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三十九

  開示三十九

  既然來出家,就要受戒,經(jīng)上說,千里之內(nèi)找不到一個受戒的師父,可以自己給自己受戒,這是佛許可的,F(xiàn)在各地方開期,要好多錢,剛出家的他哪有那么多錢呢?沒有錢不準(zhǔn)受戒,這就算窮人不能受戒,這就違背了佛教,違背了釋迦牟尼的大慈悲,現(xiàn)在我們也不管他,你想管也管不了,你多事了,管他作啥哩?你們要是真心出家,本來我不出去的話,四月十五給你們兒個沒受戒的受個戒,因為你們在這兒住了這么久了,在這里求懺悔,道場里也要負點責(zé)任,就受一個方便戒。為什么禮拜諸佛呢?諸佛加被,你得了戒體,這是個大事情,別的就是說一個戒相,這一條一條的得說說,戒體、戒相、戒用都要知道,再一個很主要,你能不能守住戒,你受了戒你又破了戒,這不行,破了戒那就不是出家人了。

  佛出世間,就是為了發(fā)明心地,就是為了我們不明白這個,佛才出世,能不能領(lǐng)會這個呢?或是我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弄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雖然是當(dāng)初好心出家,在這里弄幾年弄的很疲倦,那就是當(dāng)初你因緣出家,現(xiàn)在又有一個因緣就變了,有的出家?guī)啄暧?a href="/remen/huans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還俗了,這個樣子不行啊,出家受戒是個終身制,盡未來際以佛為師,要執(zhí)持凈戒,常修梵行,為什么開始想修行、想持戒,怎么中途又不弄了?這就把人生所有的時間都耽誤了,修行要有一個時間,道場他就是成就我們時間來修道,道場成就修行,盡量的減少事務(wù),減少什么事務(wù)呢?勞動、做事這都算是事務(wù),染心、愛心、貪心,這也丟不開,那也放不卜,這都是事務(wù),你有了飯吃,有了廟住,要按說應(yīng)該放下來,把當(dāng)初出家的目的時時刻刻放到第一位,古人提醒我們:坐臥不知原是道,只恁忙忙受苦辛!道場里邊,做一點坡事,這都是小事,主要自己的思想放不下,這個就難搞,你這個要放不下呀,道業(yè)難成!這修道沒有別的,就是你所用的功夫使它念念在,妨礙你用功的這些事丟開,不要繼續(xù)它,再一個,就是你在社會上所染的這一切,貪財好色,爭名奪利,這都是妨礙修行的,古人搬柴運水,迎賓待客都不妨礙嘛,為什么你這一點習(xí)氣甩不掉呢?你就說你放不下,你放不下能怎么呢?說你想在社會上搞番事業(yè),你能搞嗎?你能作皇帝嗎?你看人家順治皇帝做了那么多年不干,那真是放得下呀,雖然他是個在家人,他比我們還放得下,我們是出家人嘛,不要貪了,你也貪不了多少,你貪到一點能怎么樣?最好是放下來,放下來持戒坐禪,我們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

  說彌勒菩薩觀眾生受苦,提前下生成佛了,沒有這個,這是邪氣!現(xiàn)在已經(jīng)邪到我們佛教里面了,說某人就是彌勒下生,要按說現(xiàn)在才第九個小劫,第十個小劫彌勒才下生,佛前前后后說的很明白,一個小劫就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這還早的很哪!我們佛教徒要有個正知正見,你們年青人多看看《楞嚴(yán)經(jīng)》,現(xiàn)在他們提出來《楞嚴(yán)經(jīng)》不是佛說,你看這胡鬧不胡鬧,說《華嚴(yán)經(jīng)》也不是佛說,他為什么這個樣子呢?因為他也看經(jīng),那《楞嚴(yán)經(jīng)》上說,任你多智禪定現(xiàn)前,你會坐禪,你會入定,若不持戒,你還是個魔王!他這樣搞一下,那樣搞一下,他怕別人看了《楞嚴(yán)經(jīng)》說他不對,他就提出來《楞嚴(yán)經(jīng)》是假的,有些特別是學(xué)密宗,弄個年青的女子在一起,說是雙身法,成佛快。

  經(jīng)過社會主義教育,他們有一部分人很好,不管社會怎么轉(zhuǎn)變,他們還是持戒坐禪,有一部分人對佛教沒有什么認識,那時云居山講究勞動,不勞動、勞動差不行,不管是受戒不受戒,修行不修行,你能夠勞動啊,那么都可以。這一部分人都相信虛云老和尚,社會的轉(zhuǎn)變,他們不相信。跟走路一樣,他這個路不走了,他另外還想走一個路,有一部分人就接了性福和尚的法,象現(xiàn)在的一誠,他就是接了性福和尚的法,接了他的法,那就是靠攏性福和尚,那就離開了虛老和尚,性福和尚準(zhǔn)備要在云居山傳一百個法,那就得聽他的話,得聽他安排,他的法子對修行不相信,這一部分人在云居山抓住政權(quán),抓住政權(quán)那就是不修行,不守規(guī)矩,那就亂了,就是跟著老和尚這一班子人也變了,變了他有好處啊,他有什么好處呢?他這一變哪,客堂樓上住了十來個干部,省里的縣里的,下邊有個周田,叫云山墾殖廠,他把永修縣占了一半,他派了一個書記,掌握著云居山這些和尚勞動,那時路還沒修,因為這個出家人要是沒有得到佛法一點好處,難得避免這些情況,他這頭沒有得到,他在那頭總要得到一點,這就叫眾生!眾生就是這個樣,想賺點便宜。他為什么出家?他想在佛法里面得點好處,這個好處怎么得呢?就是持戒坐禪,遵守清規(guī)戒律,才能得到好處!要是貪圖名利,不守清規(guī),怎么著也得不到佛教的好處,你就是說也不中,讓他得也不行,佛教是心法呀!

  云居山虛老和尚蓋的房子,開始大家沒飯吃,老和尚拿錢買飯,老和尚哪有那么多錢昵?嗨,他有錢!就是別人不知道,虛老和尚他也不讓別人知道,我看著虛老和尚修南華寺,修云門寺,修云居山,這錢從哪兒來的?不知道,誰想知道也知道不了,老和尚天天轉(zhuǎn)一圈子. 看看, 房子怎么修,這兒怎么弄,那兒怎么弄,他旱晚還是一上殿,下午還沒有下殿,老和尚在那坐著,他坐那兒他也不說什么,為什么呢?這善知識啊,他是注重戒律,你既然受了三壇大戒,你連最簡單的沙彌十戒都守不住啊?那就不行了,那此工人人家不是出家,也不守戒律,大寮里給r人做點飯菜,老和尚坐那兒看著,后來云門事件,他身體也吃了虧,象那虛云老和尚,他是乘愿再來的,那就是當(dāng)時那個運動,他們想把他弄死,想把他打死啊!老和尚他說什么呢?他說:我不死啊,你不管你們怎么弄,反正我不死,我要死啊,不用你們打,我要是不死,你們怎么打也打不死!你看,誰敢說這個話?他敢說!他說:我不死,我不死我是為眾生啊,我死的時間沒到,到了我自己會死的,時間沒到你們就是打我我也不死!他能說這個話,我們就不行啊,這是了不起的、乘愿再來的人!他在云門寺就說了,我還要開一個道場,后來的佛子,沒有站腳之地啊!我要弄個道場。你說你想找菩薩,這不就是菩薩嗎?為了要度眾生,為了要建道場,他不死啊,就象這個樣的人,不要多,一個就行了,不是要弄這么多,占地方!還算好,他也沒有死,云門事件一開始,他就不吃飯,他天天吃點水,確確實實沒吃飯,他是三個月沒吃飯,他也沒死,因為這個菩薩為眾生、為佛法存在呀!他就是報而不報,你看著苦啊,他沒有,因為他已經(jīng)了了分段生死,我們現(xiàn)在不行啊,到了那個階段你不死也不行,一定要死,什么藥也治不好,藥只能治毛病,這生死你怎么能治的了呢?藥能治病,不能治命!我們出家人要趕快用功,趕快把這分段生死了了,這就是佛教說的,社會上哪能相信這個呢?只能說真心實意的出家人他才相信,佛教里面吃飯穿衣,不用操心,有些居士給廟里送點吃的,送點用的,這是佛菩薩的光明啊!不是我們有這個道德呀,你仔細想想,我們有什么呢?世間上哪有象佛教這樣的,我把東西給你,我供養(yǎng)你還要給你磕頭,社會上哪有這樣啊?這是佛教徒,只有佛教徒才這樣,對于出家持戒坐禪的,他們也分不清,這叫凡圣交參,龍蛇混雜,不是現(xiàn)在,這早了,早就是這個樣。大家既然到了祖師開的道場來了嘛,那要實際,不要弄些虛虛假假的在那混日子,要持戒坐禪,得到出家的實際好處。法是世間法,雖然我們在這個世間上,在塵不染塵,這就是出世間,不染、不愛、不貪,當(dāng)體就是出世法,你穿上和尚衣服了,就表示你是個出世間的人,出家人持戒坐禪是我們的根本,你不持戒、不坐禪,沒有一個根本,怎么能得到好處呢?全靠自己,要努力!

  禪宗有五宗七派,其實就是加兩個派,五宗還是五宗,加上楊岐、黃龍,就是七派.他們那些人都在苦中修道,楊岐會上有好多學(xué)者,住的是一個觀音庵,都是破房子,有些房子瓦片沒撿好,漏雪不漏雨,大家都在睡覺,夜晚下雪,把被子上弄了好深的雪,楊岐禪師他有很多的居士,說把瓦撿撿吧,他不撿,他那意思是什么,只要遮風(fēng)避雨,大家就好修道,那不是跟我們一樣放不下,扒了修,修了扒,這都算是事務(wù),這都不是出世法,一定要大家重視,這個世間法呀,湊合著去就算了,古人吃什么呢?不就是粗茶淡飯吃一點嘛,哪跟這時候吃這吃那的?虛云老和尚在云居山,大部分人跟著他,再苦也不走,就是現(xiàn)在我們吃這個西瓜呀,三十年沒有吃過西瓜,沒有,你看三十年沒有吃過西瓜嘛,我們現(xiàn)在一天吃幾回,這是怎么了?這也是有緣,這修行人哪,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吃的飯,只要能過去就算了!要努力修行!

  我們要知道,人命無常啊!你只顧得好了還要好,盡在這里搞,這都屬于生滅法,你以為這是修行,那可不是修行,你的思想,你的做法,你還是個世間人,人家古人淡淡薄薄的過的去,房子能遮風(fēng)避雨就可以了,你說現(xiàn)在成了這個時代了,吉安那個地藏庵,她一個老太婆就敢修那么大的房子。

  修行沒別的,就是你把你思想上雜七雜八的東西放下來,把你所受的三壇大戒謹慎不放逸,這就是出路,照這個樣就是個出家人,那什么是懺悔呢?懺悔是什么樣呢?什么顏色,什么樣子都沒有,那就是懺悔,你要雜七雜八的,在腦子里長長短短的你懺悔什么呢?說修行是個啥樣?什么樣都不是,世間法、染法都沒有,那就是修行。

  你不要有抵觸心,你有抵觸心不行,你就是心平氣和,你用那個功夫在就行了,不要用氣,我們決不是氣功,就是你所用那個功夫歷歷明明,使它在,在是個什么樣子?等于虛空,為什么佛說法常拿這個虛空作比喻呢?因為萬物不離虛空,虛空雖然容受萬物而不染萬物,萬物染這個虛空也染不住,我們自性的本體不被一切妄想所約束,你這樣用功,你不要緊追它,你只要使它在就行了。初下手要內(nèi)無身心,外無世界,我這個身體都不可得了嘛,還有個什么長長短短呢?古來的人,他憐憫我們哪,提個話頭看,其實有個什么看頭呢?因為我們也沒用過功,也沒用慣,總有個執(zhí)著心,看話頭也是執(zhí)著心,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都可以成佛,為什么還沒成呢?就是妄想執(zhí)著嘛!有些怕因果、怕病,還有的怕死,這不是怕的事,有了病,你怕不行,你要善調(diào)身心,把這個思想,把這個身體,提到等虛空界!

  你在家參加過什么道門,跟個什么人學(xué)過這法那法,你學(xué)的那一點也不對!我們要跟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你念阿彌陀佛你要跟著《彌陀經(jīng)》念,執(zhí)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你是看話頭的,前面的祖師曾經(jīng)說過,直下無心,便從本得,你還用什么呢?前面的祖師見面,一言半句就解脫了,還說什么呢?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二祖慧可斷臂求法,這胳膊去一個還了得!二祖說:我心不安。達摩說:將心拿來我與你安。他就見了理,得了道,他有什么痛苦?見了性的人沒有一切苦,我們現(xiàn)在多執(zhí)著呀,有些人還在禪堂里頭練氣功,這胡鬧,他說這氣功還可以弄別人的精氣,你看這都是干什么的!那怎么不遭惡難呢?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有沒有體會這個呀?不是一天到晚背這背那的,背了一大些,腦子都用壞了。我在舊社會跟圓瑛法師坐過香,他那是專學(xué)《楞嚴(yán)經(jīng)》,腦筋用壞了,他在那兒坐著就倒下去了,修行哪是這么樣子搞啊?修行人,功夫現(xiàn)前,對這個身體有好處,功夫上正規(guī),這個身體輾轉(zhuǎn)的清凈了,哪還有什么病苦呢?因為他那是執(zhí)著心嘛,你執(zhí)著它干什么?你看那個話頭,有什么可執(zhí)著的?你這一執(zhí)著就不對了。古來的祖師為了改變我們這些觀點,不曉得說了多少話,說了多少語錄,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了破我們這個執(zhí)著心哪!我們現(xiàn)在還不是這個樣嗎?貪愛執(zhí)著,你說這有什么辦法呢?本元自性天真佛,你一執(zhí)著就弄到你那個身上了,佛教是心法,不是在身上弄的名名堂堂的。

  古來的人受戒,燃幾個香疤,這是心法呀,不是你執(zhí)著把你身體燒的怎么樣,你執(zhí)著那個做啥呢?那不是啊!有的在意識上作功夫,意識就是生滅.這開始看話頭就是一個想,《觀經(jīng)》說:心想佛事。不要執(zhí)著那個身,執(zhí)著身弄一身病,弄身病還怨天怨地,說我修行很好,我怎么還得這個病呢?這都不是.那就是你沒有善調(diào)身心,你是執(zhí)著心。這里水很好,天氣熱.經(jīng)常的洗洗澡,我一個人在那深山里邊,我一天要洗好幾回澡,洗澡輕快呀,身上舒服呀,不要說這和尚洗澡不好,有什么不好?佛還帶著千二百五十諸大弟子到河里去洗澡,每一個比丘,不管冬天夏天,半月半月要洗澡,這夏天一天洗幾回都行,夏天上火的東西少吃,現(xiàn)在多好啊.有些居士買些西瓜,一天吃幾回,以前哪有這樣生活呢?廟里也苦也窮.哪里一天吃了又吃,吃幾回呢?

  人都坐好,止了靜,大家就可以出去了,自己搬著自己的墊子,大家跑香打了站板,都到外頭坐好了,再止靜也行,禪堂里止靜是個大事情,止靜不是不動,只要你心不動,就是止靜,那個靜也停止了,你不動心,不動念,那叫止,不是不說話才叫靜。起心動念,即乖法體,這不是說明白了嗎?就是自己煩惱妄想放不下,那有什么辦法呢?那就是打了抽解,大家都在禪堂里坐好,三板三鐘止了靜,你愿意到外頭坐就到外頭坐,你要不到外頭坐,還強勉什么昵?你愿意在里頭坐你就在里頭坐,是這個樣,很順當(dāng),很自由,不是強勉的。佛教的這一切,都不是一定的,都是活的,祖師的語言、大乘經(jīng)都是活的,不是死巴巴的,把身上弄出病來,要心平氣和,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熱天多喝點茶,有瓜果多吃一點,盡量少吃上火的東西,天氣熱也是火,你吃的東西也是火,你這個功夫用的不恰當(dāng),也是火,這火湊到一起了。

  那就是不管他人的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么是受益呢?他人發(fā)火了,不能把你的火引出來,他人的習(xí)氣,他人的毛病,不能把你的煩惱引出來,他人講你壞,你也講他壞,你跟他樣,不管他多少,你就是一法,他的貪心是他的貪心,他貪你也貪,你就被他轉(zhuǎn)了,那就叫沒主宰、沒受益。修行人都得有點受益,他人煩惱,我不煩惱,他人嗔恨,我不咳恨,這叫受益。怎么禮會卜人打起架來了?你打我,我也打你,要是修行人有受益,你打我我不打你,你罵我我不罵你,你講我壞我不講你壞,這就是度眾生,到哪兒度眾生啊?他罵你你不罵他,你就是度了他,什么是教化眾生?這就是教化眾生!這就是行菩薩道,這就是發(fā)菩提心,能忍能讓,這就是度眾生,還另外找個什么辦法?占人說: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你罵他他罵你,你打我我打你.這就不是修行了,能小動嗔心,不動貪心,這個就是受益,就是修行!你在那念佛、看話頭,別人打不了你的閑岔,這就是功夫,你到哪找功夫?修行人就是這樣修行.不被外邊的境風(fēng)所動,能忍能讓,功夫打不失,受益就在這兒,你叫誰給你受益?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受益我們都得不到,怎么?他叫我們放,我們放不下來,怎么能得到呢?修行人要放得下,要丟的開,別人說的長短,你不要去追究,也不要去反駁,不要管他,他不管說長說短,你這個話頭在,你這個佛號在,這就是一個大修行人。

  經(jīng)書不存在了,佛教也就不存在了,今天大家在那曬藏經(jīng),這些經(jīng)書一年比一年多,原來寺廟很多,哪有一個廟里有幾部藏經(jīng)的?很少。經(jīng)是佛說,佛教的經(jīng)書很有道理,外面人很崇拜,這個經(jīng)書的存在對于眾生有很大的好處,曬藏經(jīng)有好多故事。說一個廟里曬藏經(jīng),去了一個地方官,這個官對經(jīng)書能過背一半,怎么回事呢?因為也是常住曬藏經(jīng),跑進來一頭牛,這牛聞聞這個經(jīng),聞聞那個經(jīng),后來有人來了,把它趕走了,這牛死后,因為它聞了經(jīng)書,有智慧,來生轉(zhuǎn)人,就做了大官。原來曬藏經(jīng)不是這個弄法,三天前,僧值在齋堂里表堂,說常住經(jīng)書法寶要曬曬,管藏經(jīng)的人還要請人剝潮腦,它那個潮腦散在經(jīng)書里不生蟲,我在那里看到一包衛(wèi)生丸,那就是潮腦弄的,買一些,每個藏經(jīng)柜子放一點,他不生蟲,為了保護藏經(jīng),年年要曬。有些出家人有智慧,他就是前生看過藏經(jīng)。每年六月要曬回藏經(jīng),他是從藏經(jīng)樓排好隊,每一部經(jīng),都要經(jīng)過一個出家人的手,他恭恭敬敬的傳給他,他合個掌,把經(jīng)書接在手里,往上一舉,他下邊那個人合個掌把書接去,是這樣弄的。經(jīng)書年年要曬,免得生蟲,叢林的藏經(jīng)怎么保管,怎么看法,這都有制度,等把經(jīng)曬好了,歸原了,你要想看什么經(jīng),什么語錄,自己要打個條子,由管藏經(jīng)的人把這部經(jīng)找到,登上記,自己要把經(jīng)管好看好,不能丟失。古時候不象現(xiàn)在,你想看部經(jīng)很不容易,沒有啊,這現(xiàn)在一來就是好幾箱,時代不同啦,有的人也不想看,這個由自己。

  出家受戒是大事,持戒事更大,光受了戒不持戒也不行,說五夏之前,就是五年之內(nèi)研究戒律,還要當(dāng)參學(xué),打打禪七,學(xué)學(xué)教,這都是修行,這都是佛法,出家人這些條件要具備,才好修行,經(jīng)書說的是修行的路頭,經(jīng)上怎么樣說,我們就怎么樣修行。拿常住的經(jīng)書不交還這就不好,不過那也不犯偷盜,這個經(jīng)書呀,拿去不算賊,偷經(jīng)、偷佛像,不當(dāng)賊來處理,不過那也不應(yīng)該拿,常住的法寶嘛,有人還把常住的經(jīng)書拿去賣,你不能說沒有啊,我看到過,你可能說我決不會這樣干,那只能保證我們自己不會這個樣,賣經(jīng)賣佛像,罪很大!

  巡香有這么幾種香板:前趴后仰,東倒西歪,沖噸打呼,輕昏點頭。這巡香都可以打香板,另外打禪七的時候,這個監(jiān)香有八種香板,打起來有十二種香板,監(jiān)香他是半個警策,他跟班首師父不一樣,班首師父在禪堂里能打,還能說,監(jiān)香只能打,不能說,叫半個警策,班首師父、維那師父這都是警策,警策什么呢?警策身心,你心里有什么事情,他會表現(xiàn)出來.禪堂是最上乘,了生死要在禪堂里了.要認真,在禪堂要住個三冬四夏,功夫才能純熟,腿子才能不疼.你正好用功,你不干了,那就不行了.因為你這一個階段剛出家,腿子疼,功夫不會用,經(jīng)過三冬四夏.你鍛煉的腿子也不疼了.你功夫也會用了,這時候要踏踏實實用功,就是怕住兩天算了,腿子還沒練好,你又走了,打聽打聽,哪里不坐香,哪里不講修行,哪里錢多,哪里隨便,你到這些地方去了你這一生啊,算完了!那就打一個很好的基礎(chǔ),在禪堂里要住個三冬四夏,腿子練好了,功夫也上路了,或住山,或住茅蓬,走哪兒也有功用了,你已經(jīng)有了幾年的鍛煉,你知道用功了,那才行,那才真是一個出家人哪!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場合,你的功夫都不會忘,你都在那里用功,這才算個用功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