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的批評與無度的放任

  過分的批評與無度的放任

  一些現代美術師在塑繪佛像時,依個人觀念對佛菩薩的形象進行塑造,而不遵循傳統(tǒng)的造像規(guī)范,這與佛教沒有形成“造像的公論”有關,也與另外一件事情有關:

  在古代,一些藏傳佛教塑像師非常重視造像量度,而對體塊、線條、方圓的處理沒有經驗。因此,雖然塑造出的佛像大致形體不至于出問題,但也沒有給人留下很好的美感,未能形成統(tǒng)一的思路去塑造佛像。塑造出來的佛陀形象中規(guī)中矩,但卻很難塑造出三十二相本身內涵所應有的形象。所以在古代,漢傳佛教的一些工藝師有過對藏傳佛教造像量度的批評。

  對藏傳佛教造像量度過分嚴謹的批評,到了現代愈發(fā)嚴重。我國宗教政策恢復后,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更加放任了。很多美術師任意而為,為了表達佛更接近人的情懷,便將彌勒菩薩畫成哈哈大笑的形象,甚至將佛陀畫成十分憂愁或多愁善感的形象。這些都是因為反對“固執(zhí)于佛教造像量度”而引發(fā)的過分放任。

  這種放任是在批評之后形成的,雖然自認為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表達了各種人文的情緒,但實際上與佛無關。過分放任使佛像失去了宗教情懷的承載能力,也失去了宗教意義。既然沒有了宗教意義,便不能說其是佛像,所以現在的造像亟需宗教規(guī)范和美術表達能力的圓滿結合。

  造像量度只是宗教規(guī)范的基礎,對于佛陀慈悲眾生、接引眾生的高尚情懷的表達,需要在松緊、體塊、方圓等各方面進行實際塑形努力。這些努力都做好了,佛教造像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