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十節(jié) 勝解觀與真實(shí)觀

  第一章《阿含》──空與解脫

  第十節(jié) 勝解觀與真實(shí)觀 (p.67〜p.78)

  一、四禪的重要性及其特勝(p.67〜p.68)

  【(一)四禪的重要性(p.67)】

  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等一切定法,原本只是四禪,其余是由觀想而成立的。四禪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上文已引經(jīng)說明。1

  【(二)四禪的特勝(p.67〜p.68)】

  從經(jīng)文所說的四禪異名,也可以了解四禪的特勝,如《瑜伽師地論》卷11說: 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凈增上力正審慮故;蛎麡纷,謂于此中受極樂故,所以者何?依諸靜慮,領(lǐng)受喜樂、安樂、舍樂、身心樂故2。又得定者,于諸靜慮,數(shù)數(shù)入出,領(lǐng)受現(xiàn)法安樂住故。由此定中現(xiàn)前領(lǐng)受現(xiàn)法樂住。從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領(lǐng)受如是樂住,于無色定無如是受,是故不說彼為樂住。……

  或復(fù)名為彼分涅槃,亦得說名差別涅槃。由諸煩惱一分?jǐn)喙?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別涅槃;復(fù)次,此四靜慮亦得名為出諸受事,謂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 (大正30,331a5-22)

  比丘們依四禪得漏盡,解脫,是經(jīng)中所常見的。如經(jīng)說五安穩(wěn)住,也就是四禪及漏盡。3

  二、「真實(shí)作意」(如實(shí)觀)與「勝解作意」(假想觀)(p.68〜p.69)

  【(一)不動(dòng)、無所有、無相是「如實(shí)觀的三昧」;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是「世俗假想觀的三昧」(p.68)】

  上面說到,《善星經(jīng)》與《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漢譯名《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都以不動(dòng),無所有,無相為次第。4第四禪名不動(dòng)5,在不動(dòng)與無所有中間,為什么沒有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呢?6

  原來,不動(dòng),無所有,無相,是如實(shí)觀的三昧,而空無邊處與識(shí)無邊處,是世俗假想觀的三昧。7

  【(二)自相作意、共相作意、真如作意是「真實(shí)作意」;勝解作意是「假想作意」(p.68〜p.69)】

  如實(shí)觀與假想觀這二類觀想的分別,如《大毗婆沙論》說:「有三種作意,謂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勝解作意者,如不凈觀,持息念,(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8

  《瑜伽師地論》說:「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于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shí)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9

  依此可以知道:

  自相作意,共相作意,真如作意,是一切法真實(shí)事理的作意。

  勝解作意是假想觀,于事是有所增益的。如不凈觀,想青瘀或膿爛等,觀自身及到處的尸身,青瘀或膿爛,這是與事實(shí)不符的。是夸張的想象所成的定境,所以說是「增益」。10

  三、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p.69〜p.71)

  【(一)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之對(duì)應(yīng)關(guān)系(p.69〜p.70)】

  佛法中的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11都是勝解作意。彼此的相互關(guān)系,對(duì)列如下:

  [Fig(footNote: 凈解脫身作證12)]

  解脫,遍處(不凈念在內(nèi)),勝處,這三類定法,相通而又有所不同;都出發(fā)于色的觀想,在不同的宏傳中,發(fā)展成三類不同的定法。古人將這三類,總集起來,解說為淺深的次第。13

  勝處的前四勝處,與解脫的前二解脫相當(dāng),是不凈觀。

  勝處的后四勝處,與第三解脫的「凈解脫身作證」相當(dāng),是凈觀;遍處的前八遍處,也是凈觀。

  青、黃、赤、白,是所造色;所造色依于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風(fēng),所以有前四遍處。前三解脫,前八遍處,八勝處,都是依色界禪定,緣欲界色為境的,都是勝解的假想觀。

  【(二)空無邊處及識(shí)無邊處之安立:(p.70〜p.71)】

  十遍處中,在地、水、火、風(fēng)(及依四大而有的青、黃、赤、白)遍處以上,有(虛)空遍處,識(shí)遍處,這不是地、水、火、風(fēng)、虛空、識(shí)──六界嗎?

  六界是說明眾生自體所有的特質(zhì),構(gòu)成眾生自體的因素。

  四大是色法,血肉等身體。

  虛空是鼻孔、咽喉、毛孔等空隙,可見可觸,是有局限性的。

  識(shí)是自身的心理作用。眾生自體,只是這六界的綜和;如沒有識(shí)界,那就是外在的器世界了。

  古代的修行者,觀色法的不凈(對(duì)治貪欲),進(jìn)而觀色法的清凈,就是前三解脫,前八遍處,八勝處;虺缴,觀虛空相,勝解為遍一切處,如不能依之發(fā)慧得解脫,生在虛空無邊處。

  或進(jìn)一步的觀識(shí)相,假想為遍一切處(后代所說的「心包太虛」,「心遍十方」,都由此定境而來),不能解脫的,生在識(shí)無邊處。

  無色界的前二天〔空無邊處天、識(shí)無邊處天〕(及定),依此修得的定境而來。

  四、九次第定的成立(p.71〜p.72)

  (1)四禪名為不動(dòng)。《中阿含經(jīng)》的《大空經(jīng)》14中,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與不動(dòng)并列。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是從根、境、識(shí)的相關(guān)中,空于五欲;不動(dòng)是觀五陰無常、無我,內(nèi)離我慢。不動(dòng)修習(xí)成就,就是空住的成就。如著空而不得解脫,就稱四禪為不動(dòng)。15

  (2)《善星經(jīng)》、《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等說:不動(dòng),無所有,無相為次第16,是諦理的如實(shí)觀。如有著而不得解脫的,生在(四禪),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更進(jìn)而立滅受想定)。17

  不動(dòng)=第四禪

  無所有=無所有處

  無相=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

  (3)在四禪與無所有處間,本沒有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的。由于十遍處(地水火風(fēng)青黃赤白等八遍處及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的修得,依六界的次第進(jìn)修,而在四禪與無所有處間,結(jié)合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而成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更加滅受想定,成九次第等至(定)?偭腥缦: [List(footNote: 三禪18)]

  ※「十遍處、八勝處、八解脫」與「四禪八定」之關(guān)系

  1、《大毗婆沙論》卷84:

  此八解脫,界者:初三解脫是色界。前三無色處解脫,有漏者是無色界,無漏者是不系。后二解脫是無色界。地者: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大正27,434c10~13)

  2、《大毗婆沙論》卷85:

  此八勝處:界者,皆是色界。地者,前四勝處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后四勝處在第四靜慮。(大正27,438c14~16)

  3、《大智度論》卷21:

  初二背舍、初四勝處,初禪、二禪中攝;凈背舍、后四勝處、八一切處,第四禪中攝;二一切處,即名說空處,空處攝;識(shí)處,識(shí)處攝。(大正25,216c15~17)

  五、空慧的異名—依觀慧的加行不同,名為「空」、「無所有」、「無相」(p.73)

  (1)佛法的解脫道,是依止四禪,發(fā)真實(shí)慧,離欲而得解脫的。真實(shí)慧依于如實(shí)觀:「無常故苦,無?喙薀o我」;「無我無我所」──空,是一貫的不二的正觀。能離一切煩惱,離一切相,契入超越的寂滅。

  (2)依于觀慧的加行不同,名為空,名為無所有,名為無相。如止觀相應(yīng)而實(shí)慧成就,依觀慧立名,名為空(性)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無相心三昧。心三昧,或名心解脫。雖因加行不同而立此三名,而空于一切煩惱,是一致的。19

  (3)其實(shí),加行也有共通處,如:

  《空大經(jīng)》說:「不作意一切相,內(nèi)空成就住」20。[無相與空相通]

  《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說:「空于我及我所,是第二無所有處道」21。[無所有與空相通]

  空與無相,無所有與空,不是明顯的相通嗎!所以能得解脫的真實(shí)慧,雖有不同名稱,到底都不過是空慧的異名。22

  六、「假想觀」與煩惱的對(duì)治(p.73~p.74)

  【(一)勝解的假想觀雖不得究竟解脫,但能降伏煩惱(p.73~p.74)】

  勝解的假想觀,是不能得究竟解脫的,但也有對(duì)治煩惱,斷除(部分)煩惱,增強(qiáng)心力的作用。23所以釋尊應(yīng)用某些方便來教導(dǎo)弟子。

  【(二)假想觀中,主要是不凈觀(p.73)】

  假想觀中,主要是不凈觀,如青瘀想,膿爛想,骨想等。障礙出家弟子的猛利煩惱,是淫欲愛,為了對(duì)治貪淫,佛開示不凈觀法門。

  【(三)不凈觀之重要性及其副作用(p.73)】

  不凈,與無常、苦、無我相聯(lián)合,成為四念處。四念處中,觀身不凈是應(yīng)該先修習(xí)的。

  假想不凈觀,引起了副作用,由于厭患情緒的深切,有些比丘自殺,或自愿為人所殺,這是經(jīng)、律一致記載的。24

  【(四)以「入出息念」及「凈觀」,改善「不凈觀」引起的弊病(p.73〜p.74)】

  改善不凈觀的修習(xí),一方面,佛又開示入出息念法門。25一方面,由不凈觀而轉(zhuǎn)出凈觀。26

  如八解脫的第三解脫,八勝處的后四勝處,十遍處的前八遍處,都是凈觀。27

  七、假想的勝解觀對(duì)「清凈身」、「清凈土」及「唯心思想」等之影響(p.74〜p.77)

  不凈觀與凈觀,都是緣色法的,假想的勝解所成。28

  與不凈觀、凈觀有關(guān)的,可以提到幾則經(jīng)文。

  【(一)《雜阿含經(jīng)》(456經(jīng)):勝解凈相,引發(fā)了理想中的清凈土、清凈身說。(p.74)】

  《雜阿含經(jīng)》卷17〈456經(jīng)〉說:

  「世尊告諸比丘:有(1)光界,(2)凈界,(3)無量空入處界,(4)無量識(shí)入處界,(5)無所有入處界,(6)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7)滅界!29

  「彼光界者,緣暗故可知。凈界,緣不凈故可知。」30

  經(jīng)中立七種界,在虛空無邊處以前,有光界、凈界。光界與凈界,與第二禪名光天,第三禪名凈天的次第相合。31禪天的名稱,是與此有關(guān)的。

  依修觀成就來說,光是觀心中的光明相現(xiàn)前,如勝解而能見白骨流光,就能由不凈而轉(zhuǎn)凈觀,32觀地、水、火、風(fēng)、青、黃、赤、白等。光與凈,都依勝解觀而成就。

  清凈土與清凈身

  (1)觀的內(nèi)容,如地等清凈,是清凈的國(guó)土相。

  (2)青等清凈,通于器界或眾生的凈色相。

  勝解凈相,在定中現(xiàn)見清凈身、土,漸漸引發(fā)了理想中的清凈土、清凈身說。

  【(二)《中阿含經(jīng)》(73)《天經(jīng)》:「勝解觀」與「唯心思想」(p.74~p.75)】

  1、《中阿含經(jīng)》(73)《天經(jīng)》說:

  「(1)我為智見極明凈故,便在遠(yuǎn)離獨(dú)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即得光明,便見形色;(2)及與彼天共同集會(huì),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duì);(3)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4)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5)亦知彼天如是長(zhǎng)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6)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業(yè)已,死此生彼;(7)亦知彼天(屬)彼彼天中;(8)亦知彼天上,我曾生(其)中,未曾生(其)中也!33

  此經(jīng),巴利藏編入《增支部》「八集」(成立可能遲一些),下接勝處與解脫。34得殊勝知見,是修定四大目的之一。35

  2、本經(jīng)的精勤修行,共分八個(gè)層次

  (1)先勝解光明相,如光相成就,能于光明中現(xiàn)見色相,色相是(清凈的)天色相。

  光明相現(xiàn)前,現(xiàn)見清凈天色相,與解脫、勝處的凈觀成就相當(dāng)。

  (2)進(jìn)一步,與諸天集會(huì),互相問答。這樣的定境,使我們想起了:

  A、《般舟三昧經(jīng)》的阿彌陀佛現(xiàn)前,佛與修行者問答(不但見色相,還聽見聲音)。36

  B、無著修彌勒法,上升兜率天,見彌勒菩薩,受《瑜伽師地論》。37

  C、密宗的修習(xí)成就,本尊現(xiàn)前,也能有所開示。38

  原則是一樣的,只是修行者信仰對(duì)象不同而已。39

  (3) 勝解的假想觀,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揚(yáng)。

  A、依《般舟三昧經(jīng)》說:所見的不是真實(shí)佛,是自己的定心所現(xiàn)。40

  B、《攝大乘論本》說:「諸瑜伽師于一物,種種勝解各不同,種種所見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識(shí)」。41

  勝解的假想觀,多釆多姿,在佛教的演進(jìn)中,急劇的神教化,也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揚(yáng)。42

  【(三)《中阿含》《有勝天經(jīng)》與《中部》《阿那律經(jīng)》:「光天」與「凈天」(p.75~p.77)】

  《中阿含經(jīng)》的《有勝天經(jīng)》,《中部》作《阿那律經(jīng)》。43

  1、《中阿含》《有勝天經(jīng)》之三種天

  《有勝天經(jīng)》說:「有三種天:光天,凈光天,遍凈光天」。44

  這三天,「因人心勝如(如是不如,勝如即優(yōu)劣)故,修便有精粗;因修有精粗故,得(至天)人則有勝如」。45

  不但有差別,每一天的天人,也有勝妙與不如的。所以有差別,是由于因中的修行,有精粗不同。

  (1)光天

  以光天來說,因中「意解作光明想成就游(成就游,異譯作具足住),心作光明想極盛」。46

  然由于勝解的光明想,有大有小,所以「光天集在一處,雖身有異而光不異」。47如各「各散去時(shí),其身既異,光明亦異」。48

  (2)凈光天

  凈光天的差別,是因中「意解凈光天遍滿成就游」,49

  如不再修習(xí),生在凈光天中,就「不得極寂靜,亦不得盡壽訖」。50

  如「數(shù)修數(shù)習(xí)」,生天時(shí)就能「得極寂靜,亦得盡壽」。51

  (3)遍凈光天

  遍凈光天生在一處,也是有差別的,那是雖同樣的「意解遍凈光天遍滿成就游」52。如「不極止睡眠,不善息調(diào)(調(diào),是掉舉的舊譯)悔」,那就「彼生(天)已,光不極凈」。53

  如「極止睡眠,善息調(diào)悔」,「彼生(天)已,光極明凈」。54

  2、《中阿含》《有勝天經(jīng)》與《中部》之《阿那律經(jīng)》之比較

  (1)《有勝天經(jīng)》的三天(光天,凈光天,遍凈光天),《阿那律經(jīng)》作四天:少光天,無量光天,雜染光天,清凈光天。

  (2) 少光天與無量光天,與《有勝天經(jīng)》光天的二類相當(dāng)。

  雜染光天與清凈光天,與《有勝天經(jīng)》中,清凈光天(遍凈光天)的「光不極凈」,「光極明凈」二類相當(dāng)。

  (3)三天或四天,不外乎光與凈,與七界55的光界、凈界56相當(dāng)。其實(shí),清凈(色相)是不能離光明的。57

  [Fig]

  3、四禪諸天名稱之安立(p.76~p.77)

  成就四禪而不得解脫的,感得四禪天的果報(bào)。四禪諸天的名字,也是漸次成立的。

  (1)初禪天之安立(梵天)

  經(jīng)中常見的「天、魔、梵」58:魔以下有種種天,如超出魔界,就名為梵天,這是適合于印度教的。

  佛教中,欲界以魔天(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為最高,如出魔界,也就是離欲界的禪天,所以初禪天就名為梵天。59

  A、天:六欲天之前五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

  B、魔:六欲天之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C、梵:初禪天。

  (2)第二禪天(光天)、第三禪天(凈天)之安立(p.77)

  佛弟子修勝解觀,依光明相而現(xiàn)起,所以緣色法而修勝解的,不外乎光明相與清凈色相。修此而感報(bào)的,也就是光天與凈天,作為二禪天、三禪天的名字。

  由于光明相等有優(yōu)劣,所以又分每一禪天為三天(或二天)。60

  (3) 第四禪天之安立(廣果天)(p.77)

  在初期圣典中,四禪天的名字,是梵天,或梵眾天(初禪);光音天(第二禪);遍凈天(第三禪);廣果天(第四禪)。第四禪只是廣果天,這一名稱,可能初期以此為最高處,定或依慧得解脫,第四禪是廣大果吧!

  【(四)小結(jié):】

  佛教假想觀及如實(shí)觀的發(fā)達(dá),對(duì)于上二界諸天的安立,是有直接關(guān)系的。61

  注解:

  ^1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13〜p.14):

  佛教所說的種種定法,多數(shù)是依觀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應(yīng)該是四種禪,理由是:

  (1)佛是依第四禪而成正覺的,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后入涅槃的……。

  (2)依經(jīng)文的解說,在各種道品中,正定是四禪;定覺支是四禪;定根是四禪;定力也是四禪。

  (3)四禪是心的安定,與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關(guān)……。次第進(jìn)修,達(dá)到最融和最寂靜的境地。禪的修學(xué),以「離五欲及(五蓋等)惡不善法」為前提,與煩惱的解脫(空)相應(yīng),不是世俗那樣,以修精煉氣為目的。從修行的過程來說,初禪語(yǔ)言滅而輕安,二禪尋伺滅而輕安,三禪喜滅而輕安,四禪(樂滅)入出息滅而輕安,達(dá)到世間法中,身心輕安,最寂靜的境地。四禪有禪支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

  (4)在戒、定、慧的修行解脫次第中,……經(jīng)一致的說:得四禪而后漏盡解脫;蛘f具三明,或說得六通,主要是盡漏的明慧。

  依此四點(diǎn),在解脫道中,四禪是佛說定法的根本,這應(yīng)該是無可懷疑的!

  ^2

  遁倫《瑜伽論記》卷4:「今依身心俱有四樂:喜樂、樂樂、安樂、舍樂,故四靜慮得樂住名。欲界無后二,無色無初二,故雖樂現(xiàn)前,不名為樂住。又喜樂初二禪樂,安樂是第三禪樂,舍樂是第四禪樂。身心樂者,簡(jiǎn)無色界非樂住所以。」(大正42,380b16-21)

  另參見《瑜伽師地論略纂》卷5(大正43,69a23-28)。

  ^3 《增支部》〈五集.第十.迦俱羅品〉(日譯南傳19,p.165;漢譯南傳21,p.144):「諸比丘!如是等五者,是安穩(wěn)住。何等為五?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而生喜樂故,具足初靜慮而住;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具足第四靜慮而住;諸漏已盡故,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已于現(xiàn)法而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中略)…諸比丘!如是等者,是五種之安穩(wěn)住!

  ^4 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63):「《中部》的《善星經(jīng)》,《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漢譯名《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這兩部經(jīng)所說不動(dòng);不動(dòng)以后,是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漢譯無想處(即無相心處)。這與不動(dòng)、無所有、無相──三觸的次第,是完全符合的。」

  ^5 印順導(dǎo)師.《空之探究》(p.63):「依《大空經(jīng)》說:得四增上心(四禪),修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不動(dòng),以不移動(dòng)為目標(biāo)。所以,不動(dòng)是依第四禪而向解脫的空三昧;不得解脫而生于不動(dòng),就是一般所說的第四禪!

  ^6 《空之探究》(p.30):「不動(dòng),一般的說,是四禪!粍(dòng)──四禪以上,是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為什么四禪以上,與無所有處、無想處中間,沒有空無邊處與識(shí)無邊處呢?」

  ^7 《空之探究》(p.71):「古代的修行者,觀色法的不凈(對(duì)治貪欲),進(jìn)而觀色法的清凈……或超越色相,觀虛空相,勝解為遍一切處,如不能依之發(fā)慧得解脫,生在虛空無邊處;蜻M(jìn)一步的觀識(shí)相,假想為遍一切處(后代所說的「心包太虛」,「心遍十方」,都由此定境而來),不能解脫的,生在識(shí)無邊處。無色界的前二天(及定),依此修得的定境而來!

  ^8《大毗婆沙論》卷11(大正27,53a13~19):

  有三種作意。謂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

  自相作意者;思惟色是變礙相,受是領(lǐng)納相,想是取像相,行是造作相,識(shí)是了別相,地是堅(jiān)相,水是濕相,火是暖相,風(fēng)是動(dòng)相,如是等。

  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行相等。

  勝解作意者;如不凈觀、持息念,(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

  [四諦十六行相──苦諦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集諦四行相:集、因、生、緣;滅諦四行相:滅、靜、妙、離;道諦四行相:道、如、行、出。]

  另參見《俱舍論》卷7,大正29,40a7〜11。

  ^9《瑜伽師地論》卷11(大正30,332c22~24)。

  ^10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402〜p.403):

  佛法是重于止、觀,或定、慧修持的,通稱為瑜伽。修止的,如修四根本禪,與身體──生理有密切關(guān)系,所以有「禪支」功德,而無色定是沒有的。修觀慧,有勝解作意與真實(shí)作意。

  勝解作意是假想觀,如不凈觀[念]成就,見到處是青瘀膿爛。

  真實(shí)作意中,有自相作意,如念出入息;共相作意,如觀「諸行無常」等。真如作意,如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等。

  勝解作意對(duì)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脫。勝解觀成就,自心所見的不凈或清凈色相,與事實(shí)不符,所以是「顛倒作意」。

  ^11 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參見《大毗婆沙論》卷84(大正27,434b〜435b);卷85(大正27,438c〜439c);(大正27,440b〜441b);卷141 (大正27,724a1~25);《大智度論》卷21(大正25,215a7〜216c22)。

  ^12 《大智度論》卷21:「是時(shí)行者得受喜樂遍滿身中,是名凈背舍,緣凈故名為凈背舍。遍身受樂,故名為身證。得是心樂,背舍五欲,不復(fù)喜樂,是名背舍!(大正25,215b28~c2)

  ^13 《大毗婆沙論》卷85:「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答:……下品善根名解脫,中品善根名勝處,上品善根名遍處。小善根名解脫,大善根名勝處,無量善根名遍處!媒饷撐幢匾训脛偬帯⒈樘,若得勝處必已得解脫未必已得遍處,若得遍處必已得解脫及勝處。所以者何?從解脫入勝處,從勝處入遍處故。是謂解脫、勝處、遍處差別!(大正27,442b9~14)

  ^14《中阿含經(jīng)》卷49(191)〈大空經(jīng)〉(大正1,738a〜740c)。

  ^15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七節(jié)〈空與空性〉p.51~p.52。

  ^16《中部》(105)《善星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31〜p.333;漢譯南傳11,p.266);《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0〜p.346;漢譯南傳11,p.275)。

  ^17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節(jié)〈無所有〉p.29~p.33。

  ^18《大毗婆沙論》卷85(大正27,441b18~27):

  問:何故第三靜慮無解脫、勝處、遍處耶?

  答:

  (1)非田器故,乃至廣說。

  (2)復(fù)次,對(duì)治欲界、初靜慮中識(shí)身所引緣色貪故,初、二靜慮立緣不凈解脫、勝處。第二、第三靜慮無識(shí)身所引緣色貪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緣色不凈解脫、勝處。前三靜慮有尋伺喜樂及入出息擾亂事故無凈解脫,后四勝處、前八遍處緣凈妙境,能伏煩惱其事甚難,是故必依無擾亂地乃得成就。

  (3)復(fù)次,第三靜慮去欲界遠(yuǎn),于靜慮中又非最勝,故無解脫、勝處、遍處。

  (4)復(fù)次,第三靜慮如第三無色,無多功德,故無解脫等。謂空、識(shí)無邊處有無邊行相功德,非想非非想處有滅定功德,無所有處無無邊行相又無滅定,是故此地功德減少。第三靜慮如彼(第三無色),亦無解脫、勝處、遍處功德。

  (5)復(fù)次,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最勝受樂,能令行者耽著迷亂,故無解脫、勝處、遍處。

  ^19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一節(jié)〈引言〉p.7;第一章第三節(jié)〈空與心解脫〉p.21~p.23。

  ^20《中部》(122)〈空大經(jīng)〉(日譯南傳11下,p.129;漢譯南傳12,p.96)

  ^21

  (1)《中部》(106)〈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3;漢譯南傳11,p.276〜p.277):

  復(fù)次,諸比丘!圣弟子行至阿蘭若,或行至樹下,作如是思念:「此依我、或依我所屬之物,為空!贡巳缡切小酥痢韷拿K后,由識(shí)之導(dǎo)引,達(dá)于無所有處,諸比丘!此稱之為第二無所有處利益行道。

  (2)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節(jié)〈無所有〉p.31:

  「圣弟子作這樣的思惟:我,屬于我的,是空的。這樣的專心安住而得心凈,也有得無所有處定,或依慧得解脫的二類!吨邪⒑(jīng)》說;「圣弟子作如是觀:此世(間)空:空于神、神所有(我我所有的舊譯);空有常,空有恒,空長(zhǎng)存,空不變易」。這是說一切有部經(jīng)論,從常、91、不變易法空──無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義。修無我我所的空觀,得無所有處定,古人雖有多種解說,其實(shí)是空與無所有的同一意趣!

  ^22《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節(jié)〈空與心解脫〉p.23:「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dòng),從煩惱空而清凈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23 《大毗婆沙論》卷11(大正27,53a13~19);另參見《俱舍論》卷4(大正29,19a21~22);《瑜伽師地論》卷11:「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于諸事相增益作意!(大正30,332c22~23);《成唯識(shí)論》卷5(大正31,28b10~14);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403):「勝解作意對(duì)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脫。勝解觀成就,自心所見的不凈或清凈色相,與事實(shí)不符,所以是『顛倒作意』。」

  ^24

  (1)《雜阿含經(jīng)》卷29(809經(jīng)):「爾時(shí),世尊為諸比丘說不凈觀,贊嘆不凈觀言:「諸比丘!修不凈觀、多修習(xí)者,得大果、大福利」。時(shí)諸比丘修不凈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余比丘殺!(大正2,207b22~26)。

  (2)《相應(yīng)部》(54)「入出息相應(yīng)」(日譯南傳16下,p.193~p.196)。各部廣律四波羅夷的殺戒,都載有此一因緣

  ^25《雜阿含經(jīng)》卷29(809經(jīng)),大正2,207c21~208a3。

  ^26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cè)) (p.246~p.247):「有的修不凈觀,不著意于離貪欲,只是厭患自身,這就是觀不凈而自殺的問題所在,所以修凈觀來對(duì)治。從白骨流光,觀器世間(青、黃、赤、白)與自身,清凈莊嚴(yán),就是凈解脫。從不凈而轉(zhuǎn)起凈觀,名為(改)「易觀」,如《禪秘要法經(jīng)》說:「不凈想成時(shí),慎莫棄身[自殺],當(dāng)教易觀。易觀法者,想諸(骨)節(jié)間白光流出,其明熾盛,猶如雪山。見此事已,前不凈聚,夜叉吸去」。(大正15,244b29~c2)!敢姶耸聲r(shí),心大驚怖,求易觀法。易觀法者,先觀佛像」!端嘉┮苑ā芬舱f:「若極厭惡其身,當(dāng)進(jìn)(修)白骨觀,亦可入初禪」。(大正15,298c16~17)。從不凈觀而起凈觀的方便,是白骨流光,依正莊嚴(yán);或觀佛像。這是「佛法」禪觀而漸向「大乘佛法」禪觀的重要關(guān)鍵!

  ^27印順法師《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華雨集》(第三冊(cè)),p.154):

  (一)八解脫的前二解脫,是不凈觀,第三「凈解脫身作證」是凈觀。

  (二)八勝處的前四勝處,是不凈觀;后四勝處──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青,黃,赤,白,是凈觀。

  (三)十遍處中的前八遍處──地遍處,水,火,風(fēng),青,黃,赤,白遍處,都是凈觀。如地遍處是觀大地的平正凈潔,沒有山陵溪流;清凈平坦,一望無際的大地,于定心中現(xiàn)前。水,火,風(fēng),也都是清凈的。觀青色如金精山,黃色如瞻婆花,赤色如赤蓮花,白色如白雪,都是清凈光顯的。凈觀是觀外色的清凈,近于清凈的器世間。

  另參見《性空學(xué)探源》p.96。

  ^28

  (1)《大毗婆沙論》卷40:「此不凈觀…(中略)…唯緣欲界色處為境。」(大正27,206c20~24)。

  (2)印順法師《方便之道》(《華雨集》(第二冊(cè)),p.246):「不凈觀與凈觀,都是以色法為所緣境的!

  ^29《雜阿含經(jīng)》卷17〈456經(jīng)〉(大正2,116c13~15)。

  ^30《雜阿含經(jīng)》卷17〈456經(jīng)〉(大正2,116c19~20);另參見《相應(yīng)部》(14)「界相應(yīng)」(日譯南傳13,p.222~p.223)。

  ^31印順法師《性空學(xué)探源》(p.95):「光界、凈界,與二禪(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少凈、無量?jī)簟⒈閮?相當(dāng)。」

  ^32印順法師《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收于《華雨集》(第三冊(cè))(p.153~ p.154)。

  ^33 《中阿含經(jīng)》卷18〈73經(jīng)〉(大正1,540b8~17);另參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48):「《天經(jīng)》中說修得光明,見形色;與天(神)共相聚會(huì);與天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duì);知道天的名字;知天所受的苦樂;天的壽命長(zhǎng)短;天的業(yè)報(bào);知道自已過去生中,也曾生在天中。這樣的修習(xí),逐漸增勝的過程。」

  ^34《增支部》〈八集〉(日譯南傳21,p.241~ p.249;漢譯南傳23,p.208~p.210)。

  ^35 《大智度論》卷47:「如佛說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現(xiàn)在歡喜樂;二者、修定得知見,見眾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別;四者、修定得漏盡。」(大正25,400a5~8);另參見《集異門足論》卷7(大正26,395c8~28);《俱舍論》卷28(大正29,150a16~b4);《瑜伽師地論》卷12(大正30,339a11~23);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三冊(cè))(p.151~ p.159):修定的四種功德:(1)為得現(xiàn)法樂住,(2)為得勝知見,(3)為得分別慧,(4)為得漏永盡。

  ^36

  (1)《般舟三昧經(jīng)》:「菩薩于此間國(guó)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bào),聞經(jīng)大歡喜!(大正13,899a27~b25)

  (2)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47):「成就般舟三昧的,能見阿彌陀佛。不只是見到了,而且還能與佛問答,聽佛說法。這是修習(xí)三昧成就,出現(xiàn)于佛弟子心中的事實(shí)。這一類修驗(yàn)的事實(shí),在佛教中是很普遍的!

  ^37

  (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47):「西元三~五世紀(jì)間,從北印度傳來,佛弟子有什么疑問,就入定,上升兜率天去問彌勒。西元四世紀(jì),「無著菩薩夜升天宮,于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大唐西域記》卷5,大正51,896b)」

  (2) 印順法師《辨法法性論講記》(《華雨集》(第一冊(cè)),p.174):「依唐玄奘所傳,無著菩薩在阿瑜陀國(guó)時(shí),夜晚上升兜率天,從彌勒菩薩聽受《瑜伽師地論》;白天,在瑜遮那講堂,為大眾說法。西藏傳說,無著精進(jìn)苦行十二年,才見到彌勒菩薩現(xiàn)身;然后上升兜率天,在六個(gè)月中,從彌勒菩薩學(xué)《瑜伽行地論》(即《瑜伽師地論》)」。另參見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640)。

  ^38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67~ p.868);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244)。

  ^39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48):

  在「原始佛教」中,佛與大弟子們,往來天界的記載不少。但那時(shí),佛與大弟子們,對(duì)于定中所見到的,是要開示他們,呵斥他們,警策他們,所以佛被稱為「天人師」。佛涅槃以后,演化為在定中,見當(dāng)來下生成佛,現(xiàn)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十方佛現(xiàn)在說興起,「大乘」佛弟子,就在定中見他方佛。在「秘密大乘」中,佛弟子就在定中,見金剛夜叉。在定中有所見,有所問答,始終是一致的。但起初,是以正法教誨者的立場(chǎng),教化天神;后來是請(qǐng)求佛、菩薩、夜叉?zhèn)兊慕虒?dǎo)。這是佛法的進(jìn)步升華呢?佛教精神的迷失呢?

  ^40

  (1)《般舟三昧經(jīng)》:

  「菩薩于此間國(guó)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姺,即見;見即問,問即報(bào),聞經(jīng)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如來)佛,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shè)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大正13,899a27~c2);另參見《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大正13,905c27~906a2)

  (2)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64~p.865):

  到了三昧成就,佛現(xiàn)在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能答問,能說經(jīng)。然當(dāng)時(shí),佛并沒有來,自己也沒有去;自己沒有天眼通、天耳通,卻見到了佛,聽佛的說法,那佛到底是怎樣的?于是覺察到,這是「意所作耳」,只是自心三昧所現(xiàn)的境界。類推到:三界生死,都是自心所作的。自心所現(xiàn)的,虛妄不實(shí),所以心有想為愚癡(從愚癡而有生死),心無想是涅槃。不應(yīng)該起心相,就是能念的心,也是空無所有的,這才入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嚴(yán)格的說,這是念佛三昧中,從「觀相」而引入「實(shí)相」的過程。然這一「唯心所作」的悟解,引出瑜伽師的「唯心(識(shí))論』,所以立「唯心念佛」一類。

  (3)另參見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403)。

  ^41《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31,137b)。

  ^42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67~ p.868);印順法師《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華雨集》(第三冊(cè)),p.139~p.220)。

  ^43《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49b~550c)!吨胁俊(127)《阿那律經(jīng)》(日譯南傳11下,p.179~p.190)。

  ^44《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0b4-5)。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78):「三天說,又見《中阿含經(jīng)》(78)《梵天請(qǐng)佛經(jīng)》(大正1,548a)」。

  ^45《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0c28~29)。

  ^46《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0b26~27)。

  ^47《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0b11)。

  ^48《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0b14~15)。

  ^49《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1a9~10)。

  ^50《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1a12~13)。

  ^51《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1a29~b1)。

  ^52《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1b13~14)。

  ^53《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1b14~16)。

  ^54《中阿含經(jīng)》卷19(79經(jīng))《有勝天經(jīng)》(大正1,551c1~2)。

  ^55 《雜阿含經(jīng)》卷16(456經(jīng)):「有(1)光界,(2)凈界,(3)無量空入處界,(4)無量識(shí)入處界,(5)無所有入處界,(6)非想非非想入處界,(7)有滅界!(大正2,116c13~15)

  ^56 印順法師《性空學(xué)探源》(p.95~p.96):「光界是定中生光而見色,《中阿含經(jīng)》中阿那律對(duì)此特為著重。凈界,成實(shí)論主解作空觀,不如一切有部的觀清凈色為是。八解脫的前三解脫,八勝處與十遍處中的前八遍處,都只是光中見色與凈色的禪定!

  ^57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78):「光明想的修習(xí),應(yīng)用極廣,如睡時(shí)作光明想,或解說光明為法光明!

  ^58 《長(zhǎng)阿含經(jīng)》卷3(2)《游行經(jīng)》,大正1,16b;另參見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cè))(p.73~p.74)。

  ^59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p.127~p.128):「他化自在天有「魔」宮;以上即到達(dá)色界的「梵」天。這大體是印度舊有的傳說:欲天是不離欲、不脫生死苦的,沒有超出魔的統(tǒng)轄。如能破魔得解脫,即還歸于梵,到達(dá)不死的地方。神格的大梵天,即稱為一切世界主!

  ^60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89~p.90):

  色界天,略分為四禪天,細(xì)分為十八天。

  初禪有三天──梵眾,梵輔,大梵。這雖沒有男女的差別,但還有君臣人民的國(guó)家形態(tài)。

  二禪有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

  三禪有三天──少凈,無量?jī)?遍凈。

  四禪有九天──無云,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xiàn),善見,色究竟天。……

  無色界也有四天──空無邊處,識(shí)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

  三界諸天,共有二十八。

  ^61 參見印順法師〈空義之次第禪定化〉,《性空學(xué)探源》,p.86~p.97。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