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4)

  酉二、釋差別(分五科) 戌一、緣起道理別(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因緣故說緣起支非自作、非他作、非俱作亦非無因生耶?

  這是第九科「緣起諸經(jīng)」的第四科「釋別別說」,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釋妨難」解釋完了,第二科「釋差別」。「釋差別」里面分五科,第一科是「緣起道理別」,這個起道理的差別。

  「問:何因緣故」,是什么原因說緣起支,說這個十二緣起不是「自作」的,也不是「他作」,也不是「俱作」,「亦非無因生耶」?也不是無因而有。那么前面自作、他作、俱作是因緣有,無因生是自然有;現(xiàn)在也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亥二、答

  答:生者非有故,緣無作用故,緣力所生故。

  那么前面是問,這是回答。「生者非有故」,前面說是自作、他作都是「生者」,這個生者是沒有的;「緣無作用故」,就是非俱作;亦非無因生,就是「緣力所生故」。這是三句,把前面那個四句,解釋前面那個四句!干叻怯泄省梗@個自作和他作是沒有的,或者說是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力量能生起。說「自作」,前面的解釋是因緣,就是種子;「他作」就是其余的一切增上緣,都沒有這個生起的力量,不能生起。這個句子上只是說「非有」,只是這么解釋,怎么「非有」就沒有再進(jìn)一步的解釋。

  這個頭幾次的討論曾經(jīng)提過,可以從兩方面說:一方面說就是這個自作的種子因緣,他作的增上緣或者是所緣緣、次第緣,這一切法都是剎那間就滅了,剎那間生起了,剎那間就滅了,這是一種虛妄的境界,是沒有生的力量,也可以這樣說,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在《攝大乘論》里面提到,在本論后面也提到,這一切的緣起法,就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法非自然有,依他起法是非自然有,這個遍計(jì)執(zhí)是本性空,是無有少法可得。說依他起法是非自然有,非自然有這句話,若按照《中觀論》的觀察,就是本性空的意思,就是本性空,在畢竟空上看當(dāng)然「非有故」,沒有「有」的可能,這是非有故,這樣子當(dāng)然是不可能有所生法,不能有。

  「緣無作用故」,非俱作,就是自單獨(dú)的不能生,他也不能單獨(dú)的生,不能緣起,那么和合起來也是不能作,不能有作用,就是「緣無作用故」,這當(dāng)然也按照剛才所說的兩種道理解釋,也一樣不能夠生!妇壛λ省,就是解釋第四句,亦非無因生,無因生。那么自不生、他不生,俱起來也不生,那么有因緣不能生,無因緣就生了嗎?無因緣也不能生,還是要因緣生。因緣已經(jīng)說是畢竟空故不能生,剎那頓滅,頓生頓滅,是一種虛妄的境界,也是不能生,不能生就生了。所以就是「緣力所生故」,還是因緣生,還是那個自、他因緣所生,所以這就叫做緣起甚深義,這么解釋。

  這個我當(dāng)初讀智者大師的解釋,自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無因也不生,不可思議,即空即假。這個「即空」,就是自也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無因也不生;這個「即假」,不生就是生。我心里面很久很久不能接受,不懂這個意思,可是雖然不能接受,在心里面可常有這件事,常在想這件事。等到只是單獨(dú)看到《摩訶止觀》上,在《釋禪般若蜜》也有這個話,《釋禪般若蜜》,這個《摩訶止觀》上說得很詳細(xì)的,就是一切法不生。等到讀到這個《摩訶止觀》,這一心三觀的時候,這即空即假即中,這次第三觀不是,是先空次假后中。先空次假后中,我心里面能接受,是即空即假即中,倒沒有說不接受,可是無形中對那個不生就是生,心里面有好感,有好的感覺,但是還沒能說是百分之百的就是這么樣就忍可了,沒有。

  可是現(xiàn)在讀這唯識的經(jīng)論,原來也是這么說的,后來又想起來,其實(shí)我以前是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我是做功課本子讀,每天讀,讀到那個地方了,但是還沒能和智者大師這個止觀的門會合,也沒能會和?墒怯袀印象,須菩提尊者說是一切法因緣生,這因是虛妄,緣也是虛妄,能生出來一切種智嗎?因緣生法能生出來一切法嗎?這個提出這個問題,提的有道理。但是佛回答這一段,我還不大明白,常常讀,讀過去了,想一想也不大明白,現(xiàn)在感覺到是龍樹菩薩《中觀論》上,似乎也有這樣的說法!吨杏^論》的說法就是因也不可得,因緣所生法,而因也是所生法,緣也是所生法,說因也不可得,緣也不可得,不可得能不能生一切法?也有這個說法。這么多的地方提出這樣,這個因緣的差別的確不可思議,就是這樣子。那么《楞嚴(yán)經(jīng)》上也是,《楞嚴(yán)經(jīng)》上更是明白的說,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生,也是說出這句話。

  這樣子這個標(biāo)的題目,就是緣起甚深不可思議,那這樣說智者大師說是即空即假,這話就是這樣,唯識上也是這樣說,《大品般若經(jīng)》也是這樣說,《中觀論》也是這樣說,是一致的,也是這樣說。我現(xiàn)在好像講天臺教似的,這個天臺智者大師說《般若經(jīng)》是通、別、圓,是正說圓教,帶說通教、別教,這樣講;《方等經(jīng)》是正說圓教,是對藏、通、別而說圓教。但是《般若經(jīng)》是帶通、別的方便說圓教。這個理論就是即空即假即中,這是圓教,智者大師是這樣意思。所以印順老法師這三個系,性空唯名論,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唯心論,當(dāng)然這個標(biāo)的是非常清楚,一個性空,一個阿賴耶,一個如來藏。

  但是智者大師說如來藏,也是別教,也是圓教,不全是圓教的意思。可是智者大師也是判大乘佛教分三系,也是這樣判,印順老法師也是分三系。這樣用智者大師判教的方法,印順老法師說的三系,完全都是別教和通教,通教和別教,也沒有說到圓教,有這個態(tài)度也是這樣子不同了。凡是古代的大德,天臺智者大師是有,我們用現(xiàn)在的人說話,有修有證,是經(jīng)過修行,讀《法華經(jīng)》三七二十一天,讀到(藥王品)的時候,「是真精進(jìn),是名真法供養(yǎng)如來」,就看見靈山法會仍然未散,釋迦牟尼佛在那里說《法華經(jīng)》,這種境界不可思議,是不可思議。但是智者大師說的這個藏教、通教、別教,我們是容易明白,這個圓教是不大容易懂的,是不容易懂。

  但是到今天為止,這個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地方比以前明白的多了一點(diǎn)。所以我想對于現(xiàn)代的這些大德這個判教,當(dāng)然是大智慧境界,可是也不必否認(rèn)古德的說法,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謙讓一點(diǎn),先不必執(zhí)著,慢慢的學(xué)習(xí),慢慢的思惟,我們的智慧慢慢的進(jìn)步,不必一定執(zhí)著那一個人去否認(rèn)誰,也不必執(zhí)著依據(jù)古德否認(rèn)現(xiàn)在的,也不必執(zhí)著現(xiàn)在的去否認(rèn)古代的,都是學(xué)習(xí),慢慢地學(xué)習(xí),慢慢地增長,慢慢地增長智慧。我們是讀龍樹菩薩的著作,讀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的著作,讀釋迦牟尼佛的法語,慢慢地體會,慢慢地體會,我看這樣比較圓滿一點(diǎn)。所以這樣說印順老法師說,天臺智者大師講《中觀論》即空即假即中,因緣所生法是欺盡天下人,這句話也是慢慢的,這句話也可以稍微慢慢再說,今天不必肯定。

  戌二、緣起譬喻別(分二科) 亥一、苦芽等喻(分二科) 天一、問

  問:于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誰守養(yǎng)苦芽?何等為苦樹?

  前邊「釋差別」,「緣起道理別」,緣起的道理有差別,這樣講緣起,那樣講緣起,各式各樣的講,F(xiàn)在這是第二科「緣起譬喻別」,緣起的道理用譬喻去形容它的差別,是分二科,第一科「苦芽等喻」。

  「問:于緣起中,何等是苦芽?」這個芽是從種子剛剛生出來,就是苦的開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意思!刚l守養(yǎng)苦芽」?那幾支它是保護(hù)這個苦的芽,叫它不要枯萎,繼續(xù)滋養(yǎng)它,叫它強(qiáng)大起來,叫這苦惱強(qiáng)大起來,那幾支是這樣的呢?「何等為苦樹」?這十二支里面那一個,那幾支是個苦是完全壯大起來了?這個是三個問,底下就回答,回答是分三科,第一是「苦芽」。

  天二、答(分三科) 地一、苦芽喻

  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

  「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這個十二支的最先這兩個字是無明、行, 無明、行作緣,引發(fā)出來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所引,無明、行是能引。這無明、行是引出來這個「識乃至受是苦芽」,那么無明、行是能引,這個識乃至受就是所引出來的種子,種子是「苦芽」,原來是這個意思,種子是苦芽了。這個「苦芽」是由無明、行引發(fā)出來的,創(chuàng)造出來的。

  地二、守養(yǎng)苦芽喻

  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yǎng)苦芽。

  「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yǎng)苦芽」,這個受緣愛,由受的因緣,觸緣受,受的因緣,由受為緣所引發(fā)出來的愛、取、有這三個,這是「守養(yǎng)苦芽」,是我們自己保護(hù)這個苦芽,保護(hù)這個種子漸漸叫它有力量,叫它有力量,叫它不要枯萎。因?yàn)檫@個受是無明相應(yīng)受,所以能保護(hù)這個有漏的種子不枯萎,而且漸漸的強(qiáng)大,「守養(yǎng)苦芽」。

  地三、苦樹喻

  生與老死,當(dāng)知是苦樹。

  這是回答第三個,第三科譬「喻」。那么這個「生」就是果報(bào)開始了,果報(bào)開始了,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出來了,然后有「老死」來了,這是苦的樹,苦的軀干,這個就是具體的顯現(xiàn)出來了,這是「苦樹」,這樣講。這樣子來說這可見無明、行創(chuàng)造出來苦的種子,然后由受緣愛、愛緣取,把這個種子又強(qiáng)大起來,然后生出來這個苦,這個生死苦,生老死的苦。

  亥二、炷膏等喻(分三科) 天一、如炷

  問:幾緣起支當(dāng)知如炷?答:識乃至受。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苦芽等喻」,現(xiàn)在第二科「炷膏等喻」。分三科,第一科「如炷」,第二科「如膏」,第三科「如焰」。

  「問:幾緣起支當(dāng)知如炷?」這是用燈作譬喻,這個燈里面有一個炷,那個炷就是點(diǎn)著的火苗的那個物體。幾支是炷?幾個緣起支當(dāng)知在譬喻像那個燈炷、燈心似的?「答:識乃至受」,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是那個燈的「炷」,也就是生命的中心,我們生命體的中心重要的部份。

  天二、如膏

  問:幾支如膏?答:無明、行、愛、取、有。

  「問:幾支如膏?」這個燈的燈心,光是燈心還不行,還要有油,「膏」就是油,這個油來滋潤這個燈炷,然后才能夠有燈焰。說幾支如膏油呢?「答:無明、行、愛、取、有」,這是油。用這個這五樣,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樣,五樣就是一個煩惱、一個業(yè)力,煩惱和業(yè)力來滋養(yǎng)這個識、名色、六入、觸、受。

  天三、如焰

  問:幾支如焰?答:生、老死應(yīng)知。

  「問:幾支如焰?」那個火焰!复穑荷⒗纤馈,生、老死,生是苦惱的境界出現(xiàn)了,我們可以從這個譬喻,可以知道這個生死流轉(zhuǎn)的重點(diǎn)所在,可以知道。

  戌三、緣起增減別(分二科) 亥一、增益(分二科) 天一、問

  問:何因緣故于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

  這第三科「緣起增減別」,緣起里面有增、有減的,是減不是滅,增減別!冈鰷p別」分二科,第一科是「增益」,第二科是「損減」。先說這第一科「增益」,分兩科,第一科「問」。

  說「何因緣故于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什么理由在十二緣起的黑品教中,「黑品」就是苦、集,苦諦、集諦,這是一個污染,是有雜染分別的地方,令我們在無明長夜里面受苦,所以是黑品,不是光明的,沒有般若波羅蜜智慧的無明長夜,所以叫做「黑品」。佛開導(dǎo)我們流轉(zhuǎn)生死的境界里面,說它是「增益」,總是增長這件事,或說增加。我們作惡事,本來也沒有三惡道,也沒有人天這種苦惱的境界,都沒有,沒有而有了,就是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增加的,是這么意思。但是現(xiàn)在說是「于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是什么理由?這是「問」,底下回答,回答第一科「由積聚」。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由積聚

  答: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后果故。

  這是第一科「由積聚」。「一切有支」,十二個支里面都是「有支」,都是無中生有,由虛妄分別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的,創(chuàng)造出來的大體上去看,從無明、行一直向后看,「純大苦聚為后果故」,就是生老死,這是一個大苦惱的積聚,積聚了很多很多的苦,三惡道的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為后果故」,為緣起支后面的一個結(jié)果,就是這樣子,這個果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自己無明、行,后面愛、取、有,這么創(chuàng)造這些果。

  我們說是,我們發(fā)心勸人做善事,你做功德將來怎么怎么好,實(shí)在就是創(chuàng)造生死的果報(bào),當(dāng)然是不勸人做惡事,勸人做善事就在人天的世界,受了人天的果報(bào)。人天的果報(bào)當(dāng)然好過三惡道,但是也是愛別離苦的境界,人天的世界就是愛別離苦的境界,也一樣也可以說是怨憎會苦,也是一樣。說是功德做太多了,福報(bào)太大了,就是做國王,做國王多數(shù)是小國王,而不是轉(zhuǎn)輪王,小國王多數(shù)是怨憎會苦,你若去侵略別人,別人就和你對抗,這就是怨憎會苦,大家斗起來,團(tuán)體與團(tuán)體,國家與國家,不管是各式各樣的斗爭?偠灾,我要占你的便宜,你也要占我的便宜,就是這樣子,這是「純大苦聚」。一般的老百姓也是苦,雖然是沒有那么復(fù)雜,也是很苦,生活困難也是苦,生活不困難的時候,苦惱是更厲害。

  「純大苦聚為后果故」,這就是「增益」,本來沒有這件事,沒有這件事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純大苦聚為后果故」。這個從十二緣起一段一段的解釋,就是愈描愈清楚,人生是苦,人生是苦啊,其他的我們要發(fā)心解脫苦這個意愿,這個意愿應(yīng)該是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有力量,任何力量都擋不住你出家的,你要發(fā)心出家修行這件事,任何力量不能擋住。因?yàn)榭闯鰜碇灰悄愕臒o明煩惱在的時候,都是苦惱的境界,到天上,天上也是苦惱,人間是更苦,所以「純大苦聚為后果故」。

  地二、由隨增

  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后后所隨故。

  第二個解釋「由隨增」,前面是「由積聚」,這個苦是由積聚來的,那么現(xiàn)在第二科「由隨增」,看怎么叫隨增。

  「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后后所隨故」,你從這個老死向前看,從前面一個支為后一個支的生起因緣,一直到無明,無明是行生起的因緣,行是識生起的因緣,總是前前的那一支生起,后后那一支隨著就生起來,它就有了力量了,它就能生起,所以這也是增?墒沁@個文的意思,「前前為緣,后后所隨故」,就是前面那個力量大,把后面那個帶起來,前面那個緣是因,后面就是果。

  這個第一個回答,就是「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后果故」,這個不是「前前為緣,后后所隨」,不是,就是很明顯的前面的十支都是因,后邊生、老死是大苦聚,很明白的把因果分開,所以由前面的積聚引出后邊的大苦惱。這個第二個回答是「前前為緣,后后所隨故」,不是那么分別,都是「前前為緣」,除了無明和生、老死,無明是因,老死是果,中間的十支都是又是因又是果,都是「前前為緣,后后所隨」,是這樣子。

  這里看出來前面若不作緣,后面這一支就沒有這件事,所以說苦惱你若創(chuàng)造了,這苦惱就不能避免了。但是其中看出來有一個不決定的可能性,就是我若不造因,就沒有果;我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沒有有,就沒有生、老死;沒有愛、取,也就沒有有。你若有愛、取,就是要有有,有就有生,就有老死。那么就看出來那個鎖鏈連在一起很厲害,但是有一個松解的可能,在這里看出來。

  這前面是增益,約增益來回答這個問題,「緣起增減別」,這是「增益」的解釋。底下第二段「損減」別,天一「問」,天二「答」。

  亥二、損減(分二科) 天一、問

  問:何因緣故于白品教中說名損減?

  「于白品教中」,就是滅道二諦,滅諦和道諦,滅諦和道諦是般若波羅密的光明境界,是清凈的不是污染的,所以叫做「白品」。在這個圣教,這個無明長夜的苦惱中,釋迦牟尼佛的慈悲給我們安立一個光明的道路,這條道路大意來說,就是損減,意思是「損滅」。是什么理由名之為「損減」呢?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由隨減

  答:由一切支,前前永斷,后后滅故。

  就是十二個支,每一個支看,「前前」那一支是若是「永斷」,「后后」的那一支就「滅」了,就沒有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都是這樣子。所以說是「滅」,把苦惱的境界把它息滅了,所以是損減,是去掉了,所以叫「損減」。

  地二、由漸減

  又是純大苦聚損減因故。

  又是你學(xué)習(xí)圣道的時候,學(xué)習(xí)戒定慧的時候,就是把這個「純大苦聚」,這個生老死的純大苦聚就消滅了,把前面的因都消滅了。前面的因就是無明、行消滅了,就沒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了,沒有種子了,有明相應(yīng)觸、明相應(yīng)受的時候,也沒有愛取,沒有愛取就沒有有,這樣生老死就沒有了,所以「純大苦聚」,這個生老死也就損減,把因先滅了,果也就沒有了!笓p減因故」,你不滅因,果是沒有辦法滅掉的,果沒有滅掉。

  從這些文字上看出來什么事情呢?就是學(xué)習(xí)佛法是要滅除去「大苦聚」,就是生老死,滅除大苦聚的果。大苦聚是由煩惱和業(yè)力來的,所以要滅煩惱,滅煩惱而后就沒有業(yè),沒有業(yè)就沒有果。所有的佛教徒出家、不出家,修學(xué)圣道先要滅煩惱,這就看出來我們損減內(nèi)心里面的煩惱,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第一要務(wù),重要的事情,不是說得神通,不是這件事,是要滅煩惱,滅了煩惱,我們心情自在。如果沒有滅煩惱,你也可以修禪定得神通,但是煩惱沒有滅,心里不自在,心里還有問題,還是有苦惱的,別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的。所以從這些十二緣起支上,會看出來這些事情,看出我們修行人應(yīng)該做什么事情,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是第三科,現(xiàn)在第四科「有因法苦別」。

  戌四、有因法苦別(分二科) 亥一 、有因法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法?答:謂前七。

  這是第四科,這個「釋差別」第四科是「有因法苦別」,有因法的苦,這個苦是有因的,不是沒原因的,這個也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第一個是「有因法」。

  「幾緣起支」叫做「有因法」?就是這個法是有因的!复穑褐^前七」,就是前七支。前七支就是無明、行這是二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五支,這五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苦的芽,苦的芽這就是法,它是有因的,就是由無明、行為它的因,它才出來的,才有識、名色,才有苦芽。所以若消滅了苦因,那么這個苦、這個法,這個識、名色、六處也就沒有了。所以從這個七支總合起來叫做「有因法」,就是后邊的識、名色、六處、觸、受,以無明、行為因,這叫做「有因法」。

  亥二、有因苦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苦?答:余五。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苦?」法是有因,合起來叫有因法。那么要幾個緣起支名叫做「有因苦」呢?「答:余五」,余五就是愛、取、有這三個,生、老死二個加起來就五個。這五個生、老死是苦,愛、取、有是這苦的因,叫做「有因苦」,合起來就是這樣解釋的。

  戌五、滅盡所顯別(分三科) 亥一、漏盡所顯

  問:幾支滅是漏盡所顯?答:三。

  這第五科「滅盡所顯別」,分三科,第一科是「漏盡所顯」。

  「幾支」,十二支里面那幾個支滅掉了是「漏盡所顯」?就是煩惱盡了,表示這樣意思,那幾支是表示煩惱盡了,是這樣意思!复穑喝,其中的三支,三支是什么呢?就是無明和愛、取,這是煩惱。說煩惱雖然是很多,主要就是無明和愛、取,這是煩惱的本體,就是無明、愛、取。無明、愛、取若是盡了,斷掉了它的種子,就是永久的滅除了,那就叫做「漏盡」。所以「漏盡所顯」就是把無明、愛、取消滅了的意思。

  亥二、緣盡所顯

  問:幾支滅是緣盡所顯?答:即此三是余支緣故。

  就是這無明、愛、取這三個,它是其余的一切支生起的因緣,其余的一切支自己是不能生起的,它要靠,要依賴無明、愛、取的力量才能生起,所以無明、愛、取是其余支生起的緣,F(xiàn)在說幾支滅掉了是「緣盡所顯」?那么還是這無明、愛、取,這生起的緣沒有了,還是無明、愛、取,還是這三個緣盡所顯故。所以說因緣是很重要,但是增上緣也非常厲害,也是非常厲害的。

  亥三、受盡所顯

  問:幾支滅是受盡所顯?答:一。謂由煩惱已斷故,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

  這是第三科「受盡所顯」,第一科是「漏盡所顯」,第二科「緣盡所顯」,第三科「受盡所顯」。

  說幾個支滅掉了是「受盡所顯」? 這個心與一切法接觸的時候有所受,你心里面有感覺,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這個是受,這個支滅掉了,就沒有受了。那幾個支有這種作用呢?「答:一」,就是一個支,就是受。那么這個受,實(shí)在說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苦、樂、憂、喜、舍這五受,其實(shí)這樣說也是對,沒有說錯。但是按佛法的立場來說,只有兩種受,站在佛教的立場來說,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說,站在修行人的立場來說,只有兩種受:一個是無明觸所生受,一個是明觸所生受,只是這二種,這二種受。這二種受現(xiàn)在說幾支滅是「受盡所顯」?那么回答這個問題,底下回答分成二個。

  「謂由煩惱已斷故」,就是無明、愛、取斷掉了以后,滅除了就是無明觸所生受消滅了,消滅了以后,這就是阿羅漢以上圣人的境界,這就是明相應(yīng)觸當(dāng)令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與一切法相觸的時候,就是明,用明的智慧,般若的明去與一切法接觸的,是這樣子!杆罍鐣r,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所依滅時」,這個「所依」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你這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這個時候,若是一切煩惱永斷了,只有明相應(yīng)受還在,但是若是眼耳鼻身意,色受想行識完全滅了,一剎那間滅掉,后一剎那不生,入于不生不滅的時候,就是「所依滅時」,這時候色受想行識沒有了,沒有了「此一切受皆永息滅」,這個時候這個明相應(yīng)受也沒有了,一切受都沒有了,「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完全都滅了。

  這個我們?nèi)羰悄愠3?a href="/remen/duj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讀經(jīng),讀那個經(jīng)、讀這個經(jīng),讀這個論、讀那個論,常常讀,他心里在這句話就有分別心,有什么分別心?如果說《起信論》上說真如有大智慧光明義,那么這個明相應(yīng)受是不滅的,怎么能夠滅呢?而這上說,「此一切受皆永息滅」,這是一個問題。這問題怎么回答?所以我以前說過,說《大毗婆沙論》說阿羅漢入無余涅槃以后就不是有情了,我看見這句話心里面跳了一下,唉喲!阿羅漢入無余涅槃以后就不是有情了,是這種境界。所以「此一切受皆永息滅」了,到這時候就是無生無滅,在《瑜伽師地論》上后邊有解釋,這就是真如的境界,真如的境界。這可見《瑜伽師地論》,唯識學(xué)的經(jīng)論和《起信論》思想不同,思想是不一樣的。當(dāng)然這可以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看看還有什么樣的轉(zhuǎn)機(jī),繼續(xù)學(xué)習(xí),這是「受盡所顯」。

  酉三、釋建立(分二科) 戌一、七十七智(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

  這是第三科「釋建立」,「緣起諸經(jīng)」的第四科「釋別別說」,「釋別別說」分三科,第一科「釋妨難」,有「自性為緣難」,「更互為緣難」,「齊識轉(zhuǎn)還難」;第二科「釋差別」,有五種差別解釋完了;現(xiàn)在第三科「釋建立」,解釋建立的問題。這個「建立」分兩科,第一科是「七十七智」,有七十七個智慧的建立,還有四十四個智慧的建立,這兩種說法。現(xiàn)在第一科解釋「七十七智」的建立,建立分兩科,第一科是「問」,第二科是「答」。分兩科,第一「別列七智」。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這是問,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別列七智

  答:為顯有因雜染智故,又復(fù)為顯于自相續(xù)自己所作雜染智故,又復(fù)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又復(fù)為顯后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又復(fù)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

  這是「七十七智」,先列出來七個智慧。這個地方你看這里有幾句?這里才五句!笧轱@有因雜染智故」是一句,「又復(fù)為顯于自相續(xù)自己所作雜染智故」第二句,「又復(fù)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第三句,「又復(fù)為顯后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第四句,「又復(fù)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這第五句。底下接著「于一一支皆作七智」,那就是第二個意思了。這五個句里面有七個智慧,先標(biāo)這七個智。

  「為顯有因雜染智故」,怎么樣能建立七十七個智慧呢?先說這第一個智慧,「為顯有因雜染智故」,「為顯有因」,這十二緣起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就是顯示我們在三界里面流轉(zhuǎn)生死,受生死大苦是有因的,不是無因。當(dāng)然我們不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當(dāng)然不講了,不講這個道理,不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就是追求欲。明白一點(diǎn)說,在社會生活,你為什么生存?你為什么活著?其實(shí)很明白的就是追求欲,沒有第二件事,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權(quán)位,也是為了追求欲,總而言之是為了欲。但是受苦這個事情不管,受極大的苦都盡量的排除萬難去追求欲,是這么回事。

  現(xiàn)在佛教徒不是這樣意思,佛教徒去看一看我們在人世間三界里面受苦,這個苦是從那里來的?現(xiàn)在佛開示十二緣起,告訴我們苦是有原因的,這些雜染的苦惱境界是有原因的,開導(dǎo)你建立這樣的智慧,這叫做「有因雜染智」,是有原因的,不是無因的。外道里面講無因論,而佛教徒看這無因論,是的嗎?一切法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無因而有嗎?不合道理。所以告訴你,你聽佛說的緣起論,你從聞思修的學(xué)習(xí)上可以決定,是有因而不是無因,這是一種智慧。這「雜染智」可以這么講,就是在雜染法里面你生起了智慧,生起了一個有因的智慧;或者說你雖然知道了,生出來正見,生出來一個正知正見,一切法是有因果的,但是你還是凡夫,所以還是雜染,或者這么講也可以。

  「又復(fù)為顯于自相續(xù)自己所作雜染智故」,但是在外道里面說梵天創(chuàng)造的,大自在天創(chuàng)造的,這個道理,我們佛教徒就是去觀察外道的這種邪因論,上帝創(chuàng)造的,梵天創(chuàng)造的,大自在天創(chuàng)造的,是嗎?這是不合道理的。大自在天不創(chuàng)造的時候,我們沒有什么事,忽然間創(chuàng)造了,我們受了很多苦,又何必多事呢?何必多事使令我們受這么多苦,又何必呢?這不合道理。所以若是學(xué)習(xí)佛所說的緣起論,我們就明白一件事,「為顯于自相續(xù)」,顯示出來你自己的生命,你受苦也好,你受樂也好,你自己所做,是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也不是梵天,不是大自在天,是你自己。你受苦也是你自己造的,受樂也是你自己造的,又受苦又受樂也是自己做的,自作自受的,是那么回事,這也是顯示這樣的智慧。

  這十二緣起就顯示出來,你的生命體是苦也好,是樂也好,總而言之都是苦,是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你的無明、愛、取創(chuàng)造的,自己所作,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怨誰的!缸约核麟s染智故」,你有這樣的智慧,生出來這樣的智慧,這是兩種智慧。這兩種智慧就破除去無因論和邪因論,你去這樣思惟的時候,無因這話使令我不能決定,很難信受,很難接受這個無因論和邪因論,不平等論。

  「又復(fù)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說十二緣起又顯示出來一種智慧,什么智慧呢? 「前際」就是向前推,就是無始以來,無始以來就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始以來就是有這種,你推不到一個最初的,無始以來就是有。無始以來就是為什么有老死?由生來的;為什么有生?由有來的;為什么有有?由愛取,就是最初是無明緣行從這來的,無始以來就是這樣的。你若說是上帝造的,說梵天造的,那么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由梵天那里開始的,他是萬物之始,但這事不合道理,是無始,這樣因果是平等的。你若說有始,最初那個從那兒來的?一定是沒有因緣的,它是自然有的,其余的一切法是有因緣,就是有的是無因緣,有的有因緣,這是不平等。若說「無始」這就平等了,你推不到頭,都是由因緣有的,這個理論很公平,所以我們?nèi)菀捉邮。這是又顯示告訴你,可以從佛說的十二緣起里面,顯示出來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智慧。

  「又復(fù)為顯后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來不及了;就是后際以后,將來的時候,將來還是一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還是這樣子。后際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握的,我們?nèi)羰怯鲆姁褐R,我們就是無明緣行,就是愛取有;若遇見善知識了,我們就是無明滅則行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了,就會還滅,這時就有希望可得解脫的,我們也會有這樣智慧的,這就是兩種智慧。但這說了「前際」和「后際」,當(dāng)然還有中際,由前際而中際生,由中際而后際生,所以一定是有中際,就是現(xiàn)在際,F(xiàn)在際這里面就是三種智慧,前際的十二緣起,后際的十二緣起,和現(xiàn)在際的十二緣起,這是三種智慧,都是這樣的,都是緣起,加上前面這兩種智慧就是五種,五種智慧。

  「又復(fù)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這是第五句,第五句這里面有兩種智慧,加上前面五種就是是七種智慧!赣謴(fù)為顯」,又佛為我們開示十二緣起的時候,也就又顯示出來這十二支所不攝的諸有漏智慧,能顯示出來這個智慧。什么智慧呢?就是佛說了緣起法,我們從這緣起上去聞思修,去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的時候,我們就有了信心了,從聞思修建立了清凈的信心,我們就會修四念處了。修四念處觀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世間集,集會的集,觀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是世間的因緣和合就生起了,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緣老死,這苦惱就出來了。那么我們也會觀察,修四念處就會滅,生滅則老死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無明滅則行滅,又會這樣觀,就是觀察這個大苦聚又滅了。大苦聚是由因緣生,大苦聚由因緣生,因緣若滅了,苦聚就滅了,這又是兩種智慧,觀世間集是一個智慧,觀世間滅又是一種智慧。

  我們能夠這樣修止觀,修止觀慢慢修慢慢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進(jìn)步,就得無生法忍了,這樣的學(xué)習(xí)佛法成就聞思修的智慧,乃至得無生法忍,這是「支所不攝」,十二緣起是雜染法所不攝的,是雜染法,而從聞思修上的學(xué)習(xí),得到聞思修的智慧,去修四念處得無生法忍,這個十二緣起所不攝,十二緣起是苦集二諦,現(xiàn)在是滅道二諦,這個滅道二諦是清凈的,不是苦集二諦所攝!钢T有漏慧」,我們沒得無生法忍以前這是有漏慧,還是煩惱的慧,還不是清凈無漏的!副橹x」,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些道理,我們這么修行,這就是兩種智慧,加上前面的五種,合起來就是七種智慧。這是標(biāo),標(biāo)出來這七種智慧,「別列七智」,標(biāo)出來七種智慧。

  天二、總結(jié)建立

  于一一支皆作七智,當(dāng)知總有七十七智。

  這是第二科「總結(jié)建立」,第一科是「別列七智」,現(xiàn)在第二「總結(jié)建立」。

  就是于這十二支里面,「一一支」都作這「七」種智慧,都安立這七種智慧,七種智慧!府(dāng)知總有七十七」個智慧,七十七個智慧其實(shí)在這個地方要算一算,這十二支十二個七是多少?是八十四,若七十七就少了七支,少了七個智慧,就是無明這個地方。觀老死七個智慧,老死集七個智慧,老死滅七個智慧,老死滅的趣滅行寂,就是修學(xué)無漏的戒定慧,到滅老死的那個地方,無老死的那個地方去了,就是道諦。每一支里面都是苦集滅道的四支,你這樣觀,那么這是每一支都是像前面這個一共七種智慧都有,都有這七種智慧。

  到了無明那個地方就不立了,不立這個,后面這十一支,每一支都有七種智慧,就是七十七個智慧,這樣意思。但是無明里面,在前面解釋無明體性的時候,什么叫做無明?主要就是我執(zhí),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薩迦耶見我我所,那么通達(dá)是無我、無我所,就是滅這無明,所以若是修無我觀,就是滅除這個緣起的根本了。這是七十七智的建立,就是佛說了十二緣起的時候,我們?nèi)裟軌蛱撔膹穆勊夹奚先W(xué)習(xí),我們能建立七十七種智慧。

  戌二、四十四智(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因緣故于緣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

  前面是建立七十七智,這里是建立四十四智,什么理由呢?

  亥二、答

  答:為顯于一一支,依四圣諦觀察道理,是故總有四十四智。

  「答:為顯于一一支,依四圣諦觀察道理」,像剛才說的這個,在每一支的支上都觀察四圣諦的道理。譬如說生、老死,用四諦道理觀察,生也是一樣,觀察這個生,那么就是苦諦。這個苦是怎么來的?苦的滅了。生怎么來的?那就是生的集;生的滅,沒有生的時候,無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境界就是滅,這個滅不能自然的滅,你要修學(xué)圣道,趣滅行寂,那才能夠滅除這個生。這樣有、愛、取,一直到前面都是一樣;但是到無明那個地方,就沒有這么多。那么這又是有四十四個智慧,「是故總有四十四智」,這是這一段講完了。

  辰二、約緣境辨(分二科) 巳一、生欲界(分二科) 午一、由眼耳

  復(fù)次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發(fā)上地若眼若耳,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

  這個「約緣境辨」,這一科倒是很遠(yuǎn),就是「三雜染」里面最后是「生雜染」,「生雜染」里面「生流轉(zhuǎn)」那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解釋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約自身辨」,「約自身辨」,就是「緣起」這一大科統(tǒng)統(tǒng)都是「約自身辨」,現(xiàn)在是第二科「約緣境辨」。「約緣境辨」分兩科,第一科是「生欲界」。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由眼耳」。

  「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發(fā)上地若眼若耳」,說是若是我們很僥幸遇見佛菩薩的慈悲,我們生到欲界去,而在欲界的人天世界,不是到三惡道去,在人的世界能遇見佛法,修學(xué)四禪八定成就了,成就了四襌八定,雖然成就了四禪,但是你還不是四禪天上的人,還是欲界的人。欲界的人,「依欲界身」,你依靠欲界的生命體引發(fā)出來,「上地」就是四禪八定,你得到了上面的禪定了,你就在禪定里面就引發(fā)出來色界天的眼耳,眼睛、耳朵,那么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的意思。

  「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你得到了四禪,你得到了四禪的天眼、天耳了,就用初禪或者二禪的天眼,由初禪的天眼、天耳可以見聞下地,就是欲界地乃至三惡道都可以看得見!赶碌刈缘亍梗褪怯缢械纳械穆暥伎梢钥匆,不是用欲界的眼耳,是用色界天的眼耳看見。這是第一科「由眼耳」,現(xiàn)在第二科「由意根」。

  午二、由意根

  又依此身,起三界意及不系意而現(xiàn)在前。

  「又依此身」,還是依欲界這個身體,但是在禪定里面起「三界」的「意」,也可以起欲界的意,你本來是欲界散心的意,又能起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意,這個禪定意;「及不系意」,那得圣道了,這一切愛見慢煩惱所不系縛的清凈心,這是圣人清凈的智慧!付F(xiàn)在前」,顯現(xiàn)在前了,圣人的境界出現(xiàn)了的意思。

  巳二、生色無色界

  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現(xiàn)前如在欲界。

  「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前面是這欲界的人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還是依欲界身的,現(xiàn)在說是在欲界死掉了,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去了,他在色界定、無色界定里面。「除其下地,一切現(xiàn)前如在欲界」,這個時候他們不愿意看下欲界的事情,欲界的事情不愿意看,他們就是本身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一切都是現(xiàn)前明明了了,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清清楚楚的,就像你在欲界的時候,看欲界的世界,也是那樣子。那么這是「約緣境辨」,這樣子解釋。

  辛二、明對治(分三科) 壬一、標(biāo)

  復(fù)次此三種雜染:謂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離染;為欲斷故,修六種現(xiàn)觀應(yīng)知。

  這是第二科「明對治」,「明對治」這一科就是更遠(yuǎn)了,就是那第五科「雜染施設(shè)建立」,這第五科從那里來的?就是〈有尋有伺地〉那三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地。三地那一大科里面一共有兩科,一科是「結(jié)前生后」,第二科是「總別標(biāo)釋」,「總別標(biāo)釋」里分兩科,第一科「總標(biāo)列」,第二科是「廣分別」!笍V分別」里邊第一科是「界施設(shè)建立」,第二科「相施設(shè)建立」,第三科「如理施設(shè)建立」,第四科「不如理施設(shè)建立」,這四科都講完了,那第五科就是「雜染施設(shè)建立」。這個「雜染施設(shè)建立」里面,前面說到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這三雜染都講完了,F(xiàn)在第二科是「明對治」,就是來對治三雜染,來消滅三雜染的意思,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

  「復(fù)次此三種雜染」,前面說了煩惱離染、業(yè)雜染、生雜染,都說完了,三雜染說完了。三雜染是什么呢?「謂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都說完了。這個我們凡夫有煩惱、業(yè)、生三雜染,三雜染就是十二緣起!笧橛麛喙,修六種現(xiàn)觀應(yīng)知」,因?yàn)槭欠鸾掏綖榱艘獢喑ミ@三種雜染,那怎么能斷除呢?要「修六種現(xiàn)觀應(yīng)知」,要學(xué)習(xí)六種現(xiàn)觀,你才能夠斷除去三雜染,你應(yīng)該知道。這是「標(biāo)」,底下是「征」。

  壬二、征

  何等為六?

  「何等為六?」那六種現(xiàn)觀呢?這是問,底下「列」出來。

  壬三、列

  謂思現(xiàn)觀,信現(xiàn)觀,戒現(xiàn)觀,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究竟現(xiàn)觀。

  就是這六種,這六種現(xiàn)觀在本論里面五十五卷十六頁有解釋,有解釋的。我今天早上也把它翻開來看了一段,看了一看,現(xiàn)在我們不需要去詳細(xì)解釋!杆棘F(xiàn)觀」,就是我們經(jīng)過聞所成慧的學(xué)習(xí),然后去思惟緣起的道理,思惟到什么程度呢?是決定無疑了,決定是這樣子,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的,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思惟到?jīng)Q定的時候,那時候叫做「思現(xiàn)觀」。

  「信現(xiàn)觀」,就是相信三寶,相信佛寶、法寶、僧寶,是由修緣起觀成功了的圣人境界,佛也是圓滿的圣人,法是大般涅槃的境界,僧是隨佛修學(xué)得入圣道的這一切圣人,那這樣對三寶的信心是特別的牢固而不可破壞了。「戒現(xiàn)觀」,就是得到了對于惡事決定不做的律儀,決定不做惡事了!感努F(xiàn)觀」,說是不壞信,得到不可破壞的信心,就是佛、法、僧、戒,這個時候要到初果的時候,小乘佛法要到初果的時候,才有這種功德。所以「思現(xiàn)觀」是在凡位,在凡位的時候,「思現(xiàn)觀」進(jìn)一步就是修慧,這時候應(yīng)該包括修慧在內(nèi);「信現(xiàn)觀」以后,就應(yīng)該是入無生法忍了,就是得初果以后;「戒現(xiàn)觀」,剛才說了,就是得了圣道的時候,戒是清凈了,決定不會再做惡事了,所以也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了。

  「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這是說慧,就是得初果了,得到初地的無生法忍了,那個清凈無漏的智慧出現(xiàn)了,見到諸法的真諦了,這個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就是后得智,「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是根本智,「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是后得智。而初得無生法忍就有這兩種智慧,但是慧還沒有圓滿,還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還要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到佛的時候是「究竟現(xiàn)觀」,功德究竟圓滿了,這個時候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也究竟清凈了,得大自在了,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六種現(xiàn)觀」,后邊文有解釋,乃至《顯揚(yáng)圣教論》、《雜集論》上也都有解釋,現(xiàn)在就是簡單解釋解釋就好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