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法門,它的殊勝在哪里呢?

\

那么這個不取法門,它的殊勝在哪里呢?它的功德相,我們看佛陀的說明: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這個不取心中的妄想,佛陀用兩個譬喻來作說明:

  第一個、它是妙蓮華─佛法常用蓮華來比喻菩薩的智慧。蓮華的特色─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指:菩薩在三界的雜染因緣當中,他不為染污的因緣所染污,這是第一個。也就是說:我們一個菩薩,我們面對阿賴耶識不斷的釋放很多的感受、妄想,但是我們又不會受它所傷害,這個就是妙蓮華,不是說沒有妄想,而是有妄想,但是它傷害不到你,這個就是妙蓮華。

  第二個、金剛王寶覺─那么這種覺悟的力量,就像金剛王一樣的堅固,它能夠破一切煩惱。你用《楞嚴經》的方法,沒有一個煩惱是不能破的,不可能!不管你的煩惱多重,其實《楞嚴經》不怕你煩惱重,但是你方法要懂,就是─脫離妄想、對治妄想這兩個思想。當然這里,它強調的是脫離妄想——不取。你從不取當中,所有的煩惱變成沒有根,那你就很好對治了。達妄本空嘛!這樣的方法,有什么好處呢?

  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什么叫如幻三摩提呢?三摩提當然是三昧,就是:當你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你觀察你無始劫所累積貪嗔癡的煩惱跟罪業(yè),是如夢如幻的。所以你該怎么辦呢?你就用如夢如幻的佛號,或者說用如夢如幻的咒語,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用如夢如幻的法門,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它的思想叫如幻三摩提。這個好處呢─彈指超無學,你只要一個短暫的時間,就超越了二乘的功德。因為二乘他還是有所住,凡夫住在有為,二乘住在無為偏空真理。一個人有所住,他的胸量就狹小了,他就很難生起廣大的波羅蜜。所以說:菩薩他能夠隨時的從空出假,就是因為他修如幻三摩提,他從假相里面出來,隨時又能夠回到假相當中;擅用這個假相來積功累德,而不為假相所傷害。所以他的這種方式的功德啊,很快能夠超越二乘的無學─偏空涅槃。

  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這是一個阿毗達摩(阿毗達摩就是無比殊勝的法門),而且是十方諸佛在整個趨向大般涅槃當中的一個必經之門,叫一路涅槃門。換句話說:我們要進入大般涅槃,只有一個門,你這個門不走,你就沒路可以走,就是不取,就是我們說的脫離妄想,只要你跟妄想在一起,你就不可能成佛。

  你看后文的五十陰魔,《楞嚴經》認為阿羅漢也是活在妄想,因為他住在偏空,也是打妄想、也是沒有回到真實的心性,心性是無住的。所以說,你今天不修這個不取的脫離妄想的法門,那么你就很難成佛,因為它是通往涅槃的唯一的道路,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脫離妄想,這個是我們要趨向佛道必修的課程、必經之道。我們把這個思想看附表,作一個總結:

  附表六講到─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稱性這個性,指的是真如佛性,或者講現(xiàn)前一念心性─一種離相的真如。這個稱性什么意思呢?稱性就是隨順的意思。我們隨順于無相的真如,而生起修德,因地上叫做隨順真如,在果地上叫做全修在性,所有的修德還是在開顯真如佛性。

  所以整個《楞嚴經》的思想,它的根本的依止處就是真如,因地叫做隨順真如,果地叫做開顯真如。所以: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修學──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因地安住真如、隨順真如,果地還是在開顯真如的功德!你干嘛修布施呢?你是假借布施的法門,來開顯你內心當中本具布施的功德,你是借假修真,假借持戒的相狀,來開顯你持戒的功德─法法銷歸你內心的一念心性。當然我們的重點在因地,菩薩重視因地的,因為你有因,一定有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