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云老和尚嘉言錄

  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美女在前,則以為一枝花,其實,迷魂鬼子就是她。

  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可見有淫就有生死,斷淫就斷生死。

  時光長短,唯心所造。一切苦樂,隨境所遷。

  時間是剎那剎那的過,剎那剎那的催人老。

  有智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古人說:“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禪是靜慮,要在靜中思慮好歹,擇善而從。

  精進勇猛,有大愿力,難的會變?yōu)橐。疏散放?悠悠忽忽,易的也變?yōu)殡y。

  有憎愛心,就有煩惱;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生日又云母難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壽慶賀。

  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以持戒清凈自心,以布施解脫自心。

  坐禪要曉得調養(yǎng)身心。若不善調養(yǎng),小則害病,大則著魔。

  用功的人要善于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癡、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生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凈土之機樞。

  中下根人,常被境風所轉。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嗔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

  凡當參學,要有三樣好;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第二要有一雙好耳朵

  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

  好眼睛就是金剛正眼,凡見一切事物,能分是非,

  辨邪正,識好歹,別圣凡。

  好耳朵就是順風耳,什么話一聽到,都知道說的什么。

  好肚皮就是和彌勒菩薩的布袋一樣,大肚能容撐不破,遇緣應機,化生辦事,把所見所聞作比較研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尊所說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也是為了你我的貪嗔癡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內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貪欲,抱定慈悲喜舍,實行六度萬行,打破愚迷邪癡,圓滿智慧德相,莊嚴功德法身。若能依此處世為人,那真是處處總是華藏界了。

  靜坐之重要:妙法蓮華經(jīng)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因為靜坐這一法,可以使我們脫離塵勞,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圓明,生死了脫。一須臾者,一剎那之間也。若人以清凈心,返照回光,坐須臾之久,縱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種,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須臾之間,是可以成佛的。

  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yè)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修行用功,貴在一心。

  凡夫的境界,總是貪染財、色、名、利。

  因為你我無始以來,被七情六欲所迷,從朝至暮,總是在聲色之中過日子,所以沉淪苦海。

  年輕不知好歹,把寶貴的光陰混過了,老病到來,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變?yōu)樗酪部?活也苦。這就是“早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

  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進;年輕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須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總要及早努力,方為上計。

  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學佛當以明心見性為本,斷惡修善為行。

  現(xiàn)在你我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慚愧心,發(fā)大勇猛心,不隨妄想習氣境界轉。

  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能不起分別心,無心任運,就不生煩惱;心若分別,即成見塵,就有煩惱,就被苦樂境界轉了。

  眾生習氣毛病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給你什么藥。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滾來滾去。五欲是財、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饑,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龍山和尚那樣:“一池荷葉衣無數(shù),滿地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世間七珍,雖稱為寶,享樂一時,畢竟成空,只能養(yǎng)生,不能脫死。若佛三寶,則能息無邊生死,遠離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樂。

  參禪念佛都是入道妙門,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圓融無礙。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與凈本相輔而行。

  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干;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干。溈山老人所謂:“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

  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凈中之禪,禪與凈,本相輔而行,奈何世人偏執(zhí),起門戶之見,自贊毀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凡關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歸正軌,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貪口腹,見利忘義,則殺心不起。殺機若息,劫運潛消矣。

  五戒者,一殺戒,二盜戒,三淫戒,四妄語戒,五飲酒戒。此五戒名曰學處,又名學跡,是在家男女所應學故。又名路徑,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儀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學本,諸所應學,此為本故。又名五大施,謂以攝取無量眾生故,成就無量功德故。

  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聞,那知因果理徹,如影隨形,如響斯應,若深信之者,人心則不改而善?v遇順逆之境,必無憂喜。當知現(xiàn)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賊等事,皆由自造。

  前清庚子年間,八國聯(lián)軍入京,我那時跟光緒帝、慈禧太后們一起走。中間有一段,徒步向陜西方面跑,每日跑幾十里路,幾天沒有飯吃。路上有一個老百姓,進貢了一點番薯藤給光緒帝,他吃了還問那人是什么東西,這么好吃?

  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財為主。廣慧和尚勸人疏于財利,謂:“一切罪業(yè),皆由財寶所生。”所以五欲第一個字就是財。人有了錢財,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無財,什么事都辦不成,可見財?shù)膮柡α恕?/p>

  妄想來了,就讓它來,我總不理會它,妄想自然會息。

  你我都是一個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動靜、行住坐臥,要順時調護。

  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以持戒清凈自心,以布施解脫自心。

  能動靜忘懷,利水清月現(xiàn)。

  出家有四種: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參法侶,心猶顧戀。

  二、身在家,心出家--雖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

  三、身心俱出家-- 于諸欲境,心不生顧戀。

  四、身心俱不出家 -- 受用妻子,心生耽染。

  罪障之中,淫為首要。因淫損體,遂殺生補養(yǎng),而盜妄等惡,亦隨之而至。

  男子見了女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見了男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跏趺坐時,宜順著自然正坐,不可將腰著意挺起。否則火氣上升。過后會眼屎多,口臭氣頂,不思飲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縮腰垂頭,否則容易昏沉。

  如覺昏沉來時,睜大眼睛,挺一挺腰,輕略移動臀部,昏沉自然消滅。

  用功太過急迫,覺心中煩躁時,宜萬緣放下,功夫也放下來,休息約半寸香,漸會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則,日積月累,便會變成性躁易怒,甚或發(fā)狂著魔。

  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里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tǒng)統(tǒng)做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