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一個國家、一個團體有沒有前途,就看他對年輕人是否重視。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年輕的時候就要將基礎打好!惯@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于二○○五年五月廿七日,在佛光山傳燈樓大會堂主持「當代問題座談會」時,針對「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所做的引言。

  星云大師一生非常重視青年,也一直很關心青年的教育,所以,佛光山開山至今積極辦學,設立大慈育幼院、叢林學院、沙彌學園、普門中學、均頭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西來大學等;更舉辦各種活動,如教師研習營、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青年領導人講習會、國際佛教青年會議、國際杰出青年英文禪學營、國際杰出青少年英文禪學營、青少年夏令營等等。

  大師強調:「佛教是青年的宗教,不是老人的宗教;是朝氣蓬勃的宗教,不是暮氣沉沉的宗教。」舉凡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青年時成道;玄奘大師二十六歲到印度求法;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到黃梅五祖那里求法,同年開悟成道。翻開歷代祖師大德傳記,也絕大部分都是十幾、二十幾歲出家學道。所謂「四小不可輕」,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妙慧童女問道、均頭沙彌小小年紀證阿羅漢果、羅?羅獲得「密行第一」的美譽、小龍女即身成佛等,他們都是青少年時期修行成就的例子。

  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然而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提高,年齡層也逐漸下降,不禁令人感到憂心。如何幫助青少年成長?大師有獨到的卓見與看法。

當天的問題座談實況記錄:

  時間: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晚上七時卅分至九時卅分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大會堂

  主持人:星云大師

  對象: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佛光青年及全山僧信二眾等七百余人

  一、

  隨著人民生活準提高,青少年擁有零用錢已經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有許多青少年卻因此大肆揮霍、貪圖享樂。請問大師,青少年當如何先建立對金錢的正確觀念?

  答:說到金錢,我幼年就進入僧團,經過了少年、青年、壯年,一直到了現在老年,感覺到人生在青少年階段不可以擁有金錢,否則容易失落了自己。我們可以看到,自古以來成功立業(yè)的人,他們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日子都過得非常艱苦,如陶淵明先生窮得如詩中所說:「三旬遇九食,十年著一冠;造夕思雞啼,清晨愿鳥遷!褂趾帽仁䴕q就在鞋油工廠當童工的狄更斯,在學習的熱誠推動下,成為享譽世界的大作家;早年家貧如洗的李嘉誠先生,經過不懈的努力,日后成為香港首富;臺灣統(tǒng)一企業(yè)集團榮譽董事長吳修齊先生,憑著勤儉奮發(fā)的精神,打造衣食住行的企業(yè)傳奇,都是白手起家的例子。

  經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狗鸾痰男扌须m然不以苦行為重,但是就以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為例,如果沒有經過六年雪山苦行,沒有經過多年的瞑目苦思,又怎能證悟成佛呢?就如佛教歷代的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歷經千辛萬苦、千錘百煉而成就道業(yè)的呢?又好比世界著名人物,如失明、癱瘓的奧斯特洛夫斯基(Ostrovsky,Aleksandr Nikolayerich),完成不朽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天生失去雙腿的約翰。庫緹斯(John Coutis),現今為國際知名的激勵大師。所以,青少年應該勇于接受嚴格的教育,在苦行里才能促進成長,反之,一個人若沉浸在金錢堆里,好比紈?子弟,整日游手好閑,怎么會成功?

  現在許多有為的富家子弟,雖然家庭生活富裕,但是他放棄了優(yōu)裕的、被保護的生活,選擇走入群眾、走入民間,甚至從苦工、學徒做起,才會有成功的機會。如美國三一冰淇淋少東約翰‧羅賓斯(John Robins),因為所學的知識告訴他,奶、蛋、魚、肉對身體有害,而毅然放棄接掌冰淇淋公司,并與幾位有心的醫(yī)生共同宣導素食;出身南臺灣望族,現任「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的陳文敏小姐,在取得紐約大學學位后,應征進入美國一家大飯店,從洗廁所等基層工作做起,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

  金錢不代表一切。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萬能」,這倒也不一定,和金錢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還有很多,好比有錢買得到物質,買不到智慧;有錢買得到醫(yī)藥,買不到健康;有錢買得到華美的衣服,買不到氣質;有錢買得到書籍,卻買不到品德。所以,青少年的時候,要能廣結善緣、勤勞發(fā)心、奮斗苦干、讀書求智慧、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道德,這都比金錢來得更重要。

  一個人的人格道德不是用有錢、沒錢,有權、無權來衡量的。過去有的帝王將相雖然有權有勢,但是沒有道德人格,以至于罵名千古。如將某個人比喻為商朝紂王或周朝幽王、厲王,他一定很生氣,因為暴虐無道的君王,人們恥為與之同類;反倒是被比喻為窮苦潦倒卻憂道不憂貧的伯夷、叔齊,這個人會感到很歡喜。

  解決世間上的問題不一定要靠金錢,憑著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意志力就能解決。人生的成功來自于眾多的因緣,不能只向錢看,尤其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天天看到的、想到的都是錢,那么內心的世界就太渺小了,不僅沒有遠大的眼光,精神力氣也因為金錢的誘惑而減弱,所以,年輕的大家不要只顧想錢。「不要想錢」這句話,大家聽了可能不大認同,以為有錢就可以呼風喚雨,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卻沒想到「要什么有什么」的結果,就是要不到未來了。

  一個人沒有錢沒關系,要有志氣、有慈悲、有智慧、肯讀書、肯向上,何患沒有未來呢?因此,不要給金錢收買,不要給金錢左右,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未來的人緣、事業(yè)、健康、名譽也是很重要。好比一個人有錢而沒有人緣,勢單力薄,難以成事;一個人有錢而名譽敗壞,人格受損,也不會成功。

  我幼年時在叢林的生活,常常是一封信寫好了,卻隔了好幾年沒有寄出去,因為買不起郵票;風雪交加的冬天,也沒有棉襖取暖;鞋底破了,用厚紙板墊起來;襪子破了,用紙糊一下,所以養(yǎng)成我現在有也好、無也好的隨緣性格。因為沒有錢,也養(yǎng)成我「不買」的習慣;其實,不買就是富有,為什么要買?就是因為不足、缺少才要買。即使擁有萬貫家財,心不能滿足,還是窮人一個;就是貧無立錐之地,心中能擁有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富人。所以,青少年除了對金錢要有正確的認識以外,心中要有國家社會、團體大眾,才是真正的富有之人;年輕人應當志在十方,何必用金錢來框住自己?

  二、

  青少年時期感情豐富,多愁善感,面對情感上的困擾,很容易陷入焦慮情緒里。請大師開示,青少年應當如何處理感情問題?

  答:人類與生俱來就有感情,如喜怒哀樂的情緒、悲歡離合的情境,都是在表達感情;感情不是青少年專有的問題,對于中年人或老年人,感情同樣是人生重大課題,只是感情與青少年關系更加重大,因為青少年時期感情最豐富但也最脆弱,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建立對感情正確的看法非常重要。

  其說到感情問題,舉凡家人、父母、夫妻、子女、同學、朋友之間都有感情。感情處理不當,人生會很痛苦,現今為了感情而失卻人身、毀掉前程的比比皆是,所以,感情要用慈悲來升華,要用智慧來駕馭。青少年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把感情單一化,其實除了男女之間的感情,感情還有很多出路,比方對工作有興趣,是對工作的感情;對社會有愛心,是對社會的感情;對國家奉獻,是對國家的感情;對名譽能重視,是對品德的感情;對生涯能規(guī)劃,是對前途的感情。

  大家想想,你只為了得到一個,而失去其他一切,這劃得來嗎?現在有許多年輕人,覺得自己功名未就,也就不忙著結婚,不忙著為自己做太多打算,反倒是積極地投入社會公益、為父母、親人服務。因為「家」是一個枷鎖,有了家就要負責任,若連自己都照顧不來,結了婚又多一個人,你能擔當起照顧的責任嗎?就是想在成家之后,再來完成自己的理想、事業(yè),也會變得更困難。

  感情是自私的,凡事只想要人家給你,卻沒有想到要給人。所以,一個人要先學會把感情用在家人、社會、國家上,先播種、先結緣、先奉獻,才能擴大自己的胸襟,進而做到「愛人無私」的精神,將私愛化為對一切眾生的關懷。

  世間無常,尤其感情最為無常,你能禁得起它的變化嗎?所謂「山盟海誓」、「海枯石爛」的說法,如同是一種迷幻藥,麻醉一時。所以,我們應該認清這個世間,了知感情是盲目的,感情是愚癡的,沒有智慧來領導就會錯誤百出;好比是一個人走路,如果不用眼睛看,可能會有跌落深坑的危險。

  人都想要自由,假如能將感情淡化一點,就可以求得人生的自由自在,倘若只在二人的感情世界里徘徊、周轉,天天過著被感情誘惑、束縛的日子,還有什么獨立的人生可言呢?因此,每天凈化自己的身心,擴大心胸去關心更多人、更多事,生活才能過得安樂富有。

  佛教也不是說不重視感情,佛教也但愿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不要為了私愛忘卻了大眾,不要為了個人忘卻了家人、父母。所謂「慧劍斬情絲」,能夠把感情理清楚,不被情絲所束縛,也就是很難得了。

  三、

  由于社會型態(tài)的轉變,教育出現重科技、輕人文的現象,也使得青少年道德觀念越來越薄弱,所以建立青少年人文道德很重要。請問大師,現在的青少年應該具備哪些人文道德觀念?

  答:除了金錢觀、感情觀,人文道德的觀念對青少年來說也很重要!短煜隆冯s志做了一項調查──考試作弊的行為與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關系?全國超過半數的國中生認為作弊與道德沒有關系。從這項調查顯示,青少年對于人文道德觀念的認知并不健全。然而人文道德教育,不是一味由老師教導、父母要求,而是要有自知之明,F在我們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倘若大家能在身口意上多注意,如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就會增加道德。

  首 有些西方國家對于建立青少年道德教育非常重視,比方在公共場所嚴禁大聲喧嘩,對師長應當尊敬,不可以惡意說謊、欺騙,倘若違犯了,就以勞動來代替處罰,到慈善機關、福利機構等地累積服務的時數,像佛光山在美國的西來寺,就經常接受犯錯的高中生到寺院里勞動服務,并為其證明服務的成績。這是個不錯的方式,不致嚴重到體罰,卻能有效地讓青少年警覺自己犯了錯就要接受處分。

  大家口口聲聲講人格、道德,究竟什么是人格、道德呢?人格就好象是窗戶一格一格的,超出范圍就不成格了。道德也有范圍,比方能合乎佛教的「五戒十善」、儒家「四維八德」的精神就是有道德。我們常聽人家說「傳統(tǒng)的、古早的、過去的道德觀念……」,其實,道德沒有新、舊之分,道德是宇宙之間的正氣,充滿在宇宙之中,不因為你有錢就能有道德,不因為你有才能就是道德,即使貧窮、失業(yè)、一時的失敗,只要不失去做人的原則,對社會、他人能有貢獻,還是被認為是有道德的。

  道德具有維系國家綱紀,保護社會人民生活安全的功用。有軌則的是道德,好比汽車有車道、火車有軌道、飛機有航道,一旦偏離則后果不堪設想。為人處世亦是如此,雖要圓融通達,但是更要以因果為軌則,正規(guī)正矩,才不會喪失人格道德。

  有仁義的、有正義的、有忠義的,所謂「四維八德」即是道德!溉省棺钟伞溉恕购汀付菇M合而成,意思是心中要有別人,不能只有自己。我們要反省自己,心中有人嗎?有父母、有師長嗎?有苦難的眾生嗎?我講《金剛經》的時候,說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刮业哪赣H對我說:「你可以無我相,怎么可以說無人相呢?」當然《金剛經》的詮釋不是如此,但是母親說的也不無道理。有道德的人,凡事都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再者,能向上的是道德。有道德的人不是弱者;有道德的人,做起事來努力不懈、精益求精,不會有始無終,這種奮發(fā)飛揚的態(tài)度就是道德。

  此外,能升華的是道德。一個人光求知識的進步是不夠的,應該要求人格要能升華,信心升華、觀念升華、人我升華就是道德;比方過去做一小時的義工,現在能做二小時;過去布施給人五塊錢,現在能給人十塊錢;過去和人見面只是點個頭,現在不但點頭還會微笑;待人好,人格提升就是道德。

  同理,不道德的行為,小則影響自己處世的態(tài)度,大則侵犯別人的權益,但是人往往不容易察覺,不道德的行為如:說理而不認錯、怪人而不自責、無恥而不反省、愚昧而不自知。

  常人最大的毛病莫過于不肯認錯,只管說理,譬如吩咐的事情沒有做好,推說是時間不夠;打破東西,不愿承認自己的冒失,卻責怪東西沒放好。心里頭總是別人不好、東西不好,自己才是對的。不肯認錯就不能改正,如何能夠進步呢?

  所謂「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老是說別人不對的人,必定是自己本身有問題,才會引發(fā)外在的問題;如果自己做的好,人家自然會感受到你好。

  《佛遺教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挂粋人要有慚愧心、羞恥心,經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不夠慈悲、不夠容忍,才能增進道德。

  世間上最可怕的是愚癡、不明理,凡事不應自滿,不要自以為是,「明白自己」才有成功的希望。

  一個人有錢,人家不一定認為你是好人;一個人有權勢,人家也不一定認為你是好人;反而一個人有道德,人家就會說這是好人。所以,建立道德觀很要緊,比獲得獎狀、擁有富貴更重要。青少年應該建立誠信、榮譽、和平、正派的道德觀。尤其世間以正為本,行得正、做得正,有正念,人格修養(yǎng)才能升華。

  青少年要建立道德觀念,樹立為人處世的君子風范;倘若一個人沒有品德,不懂得修德,不能贏得人家的信任,那么做人就失敗了。

  四、

  有句話說:「人不輕狂,枉少年。」青少年時期,心志還不成熟,凡事容易沖動,容易受到誘惑而染上種種惡習,這都是由于沒有正確的休閑觀念所造成。請問大師,現在世界各國的假日很多,青少年應當如何善用假日時間呢?

  答:目前世界各地的假日很多,尤其在臺灣,不但周休二日、民俗節(jié)日、國定假日,學生還放寒暑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假期中度過的。因此,青少年如果不懂得善用假日時間,實在很可惜。

  青少年階段由于生理、心理上的變化,加上升學壓力等外在因素影響,多數會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因此,利用假日時間參與休閑活動以調劑身心更顯得重要;如果能擁有適當的休閑生活,不但能學習到與生活有關的技能和知識,還能從活動中獲得參與感和成就感,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全發(fā)展。

  佛教里也很重視休閑生活,在忙碌的弘法修行之余,除了每周有一天的放香時間,也借助每天跑香、經行、禪坐、念佛等來調節(jié)身心,甚至古時候的修行人到處行腳云游、旅行參訪、禮佛朝山、出坡作務,或是叢林里時興茶道、書法、抄經、繪畫、梵唄等藝術,都是調適生活的方法。

  處在媒體科技發(fā)達、網際網路興盛的時代,使用電視和網路的行為已越來越普遍。根據富邦文教基金會于去年初,針對全國國高中生進行的「媒體使用行為」調查發(fā)現,國高中生平均一天看電視的時數近達2.5小時,節(jié)目取向以偶像劇及娛樂性節(jié)目所占比例最高。青少年時期正是人格塑造的時候,模仿力也最強,倘若自我約束力低,又不擅于選擇好的節(jié)目,惟恐在暴力、色情、扭曲的潛移默化之下,造成身心的不健全,促使不良行為的發(fā)生。

  除了電視媒體,網路的影響力也急起直上,許多人在這虛擬的世界里找到了各種需求,但是卻也衍生出許多問題。不少人因迷戀在網路的世界里而觸犯法網,如網路援交、性侵害、詐騙等事件的發(fā)生,甚至最近媒體報導,有個美國年輕人因為過于投入網路打殺游戲,竟然在真實生活里殺害了游戲對手,實在是駭人聽聞!反思這些事件的發(fā)生,引導青少年善用假日時間,建立正當的休閑觀念,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新世代的青少年對于休閑活動,多半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比起上一代人的成長環(huán)境,他們的物質條件更為優(yōu)厚,生活方式更為自由開放,因此,能參與的活動也較多元化。雖然如此,仍要慎選活動的性質,評估活動本身的價值和利益,才能增益心智、增上品德。

  一個健康的休閑活動,要以不傷己、不傷人為原則。青少年時期喜歡追求新鮮刺激,好比飚車,雖然可以享受快感,卻容易造成意外事故,不但危害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所產生的噪音,也會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安寧。另外,休閑活動的選擇還要顧及金錢上的負擔,不因自己個人的喜好,而隨意浪費父母的血汗錢。

  由于升學主義掛帥,青少年平常忙于課業(yè)、上補習班,復習功課的時間有限。所謂「思所成慧」,對于課堂上老師的指導,如果沒有經過醞釀、思維,又怎能吸收成為智慧呢?所以,可以利用假日較充裕的時間來溫習功課。

  除了復習功課,為能增加生活經驗的廣度和深度,青少年須做多元化的學習,除了課堂上的知識吸收,透過廣泛的活動參與,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結合也是必要的。

  青少年的活動繁多,好比知識性活動,現在許多學校、機關團體舉辦游學團,利用寒暑假,帶領年輕學子到國外作短期語文學習及生活體驗,倘若家庭經濟許可,這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增廣見聞、開拓眼界;或者參加讀書會、上圖書館閱讀,以豐富心靈的廣度。

  體能性活動,如散步、慢跑、打球等,不僅可以鍛煉體魄,也能增加恒心和耐力。運動一旦成為專長,甚至還能為國爭光;最近就有一位臺灣棒球選手王建民,當上美國知名職棒球隊洋基隊的先發(fā)投手,被譽為「臺灣之光」。此外,或者登山、郊游,多接觸大自然等,也能開拓心胸。

  才藝性活動,如學習音樂、美術、舞蹈、書法等,能陶冶性情,穩(wěn)定心志;寫作、撰述,能幫助我們厘清思緒,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又好比對電腦、烹飪有興趣的,趁著假日空檔可以再予精益求精,一旦學精了,成為技能,將來還能為社會所用。所謂「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廣為學習,提早為日后的社會需求作準備。

  服務性活動,如到各個機關、團體擔任義工,能培養(yǎng)服務的熱誠;到醫(yī)院、育幼院、老人之家等慈善機構關懷慰問,能增加慈悲心和信心;好比漸凍人作家陳宏先生,全身失去知覺,口不能言,卻憑著雙眼寫了好幾本書。一個生病的人,依然如此精進,看在健康的人眼里,怎么會不激發(fā)向上的力量呢?

  除了動態(tài)的活動,靜態(tài)的禪坐、靜修也有助于修身養(yǎng)性,集中注意力,能使頭腦更靈活,提高讀書的效率。不僅身心能得調適,更可開闊心胸,享受空無、寂靜的禪悅。

  有些青少年認為放假就是自由的開始,因為平時在家里要被父母管,在學校里要被老師管,好不容易有了假期,終于可以獲得自由,可以不顧一切地玩樂。其實,現階段雖然自由了,但是長大以后不一定就能自由,因為所學有限,將來的成就也就有限。要想獲得成就,趁年輕的時候就要打好基礎,好比植樹種花,要將根往下扎深,一旦遭受風吹雨打才能承受得住。所以,基本的教育、基本的技能、基本的道德、基本的觀念在青少年的時候就要養(yǎng)成。

  青少年的休閑教育是重要的,甚至比平時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來得更重要。假日活動可以紓解壓力、放松身心、增廣見聞、促進人際關系、融入大眾,也能減少犯罪;參加活動除了有學習的功能,還有擴大的功能、聯誼的功能、成就的功能。因此,青少年應當善用假日時間,會善用時間,就是會處理生命;能掌握時間,就是能擁有人生。

  五、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骨嗌倌暌Y交好的朋友,才能互相學習、成長,如果結交到不好的朋友,可能因此誤入歧途。能請大師給予青少年結交朋友的建議嗎?

  答:幼稚園時期的小孩,凡事以父母為中心,無論什么事情,都會說「這是我爸爸說的、那是我媽媽說的」;上了小學,老師成了權威,凡事都是「老師說的」;到了初中,就是「同學說的」;高中以上,則是「我男朋友說的、我女朋友說的」,由此可見,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朋友占有很重要的位子。尤其青少年時期結交的朋友,因為沒有利益上的往來,往往可以成為摯友,甚至維持到成年以后,反之,如果這時候結交到壞朋友,則可能后患無窮,所以選擇朋友應該謹慎小心。

  選朋友在古時候也是一門學問,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為「益者三友」。要交耿直的朋友,不交花言巧語的朋友;要交能原諒人的朋友,不交惡言相向的朋友;要交正見的朋友,才能在你遇到困難時,開導你、幫助你。

  《佛說孛經》中也提到「友有四品」,「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如花的朋友,在你榮華富貴的時候,把你捧得高高的,當做是一朵美麗的花朵般,插在頭頂、戴在身上,以增加他的榮耀;等到你挫折受難的時候,猶如花朵雕謝了,就被丟棄在一旁;有錢能買到如花的酒肉朋友,但是買不到患難之交。有一種朋友就像秤一樣,在你擁有權利的時候,他會向你低頭奉承;在你沒有辦法的時候,他就擺出一副傲慢的樣子。如山的朋友,就好比山中潛藏的各種奇花異草、飛禽鳥獸,他的德行、學問兼?zhèn),有很多內在的寶藏可以挖掘,和他在一起,能讓我們受益。如地的朋友,因為大地不嫌棄任何眾生的存在,普載著萬物,蘊藏著珍貴的資源;大地能任你走遍天下,不起厭惡之心,所以,如地的朋友能為我們擔當一切,豐富我們生命的內涵。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谷缟饺绲氐呐笥岩嗤鶃恚缁ㄈ绯拥呐笥褢斶h離。

  古人擇友非常謹慎,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例如浮山法遠禪師說:「古人親師擇友,曉夕不敢自怠!褂秩鐤|漢時期的管寧,不惜與貪圖錢財、名利的華歆「割席絕交」。由此可知,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有的朋友只適合當臨時的朋友,有緣的時候才相聚,平時并沒有太多的交集;倘若會經常往來的,就要交一個有品味、有正見、能正派、能合群的朋友,友誼才能持久。

  有品味的朋友為人誠實、幽默、能負責、有理想、有抱負;沒有品味的朋友,言談間盡是名聞利養(yǎng)、吃喝玩樂,實在俗不可奈。沒有正見,就好比照相機還沒調好光圈、焦距就按下快門,照出來的相片當然會偏斜、模糊;因此,要交有正見的朋友才能引導你走向善道,倘若一天到晚都跟為非作歹的朋友相處,即使不變壞,也難保不會受到牽連。另外,要交能正派的朋友,所謂「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古c正派的朋友相交,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道德。此外,要交能合群的朋友,《阿含經》里提到「五種非人」,大家歡喜的時候他不歡喜、大家笑的時候他不笑、大家工作的時候他不工作、該吃虧的時候不肯吃虧,凡事不能隨緣,彼此相處就不能有共識。

  除此,青少年交朋友應當要「以德相交」,拿出慈悲、真心、義氣來交往,在緊要關頭時才會互相扶持,患難與共。要「以誠相交」,朋友之間講究誠信,擯除利害關系,才能成為知交,好比前;鶗麻L辜振甫先生一生以「謙沖致和,開誠立信」做為座右銘,并實踐于企業(yè)經營,而獲得大家的尊重。另外,要「以知相交」,博學多聞的人,往往會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應多充實自己的技能、知識,好比會音樂、會繪畫、會書法、會刻印、會駕駛等。一個人懂得吸收新知,也會引來許多見多識廣的人,興趣相投,則能成為好朋友。最重要的是「以道相交」,一個有道德的人,無論遠近,人人都樂于和他親近。君子以信譽為信,朋友以道德為信;以道所交的朋友,才堪稱做道友、法侶、善知識。

  而且與人交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忙我、有利于我,這種自私的心態(tài),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與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樣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情不求益我」。

  有的人說「情人眼里出西施」、「臭味相投」,有時還是要想想,你這個朋友真的肯為你犧牲嗎?這樣的友誼能長久嗎?尤其現在流行交網友,若不慎交到惡友,真的是「網」友,被天羅地網給網住了,所以交朋友應該要謹慎小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