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五節(jié) 無所有

  第一章《阿含》──空與解脫

  第五節(jié) 無所有(p.29〜p.34)

  一、 與「無所有」有關(guān)的初期圣典:(p.29)

  (1)《中部》(105)《善星經(jīng)》。

  (2)《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

  二、 《中部》(105)《善星經(jīng)》(p.29)

  《中部》(105)《善星經(jīng)》說:眾生心的傾向有五類1:

  傾向于世間的五欲。

  傾向于不動(dòng)而離欲結(jié)。

  傾向于無所有處而離不動(dòng)結(jié)。

  傾向于非想非非想處而離無所有處結(jié)。

  傾向于涅槃而離非想非非想處結(jié)。

  這五類,是世間人心所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進(jìn),以涅槃為最高理想。

  傾心于前四類,是不能出離的,所以《善星經(jīng)》的傾心于「無所有處」,只是世間無所有處定境,沒有與「空」相同的意義。

  三、 《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與《中阿含經(jīng)》(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p.29~p.30)

  (1)《中部》的《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作《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

  (2)《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中分為五類2

  凈不動(dòng)道。

  凈無所有處道。

  凈無想道(《中部》作「非想非非想處利益行道」)。

  無余涅槃。

  圣解脫。

  前三種凈道(凈不動(dòng)道、凈無所有處道、凈無想道),名稱與次第,都是與《善星經(jīng)》(傾向于不動(dòng)、傾向于無所有處、傾向于非想非非想處)一致的。

  (3)前三種凈道(凈不動(dòng)道、凈無所有處道、凈無想道),共分為七類,今依《中阿含經(jīng)》(參考《中部》),列表如下:

  [Table]

  其中,「欲」是欲界的五欲;「不動(dòng)」,一般的說,是四禪。(p.30)

  四、 《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與《善星經(jīng)》之同異(p.30)

  【(一)相同處(層次相同)】

  《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所說的前三凈道(凈不動(dòng)道、凈無所有處道、凈無想道),是有層次的(層次與《善星經(jīng)》相同),有次第觀想,次第超越息滅的層次,所以被稱為「漸次度脫瀑流」4。

  【(二)相異處(是否能得解脫,二經(jīng)說法不同)】

  《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與《善星經(jīng)》之差異:

  《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所說的凈不動(dòng)道以上,都是有解脫可能的。

  《善星經(jīng)》的「傾心于無所有處」,只是世間無所有處定境,沒有談到解脫。

  五、 「不動(dòng)、無所有、無想」相關(guān)的問題點(diǎn)(p.30)

  在這里,有兩點(diǎn)是值得注意的:

  (1)不動(dòng)(第四禪)以上,是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為什么四禪以上,與無所有處、無想處中間,沒有空無邊處與識(shí)無邊處呢?5

  (2)《中部》的非想非非想處,《中阿含經(jīng)》作「無想」、「無想處」6。無相心定,《中阿含經(jīng)》每譯作「無想定」。無想(無相心)定與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想定,滅盡定,有著復(fù)雜的關(guān)系7。本經(jīng)(《中含阿經(jīng)》(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的不動(dòng),無所有,無想──無相,三者次第而說,不正與說一切有部論所說,從滅盡定起,起不動(dòng),無相,無所有──三觸的名稱相同嗎?8

  六、 別釋三類「凈無所有處道」(p.30〜p.32)

  凈無所有處道,經(jīng)中分為三類:

  【(一)第一凈無所有處道】

  A、《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9:

  諸比丘!圣弟子如是思:「一切現(xiàn)世之欲,一切來世之欲……一切來世之色想,此等一切想之無殘滅時(shí),此為寂靜、殊妙,即無所有處!贡巳缡切兄,……乃至……身壞命終后,由識(shí)之導(dǎo)引,達(dá)于無所有處。諸比丘!此稱之為第一無所有處利益行道。

  《中部》說:圣弟子作如此的思惟:現(xiàn)在欲,…… 不動(dòng)想,這一切無余滅盡,那是寂靜的,殊妙的,就是無所有處。這樣的專心安住,于是得心清(凈)。

  B、《中阿含經(jīng)》卷18(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

  多聞圣弟子作如是觀:若現(xiàn)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現(xiàn)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動(dòng)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于爾時(shí)得無所有處想,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處得心凈。于處得心凈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10,或以慧為解;彼于后時(shí),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所有處11,是謂第一說凈無所有處道。(大正1.542c10〜17)

  《中部》說:無所有處是寂靜、殊妙的;《中阿含經(jīng)》作:「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這可能是一般所說:觀下苦、粗,(障),觀上靜、妙(離),厭下欣上的修法。厭下而專住于無所有處想,成就無所有處定。

  然《中阿含》《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上說:修習(xí)無所有處的,或得無所有處定,或依慧而得解脫,可見這不只是世俗定了。依《中阿含經(jīng)》說:「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壞法,那在離欲……不動(dòng)想時(shí),無常、苦、滅的觀慧,是有解脫可能的。

  【(二)第二凈無所有處道】

  圣弟子作這樣的思惟:我,屬于我的,是空的。這樣的專心安住而得心凈,也有得無所有處定,或依慧得解脫的二類。

  A、《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12:

  復(fù)次,諸比丘!圣弟子行至阿蘭若,或行至樹下,作如是思念:「此依我、或依我所屬之物,為空!贡巳缡切小酥痢韷拿K后,由識(shí)之導(dǎo)引,達(dá)于無所有處,諸比丘!此稱之為第二無所有處利益行道。

  B、《中阿含經(jīng)》卷18(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

  復(fù)次,多聞圣弟子作如是觀: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長(zhǎng)存,空不變易。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處得心凈。于處得心凈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彼于后時(shí),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所有處,是謂第二說凈無所有處道。(大正1.542c18〜24)

  這是說一切有部經(jīng)論,從常、恒、不變易法空──無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義。修無我我所的空觀,得無所有處定,古人雖有多種解說,其實(shí)是空與無所有的同一意趣。

  【(三)第三凈無所有處道】

  A、《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13:

  圣弟子作如是思惟:我不在何處,非誰(shuí),亦不在何物之內(nèi)。我所不在何處,不在誰(shuí)中,亦不在何物。

  B、《中阿含經(jīng)》卷18(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

  復(fù)次,多聞圣弟子作如是觀:我非為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處得心凈。于處得心凈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或以慧為解。彼于后時(shí),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所有處,是謂第三說凈無所有處道。(大正1.542c24〜543a1)

  此經(jīng)意義不大明顯。《大毗婆沙論》引此經(jīng)作:「非我有處有時(shí)有所屬物,亦無處時(shí)物屬我者」14,與《中部》說相近。

  依《婆沙論》說;無論何處、何時(shí),沒有我所屬的物;也無論何處、何時(shí),沒有物是屬于我的。從我與我所相關(guān)中,通達(dá)無所有,這也是空與無所有是相同的。依此而得心凈的,也有得無所有定,或依慧得解脫的二類。

  【(四)小結(jié):修學(xué)者因用心不同,有的只是得禪定,有的能夠依慧得解脫】

  1、[依共世間的定法而修出世的觀慧]

  禪定──四禪、八定,一般說是共世間法,似乎是世間固有的定法,佛弟子依這種定法而修出世的觀慧。

  2、[因修習(xí)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脫的差別]

  然佛法的定慧的早期意義,未必是這樣的。如所說的不動(dòng)、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經(jīng)上都這么說:多聞圣弟子作如是思惟,這是賢圣弟子所修的。由于修習(xí)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脫的差別。

  依佛法的因果法則,修得某種定,如不能依之發(fā)慧得解脫,那就命終以后,生在某種定境的天上。

  3、[依出世觀慧而成定]

  一般說,世間定是厭下欣上而修得的,然如「凈無所有處道」的三類,并不是這樣的。

  (1)第一類(第一凈無所有處道),依《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也是觀一切欲、欲想、色、色想、不動(dòng)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無常,苦,(無我我所),正是出世解脫道的三要門(三解脫門依此而立),所以第一類也有依慧得解脫的。15

  (2)第二類(第二凈無所有處道),是觀我我所空而修得的。

  (3)第三類(第三凈無所有處道),是觀無我所有而修得的。

  第二類、第三類凈無所有處道都是出世解脫──我我所空的正觀。只是修習(xí)上有些問題,才不能依慧得解脫,成為無所有處定,生無所有處天。

  這樣,無所有處道,都依出世觀慧而成定,不過修持上有點(diǎn)問題,這才成為世間定。

  七、 修出世觀慧,因心有樂著而不得解脫(p.32〜p.33)

  【(一)引經(jīng)證】

  修出世觀慧而成世間定,問題到底在那里?經(jīng)文在無想(凈非想非非想道)后,依「無想處」而有所說明,意義是通于「不動(dòng)」及「無所有處道」的!吨邪⒑(jīng)》卷18(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說:

  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dāng)(來)不有,我所當(dāng)(來)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舍。阿難!若比丘樂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舯惹鹩兴苷,彼必不得般涅槃。

  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dāng)不有,我所當(dāng)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舍。阿難!若比丘不樂彼舍,不著彼舍,不住彼舍者,阿雖!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若比丘無所受,必得般涅槃。(大正1.543a16〜b3)

  【(二)釋經(jīng)義】

  以非想非非想處來說,當(dāng)來的我與我所不再有,本有──現(xiàn)在有的盡舍,這表示究竟的般涅槃。但如對(duì)「舍」而有所樂、著、住(《中部》日譯本作:喜,歡迎,執(zhí)著),那就不能得般涅槃了。

  樂,著,住,總之是「有所受」,受是取的舊譯。所以,即使修行者所修的是正觀,只要心有所樂著,就不得解脫了。

  【(三)結(jié)論】

  如修無所有正觀,心著而不得解脫,就會(huì)招感無所有處報(bào)。無所有處定與天報(bào),是在這種情形下成立的。

  無所有──無所有處道,修無常、苦、無我我所空,是空觀的別名。無所有處定,是空觀的禪定化。16

  注解

  ^1《中部》(105)《善星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31〜p.333;漢譯南傳11,p.266〜p.270)。

  ^2《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0〜p.346;漢譯南傳11,p.275〜p.279);《中阿經(jīng)》(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大正1,542b〜543b)。

  ^4 《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阿難!此為由我所說之不動(dòng)利益行道,無所有處利益行道,非想非非想處利益行道,漸次為說瀑流之度脫,為說圣解!(日譯南傳11上,p.345;漢譯南傳11,p.275)。

  ^5 參見《空之探究》p.68;p.71。四禪八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6 《中阿含經(jīng)》卷18(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于爾時(shí)而得無想,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處得心凈。于處得心凈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彼于后時(shí),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無想處,是謂說凈無想道!(大正1,543a4〜9)

  ^7 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六節(jié)〈無相〉p.34~p.46。

  ^8 《雜阿含經(jīng)》卷21(568):「復(fù)問:尊者!住滅正受時(shí),為觸幾觸?答言:長(zhǎng)者!觸不動(dòng)、觸無相、觸無所有!(大正2,150c1〜3)另參見:《中阿含經(jīng)》(211)《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1,792a);《大毗婆沙論》卷153(大正27,781b);《空之探究》p.60~p.67。

  ^9《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2;漢譯南傳11,p.275)。

  ^10 《空之探究》p.34,注3:《中含阿經(jīng)》(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原譯本作「于此得入不動(dòng)」(大正1,542c15)今依上下文義及《中部》改。

  ^11《中含阿經(jīng)》(75)《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原譯本作「必至不動(dòng)」(大正1,542c17)今依上下文義及《中部》改。(參見《空之探究》p.34,注3)

  ^12 《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2~p.343)。

  ^13 《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3;漢譯南傳11,p.276)

  ^14《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84 (大正27,433b)

  ^15 《中阿含經(jīng)》卷18(大正1, 542c10〜17)「復(fù)次,多聞圣弟子作如是觀:若現(xiàn)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現(xiàn)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動(dòng)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于爾時(shí)得無所有處想,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處得心凈。于處得心凈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dòng),或以慧為解;彼于后時(shí),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dòng),是謂第一說凈無所有處道!

  ^16參見印順法師《性空學(xué)探源》〈空義之次第禪定化〉p.87~p.98。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