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2)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2)
亥二、例一來果
如預流果如是,一來果亦爾。
這是「生流轉」的最后一科,第九科「諸門分別」。這「諸門分別」里面的第十四科「分斷全斷攝」,分三科,第一科是「一切一分斷」。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預流果」。
這「預流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一切一分,無全斷者!惯@「預流果」昨天講過了,就是初果,初入圣道的修行人,他對十二緣起,這個無明乃至生老死這十二支,這十二支是生死流轉的相貌,這個預流果的圣人修行了到這個程度,他對十二緣起的十二支,那幾支他已經消滅了呢?「答:一切一分」;卮鹫f這十二支每一支,他只消滅了一部分,消除了一部分,沒有完全斷,他沒有完全把十二支都斷掉了。因為預流果他還有煩惱,但是他主要的最重要的部分,他斷了我見,這個斷了我見以后,他在他的身語意發(fā)出來的行動,就不是無明緣行了。
這個我見就是無明,這個煩惱是流轉生死的一個重要的力量,所以這個無明支不只是我見,那么他把我見斷了,只是斷一部分。這個行、識、名色、六處、觸、受,也都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的。這個愛取,愛取的煩惱,本來是說二果以后的圣人才能斷掉,是修道的時候才斷的,這個見道的時候還沒能斷掉這個愛取,那么所以他不是完全斷,還有很多沒有斷。但是一般的現行的煩惱,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也是能夠把愛取消除了多少的,也和我們一般的凡夫不同,所以也是消除了一分。這是舉這個「預流果」,現在第二科「例」這個「一來果」。
「如預流果如是」,這個初果圣人是這樣子,那么「一來果亦爾」,也是和初果一樣。這「一來」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欲界的煩惱沒有完全的消除,還有一部分,這一部分的欲界的煩惱的力量,能使令這個圣人還在欲界一往來,能使令他這樣子,一來一往;蛘邚娜碎g到天上去,從天上回到人間;或者是從天上來到人間,由人間又回到天上去,總是這么一往來。一往來,這欲界的煩惱也就沒有了,這是說不是特別用功的人,不是特別精進的圣人,那么就稱他為「一來果」!敢酄枴,也和初果圣人一樣,他還有欲界的煩惱沒有斷,也是十二緣起,只是每支里面斷除去一部分。
戌二、欲界一切斷
問:不還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欲界一切,色無色界不定。
這是第二科「欲界一切斷」。這個「不還果」就是三果,三果圣人他不還,也就是三果圣人他把欲界的煩惱全部的消除了,他就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不再回到欲界來了。這個不回到欲界來,就是不是有煩惱使令他回來,是這樣意思。這個三果圣人在色界天,他還是可以自由的來到人間來的,但是那是他的意愿,他的神通道力,而不是有煩惱強迫他不來也要來,不是的,不是這個意思。
說是「不還果」這個三果圣人,「當言幾支已斷耶」?十二緣起里面,那幾個支他已經斷了呢?「答:欲界一切」,這個欲界的煩惱完全是沒有了,欲界的十二緣起通通沒有了!干珶o色界」是不決定,因為三果圣人就是欲界的煩惱斷了,他還有很長一大段才能到阿羅漢果。這個佛把這個修行的階位,在欲界里面定出了三個果,一個初果、二果、三果,色界天、無色界天這二個世界合成一個阿羅漢果。從三果到阿羅漢果這一段的距離很長,在欲界這個地方定的果特別多。在《阿毗達摩論》上的意思,因為欲界的煩惱難斷,斷欲界的煩惱,若是沒有禪定的人斷欲界的煩惱很難,所以就多設幾個果位。你斷了一段煩惱給你立一個名字,再斷一段煩惱再立一個名字,再斷一個煩惱立個名字,表示你有成就,很辛苦但是有成就,你得到一點安慰呀,再繼續(xù)努力。
若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有定的圣人,他斷煩惱容易,他得了三果以后容易,所以那就是統(tǒng)一立一個位子,就是阿羅漢果?墒巧缬兴亩U,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色界天有四空定,以四禪初禪一個世界,二禪又一個世界,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天都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的,也都是有禪定的。你得到了那個禪定之后,你對于那個禪定就有愛見慢,愛著那個禪定,我成就這個禪定了,你還沒成就,就是有這個愛見慢的執(zhí)著,這就是煩惱哦,初禪也是這樣子,二禪、三禪乃至非非想天都是這樣子。
那么得了三果的圣人,有可能是由初禪生到二禪,由二禪到三禪,由三禪到四禪,由四禪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有可能會一個一個向進前。這樣說他斷了初禪的煩惱,二禪還沒有,斷了二禪,三禪還沒有,所以「色無色界」的這些十二因緣是不決定的。斷了色界四禪的十二因緣,無色界的還在,你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的十二因緣斷了,你無所有處定還沒有,這很長遠的這一大段路,不能決定說。但是有一樣事可以說決定,就是總是有一部分你沒有斷,所以你還是三果,若完全斷那就是四果了,有這樣意思。
戌三、三界一切斷
問:阿羅漢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三界一切。
這是第三科「三界一切斷」。說「阿羅漢果」應該說「幾支已斷耶」?「答:三界一切。」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十二因緣通通是消滅了,他是得大解脫了,三界內的一切煩惱都不能系縛他了,他是清凈無為了。在《阿毗達磨論》上、《大毗婆沙論》上有個譬喻,十二因緣用樹做譬喻,就是我們外邊這個樹,樹是有根、有干、有花、有果。這個根就用無明、行做譬喻,無明與行譬喻是樹的根;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干,這個樹的這個身體,這個大軀干;這個愛、取、有譬喻是花,樹開的花;生、老死譬喻樹開的果。若是阿羅漢就是根、干、花、果通通沒有了;若是初果圣人那么在這來說,當然十二支只是一部分,都還有一部分沒有完全斷,或者說是有愛取有,有生老死的一部分,可以這么說;我們凡夫是完全具足的,根、干、花、果都是有的;阿羅漢是完全沒有了。
未九、緣起諸經(分四科) 申一、釋說道理(分三科) 酉一、征
復次于彼彼經中,由幾種言說道理說緣起耶?
這是第九科,就是「生流轉」這一科,一共是分九大科,現在是第九科,最后一科了。最后的這一科是「緣起諸經」,就是十二緣起在諸經里面說法還不一樣,有不同的說法。這里分四科,第一科「釋說道理」,解釋言說的道理,就是為什么這樣說,為什么又那樣說,這不同的說法它有什么道理呢?是這個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復次于彼彼經中」,彼那一部經里面,有多少種的多少不同的說這個十二緣起的道理?那么那是什么道理說不同的緣起呢?譬如說有十二支緣起,又說是十支,不說十二支,少說二支,說十支,那個有的說九支,還有說五支的,或是各式各樣不同的說法。那有什么道理呢?這底下「標」,標出。
酉二、標
謂略說由六種言說道理。
有六個道理才有這樣的說法的。這是「標」,底下「列」出來,那六種呢?
酉三、列
一、由順次第說,二、由逆次第說,三、由一分支說,四、由具分支說,五、由黑品說,六、由白品說。
「一、由順次第說,二、由逆次第說」,這「順次第說」,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順著這個次第去說明十二緣起的道理。「二、由逆次第說」,不順次第,從后面說是生緣老死,為什么有老死呢?是因為有生,生緣老死。為什么有生呢?因為有有,有緣生。為什么有有呢?因為有取。為什么有取呢?因為有愛。為什么有愛呢?因為有受。為什么有受呢?有觸。乃至到為什么有行?因為有無明的關系,無明則有行。就是「逆著次第」去說。
那這樣當然是「流轉門」,這是有漏的十二緣起是這樣子。若是佛教徒修學圣道的時候,那就是也有「順次第說」,也有「逆次第說」。「順次第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順著次第說!改嬷蔚谡f」:就是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受滅則愛滅,乃至無明滅則行滅。所以「流轉門」也有順次第的說法,也有逆次第的說法,「還滅門」也有這兩種說法,這是一個意思。
「三、由一分支說」,第三個道理「由一分」,沒有說十二個緣起,沒有說十二個,只說了一分,說了一分。這個《披尋記》里面解釋,里面如說「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受用緣起,那么這個受是十二支里面有個受,就是受用緣起。或者說「一切生身差別緣起」,一切生身差別緣起,那么這個生,生老死的生,就是生,或者約因說就是行。譬如這個有支,愛緣取、取緣有,因為「有」,所以眾生有各式各樣的果報,不同的果報。那么這樣說就是一分支說,只是一分,十二緣起里面只說一分說一支,而不是全部的。這經里面又有一種說法就是「一切生身相續(xù)緣起」,一切眾生的果報由此至終相續(xù)不斷的生死流轉,那么這就是「由具分支說」,就是具足了十二緣起十二個分,十二支都具足了,這是第「四」個道理。
「五、由黑品說」,黑品說當然就是染污的有漏法,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那么這就是黑品說!噶⒂砂灼氛f」,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無漏的修行人的境界了。加起來有這六種的道理,經上有六種不同的情形來說這十二緣起的。
這前面第一科是「釋說道理」,底下第二科「釋甚深義」,解釋甚深的道理,這個緣起甚深的道理。這分兩科,第一科「所知義」,所知的甚深義,所知的甚深義,當然這是圣人的智慧,佛菩薩的智慧能知道緣起的甚深義。這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披尋記》三三六頁:
謂略說由六種言說道理等者:如說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名由順次第說。又說由生有故老死有,乃至由無明有故行有,名由逆次第說。又復說有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及一切生身差別緣起,當知此唯識支行支所攝,名由一分支說。又復說一切生身相續(xù)緣起,名由具分支說;蛴诰壠鹫f名增益,由諸有支前前為緣后后所隨故,當知此名由黑品說;蛴诰壠鹫f名損減,由一切支前前永斷后后滅故,當知此名由白品說。
申二、釋甚深義(分二科) 酉一、所知義(分二科) 戌一、問
問:如世尊說緣起甚深,此甚深義云何應知?
這經里面佛說緣起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里面這個道理是很深妙的!复松跎盍x云何應知?」若我們沒有成佛,沒有得阿羅漢,我們怎么能知道這個甚深義?我們怎么能知道?要怎么樣才能明白呢?答,底下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標列」。
戌二、答(分二科) 亥一、標列
答: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義。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說。
「由十種相」,我們怎么可以知道呢?佛菩薩慈悲開示我們十種相貌,我們從十種相貌就可以知道緣起的深義。這十種相,那十種呢?「應知緣起甚深義」,從十種相可以知道緣起的甚深義。那十種呢?「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這是四個義。依無常義這底下有六義,前面依苦義、依空義、依無我義,那么加起來就是十義。那么這是「標列」,標列出來。底下解釋,第二科「隨釋」,「隨釋」分四科,第一科是「依無常義」!敢罒o常義」分六科,第一科是「非自作」。
依無常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無!故鞘裁茨?由無而有,原來沒有現在有了,由有而無,就是「無!。若是一直的是無,那么也不能說無常;一直的是有,也不能是無常,無不定無,有也不定有,由有而無,由無而有,那么叫做無常,「無常義」。這個「無常義」,是一個非常使令我們苦惱的人苦惱的眾生是一個有希望的一個道理,我們在苦惱的境界里面受苦,我們不能解脫,但是佛說苦是無常的,你有一天苦會沒有了,這樣子所以我們有希望可以解脫。若永久的苦我們就不行了,就是不可以了。
但是這「無!贡硎疚覀冇邢M,也表示我們苦惱。如果我們現在的境界感覺到滿意,佛說這個滿意的境界是無常的,它也會沒有,就有苦了,所以這無常里面的意思倒是很多的意思。說是無常好像是很消極,其實無常里面有積極的意思,你從這里面可以思惟出來很多的道理的,F在是表示「緣起甚深義」,也用「無!箒肀硎,怎么講呢?底下說第一個「非自作」。
亥二、隨釋(分四科) 天一、依無常義(分六科) 地一、非自作
依無常義者:謂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
「謂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這「無常」的意思就是原來沒有,這十二緣起本來是沒有的,沒有這么回事。沒有,怎么有了呢?「自種子生」,是你創(chuàng)造的種子,你創(chuàng)造的或者是福業(yè)的種子,或者是罪業(yè)的種子,或者是不動業(yè)的種子,你創(chuàng)造了這個種子了,所以十二緣起就開始了,是這么回事!敢啻墶梗苑N子能生出十二緣起就開始了,但是它自己還不夠力量,還要藉重于其他的因緣。種子是個因緣,還要借重其他的增上緣,這樣才可以,還要有所緣緣,還要等無間緣,還要借重其他的因緣,這個時候十二因緣才能開始。但是種子也是力量是太大了,沒有種子還是不行的。這就是由無而有了,所以這是「無!沟南嗝。
地二、非他作
又從他緣生,亦待自種子。
這個緣起法,也要有其他重要的力量的幫助,這件事才能現起。但是沒有自種子還是不行,你自己熏習的種子若是沒有,也是不能生起,還是要有自家的種子的,就是自己要努力,還要其他因緣的協(xié)助才可以。色法也是這樣子,心法也是這樣子;心法要四緣:因緣、增上緣、等無間緣、所緣緣,色法只是因緣和增上緣就可以了?偠灾,單獨是因也不可以,單獨是緣也不可以。
地三、非俱作
又從自種子及從他緣生,而種及緣于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
「又從自種子及從他緣生」,這是第三科,又一定是要從自己的種子,還要從他的因緣和合起來,才可以生起的。單獨是自己的種子也不能生,單獨是助緣也是不能生起的,一定是因緣和合才可以生起的。這是第三科。「而種及緣于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而這自家創(chuàng)造的種子和另外的助緣,「于此生事」,于此因緣所發(fā)生的所生法,是「無作無用亦無運轉」,那么這個種子它也沒有這種作用,緣也沒這個作用,所以不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所生法的運轉,「亦無運轉」。
這個地方就是,前面說是自種子和從他因緣和合,這所生法就出現了。可是這個地方緊接著就說,種子和緣「于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就是沒有,不能夠有所生法,緊接著就是這么說。這地方可以從兩方面解釋這個道理,一個是因緣所生法,因和緣它們本身也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不是一個牢固不可破壞的東西,它們也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它是無常敗壞法,它沒有作用能引起所生法,可以這么說,這是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也可以用一切法本身畢竟空寂,是因緣所生,所生法自性是空無所有的,自性空無所有的。因緣和合了你也不能令它有的,就是因緣所生法,不管是色聲香味觸,一切法都是一樣。但是你觀察一切法的本性都是畢竟空的,雖然是有因緣,因緣具足了還是畢竟空的,還是生即不生,因緣是不能發(fā)生作用,不能令它有,也可以這么講。你若這樣觀察,觀察因緣所生法已經出現了色聲香味觸了,已經出現了一個眾生流轉生死了,但是觀察一切法本性空的時候,無眾生可得,無一切法可得,所以是「無作無用亦無運轉」,也可以這樣講,那么這是一個解釋法。這底下第四科。
地四、非無因
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
說是這個因和緣,因緣和合它們的功能,對于所生法還不是沒有,還是能生出所生法來。你這個大鐘在那里一敲,鐘的聲音就發(fā)出來。這個太陽出來了,下了雨了,有肥沃的土地,這個萬物就生長了,所以因緣還是有功能,有生法的功能,有生果的功能。但是又說「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就是這樣講。
這個天臺智者大師按照龍樹論,按照《中觀論》解釋,因緣所生法,因不能生一切法,就是你只有個種子,你不能生一切法;那么要有因緣,因緣也不能生一切法。你不種種子,下了很多的雨它也不行,也不能生出谷來,也不能生出麥來,還是不行。那么有了因有了緣以后,也不能生,因為因若不能生,果也不能,緣也不能生,和合起來還是不能生。舉一個譬喻,就是一個沙子不能榨出油來,一堆沙子也不能榨出油來;你用米用黃豆要榨油,一粒米一粒豆也能榨出油來,或者是玉蜀黍,一支玉蜀黍也能榨出油來。所以就是有因,因若是不能生,緣也是不能生,和合起來也是不能生,是因不生,緣不生,因緣和合也不生,沒有因緣也不生,一切法是不生的,一切法不生。那么又反過來,「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還是生了,一切法還是因緣所生,這文就是這樣子。
天臺智者大師這么講,現在彌勒菩薩也是這么講,《中觀論》上龍樹論,智者大師也認為龍樹菩薩也是這樣講。但是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不這么說,嘉祥大師不這么說的。嘉祥大師還是說因不生,是說像外道所執(zhí)著一切法有自性,有自性是不能生,有自性不能生,他性不能生,共也不能生,無因也不能生,要因緣才能生。這個因緣和共不一樣,不是一樣的不同的,不是一樣的。那么三論宗的意思,你執(zhí)著有真實性,那樣的因緣是不能生,單因也不生,緣也不生,和合也不生;若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因緣和合是生的。這嘉詳大師中國三論宗的大德,現代的印順老法師和嘉祥大師的說法他們是一致的,要無性因緣才能生法的,因緣所生法的。
現在這里彌勒菩薩沒有這么講,沒有去詳細去解釋性不性的問題,但是也說出,也說的也很明白了。這個自生是種子為「自」,種子為自,就是因緣為自;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是「他」,這個是說的很清楚。那么自種子不生,他緣也不生,那么若是和合了就是生了。那么和合也不生,這個地方就是和合也不生,和合又生,是這么個意思。
地五、剎那生
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我以前曾經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做功課的,我沒有去念《楞嚴咒》,我就天天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以前也是熟,但是有的時候也都忘記,但是忽然間,最近這一個星期想起來,也有這個意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有這個意思,因緣生,因緣也不生,也有這個意思。玄奘大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智者大師沒看見,因為智者大師隋朝的人,玄奘大師唐朝,唐太宗二十二、二十三年才翻《瑜伽師地論》,智者大師沒看見。但是他是讀過《大智度論》,讀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以他還是有這樣的道理說出來。但是智者大師在說那一段道理的時候,似乎是沒有引《大品般若經》作證,沒有引。
但是《大品般若經》是有這種意思,有那么一段文,不妨你們各位誰愿意有這興趣再讀一遍,會讀到那段文。是須菩提尊者提出來的問題問佛,佛在回答的時候,你若不細心就不知道佛怎么回答的,你不容易看得懂。有看見這些文了,再去和《大品般若經》去會合去,才知道是一致的,其實彌勒菩薩也是讀《大品般若經》了,天臺智者大師也是讀《大品般若經》了,所以會說出來相同道理。不過是唯識宗的人,對天臺宗的教義,也不是完全認同的。
「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這是第五科「剎那生」,這緣起義,緣起的甚深義有這樣的意思!赣种T有支」,又這個十二緣起十二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十二有支就是眾生流轉生死的相貌,眾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是沒有開頭的那一天,從無始以來就是這種相貌就是成就的,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是這樣子。但是這種流轉生死的相貌,只有佛菩薩這個圣人的慧眼才看得出來,無明緣行、行緣識,會復雜紛亂的境界看出來一個因果關系,看出因果關系。
就是我們中國的圣人老莊還沒看出來,沒有看出來這個道理,我們的孔夫子,從我們讀他的四書也沒有說清楚,也沒有說清楚這個十二緣起的道理。但是就是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惯@個話說了等于沒說,但是也還不能否定孔夫子不懂;孔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惯@話就是說了,你若明白生就知道死。這話和佛經是合的,我們要明白就是這樣子,明白怎么生怎么死,怎么死怎么生,從十二緣起的確看出是一致的。但是孔夫子沒講出來,他沒講,所以這是佛菩薩的大智慧把它說清楚了。
但是這上面說第五科,「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這種因果流轉的相貌,本來就是那樣就是成就的。「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成就是成就,它是「剎那剎那」的變動,這個「新新」就是變動的意思。如果它不變動就是舊的了,今天的一切法就是昨天的,那么就是陳舊的了。但是一剎那間就不是,后一剎那就不是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不是前一剎那,所以都是新的,都是「新新」而有的,不是舊的,就是剎那剎那的變動。這個「轉」就是變動的意思,它不是寧靜不動的,它相貌是轉變有變化的,所以「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這個在《肇論》,僧肇大師《肇論》上說孔夫子,子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惯@個河流,河的流水就是這么流流,白天也流,晚間也流,這個僧肇大師認為孔夫子明白了無常變動的道理,是無常的意思,僧肇大師這么講這個道理。那么也有一個「新新相轉」的意思,表示這個意思,「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但這個事情在唯識上說,阿賴耶識是頓變,這個說得已經說到家了,的確說到究竟了,一剎那間就沒有了,一剎那間又現前了,這樣子剎那生剎那滅。按我們這個執(zhí)著心特別強的人說,感覺到真是太深奧了,一剎那間就完全都滅了,一剎那間又完全現前了,頓生頓滅這樣子相續(xù)不斷的下去,相續(xù)不斷的下去,這個緣起里面有這樣的道理。
地六、剎那滅
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然似停住運動相現。
我們的古人作詩,說是我們沒有看見古人,但是照見古人的月亮我們看見了,詩上說這句話。其實這就是還沒有覺悟孔夫子說的道理,那個月亮是頓生頓滅的,一剎那就不見了的。我們人就是說:再見!其實是不能再見的,你再見的就不是那個人了,應該是這樣意思才對。
「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這是第六科。前面說「剎那生」,這是「剎那滅」!鸽m剎那速滅,然似停住運動相現」,然而還是好像沒有變動似的,還停在那里,這個運動的相貌還是顯現在那里,我們又不感覺到頓生頓滅,感覺到繼續(xù)停在那里,但是這我們的肉眼遲鈍,肉眼遲鈍看不到那么清楚。再加上頓生頓滅的迅速,頓生頓滅的后面又會知道一點,頓生頓滅的后面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力量,能使令它頓生也是頓滅的,不能說自然的就會生就會滅了,后面有個力量是頓生頓滅。那個是誰呢?就是種子,就是阿賴耶識里面的種子,阿賴耶識里面的種子是頓生頓滅。所以種子生現行的一切法,也是頓生頓滅。種子從那來的?是自己的創(chuàng)造的,你自己熏習來的。這是從「無常義」觀察緣起的深義,這是一段,這一段解釋完了。天二「依苦義」來解釋這個甚深義。
天二、依苦義
依苦義者:謂緣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種相現。
「依苦義者:謂緣起支,一味苦相」,這個因緣所生法,這個十二緣起是「一味苦相」,一味苦相就是行苦。一個壞苦、苦苦、行苦,行苦是一味,只是這么一個味,而不是另外有其他的味,所以叫一味的苦相!付迫N相現」,但是有相似的,似乎彼此相似就是不真實,這個「似」是不真實的意思,就好像是那樣子,就變出來三種的相貌現出來。有壞苦還有苦苦的相貌,那么加上行苦就是三種的相貌現出來,也就是在行苦之中,我們感覺到壞苦出現了,感覺到苦苦出現了,而這個壞苦和苦苦里面也就有這個行苦的。當然有的時候沒有壞苦,沒有苦苦,這個行苦就現出來了,是這樣。
但是這個《披尋記》上,似乎說「一味苦相」就是這個果報,三雜染里面這個生雜染的苦果?喙麖哪莵淼,一定是從煩惱雜染來,從業(yè)雜染出現了生雜染的苦。而這些事情都是相似的,都是不真實的,都是頓生頓滅的,但是在我們的有執(zhí)著的分別心來說,就感覺到苦。這是「約苦義」這么解釋,第三科約「依空義」。
《披尋記》三三七頁:
依苦義者等者:諸行粗重是名為苦,以從業(yè)煩惱生,及能順生一切煩惱與眾苦故,于三苦中是即行苦。如是行苦,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是名一味苦相。如熱癱喻,冷觸對時,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便住不苦不樂受自性苦中;由是說言似三相現。
天三、依空義
依空義者:謂緣起支,雖離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離顯現而說。
這個「空義者:謂緣起支」,這十二緣起支,「雖離有情作者、受者」,雖然是說沒有這個有情,就是我、我見,這個我見就是有情識的眾生都有我見,就是執(zhí)著在這色受想行識里面,執(zhí)著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叫做「有情」。那么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的十二支的緣起都是因緣有的,不是由我創(chuàng)造的,不是我,是因緣有的,不是我。所以也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這個若是有我,我們的心情通常的沒有哲學的心情的話,都是我來創(chuàng)造一件事,成功了我來享受,所以我也是作者,也是受者。
但是這個印度的數論的哲學家認為「我」是受者而不是作者,作者是自性,也叫做冥性,也叫做冥諦。這個自性創(chuàng)造一切法,然后給這個我來享受,最初是沒有一切法的,那么我感覺到寂寞,沒有什么享受心里面不喜歡,心里面動了想要有享受。于是乎這個自性就給他創(chuàng)造宇宙萬有,創(chuàng)造這個色聲香味觸給這個我享受。我一享受就被這些境界困住了,他又感覺到苦,又不歡喜了,不歡喜就修禪定離欲。于是乎自性又把一切法收回來了,那么我就得解脫了。這是數論的哲學說,我是受者,而不是作者,自性才是作者。另外印度的勝論的哲學家,認為我也是受者,我也是作者,這就是和這數論哲學不同,F在佛法里面否認這件事,不承認有我是作者是受者,也不承認一切法有自性的。
「然似不離顯現而說」,然而事實上又好像有我,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就是彼此間這個因果關系一點也不混亂。我造的罪業(yè)也好,我造福業(yè)也好,我負責。你造的罪業(yè),你造的福業(yè),你負責。不能說你造的罪業(yè)福業(yè)由我負責,我造的罪業(yè)我不負責,由你負責,就是混亂了,沒這回事,不混亂的。造的業(yè),惑業(yè)苦它是有一個系統(tǒng),很整齊的延續(xù)下來而不混亂,這就表示好像有我似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然似不離顯現而說」,又好像沒有不離開,好像還是有我,顯現出來的這種因果關系不混亂,好像還是有我,我是我、你是你,這個不混亂的境界還是很明顯的。這也一個深義,緣起的深義。
天四、依無我義(分二科) 地一、補特伽羅無我
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
「依無我義者」,這第四科「依無我義」,顯示十二緣起的深義!钢^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惯@個「空義」是說一切法,當然主要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離開了色受想行識有一個我的體性,現在說無我,這叫做空。下邊這個「依無我義」,就是即一切法有我,即色受想行識有我,這個我也沒有,這叫做「無我義」。這是兩個有點不同,我這樣說不知你們聽明白不?即色受想行識是我,這個我是沒有的叫做「依無我義」。這「空義」是離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沒有這個我,叫做空義,這是不同。
「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每一個緣起支都是此有故彼有,譬如說有生才有老死,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所以老死是不自在的,這個生它也不自在,要有有才有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所以生本身的自性不可得。你這么樣觀察的時候,每一個緣起支都是不自在的,所以每一個緣起支都沒有我相可得!笇崯o有我相」,實在是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這個我是可得的,「然似我相顯現」,可是又好像有我,從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到生緣老死,老死又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一直的延續(xù)下去,這樣子又好像有個我,「似我相顯現」。
這是「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又好像有我的相貌顯現出來,它還是很清楚地顯現出來一個行,無明緣行,顯現出來一個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系統(tǒng)還是很清楚的顯現出來,它不變,不會同其他的眾生混亂,所以「似我相顯現」的。這里面也有深義,那么這是第一科「約補特伽羅無我」來說。
地二、法無我
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
這依補特伽羅我說,補特伽羅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數取趣,中國話翻個數取趣,就是得到一個生命以后,又舍掉了,再去得一個生命,得一個生命又老死了又結束了,又得一個生命,就是這樣一個生命一個生命的延續(xù)下去,那么我們不明白,沒有修行的人認為就是我,我在這樣流轉生死,那叫補特伽羅我。
第二個是「法無我」,「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依勝義諦」,「勝義諦」就是圓成實性,這個勝義諦我們通常方便的說法,譬如說我們用語言文字表達一個道理,這個語言文字是能詮的,這個道理是所詮的,有能詮、有所詮,假藉能詮的語言文字去通達所詮的道理,所詮的道理現在說就是佛所覺悟的勝義諦,這叫做「勝義諦」。就是最殊勝的境界,就是佛的無分別智所證悟的境界,叫做「勝義」;這個「諦」是不顛倒沒有錯誤的意思。
那么「依勝義諦」來說,就是佛所覺悟的境界。佛所覺悟的那個道理是什么呢?「諸法自性」,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山河大地。這山河大地,我們眼所見的這一切境界,也都是能詮,我們看見一棵樹、一朵花,這也都是能詮,它也能詮勝義諦,也有能詮、所詮的意思。我們人與人之間這思想上的溝通,我們要有一個符號,假藉語言文字的能詮,把自己所要講的道理表達出來,別人有相同的符號,若不相同的符號就不行了,相同的符號,我看見這符號,我就知道什么意思了,有能詮、有所詮。但是我們自己眼耳鼻舌身意接觸這一切法的時候,這一切法也都是能詮。那個樹枝一搖動,這就是能詮,里面也有事情。那個鳥一飛、鳥一叫,也是個能詮,也是有事情。這一切有為法的境界都是能詮,它里面也有所詮義,但是義是無量無邊的。但現在是說佛所覺悟的義,叫「勝義諦」。
這「勝義諦」是什么呢?「諸法自性」,就是一切法本來的境界,本來的那個事情,不是我們人工去修飾了一下的,不是這件事情,本來是這么回事情,那個勝義諦是佛所覺悟的。但是這個在《攝大乘論》上,我們若不學《攝大乘論》,我們也不太容易明白,再就是《楞伽經》有提到這件事。譬如我們說有能詮就有所詮,憑借能詮的語言文字或者一切相,去通達所詮義,這樣對不對?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譬如說是有人好心腸來告訴我,說某某人在罵你,某某人在挖你的墻角來破壞你,這是個文字,我聽見文字,我才知道有這件事。我若不知道,這個文字沒有到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沒這文字我就不知道這件事,這件事在我就等于是沒有。
那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這樣的嗎?不是的。我們這樣利用能詮去通達所詮,這是在自己的虛妄分別說有這么一個境界,是你假藉語言文字生起的虛妄分別。就是現在我們說諸法是空的是假的,這是一句話,這句話也是個語言文字,用這句話去明白一切法空。若沒有這句話,還有個諸法空嗎?所以所有的這些名言相,通通都是假的,都是沒有那么回事。所以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的,不能有能所這樣分別的,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諸法自性」不可說,不可以用詮,用語言文字去表達的,那不是的,是不可說的。
雖然是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所以這問題也像前面說,一切法是自不生、他不生、共不生,無因也不生,是沒有生的作用,但是也是生了,這個意思也是相同的。這一切法,佛所覺悟諸法自性的勝義諦,是不可言說的,雖然是不可說,而佛菩薩還說出來很多的經論。「而言諸法自性可說」,還是說一切法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畢竟空寂的,佛怎么修行四念處,怎么得道了,還是這么說,這也是一個甚深義。就是佛這樣子給我們一個橋,我們從這個橋可以過這條河而已,實在這個橋還不是的,還不是彼岸,所以不可說,佛還是說了。因為佛若是實在不說,我們沒辦法明白,所以就是佛是假藉語言文字來開示我們,我們假藉語言文字要通到離文字那里去,這件事才圓滿了。所以這個地方無文字還須要有文字,有文字還不能有文字,這是「緣起甚深義」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1)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1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