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八、

  殺生有程度、種類的不同,甚至殺生者的心態(tài)也有差別。請問大師,佛教對殺生的定義,怎樣取其輕重?

  答:佛教以「人」為本,所以不殺生戒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罪在佛教戒律里叫做犯「波羅夷」(極重罪),是不容許懺悔的根本大戒。打死老鼠、蟑螂等,叫做犯「突吉羅」(輕垢罪),是行為上的錯誤,罪過較輕微,透過懺悔可以消除罪業(yè),透過行善也能將功折罪。好比將一把鹽放在茶杯里,水的味道奇咸無比;若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就轉(zhuǎn)淡了。同樣的,人有大慈悲、大愿力,就能抵過微細的罪業(yè)。

  殺生又因程度、種類的不同,自殺、殺他、唆使殺、見殺隨喜、方便殺、故意殺、過失殺等等,罪過也有輕重的差別。好比有的人不只殺生,還給予種種凌遲,罪過就比較重;有的人是過失殺,罪過也就比較輕。例如家里請客,婆婆要媳婦殺雞;不是叫媳婦殺雞自己就沒事了,這是唆使殺生,婆婆一樣犯罪。還有,見別人被殺,在旁邊拍手:「殺得好、殺得好!」這種見殺隨喜也是有罪。甚至咀咒人家:「哎!早一點死吧!」「老天爺開眼,讓那個壞人趕快死吧!」這也是犯了殺心。

  在各種殺生當(dāng)中,自殺的罪過也很重。世界上自殺的人越來越多,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尤其是青少年,情緒一激動,就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其實,自殺是很自私的行為,不但傷害自己的生命,還把痛苦留給別人,這怎能安心、怎能解脫呢?再說,一個人既然連死都不怕了,為什么不提起勇氣去做好事呢?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不要輕易傷害自己。要知道,自殺后的痛苦是更加不堪的!

  奉勸世間上不如意的人、想要自殺的人,應(yīng)該多想想別人,及時懸崖勒馬。對于人生,不必想得太過悲哀,世間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壞的因果也能轉(zhuǎn)變成好的因果。人間千萬條道路,何必只選擇自殺一途呢?

  心里一念瞋心、一念慈心,功過還是有差別的。例如:十幾年前,臺灣轟動一時的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林靖娟老師為了搶救孩童而犧牲;去年小琉球火燒船事件,東港到小琉球民營交通船聯(lián)營處張乾坤主任為了救人,不惜將自己的救生衣給別人穿而不幸溺斃。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在心態(tài)上和自殺是不同的。

  佛陀過去生中曾經(jīng)是一位仁王,有一次國中鬧旱災(zāi),據(jù)預(yù)測將持續(xù)十二年之久。一年一年地過去,庫存的資糧早已用盡,國王焦急萬分,決定舍身以保人民性命。于是他發(fā)愿:「為了人民的生存,我愿犧牲自己的生命,更愿來生作大魚,以我身上的肉,救濟人民的饑餓。讓他們在我身上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血肉!蛊矶\后,國王就此舍命。國王死后隨著愿力化作大魚,并出人語說道:「你們盡量吃,但是吃飽后,要把我的肉帶回城里分給別人吃!拐媸遣豢伤甲h,雖有無數(shù)的人吃魚肉,卻永遠有割不完的肉。就這樣經(jīng)過十二年,國中沒有一個人餓死。佛陀為了救拔苦難眾生而舍身,又豈能以「殺生」來抹煞他的大慈大悲呢?

  生命是很寶貴的,能不殺生盡量不殺生。平時要保持居家環(huán)境的清潔,避免滋生蟑螂、老鼠等,縱然有時候不得不傷害它們,也不能帶著「打死你、殺死你」的心態(tài),應(yīng)該心存歉意,如此罪過也會比較輕。

  世間上無論什么東西都有生存的權(quán)利,廣義的殺生,如一朵花原本可以開一個月、兩個月,你不好好照顧,它很快就萎謝,這也是殺生;衣服原本可以穿三年、五年,你不愛惜它,三個月、五個月就壞了,這也是殺生。總之,天下最大的功德莫如護生,天下最大的罪過莫如殺生。現(xiàn)在是重視民權(quán)、生權(quán)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尊重生命。

  九、

  佛教講因果報應(yīng),有人說我們吃豬、馬、牛、羊,將來會有成為豬、馬、牛、羊的因果報應(yīng);我們打死蒼蠅、螞蟻,也會成為蒼蠅、螞蟻,甚至有「如果我們殺人,便能再成為人」的說法。這樣的知見正確嗎?一般人對殺業(yè)還有哪些謬解?請大師開示。

  答:有人說:「動物天生就是要給人吃的!惯@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世間上的生命,沒有絕對的大欺小、強欺弱,好比獅子雖然兇猛,是百獸之王,但是只要被一根牙簽樹枝刺傷,就無法走路覓食而餓死。中國有句俗話說:「淹死會水的,打死賣拳的。」強中更有強中手,不能自以為強勢。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殺生,也應(yīng)該心懷歉意。

  在佛教有所謂「破戒」與「破見」的不同,殺生是行為上的錯誤,盡管有罪,只要懂得懺悔,罪過很小。可是有的人覺得殺生是應(yīng)該的,這是見解上的錯誤,不通懺悔,就如一個人病入膏肓,是很難得救的。因此,盡管你吃葷,但不可以理直氣壯地認為雞鴨牛羊都是應(yīng)該給人吃的;假如老虎、獅子來吃我們,也說人本來就應(yīng)該給它們吃的,不知道人類又作何感想?

  有個故事說,有一只貓準備吃掉一只老鼠,老鼠說:「你殘害我們的生命,你大欺小,太不平等了!」貓回答:「老鼠,你要我平等,好,現(xiàn)在我就讓你吃好了!」老鼠一聽,「哎!你是貓,我怎么敢吃你呢?」于是貓又說:「你不吃我,那我就吃你,這不是很平等嗎?」話雖如此,但是這叫做強權(quán)下的平等,不是真平等。

  另外,有人說:「只要心好,吃什么不都是一樣嗎?為什么一定要素食呢?」自認「心好」,「好」的程度如何?既然「心好」,又何忍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他命」的痛苦上呢?再說,如果「心好」又不造殺業(yè),不是更好嗎?

  也有人說,我們吃豬、馬、牛、羊,將來會有成為豬、馬、牛、羊的因果報應(yīng),殺死老鼠將來會變成老鼠,殺死蚊蟲將來會變成蚊蟲。如果是這樣,那么,殺人不就變?nèi)肆?我們把飯吃到肚子里,排泄出來的還會是米飯嗎?學(xué)生犯了錯,老師處罰他面壁,甚至罰站、罰跪,難道學(xué)生也可以罰老師面壁,要老師罰站、罰跪嗎?所以,這樣的理論是不合乎因果的,是一種可怕的邪見。

  有個老祖父為了教訓(xùn)調(diào)皮搗蛋的小孫子,一氣之下賞了他一個耳光。老祖父的兒子,也就是小孩子的父親看見了,也給自己賞了一個耳光。老祖父一看,覺得奇怪,問道:「兒子,你為什么自己打自己呢?」兒子說:「爸爸!你打我的兒子,我就打你的兒子。 箯默F(xiàn)象上看,兒子的行為似乎也說得通,但是從因果上看卻是一種愚癡的行為。所以,不是吃什么就變什么;舉心動念如何,結(jié)果就會有所不同。例如倒債了,雖然沒有錢還,但是可以用服勞役來代替;你打了人,想懺悔,不一定要被人家再打回來,只要道個歉,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還有人說:「吃肝補肝,吃腦補腦!钩愿窝a肝?我覺得不見得,一般人說豬很笨,吃了豬肝以后,會不會變成笨豬呢?至于「吃腦補腦」,活生生地把猴腦打開,何其殘忍!再說許多人說猴子很狡猾,吃了猴子的腦,變得很狡猾,該怎么辦呢?

  「吃什么補什么」的理論很不恰當(dāng)。有一次感冒,我對醫(yī)生說:「我感冒了,需要吃藥!沟撬麉s說:「感冒是不容易看好的,不用吃藥!」我心想:「你做一個醫(yī)生,怎么可以這樣說,感冒不都是要看病,醫(yī)生都得開藥的嗎?」他說:「那都是安慰藥啦!當(dāng)然感冒可以治療,但是幾百種的感冒,要能對癥下藥是不容易的。感冒最好還是多休息、多喝開水、保暖、流汗,那就是治療了。」

  昆蟲里有一種螟蛉子,它與蝴蝶有因緣關(guān)系,但不一定就是蝴蝶。一畝田地里,同時播下的種子,長出來的禾苗,也有高矮不同。所以,「因緣果報」的關(guān)系,從「因」到「果」,其中「緣」的關(guān)系輕重,不能不注意。

  眾生在六道里歷經(jīng)百千萬劫的輪回,真是難以細數(shù)。愿云禪師〈戒殺詩〉中說:「千百年來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又說: 「人生真是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里煮!褂腥苏f:「怎么辦?三世因果實在太可怕了,過去吃了那么多肉,將來哪里還得了?真是罪過!」

  這就好比有人問:「釋迦牟尼佛過去所造的罪業(yè),成佛之后是否還會受報呢?」業(yè)報還是要受。但是,這一生的業(yè)報如果全部都要報盡,那也實在太復(fù)雜了。因而佛教有句話說:「罪業(yè)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減!乖凇法華經(jīng)》里提到「性具」思想,我人善惡業(yè)報夾雜,雖然如此,只要多培植善業(yè),小小過失也就不具有大影響了。例如,一塊田里,雖然雜草和禾苗生長在一起,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地去除蔓草,等到稻禾長大了,雜草被壓在下面,也就不會影響收成了。

  這個世界已經(jīng)從神權(quán)演變到君權(quán),進而到了民權(quán)時代,但是這還不究竟,應(yīng)該積極提倡「生權(quán)」,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quán)利。當(dāng)生權(quán)的時代來臨,一切虐待動物的行為,例如讓牛馬超載、把雞鴨倒過頭來吊掛都要受到處分;唯有提倡慈悲、仁道,才能更彰顯這個社會的光明。無論如何,佛教主張「眾生平等」,能以平等心看待動物,才是人類文明的極致表現(xiàn)。

  十、

  原始佛教「托缽乞食」有什么規(guī)矩?中國可以實施「托缽乞食」嗎?為什么要「過午不食」?有此必要嗎?

  答:二千多年前佛世時代,印度社會人民的宗教情操濃厚,對于修道沙門都有供養(yǎng)的習(xí)慣。因此,比丘在早晨太陽還沒出來前就得出去托缽。

  說到托缽乞食的規(guī)矩,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每次外出托缽,都專找貧窮人家乞食,為的是讓他們有機會種植福田,以度脫貧窮。須菩提則剛好相反,為了不增加窮人的負擔(dān),會到有錢人家乞食,讓富者能夠繼續(xù)廣種福田,未來才不會窮苦。佛陀知道這樣的事情之后,有一天特地召集大眾開示:「佛法應(yīng)該建立在平等上,托缽乞食應(yīng)當(dāng)不分貧富,不計貴賤,不分精粗,次第乞食!顾,托缽乞食要依照次第,不能因為這戶人家比較貧窮,沒有好東西吃,就不去托缽;那戶人家吃的比較好,就到那家去托缽。另外,在所得食物上,也沒有葷素的忌諱,只強調(diào)遵守「三凈肉」的規(guī)范。

  當(dāng)然,托缽也不是像叫化子討飯一樣,挨家挨戶到人家門口去要,而是正好哪個信徒家里有喜喪婚慶,他會預(yù)計好當(dāng)天供養(yǎng)的人數(shù),把飯菜擺到門口,當(dāng)比丘經(jīng)過時,就一份一份地分送給他們。如果有比丘遲一點出來托缽,供養(yǎng)結(jié)束就托不到東西吃了。

  目前南傳佛教國家仍實踐托缽乞食制度,而且是全國人民奉行,但是在臺灣、美國等地,信仰自由,人民不完全是信仰佛教,若要托缽乞食就不方便了。因為每個國家、地區(qū)的風(fēng)俗習(xí)慣不同,托缽乞食的制度不容易實行。所以,中國叢林便采集中修行的方式,讓出家人一起到齋堂吃飯,稱為「過堂」;如同「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到齋堂里吃飯,只是經(jīng)過一下,不貪心、不好吃,也不計較飲食的好壞。所謂「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吃飯只是為了生存的需要,能吃飽就好。所以,在佛門里,「過堂」也是一門修行功課。

  無論托缽或是過堂,都是「借假修真」,人總要吃飯才能存在。五十多年前,我剛開始弘法的時候,有個醫(yī)生跟別人說:「我才不相信星云法師!有一次我看到他還吃飯呢!」這也奇怪了!難道做醫(yī)生的人不懂得人都要吃飯嗎?所以,有時候佛教會被社會大眾誤解,都是由于對佛教的認識不夠。

  另外,「過午不食」也是佛制生活的規(guī)范之一。佛世時代,迦留陀夷比丘于傍晚時分入城乞食,由于光線不足,一位孕婦誤以為是鬼魅,受到驚嚇而流產(chǎn),因為這樣的因緣,佛陀才制定了「過午不食」的戒律。所以,并非如某些人以為的是修行高深的象征。

  現(xiàn)代社會由于大家工作忙碌,也不必堅持要過午不食,倒是能「過午少食」,少吃一些,晚上的睡眠將更舒服。不過,現(xiàn)代人反倒是有「遇早不食」的習(xí)慣,早上不習(xí)慣吃早餐;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吃得飽,對于一天的精神力還是有很大幫助的。我想修行并不在「吃」的上面計較,當(dāng)吃則吃,不當(dāng)吃則不吃,身心平衡才是修行之道。

  十一、

  素食是為了長養(yǎng)慈悲心,但是有的人因為執(zhí)著自己吃素,因而造成別人的不便,可否請大師 針對吃素應(yīng)該注意哪些觀念與習(xí)慣,再給我們一些開示?

  答:吃素是一個良好的習(xí)慣,應(yīng)該提倡,但是吃素不能吃得古怪,否則就為人所詬病了。

  有的素食者不肯到別人家里作客,因為他認為別人家的鍋子炒過肉,不清凈。如果是這樣,六祖惠能大師吃肉邊菜也不可以啰?常常有信徒好意跟我說:「師父,請到我家里來接受我的供養(yǎng)吧!我特地為你買了新的鍋碗。」或者說:「師父,我把鍋子刷洗得很干凈,你放心到我家里來吃飯。」我說:「不用這么麻煩,你煮過肉的鍋子,隨便沖洗一下,再煮東西給我吃,也不會怎么樣。我是去吃菜的,又不是吃鍋子!」

  有時候坐飛機,點心時間一到,空中小姐依序供應(yīng)面包、糖果,但是看到出家人,她就說:「這面包是葷的,你不能吃;這糖果是葷的,你不能吃。」奇怪!面包、糖果又不是肉,為什么說是葷的?原來是含有動物性油脂。當(dāng)然,不徹底的素食者不會忌諱這些,即使是完全的素食者也不用過于顧忌;素食者最忌做怪,老是這樣不可以、那樣不能,會令人反感。

  有的人不肯和吃葷的人同桌吃飯,大可不必如此矯情。吃素的人要有隨緣的性格,只要自己吃素吃得開心,何必在乎別人吃葷?甚至有的人見到你吃素,也會很好奇,這時候如果分一點素菜給他試試,或許他也很歡喜呢!

  吃素不要吃得古怪,但是也不能因為開方便而變得隨便。比如有的人喜歡吃肉,他就說:「吃葷?吃素?方便就好了啦!」或者有素菜吃而不吃,卻說:「方便就好。」這些都是不合理而曖昧的。

  有一段趣譚,有個先生中午下班回家吃飯,太太煮了一道「清蒸板鴨」。先生才剛拿起筷子就發(fā)現(xiàn)「鴨子怎么只有一條腿呢?」太太說:「我們家的鴨子都是一條腿!不信你到我們家花園的池塘去看。」先生半信半疑地走到池塘邊,恰巧鴨子們在休息,都盤起了另外一條腿。太太就說:「你看!鴨子不都是一條腿嗎?」先生雙手擊掌「啪!啪!啪!」掌聲一響,所有鴨子都使命地游走了。先生得意地說:「太太,你看!我們家的鴨子現(xiàn)在不都是兩條腿嗎?」太太說:「難道你不知道那是因為有掌聲,所以才有兩條腿的嗎?」意思是,我每天煮飯給你吃,你卻一點贊美、一點掌聲都沒有,因此,你只能吃到鴨子的一條腿啰!

  所以,做先生的要經(jīng)常贊美太太:「你好漂亮、好能干,好會做菜!棺鎏囊惨P(guān)心先生:「先生,你辛苦了,家里虧得有你,我們才能住得好、吃得好!谷绱耍夫妻之間感情一定甜蜜。

  講這個故事的意思,主要是說明,「吃」雖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只是用口吃;所謂「秀色可餐」,看美麗的東西,眼睛也能飽;聽好話,耳朵也能飽;說好話,嘴巴也能飽;做好事,身體也能飽。所以,吃葷、吃素不重要,眼、耳、鼻、舌、身、意多說好話、多做好事、多存好心才重要。

  十二、

  「民以食為天」,大師一向很重視素齋度眾的功能,自己本身也很精于素食的烹調(diào)?煞裾埓髱熤笇(dǎo)我們?nèi)绾巫鏊夭耍绾尾拍艹缘脷g喜,吃得健康?

  答:說到素食比葷食更好,當(dāng)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吃,人家才肯吃素。因此,我鼓勵佛光山轄下道場要把素食煮好,讓前來參訪禮佛的人都可以歡喜地吃素。我一生不敢說自己有什么長處,倒是覺得自己能煮好一手素菜。但是人生不一定事事都能如意,雖然我歡喜做素菜給人吃,卻一直沒有機會做。不過,對于如何做素菜,我還是可以傳授幾招。

  在佛光山,我也傳授做素菜的方法給不少人,但是大部分都沒有得到真?zhèn),為什么?因為人的觀念很難改變,你告訴他方法,他就說:「我過去……」、「我從前……」、「什么人跟我講……」,心里有了成見,再好的方法他也不能接受。就像一只茶杯,里面放了醬油,再把茶水倒進去,就失去茶味了。所以,想作好素菜,應(yīng)當(dāng)先空掉心中的成見,全盤接受。

  人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藝術(shù),做菜也是一門藝術(shù),所謂色、香、味,一樣都不能少。素食的材料,一般是青菜、蘿卜、花菜、各種瓜類。素食比較清淡,不像葷食本身有味道,所以要將味道煮出來就需要靠本領(lǐng)了。

  素菜要炒得好吃,應(yīng)視菜性的軟脆而炒,該脆的要脆,該爛的就爛。尤其中國人作菜講究火候,應(yīng)該脆的菜,火候要猛,炒的速度要快;應(yīng)該爛的菜,要溫火慢炒,而且不能先放鹽,否則炒不爛。

  需要煮得熟爛的食物,費時較長,為了省時,有個善巧方便。例如蘿卜、大黃瓜、花菜要煮得爛,可以先放進鍋里油炸,炸過之后,菜的纖維支撐不住油的力量,內(nèi)部就會松軟。從油鍋里撈起來之后,如果你不喜歡油膩,可以稍微過水,之后再另起一鍋,加入醬油、鹽等調(diào)味料,約略鹵過,就能入味了。

  又如花生、黃豆不容易煮熟,可以提早半天將它泡水,等到軟了,再放進鍋里煮,很快就熟了。甚至可以在前天晚上就用小火慢慢燉煮,隔天熟爛之后,再加上油、鹽炒一炒,便能上菜了。

  有時候家里忙,來不及做飯,煮個面也很方便,五分鐘不到就可以上桌了。煮面的訣竅就是水要滾,以防面條下鍋后,因為煮的時間太長而膨脹過爛。另外,面撈起來之后最好留有一些湯汁。吃面不需要有菜,倘若吃面的人還要吃菜,那就是不懂得吃面;煮面的人在面里放了很多菜,也是不會煮面,頂多只能放一樣?xùn)|西,例如:

  1.蕃茄面:

  煮蕃茄面要先把蕃茄燙過,然后把皮剝了,甚至蕃茄子也掏出來,剁得很碎,然后放進油里熬爛,熬得如同蕃茄醬一樣,再加入一點醬油,接著放水、下面。煮蕃茄面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煮得太糊。

  2.豆?jié){面:

  倘若沒有蕃茄,豆?jié){也可以派上用場。原味豆?jié){加入一點水,滾過之后,再下面,最后放一點鹽,就可以吃了。

  3.胡椒面:

  若說沒有蕃茄也沒有豆?jié){,家里總會儲備一點胡椒鹽吧!面下鍋之后,再放一點醬油、一點胡椒鹽就以,而且必定美味無比。

  4.皇帝豆面:

  臺灣有一種豆子體型很大,叫做「皇帝豆」。首先把皇帝豆放到果汁機里打碎,然后放入鍋內(nèi),加水,一滾再滾,滾到找不到皇帝豆了,再放鹽、放面。有時候時間緊湊,皇帝豆比較費時,改用嫩豆皮也可以,先把它熬成湯,之后再下面,也會很好吃。

  再如四道簡單的菜:

  1.芹菜炒豆干:

  最重要的是把芹菜炒得很脆,豆干炒得很入味、很香。

  2.炒四季豆:

  四季豆是很常見的菜,首先把它折成大約一吋半大小,放進油鍋里炸,撈起來后,放進水里洗一下,免得油膩,然后再另起鍋來炒。

  3.炒綠豆芽:

  將綠豆芽揀干凈后,放入鍋里用大火炒,很快就能上桌了。

  4.榨菜:

  把榨菜切成絲,再加一點豆干切片或是少許的香菇絲下去炒。豆干、香菇絲要少,不宜喧賓奪主。

  炒菜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假如需要費時的,也盡量不超過二十分鐘。

  另外,半個小時可以做一道紅燒菜。例如:

  1.長年菜:

  長年菜是四川菜,也是過年的應(yīng)景菜,有的人煮得很好吃,有的人煮得令人不敢恭維。長年菜很苦,要先在水里煮一下,苦水不要留下來。長年菜撈起來之后,切成適當(dāng)大小,再放多一點油、生姜在鍋里炒,之后放醬油,不放鹽,否則太咸不好吃。

  2.紅燒蘿卜:

  冬天的蘿卜很甜、很美、很容易煮爛。首先將蘿卜用水煮一下,起鍋之后,切成三角形,之后加入油豆腐一起煮,紅燒個十分鐘就熟了。

  3.紅燒豆腐:

  豆腐到處都有,但是嫩豆腐、老豆腐的煮法不一樣。紅燒豆腐要先把嫩豆腐放在油里稍微炸一下,再加入香菇、配料一起煮。

  除此之外,還可以煮面筋泡,臺灣話叫做「面泡仔」。面筋泡可以單獨煮,也可以加入馬鈴薯、香菇、黃豆或花生,但是這些配料要提早準備,因為不容易煮爛。

  再介紹一道點心──燒餅。家里冰箱可以擺幾個燒餅,要吃的時候放進烤箱里稍微烤一下就脆了,那也很美味。

  人生要懂得如何預(yù)算,做菜也要有計畫。上等的廚師,一人可以照顧六個鍋子;中等的廚師,一人可以照顧四個鍋子;下等的廚師,只能照顧一個鍋子,而且還手忙腳亂,這樣的廚師就沒有價值了。

  「吃」是人生里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有的家庭主婦為了一家五、六口人吃飯,幾個小時前就開始準備,手忙腳亂還煮不出來,甚至吃了早飯就開始忙中飯,吃了中飯就開始忙晚餐。所以,我把家庭主婦的手藝分為上等、中等、下等、劣等。宴客時,上等的主婦能和客人同時用餐;中等的主婦,來不及和客人一起用餐,拜托大家先用,表明還有一道湯還沒煮好、一道水果還要切;下等的主婦,讓客人老是呼喚吃飯,卻仍不得辦法出來吃;劣等的主婦,客人喊到最后,飯都吃飽了,還來不及出來。

  一個會做菜的人,煮個四菜一湯供應(yīng)給一桌的人使用,時間最好控制在二十分到半小時。所以,事前的計畫就很重要。比方進了廚房,就先燒熱水,接著再洗米、煮飯,熱水一滾就可以用來燒菜、做湯。做菜不一定是一樣完成才能做下一樣,可以三、四道菜同時進行。

  做素食要簡單、保持原味,不要花太多時間,而且刀功、火功、配料、調(diào)味都不可忽視。除此,擁有一顆供養(yǎng)心,讓大家吃得歡喜更是重要。

  ——星云大師講 弟子如超記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