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講法第三十二講
哀汝等天人之類,苦心誨喻,教令修善。隨宜開導,授與經(jīng)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佛言: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
昨天我們說的是釋迦牟尼佛總結娑婆世界善少惡多,勸化我們在娑婆世界抓緊難得的人生,修行善法。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比在其它佛國修行的功德要加倍。原因是娑婆世界惡多善少不容易發(fā)起修善的心。所以能起善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行為。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呢,最主要的是最初這一念。如果不具備以后很難上道,所以說在一切事情過程當中,那就是最初幾步很重要。最初幾步走對了,以后修行就比較容易了。所以前面專門勸化我們,在娑婆世界要好好地修行。以這樣的修因來感得西方世界的果,再以這樣的修因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呢,頓證三不退,要修行就容易了,前面是舉這些來勸化我們。
從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呢,那是勸化人修善得福。釋迦牟尼佛把自己在娑婆世界勸化人修善得福的種種好處舉出,來勸化我們,F(xiàn)在在娑婆世界都有這么多人得到了種種的利益,我們也可以發(fā)心行善,我們也可以因善得福。
哀汝等天人之類,苦心誨喻,教令修善。這是釋迦牟尼佛哀憐我們眾生,教化我們的苦心,但有多少人懂呢?釋迦佛非常方便慈悲給我們把一乘佛法講成人天乘的五戒十善,聲聞緣覺乘的四諦十二因緣,菩薩乘的六度波羅蜜。在歷史上我們說五乘佛法,這些都是善巧地引導我們。直接給你說一乘你不太容易聽懂,就開出了這許多的法,這些方便說法釋迦牟尼佛講了許多。你不懂再給你降低一個層次,用種種的方便善巧給我們講經(jīng)說法。意思只有一個,不斷地接迎我們,讓我們能入佛智。這都是佛的大慈悲,苦口婆心勸化于人。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我們修善,從善當中能對治惡,能出離惡的苦海。
隨宜開導,授與經(jīng)法,莫不承用。所以在講經(jīng)說法的過程中不僅要依真理,還要依眾生的根基。你只講道理不夠,還要順于眾生的根基。理是一個,眾生的根基就千差萬別了。隨著眾生的根基千差萬別,看眾生適合哪種佛法。要知道人心,不知道人心很艱難。我們現(xiàn)在每一個人在學習佛法的過程當中有道理了,但是自己要看自己是哪種根基,你怎么樣把佛法能運用得起來。所以說看我們在佛學院,在講經(jīng)說法的時候,好象道理講得多,講事實講得少。為什么?人這么多,你知道這些人都是一個層次嗎?不是,講經(jīng)說法是講原則性的理性的比較多。學校里也是這樣,講道理講得多,事實上的運用要靠我們自己。你有不懂的下來你去問啊。開大座講經(jīng)之余,還有開小座的。你有問題你專門去請問,這時就可以根據(jù)你個人的情況單獨講一些,所以要隨時隨地隨意開導眾生。每一個眾生的層次都不一樣,看眾生適合于哪一種佛法,再授予他相應的經(jīng)法。平時我們師父們很喜歡在外面講一些經(jīng)法,抓住人就說,但要切合實際。釋迦牟尼佛就能根據(jù)不同的眾生講不同的經(jīng)法,所以隨宜開導,授與經(jīng)法,適合于眾生的根性。有的人不管眾生怎么樣,只是我喜歡怎么說,這樣學佛還是很難成就。因為自私自利,我執(zhí)不掉,不能善巧細心地服務于大眾,這時積累功德就要打折了。我們今天領會了釋迦佛開示的佛法,佛傳承下來,我們今天接受了,領納于內心。依照佛法能觀察我們身口意三業(yè),佛法上怎么說,我們今天就怎么做,能用起來,實行起來。
在意所愿,皆令得道。隨眾生的心愿慢慢把眾生引導進佛法。這一個是要針對眾生的心性,總是順于眾生的欲求。佛法是大慈大悲的,表現(xiàn)在要滿足各種人的需求。你求官得官,求利得利。在意所愿,隨每個人的意愿都能滿足,讓你高高興興地進入佛法。皆令得道,我們今天要學佛的慈悲,要順于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良好心愿,善巧地幫助眾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以非常方便智慧的方法把它引導進入佛門。把四攝法學好。什么是四攝法呢?就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要修布施,要幫助眾生,要說愛語,要知道這些眾生就喜歡這些愛,從愛語過程當中培養(yǎng)起相互的良好關系。利行同事,在實際過程當中,自己以身作則,要作一個好的榜樣引導眾生。所以沒學好四攝法,你想要攝引眾生進入佛道很艱難,F(xiàn)在指的是從道理上給你說,有很多眾生得不到也沒辦法。四攝法修不來很艱難,佛就能善巧地度化眾生。我們今天學就是要理解人心,善巧,讓人心里非常高興。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到的地方眾生都能夠接受佛的教化,所以說一個人走到哪兒都能與眾生結下法緣,能教化于眾生,就是要慢慢地修正自己的缺點,缺點越來越少了,人家看我們那恭敬心,歡喜心,學習心慢慢地就起來了,就起到教化的作用了,那是道德的感召。
佛所游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丘就是人集中起來住的地方。不管是國家還是鄉(xiāng)里,沒有不受佛陀的教化的。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和是和睦,順是柔順。天下人都非常柔順,不能夠像那些人非常強暴。人際關系非常好,日月清明,沒有旱災,水災等這些自然災害。
風雨以時,災厲不起。一年四季風調雨順。沒有山崩地震,疾病,天災人禍都不起來,修行佛法的作用就是這樣。惡業(yè)從我們執(zhí)著煩惱無明當中來。我們今天受到的天災人禍就從這些惡業(yè)當中來,煩惱當中來。天下和我們的心一樣,整個國家就開始變化了,天災人禍都能杜絕。國家呢,物質非常豐富,老百姓能安居樂業(yè)。
國豐民安,兵戈無用。沒有敵國的侵略,武器失去用武之地,這些從善業(yè)當中來。
崇德興仁,務修禮讓。人與人之間呢,能尊崇道德,興仁政。彼此之間上下尊卑,禮讓的和諧社會。外在的天災人禍和我們老百姓的心,整個社會內心的素質是相關的,我們要追求幸福之道。人好象一個微塵一樣,但能把盡虛空遍法界都能掌控,增加自己的道德感召能力,能把環(huán)境主宰下來。我們現(xiàn)在好多就不主宰了,現(xiàn)在的人相信物質決定意識,好像意識在強大的物質面前變得不行了,在主觀上放棄了許多的努力。我們怎么樣來成就這樣的環(huán)境呢?我們怎么樣來掌控這樣的環(huán)境。甚至我們自覺不自覺地都在破壞這樣的環(huán)境,我們今天就慢慢地受到這樣的果報了。我們能接受佛的教化,整個世界都會變化。釋迦佛把這樣的因果舉出來就是要我們掌控環(huán)境,社會的安寧,老百姓的安居樂業(yè)。天災人禍我們想減少都要從自心上開始修行,要覺悟。我們自心可以為善為惡,隨其自心的力量感得外在的因果報。要知道這個世間上幸福的根本在哪里,在內心,在我們的修行。勸化我們要皈依三寶,要修行積德,了脫我們的煩惱,這是用釋迦牟尼自己教化眾生,用許多的果報來勸化于我們。
下面就是教化眾生如何去惡
佛言: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哀憐于眾生。釋迦牟尼佛說自己說法是為了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我們這一輩子學經(jīng)學法是為什么?就是為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佛哀愍眾生,就像父母念自己子女的心。佛的心遠遠超過了父母念自己子女的心。在佛教的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里就把父母的恩德說得清楚。
佛的恩德呢,超過父母愛念自己子女的心。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給大家比較。父母念自己的子女僅限于一生。下一輩子兒女到什么地方,父母到哪兒管不了了,所以生死路上自己代替不了,而佛哀愍眾生要超過無量阿僧祗劫。父母的心往往是不平等的,佛的心是平等的。父母有分別,偏愛,心不平等。如果說父母愛念自己的子女,和自己愛念自己的心相比較,往往他的心對自己還是特別執(zhí)著,不能做到像愛念自己一樣的。釋迦佛和十方三世諸佛愛念眾生的心是平等的,慈悲心,讓眾生出離一切苦海。眾生受苦就像佛自己在受苦一樣,這種心沒有分別。急于出離,要讓眾生得到快樂,是無條件的,要讓一切眾生都能得到這種快樂。你說他平不平等?就是平等的。這是第二種比較。還有一種,兒女孝順,能討父母歡喜的,父母喜歡。如果兒女不成才,不孝順,父母就討厭了。佛愛眾生,不管你是善的還是惡的,他都要哀愍于你。世間上的父母就不喜歡不學好的,不喜歡。那佛呢,他能平等饒益眾生。為惡的,做這些五業(yè)不孝的,佛也不跟你計較,總是要想盡千方百計要教化于你。父親厭惡不孝的兒女,而佛是救度一切眾生,沒有選擇不講條件。第四種呢,父母親養(yǎng)得了我們色身性命,養(yǎng)不了自己法身慧命。很多是父母親生我養(yǎng)我,只記于色身。佛呢,要讓我們建立法身慧命。對比就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哀愍一切眾生超過父母愛自己的子女。我們要把四重恩要能了解,要有報恩的心來學習佛法。沒有報恩的心,不知恩,不念恩,不報恩,我們內心往往就沒有能動力了。
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釋迦牟尼佛說我今天成佛,要降服惡心,降服殺害眾生的心。你為什么殺害眾生?你能不能降服這種心,當你不能降服就很艱難了。因為貪眾生的肉,就把這種惡習氣降服不了。必須要降服這種煩惱惡,我們現(xiàn)在吃眾生的肉,眾生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還吃得很快樂,我們自己感覺到很快樂,你的慈悲心建立在哪兒呢?你學佛建立在哪兒呢?你皈依三寶建立在哪兒呢?把這些煩惱降服了。吃肉你怎么修行?往往在佛門當中還增長這樣的惡業(yè)。有些師父們、居士們很擔心,他說師父你老講這個,人家吃肉的會不高興。我說道理是這樣的要給你說清楚,不說清楚是我的責任,給你說清楚了,你自己不聽,你還要去造殺業(yè),你還要去傷眾生父母那是你的事情了。所以我講經(jīng)只能從道理上給你講明白,不講這個道理是我們的過錯。要講了你自己不做是你的過錯。你想墮落于地獄,不畏懼因果報應我們拿你沒辦法。只能說我們今天福德威力少了,沒有福德教化于你,沒有威力降服殺生惡。能不能降服呢?要痛下決斷,把這樣的煩惱心要降服,我們要降服我們這種犯戒的心。給你說不要吃五葷,辛辣之物,不要讓那些不干凈的東西拿進寺廟里來。居士要供養(yǎng)師父,不要供養(yǎng)那些不好的東西,供養(yǎng)那些不好的東西是成就惡業(yè),拉我們師父下水啊。本來人家出了家了,寺廟里沒有酒肉,你拿來誘惑于人,那就是造業(yè),當居士的一定要知道該拿什么來供養(yǎng)師父。要降服這種貪欲,我們也要幫助周圍的人降服這種貪欲,不要成就這些惡業(yè)。你以為這是供養(yǎng)啊?這是毒藥,聽懂了你才能了降服我們的煩惱心。要不能降服,作惡自受。好多人說,師父,修行是個人的事嘛,你老這樣說讓人家心里不痛快,現(xiàn)在你要痛快了,將來就可能永遠地不自在。所以這個要我們自己能分辨輕重。
所以要降化于這些殺盜淫妄酒這五惡,要降服。特別是我們在嘴巴上。這個寺廟里是非不斷,表面上說得比較好,不說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下來之后這些居士的這些習氣毛病,張口就來,不考慮的,很難把口業(yè)能制止下來。所以你看那些居士們反應,我經(jīng)常說,你不要說這些,我們好好修行。眾生都有這樣的弊病,但我們要建立如理如法的態(tài)度,怎么樣對眾生的過惡。你能不能忍,你說出來要對他有作用,沒作用你說出來干什么呢?你聽不懂,以后我就很少說了。道理實際上很簡單,人都有智慧,就是能不能實行,你的習氣毛病能不能改,能不能降服化度于五惡。所以我們今天要能降化五惡,消除五痛,就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上引起的不如意果報。
這種東西你怎么消除呢?要轉五惡為五善。將來墮落于地獄,因為犯殺盜淫妄酒而墮落于地獄。實際上現(xiàn)在的痛苦也好,將來的輪回痛苦也好,都是從我們現(xiàn)在的五惡當中來修行。因滅了果上自然就具備了,所以修行就是這樣,你把因修起來了,果自然就這樣了。因果,要求果在因當中。三業(yè)煩惱,要修因正果。我們修行在那里,想我要成佛,你老是想不修因是沒有結果的,空想,有什么作用呢?沒有的。在現(xiàn)實過程中力所能及的事你不做,將來的果報是沒有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以善攻惡,能轉惡心為善心。怎么樣把煩惱轉成覺悟,覺悟在哪兒呢?就在聽經(jīng)聞法當中覺悟,F(xiàn)在講殺生的過患,講吃肉的過患講得不少了。這種道理你不明白嗎?耳朵里自然都明白,是不是真明白呢?真能生起信心嗎?不一定。經(jīng)上是這樣說,他自己卻要那樣說,他有很多借口,把佛的說法變成了他的說法,那就變形了。自己很有理由,讓佛法將就自己。到底你是要改正佛陀說的還是要改變自己所想的呢?這個目標要搞清楚了。我們現(xiàn)在是眾生很愚癡,我們內心里不明道理。我們要聽佛的,不是要聽自己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隨便你講經(jīng)說法怎么樣,他始終要佛來聽自己的,把自己的煩惱意識突顯出來。我們這一輩子修行關鍵是能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老師,把自己身心世界完全交給三寶,沒有自己這些虛妄分別。所以許多的眾生他皈依的往往是自我,而不是這種佛法,不能皈依自信的佛法僧三寶。良善的放棄了,黑暗的一面卻拿起來了,F(xiàn)在修行道理講得再多沒用,主要的是要跟自己的習氣毛病作斗爭。
喜歡食眾生肉的眾生怎么樣能清凈自己的口業(yè)?就要發(fā)愿不吃眾生肉。喜歡這些男女色欲的,怎么樣使自己減少欲望,停止欲望,就要與自己的習氣毛病斗。你轉習氣一分,你的功德就增加一分。你要是不能轉自己的習氣毛病,你這一輩子修行就是為煩惱所損。你不能降化五惡,殺生邪淫妄語降服了我們,等待我們的結果就是五惡引起五痛五燒。想消除五痛,絕滅五燒,根本的就應該改變這五種惡事,以五善來改正五惡。不殺生我們要放生,不犯戒,我們這一輩子持戒親近,不能起嗔恨之心,興起慈悲忍辱之心。把那些放欲,睡眠能改正。把愚癡心,不相信因果心,將就習氣煩惱的心轉化過來。五惡一改變,自然生死痛苦,五痛五燒的根本就拔除了。這一輩子不如意的,輪回的苦處,今天通過這去五種惡事就能改變過來。能背塵合覺,能拔除生死的苦的根本,受苦的根本,修行五善,三輪體空,勤修五善,開發(fā)自己成佛的智慧,那叫無漏無畏的功德,那是常樂我凈,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佛聞法,能頓證無生法忍,一生承辦佛道,達到常樂之相。這里來教化我們要趕緊離惡滅苦。
佛語明白,但我們自己往往不信受。這種痛苦的結果不顯在我們面前,往往我們現(xiàn)在的眾生不恐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有這種智慧,當這種結果還沒有來,因一開始出現(xiàn),能把這些苦的結果能防范于未然,這是他能發(fā)大心的地方。人空法空,自度度人,他為什么這么厲害?他能做到這樣,我們眾生往往不能做到。人空法空,習氣毛病不空。因果,該我們承受的,我們自己就承受。他不罵我,我還不能消業(yè)。你一報怨的時候就不行了,從業(yè)生苦,永無止境。所以說現(xiàn)在面對這些眾生的污辱,誹謗你時,心態(tài)要正確。參禪要開悟,心要放平,隨便你罵我,說我是非,無論怎么說我心里不上當。我知道是過去的業(yè),我承受了就對了。所以能有這種平常的心就好了。所以沒有這樣的心往往還要從苦生惡,從惡生苦。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過程當中能不起煩惱,不起貪嗔癡慢疑,慢慢地我都在反醒我自己。
我要給大家講經(jīng)說法,不講是我的責任,往往拿這個責任來鞭策于我。但是你的脾氣培養(yǎng)起來也不好,這種不隨和心不好。所以慢慢地向老和尚學,老和尚見你不好,和藹地給你講道理,你不聽沒辦法,我念我的佛,修我的行。你想干啥是你的事情,這個世間上就是這樣。寺廟里的人都說我是閻王,要罵人,要打人。以后看大家實在講不聽,說不聽,就躲起來修行去了,陪你在那里玩兒,玩脾氣斗爭,我給你兩腳我根本不值得。向老法師學習,老法師看不行了,干脆走掉算了,不與你玩生死、玩輪回的游戲。有人說師父你講得太細了,給你講兩遍,三遍,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我再給你講細一點,盡量讓你能明白。越講越?jīng)]有效果,你有興趣的來聽,沒有興趣的就算了,以后我們看這種方法很好。一部無量壽經(jīng)講兩年才能講完。去年講,今年講。光盤都刻了一百多盤了。誰聽得過來啊?你要聽得進去,扭轉這種習氣。所以說這種方法也是教大家,我們用不著為眾生的錯誤而懲罰自己。不要把自己搭進去了。
下面釋迦佛勸化眾生斷惡滅苦。吾去世后,經(jīng)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還如前法。久后轉劇,不可悉說,我但為汝略言之耳!
佛語彌勒:‘汝等各善思之,轉相教誡,如佛經(jīng)法,無得犯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把自己滅度之后在世間上的變化,人民爭相為惡、虛偽這樣的一種事實給大家揭示出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人壽百歲,我們今天每過一百年減一歲,離現(xiàn)在二千五百多年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比釋迦牟尼佛在世的道德倫理還不如。我們現(xiàn)在社會進步,物質發(fā)達了好像是個進步的社會。佛教的觀念不是,道德觀念一天一天倫落。什么都是科學,盲目地科學,所以慢慢地拿這些科學把這些文化掃盡了,是惡法的增長。所以在我們這個時代是簡潔社會,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我去世后,經(jīng)道漸滅。所以說他涅磐之后,人民諂偽,所以在正法的時候,修證還有人,四禪八定,小乘果位還有人。末法時代慢慢證果的人就少了,佛法慢慢就開始滅掉了。
以前唐朝的時候,佛法多興盛,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不斷地翻譯過來。那些大德為求佛教的經(jīng)典,多少人西行取經(jīng)。一樣地前赴后繼,從不后悔。那時候人們對經(jīng)法的需求是多么的虔誠熱烈。經(jīng)法再傳到中國來,天臺五教,三論等等一切各宗各派開始建立起來。佛法達到前所未有的興旺。慢慢地這些經(jīng)典不去看了。大藏經(jīng)究竟是什么樣的,沒看過。這一輩子你能讀多少部經(jīng)呢?所以這些經(jīng)慢慢地就開始成了文物,擺在那里供佛,自己從來不去看。十年二十年那些書都壞了,沒人翻過。今天好多人就說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不管用,我只念阿彌陀佛了,經(jīng)法就滅掉了,很久沒有人去看了,那些經(jīng)放在藏經(jīng)樓上,存在相當于不存在。所有的修行法門都在經(jīng)典當中,但我們從來不去研究,這就是經(jīng)道漸滅的現(xiàn)象。人民諂偽,哪個有錢就圍繞哪個轉,現(xiàn)在這種心思越來越重,我們卻把這些當寶貝一樣追求。沒有真實的心,沒有誠懇的心,相互之間虛偽,表現(xiàn)上說得很好,但實際上呢,不是那么回事。
人民諂偽,復為眾惡。沒有多少人給你講經(jīng)說法,沒有多少經(jīng)教你怎么樣對治煩惱,相反教你去為惡,F(xiàn)在娃娃很小就學會了很多東西。在報紙電視游戲上,學會了行惡作端的事情。所以說由于不信佛法,經(jīng)道滅亡,善知識遠離于我們,沒有人給我們講經(jīng)說法了。我們住在寺廟里干啥呢?造業(yè),什么時候能脫離輪回呢?所以我們往在寺廟里盜賊,我們不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我們還把自己放得很高,我就是法師,我就是師父,我就是出家人。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呢?佛法慢慢地開始滅亡了,佛法的載體寺廟慢慢地也不具備條件了。一個一個的寺廟已經(jīng)陷入于作惡多端的場所,一個一個的出家人,師父們,居士們成了行尸走肉,不是信的佛法。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但與佛法無關。明明我們進入佛門是修行善法的,但在佛門里比外面的惡法還厲害,那就是顛倒,我們要從自身上開始檢查,F(xiàn)在的師父說這樣環(huán)境不具備那樣環(huán)境不具備,你能不能有出離眾惡之心?沒有出離眾惡之心,你做惡事就可想而知。你沒有知識,沒有善知識引導于你,你怎么不做惡事呢?我說全國各地,現(xiàn)在真正能講經(jīng)說法,如知如量地修行,有道德氣氛,我算了,現(xiàn)在寺廟很多,但真正的有幾個道場在提倡修行?內江開放的就有七、八十個,沒有開放的小廟就有二千多個。那些寺廟拿來掙錢的,借道場而做惡事,這是罪過無邊。知法犯法,因為五惡而生五痛五燒。我們把這種惡做起來,善事不知道做了,喪失了內因。
五燒五痛,還如前法。久后轉劇,不可悉說,由五惡生五痛五燒。久后轉劇,越來越厲害。要防止慧星來撞地球,我們要主動去干預要考慮,不考慮到一撞到地球,人就完了,F(xiàn)在科技在想怎么樣主動去轉變這些東西,我們也要想怎么樣來振救自己。把惡業(yè)的習氣撞開,你撞不開的時候,這樣的果報輪回無盡,不可悉說。
我但為汝略言之耳。釋迦牟尼佛說我上面所講的僅是簡略地講。
于是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佛所說甚善,世人實爾。如來普慈哀怨,悉令度脫,受佛重誨,不敢違失。佛告訴彌勒菩薩,你們聽經(jīng)聞法要想清楚,你是要痛苦還是要快樂,你是皈依三寶還是皈依你自己的煩惱習氣。想一想這樣的道理。當你想明白了,如佛經(jīng)法轉相。自己不要犯這些因果戒律,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轉相交接。我們看還有這么多父母親跟我們輪回生死,我們拿佛教的經(jīng)法來救度于我們自己,救度于我們的眾生父母。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這些佛法,所以我們現(xiàn)在不要看外在的環(huán)境,就是真正有修行人的時候,你也很難看出來。好在我這一個人還老實一點,我差不多都在這里住的,不知天下的環(huán)境不具備,我只認為我們現(xiàn)前這個環(huán)境稍微不具備一點。外面好象都是修行的環(huán)境,這個時候好象還好一點。到處走過的人,說天下好象沒有凈土了。環(huán)境是我們自己造就的,我們首先要造就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環(huán)境。不要光是去報怨,我們處在這樣的世界當中,環(huán)境不具備,就要從我們自心開始營造這樣的環(huán)境。首先要建立小環(huán)境,依照經(jīng)法來建立道場。無量壽經(jīng)教我們方法,為善去惡,以善攻惡,這個方法并不難。從我們自己身口意三業(yè),開言吐語,待人接物,把自己三業(yè)道場建立好。我們自己一心一意,專心辦道,走到哪里,哪里都是環(huán)境。自己沒有閑心,自己一心一意,就好象失去了什么寶貝,時時刻刻在找尋,周圍的人在干什么他不知道。
古時候一個國王他請一個法師去應供,故意地讓一些年輕美貌的女子穿得非常暴露在法師面前繞來繞去。這個法師自信道場建立起來了,對這些全然不顧。國王就很懷疑,問怎么這么多美女在你面前你不動心。禪師說我不知道這些是美女,我沒有其它心思。你不相信,你把一個判了死刑的人叫出來,你叫他端滿滿的油,你叫他端多遠,油如果沒有倒出來,你就放了他。于是國王就叫了一個死犯,叫他試了,這個囚犯走的路上年輕美女一路,這個囚犯端著油走過去了,油都沒有倒出來一點。國王很驚奇,說你在路上沒有看到美女嗎?他心不在焉,在保命啊。求生的本能,讓他一心一意地端著油,周圍載歌載舞聽不進去,沒有。修道的心啊。我們今天心怎么樣才能成就這樣的地步?修行達到這樣的地步就成功了。邊念佛邊看美女,看外面,聽了經(jīng),晚上你去吃肉,你怎么修?所以表面上是修行,浪費了這么多時間,原因是我們的道場的心沒有建立起來,自信道場沒有建立起來。所以說這個是非常糟糕的。所以說我今天要能善巧地思維佛的語言。能深入思維佛講說的道理。時時刻刻要刻一個死字在自己額頭上。像自己失掉了什么,一口氣不來,就像被黑白無常抓去了,非常恐懼。我們現(xiàn)在沒有恐懼。這是非常艱難的。這是釋迦佛把自己滅度之后,這個世間上的情形給我們舉出來。釋迦佛滅亡之后,吾去世后,經(jīng)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還如前法。這樣的世界我們想跳脫出來都很艱難。我們要能早一點發(fā)出離心,解決自己的生死大事,痛念無常,這樣我們才有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跳出這樣的生死。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