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禪修之正知正念
學佛修行的人必須以正念來調練自己的心,就如同馴馬,再健壯的野馬未經訓練,整日只會狂野的四處亂跑,是不能從事任何工作的。未經訓練的心也是一樣,即使學了不少經論,談玄說妙,頭頭是道,但是心卻不聽招呼,總是煩惱不斷,情緒起伏,散亂脫序而最多后知后覺的不斷追悔,這樣是永遠也無法得到解脫的。
大多數(shù)未經禪修馴服心的佛教徒可能急于尋找名師,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法門(當然最好是又快速又簡便、又不花力氣的);或者急著行善積德;或者拼命去聽課,搜集數(shù)據(jù),沉溺于佛法知識理論當中;或者尋名摘句,以資談柄、以助筆勢而唯恐天下不知;或者老是想要與人辯論,乃至好為人師。心安不下來,只能向外攀緣,而無法向內覺照,反觀自省,調伏煩惱。實在沒有定,心散亂而無堪能性,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最多成就小小的聞慧,或世間一些散善,而不能夠斷惑證真,轉凡成圣的!散亂心、有所得心所作之善法,功德不真且會失壞,甚至成為障道因緣。
其實即使是初學也應該是先下一番功夫訓練自己的心,不過心的訓練與調節(jié),從學習了解到實踐成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的心習慣自由,愿意想東就想東,愿意想西就想西,是沒有限制的;現(xiàn)在忽然間叫它不要動,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以及種種種種因緣的配合(善知識的教導更是重要),而中間一定會有種種坎坷曲折、因緣不順,習氣煩惱的起伏等等。因此千萬不能急于求成,應該保持不急不緩的心態(tài),不怕重復,耐心的堅持靜坐,修四念住訓練來調整我們的心。
禪為守智藏 功德之福田 禪為清凈水 能洗諸欲塵
禪為金剛鎧 能遮煩惱箭 雖未得無余 涅槃分已得
囂塵蔽天日 大雨能淹之 覺觀風散心 禪定能滅之
四念住的「念住」有「念」及「慧」兩個意義,名稱雖然只提到「念」,但是由《俱舍論》這段文可知四念住是以慧為體的!毒闵嵴摗(卷25大正 29,132b8~23):「此有幾種,名義云何?頌曰: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舍輕安,及戒尋為體。論曰。此覺分名雖三十七。實事唯十。即慧勤等。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慧為體。何緣于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實由慧令念住境。如實見者能明記故。」
念:謂依身﹙受心法﹚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于文、于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
「念住」即是「由念住心,由慧觀察」,實在來說就是止觀的意思!赣赡钭⌒摹:攝心不亂名之為「念」,由明記不忘的念,把心調練成柔軟平順、專一不散、勘能有力、明靜而住,就是奢摩他!赣苫塾^察」:藉由聞思所成的智慧,在奢摩他的寂靜的境界里面來觀察身、受、心、法,就可以調伏煩惱,破除內心的顛倒妄想,斷惑證真!
大智度論說一個譬喻:「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我們這個心,從久遠以來的活動就像蛇似的,現(xiàn)在要有一個所緣境修止,叫它定下來,它就直了。所緣境就是選一個令心注意的地方。很多境界都可以作為所緣,但是最通常、最普遍、的所緣境,就是息。我們這一口氣呼出去、又吸進來叫做息,為什么稱之為「息」呢?因為呼出去以后,它不會無窮無盡的呼,到時候就停下來了,停下來還沒有吸的時候,叫做出息。出息的時間當然是不長,然后就吸,吸進來還沒有出,就是入息。就是用這個息作你的所緣境。當盤上腿坐下來,身體各部分都調整到正常了,心里默念兩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不要去攀緣外面的境界,就把自己這一念心,安住在息那里不動。呼吸它是出、是入、是長、是短,它自己安排,你不要管它,就只是知,注意這息在出在入,知道息是長、短,就負責這一件事!一直注意,慢慢就沒有妄想,心就寂靜下來。
不過有時妄想來了,就不知了,那可以加上「數(shù)」,你在出息或入息這個地方計數(shù),出的時候數(shù)一,再出的時候數(shù)二,再出就數(shù)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倒過來數(shù),或者一、三、五、七跳著數(shù)。只要你常常數(shù),熟能生巧,就使令心安住不動。
若修止實在有困難的時候,力量只能到達這里,就不要繼續(xù)止了,就改變一個題目?梢员场金剛經》,或者念大悲咒,或者思惟一段法義,千萬不要任由妄想紛非;當然最好是轉而修觀。
觀:梵語毘缽舍那(vipawyana),譯義為觀,《解深密經》說觀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解深密經》卷3,大正16,698a)。所以,慧是以觀察抉擇為特性的。以修無我觀為例,當修止寂靜住一段時間后,心里面就觀察抉擇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里面沒有常恒住、不變易的我。觀就是觀察諸法的真理,我們想轉凡成圣,就是要修見真理的觀。因此在佛法的立場來看,修觀是更重要的事情。可是,修觀又需要假借止的幫助,觀才能夠有作用。修止也需要、修觀也需要,而不能夠單修一種。但是初開始應該多修止是對的,因為初開始多修止容易生歡喜心,使令你自動地愿意繼續(xù)修下去。不過多數(shù)修止觀久一點的人會歡喜修止而不歡喜修觀,因為修止若有一點相應了,雖然還沒有輕安樂,但身體感覺到舒服,因此就繼續(xù)安住在止的所緣境上,不愿意修觀。
不過也不要一直相續(xù)不斷的修觀思惟,思惟一刻鐘,最多三十分鐘,就停下來住在那里不動而修止,一段時間后再修觀。一方面使心休息一會兒,一方面在那里明靜而住,增長定力。寂靜力量增長以后,思惟力量也隨著增長強大,應該如此交替的運作;其實修觀也能支持正念,毘缽舍那也能幫助奢摩他的,不過不論修觀或明靜而住,止觀所緣境一定要明明了瞭顯現(xiàn)出來。止與觀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又有著相須的關系,如《雜.464經》:「修習于止,終成于觀;修習觀已,亦成于止,謂圣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大正2,118b)有人多修觀,有人多修止;有人先修止后修觀,也有先修觀后修止;但止與觀一定要反復、交替地修。
修止觀時最重要的是行者的心態(tài),正確的心態(tài)應該是輕松平靜與舒暢,而不要過度專注,不要想去控制,不要期待,也不要強迫或是約束,只是正知正念。不要試著去創(chuàng)造什么,也不應拒絕(否定)已經發(fā)生的,只要注意,現(xiàn)在當下所生起的,不要回顧過去,不盼望將來,這些只會造成疲勞與散亂。想要創(chuàng)造什么境界是貪心,拒絕已經發(fā)生是瞋心,不能覺知正在現(xiàn)起或者已經停止現(xiàn)起,這是愚癡。因此不論境界現(xiàn)起或是停止現(xiàn)起,不要忘記正知,只有當覺知心沒有貪瞋癡時,正念才會生起。
行者必須時常檢視禪修的態(tài)度,但不要評斷,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都是禪修的經驗,承認接納它,觀察它是無常無我的,然后就輕松的放下。如果一心只期待好的經驗,而完全不能接受一點點不愉快的經驗,這樣正確嗎?法是這樣的嗎?不要只是期待愉快的經驗,也不要因不接受一點點不愉快而焦躁不安,否則很難進入禪修狀況。
如果心疲勞坐不住,多數(shù)是禪修的方法、心態(tài)出了問題。有時是心緊張無法禪修?還是因心疲勞而心神不足?這時候要檢點我們禪修的方式及心態(tài):有沒有等待什么發(fā)生?希望什么?或希望什么不會發(fā)生?不應故意造成每個自己意愿所發(fā)生的,只要努力了知正在生起的而不增不減。
不想讓妄想擾亂,并不是采取什么手段去防止妄想,而是練習在任何時候妄想的生起,能夠覺知。時時關照心在做什么,當覺知任何非自己所緣的境界生起時,應立刻觀察所它是無常無我的,然后再回到所緣;當昏沉時可以修觀或修光明想;而當明靜而住不昏不掉時,應維持舍心,莫因過份集中而緊張。
初開始坐禪腿子痛,應如何克服?可以忍一會兒,當疼痛的感受已經蓋過了覺知的能力時,再把腿放開,動一動,或者站起來,稍微走動一下,然后再盤腿靜坐,如此有過幾次(三到七個七),腿就進步不痛了,有時不要一直硬撐強忍,這樣反而對腿有害,而一樣的忘失所緣而浪費時間。修行主要是修心而非修身,所以要覺知整個換腿的過程,而后再回到覺知呼吸的進出。不要想從任何姿勢得到舒適或快樂。也不要覺得那一種姿勢比另一種姿勢好,因為每一種姿勢都是不實的:無常、苦、無我的。
不過忍痛時可以轉而修觀:
觀惡趣苦,則此苦極輕微,訶斥追求樂受。觀此身不可得、痛不可得、減輕執(zhí)著;痛是在世俗諦,如能超越世俗諦,觀自性空,到第一義諦,無有少法可得,就不痛了。
不要注意痛的部位,去觀痛的感受是剎那、剎那變化的而契入無常觀?嗫嗍且话愕目,像各種姿勢的疼痛,修行者要先觀照苦苦,因為苦苦隨時存在于四種姿勢,是很容易見到的。修行者了解苦苦以后他就知道身心由于苦苦的趨使而整天在改變姿勢。
若定力強,忍力強,可以繼續(xù)用功,不離所緣,痛也就自然滅了。
昏沈的原因有1吃太多 2習慣 3放逸 4生活不正常 5心力松懈
自己雖然知道昏沈的很厲害,但懈怠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不去睡,勉強在這里,的確是很苦啊!懈怠,就是當時的感覺非要這樣不可。若是去睡雖然感覺很舒服,但是你可知道有什么問題?下一次這個時候還是得要睡,養(yǎng)成了習慣啊!到時不睡不行。一定要堅強一點,就不睡,有問題就要想辦法對治,不可以隨他去。這一次想要去睡而不睡,那么下一次就好了,這關就過去了。如果養(yǎng)成了習慣,不隨順習慣很難,現(xiàn)在稍為苦一點,堅強一點,就不去睡,過去了,第二天就好了,就可以多一點時間靜坐。心里面昏沈時可:
1、可以下座跑一跑,練一練什么功夫,或者拜佛,運動一下,精神就振作起來,難關就過去了。當然上座前先快步經行,令全身氣血流動,精神會好一些。
2、冷水洗面,或者注意頭頂,眉心,頭部的血液多就精神正常了。
3、若策舉身令其端直,由是其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就是要求自己這個身體端直、端正,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
4、眠從食起,少吃一點亦能減少睡眠?梢砸徽觳怀灾缓人。若減少飲食,惛沈絕對會減少,連夜間睡覺都會減少。
5、修光明想:法光明、身光明、自然光明。
6、不要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觀,心里面思惟道理。背大悲咒、背金剛經可能不行,心的分別力輕微,還是要打瞌睡,一定要修觀、思惟道理,一思惟的時候,血就到腦上來了,頭部的血液多就不困了。精神正常了,就停下來,可以再修止,所以應該用這個辦法來調。
7、誠心懺悔。
初學者的心躁動不安,是不適合直接觀察無常無我,因此最好先修身念住中的持息念與不凈觀來調伏粗重的愛煩惱及散亂。這樣一方面對禪修的認識會逐漸深入,一方面經過持續(xù)地練習,心會逐漸穩(wěn)定集中,正知的力量增強而能抓住妄想的生起,而回到所緣;甚至長期修觀而不疲累,而維持在平順、安詳?shù)臓顟B(tài)。當心具有足夠的能力,禪修就不再是枯躁的事情,它會變得快樂而有趣。
學習了佛法后,要辦的事情太多了,都須要時間,希望大家要肯拿出來時間修止觀,其實沒有時間就是沒有意愿調伏煩惱。我們佛教徒,遇見各式各樣的因緣,心里面有了煩惱,應該感覺到這是不對,要修止觀把它調伏。如果是起了煩惱的時候,好像沒有事,而放任它,隨它去,或者逃避而不去面對。就像這個地方來了盜匪,不找警察驅逐,這個對不對?心里面有了土匪的時候,不修學止觀,不修四念處調伏,一天就是渾渾噩噩、悠悠揚揚的好像沒有事情這樣子,實在是不正常。不修學止觀,到時候苦惱事情來了的時候,就只好苦惱了,誰也救不了。當然有人會說「我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我念大悲咒」也可以、「我念《金剛經》」也可以。但是只怕到那時候什么都忘了,就老是執(zhí)著這苦惱的事情。
另外,常有行者一旦修行中有了一點點感覺或境界,就急著找人印證詢問。其實還就是繼續(xù)正知正念,一個止一個觀,不必執(zhí)著哪些禪相。修行的成果,其實是可以自我檢驗的,主要是當自己歷緣對境時,煩惱情緒是否減少了,話是不是少一些,是不是不再急躁、焦慮、不安,能不能沉得住氣而有理性的思擇。修學止觀,即便一下子不能得圣道,至少也能調伏煩惱,自然心情快樂,進而提高佛教徒的品德,住持佛法。漸漸的你會發(fā)現(xiàn),在佛法的修行路途上,每天都有益處,每天都有進步與法喜,這就是感應;這是內證自知而不須要他人來肯定或驗證的。繼續(xù)不斷地多修多習多修習,那天某個機緣的引發(fā),在一瞬間完全明了佛法的真理而轉凡成圣。
- 上一篇:止觀禪修之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 下一篇:止觀禪修之省察記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