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9)

  戌二、取與有(分二科) 亥一、問

  問:若取為緣,皆是有耶?設(shè)是有者,皆取為緣耶?

  這是第八科「緣起分別緣」,這一科里面分九科,現(xiàn)在是第四科「十二支為緣抉擇分別」,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依四句答」這個解釋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順后句答」,順后句這一科是分四科,現(xiàn)在是第二科「取與有」,分兩科,第一科「問」。

  「若取為緣,皆是有耶?」在十二支里面是:取緣有、受緣愛、愛緣取,都講過了,F(xiàn)在講取緣有,這個「取緣有」這件事,這里面提出個問題:若取作助緣而生起來的,一定是有嗎?「皆是有耶?」「有」,就是有強(qiáng)大的力量能招感果報了,那個時候名之為「有」。

  那么這個「有」是以取為緣的,以「取」作助緣。現(xiàn)在提出問題,若取作緣的時候,都是有嗎?「設(shè)是有者,皆取為緣耶?」假設(shè)取為緣是有,它是有強(qiáng)大的力量能有果報的。「皆取為緣耶?」都是用取作助緣的嗎?提出兩個問題,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三科) 天一、標(biāo)

  答:亦應(yīng)作順后句。

  這個問題也應(yīng)該是從后面這一句來回答,就是「設(shè)是有者,皆取為緣耶?」這句話。前面是「問」,這底下第二科是回答,回答里面第一科是「標(biāo)」。「亦應(yīng)作順后句」是標(biāo)。第二科是「釋」。

  天二、釋

  謂所有有,皆取為緣,或取為緣,而非是有。

  「謂所有有,皆取為緣」,這句話說的很肯定。所有的「有」,只要它的力量強(qiáng)大能達(dá)到有果報的程度,這樣的業(yè)力一定是「取」作助緣的,這樣回答「皆取為緣」。

  「或取為緣而非是有」這就是不決定了,或者是「取」是為它作緣,但是它不是「有」,這是變了。

  這是解釋。底下第三科是簡別。

  天三、簡

  謂除有,所余有支。

  「謂除有所余有支」,那就是除掉了這個「有支」,剩下來的其他的有支,就是十二緣起里面別的支,別的支也可以是這樣的,取為緣而不是有支,可能是其他的生老死,也可能其他的支會有這樣的情形的。這一科說完了,第三科是「有與生」。

  戌三、有與生(分二科) 亥一、問

  問:若有為緣,皆是生耶?設(shè)是生者,皆有為緣耶?

  「若有為緣,皆是生耶?」這個強(qiáng)大的業(yè)力為助緣,使令它的果報現(xiàn)起了,那么「有」為緣皆是生嗎?「設(shè)是生者,皆有為緣耶?」提出兩個問題,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釋

  答:諸所有生,皆有為緣;蛴袨榫,而非是生。

  「諸所有生,皆有為緣。」這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第二科是簡!钢T所有」的生,眾生生命現(xiàn)起的時候,都是「有」作緣才能現(xiàn)起的,這是肯定是這樣子!富蛴袨榫壎鞘巧共皇巧。那是什么呢?底下說了。

  天二、簡

  謂除生,所余老死最后有支。

  「謂除生,所余老死」就是把這個「生」簡出去不算數(shù),就是剩下來的老死。老死當(dāng)然也是有為緣的,不然也沒有這件事。這個老死是「最后有支」,在十二緣起里面它是最后的一個支。

  戌四、生與老死(分二科) 亥一、問

  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shè)是老死,皆生為緣耶?

  「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這是第四科「生與老死」分兩科,第一科「問」!溉羰巧鸀榫墶鼓敲淳鸵欢ㄊ抢纤绬?「設(shè)是老死,皆生為緣耶?」這樣問。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釋

  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蛏鸀榫墸抢纤。

  「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這句話也是很肯定的說了。只要這個生命體他衰老了,他死亡了,他一定是有一個生命現(xiàn)起做緣的,不然的話誰老、誰死呢?「或生為緣而非老死」,這又是不決定的。是生命體是現(xiàn)前了,但是不是老死,不是給老死作緣。那么是什么呢?第二科「簡別」。

  天二、簡

  所謂疾病、怨憎合會、親愛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嘆憂苦,種種熱惱。

  「所謂疾病」,就是這個生命體現(xiàn)前了,不是老、不是死,而是有病了,當(dāng)然也是生為緣。或者不是病,而是「怨憎合會」,和憎惡的人、憎恨的人在一起,不可以分離,這也是生為緣!赣H愛別離」和親愛的人愿意在一起,但非要分開不可,這也是生為緣。「所求不遂」,還有其他種種的希求,希求的事情有障礙不能成就,那也是生為緣。

  「及彼所起愁嘆憂苦,種種熱惱」,那就是前面因為有病而「愁嘆憂苦種種熱惱」,或者是「怨憎合會」,有怨家不能在一起,偏要在一起,而引起的「愁嘆憂苦種種熱惱」。還有「親愛別離,所求不逐」這一切的引起的「愁嘆憂苦種種熱惱」,也是以生為緣的。

  這個「生」為「老死作緣,為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逐」這些「愁嘆憂苦種種熱惱」。當(dāng)然這是說非佛教徒,若是佛教徒,你若是修行四念處的時候,雖然是,也是生為緣,但是沒有怨憎會、也沒有愛別離、也沒有所求不遂、也沒有愁嘆憂苦種種熱惱。

  這是佛法可貴的地方就在這里,能消除去這一切的苦惱,那就是你能夠「若見諸相非相」就沒有問題了。這個倒是很現(xiàn)成的一件事,說起來就是一轉(zhuǎn)念之間而已,并不是距離一萬八千里,就在你現(xiàn)在一念心一轉(zhuǎn)就是了。但是就是不容易轉(zhuǎn),你向那一方面轉(zhuǎn)什么事也沒有,你不轉(zhuǎn)很多的苦惱。這是說難也很難!說容易也很容易!

  申五、所障能障分別(分二科) 酉一、所障(分三科)

  戌一、障正見等(分二科) 亥一、舉于正見(分二科)  天一、問

  問:是諸有支,幾與道支所攝正見,為勝障礙?

  這是第五科,是「緣起分別緣」,一共是九科,前四科講完了。第四科剛才講十二支為緣抉擇分別,這一科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五科「所障能障分別」,有所障礙的、有能障礙的不同。

  「是諸有支,幾與道支所攝正見,為勝障礙?」有這么多的部分,一共是十二有支,十二支!笌着c道支所攝正見為勝障礙」那幾個支。這十二支里面那一個支與這個「道支」,「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里面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一共是八支。

  那么這十二緣起支,那幾個支給「道」支里面所攝的,「正見為勝障礙」為最強(qiáng)大的障礙?這個「正見」是什么呢?就是得初果以后的圣人,他那一念清凈的無分別智慧,觀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寂,無我、無我所的那個無分別的智慧,那個智慧就叫做「正見」。因為他能與諸法實(shí)相相應(yīng)了、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了,所以叫做「正見」。

  這個「障礙」叫你不出現(xiàn),你想要得正見不行!有障礙,障礙上面加個「勝」那就不同了,就是特別有力量、特別的能障礙你。這十二緣起是生死流轉(zhuǎn)的惑業(yè)苦的境界,都是對于正見有障礙的。但是現(xiàn)在不說這個,說「勝障礙」,就是障礙中它的力量最大,它有最大的力量障礙你,叫你不出現(xiàn),你想要得圣道不可以,障礙你。那一個支是障礙中有最大障礙力量的,這樣意思。

  天二、答

  答:無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為勝障。

  這是說出來十二緣起里面第一個就是「無明」,無明在前面解釋的時候說的非常清楚。主要的就是我我所、我見,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里面有個我,主要是這個力量太大了,這個「我」。

  前面說是生緣老死,不是老死,「謂疾病、怨憎合會、親愛別離、所求不遂」這些為緣,其實(shí)你能夠與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相應(yīng)了就沒事了,就沒有這個問題了,F(xiàn)在又是提出這個問題,就是與「正見為勝障礙」,誰呢?就是「無明」,就是執(zhí)著有個我就是這個事情,執(zhí)著有個我,執(zhí)著人我和法我都應(yīng)該在內(nèi)。

  那么得圣道第一個就是要「無我」。你有「我」正好是障礙這個無我的智慧。「及彼所起意行」,這個無明發(fā)動出來的無明緣行,無明為行做因緣,使令行生起!感小咕褪牵荷硇、語行、意行,這三行。三行里面最重要的是「意行」,心為本,心若動了才發(fā)動到身語,所以說到「意行」就是它的力量大,它的力量大,它也能障礙,能障礙你這個「正見」的生起。

  「若有一分」,這個「若」字當(dāng)作「即」字講,就是即有一分。這個「有」就是有支,愛緣取、取緣有,這個「有支」就是自己造的這個業(yè),造的這個罪業(yè)也好,或者造的福業(yè)也好,達(dá)到有感果報的程度的時候也是很厲害的。

  這個「有支」現(xiàn)前的時候也是能障礙你,你想要修行不行、不可以。若到三惡道去,那個「有」若到三惡道去,當(dāng)然很明顯的是不能修行。就在人天的世界也是,這個大福德的境界一來了,你想修行也不行就把你障礙住了,也是有這種事情。

  但是這個事情還是力量的問題,就是你這個「正見」就是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力量若大那無明和「有」也不能障礙。你這個「正見」的善根力量小,那個「無明和意行」和「有」也是障礙「正見」,就是誰的力量大誰就發(fā)生作用。你的力量大就障礙我,我的力量大就障礙你。

  但是一般的人來說多數(shù)是善根的力量輸了、輸?shù)袅。無明和意行「有」的力量太大,「有」也是行,「意行」也是行,就是「有」是愛取滋潤了以后,「意行」就變成「有」了,那么意思,意行變成「有」了。

  若是「有」,這個業(yè)力沒得果報的時候,在得果報之前這不要緊,在那之前的時候出家還可以。若是雖然有善根,但是你那個時候,塵勞的境界都現(xiàn)前了,不行了!沒有辦法。

  那個儒童,《大毗婆沙論》說那個儒童就是在沒有結(jié)婚以前佛就去把他度化,給他說了法,得了三果就出家了。如果佛晚兩個鐘頭去就不成了,他結(jié)婚了,所以佛對阿難尊者說是早一點(diǎn)去,晚了就不行了。其實(shí)佛在世的時候不只這件事,還有好多事都是這樣子。

  所以這個「有」支就看出來,這個「有」也有障礙的力量,是誰對于正見有勝力的障礙、有大障礙呢?「無明和行」,三行里面是「意行」,再加上「有支的一分」有支的一分,「有支」里面也是有身、語、意也是分三分,其中就說「意」的這一分「能為勝障」,能為一個大力量的障礙。

  亥二、例正思惟等

  如于正見如是,于正思惟及正精進(jìn)亦爾。

  這是第二科是「正思惟」。亥一「舉于正見」,亥二「例正思惟等」。

  「如于正見如是」,像前面說的這個「正見」,是無明和意行,和「有」的一分能障礙它。那么對于八正道里面還有那個「正思惟和正精進(jìn)亦爾」,也是有障礙的、有勝障!刚姟故菬o分別的智慧,得了圣道的圣人無分別的智慧。

  這個「正思惟和正精進(jìn)」是圣人的有分別的智慧,還是智慧,戒定慧,這屬于慧「正思惟」。這個「慧」也是無明和所起意行及有一分能做障礙的,一樣。這個障礙當(dāng)然是在沒成就的時候,沒得圣道之前才有這個作用,你已經(jīng)成就了它不能障礙了。已經(jīng)得圣道的人他的「正見、正思惟、正精進(jìn)」已經(jīng)成就無漏的正見、正思惟、正精進(jìn)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無明」是不能障礙的。

  戌二、障正語等

  若正語、正業(yè)、正命,以身行、語行,及有一分,為勝障礙。

  這是戌二第二科。這個所障礙中分三科,第一科「障正見等」,現(xiàn)在是第二科「障正語等」。這個正語、正業(yè)、正命是屬于「戒」,戒定慧是屬于「戒」。這個「正語、正業(yè)、正命」這三支,八正道里面的三個支、三個部分。

  「以身行、語行」,就是那個無明緣行的那個「行」里面一個身行和語行,當(dāng)然這里面也應(yīng)該有無明的力量,不然怎么能有行呢?無明發(fā)動出來的身行和語行,「及有一分」就是屬于身、屬于語那一分,它對于正語、正業(yè)、正命有障礙,是這樣子。

  戌三、障正念等

  若正念、正定,以余有支為勝障礙應(yīng)知。

  這是第三科「障正念等」。「正念、正定」就是屬于定,前面是一個慧和戒這兩個。這底下正念、正定就屬于定。戒定慧、八正道就是把它匯成三無漏學(xué)。這個正念,由正念而得正定,所以正念也就屬于定了。

  「以余有支」這十二有支里面,除了前面說的這幾支以外,剩余的支「為勝障礙」那是最有力量的障礙,使令你這個正念、正定不能成就,最厲害就是愛取了,這愛取了。你這個愛取在活動的時候,你想要得禪定、你想要得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若正念、正定,以余有支為勝障礙應(yīng)知」,這是約所障,八正道里面戒定慧這是所障。

  酉二、能障(分二科) 戌一、問

  問:是諸有支,幾唯雜染品?幾通雜染清凈品?

  這是第二科「能障」,分二科。第一科問「是諸有支,幾唯雜染品?」那幾支唯獨(dú)是雜染?唯獨(dú)是不清凈的?「幾通雜染清凈品?」那幾支又是雜染、又不是雜染而是清凈的呢?提出這個問題。這十二有支是「能障礙」,現(xiàn)在說這個能障礙提出這個問題。底下回答;卮鸬谝豢剖恰缚偙嫫贰。

  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總辨品

  答:四唯雜染品,余通雜染清凈品。

  這個「總辨品」。「四唯雜染品」十二有支里面四個品是雜染。但是在《披尋記》里面他說這個「四」,他疑惑應(yīng)該做「三」,應(yīng)該是三為雜染。他這句話也有根據(jù),三是什么呢?謂無明、愛、取這三個,這三個是雜染。無明也是雜染,愛、取都是雜染。根據(jù)什么說那個四應(yīng)該是「三」呢?

  《成唯識論》上說『三唯是染,煩惱性故!粺o明、愛、取是屬于雜染的煩惱,所有就說是三而不說是四。但是在窺基大師的解釋又不同,說「四唯雜染品」,無明、愛、取是三個,另外是誰呢?是老、老死!咐稀故鞘裁匆馑寄兀咳说嚼系臅r候不能修行,他不能用戒定慧來調(diào)自己了就是雜染,這是一個解釋。另外一個不說是老,說是「識」,無明緣行、行緣識!缸R」也是雜染,那是什么呢,是指「中有」的末心,中有投胎的時候最后一剎那,最后一剎那是染污心,所以也是染污,「唯雜染」。這樣說無明、愛、取加識,或者是加老,那么就是「雜染品」。

  「余通雜染清凈品」其余的,這說四個支,剩下就是八個支了。那八支也通于雜染也通于清凈的,這樣解釋。

  底下「釋妨難」。前面是「總辨」,后面再解釋有困難的地方,分兩科,第一科「問」,第二科回答。

  《披尋記》三二八頁:

  四唯雜染品等者:此中四言,疑應(yīng)作三,謂無明愛取!冻唯識》說:三唯是染,煩惱性故。七唯不染,異熟果故。七分位中容起染故,假說通二。余通二種。由是當(dāng)知此所說義。

  亥二、釋妨難(分二科) 天一、問

  問:云何生支通二品耶?

  這個最后的第十一品,生老死的「生支」,生支怎么能說它是通于兩方面,又是清凈又是不清凈呢?

  天二、答

  答:若生惡趣及有難處,唯是雜染品。若生人天諸無難處,此通染凈品。

  「答:若生惡趣及有難處,唯是雜染品」,這個眾生他生到三惡道去了,生到地獄、餓鬼、畜生世界去了,當(dāng)然這都是苦惱的境界,這是雜染。「及有難處」及生到有難的地方去。譬如說八難,或是八無暇,三惡道就是八難中的三個,另外你若是生到長壽天,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玄奘法師翻個八無暇,『無暇』就是沒有時間。說釋迦牟尼佛在人間講解佛法去聽法去,不行!我沒有時間,無暇我沒有時間。在人也是一樣,說是你來打禪七吧!我沒有時間,這叫做「難」,就是有困難,讓他來學(xué)習(xí)佛法有困難。譬如去聽經(jīng)去吧!不!不!我沒有時間,這叫做「難」。他學(xué)習(xí)佛法有困難,不能學(xué)習(xí)佛法,那么就是貪瞋癡在活動了,那么就叫做「染污」。他說這個「生」,他說生就是「染污」。

  這個是生在人間,有盲、聾、喑、啞,也不能學(xué)習(xí)佛法,那么就只好貪瞋癡活動了。再就是佛前、佛后,世界上沒有佛法。還有世智辯聰、邪知邪見,他毀謗佛法不肯學(xué)習(xí)佛法,那也是邪知邪見。第三是北俱盧洲,到了北俱盧洲的時候也不肯學(xué)習(xí)佛法,沒有這個需要嘛!我生活什么都是自在的、滿意的。你要我學(xué)習(xí)佛法,學(xué)習(xí)佛法干什么,不需要。

  所以我們也不是三惡道,也不是盲、聾、喑、啞,也不是佛前、佛后,又不是世智辯聰、又不是北俱盧洲、又不是生在長壽天。我們遇見佛法了,我們又能來到一個學(xué)習(xí)《瑜伽師地論》的一個因緣了,這就是清凈了,我們應(yīng)該說是清凈的、這是一個好因緣。

  「若生惡趣及有難處」,那么他這個「生」就是「雜染品」。「若生人天諸無難處」若生在人間,或者生在天上也沒有「難」,沒有這么多的困難,有時間來學(xué)習(xí)佛法,其實(shí)也沒有時間,就是把那些事情都放下了,我用這個時間來學(xué)習(xí)佛法,有沒有時間,是你自己決定的。

  所以「無難處」,你感覺學(xué)習(xí)佛法沒有困難,那么這就好了,所以這就是清凈了,你這樣的一個「生」,你這個生命體就是清凈的!复送ㄈ緝羝贰,所以這個「生」也通于染、也通于凈,就在乎你自己決定了,來到人間就在乎自己決定了。

  亥三、例通應(yīng)

  當(dāng)知余支,隨其所應(yīng),皆通二品。

  其余的支,無明、行、識都算是「染污」,其余的支就是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赣小故遣磺鍍簦、老死都是通于清凈也通于染污!鸽S其所應(yīng)皆通二品」通于染、凈兩品。

  申六、不有及滅分別(分二科) 酉一、約煩惱業(yè)生雜染品辨(分二科)

  戌一、舉三道理(分三科) 亥一、無明緣行(分二科) 天一、問

  問:何等無明不有故,行不有?何等無明滅故,行滅耶?

  前面是第五科「所障、能障」的分別;「所障」的就是八正道、「能障」的就是十二緣起了,這是第五科。第六科「不有及滅分別」,申六「不有及滅分別」,從十二緣起上來分辨這件事情,這個里面分兩科,第一科「約煩惱業(yè)生雜染品辨」,約三雜染來辨別。第一科「舉三道理」,舉出來三種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無明緣行」,這一個道理,分兩科,第一科問。

  「何等無明不有」,無明也是各式各樣的那一種無明沒有了!腹市胁挥小篃o明緣行,無明也不有,行也就不有了,是這樣意思!负蔚葻o明滅故,行滅耶」,那一類的無明滅掉了,那個行就沒有了呢?「故行滅耶」,這是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有和滅、不有和滅,這是《阿含經(jīng)》上說這個話: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一共是四句,這里面引來兩句:一個是有無,一個是生滅,拿來兩句。這個有無和生滅的差別前后都有解釋過。

  天二、答

  答:有三種。發(fā)起、纏、隨眠無明。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由彼滅故,行亦隨滅。

  「答:有三種:發(fā)起、纏、隨眠無明」,這個無明有三種。那三種呢?第一個是「發(fā)起」無明、第二個是「纏」無明、第三個是「隨眠」的無明,這三種無明。

  「發(fā)起」無明,就是這無明能發(fā)起種種的業(yè),就是發(fā)業(yè)無明,最初發(fā)動要這樣做,造這個業(yè)力,或者福業(yè)、罪業(yè)、不動業(yè),發(fā)業(yè)無明。

  「纏」無明,「纏」是什么意思呢?「纏」就是無明活動了、活動出來,活動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意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自主,就是無明來作主,無明叫你怎么的,你就怎么的。自己還有一點(diǎn)智慧感覺這個事不對,不應(yīng)該這樣做,不可以!非這樣作不可,就是被它纏住了,所以叫做「纏」,就是不能自主的意思叫「纏」。

  「隨眠」,就是無明它沒有活動出來,在那里睡覺,就是在阿賴耶識里面沒有動,這是無明的種子。無明種子發(fā)動出來叫「纏」,纏的無明去造種種業(yè),叫「發(fā)起」無明。

  或者這樣分別,「發(fā)起無明」就是無明緣行這個無明;「纏」就是愛取有的愛取,叫作「纏」,就是「潤生無明」;「隨眠無明」就是無明沒有動,它沒有活動出來,沒有活動出來就是因緣不夠,沒有所緣緣也不行,沒有增上緣也不可以;蛘呤沁@個佛教徒他有四念處的修行,無明被障礙了,那它也不動,F(xiàn)在說無明有這三種不同。

  「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有這樣的無明滅了,「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由彼滅故,行亦隨滅」,這個意思,這個斷無明實(shí)在來說、根本上來說,這個隨眠無明滅了,隨眠無明滅了,纏無明也就沒有了,纏無明沒有了隨眠、纏沒有了,當(dāng)然發(fā)業(yè)無明也沒有了。最重要的就是「隨眠無明」要滅,要滅除這隨眠無明,隨眠無明怎么樣滅呢?

  在《顯揚(yáng)圣教論》上有一句話:『要深入諸法實(shí)相,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深入諸法實(shí)相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波羅密,觀諸法實(shí)相,就是毗缽舍那,所以只是修止而不修觀,你不修我空觀、你不修法空觀,你這我執(zhí)還在,你這法執(zhí)也是在,你就不能斷惑證真,你不能斷。

  你這個定,你心里面怎么樣的明靜而住都是不行的,你不能夠見法性,不可以!你就不能夠斷這個無明的隨眠,那還就是個生死凡夫,頂多得一點(diǎn)禪定,但是無明還是在的。但是自己認(rèn)為自己是得圣道了,我開悟了!其實(shí)是糊涂,那里開悟了呢?

  這個從古代唐朝那時候荊溪尊者,他的著作里面就提到,訶斥這個禪宗的人叫暗證,黑暗的『暗』,信解行證的『證』,叫暗證,就訶斥這件事。所以你若學(xué)習(xí)了經(jīng)論,你就會知道什么叫做『證』?什么叫做信、解、行、證?你學(xué)習(xí)了這樣的佛法以后,你就是有了一個『擇法眼』了,有擇法眼你再看看這個人這樣修行,那個人那樣修行,喔!你心里面就有數(shù),你修行的不對!自然就會這樣說,自然會知道。若是你沒有學(xué)過這些經(jīng)論,你不知道這件事,不知道這些事,哎呀!真了不起,只知道這么說一句就算了,你不能夠鑒別這件事。

  所以我又要提起印順老法師,我問:佛法來到中國,中國有沒有圣人?印順老法師不出聲不回答,不回答這個問題。還是不回答比較好,沒有痕跡誰也不能批評。你若是說「發(fā)起、纏、隨眠無明,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由彼滅故行亦隨滅」。

  若是引《顯揚(yáng)圣教論》講的,『要深入諸法實(shí)相』,就是毗缽舍那才能斷煩惱,若沒有這樣的修行,你不能斷煩惱的,你還是沒有開悟,這就有是非了。!你毀謗誰? 你輕視祖師,就可以說出這句話來了,若不出聲就沒有可批評的。但是也就表示不同意,不同意這種說法,不同意你說你開悟了。

  所以「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由隨眠無明滅故則纏無明、發(fā)起業(yè)的無明也都沒有了。不是從表面上看,表面上我也沒有貪、也沒有瞋、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就是圣人了嗎?其實(shí)不是,若是煩惱種子滅掉了才是圣人。所以經(jīng)教上說的是很吻合的、很契合的,道理是很契合的,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說的微細(xì),唯識的經(jīng)論說出的事情都是很微細(xì),不是粗枝大葉那樣講法,不是的。

  「由彼滅故行亦隨滅」,由無明滅了,那么行就滅、就不發(fā)動行了就沒有了。但是有般若波羅密,行六度萬行廣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這是圣人的境界了。前面說「由彼滅故行亦隨滅」,這是有漏的生死凡夫惑業(yè)苦的境界,無漏的大菩薩的境界那還是廣大無邊的,是這樣子的。

  亥二、行緣識(分二科) 天一、問

  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何等行滅故,識滅耶?

  「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前面是「不有及滅分別」,分兩科,第一科「約煩惱業(yè)生雜染品辨」,分兩科,第一科「舉三道理」,舉三道理這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就是「無明緣行」這是個道理,F(xiàn)在第二科「行緣識」,第二個道理,分兩科,第一科「問」。

  「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這個「行」,也是各式各樣的,行不有了,識也不有,因為是行緣識,行若不有了識也就不有了!负蔚刃胁挥泄,識不有呢?何等行滅故,識滅呢?」提出這問題。

  底下回答,答分兩科,第一科是「舉有」。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舉有

  答:諸行于自相續(xù)中,已作已滅,及未起對治,又由意行有故,起身語行,由此有故彼有。

  是這樣子回答這問題!钢T行于自相續(xù)中」,就是無明緣行的時候,你這樣身行、語行一動作了,就是在你的生命體「相續(xù)」,就是你的生命體,生命是相續(xù)不斷的。這個生命出現(xiàn)了又老死了、又死掉了、死掉了又出現(xiàn)了、出現(xiàn)又死了、死了又出現(xiàn)了,總是相續(xù)的、不會斷的。

  「在相續(xù)中已作已滅」,就是你已經(jīng)做的這個行,當(dāng)然得了果報了,得果報了又滅了。當(dāng)然這可能會得了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的果報。在人間、天上要多少回,然后這一段的業(yè)力結(jié)束了。但是還繼續(xù)造,還是有無量無邊的業(yè)力的,這個業(yè)力眾生一直是這樣的。

  這樣的諸行是「及未起對治」,這是一樣,和前面有點(diǎn)不同了,就是他沒有遇見三寶、沒有遇見佛法僧、沒遇見佛法。沒有遇見佛法他不能夠修四念處,就是遇見了你沒有修四念處來對治,你沒有修四念處用般若來對治你的業(yè)力,沒對治它,沒對治它所以這個「行」就行緣識了,有這個行就有這個識,若是沒這個行就沒這個識,是這樣意思。

  「又有意行有故,起身語行」,無明緣行這個「行」,主要是「意行」,就是那個第六意識。第六意識你要造福行、罪行、不動行,有了!一造好了,有了!那么意行有了,就發(fā)動到身行、語行去,就不限于在心里面。他會發(fā)出來語言、發(fā)出來動作的,那么就是身、語行。所以「由此有故彼有」,就是意行有故,身語行,就是要「有」,是這樣意思。這是「舉有」。

  地二、例無

  彼無故,彼緣識亦無;此若全滅,當(dāng)知識亦隨滅。

  「彼無故」,說是沒有經(jīng)過佛法的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你沒有修這個止觀,奢摩他、毗缽舍那,你沒有這樣圣道的對治,那么你造了那個行,當(dāng)然它有行,就行緣識。若是你能對治,一對治那個行就沒有了,「行」就沒作用了。

  對治這里面應(yīng)該是這么說,就是「行」若發(fā)動的時候,得果報要有煩惱的愛取的滋潤、支持,愛取煩惱的支持,業(yè)力才能得果報。但是你若是修四念處就把愛取消滅了,那么你以前造的業(yè)力得不到愛取的資助。愛取不給它力量,那么「行」就不能發(fā)生作用,那么就等于是沒有了。所以「彼無故,彼緣識亦無」,那個「行」不能發(fā)生作用了,不能發(fā)生作用,所以「彼為緣而識生起」這件事也沒有了,行就不為識做緣了。

  所以過去生中造了很多的業(yè),是在人間、天上,或是到地獄去受果報的,但是你修學(xué)佛法,得了初果了,或得了阿羅漢果了,就不行了,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了,這件事就結(jié)束了,不流轉(zhuǎn)生死了,所以「彼無故,彼緣識亦無」。「此若全滅,當(dāng)知識亦隨滅」,當(dāng)然彼若全滅,意行所造的滅,身行、語行也都滅了。

  若是我們修行只得個初果,三惡道的這一部分是滅了。人、天還沒滅,還在人、天還要流轉(zhuǎn)七番生死的,就不是全滅。假使得阿羅漢果以上,就是完全滅了。完全滅了,「當(dāng)知識亦隨滅」,那么這個中有就不顛倒了,『陰境若現(xiàn)前,瞥爾隨他去』,就沒這件事了,所以「此若全滅,當(dāng)知識亦隨滅」,識也就滅了。

  這可見我們?nèi)粽f是從經(jīng)論上學(xué)習(xí)知道這件事,知道完就算了,那也都沒有什么。如果是自己還有出離生死的愿望,我想要不受生死苦,那么這件事就應(yīng)該要注意了。唉喲!行緣識的時候,就是『陰境若現(xiàn)前』這個時候,「行」一發(fā)生作用的時候就出來中有了,中有就是顛倒迷惑了,就是可能到三惡道去受果報,可能在人、天里受果報,就流轉(zhuǎn)生死了。那么怎么辦呢?怎么樣才能滅呢?

  「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何等行滅故識滅」,這要積極的要修四念處了,自然是這么回事,積極要修四念處,要把它滅了才可以,要把愛取心滅。我怎么知道是滅了呢?就在生存的時候就知道了,生存的時候你常常用四念處修行,你就知道你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聲香味觸的時候,你就知道我這愛取滅不滅,是滅了?是沒滅?就知道嘛!就知道了。還用別人告訴嗎?當(dāng)然別人也會告訴你,你的善知識會告訴你的,所以「此若全滅,當(dāng)知識亦隨滅」。如果說我只是書本上看看就完了,那就是不在意這件事。將來行緣識的時候,行緣識就行緣識好了,那就是這么回事情了。

  亥三、識緣名色六處觸受(分二科) 天一、舉識緣名色(分二科) 地一、問

  問:何等識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識滅故,名色滅耶?

  「問:何等識不有故,名色不有?」這是第三科第三個道理。前面是「行緣識」的道理,現(xiàn)在說是「識緣名色、六處、觸、受」的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舉識緣名色」。「何等識不有故,名色就不有?何等識滅故,名色滅耶呢?」舉這個問題。

  地二、答

  答: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

  「答: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惯@樣回答!阜N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這個「種子識不有」這句話就是阿賴耶識,在阿賴耶識的時候,就是人在生存的時候,生存的時候,前六識遇見境界的時候,那么就是愛取,就是無明愛取去活動,活動就在識里面熏成種子了,熏成種子的時候這時候就叫「種子識」。

  如果你沒有熏成種子識,「種子識不有」,因為你修了四念處,四念處力量強(qiáng)大了,雖然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住最上舍』心里不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大菩薩境界、阿羅漢也有這種境界,他就不熏習(xí)了,不去愛也不憎,也不愛也不憎,心里面住最上舍,那不熏成種子。不熏成種子這時候,「種子識不有」已經(jīng)沒有,不有的原故「果識不有」,將來也不會再去得果去。你若有這「種子識」,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種子就要去得果報,那就叫做「果識」。

  譬如我們現(xiàn)在得人的果報,看上去是有一個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在那邊活活的在那兒動,實(shí)際上就是那個種子在動。那個種子結(jié)束了,說它還有很多飯,可以吃飯的沒有用,你吃飯也活不下去了,要結(jié)束了,果報要結(jié)束了,就是種子在那邊動,那就叫做「果識」。他們有了種子但還沒得果報,那就叫做「種子識」。因識、果識有這樣的不同,你沒有種子的時候,他就沒有去得果報那個時候了,「果識」也就不有。

  「此俱滅故,俱名色滅」,沒有因識那么也就沒有果識,這個因果識都沒有,「此俱滅故」這兩個識都沒有了,「俱名色滅」,和識在一起現(xiàn)出來名色的果報也就沒有了、也不出現(xiàn)了,自然是滅了。

  你說是了生死,怎么了生死?怎么叫做了生死?這地方說的很清楚,就是這樣子了生死,就是要把種子識滅了。怎么樣種子識才能滅呢?就是不要有愛取,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現(xiàn)在說是明相應(yīng)觸,用般若與六根相應(yīng),去接觸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有般若的智慧,有般若智慧的時候他就沒有愛取的熏習(xí)了,是「種子識不有」。種子識不有,果識也不有;果識也不有,名色也不有,那么就是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了。

  不是說死了以后,不是!就是現(xiàn)在他的正念四念處的觀,觀智相應(yīng)了就入于諸法實(shí)相,與諸法實(shí)相統(tǒng)一了,就是現(xiàn)在不是死亡了以后,不是的!就是現(xiàn)在與諸法實(shí)相相應(yīng)了,他就是住最上舍了。他入定的時候住最上舍,出定以后還是住最上舍,他心里面不擾。當(dāng)然阿羅漢還有一點(diǎn)習(xí)氣,雖然有習(xí)氣但是還是清凈!阜N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