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證次第
修證次第
目次
壹、前言
貳、正見
參、正行
肆、正覺
伍、正度
陸、結(jié)語
壹、前言
修行者應清楚明白修證的次第:學道、見道、修道、證道、傳道、成道,這六個階段。未證果前,為學道位;證初果須陀洹,為見道位;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為修道位;四果阿羅漢,為證道位;弘法利生,教人見性,斷集滅苦,解脫生死,為傳道位;覺行圓滿,;具足,為成道位。
舉《周易》干卦為例,經(jīng)云:「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六爻表次第,龍表行者,亦是佛性。學道位,即初九「潛龍」,應專心潛修,勿急作為。見道位,即九二「見龍」,見到法印,去除三結(jié),三毒仍在。修道位,即九三「惕龍」,斷除五下分結(jié),余毒未盡,更應警惕,精進修持。證道位,即九四「躍龍」,十結(jié)盡斷,無貪瞋癡。傳道位,即九五「飛龍」,登上法座,為人宣說,人天善法、緣起法、無常法、無我法、無生法、四圣諦法、十二因緣法、六度波羅蜜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無量妙法等。成道位,即上九「亢龍」,法會圓滿,因緣已盡,示現(xiàn)涅槃,見圣入滅,眾生悔惱,求佛住世。
佛無成道之心,只是自性妙用,開示眾生皆有佛性,其性無生,本自空寂。群龍不應依賴龍首,群龍應自飛;眾生不應依賴諸佛,眾生應自度。證法即見佛性,方是諸佛本懷,最為吉祥之事,故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貳、正見
世間人要有正確的思想,才不會走歧途,故能發(fā)奮圖強,積極進取,來完成自己的理想;修行人要有正確的知見,才不會走岔路,故能信愿堅定,勇猛精進,來達成此生的道業(yè)。
《雜阿含經(jīng)》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褂纱丝芍,正見的重要。何謂「正見」?即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了知世間與出世間緣起的智慧,透過三法印、四圣諦、十二因緣等教理,對內(nèi)觀察五蘊的身心、于外觀察宇宙之萬象,而獲得正確的見解。
佛法的根本教義,即是三法印、四圣諦、十二因緣;而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皆從此三大綱領加以演繹。雖名相不同,其義是一致的。
四圣諦與三法印的關系:「諸行無常」及「諸法無我」,皆屬于緣生、緣滅的有為法;「涅槃寂靜」,遠離無明緣起而入無生,屬于無為法!缚唷埂讣苟B,是世間的有為法;「道」諦是介于世間及出世間,所以包含有為、無為二法;「滅」諦,為出世間的無為法。「諸行無!辜啊钢T法無我」,便是知苦、斷集、修道的三種圣諦;「涅槃寂靜」,即是苦滅圣諦。
四圣諦與十二因緣的關系:現(xiàn)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和未來的生、老死,等七項為苦的事實,即是「苦」諦;過去的無明、行,和現(xiàn)在的愛、取、有,等五項則為苦的原因,即是「集」諦;「苦」「集」二諦,是現(xiàn)實執(zhí)迷的世界,為「流轉(zhuǎn)緣起」。無明若滅,貪瞋便息,今生便能解脫生死,不必祈求來生或是他方凈土,此為滅苦的結(jié)果,即是「滅」諦;要滅三毒,當修三學,行八正道,此為滅苦的方法,即是「道」諦;「滅」「道」二諦,是理想覺悟的世界,為「還滅緣起」。
何謂流轉(zhuǎn)緣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生相即是「流轉(zhuǎn)門」。佛于《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挂蛏鸁o明、貪愛,所以生死輪回。
何謂還滅緣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此滅相即是「還滅門」。佛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挂驕鐭o明、貪愛,所以解脫生死。
此三者的關聯(lián),亦可解釋為:十二因緣,是「苦」「集」二諦的內(nèi)容;三法印,是「滅」諦的印證;八正道,是「道」諦的實踐。
參、正行
人因不明白身、心、世界是緣起、無常、苦、空、無我,所以將五蘊執(zhí)著為「我」,其他執(zhí)為「我所」;因而有我見、我愛、我慢、我癡,衍生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從此生死流轉(zhuǎn),憂悲苦惱。
佛陀說法的目的,是要止息眾生的痛苦,而不談跟「離苦」、「解脫」無關的議題。在巴利文三藏圣典中看到,佛陀對哲學性的問題并不回應。佛在《中部》說︰「我只教導苦與苦的止息!
我們?yōu)楹慰?因不了解五蘊無我,就是不認識自己,正像五祖所說:「不識本心!顾粤娼倘艘:「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褂譃楹尾怀姓J世間是苦?因不知五蘊無常,所引發(fā)一切苦,何樂之有。更不明白,來此世間的原由?因無明、貪愛所緣生,并非外力所創(chuàng)造。雖已知苦,卻不知離苦之道?因未知四圣諦,未行八正道的緣故。
從理上來說,修行修心,所以不離「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箤⑷局,轉(zhuǎn)為三學之心。從事上來說,一切修行不離八正道,不論是南傳北傳,顯教密教,禪凈天臺,三乘一乘,皆要依循此解脫之路來修持,無一例外。
修行者于生活中,要凈化其三業(yè),尤為重要的是善護其心,因此要常存「正念」。將正念專注于四念處,此是南傳行者的修法;以一句佛號為正念,此為凈土行人的修法;以參話頭為正念,此是禪者慣用的修法;以無住為正念,此是受持《金剛經(jīng)》的修法。就像禪宗六祖所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念不是沒有念,而是念念無雜念,故無念即是正念,只是每位行者的所緣不同而已。
八正道藉由身口意,來勤修戒定慧。正見、正思惟,屬「慧」學;正語、正業(yè)、正命,屬「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屬「定」學。修行應以智慧為主,慈悲為輔,戒律為基,才能正確的禪定。修行者應存「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才會與戒定慧相應,方能實踐八正道。
四無量心的功能為:慈心生起,對治瞋心;悲心生起,對治害心;喜心生起,對治妒心;舍心生起,對治貪心;四心生起,自無癡心。至于三學的作用,可分為性、相來說明:從相上解釋,神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剐扌袘獜氖孪嘧銎,直到成就時,便同惠能大師所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勾藶橐娦缘木辰。
肆、正覺
一、四果次第
正見是因,正行是緣,正覺是果。若無解行并進的因緣,怎會成就正覺之結(jié)果!嘎暵劤恕褂腥肓鞴,一來果,不來果和阿羅漢果等四果,「菩薩乘」有十地等。行者當按部就班,從小向大,由近至遠,因為此生短暫,無常迅速,應知先后的目標:初果須陀洹,為近程目標;四果阿羅漢,為中程目標;地上菩薩,為遠程目標;成就佛果,是學佛人的終極目標。當務之急應以初果為重,也最為踏實,若能證須陀洹,縱然還有七次的生死,但已入圣人之流,終會圓成佛道。
要證得阿羅漢,必須斷十結(jié),即是十種束縛,障礙了我們悟道。結(jié)使,簡稱為「結(jié)」;它能束縛眾生的心、集結(jié)生死,而使你我不能出離生死流轉(zhuǎn)的煩惱。就像一條繩子本來沒有結(jié),后來被打十個結(jié),故失去它原來的樣子;我們本來沒有煩惱,因妄想、執(zhí)著而產(chǎn)生無數(shù)的煩惱,故失去本來的清凈。行者要一一解開十結(jié),方能解脫自在,恢復本來面目。何謂十結(jié)?
1、身見:即我見也。執(zhí)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自我。
2、戒禁取見:執(zhí)取與解脫無關禁戒與禁忌。
3、疑:對三寶及戒律產(chǎn)生懷疑。
4、欲貪:對欲界的貪愛。偏重于情欲上的執(zhí)取。當六根對六境時,對合意的起欲貪。
5、瞋恚:當六根對六境時,對不合意的起瞋恚。
6、色愛:對色界的貪愛。偏重于物質(zhì)上的執(zhí)取。
7、無色愛:對無色界的貪愛。偏重于精神上的執(zhí)取。
8、掉舉:即掉悔也。內(nèi)心浮動,靜不下來。
9、我慢:潛意識執(zhí)著有我,故內(nèi)心與外境對立,而產(chǎn)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分別、對待,這種錯覺變成自我的傲慢。
10、無明:愚癡也。于法不明了,對事理不明,以是為非,以邪為正,盲目沖動,造諸惡業(yè)。
初果圣者當斷身見、戒禁取見、疑等三結(jié);二果圣者斷前三結(jié),貪瞋癡漸薄;三果圣者斷除五下分結(jié):身見、戒禁取見、疑、欲貪、瞋恚。四果圣者除斷五下分結(jié),亦斷五上分結(jié):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在三界中,欲界層次較低,稱為下界;色界、無色界層次較高,稱為上界。欲界有五種束縛的煩惱,稱之五下分結(jié);色界、無色界也有五種束縛的煩惱,稱之五上分結(jié)。
三界,是指迷妄的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zhuǎn),依其境界所分的三個層次,為欲界、色界、無色界!赣纭怪妇哂幸、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諸天,中有人道、阿修羅,下有畜生、餓鬼、地獄三惡等道,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此界執(zhí)迷于情欲。「色界」指無欲界的淫欲、食欲,但仍有物質(zhì)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居欲界之上,有高廣宮殿,卻無女相,眾生皆是化生而成,此界執(zhí)迷于物質(zhì)!笩o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沒有物質(zhì)的色相,亦無身體、宮殿、國土等;此界居色界之上,唯有心識,住于甚深禪定之中,此界執(zhí)迷于精神。
再說,三界從事相來說,即是眾生所處的環(huán)境,所以《法華經(jīng)》譬喻三界似火宅,因為它是無常的變異法,有苦的逼迫性,任何事物皆不離苦的事實。從理體來說,即是自心的貪瞋癡,所以《達磨悟性論》說:「三界者,貪瞋癡是。返貪瞋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由此可知,三界唯心所造,故又說:「貪為欲界、瞋為色界、癡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谷魺o三毒之心,即無三界之束縛,故古德言:「無三界可出,無涅槃可入。」這才是真實義。
(一)、初果
梵文稱之,須陀洹果,譯為入流。指初見真理,入圣人之流。初果圣者,具足正見,對三寶、戒律凈信不疑,已破下列三種束縛:
1、身見,亦稱我見:執(zhí)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自我,因無三法印的正見,所以誤認五蘊為我、為我所;因為「我見」的生起,才有「我愛」、「我慢」、「我癡」隨之而起。
2、戒禁取見:聽聞異端邪說,所制的戒禁。戒,指不正確的戒律;禁,指錯誤的禁忌;取見,指執(zhí)著這樣的見解。不正確的戒律,好比持牛戒,死后得以生天;涂灰斷食種種苦行,以求證道。再來,執(zhí)著一些錯誤禁忌,像不要在半夜靜坐,生理期不要入佛殿,或執(zhí)迷風水地理等。這些不當戒禁,都跟解脫無關,其根源皆出于沒有正見,所以道聽涂說輕易相信,或創(chuàng)造各種禁忌來束縛自己。
3、疑:對三寶及戒律產(chǎn)生懷疑的障礙。學佛第一步便是要皈依三寶,持守五戒,若對佛、法、僧、戒堅信不疑,稱之「四不壞凈」。所謂不壞凈,即是堅固不可破壞純凈之信念。《雜阿含經(jīng)》說:「佛不壞凈成就,于法、僧不壞凈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壞凈成就。自現(xiàn)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咕咦恪杆牟粔膬簟拐,在未證果前不墮惡道,繼續(xù)修持則會證得初果須陀洹,七次來往,必定覺悟,遠離苦厄及斷一切煩惱。
許多人學佛已數(shù)年,雖有皈依三寶,卻不愿意去受五戒,雖然有無數(shù)的理由:好比,持戒就好,何必要那些儀式;怕受戒之后,無法持戒,而犯戒之后罪過更重,干脆逃避不去受戒;看到受戒的人,依舊犯戒,所以沒有信心;認為修行悟道,跟受戒無關;喜歡佛法的真理,但不想要修行,因為改變自己是很困難的事;認為修行不必這樣,只要管好自己,做本分之事即可…,不論你是哪個借口,其實是“對佛沒有信心、對法不了解、對僧不恭敬、對戒不清楚、對己不尊重”。探究其原因,是「疑結(jié)」所束縛,所以無法進入修行,只是結(jié)個佛緣!
(二)、二果
梵文稱之,斯陀含果,譯為一來。未斷欲界的煩惱,所以必須于欲界中,天上人間來往一次。二果圣者,雖已去除身見、戒禁取見、疑等三結(jié),且貪、瞋、癡漸漸淡薄,但對于欲界、色界、無色界,卻仍執(zhí)著不舍。
(三)、三果
梵文稱之,阿那含果,譯為不來。三果圣者斷除五下分結(jié),身見結(jié)、戒禁取見結(jié)、疑結(jié)、欲界的貪欲結(jié)、瞋恚結(jié),已無欲界所有的煩惱,于欲界往生后,生色界之第四禪天,為五凈居天,其處共有五天:1、無煩天,即無一切的煩雜。2、無熱天,即無一切的熱惱。3、善現(xiàn)天,即能現(xiàn)一切的勝法。4、善見天,即能見一切的勝法。5、色究竟天,即色天最勝之處。此生舍報之后,便生于色界,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果。圣者雖斷欲界的貪,但仍有色界、無色界的貪,故須在凈居天勤修,直證阿羅漢果為止。
(四)、四果
梵文稱之,阿羅漢果,譯為不生。四果圣者除斷五下分結(jié),亦斷五上分結(jié):色愛結(jié)、無色愛結(jié)、掉舉結(jié)、我慢結(jié)、無明結(jié)。十結(jié)已斷,一切煩惱已盡,《雜阿含經(jīng)》說:「貪欲永盡無余,瞋恚、愚癡永盡無余,是名阿羅漢者!剐臒o貪瞋癡,具足戒定慧,在解脫道已修行完成,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故尊稱為無學的圣者。四果圣者已斷五上分結(jié):
1、 色愛:對色界的貪愛,偏重于物質(zhì)上的執(zhí)取。
2、無色愛:對無色界的貪愛,偏重于精神上的執(zhí)取。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愛,初果、二果圣者還未斷除,三果圣者雖斷欲界貪愛,但未除色界、無色界的貪愛,要達四果圣者三界貪愛才能全部斷除。
3、掉舉:即掉悔也。掉即舍掉,舉即舉起;心提不起,也放不下。沒有勇氣提起,亦無魄力放下,所以心中忐忑不安,常有后悔之惱。行者不可沉迷于禪定之喜樂,應無所住,方能正觀緣起,而生覺悟之心。
以《金剛經(jīng)》為例:「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谷魣(zhí)著不舍,何能證得初果圣者須陀洹。
「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若執(zhí)著不舍,何能證得二果圣者斯陀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谷魣(zhí)著不舍,何能證得三果圣者阿那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谷魣(zhí)著不舍,何能證得四果圣者阿羅漢。
4、我慢:潛意識執(zhí)著有我,故內(nèi)心與外境對立,而產(chǎn)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分別、對待,這種錯覺變成自我的傲慢。于《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jīng)》說:「世間一切眾生起諸慢心,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共分七類(1)慢,即對自我的執(zhí)取。(2)過慢,自認為比別人強。(3)慢過慢,勝而驕傲。(4)我慢,執(zhí)取五蘊而生見我、我所。(5)增上慢,未得未證自認已得已證。(6)卑慢,自認為比別人差。(7)邪慢,無德卻自認有德。
5、無明:愚癡也。對事理不明,以是為非,以邪為正,盲目沖動,造諸惡業(yè)!洞髮毞e經(jīng)》說:「若不知不見四圣諦,十二因緣,是名無明。」《大乘義章》亦說:「于法不了,為無明!姑曰笳胬,不見正法,則「迷理無明」;順我則喜,逆我則瞋,得之則喜,失之則惱,則「迷事無明」。
以戒定慧三學,來說明四果:初果、二果圣者,雖戒已具足,但少定少慧;三果圣者,雖戒定已具足,但仍少慧;唯有四果圣者,才完全具足戒定慧而解脫生死。由此可證,戒為一切的根本!真想修行,則當知戒、受戒、學戒、持戒!钢洹共哦涞闹匾,「受戒」和「學戒」之目的在于「持戒」,奉勸諸位,未受五戒者,當下定決心去受戒、持戒,做一位真正的修行者。
解脫的阿羅漢并非人人都有神通,依印順導師解釋可分兩類:
(1)、法住智知:緣起法被稱為「法性」、「法住」,知法住是知緣起。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于(現(xiàn)實身心)蘊、界、處,實知,厭、離欲、滅,而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的解脫智。雖沒有根本定,沒有五通,但生死已究竟解脫,這是以慧得解脫的一類。(慧解脫阿羅漢)
(2)、涅槃智知:或是慧解脫者的末「后知涅槃」;也有生前得見法涅槃,能現(xiàn)證知涅槃,這是得三明、六通的,名為(定慧)俱解脫的大阿羅漢。雖有二類不同,但生死的究竟解脫,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俱解脫阿羅漢)
伍、正度
六祖說:「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购沃^方便?在《未曾有因緣經(jīng)》說:「謂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是名方便!
先解釋六波羅蜜,即菩薩行者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項德目。「布施」、「持戒」、「忍辱」屬戒學,「禪定」屬定學,「般若」屬慧學,「精進」通三學。菩薩行者要有「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的胸懷。
「布施」,從自利來說,是對治慳貪,消弭貧窮;從利他來說,應利益眾生,遠離苦難!赋纸洹,從自利來說,是對治毀犯,使身心清涼;從利他來說,不但傷害眾生,更應幫助大眾!溉倘琛,從自利來說,是對治瞋恚,使心安住;從利他來說,眾生難調(diào)難伏,故應忍辱負重,以悲心化之!付U定」,從自利來說,是對治散亂,使心安定;從利他來說,不被眾生所影響,反要大眾生起安穩(wěn)的心!赴闳簟,從自利來說,是對治愚癡,生起智慧;從利他來說,以方便善巧,教導眾生究竟解脫!妇M」,從自利來說,是對治懈怠,生長善法;從利他來說,對待眾生無怨無悔,直到得度為止。菩薩雖行六度,心要無相行之,才是波羅蜜。
前面四弘誓愿、四無量心已談過,今釋何謂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即眾度權(quán)巧方便的方法。「布施」,此乃結(jié)緣行;經(jīng)由布施,眾生歡喜,愿近佛法。「愛語」,此乃方便行;藉由交談,眾生心安,愿聞佛法。「利行」,此乃利益行;利于眾生,容易接受,愿受佛法。「同事」,此乃隨順行;融入眾生,獲得信任,愿信佛法!斗ㄈA經(jīng)》說「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智」者是。
有愿則有「力」,有力則能「行」,故應先發(fā)「四弘誓愿」,方能力行不退;菩薩行者,從初發(fā)心,直到成佛,皆要以「四無量心」為本懷,方不致于入魔道;后依八正道,來行「六波羅蜜」,必然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佛!是為度一切眾生解脫,故要善用「四攝法」來攝化大眾。
陸、結(jié)語
做人做事,首重腳踏實地,切莫好高騖遠,不務實際,像《中庸》說:「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老子也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扌兄,更應老實從孝道、人倫、因果、三皈、五戒、十善、四圣諦、十二因緣,以致六度萬行,按照次第修起,不可眼高手低,故《地藏十輪經(jīng)》說:「無力飲池河,詎能吞大海?不習二乘法,何能學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無信誦大乘,空言無所益!共灰p忽小法,而求大法,大人還是從小孩來。
鳥窠禪師曾向白居易說:「三歲孩童雖曉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箍照劯呱畹陌闳,妄說甚深的禪法,只是迷人口說,而非智者心行。若不修八正道(解脫道),何能務實六波羅蜜(菩薩道);若無知苦、滅苦之「出離心」,怎會發(fā)起菩薩救苦之「菩提心」。因此,發(fā)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薩行者,要格外慎思!
- 悟源法師:論大乘瑜伽止觀的修證
- 堅行法師:三十七道品的修證意義
- 宗密大師:圓覺經(jīng)道場修證儀
- 蕅益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玄義
- 達觀法師:心靈語錄
- 達觀法師:心靈語錄 修行篇
- 達觀法師:心靈語錄 處世篇
- 達觀法師:心靈語錄 心靈篇
- 太虛大師:人性之分析與修證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41集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78集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55集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51集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23集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3集
- 達觀法師:普門品講記
-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 達觀法師:論語禪解
- 達觀法師:名言解義
- 達觀法師:佛法隨筆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