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1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11

  2006年3月29日講于戒幢佛學研究所

  接下來要講到五位百法的第二部分,就是心所法。

  大家看書,講義上的: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法在《百法明門論》里一共講到有五十一種。這五十一種心所法它的內容分為六類,那么這一種分析的方法,這是《百法明門論》作這樣的一個區(qū)分。其實在佛教的論典里邊對心理的分析,始終是重要的一塊。比如說像《俱舍論》,《俱舍論》把心所分為六類四十六種心所,像南傳的《清凈道論》也講到五十二種心所,像《大毗婆沙論》、《瑜伽師地論》都有對心所詳細的分析?梢娏私馊说男睦砘顒舆@是我們學習佛法的一個重點。因為我們學佛,我們修行,修行的重點就是我們的心,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心的問題,我們要解決心的問題。如果我們不了解心,我們不了解我們有什么心理活動,我們又如何地解決心理?所以,這一次講百法,我也對這個問題特別地關注了一下,感覺到了解這些心所對我們修行確實是特別地重要。

  心所一共分為六類,這六類心所分析的方法,大體是從幾個方面。第一個是普通的心所,普通的心所也就是我們現在社會上的普通心理學都有講到的,普通的心所大體有包括現在心理學講到的人的一些普通的心理,像感覺、注意、表象,意志……人都有這種常規(guī)的心理。那除了普通的心理以外,你看現在社會上心理學的種類很多,如教育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心理學的種類多得不得了。

  我們佛教的心理學也有它的側重點,它的側重點是什么呢?就是止惡行善、轉迷成悟。所以,佛教的心理學應該說它更傾向于倫理的心理學,更傾向于修道的心理學,是屬于倫理的心理學,從倫理的心理學到修行的心理學。倫理的心理學是關于善和不善的心理,是探討人的道德和犯罪的根源,這一部分就是屬于倫理心理學的范疇。因為止惡行善這是整個佛法修行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人天善法建立的根本。

  佛法的修行不只是在一般意義上的止惡行善,它更主要是斷惑證真。斷惑證真勢必要通過止觀的實踐來完成。關于止觀的實踐的這一部分心理,其實在《百法明門論》里它所占的份量也是非常大。所謂止觀實踐的心理,無非也還是二個方面,在修我們修習止觀的過程中,有哪一些心理是阻礙我們止觀成就的心理,比如:散亂、昏沉、掉舉、放逸、懈怠、不正知、失念……這些都是屬于止觀障礙的心理。那么還有一些是我們在修習止觀過程中它所要經歷的,以及能夠協(xié)助我們止觀成就的心理,如:欲、勝解、念、定、慧、輕安,無貪、無嗔、無癡這些對修止觀也有幫助,精進等等一系列的心理是幫助我們修習止觀。

  所以,佛教心理學主要還是為止惡行善服務,是為斷惑證真服務,所以我們要圍繞這樣一個目的來理解佛教的心理。

  接下來,我們根據《百法明門論》的分析,每一類心理我們都給大家作詳細的分析,每一種心理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在我們的人生以及在修道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

  下面作具體分析:

  這六種心理學里邊,我們先看一看這六種心理的名字,我們先作一個大概的解釋。

  “遍行”是說明這個心所在行動上的普遍性,所謂普遍性就是在任何時候它都能產生活動,任何一個識產生的時候,它都生起的,只要有心活動,就有五種遍行心所。這一類心所就相當于我剛才前面說的普通心理學的所說的這些心理的范疇。

  第二類是別境的心理。什么叫別境?就是這五種心所只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生起,不像遍行心所它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生起。別境心所當然它本身也是通三性,但是從它實際特殊來看,它和我們修止觀還是比較有關系,像:欲、勝解、念、定、慧,跟我們修止觀有關系,但是這些欲、勝解、念同時它也有可能成為不善的助緣。勝解,不一定勝解的都是佛法,有可能勝解的是邪教。比如說你對*輪功生起勝解,你念也不一定都是念佛,你每天念財、色、名、食、睡,你念的是賺錢。所以,這些東西它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關鍵還在于我們怎么去利用它。別境的五種心所,它只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生起。

  第三類就是善的心所。善的心所一共有十一種。善的心所是我們善心生起的心理基礎。這個心所一共有十一種。當然,這里所說的善心所也包含著修習止觀所成就的心理。

  接下來第四種是,煩惱的心所有六種。就是它的性質就是煩惱,有六種心所它的本質就是煩惱。煩惱是什么意思呢?擾亂的意思,它能夠擾亂我們內心寧靜的心理。只要它一旦產生活動,它對我們的心就會構成擾亂的這樣的效果。那么這個六種煩惱通常也稱為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第五類是隨煩惱有二十種。隨煩惱和前面的煩惱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它是煩惱的等流,就是隨煩惱里面有一部分心所它是根本煩惱的引發(fā)起來的心理。還有一部分(煩惱)本身就是根本煩惱的分類,就是表現方式。比如說我們的根本煩惱里有一個嗔恨心,在隨煩惱里邊表現出來的,比如嫉妒,還有憤怒,懷恨在心,很惱火,或者要傷害眾生,這個在百法里邊都是屬于隨煩惱的范疇。像這一類的隨煩惱其實它沒有離開根本煩惱的體,它是根本煩惱的不同表現方式,然后建立了隨煩惱的差別。

  第六類就是不定的心所,有四種。這個不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的五類都沒有辦法歸納了,它既不象遍行心所那樣,也不像別境心所,也不像善心所只有在善心中才能生起,也不像煩惱心所只有在煩惱的狀態(tài)下才能產生。因為前面的五類都沒有辦法歸納,所以另外有這么四種把它列為不定心所。不定屬于前面的五類,也就是跟前面的五類也可能都會有關系,前面的任何一類都是沒有辦法歸納的。

  接下來講“遍行五”。

  遍行五種心所,遍行的特點我們前面講過了,從它的活動范圍來說,是特別地廣泛。在唯識里邊反映它的遍行有四個方面。

  首先在倫理上來說,它通善、惡、無記,不管是在善心中,還是不善心中,還是在無記心中,這五種遍行心所都能產生。這是第一。

  第二,它活動的范圍通三界、九地。它相應地八識中任何一個識生起,它都會和它相應,也就是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任何一個識生起,那么遍行心所都能夠和它相應,而且它基本上是遍一切時間。只要有識活動,就會有這五種遍行心所活動,所以,這五種心所它活動的范圍特別地廣泛。那也就是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有心理活動,其實都有五種遍行心所,都離不開五種遍行心所。

  下面講這五種遍行心所是指什么。

  “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第一種,就是作意。

  作意這個心所,在心理學上也有一個類似于“注意”的這種心理,有點像。這種注意的心理,跟我們這個遍行心所里邊所說的作意有點像。

  那我們看作意心所的定義:“謂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引心令趣自境為業(yè)。”(講記所出現的有關定義,均引自窺基大師的《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所謂作意就是一種警覺,警覺什么呢?警覺就是引起我們的注意。比如我們外面聽到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就會引起我們的注意。注意之后會怎么樣呢?你說注意之后會怎么樣?注意之后就會把你的精神集中到那邊去,是不是?所以,它就會把你的心引向一個特定的目標。當你產生一種警覺之后,比如我們聽到一個聲音,或者看到一個特別的對象。其實作意在現代心理學里邊也有分為二類:這個二類,一類就是屬于隨意性地作意,一種是屬于不隨意(的作意)。

  不隨意就是沒有目標,你沒有一個特定的目標。比如我們在走路,我們隨時都會有作意,比如說你看到什么,你聽到什么,雖然沒有目標,但是它會引起你注意,其實作意種心所它是蠻普遍。比如我們現在講課,或者我們在走路,我們在吃飯,我們有意、無意中都有一種作意在那里的。如果我們沒有作意的話,我們的飯可能會吃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走路,雖然說我們可以在跟人家聊天、干什么,但事實上你還有一種作意,你要沒有作意的話,那你可能就會出問題了。所以,作意這種心所,就是注意這種心理,它隨時都在。這是屬于一種不隨意性的作意

  但是還有一種隨意性的作意,比如說我們有一種很強烈的目標,我要達到什么目標,比如我現在要打坐,我現在要聽課。我要聽課我就要集中注意力,或者我要打坐,就是那種目標是很強的。然后,我們?yōu)榱诉_到這個目標,那我們一定要很作意。比如我要念好佛號,我就要很認真。比如我要讀書,我要讀好書,那我就要很認真、很集中注意力地讀。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目標是很強的,那么你在做的時候,因為你的強烈的目標,就會使你在做的時候,很注意地去做。如果你要是沒有一個強烈的目標,那么你的作意往往就是力量不強。

  所以,作意有這樣的二種類型,一種是不隨意的,還有一種是隨意的。

  作意本身從倫理學的角度來說,它也是通三性。通三性也就是包含著善的心所、不善的心所、無記的心所。這個作意有可能成為你善法生起的助緣,也有可能成為不善法生起的助緣。比如說一個人要干一件壞事,它要不要有注意力?它一樣要有注意力。如果它要干一件好事,它一樣也還是要有作意。那么我們把我們的心每天都引向一個什么樣的所緣,其實這個是蠻重要。因為干好事有干好事的所緣境,干壞事也有干壞事的所緣境。比如說你每天憶念三寶功德,這就是作意,你每天憶念三寶的功德之后,或者你每天憶念這種因果,把你的心指向這樣的一種所緣境,那么這樣的一種作意將會是你善心生起的因緣。反過來說,如果你每天你想的是這些五欲六塵,把你的作意力轉向這些五欲六塵,那么這種對不善的境界的作意,可能就會成為你的貪嗔癡甚至殺盜淫妄生起的助緣。所以,作意有可能會成為善的心理生起的助緣,也可能是不善的心理生起的助緣。所以,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要如何善于去運用這個作意,其實這個是蠻重要的。

  所以,在整個止觀修行的過程中,在很多經論里邊都講到關于作意的運用。比如像《俱舍論》里邊講到三種作意:勝解作意、自相作意、共相作意。

  勝解作意,就是對法的勝解,比如我們要修止觀,首先就要把你的注意力引向對法的思惟,對法的理解。這就是勝解作意。

  那么,還有自相作意,就是你在修止的時候,把你的心安住在法的自相上。比如我們觀想某一個東西,觀想呼吸,把心安住在呼吸上。你要沒有作意,你沒有辦法修止觀。其實修止觀就是一種作意的訓練,把你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境上,不要讓它散亂。你要沒有作意的力量,這個止是沒有辦法修的。我們講道次第論時說,從觀察修到安住修,觀察修就是訓練作意。我們通過對無常的思惟,通過對念死、念三惡道苦的思惟,在思惟的過程,這種思惟本身就是一個作意的訓練。所以,離不開作意。

  那么,還有共相作意,作意的對象就是這些無我、無常。

  所以,作意的心所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是蠻重要的。我們要善于引導作意來為我們的修行服務。

  其實作意的引導,從引導上來說,它還是要靠我們的,一個是要靠我們的發(fā)心,比如說你發(fā)菩提心,或者說發(fā)出離心。那么這種發(fā)心其實蠻重要的,發(fā)心了之后你會有一個目標,當你有了一個目標之后,你的作意力就會選擇你所為目標服務的境界。正見也是很重要,它也是幫助選擇作意的對象,就是你什么應該注意,什么應該不注意。就是正見它能夠起到這個作用。如果你沒有目標,你沒有正見,你的注意力可能就是隨著欲望,你作意力可能會去追逐五欲六塵。如果你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你有正見的話,那么你的注意的境界就會有選擇的,就會有一個強烈的意向,在這個意向的推動下去選擇你所須要的境界。那么你的這種作意就會有選擇性,否則的話,你的作意力可能就是隨著你原有的欲望、貪嗔癡,如果你的觀念是錯誤的,那么你的這種作意的對象一定也不會是正確的。比如我們現在人的價值觀很功利,我們以為賺錢就是一切,那么它的整個作意力就會用在賺錢上,一天到晚就會想著怎么賺錢。

  所以,關于作意的引導,我感覺發(fā)心和見非常重要,它是你幫助你正確地選擇作意的對象,也就是你應該注意什么,你應該不要注意什么。這是一個取向,每個人在自己生活中都有自己作意的對象,作意的對象不同,主要還是取決于每一個人生活的目標、每一個人的價值觀、每一個人的人生觀念,我覺得這個都是有關系的。所以,引發(fā)了正確的作意,這個發(fā)心和正見是前提。那有了這個前提之后,當你選好了某一個所緣境之后,你進一步還要不斷地作意它。那么不斷地去注意它,這個過程實際也就是禪修的過程。比如說我們念佛,我們每天要念,這就是通過作意來訓練心對佛號這種所緣境的專注,就是培養(yǎng)正念。那么只有對所緣境不斷地訓練、不斷地專注、不斷地作意,最后才有可能成就止觀。如果我們選擇了一個善的所緣境之后,我們沒有作這種不斷的作意訓練,我們就沒有辦法把相應的正念培養(yǎng)起來,我們就沒有辦法成就這種相應的止觀,就是說這個所緣境就對我們就不會有力量。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個所緣境之后,我們在我們的內心要形成一種相應的正念的力量,這個正念的力量它是要不斷地去培養(yǎng),而不是說我們選擇好了,這個事情就完成了。不是這么簡單的。

  這是作意心所。

  接下來講一講“觸”的心所。

  我們先簡單地看一下定義:“令心心所。觸境為性。想受思等。所依為業(yè)。”觸,觸的作用是令你的心和心所去接觸境界。觸的心所是怎么產生的?在《成唯識論》里邊的定義是:三合生處。什么叫“三合生處?”就是根、境、識這三種當它和合的時候就會產生觸的心所。觸到底是什么個什么東西呢?觸就是種觸覺,內心有點感覺。當根、境、識和合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感覺的心理。當然這種感覺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感覺了。我們肯定會有感覺,如果沒有感覺,那就成了木頭了。這種觸的心理反過來說,又會促使這種根、境、識三種進一步地和合。因為根、境、識產生了觸的心理,反過來它又使根、境、識更加和合,促使它不分離,就是這個意思。

  觸的心所,因為有了這個感覺之后,它是引發(fā)我們一系列心理的基礎。觸的心理是引發(fā)我們所有心理活動的基礎,所以觸了之后,就會有受,就會有想,就會有思。比如說當我們的六根、六識接觸境界的時候,我們會產生感覺,感覺了之后,我們就會產生情感,受就是有苦受(、樂受)。我們對境界不可能沒有感受,我們不會停留在一個很簡單的感覺的基礎上,我們肯定會進一步地產生感受。比如說這個感受可能是快樂的;可能是痛苦的,也可能是歡喜的,也可能是憂愁的。在觸了之后,馬上就會產生這樣的感受。在感受之后,我們肯定會進一步地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東西?我們感受到的這是個什么東西?比如說,這是一個桌子,這是個房子,還是這是一個人,這是張三,這是李四——在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個形象,這個形象是個什么東西。那么這就是想的范疇。那么想了之后,我們就會進一步地:我應該怎么樣對待它?我應該進一步地去選擇它,還是我要遠離它,趕快逃。那這就是一個思的范疇,思就是一個造作,它是屬于一種意志的行為。

  所以,觸的心所這是我們一系列心理活動產生的基礎的心理。如果你的根沒有去緣六塵的境界,沒有識,那么你很多心理活動都不會產生。比如你在房間里打坐,靜靜地,或者你的心安住在空性里邊,或者你安住在一種止觀的狀態(tài)里邊,那你什么心理也不會有?墒侵灰覀冄劬σ槐犻_,我們肯定會看到一些境界,當我們看到一些境界,我們肯定會有感覺,不會沒有感覺。我們有感覺了之后,就會把相應的情感帶動起來了,然后我們就會進一步地分別、判斷,然后我們甚至會采取行動,這就是五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是我們人的心理的一個基本反應,基本的反應狀態(tài)就是這樣的五種。觸,在《成唯識論》講的是三和生觸,在十二因緣里邊講: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那這個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說明觸了之后進一步導向我們流轉生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觸了之后,接著就愛了,愛是什么?愛就是一種染著,你觸了之后,相應來的,你就會染著;當然染著之后,你就進一步地執(zhí)著它;執(zhí)著了之后,你想要占有它;占有它就導致了生老死,會造業(yè);造業(yè)就會導向生死。觸是一個關鍵,如果你沒有觸的話,你可能就不會有愛?墒悄阋杏|的話,那么作為凡夫來說,它就會有染著。當然染著,其實它也包含著喜歡和討厭。觸,你不一定你觸的境界都是喜歡,當然也包含著討厭。喜歡就貪,討厭就是嗔。所以,觸了之后,當我們接觸了境界之后,我們就有可能把貪嗔癡就有可能帶動起來了。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是一個修行的關鍵。

  所以,修行有二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遠離,我不要去接觸,眼不見、心不煩。你看很多禪修的人躲到深山老林里邊去,我不要去觸。我不去接觸的話,我就不會有很多相應的境界、誘惑我的境界。這是一個比較保守、也是比較保險的方法。但是,很多人沒有這個條件,很多人還要在紅塵里修行,尤其我們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我們又不能不接觸。但是,接觸了之后怎么辦?這可能就是要通過禪修的力量。也就是接觸了之后你有沒有正念和正知,這是關鍵。你接觸了之后你有沒有正念和正知?如果你沒有正念和正知的話,那你接觸了之后,我們經常舉的比喻,我們的心就像動物園一樣,當我們接觸的時候,就像把動物園的門打開了,里邊有很多動物就往外沖了。那如果你有正念和正知了,你雖然把門打開了,你還有一個人在那看守著,把門守住了,動物跑不出來,或者說你的動物園只有好的動物,沒有不好的動物。當我們把六根和六塵接觸的時候,我們會出現什么樣的心理,會出現什么樣的心理呢?出現什么樣的心理,關鍵是我們擁有什么樣的心理,這是一個關鍵。因為人都是活在一種慣性里邊。比如我們這種貪嗔癡的力量特別強,它的這種串習、這種心念的力量特別強,當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它首先出現的肯定是貪嗔癡。那如果說我們正念的力量特別強的話,比如說慈悲心的力量特別強,這種空性見的觀照力特別強,那你面對六根六塵,雖然面對著境界,但是這個時候在你的心行上產生作用的,可能是慈悲心,可能是空性正見的正念的力量。那如果說你的力量很強的話,這些境界出現,然后你所產生的這個心念那就是空性見,那就是空性見在作用。如果是空性見在作用的話,那么所有的這些貪嗔癡它是沒有多少力量的。

  就是根、塵相觸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正念,還有,我們的正念和正知的力量到底強不強?這個是修道的關鍵。如果這個力量不強的話,那你的心念里邊,什么心念的力量最強,那么根塵相觸的時候就會什么力量最容易出現。所以,真正的修行是要在觸的階段,也就是在根、塵接觸的階段來修學,這個非常重要。

  這個講的是觸的心所。

  接下來講一講關于受的心所。

  受,我們先看一下受的定義: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欲為業(yè)。能起合離非二欲故。亦云令心等起歡戚舍相。受,是領納,領,就是領略;納,就是接納。我們的心當我們緣境界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會接納這個境界,就是我們的六根、六識就會去接納這個境界。當我們接納這個境界的時候,我們接納的境界有三類,這個三類,就是順境、逆境、舍境。(舍境)既不是順境,也不是逆境。那我們面對順境、逆境和舍境,我們相應地就會產生受,就是會產生相應的感受。這個感受事實上就是感覺和情感,如果在心理學上應該是類似于感覺加上情感這樣的色彩。那么這種感受,有生理上,也有心理上。

  有生理上的,那就是苦受和樂受,當然,單純的心理能不能產生感受?單純的生理不能產生感受,就像死人他不能產生感受。但是,有一些感受它是偏向于生理,比如說我們吃了不好的東西,或者肚子痛,或者說你的手被針扎了一下,或者你洗澡洗了以后……這個是比較偏向于生理上的感受。但是這種生理上的感受,它是以五識來輔助它,它是不帶有分辨性的,但它是很直接的。那么這種感受就是苦受和樂受。那么還有舍受,不苦不樂,你說不上苦,也說不上樂,在生理來說。

  在心理上的也有二種:憂和喜。憂和喜就是帶有心理上的(感受),比如說我們想到無常,想到修行還沒有修好,想得很憂愁,或者遇到什么開心的事情,你很歡喜。就是憂、喜。

  因為根據境界的不同,順境、逆境的不同,就會產生這樣的五種感受,就是苦、樂、憂、喜、舍。受,是取欲為業(yè),什么叫“取欲為業(yè)”?當我們有了不同的感受之后,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希求。希求什么呢?我希望得到它,或者我希望離開它。在受的心所的作用之下,會產生這樣的意,要離開,或者要得到它。當我們在受的階段,我們對境界就已經就有了染著的心理了,染著,我們的心對這個境界有染著了。如果沒有染著的話,一般來說我們不會太起意,也就是不會起希求,你不會討厭它,你也不會:我想要得到它。當我們有了染著之后,在受的階段,我們已經有染著了;有了染著之后,然后你就要得到它,或者你要得到它。所以,你要進入受、愛、取、有,你進入這些階段之后,你再修行你可能會難了一點。如果真正用心,一般來說在觸的階段,你就要觀照,不要讓心陷到境界里邊去取染著。如果你已經取染著了,你可能很快就會把很多心理都會帶動起來了,把貪嗔癡就會帶動起來了。

  休息一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