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三十日(二):法寶載負(fù),身心安樂

  安居第三十日(二):法寶載負(fù),身心安樂

  依世尊說,是為正觀

  莊嚴(yán)功德成就者。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曇鸞法師在講這十七種功德時,每一個開頭都有“此云何不可思議”,這一點必須得提醒大家——極樂世界不是我們想象來的世界,所以說它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因為我們的想象大概都是記憶、所知殘留的一個折射,極樂世界對我們來說,我們是從生盲,就是說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個東西。世尊經(jīng)常講,一切菩薩聲聞于凈土教法猶如從生盲,為什么呢?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那對我們這些凡夫有情來說,肯定也沒有見過的。所以說特別怕大家用自己的腦袋瓜子去想象。想象就增加了一個負(fù)擔(dān),因為是記憶的重復(fù),就會有負(fù)擔(dān)。

  所以佛在《觀無量壽經(jīng)》上反復(fù)講——依世尊說,是為正觀;不依世尊說,即為邪觀。為什么呢?你認(rèn)為可思議,你想象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邪觀,這個邪觀是根據(jù)我們的記憶、所知而折現(xiàn)出來的一種染著的境界,染著的一種重復(fù),這樣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說它是不可思議的。這個一定要有個概念,那我們就不去亂想了。

  很多人都讀過《無量壽經(jīng)》,觀彼世界,世尊說先觀日落,這是我們看得見的;然后觀水、觀冰,也是我們可視的的東西,這些都成就了,他再引導(dǎo)觀雜寶地等等,為什么呢?——先讓我們從記憶、所知中有個概念,通過概念引我們進(jìn)入一個不可思議的境地。就如我們沒有來過云南,想象云南是什么樣的,一來一看呢?比想象的好。因為什么?比想象的要充實,要具體,或者說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因為大家的想象力多夾雜了自己的設(shè)計,那你就不會出現(xiàn)正觀。所以這個“引入”是正觀善巧。這一點是很重要很重要的。為什么說善巧呢?因為不是你造作出來的,它是善巧。

  你看就這么個錄音筆,讓我們這里面所有的人制造都制造不出來,甚至有的人想象不出來它的原理,但我們看看說明書就可以起作用了,為什么呢?這就是一個概念說明書引導(dǎo)我們的正觀善巧。極樂世界的依報的十七種莊嚴(yán)亦復(fù)如是,我們一定要丟棄那個強制的想象,但是可以順著佛陀的正確引導(dǎo),我們學(xué)習(xí)一個恰當(dāng)?shù)姆绞?看看能不能丟掉負(fù)擔(dān),丟掉重復(fù)的記憶,我們慢慢地步入阿彌陀佛的依報莊嚴(yán),也就是其國土莊嚴(yán)。

  法寶載負(fù),得安樂住

  此云何不可思議?彼種種事,或以一寶,七寶、百寶、無量寶,隨心稱意,莊嚴(yán)具足。我們來看看怎么不可思議?我們說所需為寶。有人說物以稀為貴,認(rèn)為這個東西很少,就是珍寶。不然,很多人不這樣認(rèn)為,饑餓年代,你拿給他一堆銀行卡,每個卡上都有一億,他說不行,給我個饅頭。不起作用對不對?你看見一個饑餓的人,你給他背一袋子黃金過來,往那一放,說吃吧。他說不行,最好有二兩大米。為什么呢?黃金那時候救不了他的命。

  那極樂世界給我們的一寶二寶三寶乃至無量諸寶,是什么意思呢?或者說什么作用呢?我們可以看到阿彌陀佛建立的國土順性的功德了,或者順性的大用、妙用。因為在佛性的功德藏中,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猶如摩尼寶能出生一切功德。除此之外我們所有的作為都有局限。因為阿彌陀佛的種種辛苦就是想揭示我們本有的佛性,本來具足的功德。他再多的莊嚴(yán),也是為表這一個大事,為這一個大事因緣

  他若不揭示我們本來具有的功德藏,那我們學(xué)佛就是一個迷信,或者說就是一個神的崇拜。那沒有什么意思!因為神的崇拜有一個終極的障礙,一到一個頂點的時候他就會推翻,就是說到他心靈深處那個自我自慢最交織的地方,他就會推翻他的神,就會開始反抗。

  世尊一定證實了這樣一個法界性,了解了一切眾生的根本心理狀態(tài)的,所以說極樂世界是種種珍寶所成。那么七寶,即七覺知分,能出生一切功德。釋迦文佛講,七覺支是治療一切世間疾病的極大善巧。他有病的時候,不用藥的,就找一個年長的老年比丘或阿羅漢,說請讓某某長者來給我誦七覺支。那人就跟世尊說,世尊,我當(dāng)誦。然后他把七覺支誦一遍,世尊一聽病就好了。為什么呢?七覺支可以解除我們的心結(jié)。

  不知道大家用過沒有?可以試驗的。你去實踐,那就是法;你不去實踐,那就是文字,跟你沒關(guān)系。好比有的人說我心痛,有的人說我頭疼,有的說我嘔吐……,種種疾病,那你可以拿《七覺支經(jīng)》來讀一讀。

  這個七覺支,稱為七菩提分——正念,擇法,精進(jìn),喜,輕安,定,舍。它是珍寶,你可以交叉地用,它會給你帶來無量無邊的利益。有人昏沉來了,學(xué)法沒有歡喜心了,迷失了,怎么辦呢?就用喜支,你就可以從昏沉中走出來。因為我們人生中都有喜的東西,有的人喜歡吃甜食,那就想想糖就行,把它作為一個緣起,逗一下你,讓你心里高興了,放放松,你就可以走出昏沉、繼續(xù)學(xué)習(xí)、作為了。

  今天遇一個小伙子跟我說他自己修行很煩,問怎么辦?我說你要把你的點滴功德舍給大家,比如舍給法界有情,那你的喜悅多大呀!你若舍給跟你交往的人,誰都會生歡喜的。你自己不要吃獨食就行了。所以“舍”這個字啊,跟平等一聯(lián)系起來就很有味道。我們每天都有點滴的善與喜的,那你把這個點滴的善與喜悅舍給一切有情,你就一個平等的緣起,這樣你把它當(dāng)成生活的一個主題,你就會得到極大的安慰與心靈的自我滿足的一個假設(shè),能使讓你去除貢高下劣的逼迫,令你得到一個平等安住的機會。因為任何人自卑會挫傷我們的心靈,驕慢會使我們很負(fù)重,驕慢的人往往會后悔,他的能量散發(fā)完了,就會感覺自己象很空洞的人一樣,沒意思。

  所以,這個七覺支分來描述極樂世界的寶,來提示大家從法寶這個角度來體會。阿彌陀佛的依報是以法來載負(fù)眾生,令眾生入其寶地,得安樂住。因為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也處處都是寶,但是我們因為業(yè)力的強制性、習(xí)慣的強制性,使我們在遍滿瓦礫荊棘的世界中生活,處處會受到壓抑啊,傷害啊,碰撞等等。若是我們真正得法眼凈,你看這個世界真是每一把土都是很有意義的,你知道恰如其分的來運用它。所以極樂世界的“一寶二寶百寶乃至無量諸寶,隨心稱意,莊嚴(yán)其國”,是通過依報的回施,令我們在菩提分中道業(yè)有成,來加持我們,這叫圣地加持啊!

  例如,我們在放光寺這個環(huán)境中,受著歷代的善知識的道德之庇護(hù)。自從明朝記載這里出現(xiàn)的大德,對這個地方的加持那都是不可思議的,而這個地方遠(yuǎn)遠(yuǎn)不是明朝,世尊在世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一個佛教圣地,是一個南來北往僧眾、教法比較集中的地方。所以一些有禪定功夫的人,有宿命智的人,他們追憶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過去教法道德的繁榮與厚重。象我們這樣一群人能夠坐下來安靜地學(xué)習(xí),有這樣的機會,的確是古德們繁茂的道德庇護(hù)著我們。那么極樂世界亦復(fù)如是,他以圣地的功德,一寶二寶三寶四寶來加持我們,使往生之人在七菩提分的種種角度的交換使用中,出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可能我們會把寶當(dāng)成一種什么所需,但你要知道——法是我們最需要的。因為它可以使我們走出輪回,不再沉淪于六道的惡緣之中,或者迷失之中,使我們能在自利利他的增上緣中各得其善巧。這個寶是不可思議的!

  往生,是我們學(xué)習(xí)凈土的一個主題概念。這個主題概念也是順性而成的妙用。假如我們把往生當(dāng)成了的學(xué)習(xí)主題,就象河流歸海一樣的一個自然的法則,那我們就輕松了。河流歸海是必然的,那我們念佛人往生也是必然的。念佛人往生就如河流歸海一樣地自然,那么我們就知道念佛的主題就是往生!巴边@兩個字,實際就是把過去心現(xiàn)在心未來心安心于極樂,或者說回歸于極樂。

  如果這是我們的主題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心回歸于極樂世界,安心于此,這樣你的心也就不再躁動了,你在所有的現(xiàn)緣中只是回觀,F(xiàn)在再看這個娑婆世界,我們在現(xiàn)緣的生活中,無外乎是一個旁觀者了,何以故呢?你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心已經(jīng)安心于極樂,就如河流歸海一樣,因為它是必然。那念佛人呢?往生是必然,那你就不需要再用這個心了,生與不生,不要管它了,你在現(xiàn)緣生活中就很輕松,你是沒有負(fù)擔(dān)的一個人,沒有負(fù)擔(dān)的一個修行者,一個智者。

  人一旦去掉了糾纏的負(fù)重,人就很輕松,人就開始擺脫了生命意識糾纏不清的負(fù)擔(dān)。沒有負(fù)擔(dān)了,那我們再有安心的這樣一個機制——如之前所說,把過去現(xiàn)在未來身口意三業(yè)乃至有緣,共業(yè)中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身口意三業(yè)一同供養(yǎng)阿彌陀佛,無有變異,無有回轉(zhuǎn),恒常安住,佛力住持故。其實這只不過是安心的語言引導(dǎo),即一個安心語罷了。它起不起作用你可以試一試,雖然是一種語言的自我暗示與引導(dǎo),它悄悄地在起作用,因為凡夫的修持真是離不開作意的,那在這個安心語的自我引導(dǎo)下,你的心在作意下安心。雖然是一個語言引導(dǎo),引導(dǎo)久了就成為事實了。

  就象中午一打板,你就知道快到吃飯的時間了。安心語的自我引導(dǎo),也同這樣的觀察一樣,你知道念佛必生,猶如河流歸海一樣,是必然的一個法則,那我們的回歸就特別的準(zhǔn)確。準(zhǔn)確就令你的心安,心安就沒有負(fù)擔(dān)了,起碼在作意的當(dāng)下你沒有負(fù)擔(dān)了。在安心語引導(dǎo)下的這一刻鐘,你的負(fù)擔(dān)是不成立的,那這一刻鐘我們解放自己也很好呀,也很有意義的,有的人連這一刻鐘都沒有,所以這一生就很勞累,念佛就很辛苦。

  我們念佛原本就不是為了辛苦,是為了輕安喜悅,原本是為了脫離苦,那為什么你現(xiàn)在念佛會苦呢?原來你有不安心的自語的引導(dǎo),這很奇特。所以說臨終不能往生那是種不安心的自我引導(dǎo)。菩薩們哪,這個很重要很重要!你不要輕視它,你說這不是很簡單的游戲法則嗎?但很多人就不知這個游戲法則。所以他用不安的自我引導(dǎo),把自己引導(dǎo)的惶惶不安,又很負(fù)重。

  所謂的負(fù)重是為什么呢?因為念佛不能往生他就負(fù)重嘛。念佛了,他又不能往生,他不負(fù)重嗎?念佛能往生不就很自然嗎?那念佛不能往生他怎么不負(fù)重呢?天天這樣念,他怎么不負(fù)重呢?我們自己去這樣一類比,原來人類的自我引導(dǎo)是十分要命的。

  作意啊,你天天念著念佛不能往生,念佛不能往生,在這個負(fù)重的引導(dǎo)下就越念越辛苦呀,辛苦到最后就煩別人去了,你不能往生,你也不能往生,你也不能往生,大家一說是呀,手挽著手往下跳吧,往哪跳呢?——都不能往生!因為什么呢?全部都是引導(dǎo)。一盲導(dǎo)眾盲,相續(xù)入火。誰來導(dǎo)啊?第一個導(dǎo)的就是惡師。這個盲人喊的聲音大點,跟我來!我的眼睛睜開了,跟我來。實際他的眼睛也是瞎的,跟你一樣慧眼未睜開,你牽著他的衣襟,跳吧,一串一串的就下去了。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其地莊嚴(yán)功德成就,是引發(fā)我們對法的接觸、實踐的喜悅。所以這個地在加持我們,就象雞足山這個勝山福地對我們學(xué)佛的加持是不可思議的。你若生一念感激心,你的對應(yīng)面就大一些,你再生一念感激心,你的對應(yīng)面又大一些。你生起了真正的感激心,那個面就會把你包圍起來,你就會生活在感恩心中,你就會得到極大的恩德!但有的人驕慢,有的人自卑,有的人排斥,結(jié)果恩德包在我們周邊,但他還不知道什么叫恩德,他還是照樣用他煩惱的心,去思考煩惱的事,得一個煩惱的結(jié)果。為什么呢?因為不安的自我引導(dǎo)啊。

  一個心理咨詢師跟我說現(xiàn)在人的身理心理的波段都亂了。我們在寺院這個環(huán)境中,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小小的塔,那是佛意所成,你感覺到很安穩(wěn),你無意識地掃它一眼,轉(zhuǎn)了兩圈,感覺心里比剛才好多多了。因為什么呢?它把你的波段給調(diào)整好了。塔調(diào)整人的波段可準(zhǔn)確吶,因為我們?nèi)怂枷胍庾R頻率太高了,要變形的時候,那個塔很安穩(wěn),那兒有佛的衣、缽,有佛的錫杖,雖然你不知道那是佛的錫杖、佛的缽、佛的衣,但是你看到那個形象,無意識地就給你帶來了心靈、意識的安穩(wěn)。我提議你要是心里特別煩躁的時候、迷失的時候、對法對人有意見的時候,去繞108圈塔,21圈塔,或者說7 圈,繞了以后你就念念阿彌陀佛,什么也不要管,你說塔啊,你來加持我。這是很有效果的。

  這個增上緣中,也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引導(dǎo),有的是物化的引導(dǎo)、形象的引導(dǎo)、音聲的引導(dǎo)、次序的引導(dǎo)。次序,象極樂世界這個極大的次序引導(dǎo),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安穩(wěn),這七寶不斷地?fù)Q來換去,換來換去,一直換了四十九遍,讓你所有的思想都被寶所取代了。你不相信讀一讀,大家把那個七寶讀一遍,你那個腦袋瓜子一定裝不住東西,所有的東西都給你洗干凈了。

  (歲次辛卯五月十五 2011年6月16)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