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五家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與生活(一)

  時間:公元一九七五年四月

  地點:臺北志蓮精舍

  聽眾:法師、居士

  第一生活的空間──以退為進的佛教生活

  (一)從心外的空間說到心內(nèi)的空間

  (二)從前進的空間說到回頭的空間

  (三)從有相的空間說到無住的空間

  第二生活的時間──以短為長的佛教生活

  (一)從零碎的時間說到一貫的時間

  (二)從等待的時間說到創(chuàng)造的時間

  (三)從短暫的時間說到永恒的時間

  第三生活的人間──以眾為我的佛教生活

  (一)從小我的人間說到大我的人間

  (二)從造作的人間說到懺悔的人間

  (三)從接受的人間說到報恩的人間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夫婦一再的邀約,今天有緣和大家在這兒見面。我想利用三天的時間,和各位談談“佛教與生活”的問題。

  “佛教”與我們?nèi)粘I钣兄豢煞蛛x的密切關系,因此,我們不可以完全把它當學問來研究。佛教是一種宗教,應該把它融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因為人不能沒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

  在佛教界,我常看到許多很有學問的人,他們進入佛門幾十年,可是卻不能與佛法相應。譬如說,佛教講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講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應用在生活中。我覺得在信仰的歷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所要講的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應如何運用佛法,用佛法指導生活。我謹提出三點來說明,那就是:

  第一、生活的空間──以退為進的佛教生活

  第二、生活的時間──以短為長的佛教生活

  第三、生活的人間──以眾為我的佛教生活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離開不了空間、時間、人間等三者的關系。什么叫做生活的空間呢?一只小鳥,到了傍晚時分,飛倦的時候,牠要回到窩巢里棲止;一個人經(jīng)過了整天的勞累工作,也需要有個溫暖的家養(yǎng)息疲憊的身心。不論“窩”也好,“家”也好,這就是大家生活的空間。如果這個空間沒有安排妥當,則生活就不能舒適。歷史上有不少的戰(zhàn)爭,起因都是為了爭奪土地,即“空間的爭奪”,由此可知,空間對于人類的重要性。如果對于“空間”不能妥當處理,則人類的生活將是痛苦不堪,糾紛不息。

  什么是“生活的時間”呢?晉朝田園詩人陶淵明有一首詩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人生幾十寒暑,如白駒過隙,如過眼煙云。佛陀曾說:“人命在呼吸間。”我們要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發(fā)揮無限的事業(yè)?古人也說:“吾生也有涯,學也無涯。”學無止境,佛道遙遠,如何利用短暫的時間,去充分發(fā)揮生命的意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能忽視分秒的時間。

  什么是“生活的人間”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問題,這是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中不容忽略的問題。人是群眾動物,絕對不能離群獨居,人與人在社會上有著極密切的關系,那么應該如何才能和諧相處呢?諸如此事皆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討的問題,今天我就針對這三個問題,逐項為各位分別闡明解說。

  第一、生活的空間──以退為進的佛教生活A

  (一)從心外的空間說到心內(nèi)的空間A1

  所謂心外的空間,是指我們生存的外在環(huán)境。譬如我們居住的房舍、活動的場所,甚至于宇宙自然界,都是我們心外的空間。對于外在的空間,大家必須認識清楚各種情況,才能活動自如,才能運用得當。假如我們要從甲地到乙地去,應該先了解路線如何走,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應該準備些什么東西,以及各種安全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都能夠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所以我們對于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點心去探求一些知識,小心謹慎的去了解、去適應,就能夠得其所安。例如環(huán)游世界,甚者登陸月球,準備了解妥當以后,不論再大再遠,都不是難事了。

  最困難的是心內(nèi)的空間,它是無形無相的,不可捉摸的,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個人平;顒拥男耐馐澜,不論是君王諸侯或將相百官,不論有多大的權勢威力或聰明才智,他們所能到達的空間仍然是有限的。盡管現(xiàn)在科學文明已發(fā)展至太空時代,美國人也已率先把人類送至月球。但是這個宇宙虛空之中,除了月球外,其它還有如恒河沙數(shù)般的星球,人類還不曾見聞過,更遑論登陸了。外在的虛空世界,一個人窮其一生,所能到達的,只不過如微塵般而已。“擁有良田千頃,夜眠不過八尺。”佛法告訴我們:心內(nèi)的空間,比心外的空間還大。經(jīng)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對于心外的空間,不必去爭執(zhí)、占取,最要緊的是必須去體會心內(nèi)的空間。

  什么是心內(nèi)的空間呢?就是要開擴我們的心胸。平常描寫一個人心量大,就說:“宰相肚內(nèi)可行船”。佛教說一個人心內(nèi)的空間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納在我們的心中。不論什么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心內(nèi)空間放大的話,就能夠如大海一般容納百川,不揀巨細;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揀精粗。心內(nèi)有了寬闊的空間,就能包容宇宙虛空。人事的糾紛,世俗的困擾,都能包容而不計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你的禪床,可以任性逍遙,隨遇而安。慈惠法師的父親張輝水居士,有人勸他出外去游覽,他說:“法界之大,都在我的心中,我還要到那里去玩呢?”他已經(jīng)把握了心內(nèi)的世界,大地山河都在他的胸襟之中,又何必再浪費草鞋錢出外旅行呢?

  要獲得心內(nèi)的空間,佛教有許多經(jīng)典都能給予我們很詳細的指導,譬如《維摩詰經(jīng)》中的“不二法門”,就能開展我們心內(nèi)的世界;《華嚴經(jīng)》中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就能擴大我們心內(nèi)的空間。所以一個 人如果能夠把握自己心內(nèi)的空間,也就可以同時獲得心外的空間。

  (二)從前進的空間說到回頭的空間A

  人生若能積極前進,固然很好,但是能夠懂得回頭的空間卻更重要。平常在我們活動的空間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進,而不知道還有一個退后回頭的空間。一般社會上的人,往往憑著一股勇氣,在人生的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爭取功名富貴,一旦碰得鼻青臉腫的時候,有的人知道回頭,有的人卻頑強得直往前沖,甚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實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們,人生有兩個方向世界:一個是前進的世界,一個是回頭的世界。如果能夠同時把握這兩個世界,前進的時候前進,回頭的時候回頭,好比人有左右兩只手,順遂自如,人生便更能臻于完美。

  在佛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詩偈,描寫退步求全: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借著農(nóng)夫彎腰插秧,告訴我們要認識自己,觀照自己的本性,必須要退步低頭,回頭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遼闊,低頭的天地比抬頭的天地更寬廣。唯有回頭、放下、忍讓的世界,才能使我們更逍遙自在。

  當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時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闊天空”的襟懷,則何處沒有光風霽月的空間?當一個人的人生遭遇到頹唐失意的時候,如果能記取“回頭是岸”的古訓,則何處沒有美麗光明的希望?

  講到“退步”、“回頭”,讓我舉個例子更詳盡的說明它的道理。水,在世間上是最普遍的,也最為人類所需要。觀水的流勢,當它從山峰上急瀉而下的時候,氣勢澎湃;而當它在平地上緩緩流動,遇到巖石壁岸阻礙的時候,它一定轉變方向,改道而流。

  一個人在世間上為人處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樣,隨時知道應變,不必硬沖直撞,則定能無往不利,事事順遂。

  再者,有一些人,看到學佛的人便說:“你們信仰佛教,不抽煙、喝酒,不打牌、跳舞,絲毫沒有人生的享樂,這不是太消極了嗎?”難道要抽煙、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積極的人生嗎?其實,佛教徒是深深體會到榮華富貴的虛幻不實,而從吃喝玩樂的聲色犬馬中回過頭來,積極地從事修行辦道、弘法利生等事業(yè),這種人生能認為是消極的嗎?如果大家能夠真正體會回頭的空間的意義,即從恩怨莽撞、虛榮奢靡中回頭,那么我們的人生將是前進、積極、幸福、 快樂的人生。

  (三)從有相的空間說到無住的空間

  這個世間形形色色、燈紅酒綠,像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這些都是有相的空間。大家現(xiàn)在正生活于這個有相的空間中,追逐著人生種種的享樂,譬如世間上的金錢使我們迷失本性,愛情使我們神魂顛倒,名利地位使我們忘卻安危,鋌而走險,大家被五彩繽紛的世界所迷惑,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都是假相、都是不實在的,所以對它執(zhí)迷不舍!金剛經(jīng)》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一切事物,只不過是因緣和合、有條件的存在而已。今天大家有緣承受佛法,了解了這個道理,此后就可以從虛妄的、有相的空間里超脫出來,進入到無住的空間,那才是一個解脫的世界。

  什么是無住的空間呢?無住的空間,并不是叫我們不要吃飯、不要穿衣、不要睡覺;而是一樣的吃飯、穿衣、睡覺,但是卻不被這些瑣碎的事情所羈絆,也就是說住于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牽系。古德說:“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這句話本來是說:農(nóng)夫為了防止飛禽昆蟲來啄食谷類,所以制造一個木頭人,放在稻田中央,用來恐嚇鳥兒昆蟲;雖然鳥兒昆蟲、稻田花草五彩繽紛,可是木頭人卻絲毫不為外境所動。這意思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生活在名利金錢之中,要修養(yǎng)到有如木頭人一般,即使面對彩色繽紛的萬花世界也不會動搖內(nèi)心的境地,這就是無住的生活。

  我們贊歎一個人品格高潔,說他遠離俗塵,超然俊逸;但是一個住在紅塵中,卻不為氤氳所染的,才更是豪邁脫俗。池里的蓮花所以為詩人雅士所歌詠贊賞,是因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一個人生活在社會洪流之中,若能不隨俗浮沈,固然難得;如果與世塵同流而能不合污, 則更是可貴。所以佛教認為:遠離外境,潛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鬧市,而仍然能夠不為外境所轉移,才是上上乘。所以說:“大隱隱于市”或“熱鬧場中做道場”。為什么能有這樣的功夫?那是因為參透有相空間的虛妄性,對于世間的一切,不會生起執(zhí)著,而能過著無住的生活。

  古來很多大德都有這種境界,譬如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維摩詰居士的“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揹負女人,卻能坦蕩無礙”。一個人如果能體會無住 的空間,則何處不能自在逍遙呢?所謂“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那又是何等的灑脫逍遙!

  以上,我和各位講解生活的空間,分為三方面敘述,即從認識心外的世界,然后再體會到心內(nèi)的世界;從認識前進的半個世界,然后再回過頭來認識退后的半個世界;在認識虛假有相的世界,然后進入到無住的世界。把整個空間的前后、內(nèi)外、虛實都認識清楚之后,才能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而進入一個學佛者所要追求的、向往的更大空間。

  第二、生活的時間──以短為長的佛教生活

  經(jīng)云:“人命在呼吸間。”此即說明一個人生命的短暫與無常。雖然傳說彭祖活了八百歲,甚至天人可活幾萬歲的說法,但是以無始無終的阿僧只劫來看,也不過如朝露般短暫而已。因此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要能珍惜時間、利用時間,以有限的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時間,發(fā)揮生命的價值,F(xiàn)在讓我也從三方面來說明生活的時間。

  (一)從零碎的時間說到一貫的時間

  一個人活在世間上,即使七十歲也好,一百歲也好,在一期的生命過程中,為了生活上的需要,我們不得不把有限的時間再分割成片片斷斷、零零碎碎。譬如:有時候要吃飯,有時候要睡覺;有時候要處理公務,有時候要辦理家事。為了吃一餐飯,就要花幾個小時去想菜單、 買菜、烹煮,即使不自己動手,上館子吃飯,也要花時間走上一段路;為了想睡個覺,要打掃房間,要整理床鋪,躺下來還要輾轉反覆,久久才能成眠。吃飯、走路、睡覺,其實并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但卻是一個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在我們短暫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每天吃飯、睡覺、走路、上廁所、洗澡的時間全部扣除,剩下的還有多少呢?再者,人生雖然有數(shù)十寒暑,可是,要除去嗷嗷待哺、懵懂無知的幼年,和垂暮多病、心力交瘁的老年,真正能夠發(fā)揮智能、為人類貢獻能力的時間,實在少得如海中水漚,太有限,太短暫了。

  我常常鼓勵人,不論是年輕的讀書朋友,或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大家要能利用零碎的時間用功或修行。譬如:在學院念書的人,吃罷早飯,還有十五分鐘才上課,有些人就坐在那兒閑談,打發(fā)時間,何不趁這機會背誦一課書,或者抄寫一段筆記,為什么要白白把時間浪費呢?家庭主婦在廚房做菜,或者打掃房間,不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佛號、觀想圣容嗎?上班的公務員,更可以利用等車或乘車的時間,觀想或念佛。古德曾勉勵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或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當一個人于閑聊時,或因得意忘形,或因不用思考,往往一句話已經(jīng)得罪了人而不自知,所以,利用閑談的時間,多念佛號,多觀圣容,不但可以免于造口業(yè),還可以于無形中增進道業(yè),何樂而不為呢?再說:如果能常常這樣用心,相信吃飯也好,走路也好,睡覺也好,辦事也好,一定能夠安心自如,并且也可以將零碎的時間連貫起來,這樣,修心觀想的功夫也就可以不至于間斷。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這個忙碌的工業(yè)社會里,不能隨時利用零碎的時間,那他一定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生活無所適從;因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閑農(nóng)耕社會已經(jīng)過去了,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大家投身在這緊張繁忙的工業(yè)生活中。每個人必須拾綴零碎的時間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閑”的片刻,可以去完成許多的心愿和事業(yè)。

  十幾年來,我在南部創(chuàng)建佛光山,時常有人問我:“你沒有學過建筑,怎么會建房子?你也沒有讀過師范,怎么會辦教育?”我告訴他們說:“不錯,我沒學過建筑,也沒進過師范;但是,我從大陸到臺灣,又從臺灣到過國外,我走過很多路,見過很多房子,每次我都在注意別人怎么建房子,并且我常設身處地想過:如果我是個建筑師,這棟房子應該如何設計?這塊土地應該如何規(guī)劃?如何使它更整齊美觀?過去,當我還在學院求學時,我就想:假如我將來辦教育,我將如何計劃,如何實踐理想?……由于過去的用心,所以一旦機緣成熟,不論創(chuàng)建道場、籌辦學校,一切構想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假如要問我有什么秘訣,我只有說多利用零碎的 時間,多用心思考而已。

  常?吹胶芏嗳,不會利用時間,甚至于還嫌時間難以打發(fā),譬如坐上車子,不是閑聊,就是閉目睡覺。因此,我常想:一個不會用心思考的人,不會爭取時間、不會利用時間的人,要想他能有多大的成就,那是很不可能的事。根據(jù)佛法,就是上廁所、進浴室都可以念佛,因為念佛的人,心里的佛是不可以間斷的,綿接零碎的時間,一貫我們向往佛道的心志,不論生活上、事務上、環(huán)境上如何轉變,我們的心境要能不為動搖才是最重要的。

  (二)從等待的時間說到創(chuàng)造的時間

  俗語有云:“韶光易逝,歲月荏苒。”光陰是無情的,如輕煙,如白云,當你稍不留意時,它已消逝得無影無蹤。岳飛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人生要及時努力,因為生命不能等待,等待只有讓時光蹉跎。短暫的人生,應該要隨時把握,充分利用,要有創(chuàng)造 力,不能因循茍且,要富于進取心,勇于向前,因為等待,只有讓生命虛擲,讓歲月空過。

  過去四川有兩個人,同時發(fā)愿欲朝禮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其中一人表示:讓我籌妥資糧,備好船只,將順江而下,朝禮普陀。另外一人,身無川資,沿門托缽,徒步而行。時隔多時,徒步者已朝拜過普陀山,再返回四川去;可是前一個人還未購妥船只,更遑論出發(fā)了。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光,一個人的生命有限,時間容許你三等四拖的嗎?所以,只要是對大眾有利,對佛教有貢獻的事,應該及時把握時機,努力去創(chuàng)造,不要等待機緣錯失,造成終生憾事。尤其是一個年輕人,更應該珍惜英年大好時光,發(fā)憤圖強,不要等到白發(fā)皤皤,才唉聲慨嘆“空負少年時”。所以聰明的人,不緬懷過去,不憧憬未來,及時把握現(xiàn)在,努力振作。

  有一則寓意深長的故事說:有一位老耄長者,須發(fā)斑白,齒牙脫落,有人問他:

  “老先生!你今年高壽?”

  “四歲。”老先生回答。

  “不要開玩笑了,您老人家須發(fā)全白,怎么只有四歲呢?依我看,大概七十幾八十歲了吧!”

  “說來慚愧!我實際年齡雖然已經(jīng)八十了,但那只是馬齒徒增而已!因為我過去的人生,是在因循等待中,渾渾噩噩地過去的。真正有意義的歲數(shù)只有四歲,那是我信仰佛教,皈依佛教以后的日子。因為這四年來,我真正懂得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了解了生命的意義是在 為大眾服務,我在布施助人中體會了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真諦,所以我認為象是只活了四年而已!”

  有的人活在世界上,雖然壽命很長,卻只是在等待中虛度,倒不如八十老翁四年的壽命來得更有價值。

  時間的漏斗,是無影無蹤的,常常在我們不經(jīng)意中滴滴消逝;雖然如此,一個人只要處處留心,仍然可以利用時間創(chuàng)造不朽的生命。佛法 所謂“真空妙有”,即告訴我們在似無的“空”中,可以生出“萬有 ”來。

  譬如十幾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荒山,雜草叢生,荊棘滿布,當時,曾經(jīng)有人怪我,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要,卻要跑到什么都沒有的荒山做什么呢?可是,一股信心在支持著我,天下無難事,只要我們?nèi)プ?絕沒有不成功的,多年來,我們披荊斬棘,終于開辟出佛光山這座道場來。凡事不能等待,必須著手去做,只要大家將等待的時間改成創(chuàng)造,則腐朽也可以轉成神奇。以自己的至誠、發(fā)心,在無聲無息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有益于大眾的事業(yè);在時間的齒輪里,走向永恒無盡 的目標。

  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依憑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四十八大愿,是在無量阿僧只劫中完成。因此,我們不能等待,不能坐等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應該要努力去修行,認真去創(chuàng)造,以自己的愿力,加上虔誠的勤修念佛,自然能與阿彌陀佛的愿力契合,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極樂凈土。

  (三)從短暫的時間說到永恒的時間

  假如說人生只有幾十年的歲月,那么這種人生未免太短暫、太乏味了;其實,人生所以有意義,乃在于它那永恒的生命。有人以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還有什么永恒可言。殊不知一期的生命雖然滅亡了,卻又有一期的生命正在開始。依佛法解釋,人是死不了的,死亡如同搬家一樣,這一座房子古老破舊了,換一幢新房子;一個人的色身衰老了,再換另外一個身體。這個中間,就關系到一個人的善惡業(yè)報,譬如勤勞刻苦的人,積蓄了很多錢,他可以從破舊的房子搬到高樓洋房;可是,經(jīng)常吃喝嫖賭、不務正業(yè)的人,只有從高樓搬到違章建筑的矮小房子。一個信佛的人,可以藉著平日做功德行善業(yè)的力量,將來搬到極樂世界,住到黃金鋪地、亭臺樓閣皆是七寶所成的地方,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對于佛教徒來說,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一種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樂。

  我們要如何才能獲得這種快樂呢?主要的是如何從短暫的時間,證悟到永恒的生命?如何將有限的時間,發(fā)揮無限的價值?

  有一則故事說:有一位老態(tài)龍鐘的老人家,吃力地在庭院挖土種一株小桃樹。一個年輕人路過這里,問道:

  “老先生!你年紀這么大了,還種這棵小樹做什么呢?不要說將來你吃不到桃子,恐怕你連它長成都看不到呢!何必這么辛苦,浪費體力呢?”

  老先生直起身來,一手揮著汗,一手搥著腰,面帶嚴肅,聲音沙啞的 說道:

  “年輕人!你不懂得生命的意義,我種這棵桃樹,并不是為自己享受,雖然等它長成時,我已經(jīng)死亡了,但是,我的兒子可以在這棵樹的綠蔭下乘涼,我的孫子后代,就可以享受累累的果實,你能說我種這棵 樹沒有用嗎?”

  年輕人聽后,啞口無言,衷心感佩老者的人生哲學。古德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或說:“前人鋪路,后人走路。”人生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創(chuàng)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命雖然是短暫的數(shù)十寒暑,但是它的價值卻是永恒、無限的。譬如燃燒一根木材,一根燒過了,再放下一根,一根一根地接著燃燒下去,這前面的一根并不就是后面的一根,但是,這后面一根的火,卻是前面一根火的延續(xù)。一個人的生命,恰如薪盡火傳一樣,一期又一期地綿延傳遞于永恒。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如何把握短暫的時間,去創(chuàng)造永恒的生命呢?儒家講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有的人風云顯赫,叱吒一時,留下英名讓后人歌頌;有的人埋首著作,自成一家,藏諸名山讓后人吟哦;有的人修持嚴謹,圓滿一生,樹立風范讓后人景仰。

  佛教則認為證悟法身,生命即能永遠存在。因為法身盡一切時,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在。如佛陀雖然已于二千五百多年前進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卻留在無盡的時間,遍布在無限的空間里。時至今日,大家仍然繼承著他的生命,并且不斷地在發(fā)揮著,這就是所謂生命的 永恒。

  第三、生活的人間──以眾為我的佛教生活

  人是群體動物,不能離群索居,“佛法在大眾中求”。因此,一個人想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想在大眾中獲得和諧的人際關系,那么,對于生活的人間,必須有一層透徹的認識與了解。關于這一點,我仍然 分為三部分和各位解說:

  (一)從小我的人間說到大我的人間

  一個人常常會感到有些不必要的煩惱,其原因是因為他不能和別人協(xié)調(diào),處處只為自己著想,從來不去考慮別人。

  這個世界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不是屬于某一個個人所有,因此,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很多人憂戚與共地生存著。既然大家共存于這個世間,那么彼此應該互相了解、互相幫助,大家和平相處,共同關心屬于 大眾的每一個問題。

  古人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個人的享樂,其“樂”是有限的。譬如說:一個人欣賞電視,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賞比較有情趣。再者,個人的快樂和別人分享,并不影響于個人的快樂。如同一支蠟燭光,把它分傳給很多支,每一支都亮了,并不影響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間的亮度。人生的幸?鞓芬嗳,個人的快樂是建筑在大眾共同的快樂之上。一個家庭,父母子女圍著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歡笑,和樂一團,即使飯桌上僅是粗茶淡飯,但是大家卻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獨坐桌前,面對孤影,雖然吃的是珍饈美味,卻有如嚼蠟根般枯燥?帐幍囊淮狈孔,除了壁虎外,找不到第二個人影,每天孤寂無聊,即使裝飾再華麗,設備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無情趣可言。由此可知,個人的獨處,沒有大眾相處的快樂,把快樂分享別人,又可以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因此,一個人要得快樂,必須擴大小我,融自己于大我中,從大我中獲得快樂 。

  有首偈語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道在那里?佛道在世間,佛道在大眾身上。經(jīng)云:“諸法因緣生。”因此,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要想求得佛法,必須了解這個道理,化私為公,化我為眾。唯有化私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 活;唯有化我為眾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

  幾十年來,我個人即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歡佛教文化事業(yè),多年來,始終不曾離開文化崗位,自己寫文章、出版書,以這些所得,曾經(jīng)買過一幢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讀書寫作倒也逍遙自在。雖然如此,后來我還是把房子賣了,我一直希望能為佛教多貢獻一 些,遂以所得一百五十萬元買了一塊荒山,開始創(chuàng)建佛光山。我將個人所有奉獻給佛教,為佛教創(chuàng)辦事業(yè),教育人才,我的人生,雖然自己毫無擁有,但是,我心里卻覺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滿了法樂。

  現(xiàn)在佛光山辦有佛教學院,有不少佛教青年來研究佛學,從他們朗朗的讀書聲,與他們蓬勃的朝氣中,我體驗到佛教充滿前途希望的快樂。每天接踵而至的善信男女,虔誠的來山朝圣、禮佛,從他們充滿法喜的臉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風俗的快樂。所以,一個人 要從小我中脫穎而出,化小我的人間為大我的人間,那他將會覺得這種無我的人生更有意義,生活更加快樂。

  (二)從造作的人間說到懺悔的人間

  一個人生存在世間,身口意隨時都在造業(yè),身體上的舉止動作有善惡的行為;嘴上的說話,也有善言惡語;內(nèi)心的意念,也有善惡的思想。這中間,普遍的與善業(yè)相應者微乎其微,與惡業(yè)相應者卻比較多,因此,人與人相處時,要常常懷著懺悔慚愧的心。

  在佛教里,“懺悔”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其功德不可思議。譬如一個學生犯了過錯,到訓導處認錯懺悔后,他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健全的青年。一個出家人要經(jīng)常懺悔,從懺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惡業(yè)。“懺悔”猶如菩薩的慈悲法水,藉此法水,能夠洗滌無始以來的罪 愆,獲得清凈的佛道。

  人生在世,雖僅數(shù)十寒暑,但是,為了事業(yè),為了家庭,難免奔波勞累,甚或與人爭執(zhí)計較,這中間,身口意三者,不知造作了多少善業(yè)與惡業(yè),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及時反省懺悔,則善業(yè)增長,惡業(yè)消除,仍然不失為堂堂正正的一個人。因此,佛經(jīng)云:“不怕無明起,只怕覺照遲。”無明煩惱生起現(xiàn)行,只要及時覺悟懺悔,仍然是個清凈善良的人。一個人最怕的不是犯了過失,而是犯了過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錯誤的泥淖里,若能及時回頭,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于過失中不肯自拔,則將越陷越深,終于遭到滅頂。佛教中有梁皇寶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懺悔;每月的布薩,即教人發(fā)露懺悔,所有罪過,一經(jīng)懺悔表露,則如同經(jīng)過法水洗凈,不會再遭遇旁人的責難與遺棄。

  如上所述,大家了解了懺悔的意義與功德,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懺悔呢?除了佛教的布薩、拜愿以外,讓我提供各位一個在人際間最行得通、最能夠獲得和諧的妙法。這個辦法,就是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要牢牢記著“你是好人,我是壞人”的銘言。平常一個人,無論怎么樣他總是處處要維護自己,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對的,只有自己才是好人。三國時,曹操有一句話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自己不能吃虧,自己永遠是對的,這是一般人的觀念?墒,一個信仰佛教的人,卻要處處為別人設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壞人。如果世間上每一個人都能有這種觀念,相信這個世界是和諧的,人我之間絕對沒有爭執(zhí)的情事。什么道理呢?舉個例子說:

  張三把電風扇打開了。李四不喜歡,開口大聲說道:

  “喂!不要只顧自己吹,想想別人已經(jīng)感冒了,趕快關掉!”

  張三不服氣,頂了李四一句,說:“你自己感冒,站到旁邊去!別人熱死了也不能吹吹風嗎?”

  “我為什么要站到旁邊去?”李四發(fā)火了。

  兩個人因此爭執(zhí)起來,一個要開,一個要關,吵得不可收拾。

  再舉個例子,甲從外面進門,剛坐下,一陣風吹來,門“碰”一聲關上了。

  乙坐在里邊看書,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弄得煩惱了,罵道:“進來也不會隨手關門嗎?”

  甲一聽,反駁道:“門本來就沒關,你怪什么的?我怎么知道會刮風呢?”

  “……”乙不服氣,兩個人終于沖突起來。

  讓我們檢討一下上面兩個例子。如果張三和李四都能稍為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相信兩個人絕不會起爭執(zhí)的,譬如:張三得知李四感冒,趕快對不起,把電扇往旁邊挪一挪不就沒事了嗎?

  甲乙兩個人的爭執(zhí),如果在乙發(fā)怒時,甲適時地道一聲“對不起”,又有什么爭執(zhí)可起呢?

  每個人先承認自己是壞人,凡事都是自己的錯,勇于認錯,勤于懺悔,則無明煩惱亦無從生起,人我相處,自能和諧,生活即可獲得幸?鞓。

  (三)從接受的人間說到報恩的人間

  社會上一般的人,處處都在為爭取自己的利益著想,只想獲得,不能施予。有一則寓言說:

  閻羅王對著兩個小鬼說:“讓你們到人間投胎做人,一個一生布施東西給別人,一個一生從別人那里獲得東西,你們愿意投胎做什么樣的人?”

  小鬼甲聽說,趕快跪下來說道:“閻王老爺!我要做那個一生從別人處得到東西的人。”

  小鬼乙默默無言,聽候閻羅王的安排。

  閻羅王撫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間做乞丐,可以處處向人乞討東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時常布施周濟別人。”

  兩個小鬼愕住了半天,無言以對。

  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當然,更遑論報恩了。

  我們學佛的人,要學習佛佗的慈悲,要以大眾的安樂為安樂,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對于宇宙世間,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給別人什么”的胸懷;不能自私貪求,只想“別人能給我什么”。因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寬大;施者所獲得的快樂,比受者更豐富。唯有分享快樂給人,唯有懂得報恩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既然如此,我們要感恩什么呢?佛教說:“報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攝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養(yǎng)撫育我之恩。三、感念師長啟我懵懂,導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養(yǎng)滋潤我色身之恩。

  除上述以外,我們要感念眾生自曠劫以來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的太陽供我光明與熱能,空氣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滌,花草樹木供我賞悅等等,一個人應該時時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于宇宙世間,接受種種供給,不虞匱乏?因此,每一個人都要抱持感恩的胸懷,感念世間種種的給予。如果,我們能時時以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間,則會覺得這個世間很可愛、很富有!即使只是樹上小鳥的輕唱,路旁花朵的芬芳,也會令你感到心曠神怡。

  古來的大德,他們都知道從感恩中去體證佛法,如印光大師二十一歲出家,在一個寺院里掛單當水頭,每天燒熱水供應全寺大眾,柴火沒有了,還要親自上山砍伐。如果現(xiàn)在的人,一定會怨恨寺院的住持和執(zhí)事太殘忍了,分給我如此粗重的工作。但是印光大師卻非常感謝地 說:“啊!你們對我太好了,你們給我的恩德實在是太大了。你們準許我掛單,并且給我學習的機會,我要感恩圖報,把熱水燒得更好!

  印光大師帶著感恩的心情,雖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卻也能夠逍遙自如。過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以報”,如韓信接受漂母一飯,后以千金相報?墒,現(xiàn)代的人,你對他施以九十九分的恩惠,只有一分不如意,他就會永遠記恨你。人與人的相處,若能時時懷抱感恩的心情,則仇恨、嫉妒便會消失于無形,是非煩惱自然匿跡于無影,生活的人間自可獲得和諧美滿。

  佛教常被人誤解為太玄妙、太深奧、太迷信,似乎和人間生活脫離關系,其實,若真了解佛教,體悟佛教,他會覺得生活與佛教有著深刻不可分離的關系。今天,我從生活的空間、生活的時間、生活的人間來闡明佛教與生活的關系,希望諸位能夠有所體悟,把生活和佛教緊緊連接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獲得佛法的滋潤,生活一定能夠幸福快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