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4)

  申七、隨順意樂功德隆盛

  又善知恩知報恩等,隨順意樂種種白法,皆悉成就。

  這是第五大科「覺分相應增上慧住」,這一大科里面又分十三科,現在是第七科「隨順意樂功德隆盛」。

  「又善知恩知報恩等」,就是這位菩薩應該是第四地,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這個焰慧地菩薩他「善知恩」,他善巧地……,其實善巧就是智慧,知道三寶的恩德,佛法僧的恩德。若是每一天有讀《般若經》的話,你心里面會感覺到歡喜;你若是修止觀的話,你讀《般若經》對你的止觀也有幫助。若是見佛聞法,那是更明顯的了,所以能知道恩,知道佛菩薩,知道三寶對我們的恩德!钢獔蠖鞯取,也會知道怎么樣來報答三寶的恩德。

  「隨順意樂種種白法」,因為得到三寶的慈悲,自己這個道力增長,也就會有殊勝的意樂。這個「意樂」里面有信解的意思,對于他有信心,里邊還有理解的意思,理解就是智慧了,同時里邊也有愿的意思。有信、有愿,有慧,有這么多的含義。隨順他自己的信愿,「種種白法皆悉成就」,就是各式各樣清凈的功德都能夠成就了,就是肯這樣努力地修行而成就了。

  《披尋記》一五九一頁:

  又善知恩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如是成知恩心,知報恩心,轉柔和同止安樂,直心,軟心,無稠林行,無有諂曲,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如是善心成就。如是寂滅心成就,如是善寂滅心成就。此應準釋。彼說善心寂滅心及善寂滅心,即此種種白法應知。

  「又善知恩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如是成知恩心,知報恩心,轉柔和同止安樂」,這位菩薩在他內心里面能夠成就知三寶的恩德,有這樣的思想。也知道報恩的,也有這個思想。「轉柔和」,就是他的心性更能夠調柔!竿拱矘贰,同在一處住,他心里面安樂。這個人如果是脾氣太大了,和人同住就有困難,容易觸惱人。但是這位菩薩他在第一義諦那里住,他心里面沒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大家同住在一起很安樂。他自己安住在第一義諦那里也是安樂,和別的同梵行者在一起住也是很安樂的。「直心」,這個心特別直,而沒有彎曲,就是很誠實!杠浶摹梗浘褪侨彳。

  「無稠林行」,這個稠林是什么?就是指煩惱,這個貪瞋癡的煩惱很多,就像稠林似的。而這位菩薩「無稠林行」,他沒有煩惱的活動,沒有這些事情。「無有諂曲」,這個諂曲就是心不直,表面上很和樂,但內心里面有其他的動機,這是使令人很難建立信心的,而這位菩薩沒有諂曲的事情!笩o有我慢」,他也不會自己很高慢,沒有這種心情,沒有這個慢心。當然這位菩薩已經到達了圣位,見第一義諦了,他的境界是很高的,但他心不高慢,這也是不容易。自己本來沒有什么值得高慢的,反倒會高慢;而這位菩薩是很有道德,但是他不高慢。

  「善受教誨」,這位菩薩他能接受別人的教誨;別人對他的教誨,他能接受,這也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教誨也是很難的事情。不要說他是很純潔,就是有了過失也不接受別人的教誨,這個我、我所太厲害了的關系。而這位菩薩那么高的境界他能接受別人的教誨,當然教誨那個人不是平常人!傅谜f者意」,他能夠認識到同他說那一段話的真義。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有這個困難,就是你對他說那一段話,他不能得到那一段話的正義,就是弄偏了,就誤會了,容易有這個事情。而這位圣者他沒有這個事情,「得說者意」。

  「如是善心成就」,前面說的這么多的善心:「知恩心,知報恩心,轉柔和同止安樂,直心,軟心,無稠林行,無有諂曲,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這都是好心,這么多的清凈光明的想法。「成就」,這么多的好心都成就了!溉缡羌艤缧某删汀梗懊嬲f的這個呢,是說這位菩薩,他的心……他沒有入定,他這個時候的心是在世俗諦上活動,都是這樣莊嚴的,F在「寂滅心成就」,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離一切分別相。安住在第一義諦,心里面沒有分別。說離一切相,也就是心里不分別,所以心里也沒有相。有分別心,他就有所分別的相。現在心情寂滅,就是離一切相,就是離一切分別了,當然這是圣人才能有這個境界。若是我們能夠降伏自己,肯努力靜坐,心也能有一點寂靜住,但是不能說是無分別。但是那一點寂靜住也還是由努力中來,你不歡喜努力的人,辦不到這件事。你辦不到這件事,你就不會有那個享受。心里面寂靜住,在我們現在的程度來說,那是很高的一種享受。你若靜坐能夠有點相應,還是一個很高貴的事情!溉缡羌艤缧某删汀。

  「如是善寂滅心成就」,前面說是寂滅心成就,這個地方說是「如是」,是指前面這一段文。前面這一段文這是有兩個意思:從一開始從「知恩心,知報恩心」,乃至到「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這是善心。下面說是「如是寂滅心」,這是一個善,一個寂滅心,這兩種心都成就了。不入定心里面也是善,入定也是善!复藨獪梳尅梗@是《十地經》上說的話,現在這個《瑜伽師地論》這一段文:「又善知恩知報恩等,隨順意樂種種白法,皆悉成就」,這一段文應該準照《十地經》這一段文來解釋!副苏f善心、寂滅心及善寂滅心,即此種種白法應知」,《十地經》說的那個善心,說那個寂滅心、善寂滅心,也就是這個《瑜伽師地論》這一段文「種種白法」,就指這個說的。

  這是第七科「隨順意樂功德隆盛」,那就是種種白法皆悉成就,這叫做功德隆盛。

  申八、尋求上業(yè)發(fā)大精進

  尋求上地能修治業(yè)、發(fā)大精進、逮得安住。

  這是第八科!笇で笊系啬苄拗螛I(yè)」,這位第四地焰慧地,他的功德這么樣高了,但是他還不知足,他還希求,「尋求」也就是希求,希求再向上進步。因為還沒有成佛,他希求上進,希求成就上地的功德。當然上地的功德,那就還是要努力地修行!改苄拗螛I(yè)」,他有堪能性修習這個對治的止觀的功德業(yè)!赴l(fā)大精進」,他能建立這個大精進力。那就是他的功夫更高了,這個止的功夫也高深了,觀的功夫也高深了,而這個功夫的高深是大精進力才能成就的,不是我們懈怠人,懈怠人是不及格了!「逮得安住」,他若努力就不會白努力,他就能成就這個對治的止觀的力量,能成就那個止觀的功德,所以叫「逮得安住」。這是第八科,下面第九科「修凈意樂勝解界性」。

  申九、修凈意樂勝解界性

  由此因緣,所有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皆得圓滿

  就是由前面的這些因緣,就是他有殊勝的意樂,有殊勝的意愿,因為你先要有愿,「我希望有成就」,你一定要有這個愿,然后再能夠發(fā)勤精進,就會有成就,就是愿行果。如果你沒有愿,我不想有成就,那就沒有事了。由愿而有行,由行而有果,因為他由此因緣,因為有愿的因緣,所以他就所有的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都得滿足,都能夠成就了。這一段文看《披尋記》的解釋。

  《披尋記》一五九一頁:

  所有意樂增上意樂等者:〈增上意樂品〉說;菩薩于諸有情深心發(fā)起七相憐愍,名善意樂極善意樂。(陵本四十七卷九頁)是即此中所有意樂。又說:當知此中凈信為先擇法為先,于諸佛法所有勝解信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陵本四十七卷十頁)如是所有意樂,增上意樂,由勝解故,習所成性,是名勝解界性。此由前說發(fā)大精進為其因緣,故得圓滿。

  「所有意樂增上意樂等者:〈增上意樂品〉說」,這在前面,離這里不太遠,現在是四十八卷,〈增上意樂品〉在四十七卷里!浮丛錾弦鈽菲贰嫡f;菩薩于諸有情深心發(fā)起七相憐愍」,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于諸有情」,對于流轉生死的苦惱人,「深心發(fā)起」,這個深心,通常來說,含蓄一點說,就是誠心,就是誠懇心。但是那一段文我又去讀了一遍,是通于勝解行地的菩薩,也通于登地的菩薩,證悟法性的菩薩。這上面勝解行地還算是凡位,不是圣人,就是有凡、有圣的修行人,所以這個「深心」可以做種種解釋!赣谥T有情深心發(fā)起七相憐愍」,七個相貌的憐愍心,也就是七種憐愍!该埔鈽窐O善意樂」,那這就叫做善意樂和極善意樂?茨俏纳系囊馑迹干埔鈽贰咕褪菦]有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的勝解行地的菩薩,他這個時候內心的意樂就是善意樂。若是已經證悟了法性,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菩薩,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向上的菩薩,那么他的意樂那就叫做「極善意樂」,就是有這樣的不同了!(陵本四十七卷九頁)」,在那個地方解釋的!甘羌创酥兴幸鈽贰梗褪沁@里邊說的所有意樂,那也應該包括了增上意樂,因為那里面有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圣者在內,那么可以這么說了。

  「又說:當知此中凈信為先擇法為先,于諸佛法所有勝解信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在那一段文里邊的后邊,就是七相憐愍的后邊,還有這個話:「當知此中凈信為先」,應該知道這位圣者,這位修行人,他們內心里邊是怎么樣一個情況呢?就是「凈信為先」,就是有清凈的信心,先要成就清凈的信心。這個也是可深可淺的解釋,那么如果純是約圣者來說,那是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的人,稱之為「凈信」,先成就了凈信為先。「擇法為先」,這個凈信為先里邊不單純是信,其中也有抉擇諸法實相的智慧,「擇法」就是智慧,其中也有智慧的。就是有信就有愿,有愿其中還有智慧。

  「于諸佛法所有勝解信解決定」,這個凈信和擇法的智慧若再進一步,明白一點講,就是「于諸佛法」,佛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前方便,都可以名之為佛法的!杆袆俳狻,對于佛法的勝解,勝解剛才也和那個意樂有相同的意思,就是有信、有愿,有解也有行,就是有力量通達的智慧在里邊。所有的勝解,不是那么單純的事情!感沤鉀Q定」,在前面那一段文里邊,那個信字是一個印字,三法印的印,印解決定。當然印解可以作信解講,就是信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笡Q定」,那這是一定要得無生法忍以后才能決定,就是不動轉了。「是名菩薩增上意樂」,這就叫做菩薩的增上意樂!杆幸鈽吩錾弦鈽贰,就是來解釋這句話!甘敲兴_增上意樂」,就是特別有力量的,對于佛法的通達無礙,有大智慧。「(陵本四十七卷十頁)」那上面說的。

  「如是所有意樂,增上意樂,由勝解故,習所成性」,「如是所有意樂」,前面說的七種憐愍,也就是七種意樂,所有的意樂!冈錾弦鈽贰梗褪歉M一步,有大力量的意樂,那就是入圣位的人的境界。「由勝解故,習所成性」,由于這位圣者,他對于佛法,對于第一義諦,他有深刻的理解,其實就是深刻的觀察,就是修止觀了。「由勝解故」,有力量的觀察思惟故!噶曀尚浴,他不斷地這樣修止觀,這個「習」就是數數地、不斷地、相續(xù)不斷地這樣修止觀。你這樣子內心里面止而又觀,觀而又止呢,它就是栽培了一種強大的功能,這就叫做「勝解界性」,這個界當因字講。由于你修止觀的勝解,在你的心里面栽培了善根,就是勝解的因性,由勝解的因而栽培了這個止觀的力量。

  「此由前說發(fā)大精進」,前面的文上說是:「能修治業(yè),發(fā)大精進」,「發(fā)大精進」是一種行動,精進是行動。愿、行、果,這個精進是屬于行;愿而后行,那叫做精進。由于前面文上說,這位菩薩能修治業(yè)的時候有大精進,「為其因緣」,那也就是這里面說的「勝解界性」,也就是努力地修止觀,使令他的道力增長了,「為其因緣」!腹实脠A滿」,所以這文上「勝解界性皆得圓滿」,就這個善根栽培的,由大精進的關系,越來越圓滿了。

  申十、魔怨無動

  由是因緣。一切外道種種魔軍圣教怨敵不能映奪,不能傾動。

  這是第十科「魔怨無動」。由于這位菩薩發(fā)大精進,他能夠勝解界性皆得圓滿的關系,「一切外道」,佛法以外的那些不同信仰的人,另一種「種種魔軍」,各式各樣的魔王,障礙修行的人。「圣教怨敵」,一切外道和種種魔軍,這是在圣教里用功修行的人的怨敵,是修行人的怨家,是修行人的敵人!覆荒苡硦Z」,他們不能障礙。就是這位菩薩能這樣用功修行的關系,那這些怨敵不能障礙!覆荒軆A動」,不能動搖這位菩薩修止觀的事情,他不能動搖。這可見這個用功修行的時候,到了得無生法忍的圣者還有這些事情。

  《披尋記》一五九二頁:

  一切外道種種魔軍等者:此由前說勝解界性圓滿為其因緣,故彼一切不能映奪,不能傾動。

  如果是你不能發(fā)大精進的話,那可能他還要來和你做怨家了。

  申十一、善根清凈(分二科) 酉一、總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廣見諸佛、善根清凈、廣說如前、應知其相。

  這是第十一科「善根清凈」,分兩科,第一科「總辨善根」。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指同前」。

  說這位菩薩「廣見諸佛、善根清凈」,他能看見很多佛。這個見很多佛的事情呢,就是他若入定以后就能見佛,當然是他要愿見,他想要見佛,他在定里面就會見到佛。當然你出現在佛世間,與佛同在一個世間,佛也在世間,那這時候見佛也比較容易。佛已經滅度了,但是對于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沒有這回事情,他沒有「佛滅度」這回事情。他只要入定的時候,他若想要見到佛,就能見到,所以他「廣見諸佛」,能看見很多佛。

  「善根清凈」,說這個人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他所栽培的信戒聞舍慧,所栽培的信進念定慧,所栽培的六波羅密,所有的功德,都是清凈不染污的,都有無所得智慧的莊嚴,所以是清凈的!笍V說如前」,廣說這件事如前面到初極喜地,「應知其相」。

  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佛已經入涅槃了,但是若是我們肯努力地用功修行,若達到這個程度,那就沒有佛涅槃這回事情,也沒有像一般的這個大小乘的爭論的事情。因為你隨時可以見佛,有這種情形。假設說你是現在的情形,如果你已經往生到佛世界去,那是另一回事;蛘呤悄闵教焐希悴辉谌碎g,你升到兜率天,或者不是兜率天,是忉利天也是一樣,你若是得了無生法忍的話,在天上也是一樣,隨時可以見到佛,不但是見彌勒菩薩,是有這個事情。若是我們能達到這個程度了,那的確是「凈信為先、擇法為先,于諸佛法所有勝解信解決定」,沒有這些虛妄分別的事情。

  戌二、喻差別

  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煉金、作莊嚴具、非余未作莊嚴具金之所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非余安住凡住菩薩所有善根所能映奪。

  「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這下面是第二科「喻差別」!复瞬顒e者」,就是前面極喜地也是見佛,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都是見佛,但是還是有點差別的。什么差別呢?「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煉金、作莊嚴具」,所鋾煉的金作這個莊嚴的器具,這些裝飾品!阜怯辔醋髑f嚴具金之所映奪」,不是其他的沒作莊嚴具的金所能相比較的,不一樣。

  「如是此中菩薩善根」,前面這是說的譬喻,現在正面的來說它的差別。這個譬喻是「如是」,「此中菩薩善根」,譬喻什么呢?譬喻菩薩所栽培的善根,他現在的定力,他現在的智慧。「非余安住凡住菩薩所有善根所能映奪」,不是其他的還安住在凡位的菩薩所有的善根所能比對的,所能及的。凡位菩薩善根,你的信進念定慧,我的信進念定慧,那是不能和你比的,比不上你。

  這是第一科「總辨善根」,下面第二科「別喻慧根」。

  酉二、別喻慧根

  如末尼寶所放光明、非余寶珠所能映奪。一切世間風水雨等、不能斷滅所放光明;如是此中菩薩所有智慧光明、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能映奪,一切魔怨、不能斷滅。

  「如末尼寶所放光明、非余寶珠所能映奪」,其他的寶珠所放的光明不能比的!敢磺惺篱g風水雨等」,世間的風、世間的水、世間的雨等,「不能斷滅所放光明」,它不能障礙這個末尼寶所放的光明的!溉缡谴酥衅兴_所有智慧光明、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能映奪」,這位菩薩是焰慧地,四地,不是第六地、第七地、第八地。第四地,他的這個智慧光明一切聲聞及獨覺等都不能夠比,不能和他比!嘎暵劇,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聲聞;「獨覺」是辟支佛,他們的智慧那還不能和這位菩薩比。「一切魔怨、不能斷滅」,一切的魔,不管是人間的魔,天上的魔,所有這些怨家都不能障礙這位菩薩的光明的。

  這是第十一科「善根清凈」的相貌。下面第十二科「受生」。

  申十二、受生

  受生多作蘇夜魔天王,善化有情。令其除滅薩迦耶見。

  這位菩薩他在人間用功修行,如果他是到別的世界去受生的時候,是做什么樣的情形呢?「多作蘇夜魔天王」,就是在忉利天王以上,忉利天之上,在兜率天之下,那叫做「蘇夜魔天」,他在那一個天里做天王。他有什么樣的能力呢?「善化有情,令其除滅薩迦耶見」,他能善巧地教化眾生,使令眾生除滅這個我見,破除這個我見。我見是最難破的,但是他有善巧方便教化他能破除我見。

  申十三、威力

  所有威力、于前住中說百千數。當知此中說俱胝數。

  「所有威力、于前住中」,這是第十三科「威力」!杆型Α⒂谇白≈姓f百千數」,說是這位菩薩他作天王,他的威力有多大呢?「于前住中」,在前面那位增上心住,「于前住中說百千數」,他那個威力是用百千數來形容的!府斨酥姓f俱胝數」,到了這位第四焰慧地菩薩,這個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他的這個威力用俱胝數來形容!妇汶铡褂袃蓚翻譯:一個翻譯是千萬,一個翻譯翻為億。這個印度的億,有說十萬為億,百萬為億,千萬為億。那么說翻為億,也就是千萬就是億。但是在中國是,萬萬稱為億。那就是四種億:十萬、百萬、千萬、萬萬,現在多數以千萬為億。

  未二、結略義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謂法明入成滿得入故;成熟智故;修習菩提分法故;薩迦耶見等、一切執(zhí)著動亂斷故;制業(yè)、開業(yè)、遠離習近故;由是因緣心調柔故;隨順功德皆隆盛故;依所尋求修治地業(yè)、發(fā)大精進故;由是因緣,所有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凈修治故;由是因緣。一切圣教所有怨敵,不能映奪及傾動故;善根清凈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這是第二科。前面十三科是「別辨相」,是一條一條地說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的相貌,現在是第二科「結略義」,用這個要義來結束這一段文。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略說怎么說呢?「謂法明入成滿得入故」,這是第一大科的名字就是這里說的!赋墒熘枪省,這是第二科!感蘖暺刑岱址ü省故堑谌疲杆_迦耶見等、一切執(zhí)著動亂斷故」是第四科,「制業(yè)、開業(yè)、遠離習近故」是第五科,「由是因緣心調柔故」是第六科,「隨順功德皆隆盛故」這是第七科,「依所尋求修治地業(yè)、發(fā)大精進故」這是一科,「由是因緣,所有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凈修治故」這是一科,「由是因緣,一切圣教所有怨敵,不能映奪及傾動故」,這又一段!干聘鍍艄省,這又是一段,「受生故;威力故」,這是最后的,一共是十三科。這是略說要義說完了。

  午二、廣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焰慧地說。

  這是第二科「廣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溉魪V宣說」這位增上慧住的功德呢,如《十地經》上焰慧地那里邊有廣說它的事情。這是指到《十地經》上去,下面第二科解釋。

  未二、釋

  于此地中、菩提分法如實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是故此地名焰慧地。

  「于此地中、菩提分法如實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這是解釋它的要義。「于此地中」,這個焰慧地!钙刑岱址ㄈ鐚嵵茄妗,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這是真實的智慧,就是在禪定里面能夠照見諸法實相的智慧,這個就是大光明。這個光明是「能成正法教慧照明」,它能夠成立,其實能成立就是安立,能宣揚正法,這個智慧能宣揚正法。他這個智慧能照明第一義諦,也能照明一切眾生的愚癡,破除眾生的愚癡!赣诖说刂、菩提分法如實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是故此地名焰慧地」,所以「此地」又名之為焰慧地,就是它的光明大智慧特別殊勝。

  未三、配

  又即彼地、此中說名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這是第三科「配」。說是在《十地經》上說,叫做焰慧地!赣旨幢恕寡婊鄣兀凇惰べ煹卣摗防镞呎f叫做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它們倆個是一回事。

  辰六、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分二科) 巳一、問

  云何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這是第六科,「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分兩科,第一科是「問」。怎么叫做「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呢?這個地方怎么解釋呢?這是個問。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略說」。第一科「略說」里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分十科,第一科是「平等意樂成滿得入」。這又分三科,第一科「明證入」。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說(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分十科)

  申一、平等意樂成滿得入(分三科) 酉一、明證入

  謂諸菩薩先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平等清凈意樂;由彼平等清凈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一增上慧住、證入第二增上慧住。

  「謂諸菩薩先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這么多的圣者「先」,不是現在,以前他學習三十七道品相應,有成就了增上的智慧,他是安住在第一義諦的。在那個時候,「已得十種平等清凈意樂」,成就了十種平等清凈的大智慧。「由彼平等清凈意樂,成上品故」,由于那位菩薩在那個時候,他平等清凈意樂修行達到殊勝的境界,「成上品」,是由下品而中品,由中品而上品。「極圓滿故」,那個平等清凈的意樂達到極圓滿的原故,「超過第一增上慧住」。增上慧住一共有三個:第一個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超過了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證入第二個增上慧住,他就是進一步證入了第二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為什么,這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從哪里來的呢?原來就是從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從那里進一步,成就這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的,這是「明證入」。

  酉二、指經說

  十種平等清凈意樂所有文辭、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這第二科「指經說」。那十種平等清凈意樂是怎么情形呢?這里面指經說,就是這里沒有講,就指到《十地經》上去了。十種平等清凈意樂的文辭,文句,語言文字的十種平等清凈意樂,「如契經說」,如《華嚴經.十地品》說的,你到那里讀一讀,你就會明白了,「應知其相」。

  《披尋記》一五九三頁:

  十種平等清凈意樂所有文辭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得第四菩薩地善滿諸行已欲入第五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深凈心得入第五地。何等為十?一、過去佛法平等深凈心故,二、未來佛法平等深凈心故,三、現在佛法平等深凈心故,四、戒凈平等深凈心故,五、心凈平等深凈心故,六、除見疑悔凈平等深凈心故,七、道非道智凈平等深凈心故,八、行斷智凈平等深凈心故,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凈平等深凈心故,十、化度一切眾生凈平等深凈心故。諸佛子!菩薩以是十種平等深凈心得入第五菩薩地。今指彼經,故說應知。

  「十種平等清凈意樂所有文辭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得第四菩薩地善滿諸行已欲入第五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深凈心得入第五地」,就是那個第四地,這十種平等清凈意樂到圓滿的時候,就入了第五地,就證入第五地了。那里「十平等深凈心」是什么呢?「何等為十?」問這件事。

  「一、過去佛法平等深凈心故」,第一個平等清凈意樂就是「過去」,不是現在,過去了的佛所證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深凈心故」,他是和現在佛、未來佛都是平等的。當然那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要甚深的清凈心才能相應的,這樣的佛法這是平等的,這是一種。

  「二、未來佛法平等深凈心故」,這個佛不只是過去佛,還有未來佛!肝磥矸稹,就是現在還沒有出現,但是他也相信未來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過去佛也是平等的,也是一樣,也是平等深凈心故,也是這樣子。

  「三、現在佛法平等深凈心故」,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是現在,在世間度化眾生的佛,他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過去佛、與未來佛也都是平等的,也都是甚深的清凈心的境界。這是三世佛都是平等的,能夠作如是觀。

  「四、戒凈平等深凈心故」,這是第四種清凈!附鋬羝降取,所受的這個攝善法戒、攝律儀戒、攝眾生戒,這個戒的清凈也是達到了第一義諦的,達到那里,也是三世佛都是平等的,與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也是甚深清凈心的境界。

  「五、心凈平等深凈心故」,前面是戒凈,這下面說心凈,就是定。前面「戒凈」是戒,這個「心凈」就是定,戒定慧。這個「心凈」,就是你的定力,你這個定力的奢摩他的清凈,也是平等深凈心故,也是在第一義諦那里來詮釋的,也是「平等深凈心故」。

  「六、除見疑悔凈平等深凈心故」,這個前面是戒,是定,這個就是慧。你成就了見第一義諦的慧,就是能破除去這個見,破除這個我見、我所見,破除去一切的常見、斷見,一切的邪知邪見,這個諸見。除「疑」,沒得圣道的時候,你對于佛法還有點疑惑的。得了圣道,得到了清凈般若的智慧,這個時候是沒有疑悔的。我們通常沒得圣道的人,尤其是資糧位的佛教徒,正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他對于苦集滅道的道理是怎么回事情,對于佛法僧的境界,心里面不肯定,都是有疑的。但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你就是成就了第一義諦的智慧的時候,沒有這個見,也沒有疑悔,這時候心清凈!赋娨苫趦羝降壬顑粜墓省梗捕际堑谝涣x諦的境界,是無差別的。

  「七、道非道智凈平等深凈心故」,這個「道非道智」,這個「道」就是戒定慧,這個「非道」就是貪瞋癡了,就是惑業(yè)苦了。這個道和非道!钢莾羝降壬顑粜墓省,就是你這位禪者,這位圣者也通達這個道非道的道理。這個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是得到了清凈的信進念定慧,但是煩惱沒有完全除斷。初極喜地斷這個分別的煩惱,但是俱生的煩惱還在,所以這個時候這個圣者內心里面有道、也有非道,有戒定慧清凈的解脫境界,但是也有非道的惑業(yè)苦的事情還是有的。這個道非道,但是他通達無礙,知道這件事,知道這一念心現在是道、是非道,能夠學習這個道,而棄舍這個非道,能有這種堪能性。所以「道非道智凈平等深凈心故」,也是達到第一義諦的。

  「八、行斷智凈平等深凈心故」,這個「行」就是修行,大家都是得圣道,但是有點差別。這若是按淺白的說,我們容易懂,譬如說是這個有勝解行地,有資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的時候,大概地說有四種差別,有四種行。四種行就是,有的人沒得四禪,他修奢摩他,但是他沒得到色界定,沒得到色界四禪,他是在未到地定里面修止觀的,那么這叫做苦。沒得色界四禪,叫做苦。但是另外一種情形呢,就是根性有利有鈍;有的人根性利,有的人根性鈍。雖然大家都沒得四禪,可是有利、有鈍的差別。如果是鈍根人,他在奢摩他里面修止觀,他就會慢一點,叫做苦遲通行?啵瑳]得色界四禪叫做苦。他是鈍根人,所以叫遲。他就在未到地定里面修止觀,他得圣道還要慢一點,苦遲通行,通到得未生法忍。小乘佛法修行人是這樣子,大乘佛法修行人也是一樣,也有利、有鈍的差別。這是第一個行,苦遲通行。

  第二個是苦速通行?嗨偻ㄐ心兀褪沁@個人也是沒得色界四禪,他也是在未到地定里面修止觀,可是這個人根性利一點,他前生不懈怠,他不怕苦,不怕高寒,肯努力修行,栽培的善根利,勇猛一點,他今生會苦速通行,他會快一點得無生法忍,這是第二種。

  那么第三種是什么呢?樂遲通行,樂遲通行這個樂就是這一位修行人,他得到色界四禪了。但是他得到色界四禪當然是很好啦,但是這個人根性也是鈍的人,所以是樂遲通行。他和利根人對比,他還是慢一點,當然是比那個沒得四靜慮的人還是會快一點的,那么這是樂遲通行。樂,就表示得到色界四禪了,所以他有這個樂。但是根性鈍的關系,還是會慢一點得無生法忍,這就是叫樂遲通行,這是第三個。

  第四個是樂速通行,就是這個人不但是成就了色界四禪他有樂,而且他根性也利,根性利實在來說就是般若的智慧,智慧強,他很快地得無生法忍,他就會快一點,叫做樂速通行。

  所以這個行,「行斷智凈平等深凈心故」,這個「行」有這四種行。有這四種行的時候,是由勝解行地到見道位的時候有這差別,可是到這個時候以后呢,以后改變了,他一定……,他沒得到色界四禪,應該努力地要得色界四禪。說是他是鈍根,他一定要轉根,轉變,把自己的鈍根轉成利根,那就完全都是大家一樣,都是樂速通行。他由初地、二地、三地……都能向前進,這樣子。所以這個「行斷智凈平等深凈心故」,說這四種行,把那三種行都取消了,大家都是樂速通行,向前進的時候都是這樣子,所以叫做斷。「行斷智凈平等深凈心故」,這是有這樣的差別。

  「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凈平等深凈心故」,這是第九個。「思量一切菩提分法」,當然我們說三十七道品是菩提分法,六波羅密也是菩提分法,一切的菩提分法!干仙蟽簟,就是上而又上,上而又上,向前進步,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導首,都是平等深凈心故,這是越來越深。這個初開始得無生法忍有見諸法實相的智慧,但是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這個諸法實相的智慧也是不同,也有差別,所以是「上上凈平等深凈心故」。

  「十、化度一切眾生凈平等深凈心故」,前面是說自己用功修行的境界,這上面第十是「化度一切眾生」,他的大悲心來教化一切眾生,當然從初歡喜地就開始了,不是說到第四地、到五地、到六地才開始。「化度」,教化一切眾生,也是特別清凈的大悲心,與無相般若相應的大悲心,也是平等深凈心故。這前面是《十地經》說。

  「諸佛子!菩薩以是十種平等深凈心得入第五菩薩地」,這是《十地經》上說。這個《十地經》是金剛藏菩薩說到這里,他說:「諸佛子!菩薩以是十種平等深凈心得入第五菩薩地」,第五難勝地。「今指彼經,故說應知」,現在這個《瑜伽師地論》的文是指彼《十地經》,所以說叫「應知其相」,應該這么說。

  酉三、明略義

  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超過所余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當知是名十種平等清凈意樂略所說義。

  這是第三科「明略義」!钙降纫鈽烦蓾M得入」分三科,第一科「明證入」,第二科「指經說」,現在第三科「明略義」。

  「謂無等覺與諸覺等」,這個是「明略義」,明《十地經》說那十平等的要義!该髀粤x」就是要義,說那個十平等的要義。這第一句,「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超過所余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當知是名十種平等清凈意樂略所說義」,看《披尋記》的解釋。

  《披尋記》一五九三頁:

  謂無等覺等者:經說:過去未來現在佛法平等深凈心故;即此無等覺義。經說:所余戒凈心凈;乃至化度一切眾生凈平等深凈心故,即此無諸覺等義。由彼諸心隨順諸佛法故,總攝一切,名諸覺等。于諸等覺及諸覺等不起分別,說名為無。由是超過補特伽羅我慢及法我慢,于彼有情及以諸法如實通達無有增減,是名如其平等。此即釋彼清凈意樂名平等義。

  「謂無等覺等者:經說:過去未來現在佛法平等深凈心故;即此無等覺義」,《瑜伽師地論》這句話,「無等覺」這句話就是把那個《十地經》說那個三世諸佛的平等深凈意樂。就是這一句話,就是把那三句話的要義說出來了,「即此無等覺義」,這個「無」字下文有解釋。

  「經說:所余戒凈心凈」,這《十地經》上,在三世諸佛平等以下,第四是戒凈,第五是心凈,第六是除見疑悔凈等,第七道非道智這個,乃至最后「化度一切眾生凈平等深凈心故,即此無諸覺等義」,就是《瑜伽師地論》這個文,「謂無等覺與諸覺等」,就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把那七句話的大義說完了,是這樣意思。

  「由彼諸心隨順諸佛法故,總攝一切,名諸覺等」,這是解釋這句話!赣杀酥T心」,由于那個戒凈平等深凈心、心凈平等深凈心,一共到下面,「由彼諸心隨順諸佛法故」,這位菩薩所修行的不能說它就是佛的無上菩提,「諸佛法」就是無上菩提。雖然不能說它就是,但是它隨順,它隨順向于無上菩提,是無上菩提的因。「隨順諸佛法故,總攝一切,名諸覺等」,所以就這么解釋了,「諸覺等」,它也是覺,也是覺悟諸法實相了。

  「于諸等覺及諸覺等不起分別,說名為無」,這個「無」字是貫下來,「謂無等覺」、「無諸覺等」。這個「無」字,等覺也無,諸覺也無,是這么意思。這個「無」字怎么解釋呢?就是無分別的意思,不起分別。當然各式各樣差別的功德,但是也平等的是寂滅相,在寂滅相上是無分別的,所以叫做「無」,這個「無」這么講。這是把這兩句話講完了。

  「由是超過補特伽羅我慢及法我慢,于彼有情及以諸法如實通達無有增減,是名如其平等」,現在解釋下面這幾句話,就是「超過所余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解釋這句話。這句話怎么講呢?「由是超過」,就是由于這位菩薩他能夠通達三世佛法,乃至諸覺等都是寂滅相。由于他有這樣的大智慧般若的力量,所以超過了補特伽羅我慢,超過所余諸有情界。他這個意思,「超過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是我,就是數取趣是我,就是超過了我的執(zhí)著,超過了我慢的執(zhí)著。下面那句話「及諸法等」,諸法那句話,「及法我慢」,就是在一切法上也是寂滅相,都是寂滅相,不執(zhí)著,不是有所得的。這句話這么講。「于彼有情及以諸法如實通達」,就是對于一切有情,連自己也在內,及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所有這一切法!溉鐚嵧ㄟ_無有增減」,都是真實的通達都是寂滅相,寂滅相里邊沒有增也沒有減的差別,「是名如其平等」,如其平等就這么講。

  「此即釋彼清凈意樂名平等義」,這就是解釋那個平等意樂,清凈意樂實在就是平等的意思,就是寂滅相的意思,這也就是把這一段文完全解釋完了!府斨敲N平等清凈意樂略所說義」。下面是第二科「善巧方便觀察諸諦」,分兩科,第一科「指經說」。

  申二、善巧方便觀察諸諦(分二科) 酉一、指經說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勝性。于四圣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一切文辭、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勝性」,前面是第一科,第一科是「平等意樂成滿得入」,現在是第二科「善巧方便觀察諸諦」,分兩科,第一科「指經說」。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這位菩薩他住在諸諦相應增上慧住這里,「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勝性」,他多數他的內心里面就是希望成就殊勝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羅密,成就這個智慧。當然不是說全部的,他也當然也希望這個三昧也能增上。「于四圣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這個「智殊勝性」是指什么說的呢?就是「于四圣諦」,這位菩薩對于苦集滅道的四圣諦,他由十種的行相去通達這個四圣諦,這就是「智殊勝性」,就是這樣意思!敢磺形霓o、如契經說、應知其相」,那十種行相,由十種行相去通達四圣諦,那個文句是什么樣子呢?「如契經說」,如《十地經》說,「應知其相」的。這又是指到《十地經》上去了。

  《披尋記》一五九三頁:

  于四圣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如實知是苦圣諦:是苦集諦;是苦滅諦,如實知是至滅苦道圣諦、是菩薩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說成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智諦,善知令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此四圣諦即彼經說是苦圣諦乃至是道圣諦。此十行相,即彼經說世諦為初,乃至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集如來智諦為后應知。

  「于四圣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等者」,這一段文!浮妒亟洝氛f:是菩薩如實知是苦圣諦」,《十地經》這么講:這位菩薩他如實知,他不是虛妄地去分別,他是真實是有智慧,知道這是苦圣諦。

  「是苦集諦」,這是第二集諦。我們若是常修止觀,如理作意的話,你分別什么叫做苦?什么叫做有苦?什么叫做無苦?你真實去分別的,就是你的一念的虛妄分別心,就是苦。你若沒有這個分別,就沒有苦。你仔細地去思惟觀察,就是這么回事。我們不會說:「哎呀!你怎么打我,叫我苦?我現在頭暈是你打我,令我頭暈的」,你若是修止觀的時候,不是,是自己的虛妄分別。你打我了,你罵我了,你同我過不去,所以使令我苦惱,實在不是。你若真實常常修止觀的時候,不是這么回事,是自己的虛妄分別。所以這位菩薩他如實知道這是苦圣諦,這是苦集諦,知道這件事。

  「是苦滅諦」,這個苦滅了。什么叫做苦滅諦?就是你沒有虛妄分別,這個苦就沒有了!溉鐚嵵侵翜缈嗟朗ブB」,你若修這個圣道的時候,就把這個苦就滅了,當然是有個距離的,所以加個「至」字。

  「是菩薩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這位菩薩他常常地修止觀的時候,他善于,他知道什么叫做世諦;苦諦、集諦就是世諦,就是世俗諦!干浦谝涣x諦」,這個滅諦、道諦就是第一義諦。你想要到第一義諦,你要修學圣道,見到諸法寂滅相,那就是第一義諦了。這么講。

  「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相諦」,你在修止觀的時候,你就知道苦、集是生死流轉的相貌,這個滅諦和道諦是生死還滅的相貌,它是這么回事!干浦顒e諦」,就這個相里邊,這個苦、集是生死流轉的相貌,苦是果,集是因,有因果的差別。涅槃還滅,還滅也是,滅道,道是因,滅是果,它也是有這個差別的。

  「善知說成諦」,這苦集滅道四諦是由言說安立的,那個「成」就是言說,也就是安立的。由言說,佛菩薩的大智慧告訴我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當然有略說,有廣說。

  「善知事諦」,我們由佛菩薩法語的言說,我們才通達苦、集是生死流轉的事情,滅、道是出世間得涅槃的事情,都是言說安立的,所以叫做「事」。

  「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智諦」,那個苦、集就是生;本來沒有生死,就是因為你有集諦、有苦諦,這個生死才現前的!干浦M無生智諦」,這個滅諦和道諦實在就是盡智和無生智,這兩個智慧。盡智就是把這個惑業(yè)滅掉了,這個滅諦就是沒有生死果報了,就是這么一個境界。

  「善知令入道智諦」,這當然是由佛菩薩的法語的教導,我們隨順佛陀的法語去用功修行去,我們就可以契入圣道?嗉瘻绲浪闹B就是這么意思。

  「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我們學習苦集滅道四諦,也就是菩薩地,也就是菩薩有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的次第,也都是從這里成就的!讣吧浦鐏碇侵B」,我們不知道佛的智慧是怎么回事,其實他也是由苦集滅道四諦的學習,逐漸地就集成了佛的大智慧,也是由苦集滅道這方面學習的。

  「此四圣諦即彼經說是苦圣諦乃至是道圣諦」,現在這個《瑜伽師地論》文的第一句,「于四圣諦」這一句話,即彼《十地經》上說的:是苦圣諦,乃至是道圣諦,就是那四句話。「此十行相,即彼經說世諦為初」,這里說「于四圣諦」這句話,下邊有「十行相」。那個「十行相」即彼《十地經》說的,這是世諦,那個第一句「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這以下,乃至到最后「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集如來智諦為后」,那十相就指這十相說的。

  這是「指經說」這一段說完了。下面第二科「明略義」。

  酉二、明略義

  謂依曉悟他、依自內智、依俱處所,名為此說。依于契經、調伏、本母,名由此說。依于現在眾苦自性、依于未來苦因生性、依于因盡彼盡無生性、依于修習彼斷方便性,名如此說。當知是名十種行相四圣諦智所有略義。

  「謂依曉悟他、依自內智、依俱處所,名為此說」,這是《瑜伽師地論》解釋前面這一段的話。「依曉悟他」,佛陀這樣講四諦,在《十地經》上說,講四諦,又講十種行相,這是根據什么說的呢?「謂依曉悟他」,就是根據佛陀的大慈悲,要曉悟眾生,所以說十行相,說這四諦有十個相貌。

  「依自內智」,是根據自己內心的覺悟四圣諦而修學圣道。這個「依自內智」一個態(tài)度,「依曉悟他」一個態(tài)度。或者說是這位圣者,這個佛教徒自己修學圣道,你自己用功修行就是四圣諦就好了,但是你要曉悟他,要說十行相,就是這樣。「依俱處所」,就是一個內,一個外,總合起來說就是這么說的,一個說四圣諦,一個說十行相的。

  「依于契經、調伏、本母,名由此說」,「依于契經」,「契經」就是經,「調伏」就是律,「本母」就是論;經、律、論。說這個四圣諦也好,十行相也好,略說就是四圣諦,廣說就是十行相。這兩種說法從什么地方來的?就是「依于契經」,就從經律論里面說的!赣纱苏f」,由經律論里面這么說的,就是這么個意思。

  「依于現在眾苦自性、依于未來苦因生性」,前面是說了一個「為此說」、「由此說」,這兩個說法。現在這又第三個說法。「依于現在眾苦」,這個「依」在這里也可以說是依據,也可說是因為,因為流轉生死的眾生,他現在,不說過去,不說未來,他就在眾多的苦惱里邊生活。這個「自性」就是苦的體性,所以這是說苦諦。苦諦根據什么說的?就是在生死苦里面,三惡道苦,生老病死苦,就是這么多的苦!敢烙谖磥砜嘁蛏浴,因為眾生他受苦,他在苦里面生活,他不老實,他還要去煩惱、還要造業(yè),他內心里面常常有煩惱,常常有煩惱的活動,這就是未來還要受苦,這是未來得苦的原因,這就是集諦了。

  「依于因盡彼盡無生性」,就是因為這位佛教徒他相信佛法、修學圣道了,「于因盡」,他把這個煩惱和業(yè)力消滅了,這個因沒有了,果也沒有了,生死苦的果報也沒有了,這個色受想行識入于不生不滅了,那么這就是滅諦,苦集滅道的滅諦。

  「依于修習彼斷方便性,名如此說」,因為眾生,這個佛教徒他精進,他不懈怠,他肯修習道諦。修習道諦是什么呢?「彼斷方便」,就是斷除去惑業(yè)苦的方法,他修習斷滅惑業(yè)苦的方法,那么就是戒定慧了,就是道諦,這就是道諦了。這就叫做「如此說」,如此的說出來苦集滅道的四諦。

  「當知是名十種行相四圣諦智所有略義」,這一段文實在就是三個態(tài)度,三個方法,說這個四圣諦。所以你應該知道這十種行相,就是四圣諦智所有的要義,就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五九四頁:

  謂依曉悟他等者:此中略義,非說四圣諦智十種行相,然是彼智所有略義。言依曉悟他者:是即十種行相略義。由此一切能熟他故。言依自內智者:是即四圣諦智略義。于彼一切如實知故。言依俱處所者:是即總說十相四圣諦智略義。依他依自而生起故。為此一切,是故宣說名為此說。言契經調伏本母者:此顯佛教由事施設建立相,以此三事總攝一切諸佛言教故。由此三事而有所說,名由此說。言依于現在眾苦自性等者:以此為依。如次建立四諦前別,如其自性而宣說故,名如此說。

  「謂依曉悟他等者:此中略義,非說四圣諦智十種行相」,這里面只是說一個要義,不是廣說四圣諦的相貌、十種行相的相貌,不是廣說那件事。「然是彼智所有略義」,就是四圣諦智,十種行相也是智,就是彼智的要義,這樣說。

  「言依曉悟他者:是即十種行相略義。由此一切能熟他故」,因為你用十種行相來解釋四圣諦,可以成熟他人修學圣道的因緣,能成熟修學圣道的因緣故。「言依自內智者:是即四圣諦智略義」,你學習四圣諦的時候,你就會有得圣道的智慧。「于彼一切如實知故」,你就能對于那個四圣諦,加上十種行相也在內了,就能真實地通達它的要義了。

  「言依俱處所者」,怎么講呢?「是即總說十相四圣諦智略義。依他依自而生起故」,也是「依他」,就是開示他人;「依自」,依于自己用功修學四圣諦得智慧!付鸸省梗派疬@兩個方式!笧榇艘磺,是故宣說名為此說」,就是那個第一段「名為此說」,說這句話!笧榇艘磺小梗褪菫榱诉@一點,你來宣說這個四圣諦和十種行相來覺悟眾生,「是故宣說」,「為此說」就是這樣說。

  「言契經調伏本母者:此顯佛教由事施設建立相」,這是顯示佛法在事上,在因緣的事相上的安立,安立的相貌,這一類叫做契經,這一類叫調伏,這一類叫做本母!敢源巳驴倲z一切諸佛言教故。由此三事而有所說」,由此三事才宣說四圣諦和十種行相,「名由此說」。

  「言依于現在眾苦自性等者」,最后這一段呢,「以此為依如次」,如其次第建立這個四圣諦的差別!溉缙渥孕远f故」,如苦集滅道的自性去宣說,所以叫做「如此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