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06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06
2006年2月23日講于戒幢佛學研究所
接下來要講到唯識的論典。
我們這次要講這部論叫《百法明門論》。這部論在唯識的論典里邊,唯識的論典主要有“一本十支”。
一本就是有一個本論,這本論就是《瑜伽師地論》!惰べ煹卣摗肥俏ㄗR宗的根本論典,是彌勒菩薩造的,一共有一百卷。那么,以這個《瑜伽師地論》為根本,彌勒菩薩、還有無著菩薩、世親菩薩他們又圍繞著這個《瑜伽師地論》又撰寫了很多支論,就是相關的論典。比如:《辨中邊論》、《攝大乘論》、《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大乘五蘊論》、《阿毗達磨雜集論》……大概有十部,所以叫“十支”,“本”就像身體一樣,“支”就像四肢一樣,四肢不能離開身體。支論也就是對本論的某一部分作進一步的闡述、論述。比如說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一部論叫《百法明門論》,那么《百法明門論》在這個題目后面還有一個相關的說明,這個相關的說明,在其它的版本里邊是沒有的,叫“本地分中略錄名數”(應為”本事分中略錄名數”)。
這個“本地分”,就是指的是《瑜伽師地論》,一共有五個部分組成,本地分是代表著《瑜伽師地論》最根本的一部分,一共有五個:本地分、攝抉擇分、攝釋分、攝異門分、攝事分,一共有五個部分。那么,本地分是《瑜伽師地論》最根本的一個部分,那么其中有講到有關于對法的分類,宇宙間到底有多少法。這個法到底有哪幾種?那么在《瑜伽師地論》它把一切法分成六百六十種。那么這個《百法明門論》就是世親菩薩《瑜伽師地論》的六百六十法,把它簡單地歸納為一百種,然后寫的這么一部論,叫《百法明門論》。所以,我們這一部論典,它的淵源是出自《瑜伽師地論》。
那么,這部論叫《大乘百法明門論》,首先是“大乘”,大乘是相對于小乘而言的。世親菩薩他有寫過《俱舍論》,《俱舍論》當然是屬于小乘的論典了。在《俱舍論》里也同樣對法作過歸納,那么,在《俱舍論》里歸納,是把一切法歸納為五類七十五種,叫五類七十五法。那么,相對《俱舍論》的歸類和說明,所以,我們這個《百法明門論》它依據的是《瑜伽師地論》,大乘經典,所以它稱為“大乘”,就是大乘對法相的解說的論典,可以這么說。
“百法”,就是一百種法。一百種法就是把宇宙中的一切法歸納為一百種。而這種對法的歸納在佛教里邊是有傳統(tǒng)的。因為宇宙中的法是千差萬別。種類,你要說每一種法,宇宙中有多少種法,有多少種事物,也可以說宇宙中有多少種事物,你要從差別的角度去說,你能不能……那真是說不完。但是,佛陀很有智慧,他可以幾個概念就把一切法就給歸納了。比如說最簡單的歸納:有為法、無為法,就是一切法都不外乎是這二種。有為,有生滅的;無為,沒有生滅的。有漏法、無漏法,這也是一種歸納。把一切法歸納為二類:一類是有漏法,一類就是屬于無漏法。有漏就是有缺陷的,(無漏就是)沒有缺陷的。任何法都不能逃出這二種,不管是凡夫的世界還是圣賢的世界,要不就是有漏,要不就是無漏。還有在阿含經典、部派論典里邊最普遍的歸納法就是三科,這個三科也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你說宇宙中的一切法有哪幾種?要不就是五蘊,它不外乎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就代表著物質的,受想行識就是代表著精神,不外乎是物質和精神的。要不就是十二處,十二處也就是六根、六塵,這是根據我們認識的渠道來對法進行歸納。因為我們所謂的世界,世界不外乎就是能夠認識的和被認識的世界。那么還有十八界的歸納法:六根、六塵、六識。六識也就是對精神的世界作進一步的說明。
我們現在所說的百法,它確實是一種比較詳細的歸納。它把一切法分為五類一百種,一共有五類,這個五類也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這是五類,然后每一類又分為多少種。比如說:
心法一共分為八種;
心所法一共分為五十一種;
色法分為十一種;
心不相應行法分為二十四法;
然后,無為法分為六種。
這樣就是五位百法,宇宙中的一切法不外乎這樣的五類、一百種。這個就是佛法怎么樣幫助我們去認識這個世界,正確地認識世界,以及這個世界的關系。從對這個世界的差別到這個世界的關系,到這個世界,比如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凡夫的世界和圣賢的世界的關系,心和心理活動的關系,在這個百法里邊都說得很清楚。所以叫《百法明門論》。
“明”,就是智慧,它是能夠幫助我們開智慧的方法。
“門”就是方法,就是途徑。我們通過對《百法》的學習能夠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一切法。就是屬于這樣的一部論典。
“論”,就是抉擇、討論、議論、論述。
那么,這部論典是天親菩薩造的。天親菩薩也就是世親菩薩,世親菩薩我們昨天也作介紹了,他在唯識宗里邊的地位很高,在唯識宗里邊,彌勒菩薩是初祖、創(chuàng)始者,無著菩薩應該是實際的創(chuàng)始者,應該是。因為彌勒菩薩的很多著作是無著菩薩記錄、整理出來的,傳承出來的。但是,唯識這個理論的這個體系,這個哲學的體系的圓滿,應該是屬于世親菩薩。世親菩薩跟無著菩薩是屬于兄弟。世親菩薩他早年是學習有部,鼎鼎有名的《俱舍論》就是世親菩薩造的。據說世親菩薩早年他是不信大乘,他雖然是屬于有部,但是他對正宗的有部的思想,他也是不以為然。因為當時正宗的有部在迦濕彌羅那個地方,他們結集了一部論典叫《大毗婆沙論》,這部論典玄奘三藏也把它翻譯過來了。當年世親他不是屬于正宗的有部,所以,他其實還沒有資格去參加學習這部論典,據說他以這種……換一個身份進入迦濕彌羅去學習這個論典。學完之后,他又寫了《俱舍論》。這個《俱舍論》其實是帶有批判《大毗婆沙論》的色彩,然后就寫了這部《俱舍論》。那世親菩薩他本身是不信大乘。那么,他對大乘佛教的信仰,尤其對唯識學的信仰,是在無著菩薩的引導之下才信的。世親菩薩信了大乘之后,信了唯識學之后,他又了很多唯識學的論典,最著名的就是《唯識三十論》,那么現在這一部《百法明門論》也是他寫的。那另外除了這二部論典,比如像《攝大乘論》他也寫了就注解,還有像《辨中邊論》,很重要的論典他作了注釋。所以,這是天親菩薩。
那這個注解的人是窺基,窺基也就是玄奘的大弟子,玄奘三藏的大弟子,也是玄奘三藏譯經的得力的助手,我們現在的很多這些唯識學重要的論典的注疏,主要都出自窺基大師的手上。像《成唯識論述記》、《辨中邊論述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有一大堆,也就是玄奘大師對唯識的理解,把這種玄奘三藏的思想介紹出來的主要就是窺基大師。所以學習唯識,窺基大師的論典是我們必讀的。
下面就要進入本論,正論。
這是這個論的論點,也可以說是論的命題。這個命題是引自佛說的,釋尊所說的,一切無我。那也就是這一部論它要成立一個什么樣的觀點。它要成立的觀點就是四個字:無我唯識,或者說,唯識無我。一個是要成立唯識,是一個要破除我執(zhí)。
那么,整部論從開頭到最后,從無我開頭,那么最后的收尾也是講無我,有二種無我,人無我、法無我。那么整部論基本上也就是它都在解釋無我的道理。為什么說無我呢?就是說一切法的存在其實不外乎就是這一百種: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法、無為法。我們在這一百種法中去檢討,看看哪一個法到底是我,在哪里能夠找到我。比如說到心法里邊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我?我們再從色法里邊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得到我?通過分析的方式來顯示這個無我的道理。
其實,這種手段在佛教里邊是非常地常用的一種方法,比如說,在《阿含經》和部派論典里邊,通常就是用……通過三科來分析無我。最常見的是說:五蘊無我。比如我們這個生命體,我們這個生命體的存在是什么呢?生命體的存在無非就是五蘊。蘊是什么東西?就是積集,就是一種堆積。色,一大堆色堆積在一起。眼睛、耳朵、鼻子,一大堆眼睛的細胞,一大堆耳朵的細胞,一大堆鼻子的細胞,然后各種器官形成了我們的色身。然后我們的思維,思維,我們也要去分析,思維是個什么東西呢?思維是個什么東西?思維不外乎就是一大堆的念頭、一大堆的心理活動,每一種念頭事實上也沒有多少連貫性。比如說,我們快樂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想像我們痛苦的時候;我們痛苦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想像快樂的時候。每一種心理,每一個念頭也就代表著一種心理,是不是?每一個念頭也就是代表著一個心理。那么,這些心理,每一種心理其實都是逐步形成的,它并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你找不到一個固定不變的心理,你們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一個固定不變的心理。你曾經喜歡的東西,你后來不喜歡了;你曾經不喜歡的東西,你后來可能又喜歡了。心念無常。當我們的心掉入到一個巨大的情緒里邊的時候,我們覺得這個情緒力量很大,很真實,真實得不得了?墒,如果我們學會用智慧去觀照的時候,你會發(fā)現覓心了不可得。你找也找不到: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呵?心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這個心念其實像泡沫一樣,此起彼伏的。你說哪一個心代表著你呢?因為你有很多心,你有很多念頭,每一種念頭都不一樣的。你說:我的心代表著我。那么,我問你:什么心代表著你?痛苦的感覺代表著你?還是快樂的感覺代表著你?貪婪的心代表著你?還是嗔恨的心代表著你?因為如果說,你說哪一種心代表著你,可能有一天你這種心有可能會沒有掉了,或者變小了,或者不起活動了,那你還有沒有你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尋找的方式,去尋找、去檢查、去觀照。如果你觀照能力的時候,這些心對你的影響是很大的;可是如果我們有觀照的時候,其實這些心其實就是一大堆零零散散的,就是說我們有眾多的心理。那么,在部派佛教里邊通常是用五蘊來分析,或者通過十二處來分析。
那么,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一部論典,它是通過百法來分析,把宇宙中的一切法歸納成一百種。在這一百種里邊你去尋找,到底是哪一種心能代表著自己?還是說所有的心合起來代表著你?還是所有的法合起來代表著你?還是某一種心、還是某一種法代表著你?可是,如果我們通過考察的結果,發(fā)現:這里邊除了這些法以外,根本就沒有像我們所說的這樣的一種“我”的東西,那么自然我們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無我,一切法無我。
那么,無我的教義對我們的修行是很重要,這種無我的認識,對我們修行是很重要。因為我們的一切的凡夫心都是建立在我執(zhí)的基礎,都是以我執(zhí)為核心,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無我,甚至摧毀了我執(zhí),我們也就摧毀了凡夫心建立的基礎。就像一棟樓房,下面有一個地基,有一個基礎,我們凡夫心的基礎就是我執(zhí),現在如果把我執(zhí)徹底地摧毀,那也就意味著凡夫的心存在它失去了基礎。所以阿羅漢就是徹底證得了無我,證得無我,然后斷除煩惱障,最后證得涅槃。所以我們要知道無我的教義,它的重要性的,無我的這種認識的重要性。
接下來:
“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這個就是把前面的命題分為二個問題,條理很清楚吧?前面講“一切法無我”,那你說,一切無我,那么你說的是哪一些法呢?是五蘊呵?是十二處呵?是十八界呵?有哪一些法呢?或者這“一切法”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云何為無我!蹦阏f的“無我”,到底又怎么“無我”,“無我”到底又指的什么?
那么,那么整部論典基本上都是在回答這二個問題,從“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直到……幾乎到最后吧,快到最后了,都是在回答,就是講一切法,指出一切法有五種,然后每一種法包括哪一些內容。一切法分為五類,每一類又分為什么內容。比如心法有八種,心所法有五十一種,色法有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無為法有六種。這個都在回答“何等一切法”。那么,最后有一句就是講,無我就是有二種,人無我和法無我。那么這一句就是回答第二個問題。所以,一部論典基本上就是圍繞著這樣的二個問題。所以,我們看這個論的結構很清晰。
那么,現在開始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部論的重要部分,它占篇幅是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五的篇幅。
一切法,如果簡單地歸納一下,大概可以分為五種,或者說五類。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一切法分為五類,第一種,就是心法。
什么心法?什么叫心?心的定義在唯識宗來說,它大概有幾種定義。
一是有集起的意思,集起名心。
就是因為心里邊,它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生命的經驗,也就是種子要。那么,這些種子它能夠生起,能夠生起現行,當然這個主要是指的第八識的作用了,第八識因為它儲藏著許許多多的種子,當這些種子現行了之后,所以才有我們生命的活動。我們的各種心理活動,我們的各種行為,那么都是根源于我們心里儲藏的種子。那么從種子能夠產生這些活動的角度來說,所以,心具有集起的意思。
第二,就是積集的意思。
積集,就是能夠收集種子。在我們無盡生命延續(xù)的過程,我們做過很多事情,我們說了很多話,但是并不是說過去就說過去了,就沒掉了。我們做過的事情,當然做過去了,這些現象它都要過去,但是,所有的行為,我們的心都會把它收集下來,形成一種心理的力量,就是種子。所以,心又有收集和保存這種生命經驗(的功能)。那么,這種收集呢,我們可以從第八識的角度來說,也可以從前七識來說。前七識就是指前七識的現行,然后,為八識的、未來的生命的延續(xù)留下種子。那么,作為第八識,它對這個種子既有收藏、保存的這樣的一種功能。
(第三,)那么,心又有思量,就是會思考、思維、判斷的作用。這個主要指的就是第七識、前六識它具有這樣的一些作用。
所以,根據心的不同的作用,就有安立這樣的三種,這樣的幾種名稱。
所以,第一種是心法。其實從心的作用上來說,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王。
那么,第二種呢,就是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也叫心所法、心所。心所,它是從屬于心。心所法跟心的關系有三句話。
第一句話就是“恒依心起”,它的活動,心所法其實就是心理活動,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各種心理活動,比如說貪心、嗔心……各種心理活動,但是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它不是獨立的,它一定是掛靠在每一種心王的名下,就是它一定是跟隨著某一種心王產生活動的。比如說,它有可能是跟著前五識產生活動,或者是跟隨著意識產生活動,或者是跟隨著第七識產生活動,或者是跟隨著第八識產生活動。心王也就是代表著心的主體,就像國王一樣;心所也就是代表著心理活動,心理活動就像臣下一樣。這些大臣他一定是跟著、輔助國王,所以,心所是輔助心王來完成各種心理活動,它是輔助心王完成各種心理活動。所以,每一個心王它都有相應的心所,比如說前五識有三十四種心所跟它相應。也就是前五識當它在活動的時候,有三十四種心所配合它。當然說三十四種,并不是說同時作用,有的時候可能是這些心所配合它,有的時候是那些心所配合它。如果像第六意識呢,那么,它就有五十一種心所配合它作用,因為第六意識的作用特別大,所以,它有五十一種心所配合它。所以,它的能量大得不得了。那像第七識好像只有十八種心所配合它,十八種心所配合它產生作用。
所以,這就是說明心王和心所的關系。所以,心所它的生起是“恒依心起”。
那么,(第二句話是)“與心相應”,就是它(心所)的活動是與心相應的,是配合心活動的。(第三句話是)“系屬于心”,也就是說某一種心所,它是某一種心的作用。比如說有一些心所它是配合前五識活動,那么,它是屬于前五識的心理活動。那么,有一些心所,當它配合第六意識產生活動的時候,那么,它是屬于意識的心理活動。就像這個臣下配合國王,你跟著某一個國王,你就是屬于某一個國王的屬下的人一樣。所以,這個是心所有法,心所法。
(第三,)色法,其實就是……實際的內容就是物質,指的就是物質。這個物質為什么叫色法呢?佛教把這個色法分為顯現和形色二種。顯色就是顏色,形色就是形狀。就是一切物質的存在,它都不外乎……就是我們對物質的認識其實不外乎是顏色和形狀。那么它稱為色,色本身又包含著……色的定義有質礙的意思,就是它的存在是有形狀的,但是,它有具有變壞的意思。就是所有的這些有形狀的東西,它都會變壞的。根據這個角度來說,它被稱為色法。
色法,其實也有廣義和狹義的二種。廣義的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所緣的對象色、聲、香、味、觸,都是色法;那么狹義地說,主要就是指的是眼根所緣的對象,叫色。但是,像香呵、味呵……其實它也是一種物質。香、味、聲音,它也是一種特質。那么,這個是“三者色法”。
第四種,是心不相應行法。
心不相應行法是相對著心相應的法而言的。什么是心相應的法呢?那就是心所法,是跟心是相應的。心所法嘛,與心相應。那么,這個心不相應行法,它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它是建立在色法和心法的基礎上的一種法。這種法是什么呢?比如說,時間、速度、空間。時間,這是屬于心不相應行,速度,它也是屬于一種心不相應行。這個心不相應行在下面一共有二十四種。你說時間,時間是什么東西,時間沒有獨立的東西,它是建立在物質的運轉的基礎上,所以它不能離開物質。速度,速度是什么呀?我們說車走得很快,可是如果離開車,有沒有速度?離開車就沒有速度了。所以,速度它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東西,它也是沒有實體的,時間它也是沒有實體的。所以,這一類法一共有二十四種,叫做心不相應心行法。
第五種就是無為法。
什么是無為法?無法法就是相對于有為法,有為就是有造作、有生滅。無為法就是沒有生滅、沒有造作。那么,這個無為法一共有六種。
這個就是百法,它把這個法一共分為五類。其實這個五類的分法在《俱舍論》里邊也有,《俱舍論》也是把它分為五類,但是安排的順序不一樣!毒闵嵴摗泛孟袷堑谝环N是色法,然后才心法、心所法。那么對于心法和心所法的分析在種類上也沒有像百法分析得這么多,所以《俱舍論》的分法是五位七十五種。
接下來就是要說明五位的關系。
這個內容留到下一次講。一次不要講得太多,講得太多,你們消化不了。你們看看有什么問題,留一些時間給你們提提問題,不要光是我講。你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呵。你們有什么聽得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問。
學生問:法師,我問一下:如果說遍計所執(zhí)是根本沒有,是一種影像,根本是錯覺,那影像是不是種有呢?是不是假有呢?
法師答:那在每一個人的感覺上它都是有的,當然你要把它說成假,那是可以。但是這種假和依他起的假它是不一樣的。就像那個神經病的人,他出現幻覺,在看看來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其實是沒有。就像這個道理是一樣。所以,你說是有還是沒有?就像我們對很多事物的判斷,我們覺得好,哎呀,好得不得了,二個人爭得面紅耳赤的。在每一個人的感覺里邊,因為他看到就是這樣子的,他感覺就是這樣子的,在他感覺里邊就是很真實的。每一個人的審美標準,你說很美,他說很丑,到底是美還是丑?是不是?他覺得美的人,他覺得,哦,那就是美。所以,可以說它是假。你看《唯識三十論》開頭就說“由假說我法”,但是這個“假”和依他起的“假”是不一樣的。就像戴著一個變色眼鏡,你看到的顏色,你確實看到一大堆綠色、黃色……但是這個綠色、黃色在你的感覺里邊確實就是有,千真萬確地有;但事實上它確實就是沒有,千真萬確地沒有。
學生問:法師,依他起的“他”是指種子還是指因緣的緣?如果說依他起是一種假有的話,那依他起的“他”是假的還是實的?
法師答:在緣起法的現象里邊,從條件到條件形成的現象,都是假有的。但是這個假有不是沒有。如果不是假有話,那就自性有了;自性有,那就是自性見了,那就不是依他起了。
學生問:我們看到繩子以為是蛇,看到繩子是相分,是遍計所執(zhí);看到蛇也是相分,是依他起。如果從相分的角度考慮,為什么不能說依他起和遍計所執(zhí)是同樣的假有呢?
法師答:你看到繩子以為是蛇,蛇根本就是沒有。繩是有的,蛇根本就是沒有的。那蛇在感覺上是有的,在客觀上是沒有的;繩子在客觀上是有的,在感覺上是沒有的。遍計所執(zhí)在佛經中也有用假來描述,不是沒有的。但是這種假,它跟依他起的假是不一樣的。依他起的假它確實就是一個緣起的存在,那么遍計所執(zhí)所顯現的這個東西,它僅僅是一個錯覺的顯現,它客觀上根本就是沒有的。如果說我們都要用假來表現,但是這個假確實是不一樣。一種是根本就沒有的假的,一種是根本就沒有。遍計所執(zhí)肯定是有依他起的基礎,所以唯識的傳統(tǒng)里邊有一句話叫作“假必依實”,假的東西它必須要有一個依托。比如說我們看到繩子會當作是蛇,蛇雖然是沒有,可是這種錯覺它是有基礎,它不是沒有基礎,它是有繩子這樣的基礎。如果沒有繩子,你也不會產生錯覺。所以,遍計所執(zhí)的假,當然它還是建立在依他起的這個假的基礎上。那遍計所執(zhí)之所以會產生遍計所執(zhí)這個假,那它一定是以無明為基礎,這是沒有錯的。就像得了眼病的病人,他有這個病,這個病就是無明,就是我執(zhí)。因為有了無明的病,所以才會再現這種遍計所執(zhí)的亂相,這種錯覺。如果有一天這個無明的病好了,那么這種錯覺就看不到。當然,遍計所執(zhí)的假是建立在依他起的假的基礎上,但是二個假還是不一樣,你不要把它混同起來,這是不一樣的。
把這幾個問題要搞清楚,很重要。因為唯識學來學去,其實核心問題就在我這二天給你講的這些內容,這就是唯識最中心的一些東西。
學生問:唯識有真相唯識和假相唯識,那么我們今天所學的百法明門論是屬于真相唯識還是屬于假相唯識?
法師答:我們講漢地不是講真相唯識還是講假相唯識,而是有相唯識和無相唯識。唯識中有幾家,比如安慧的唯識就是無相唯識,藏傳佛教比較推崇安慧的唯識,安慧是一分,難陀是二分,陳那是三分,護法是四法——就是對心的分析。我們漢地主要推崇的是護法的說法,護法的說法是四分,也就是見分、相公發(fā)都是依他起的有。那無相唯識它只承認自證分,認為見分和相分都是不真實的,沒有的,也不太一樣。
-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07
-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05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整心態(tài)?
- 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該逃避痛苦嗎?
- 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