答: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
這么多的「緣起」道理,或者說是十二緣起,或者遠緣起、近緣起。這個緣起的道理從「無始」時以來,這個道理本來就是那樣子成就了,那么就是自然就是那樣子,這就叫做「法性」,法的本性就是這樣子,那么這么講這個道理。當然這個道理從無始來就是這樣子,那么可見是常住不變的,永久是這樣的緣起。
戌二、法住
如成就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
這第二科回答什么叫做「法住」。「如成就性」,如前邊無始時來成就的法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佛菩薩的大智慧沒有錯誤的,非常正確恰到好處的文句來安立,安立出來正確的文句,來表達那個理成就性,表達那個法性的道理,「是名法住」,這叫做法住。那么「法性」,以無倒的語言文句把它表達出來,那么這叫做「法住」。這個法住,這個「住」有安定不變的意思,還是原來樣并沒有變化,或者說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以后,我們這些愚癡的凡夫若是肯學習,就能有法性的相貌顯現(xiàn)在心里面,顯現(xiàn)在你心里面就叫做「住」。不然的話它是不住的,不然的話我們看不出來,不知道什么叫做法性,不知道什么叫做緣起。
戌三、法界
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
「以彼法性為因」,無始時來理成就性的法性做因,這個「法住」是「以彼法性為因」,以彼法性為因才有語言文字的安立,有了語言文字的安立,這個法性理才能表達出來,「是故說彼名為法界」,所以說彼法性叫做法界。這個「界」就是因的意思,說彼法性名為法界。因為「法性」的因,才有「法住」的這種語言文字的表達,所以法住以法性為因,所以法性也名為「法界」。這樣子就是和語言文字,原來是沒有語言文字的,沒有語言文字的時候叫做「法性」,有了語言文字時候就叫做「法住」,從法住這方面說,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叫法住,從根本上說是以法性為因的,所以法性又名為「法界」,這么樣解釋這三個名字。這底下《披尋記》解釋也好。
《披尋記》三三八頁:
是諸緣起非我所作等者:由諸緣起唯法所顯,非以他作為因,是故說言非我所作;亦非自作俱作為因,是故說言亦非余作。佛不出世,此緣起性法爾成就,是名安住法性。佛出世已,如其法性安立法句,即彼法性無有變異,是名法住。又此法住法性為因平等平等,是名法界。
「是諸緣起非我所作等者:由諸緣起唯法所顯,非以他作為因,是故說言非我所作」,這個「緣起」就是本來樣,本來樣的顯示,而不是另外加上什么事情,所以「非以他作為因」,它本身就是這樣子,就像花草樹木能夠增長,這就是緣起;一切眾生在這流轉生死,這就是「緣起」,本來就是這樣子,所以叫做「唯法所顯」,法的本來面目就這樣子!阜且运鳌梗⒉皇橇硗鈩e的人假藉有什么行動,有什么語言去表達它,「是故說言非我所作」,它這件事的出現(xiàn)本來就是這樣子,所以「非我所作」。
「亦非自作俱作為因」,也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為因緣而顯現(xiàn)出來的。這個「非他作」,佛說亦「非我所作,亦非余作」,現(xiàn)在《披尋記》的作者韓清凈說,「亦非自作俱作為因,是故說言亦非余作」,就把這個自作也加上去,應該自作就算在前面「非我所作」就好了!阜俏宜鳌,或者說是,前面說是「唯法所顯」,應該是自作,它自己就是那樣,但你能不能認識是另一回事,但是法性本身就是這樣顯示出來的,F(xiàn)在這里說「非自作俱作為因,是故說言亦非余作」,這個地方我不完全同意,就隨他好了。
「佛不出世,此緣起性法爾成就」,本來就是那樣成就的,「是名安住法性」。這樣把安住那個字和法性連接起來,就是安住法性,就是唯法所顯,那叫做安住法性,它這一切法的生滅變化,而緣起的道理是不變異的,所以叫「安住法性」!阜鸪鍪酪眩缙浞ㄐ园擦⒎ň,即彼法性無有變異,是名法住。又此法住法性為因平等平等,是名法界」,這樣解釋。
申四、釋別別說(分三科) 酉一、釋妨難(分三科)
戌一、自性為緣難(分二科) 亥一、舉生支(分二科) 天一、引經(jīng)問
問:如經(jīng)言生若無者,無處無位生可是有;若一切種生非有者,生緣老死應不可得。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
這是第四科「釋別別說」,這個「緣起諸經(jīng)」,這一大科里面一共是分四科,現(xiàn)在是第四科釋別別的,各別各別的一種講說。這個緣起的安住法性、法住、法界,這《瑜伽師地論》上的作者這么解釋這個道理,在《般若經(jīng)》上也常有這種話,緣起的道理,「非我所作,亦非余作」,現(xiàn)在《瑜伽師地論》上加以解釋。這是第四科「釋別別說」,分三科,酉一「釋妨難」,解釋有妨難。分三科,第一科「自性為緣難」,先「舉生支」。
「如經(jīng)言」像經(jīng)上說,這上沒有說出名字來,可能是《阿含經(jīng)》!干魺o者,無處無位生可是有」,舉出一個例,就是十二緣起里面生老死,生支和老死支,最后這個苦惱的境界,說這個生、生支。生若是沒有的話,「生若無者,無處無位生可是有」,那當然沒有就是沒有,「無處」就是處所,應該說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那么就是處、處所;或者是五趣六道,那都可以說是處!笩o位」,「位」就是每一類的眾生,他這個生命體生老死,從無明開始,無明、行乃至到老、死,一個階級一個階級的,那么就叫做「位」。那么「無處無位生可是有」,就不可能是有了,無處無位有生這件事,「生」是沒有的。
「若一切種生非有者,生緣老死應不可得」,「若一切種生非有者」,就是一切處一切位叫做「種」,這些都是沒有生的話,那么由生為緣而有老死這件事,應該是沒有了,應該是沒有了。這樣講的話,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生而有老死,由生而有老死,這個應該說是增上緣,應該說是一個增上緣,由生而有老死,F(xiàn)在說若是沒有生的話,也就沒有老死,若一切種生沒有的話,生緣老死這句話是不可得的,不可能有老死。若這樣講的話,十二緣起經(jīng)上是這樣講的。
「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那么經(jīng)上什么理由在這一個緣起上面,說彼自性為緣自性得生起?這是因緣的意思,不是增上緣,不是增上緣了。經(jīng)上是說沒有生就沒有老死,那么這可見生和老死不是因緣,而這上面說「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這靠因緣說,這因緣和增上緣是兩回事情。那么究竟怎么說才對呢?約自性為緣來難生緣老死的道理,生緣老死這樣講。這底下《披尋記》說。
《披尋記》三三九頁:
問如經(jīng)言生若無者等者:依下答釋,當知識乃至受五法種子亦名為生,生因義故。此若無者,于一切處于一切位生應非有。此中生言即是生支,自體果故。若因及果一切種無,余定無能與老死果;由是說言,生緣老死應不可得。
「如經(jīng)言生若無者等者:依下答釋,當知識乃至受五法種子亦名為生」,這個識乃至受這五法的種子,五法種子也叫做「生」。「生因義故」,這個生也叫做生,這個生它是果的因的意思!复巳魺o者,于一切處于一切位生應非有」,沒有這個因就沒那個果,這個意思!复酥猩约词巧В泽w果故。若因及果一切種無,余定無能與老死果;由是說言,生緣老死應不可得」,就是這樣意思,「此中生」的這句話就指生說,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這段文生那句話,「生非有者」,這個「生」即是「生支」,即是生老死那個生支,生支是「自體果故」,這個生支這個時候就是果,就是前面識、名色、六處、觸、受那個種子的自體果故。
那么因,種子是因緣,由因緣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是以因緣為自體的,因為它們是同一類的。譬如無漏的種子生無漏的現(xiàn)行,若是有漏的種子生無漏的現(xiàn)行,那不是因緣,那是增上緣,也可以這么說,F(xiàn)在這里就是一個增上緣和因緣的辨別辨難!溉粢蚣肮磺蟹N無」,生也沒有,果也沒有,「余定無能與老死果」,除了這個以外,還有誰有這個力量給你一個老死的果呢?這果從那來呢?「由是說言,生緣老死不可得」,這地方有這樣意思,除了生還有誰能給你老死果,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果了,這么講。
天二、依義答(分二科) 地一、標
答:依自種子果生說故。
這個老死是果,生老死是果,它的生起是要依靠它自家的種子,它這果才能現(xiàn)起;就像種子能生芽,種子是芽的因緣,水土是增上緣。那么「依自種子果生說故」,所以就是自性為緣自性,自性為自性的緣,這話就是這么意思!敢雷苑N子果生故」,所以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這個意思。這是「標」,第二科是解「釋」。
地二、釋
謂識乃至受支是生種子故,義說為生;由此有故,后時即此果支,名有緣生。
「謂識乃至受支是生種子故」,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生緣老死,這個「生」的種子,是生的種子;那么識乃至受,這是無明緣行,這個行所造的種子,所制造的種子,「種子故」!噶x說為生」,按這個種子義來說,這個種子就叫做「生」。這里面的意思應該分別,我們拿人來說,已經(jīng)投胎了,這時候識、名色、六處、觸、受,就在母胎的時候有這五種,這個時候就已經(jīng)現(xiàn)行了,這時果報開始了,果報開始了。說種子是在這以前,還沒投胎以前,投胎就受果報了。在行緣識的時候,創(chuàng)造了這五種種子,由這五種子才能夠得果報,才能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投胎,那么這就是由種子叫做自性為緣自性,這樣意思。
「謂識乃至受支是生種子故」,所以就是「自性緣自性」,這話這么意思。「義說為生」,自性緣自性,所以按道理來說,這時候五個種子成了現(xiàn)行了,就叫做「生」,就是這果報開始現(xiàn)出來了!赣纱擞泄,后時即此果支」,「由此有故」,由有識、名色、六處種子的現(xiàn)行,所以后時也就有生老死的果出現(xiàn)了,這個「由此有故」。后面說「名有緣生」這句話,這個 「有」是在「生」以前,「有緣生」,「有」的時候還在種子的階段,還沒有受胎,還沒有投胎。所以由此識、名色、六處種子的 「有」,所以后時即有生老死的果出現(xiàn),所以叫做「有緣生」。
這樣說這個「有緣生」,前面如果是不談種子,只說是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這是增上緣,F(xiàn)在說「由此有故」,由種子有故,把因緣算上去了,「即此果」生,才有這生老死的果,所以這時候叫「有緣生」。那么若說有緣生的時候,就不能說是自性緣自性,若說種子才能說是自性緣自性,這樣意思。
亥二、例余支
如是余支,如經(jīng)所說,隨其所應盡當知。
「如是余支」,這是第二科「例余支」,「如經(jīng)所說,隨其所應盡當知」,其余的那些支,也應該知道有這樣的不同。這個《披尋記》上說的很詳細,是引《瑜伽師地論》本身的文。
《披尋記》三三九頁:
如是余支至盡當知者:(攝事分)說:由三種相于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粗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緣,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后生為粗。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亦觀由后粗生緣故,得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xiàn)法老死,粗生為因。乃至廣說如觀老死,生有取愛各由二種如理觀察,當知亦爾。(陵本九十三卷六頁)今說余支隨其所應,意謂生有取愛應知。
「如是余支至盡當知者:(攝事分)說:由三種相于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粗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有這三種觀察,看底下的解釋!父猩蚓,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后生為粗!惯@個應該怎么解釋呢?「感生因緣,亦名為生」,這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在種子的時候,是感生的因緣,這也叫做因緣!父猩蚓,亦名為生」,也叫做生,在種子的時候也叫做生!讣瓷泽w亦名為生」,「即生自體」是什么呢?就是已經(jīng)投胎了,這時候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時候也叫做「生」。這兩個生可是不一樣,但都名為生,名為生可有點分別,「前生是細」,在種子的時候是微細的;「后生為粗」,已經(jīng)投胎了,已經(jīng)現(xiàn)行了,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時候就是粗、粗的生。
「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現(xiàn)在這里面說是自性,「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此中觀前細生有故」,就是微細的種子有故,「而有老死」,那么就是自性為自性的因緣,這樣意思!敢嘤^由后粗生緣故,得有老死」,后生就是已經(jīng)投胎,那時現(xiàn)行的識、名色,由那個因這個是粗的,是生緣故得有老死,這是分兩層的關系,得有老死。
「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xiàn)法老死,粗生為因」,這個當來老死和現(xiàn)法老死怎么講呢?「當來老死」,就是你最初無明緣行創(chuàng)造了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的時候,這時候老死還沒有出現(xiàn),老死還沒有出現(xiàn),叫做當來老死。當來老死是「細生為因」,以種子為因。「現(xiàn)法老死」以粗生為因,就是老死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我們已經(jīng)有老死了,這個時候以「粗生為因」,就是種子生現(xiàn)行成為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個時候就是粗生為因。而這個「粗生」也就是出了母胎的時候那個生,這個生緣老死那個生指什么說的?就指識、名色、六處、觸、受說的,在這個過去的時候叫做識、名色、六處、觸、受,現(xiàn)在的時候叫做生,這樣意思,F(xiàn)在說這生老死,前面這個生,什么叫做「生」?就是我們已經(jīng)開始投胎了,已經(jīng)識、名色、六處、觸、受有了,這時候就叫做生。
我們通常算你多大年歲了,總是從出胎的時候開始算,這個時候才生,才生了。但是現(xiàn)在佛法的意思是從中陰身死掉了,生有開始的時候計算,就是從識、名色、六處、觸、受那時候開始算的。說我們中國人計算壽,這個壽命的時候,從出胎的時候開始算,這樣算也是行,也是可以。但是從懷孕的時候算,也是合道理,懷孕你有十個月的時間了,算你一歲也是可以的,是不是?也是可以的,不過是按照出胎算,這樣算就少了一歲。假設是你十月間降生的,你就便宜了幾個月,最少你便宜八個月,還有十一月、十二月,這時候加上你在胎還有十個月,已經(jīng)是十二個月了,你這十二個月都不算,只算二個月,算的不是合道理。這里邊的意思,這是十二緣起上來說,是從識、名色、六處這時候開始算,這是說的「自性為緣難」,這地方有這樣的差別。
戌二、更互為緣難(分二科) 亥一、問
問:已說一切支非更互為緣,何故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耶?
前面是「自性為緣難」,現(xiàn)在是「更互為緣難」!羔寗e別說」,這是別別的提出一些問題,「更互為緣」這里面有點問題,先是「問」。
「已說一切支非更互為緣」,前面已經(jīng)說了,這十二緣起前面都是說不是互相為因緣的,不是。這個互相為因緣這句話怎么講呢?我們說無明緣行,無明給行做因緣,只是單方面的,沒有說行為無明做因緣。若是無明為行做因緣,只是單方面的;若是說行為無明也做因緣,就是更互為緣了。但是前面我們沒有那么講,只是說無明為行做因緣,行為識做因緣,識為名色做因緣,乃至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只是這么樣講,沒有說更互為緣。
「何故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耶?」但是識和名色這個地方特別,在《阿含經(jīng)》里面也這樣講,它們是更互為緣的,我為你做生起的因緣,你也為我做生起的因緣。十二緣起里面單獨這個地方這樣講,為什么會這樣子呢?提出這個問題。
亥二、答(分三科) 天一、標
答:識于現(xiàn)法中,用名色為緣故;名色復于后法中,用識為緣故。
這底下回答,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識于現(xiàn)法中,用名色為緣故」,這個識,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識,「識」在「現(xiàn)法中」,就是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就是現(xiàn)前,現(xiàn)前的時候,F(xiàn)前的時候,這個「法」就指五蘊說,就是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里面的情形!赣妹珵榫壒省,這個「識」它要用名色做它的因緣,這個識才能夠存在,才能現(xiàn)起的。這個地方怎么講呢?這地方說的意思,就是名色是識的依托的地方,叫做「名色為緣」,名色是識依止的因緣,依止處。阿賴耶識要有個依止處,阿賴耶識在我們的生命體,開始的時候一直到最后結束,阿賴耶識以名色為它的依止處,名色也是阿賴耶識在這里出現(xiàn)的一個緣,這樣意思。這樣說名色為識的緣,這是一個。
「名色復于后法中,用識為緣故」,這個名色在后法中,怎么叫做「后法」呢?其實我看如果是前一個生命、后一個生命,后一個生命叫「后法」,這樣講固然是可以;其實可以說后一剎那,就是前一剎那的時候,這個識依名色為緣,后一剎那的時候,名色也用識為緣,要用識為緣的,沒有識這名色也沒辦法存在。那么這表示前后都是一樣,只是單方面說,事實上前后都是一樣,它回答的這個標很簡略、簡略的,它后面的解釋就說出來了。第二科是「征」。
天二、征
所以者何?
為什么這樣子呢?第三科「釋」。
天三、釋
以于母腹中有相續(xù)時,說互為緣故。由識為緣,于母腹中諸精血色名所攝受,和合共成羯羅藍性;即此名色為緣,復令彼識于此得住。
「以于母腹中有相續(xù)時」,這個有情,這個胎生的眾生在母腹中的時候,這個有相續(xù)的時候,就是中有死了就是生有,生有一剎那以后就是本有,生有、本有,那么這生命就相續(xù)下來了。相續(xù)的時候,「說互為緣故」,是說識也為名色做緣,名色也依識為緣,就是「互為緣故」,這句話說的周到了一點,前面就是說單方面互為緣故。
這底下解釋,「由識為緣,于母腹中諸精血色名所攝受,和合共成羯羅藍性」,其實這個在(意地)也說過,前面(五識相應地)是第一地,(意地)是第二地,第二地說過這件事!赣勺R為緣,于母腹中」,這眾生有情在母腹中的時候,這父母的精血色,這父母的精血它是為心、心所的依托處,同時它也是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父母的精血要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這個時候才成為「羯羅藍性」。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這胎是不成就的,胎就壞了,這精血就是壞了,就不能成胎了。所以于母腹中這個精血的地水火風的這個四大,它為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又為心、心所法的依托處。這樣就是心法與父母的精血和合,這個時候名為「羯羅藍性」。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也就沒有心、心所的依托,那就不叫做羯羅藍性。所以從這地方看出來,名色是以識為緣的,以識為緣才能夠成立的。
「即此名色為緣,復令彼識于此得住」,就是前面這個名色,這個精血和受想行識,它又是為阿賴耶識做緣。做什么緣呢?「復令彼識于此得住」,彼阿賴耶識在這里寄托,如果沒有名色,阿賴耶識也是不能住的,所以就是互相為緣的,互相為因緣。在十二緣起里面,這個地方有這種特別的意思,它們是更互為緣的,其他的不是,所以這個地方這樣講,就是由這個道理才這樣說的。
戌三、齊識轉還難(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故菩薩觀黑品時,唯至識支,其意轉還,非至余支耶?
這是第三科「齊識轉還難」,這個地方也是,像第二科「更互為緣難」,現(xiàn)在第三科「齊識轉還難」,先是「問」。
什么原因「菩薩觀黑品時」,就是觀生死的緣起,觀苦集二諦,苦集二諦是黑品,滅諦、道諦是白品,就是無漏還滅的緣起。菩薩修緣起觀的時候,就是修生死的緣起,也觀察涅槃的緣起。在觀察生死的緣起的時候,「唯至識支」,本來是十二支,他到了識支就停下來了,就從老死這兒觀,為什么有老死?因為有生;為什么有生?因為有有的關系,有才有生;為什么有有?因為有;為什么有?因為有愛;為什么有愛?因為有受,就這么向上推;向上推為什么有名色?因為有識的關系,到這來就不超過這個識支,不去觀行和無明,不觀了。
又回來,「其意轉還」,到了識支以后,識又緣名色,名色緣識就這樣子,就是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乃至生緣老死,又回到了老死這兒來;從老死這兒開始觀,觀到識,然后識又回到名色、六處,又回到老死去,又轉還,又回去了!阜侵劣嘀б?不到剩余的那個行和無明呢?怎么不向前觀,什么理由要這樣觀察呢?這么樣的問。底下這個《披尋記》也是解釋的好。
《披尋記》三四○頁:
唯至識支其意轉還者:逆觀緣起,從初老死乃至識支,意便轉還,不越度轉。此復云何?謂即以識為其邊際,齊此作意不更向前觀行無明,是名不越度轉。便復順次重觀一一所已觀處,是名退還,如緣起圣道經(jīng)說。今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說意轉還,略有差別;謂觀識支不越度轉,還觀名色,是名轉還。菩薩觀緣起時,若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觀察黑品,由增益義是黑品故,如下自釋。
「唯至識支其意轉還者:逆觀緣起,從初老死乃至識支」,是逆觀緣起,「意便轉還」,菩薩觀察的智慧到那里就回來了,「不越度轉」,沒有超過這個識!复藦驮坪?」這又有什么意思呢?「謂即以識為其邊際,齊此作意不更向前觀行無明」,他這個作意到這里停下來了,不再向前去觀察行和無明的事情,「是名不越度轉」,「不越度」是這個意思!副銖晚槾沃赜^一一所已觀處,是名退還」,又重復觀以前已經(jīng)觀的這個,又重新觀一遍,又觀到老死!溉缇壠鹗サ澜(jīng)說。今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現(xiàn)在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說意轉還,略有差別」,和這個圣道經(jīng)有一點不同。
「謂觀識支不越度轉,還觀名色,是名轉還」,又回來觀名色,「是名轉還」!钙兴_觀緣起時,若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觀察黑品,由增益是黑品故」,這樣講和前面有點不同!洞笈派痴摗飞嫌袀解釋法,說菩薩這個時候用愛著心觀緣起的時候就到此為止,若是不愛著了,歡喜寂滅法性的時候就過去了。識緣名色,誰是識的因緣?是行;行是誰的因緣,以誰為緣?無明緣行。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樣觀一切法寂滅了,當時的心情不同,所以這樣觀。但是這里邊我不那么解釋,底下回答,回答先「顯流轉」,先「正觀」。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顯流轉(分二科) 地一、明正觀
答:由此二支更互為緣故,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是故觀心至識轉還。
「答:由此二支更互為緣故」,這個識緣名色這個地方,它們互相為因緣的關系,所以就不過去了,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就是這么觀了。「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互相為因緣!甘枪视^心至識轉還」,所以菩薩修緣起觀的時候,修雜染品,染品的流轉生死緣起的時候,就到識這里就回來了,就不過去了,這是「正觀」。底下第二科是解「釋道理」。
地二、釋道理
于余支中,無有如是轉還道理。于此一處,顯示更互為緣道理,故名轉還。
一共是十二支去掉了這一支,剩余的那么多的支里面沒有這個「轉還」的道理,所以在其余的地方不這么觀,唯獨在這里顯示「更互為緣」的道理。當然這也是生死的緣起,「故名轉還」,所以有轉還的意思。
天二、簡還滅
于還滅品中,名色非是后有識還滅因,由此因緣復還觀察。
這第二科「簡還滅」,前面是「流轉」!赣谶滅品」來說,就是觀白品的十二緣起,就是還滅道理的時候,涅槃緣起的時候,「名色非是后有識還滅因」,名色雖然也是給識作緣,但是它不是識還滅的原因,名色滅了,識還是不滅的,所以它不是后有識還滅因。說「后有識」,后有是以「識」為開頭為開始,才開始有的,若沒有識,后有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后有」,就是現(xiàn)在的有也是一樣要有識。名色不是后有識,就是不是阿賴耶識還滅的一個主要原因。
「由此因緣復還觀察」,所以因為它不是還滅的因緣,所以觀察還滅緣起的時候,還要越度,越度這個識。「識」為什么才能滅呢?行滅則識滅,不是名色滅則識滅,而是行滅則識滅的。行為什么能滅呢?無明滅則行滅,無明和行若滅了,就完全都滅了。所以這樣子說就是觀還滅緣起的時候,就是越度,越度這個「識」去觀行,觀無明去了。若不是還滅的緣起,就是流轉緣起的時候,就是不觀,觀到「識」這里就停下來了。為什么能停下來呢?原因就是識和名色是互為緣的,所以就觀到這里,這樣解釋。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2)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