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九節(jié) 三三昧 三觸 三法印
第一章《阿含》──空與解脫道
第九節(jié) 三三昧•三觸•三法印 (p.60~p.67)
一、三三昧、三觸、三法印之名目(p.60)
《雜阿含經(jīng)》所說的空三昧、無所有三昧、無相三昧,集為一聚,而被稱為「圣法印」1。后來,依此而演化出意義相關(guān)的三組:
(一)、空三昧,無愿三昧,無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脫門。
(二)、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觸─三觸。
二、「三三昧」(三解脫門)之成立(p.60~p.62)
在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中,除去無所有,加入無愿,這樣的三三昧組成一聚,是佛教界所一致的。然對比漢譯與巴利藏所傳,非常的不一致。
【(一)南北傳經(jīng)論有關(guān)三三昧之說,彼此有無不定,次第先后不一】
1、漢譯與巴利藏對應(yīng)的經(jīng)典,彼此有無不定
(1)如《中阿含經(jīng)》的《大拘絺羅經(jīng)》說:「空,無愿,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2,這就是名稱不同,意義也不同。與之相當(dāng)?shù)摹吨胁俊贰队忻鞔蠼?jīng)》,沒有這一段文。
(2)《相應(yīng)部》「無為相應(yīng)」,有空等三三昧3,《雜阿含經(jīng)》與之相當(dāng)?shù)?卷31,890經(jīng),大正2,224a~b)卻沒有。
(3)《長部》的《等誦經(jīng)》4,《長阿含經(jīng)》的《眾集經(jīng)》5,在所說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而此經(jīng)的論─《阿毗達(dá)磨集異門足論》,卻沒有。
以上,是彼此的有無不定。
2、南北傳經(jīng)論所談三三昧,次第先后不一
(1)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經(jīng)》6,《長阿含經(jīng)》7,《大毗婆沙論》8,《瑜伽論》9,都是以空,無愿,無相為次第。
(2)而南傳的《相應(yīng)部》10,《長部》11,《增支部》12,都以空、無相、無愿為次第。
3、小結(jié)
這樣的次第先后不定,彼此的有無不定,可以推定為:這雖是佛教界所共傳的,而成立稍遲、受到了部派的影響。
【(二)三三昧中,略去「無所有三昧」而增入「無愿三昧」之理由】
到底為了什么,三三昧中,略去「無所有」而增入「無愿」呢?
這可能,「無所有」已成為「無所有處」13,與「空」相通的意義,漸漸的被忽略了。
同時,佛法的要義,是如實知無常,苦,無我我所─空;厭,離欲,滅而得解脫。對于世間的有為諸行─苦,厭離而不愿后有,是修解脫道者應(yīng)有的心境。這所以「無愿」取代「無所有」的地位吧!
還有,空,無所有,無相─三三昧,究竟是重于空離一切煩惱的,有為法的正觀。但在佛法開展中,對超越一切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
(1)如《中阿含經(jīng)》(211)《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1•792b)說:
「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住無想定!
(2)《中部》與此經(jīng)相當(dāng)?shù)?是《有明大經(jīng)》14,「無想定」是「無相心定」的異譯。所說的無相,有二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無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無相界─涅槃。
(3)修無相三昧的,要不作意一切相,又要作意于無相。如佛《化詵陀迦旃延經(jīng)》15,本來只是不依一切相─無一切相,而依此經(jīng)演化所成的,無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靜,此殊妙,謂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棄,愛盡,離貪,滅盡,涅槃」16;「有滅涅槃」17。
(4)這樣,空是重于無常、無我的世間。 〔空:世間〕
無相是離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無相:涅槃〕
無愿是厭離世間,向于寂滅的涅槃。 〔無愿:世間→涅槃〕
空、無愿、無相─三三昧,三解脫門,就這樣的成立了。
三、「三觸」的考察(p.62~p.64)
三觸,也是與空、無所有(或無愿)、無相有關(guān)的。
【(一)巴利藏與漢譯經(jīng)論提及之「三觸」(p.62)】
《中部》的《有明小經(jīng)》18說:「從想受滅起比丘,觸三觸:空觸,無相觸,無愿觸。」
《中阿含經(jīng)》與之相當(dāng)?shù)?這樣說:「從滅盡定起時,觸三觸。云何為三?一者、不移動觸;二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19《大毗婆沙論》20與《瑜伽論》21,也是這樣說的。
【(二)「三三昧」與「三觸」名目的對比(p.62)】
三三昧與三觸,當(dāng)然意義不同,但名目相通,是顯然可見的。試列表對比如下:
[Fig(footNote: 無愿22)]
【(三)「三觸」之得名與次第(p.62~p.63)】
1、空觸與不動觸之立名
空,是從觀慧得名的;不動,不為苦樂等所動,是從定得名的。
2、「三觸」之次第
不動與無所有、無相為一聚,使我們想到了《中部》的《善星經(jīng)》23、《不動利益經(jīng)》24─漢譯名《凈不動道經(jīng)》25。
這兩部經(jīng)所說不動;不動以后,是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漢譯無想處(即無相心處)。這與不動、無所有、無相─三觸的次第,是完全符合的。
【(四)「不動」與「第四禪」的關(guān)系】
在《凈不動道經(jīng)》中,不動,無所有,無相,都是依慧而立定名的。凈不動道的,如不能依慧得解脫,就生在「不動」26。不動是在欲、色以上的。
依《大空經(jīng)》說:得四增上心(四禪),修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不動,以「不移動」為目標(biāo)27。所以,不動是依第四禪而向解脫的空三昧;不得解脫而生于不動,就是一般所說的第四禪。
〔約觀慧說〕
三觸是與此有關(guān)的,論師有多種解說28,其中,「有說:空是不動觸,無愿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29。這是約觀慧所作合理的解說。
不動觸=空。
無所有觸=無愿。
無相觸=無相。
〔約定境說〕
不動與第四禪有關(guān),更引《中阿含經(jīng)》(211)《大拘絺羅經(jīng)》說(大正1•792a~b)為證:
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禪成就游。……
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得無所有處成就游。……
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
(1)禪的修習(xí)(四)因緣30,得不(移)動定。
(2)從度一切色想(空無邊處),到無所有的修習(xí)(三)因緣31,得無所有處定。
(3)依二因緣32得無想定─無相心定;不得解脫的,成非想非非想處定。
(4)如約定境說三觸,那就是第四禪、無所有處定、及無想定。
不動觸=第四禪。
無所有觸=無所有處定。
無相觸=無想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四、「三法印」的考察(p.64~p.65)
【(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之「三法印」(p.64)】
《雜阿含經(jīng)》卷10(270經(jīng))(大正2,71a1~2)說: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圣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雜阿含經(jīng)》卷10(262經(jīng))(大正2,66b14)說: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雜阿含經(jīng)》雖集成三句,但沒有稱之為法印。集為一聚而名為三法印的,出于《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33。
【(二)「空、無所有、無相」之「圣法印」(p.64)】
上文所說34,稱為圣法印的空、無所有、無相 ─三三昧,重于道的實踐,表示了出世圣慧的特相,是約觀慧方面說的。能導(dǎo)向解脫涅槃的觀慧,是正知見,如實的通達(dá)諦理,而與諦理相契合的。這樣,從所觀、所證方面說,足以表示佛法諦理的,也不妨名為「法印」了。
【(三)修行的層次與「三法印」的特色(p.64~p.65)】
1、從知而行而證解脫
佛說法,有知與行(也可說知是行的一分)。
如實知「無常故苦,無?喙薀o我我所」;或說:「無常,苦,空,無我」。
即知而行的,如《雜阿含經(jīng)》說:
(1)「正觀(觀,應(yīng)作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35
(2)「如是觀者,厭于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36。
(3)「于色(等)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37。
(4)「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38。
(5)在圣道的修行中,一再說:「依遠(yuǎn)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39。
(6)《大毗婆沙論》引經(jīng)而解說:「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40。
從經(jīng)論的一再宣說,可見知而后能行。修行的重要層次,主要為:厭離,離欲,滅,解脫。
2、三法印的特色:包含了「現(xiàn)實的諦理」與「理想的證得」
無常,苦,無我(空),當(dāng)然也可說是法印,但從知而行而證的佛法全體來說,無常等是偏于現(xiàn)實世間的正觀,而沒有說到理想─解脫涅槃的實現(xiàn)。這樣,諸行無常與厭離,諸法無我與離欲染,涅槃寂靜與滅盡、解脫,固然是相互對應(yīng)的,而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是現(xiàn)實的諦理,涅槃寂靜是理想的證得。這樣的三法印,表征著全部佛法的特色。
[Fig]
【(四)「三法印」與「三三昧」(三解脫門)之關(guān)系(p.65)
空等三三昧,與無常等三法印的關(guān)系,如下:
[Fig]
從空、無所有、無相,著重于正觀的三三昧,演化為空、無愿、無相的三三昧,只是著重于出世道的出發(fā)于厭離,終于不愿后有生死的相續(xù)而解脫。在圣道中,依無常(苦)而引發(fā)的厭離(無愿),是有重要意義的。
施護異譯的《佛說法印經(jīng)》,對離慢知見清凈部分,解說為:「識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無愿的異譯)解脫門。……如是名為圣法印,即是三解脫門」41。三法印與三解脫門合一,雖是晚期所譯,文義有了變化,但重視無常、無愿,不失原始佛教的本意。
注解
^1 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八節(jié)〈空為三三昧先導(dǎo)〉,p.56~p.60。
《雜阿含經(jīng)》卷3(80) ( 大正2, 20a25~b27):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凈。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fù)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fù)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見清凈。
^2《中阿含經(jīng)》卷58(211)《大拘絺羅經(jīng)》( 大正1, 792a23~26):
復(fù)問曰:「賢者拘絺羅!空、無愿、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耶?為一義、異文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空、無愿、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
^3《相應(yīng)部》(43)〈無為相應(yīng)〉(日譯南傳16上,p.79;漢譯南傳17,p.68~p.69):
諸比丘!又何者為達(dá)無為之道耶?空三昧。諸比丘!此稱為達(dá)無為之道。…………
諸比丘!又何者為達(dá)無為之道耶?無相三昧。諸比丘!此稱為達(dá)無為之道。…………
諸比丘!又何者為達(dá)無為之道耶?無愿三昧。諸比丘!此稱為達(dá)無為之道。…………
^4《長部》(33)《等誦經(jīng)》(日譯南傳8,p.298;漢譯南傳8,p.236):「復(fù)三定:空定、無相定、無愿定。」
^5《長阿含經(jīng)》卷8(9)《眾集經(jīng)》(大正1,50b1~2):「復(fù)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愿三昧、無相三昧!
^6《中阿含經(jīng)》卷58(211)《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1, 792 a23~26)
^7《長阿含經(jīng)》卷8 (9)《眾集經(jīng)》(大正1, 50b1~2)
^8《大毗婆沙論》卷104(大正27, 538 a19):「有三三摩地,謂空、無愿、無相!
^9 《瑜伽師地論》卷12(大正30, 337a27~c16):
「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云何無愿心三摩地?……云何無相心三摩地?……」
^10《相應(yīng)部》(43)〈無為相應(yīng)〉(日譯南傳16上,p.79)
^11《長部》(33)《等誦經(jīng)》(日譯南傳8,p.298)
^12 《增支部》〈三集〉(日譯南傳17,p.495;漢譯南傳19,p.431):
諸比丘!為了知于貪,應(yīng)修三法。云何為三法耶?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愿三摩地是。諸比丘!為了知于貪,應(yīng)修此三法。
^13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節(jié)〈空與心解脫〉,p.21;第一章第五節(jié)〈無所有〉,p.29~p.34。
^14《中部》(43)《有明大經(jīng)》(日譯南傳10,p.19;漢譯南傳10,p.16)
^15 《雜阿含經(jīng)》卷33(926經(jīng))(大正2,236a11~19):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fēng)、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16 《增支部》〈十一集〉(日譯南傳22下,p.291;漢譯南傳25,p.262):
友阿難!此處,比丘有如是之想:「此乃寂靜,此乃殊妙也,謂: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定棄、愛盡、離貪、滅盡、涅槃也」。友阿難!若能如是,比丘乃獲得如是之三昧,謂:于地?zé)o地想,于水無水想,于火無火想,于風(fēng)無風(fēng)想,于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于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于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于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于此世無此世想,于他世無他世想,見、聞、覺、知、得、求,于意所尋亦無想,然有想也。
^17 《增支部》〈十集〉(日譯南傳22上,p.209~p.210;漢譯南傳25,p.173):
友阿難!爾時,我住舍衛(wèi)國之安陀林,入如是三昧,謂:「于地?zé)o地想,于水無水想,于火無火想,于風(fēng)無風(fēng)想,于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于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于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于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于此世無此世想,于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具壽舍利弗,當(dāng)時,以何為想耶?
友!于我「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滅。
友!譬如一團火燃燒之時,或焰生,或焰滅。
友!如是,于我「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滅。
友!其時,我乃以「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為想!
^18《中部》(44)《有明小經(jīng)》(日譯南傳10,p.27;漢譯南傳10,p.23)
^19《中阿含經(jīng)》卷58(211)《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1, 792 a19~20)
^20《大毗婆沙論》卷153(大正27, 781 b7~9):「圣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為觸幾觸。苾芻尼告毗舍佉言: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
^21《瑜伽師地論》卷十二(大正30, 341 a7~8):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
^22《中部》原三觸次第是:空、無相、無愿。今為與《中阿含經(jīng)》對比,故將「無愿」與「無相」次序互調(diào)。
^23
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節(jié)〈無所有〉,p.29:《中部》(105)《善星經(jīng)》說:眾生心的傾向有五類:(1)傾向于世間的五欲。(2)傾向于不動而離欲結(jié)。(3)傾向于無所有處而離不動結(jié)。(4)傾向于非想非非想處而離無所有處結(jié)。(5)傾向于涅槃而離非想非非想處結(jié)。這五類,是世間人心所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進,以涅槃為最高理想。傾心于前四類,是不能出離的。
另參見《中部》(105)《善星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31~p.332;漢譯南傳11,p.268~p.269)
^24《中部》(106)《不動利益經(jīng)》(日譯南傳11上,p.341~p.343;漢譯南傳11,p.275~p.277); 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節(jié)〈無所有〉,p.29~p.34。
^25《中阿含經(jīng)》卷18(75)《凈不動道經(jīng)》(大正1, 542 b6~543a9);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節(jié)〈無所有〉,p.29~p.34。
^26 《中阿含經(jīng)》卷18(75)《凈不動道經(jīng)》(大正2,542c2~10):
復(fù)次,多聞圣弟子作如是觀:若現(xiàn)世欲及后世欲,若現(xiàn)世色及后世色,若現(xiàn)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現(xiàn)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于爾時必得不動想。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處得心凈。于處得心凈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或以慧為解,彼于后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不動,是謂第三說凈不動道。
^27 《中阿含經(jīng)》卷49(191)《大空經(jīng)》(大正1, 738 c2~739a12):
阿難!如是比丘持內(nèi)心住止令得一定。彼持內(nèi)心住止令一定已,當(dāng)念內(nèi)空。彼念內(nèi)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內(nèi)空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nèi)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內(nèi)空者,彼比丘當(dāng)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彼比丘當(dāng)念內(nèi)外空。彼念內(nèi)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內(nèi)外空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nèi)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內(nèi)外空者,彼比丘當(dāng)念不移動。彼念不移動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動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不移動,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動者,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復(fù)御,習(xí)復(fù)習(xí),軟復(fù)軟,善快柔和,攝樂遠(yuǎn)離。若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復(fù)御,習(xí)復(fù)習(xí),軟復(fù)軟,善快柔和,攝樂遠(yuǎn)離已,當(dāng)以內(nèi)空成就游。彼內(nèi)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內(nèi)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nèi)空成就游,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內(nèi)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dāng)以外空成就游,彼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dāng)以內(nèi)外空成就游,彼內(nèi)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內(nèi)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nèi)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內(nèi)外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當(dāng)以不移動成就游,彼不移動成就游已,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動。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不移動成就游,心不移動,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動者,是謂正知。
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七節(jié)〈空與空性〉,p.53。
^28 《大毗婆沙論》卷153(大正27, 781 b7~20):又問:圣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為觸幾觸?苾芻尼告毗舍佉言: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問:如是三觸有何差別? (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不動觸。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觸。非想非非想處,是無相觸。 (2)有說:空是不動觸,無愿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 (3)有說:無漏、無所有處、緣涅槃?wù)呔呙|。謂無漏故名不動觸,無所有處攝故名無所有觸,緣涅槃故名無相觸。 (4)大德說曰:諸苾芻等出滅定時,若起非想非非想處心,不起余不同分心,當(dāng)言觸無相觸。若起無所有處不同分心,當(dāng)言觸無所有觸。若起識無邊處不同分心,當(dāng)言觸不動觸。
^29《大毗婆沙論》卷153(大正27, 781 b12~13)
^30四因緣: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31三因緣: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
^32二因緣:不念一切想,念無想界。
^33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9(大正23, 670 b29~c3):
世尊即為說三句法,告言賢首: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
^34 參見《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八節(jié)〈空為三三昧先導(dǎo)〉,p.59:
觀五陰無常、無我,觀色等相斷,觀貪等相斷,都是觀所觀法的空、無相、無所有。我我所是怎樣生起的?從見、聞、覺、知而生識,世俗的識,是有漏、有取的,有識就不離我我所。所以離慢而知見清凈的三昧,要反觀自己的心識,從因緣生。從無常因緣所生的識,當(dāng)然是無常的。觀無常(的識)法,是有為(業(yè)煩惱所為的),行(思愿所造作的),緣所生(的)法。緣所生法是可滅的,終歸于滅的,所以是離欲法,斷知法。這樣的觀察,從根源上通達(dá)空無我性,才能離我慢而得清凈知見──無漏智。……這是一切圣者修證的必由之道,成為佛法所以為佛法的特質(zhì),所以名為圣法印。
^35 《雜阿含經(jīng)》卷1(第1經(jīng))(大正2, 1 a7~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dāng)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36 《雜阿含經(jīng)》卷1(第9經(jīng)) (大正2, 2 a3~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圣弟子如是觀者,厭于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
^37 《雜阿含經(jīng)》卷1(第28經(jīng)) (大正2, 6 a6~9):
佛告比丘:于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于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38 《雜阿含經(jīng)》卷1(第30經(jīng)) (大正2, 6 b16~24):
輸屢那!當(dāng)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xì),若好、若丑,若遠(yuǎn)、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xì),若好、若丑,若遠(yuǎn)、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39 《雜阿含經(jīng)》卷27(第727經(jīng))(大正2, 195 c6~12):
爾時,世尊厚襞僧伽梨枕頭,右脅而臥,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告尊者阿難:「汝說七覺分」!時尊者阿難即白佛言:「世尊!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yuǎn)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擇法、精進、喜、猗、定、舍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yuǎn)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
^40 《大毗婆沙論》卷28(大正27, 145 c17~25):
如世尊說:獸歸林藪,鳥歸虛空,圣歸涅槃,法歸分別。
如是四種至所歸處方得安樂,是故智者應(yīng)于契經(jīng)善分別義,不應(yīng)如說而便作解。若如說而解者,則令圣教前后相違,亦令自心起顛倒執(zhí)。如世尊說:「苾芻當(dāng)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乃至廣說。」
^41 宋施護譯《佛說法印經(jīng)》卷1(大正2, 500 b21~c27):
爾時,佛在舍衛(wèi)國與苾芻眾俱,是時佛告苾芻眾言:「汝等當(dāng)知有圣法印,我今為汝分別演說。汝等應(yīng)起清凈知見,諦聽諦受,如善作意,記念思惟!
時諸苾芻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愿為宣說,我等樂聞!
佛言:「苾芻!空性無所有,無妄想,無所生,無所滅,離諸知見。何以故?空性無處所。無色相,非有想,本無所生,非知見所及,離諸有著。由離著故,攝一切法,住平等見,是真實見。苾芻當(dāng)知,空性如是,諸法亦然,是名法印。
復(fù)次,諸苾芻!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脫門,是諸佛根本法,為諸佛眼,是即諸佛所歸趣故。是故汝等,諦聽諦受記念思惟,如實觀察。
復(fù)次,苾芻若有修行者,當(dāng)往林間或居樹下諸寂靜處,如實觀察,色是苦,是空,是無常,當(dāng)生厭離住平等見。如是觀察,受想行識,是苦,是空,是無常,當(dāng)生厭離住平等見。諸苾芻,諸蘊本空,由心所生,心法滅已,諸蘊無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脫。正解脫已,離諸知見,是名空解脫門。
復(fù)次,住三摩地,觀諸色境,皆悉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聲香味觸法,亦皆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觀察名為無想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即得知見清凈,由是清凈故,即貪瞋癡皆悉滅盡。彼滅盡已,住平等見。住是見者,即離我見及我所見,即了諸見,無所生起。無所依止。
復(fù)次,離我見已,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何以故?由因緣故。而生諸識,即彼因緣及所生識,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識不可得,識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知法究竟,于法無著,證法寂滅!
佛告諸苾芻:「如是名為圣法印,即是三解脫門。汝諸苾芻若修學(xué)者,即得知見清凈。」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上)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下)
- 自利 利他
- 心念與業(yè)報
- 成佛之道 2 歸敬三寶
- 成佛之道 3 聞法趣入
- 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 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 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說
- 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薩行
- 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禪波羅蜜
- 成佛之道 9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 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 成佛之道 15 大乘不共法 四攝法
- 成佛之道 16 大乘不共法 大乘行位
- 成佛之道 17 大乘不共法 佛果功德
- 空之探究 序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引言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節(jié) 泛說解脫道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三節(jié) 空與心解脫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