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六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六卷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今承理教之力略啟四門。下第三。開章別釋也。于中先標。后釋。今初也。應有難云。既極位方知。何以凡情輒窺大教。故此云耳依憑教理。圣教許故。故涅槃云。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秘密之藏。毗盧遮那品云。如因日光照。還見于日輪。我以佛智光。見佛所行道。即因佛教能了教也。即仰推之智。信解而知耳
疏。今初西域下。釋第一門。于中三。初雙標開合。次且不分下。雙釋開合。后以斯多義下。雙結開合。今初也。西域開合者。如龍樹之釋大品。無著之解金剛等。皆合而不分也。而智光戒賢。各分三時。皆開而不合也。東夏開不開者。如僧肇之解凈名。僧睿之釋思益等。皆合而不分也。生公之立四輪。智者之立四教等。皆開而不合也。故諸德見開有失則合。見合有失則開。不應局執(zhí)也
疏。殊途同歸者。周易云。天下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謂若千逕九逵王城不二。九流百氏大道寧差。今疏借用。乃通三義。一約教。始隨機異故殊途。終歸顯實故一致。二約機則異。就理常一。三體外無權。權即是實故。殊途同致也。疏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者。一音即是凈名。一雨即法華藥草喻品。謂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潤。五性三乘不一。法雨一味無差故。彼經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于空等。疏。三原圣本意為一事故者。亦是法華中意。故彼經云。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一佛乘者即華嚴矣。又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皆為一事也。疏。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者。此通明諸經。如經說一無常;蛴薪庹咭陨鷾绱x故云無常;蛟茻o彼常故名為無常;蛟。不生不滅名為無常;蚣礋o法可常也。或云。真如一法隨染凈緣。轉變不常故名無常;蚵劅o常便知對常。以說無常。非常非無常。以為中道等。明知隨人解不同也。又苦集滅道四名。則同隨機解殊。乃有四種。又涅槃云。十二因緣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又如一乘五教機解不同三諦差別。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即有多人解不同也;蛟。既言因緣所生。那得即空。要須析因緣盡。方乃會空。呼十方空為即空。亦名為假名者。有為虛弱。勢不獨立。假眾緣成。從緣故假。非施權之假。亦是中道義者。離斷常故名為中道。非佛性中道。若作此解者。雖三句皆空。尚不成即空。況即假即中。此生滅四諦中義也;蛟啤R蚓壦。不須破滅。體即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設作假中。皆順入空。何者諸法皆即空。無主宰故。假亦即空。假施設故。中亦即空。離斷常二邊故。此三番語異。俱順入空。退非二乘析法。進非別圓。乃是三獸度河之意耳;蛑^即空即假即中。三種邐迤。各各有異。三種皆空者。無主故空。虛設故空。無邊故空。三種皆假者。同有名字故假。三種皆中者。中真中機中實故。謂空名中者。約真諦故。假名中者。就機設化。不住化不;省V忻姓摺<s一實諦之中道故。此得別失圓;蛑^即空即假即中。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三種皆空者。言思道斷故。三種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種皆中者。即是實相故。但以空為名。即具假中。悟空即悟假中。余亦如是。是知隨聞一法起種種解。圓機受教無教不圓。偏機受教圓亦偏矣。既隨一文異解。何須分判不同。疏。五多種說法成枝流者。上義亦傍該諸經。今正引當經立理。法界品云。法欲滅時有千部異千種說法等。何不尋條以得根。便欲派本而為末。渾純源之一味。成澆薄之枝流
疏。以斯五義下。三總結也。夫子云。攻乎異端斯害也矣。何得執(zhí)異迷同是非競作
疏。其分教者下。釋分教中乃有十意。前五對前五義。后五顯過于前。疏。一理雖一味等者。謂今欲分教非欲分理。迷于權實。寧契佛心。二中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乃在機。隨機不同。今分彼教故。凈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今分隨所解耳。其猶長風是一。百竅異吹。豈以一風不殊。便謂百竅齊響。一雨亦就佛說。三草即就機殊。今分三草教殊。非析一雨令異故。經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以一音一雨義相不異故。但說一音。三中本意未申者。如佛本。為一大事出現于世。四十余年。未顯真實。今分一代時教。豈妨判有淺深。言隨他意語者。佛有三語。一隨自意語。說自所證一實等故。二隨他意語。一向方便引眾生故。三隨自他意語。半稱自證。半隨機故。今分后之二語。不分初一隨自意也。四中言有通別者。如前所引。此通隨聞異解有不通者。就此分之。如說人空法有。斯即小乘。不可名大。若說二空。此可名大。不得名小。說有五性非是一性。說一性處非是說五。如是等文。無容異解故須分之。五中有二義故。雖分權實不成枝派。一善會佛意。所說權教乃是隨宜。所說實者稱理究竟。二有開顯者。說彼權教是方便門。說于實教是真實相。不謂方便為真實。則方便門開知實理之普周。則真實相顯故。法華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今能開顯故。不滯枝派。約佛施張故。須分權實
疏。又王之密語所為別故下。有五意。顯過于前不分。此一初也。涅槃第九。說先陀婆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釋中。一水二鹽三器四馬故。彼文云。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游索先陀婆。即便奉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大乘智臣應當善知。若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比丘修無常想;驈驼f言。正法當滅。智臣應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于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又復說言。我今病苦。眾僧破壞。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我者。說無我相。欲令比丘修無我想;驈驼f言。所謂空者是正解脫。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學空想。以是義故是正解脫。則名為空。亦名不動。謂不動者。是解脫中無有苦故。是故不動。是正解脫亦為無相。謂無相者。無有色聲香味觸等。故名無相。是正解脫常不變易。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驈驼f言。一切眾生有如來性。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于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諸比丘。若能如是隨順學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然彼經疏。不釋不次所以但案次配釋而已。前四彰權隱實。后一彰實隱權。今謂前別喻中。即無常苦空無我。而為其次。以水方圓任器。是無常故。鹽是苦故。器當其空。有器之用故。馬由人策。不自在故。合中無?酂o我。是三修法。屬生死故。四合空者。是正解脫。而解脫中空無我苦不凈及無常。即是常故。故一空中明有四義。并以器喻。而最后佛性彰其妙有。即合前馬。然空中四義。遮無常等。佛性一義。顯是真常。亦應具說我樂凈等。含在正解脫中。不動是樂。無相是凈。無變熱惱即是常義。馬又我義。是則此中具彰八行。由于生死無常等中。密顯常等故為密語。又初標中鹽在初者。亦是苦空無常無我。而為其次。如常所明。故此釋不同古師之義。然引此文意。令隨所說言。須善得意。豈可渾然不分權實。疏。不識權實以深為淺等者。第二意也。如言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而謂但是如來方便說者。是以深為淺也。不能正修。高推圣境。即不能速證無上菩提。故云失于大利。離世間品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等。言以淺為深虛其功者。猶如世尊為止亂想。令數息看心。為厭苦者令出三界。眾生不了耽味為真。勤苦不已。多用功力所獲至微。不得涅槃一日之價。故云虛其功故。即虛廢功力也。疏。莊嚴圣教令深廣故者。第三意也。謂分析權實空有。取舍偏圓遲速。方知佛法微妙深玄。無不包攝。譬猶不泛大海豈識邊涯。不識土石安知真寶。故智論釋法施云。依隨經論廣作義理。為立名字皆名法施。又若不分權實。則謂三教大同。今明大乘尚有權實。何況小耶。小乘比大。由若螢光方于日照。小是佛教尚被斥訶。況于儒道比之佛法。則天地懸隔矣。以此重重揀之。方知佛法深奧。疏。諸圣教中自有分故者。第四意也。如解深密。立三時不同解節(jié)。金光明立三輪之異。涅槃自分半滿。又約五味之差。皆佛自分也。疏。諸大菩薩亦開教故者。第五意也。若無著之扶五性及與三時。龍樹之判四門共與不共。皆揀權實有取舍也
疏。以斯多義下。第三雙結離合。而舍合從離。第二古今違順中。先敘此方。后明西域。前中先總標。后別釋。一一師中多分為二。先敘昔義。后辯順違。一音中疏上之下辯順違。先出彼意。言各得圓音一義者。言含縱奪。縱之則順下出現品。明如來圓音有其十義。十義之后。復六句融通。今但得十義中之一耳。初師則順善口天女一聲之中。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則佛一音之中有多音也。后師則順如水一味隨器成異。則如來本無多音。故云各得一義耳。又此二義。若不會釋。敵體相違;ゲ幌嘣S。則齊楚俱失。并應奪之。若取各自所宗故。各得一義而與之耳。然并為教本下。又都奪耳。疏。二立二種教。隋遠法師亦同此立者。彼涅槃疏。初云。圣教雖眾。略有二種。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是也
疏。斯則文下。二辯順違。先明其順。順于至教。涅槃半滿。前已廣引。疏。蓋是對小下。辯違。上云順者。但順通相之意。未知佛之深旨。半滿之言。顯在小大密意而說。復有以權為半以實為滿。則大乘中有半滿矣。亦猶緣覺聲聞開之有異。則成二乘。合之有同?偡Q為小。權實亦爾。開之有異。權可稱半。合之大同。故并稱滿。是則實教唯滿。小教唯半。權大乘者。亦半亦滿也
疏。此雖約機下。辯順違。直出其立意不離半滿。半滿順違。即此順違也。言不出半滿者。頓即前滿。漸具半滿。以具有三乘。二乘是半。大乘是滿。故以機就教有直有曲。故分漸頓耳
疏。三唐初印法師下。第三師先敘昔義。中有三。初總標。二屈曲下。正立。三又此下。揀異
疏。此約化儀以判下。辯順違。先順后違。順中三。初一句總出立意。第二遮破釋成。第三結成昔義。今初。第一半滿。約所說法立。第二漸頓約機以立。今此一師約化儀立。謂佛以法化生。有曲直故。即化法儀式不同耳
疏。然華嚴下。第二遮破釋成。謂刊定記不許此師立義。先破總名。后破四異。今為昔通。則遮其破耳。文即分二。先救總名。后救四異。今初。至故云屈曲。是救其破于總名。彼疏破中。先牒義竟云。若爾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于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此破屈曲以有平道故)華嚴梵網。既舍那說。何故華嚴說于四諦。普賢行等品中。皆云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凈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不應皆說對治行法等(此破平道以有屈曲故也)今疏云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者。此牒其破平道教中屈曲之文。疏。皆是稱性一時頓演者。釋成是其平道之義以稱性之巧。無邊差別皆是平道。又一時頓演不同屈曲說權之時不說實。說實之時不說權。說四諦唯為小乘。說六度唯被菩薩。故一切并陳尤顯平道。又說隨眾生者。說于世尊余處隨機。非此經中是隨機說。疏。涅槃等雖說一極者。此牒其破屈曲教中有平道之文。疏。或對權實下。釋成是屈曲之義。言屈曲者。非是有真如法性。即非屈曲。但取隨機隱顯為屈曲耳。此上二句是約法華。明是屈曲。昔權今實。破三顯一。明權則未說實。說實必廢于權。不同華嚴權實齊彰一時頓用。故名屈曲。疏;驎悮w同下。約涅槃經以明屈曲。涅槃會昔有余之義同歸一味涅槃。先異后同。亦成屈曲。不同華嚴若同若異?詹豢盏纫粫r頓演。又云一切如來或說不說者。古德共云。日月燈明佛。晨旦說法華。中夜便滅度。則法華之外。非是別時更說涅槃。謂人根利故聞法華竟。不復須說涅槃。則涅槃或說不說。謂或有國土。唯說三乘究竟不破;蛴袊廖ㄕf一乘無三可破。則知法華亦有說不說。不同華嚴云我不見有一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法。明是平道
疏。約釋迦為主下。第二救破四異。彼疏破云。又四異中。眾處兩異皆違經說。七處并是娑婆界故(上破處異)又云。出現品云。十方諸佛贊普賢言。能說此法。今此會中有佛剎微塵眾生。發(fā)菩提心故。發(fā)心品中云。亦同此說。準此故知有地前器。(此上破眾異)是故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此結破也)。彼破二異。今疏通二異。后一是救刊定破處異。初一是遮有余師破其主異。謂恐有破云下。經既云;蛎屽饶材帷;蛎R遮那。明知二主不異。何言主異。故今通云。釋迦為主。但是三身中化身。遮那為主。則十身具顯;砟耸鞘碇。故云必具釋迦。是則總別異也。何言不異
疏。娑婆之處未融華藏。華藏之處必融娑婆者。此通刊定破處異也。余處王城舍衛(wèi)。未言即是華藏娑婆。今云七處自有二義。故同華藏一。約本末分岐故。七處亦是華藏界中。第十三重之內。二約凈穢該徹。則摩竭提國其地金剛。說初品時。華藏世界六種震動。彼疏序云。剎該凈穢。娑婆震而華藏動。豈不華藏之處融耶。故知破其處異。自違己說也。所以不救破眾異者。由刊定破最不當故。彼眾異中但云。釋迦經中通被三乘。遮那經中唯被菩薩。則通局之殊而破彼義。乃引凡夫發(fā)心。豈非菩薩之器。況此經發(fā)心。又甚深故。其說異一種。他人不破故此不救
疏。略云四異下第三結成昔義。言異實有多者。更舉十條。一教門儀式異。于中復有多義。謂全依海印曾無出入。一時頓演與前后次第不同。放光集眾一多通局。請答言念現相等殊。道場莊嚴勝劣不等。故云教門儀式異也。二所詮理致異。圓融歷別多義不同。十十法門有多差別。如義分齊中。三成佛遲速異。謂或唯一念或無量劫。念劫圓融長短自在。不局三祇及應化故。四見佛通局異。無論凡圣。許見十身。不局地前地上之別故。五說教時分異。始成即說時有十重。念劫圓融不局三七等故。六見境寬狹異。地獄天子。六千比丘。肉眼遠徹周法界見。不局三千有分限故。七因果行位異。具足圓融行布。性相交徹故。八立乘多少異;蛘f一乘或無量乘。不局三乘五乘定故。九利益勝劣異。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塵塵剎剎無盡利益故。十流通付囑異。盡未來際長流不斷。諸佛親護非小乘故。歷別細求過此更有。故云異實有多。誠如所判者。結成昔義也
疏。但以下。第二辯違。既不判屈曲之淺深。便令多法渾同無別。不能令人善識權實故不依之
疏。四齊朝隱士等者。于正立中。約于化儀及時。以立漸說頓說。即是化儀頓。在始成。漸有五時即約時說
疏。然此經下。二辯順違。先順后違。順中由依化儀故成順理。便引當經為其證成。所引二喻并出現品文。前來已引。疏。然漸約下。辯違也。以約時局教有諸妨難故成違理。指在后破。第三立三種教中先總標。后一南中下。別說三師。初即諸師同立。于敘昔中二。先總明。后別明漸義。前中分三。初正立。次由漸中先小下。立三之意。后謂別有下。出不定相。言偏方者。謂大體而言。漸中先小后大。而不妨說小之時亦有說大。如人十年弘律不妨私房時說大乘。故曰偏方不定。指經云如勝鬘金光明者。勝鬘經初云。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信法未久。既言未久明是初說。金光明經既非第一頓教。又非第二漸教。末后而明常住。明是不定。言佛性常住者。勝鬘經說二種如來藏。即佛性也。又嘆佛三身。即今梵音之文云。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即常住義也。金光明經三身品中。廣說法身常住故
疏。漸中開合下。第二別明漸義。開漸成別自有四種。從二至五。于分三中。初自有三師。初有師正立。后二師指同。即唐三藏及真諦三藏。初云武丘。即蘇州山寺。于第三師中二先指同初師。后而時節(jié)下。指異別立。疏文稍略。彼云。謂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于波羅柰國鹿野苑中。為聲聞眾轉四諦法輪。后于成道第七年中在舍衛(wèi)國。去祇園五里智慧河邊。為諸菩薩及二乘眾說般若等經。此時具二。謂轉照法輪。又于成道三十年后。未涅槃前。在毗舍離國鬼王法堂中。為真常菩薩說解節(jié)等經。此時具有轉照及持三種法輪也
疏。即宋朝岌法師下。第三分四于中文二。初雙標。后雙顯。疏家不欲繁文故。但于前師之外。加其異名應具列之
疏。道場慧觀者。即上元道場寺僧。言五教者。一有相教。二無相教。三抑揚教。四同歸教。五常住教。言抑揚者。謂抑挫聲聞褒揚菩薩故。劉公五者。一人天教。二有相教。三無相教。四同歸教。五常住教
疏。上來諸師下。第二辯順違。于中三。第一總明順違。第二別破違理。第三結成違順。初中以上來諸師從二至五。皆先小后大故。不加不定。招初有大乘之難。雖加不定猶有妨者。加不定免初有大乘之難。而于所立名義之中。皆有難也。言略顯五時之妨者。從后破之。既破五時。四三二時皆已破竟。故云余可例知
疏。初明十二年等者。第二別破。別破二家五時。即為二別。今初破道場五時。即分為五。疏。成實論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者。破第一時。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論。以成實論意云我今成立小乘中實義。故云成實。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實義即空。明小乘已說空竟。何言見有得道。不可不見實義而得道也
疏。又阿含中云下。第二引小乘經。然經文相續(xù)云無是老死無誰老死。此即明十二因緣人法空義。是老死者。指老死法體。誰者即人也。故無是老死。即老死法空。無誰老死。即我人空也。然諸經論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義故。一從少分說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從顯了不顯了說。雖說法空未全顯了。故言不說法空耳。若從不顯了說及少分說。則亦明法空。今從此義
疏。三藏中明法空為大空者。第三引大乘論。彼釋十八空。揀二宗大空之異。今但取三藏明法空之言。三藏亦即小乘教耳。皆顯已下。四結上三文
疏。若云第二時中下。破第二時。于中三。一破說空。二破不相常住。三結立正義。初中又二。第一引制戒。明十二年后說有。故戒經云。善護于口言。自凈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yè)道凈。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釋迦如來于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戒經。從是已后廣分別說。明知十二年后。始制廣戒。廣戒即是明有
疏。又智論云。從得道夜下。第二引論通說般若。明十二年前已說于空。非局十二年后。般若明性空之智故
疏。若云第二時中未顯常住者下。第二破不明常住。于中四。初反質破。實相即常住故
疏。涅槃亦說佛性亦名般若者。第二顯正破。上即現量。此即圣言量。般若既即佛性。佛性是常。般若常矣
疏。是知實相般若下。第三會義破。謂會釋二經。使第二時同第五時。以義同故。謂二種般若。即二佛性。在名則異。在義不殊。言實相為正因者。即第一義空。名為佛性。第一義空。即實相異名。觀照為了因。如燈了物
疏。又般若離四句下。第四縱奪破。先奪則拂跡入玄理絕百非。言亡四句。若但以空為般若者。非真般若也。故經云。般若非有相非無相。亦非有無相。亦非非有無相。離一切諸相何得存空。故智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于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疏。般若不壞四句豈無妙有者。此即縱也?v其是空。亦須是有空。尚是四句。何況有耶。故般若經云。般若不壞色。不壞受想行識。即不壞有也。余文可知。故智論云。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則四句皆實。又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有遮有表。即下二句。是知失意則四句便成四謗。得旨則四句便成四德。下說正義。躡此而起
疏。是知小大各有四門下。第三結立正義也。此則縱而奪之。縱其初有次空。則各得一門之意。奪其不識四門之意。則初有次空之旨全乖。言四門者。小乘以阿毗曇為有門。毗曇即今俱舍。遵一切有部故。成實即是空門。實義是空故。以昆勒論即亦有亦空門。其非有非空門。未見論文。即是惡性車匿見此入道。有云。犢子部亦計我非有非無。恐未指定。大乘四門者。如涅槃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乳有酪性等。斯即有門也。又云。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若虛空。迦毗羅城空。大涅槃空。即空門也。又云。眾生佛性亦有亦無。何以為有。一切眾生悉同有故。何以為無。為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即亦有亦無門。又云。眾生佛性即是中道。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百非斯遣。此即非有非無門也。若取經論。唯識多明有門。掌珍多辯空門。辯中邊論多辯亦有亦空門。中百論多辯非有非空門
疏。若云第三時中但名抑揚等者。破第三時。文二。先雙標。后凈名云下雙破。先破第三時中不明常義可知。后般若亦云下。破獨得抑揚之名。以第二時中亦抑揚故。二乘螢光抑也。菩薩如日揚也
疏。若云第四時下。第四時但破不明常住。不破同歸之義
疏。五以涅槃為常下。破第五時。許其涅槃是常住義。責其涅槃無有小乘。以至涅槃皆有大小故。阿含說如來涅槃之相者。彼說如來于純陀家乞食。因食栴檀木耳羹。得患背痛。于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逆順出入。超越三昧。于第四禪中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度。唯留舍利為人天福田。身智俱滅。入無余涅槃是也
疏。若以人天為初下破第二家。即劉公之義。言提胃雖說戒善等者。彼說如來在樹王下成道。于七日中。無人知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提胃波利此二居士。明究陰陽知佛成道。名為樹神。提胃獻麨。四天王奉缽。如來受已。始為提胃說世間因果。此約小乘相不妨為大。謂彼經又云。五百賈人得受五戒。先自懺悔五逆十惡謗法等罪。得四大本凈。五蘊本凈。六塵本凈。五根本凈。提胃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賈人得柔順忍。二百賈人得須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順忍。三百龍王得不起法忍。自余天等無量眾生。發(fā)無上菩提心。又普曜經云。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賈人。施佛麨蜜。佛與授記。汝于來世當得作佛。皆同一字名曰齊成。明非獨人天也。然提胃塔現在土火羅國。上所引經。皆明初時已說大也。疏又違密跡經中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者。既第二七日。已說三乘。那言最初唯人天之教。此經即大寶積密跡力士。第三會卷當第八。是初竺法護譯
疏。然上五時等。皆以約時克定。則有所乖等者。第三結成違順也。上結前違而言等者。等取四三二時。疏。揀去不定從多分說。亦有理在者。結成順也。有二義故。故得順理。一揀去不定。則無克定之失。不違密跡等經。二從多分說。不違自所立義。故有理在
疏。二后魏光統等者。第二師先正立中二。先明所承。后顯立義。今初。言承習佛陀三藏者。佛陀是西域人。同學五人。四人皆得道。其欲亡身求之。友曰。道須緣會。不可強也。汝與東土有緣。彼有二弟子。汝若度得必當得道。佛陀初至于此。當后魏孝文。始在云州投之見重。初至一康家供養(yǎng)。夜見火光滿室。及孝文移都洛陽。佛陀亦隨之。彼為立少林寺。知后為則天所取。遂指水令西山透隴而流。其二弟子。一是稠禪師得道。二是光統。故云。稠公解虎于東谷。佛陀指水而西流
疏。亦立三教下。顯立義也。于中漸約不具。頓約具說。不同遠公大小相望成漸頓也。言具說者。即如涅槃說?照咚^生死。不空者所謂大涅槃等。又云。若空不空若常無常等。皆令廣聞。即時頓也。三圓教者即是華嚴
疏。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后下。辯順違。此師所立義。多順理故不辯違。于中先出立義。后解妨難。今初。是約化儀說。有前后者。頓中化法無異漸中。別說空不空。即名為漸。同時說空不空。即名為頓。故是化儀。其第三亦約化法。揀異前二。從多分說。故云此亦約化儀
疏。意明今時下。二解妨難。中謂刊定記主。有其二難。一合難漸頓。二別難于圓。第一難云。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俱頓。則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已熟名頓。此則于一漸根。但生熟為異。無別頓義;驊艘挥袧u頓二根。生必至熟。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時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釋曰。此第一難其漸頓自有三難。第一漸頓不分難。第二一根具二難。第三無有頓根難。初一是總。后二是別。今初。為此一通。三難皆遣。如第一難?ㄒ愿ㄓ跐u。頓則有此難。今不以根定于漸頓。何有此難。謂為其根生。漸說法門。名之為漸。為于根熟。頓說法門。則以為頓耳。何得以生熟俱頓難耶。則第一難遣矣。既不約根。何得以生必至熟熟必從生等難耶。則第二第三難遣矣。又為此難遣下自所立教。彼立四教云。第三教當初心菩薩。第四教義當終心識如來藏者。又自通云。初心者約機勝劣。名其初終。非約修行初終時位。汝既以根勝劣為初終。何妨此師亦以根勝劣為生熟耶。故為此難。失古意也。疏。上達之言義兼地前等者。通彼第二難于圓教。彼難云。既云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則違出現品佛剎微塵數眾生發(fā)菩提心。釋曰。彼以上達分階佛境。合為一義故為此難。今為此通。則上達為地前。分階佛境為地上。故不違出現品文。亦不失于大理。況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疏。隋末唐初下。第三師先正立中。皆依法華經第五。即從地涌出品。以彼中涌出菩薩問訊云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故佛答云。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于過去諸佛。供養(yǎng)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于佛慧。今疏引經。便以義隔成于三輪。此師以根本法輪。是華嚴經。始成正覺頓宣說故。其枝末法輪。是以根本化之不得。便于一佛乘分別說三。為枝末者。即指華嚴已后法華已前。并為枝末。三即法華。以為攝末
疏。此判全約化儀等者。第二辯順違。于中此句。出彼立教所依。依化儀立。非是約法及約根等。而言全者。對前光統。光統三教。一約化儀。二約化法。三約對根。今此師立唯約化儀。疏。據法但有大小下。正辯順違。唯有大小則無殊半滿。亦攝義不周。疏。然法華為于一類開顯本末者。此段通經意。以釋妨難。恐有難言。依于法華立義。乃是一極之說。如何不依。故今釋云。自是立教之人。不得法華之意。法華別為一類滯小之人。故為此說。謂執(zhí)三疑一。執(zhí)小疑大故。為開方便門顯真實相。真實相者。唯是佛慧。執(zhí)小乘者。是方便門。非欲會通一代圣教。若以法華之前。皆為枝末法輪。則般若凈名勝鬘等經。皆在法華之前。前為枝末則抑諸大乘。又經但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明知經意。不指般若等為枝末也
疏。又無量義下。上引法華破之。今引他經破之。既云一切時中皆有大小。則先后非獨大乘。中間非獨小乘也。此皆直破。而不收之者下。開宗立教之中收于此義。故此略無。又前出經意。已是收竟。第四立四教有四。第一光宅中二。先敘昔。后順違。前中三。初正立。二出所以。三結成。初中四衢即四諦。余可知
疏。以臨門牛車下。二出所以。有三所以。故三乘是權。而義勢連環(huán)。一亦同。羊鹿俱不得故者。羊鹿是虛指。出門不上車。牛車若是實。出門合上車。又并羊鹿是虛指。出門不上車。牛車亦虛指。同彼羊鹿。不上車。上明三皆虛指。約法說者。昔指三乘三界門外。二乘出三界。無有真實證。菩薩出三界。豈有真實證。俱無實證。名不上車。明知三乘皆是權設。二并無體者。既不得車。明皆無體。以無可得故。長者虛指。三車實無。界外三乘。明是方便盡無生智是二乘車體。丈六淺智。是牛車體。二乘之智既非真實。丈六淺智豈有實耶。然上不得約人就法。今明無體直就法明。三諸子皆索故者。復成上義。向若有體。即不合索。諸子皆索。明皆無體。不見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車。明無?梢姟9时私浽。爾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大牛之車。愿時賜與。既索牛車。明同無體。故牒索耳。索車是喻。約法云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竟不解索三乘。已被淘練。一乘機熟。冥機叩圣。義言索耳。佛知機熟。靈山集會。為說法華一極之旨。即是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為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是等賜。彌勒序品陳四眾疑。征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余。已許等賜。方便品初云。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云。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于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等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譬喻品初騰疑白佛。說諸喻車。踴出品中彌勒陳疑。請說果車。開示知見。說佛壽量等。即是等賜。三根求記即是索車。佛皆與記即是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時大歡喜。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皆是賜義。故合喻云。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游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賜
疏。是知三皆虛指以為方便者。三結成上義也。由上三段展轉相成。以證三乘皆是方便無有實體。故古人云。虛指三車而群子競馳;痣y既夷。乃無有二。豈合有三實以為一。又非殊途而異獲哉。故經云。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后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后但與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畏等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別說三明。三皆虛指也。由皆虛指即無體故。后得大車。并非本望。若昔大是實。今得牛車何非望耶
疏。此則前三是三乘下。辯順違。于中有四。一總辯順理。二明其有違。三會通教旨。顯違順之由。四結成昔義。四乘無失。今初可知
疏。若唯說法華下。第二明其有違。所以違者。以抑昔大乘了義之經皆成權故
疏。是知下。會通教旨。于中又三。一明會不會之意。二明會二會三之意。三明取昔廢昔之意。上三段展轉通難。謂初有難云。既許昔三皆權。何言抑諸圣教。故今釋云。非不許其四乘但昔大不分權實故。成抑諸實教耳
疏。若約會權下。第二會二會三之意。謂有問言。若爾為是會三。為是會二。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會三歸一。昔應無實。若會二歸一。昔應無權。無權則四乘之義不成。無實乃不抑昔時圣教。此是光宅之意。若作北宗難者。應云昔既有實。會二歸一義則明矣。故為釋云。會二會三。二俱有理。昔之權實二義亦存。故云爾耶
疏。若開權顯實下。第三明取昔廢昔之意。謂有問言。若會三歸一者。為會昔三而為一耶。為會昔三歸今一耶。故今釋云。明俱上二義。先明會三為一。則會取昔三。后明會于昔三歸今之一。以廢昔三立今之一故。約會取則昔小亦取。況昔大耶。以其理不可分行是佛因故。若約廢昔。則昔大亦廢。況于小耶。以其約教虛設。果亦虛指。故并廢也。然開廢等言。有通有局。若約局者。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虛設故。約理則開三顯一。言有三理覆于一極。開元無三理一極自彰。約行則會三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約果則會三歸一。三乘之因同歸一果故。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約通者。唯廢一種。則約于教。開會等言并通四種。今疏。從此言約開三顯一。則三即是一者。若約理者。昔說三理謂各別證。今會法身是同更無異味。昔言有三是方便門。則閉于一實。今云無三。則一理自顯。故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若約行者。昔說三乘之行。行各不同。諦緣度等隨修各異。今并得為佛因。謂三行別。則方便之門閉于一實。今會為一。則方便門開。一實顯矣。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約果者。昔說三果不同。是方便門閉于一實。今云三果虛設。唯有極果無上菩提。心生歡喜自知作佛。則實相顯矣。今疏。先明會三為一。于中二。先正明。后故彼經云下。引證。引二文證。一引藥草喻品。證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證大行是其所有。良以小乘昔有二種下劣之心。一謂自行不成佛。故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云。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皆名小行不得佛也。故今引藥草以會之。二謂大行非己分故。故凈名云。一切菩薩聞此法者應大欣慶。一切聲聞皆應號泣聲振三千。又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于此大乘已如敗種皆明大行非己分也。故今引信解以示之。今初。引藥草喻中文云。迦葉當知。以諸因緣種種譬喻開示佛道。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釋曰。諸聲聞等皆非滅度者。是廢小果。漸漸修學悉當成佛。是歸實義。今但引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會行之言者。欲明三即是一之義。若約果者。三果皆成佛因。而非佛果。不得云三即是一。又皆非滅度。是下廢權之意耳
疏。先所出內是子所知者。即第二引信解品文。文云。復于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于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釋曰。此上即委付家業(yè)。當說法華經也。一切財物。即萬行萬德。先所出內者。指于前文。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此即是喻慧命須菩提說般若。取與即是出內。以法外化。名之為出;w己故稱為內。即自利利他之行。皆如般若等中。今法華中。但示如來知見是其所有不廣諸行。今疏。欲會三因同為一因。故引二文皆明會行。余略不引
疏。若廢權立實義說為四下。第二明會于昔三歸今之一。于中二。先會昔成今。二彰今異昔。前中有法喻合。法云。義說為四者。以但廢昔三教。言三是權。一實便顯。三外無別一實之法。云義說為四。但三為別。一為總耳。如攬三點下喻。斯借涅槃第二三點成伊。彼喻三德。以成涅槃。闕一不可故。彼經云摩訶般若亦非涅槃。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法身亦非涅槃。三法若異亦非涅槃。如世伊字。此喻至出現品。當廣分別。今借其喻不取其法。謂以三點喻于三乘。以成一伊喻為一乘。別說三乘三皆是權。合三為一故得稱實。非三點外更有一點。合云。昔三既別。實不兼權。此合上點別非伊?v昔日有實實亦不兼于權。今一全兼者。合上伊具三點。成四無爽者結成正義。三別有三?偤蠟橐弧9食伤囊。豈差通途三虛既廢故成一實。故經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明昔皆方便也
疏。若依昔未顯說下。第二彰今異昔。前但合三為一。一無別法。已成四乘。今辯一乘別有法門。則四義昭著。是為昔所未說。而今說之。聞所未聞未曾有法也。謂昔日雖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顯說一切眾生皆悉具有如來知見。唯為一事出現于世不為于余。則一乘三乘。昔權今實。于理昭著。故睿公云。至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無不包。故乘者以之而運。然其大略皆以適化為本。應勸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于實體不足。皆屬法華固其宜矣。疏。根敗之種今并說成者。引凈名經證。大迦葉自責云。譬如根敗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于佛法中無所復益。斯則二乘自知不成佛也。豈非不兼權耶。又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于此大乘已如敗種。此顯煩惱已斷不能生也。佛名經云。我等今者猶如敗種。雖逢春陽無希秋實。并是聲聞不作佛義。今法華三根聲聞。皆與受記。一切聲聞不在此會。令轉宣說。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則唯實非權。故言今并說成。明今昔有異。上云根敗之種。乃有二意。一即根敗兩字。收凈名根敗之士。二即敗種二字。雙收凈名及佛名二經敗種之義
疏。于文有據下。第四結歸昔義也
- 上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五卷
- 下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七卷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華嚴經》“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是什么意思?
-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有什么含義?
- 十種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讀《華嚴經》十種自在
- 入無生智,到無依處是什么意思?
- 為什么說《華嚴經》是別教一乘?
- 脫去俗服,當愿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的意思
- 只在誦《華嚴經》的時候口臭,還要繼續(xù)誦嗎?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yè),是為魔業(yè)”?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含義是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華嚴經》是屬于開智慧嗎?
- 人要精進學習,切莫放縱欲望
- 發(fā)起殊勝的菩提心,讓世界變得更清凈
- 機緣到來時,因果報應是逃不掉的
- 《華嚴經》是阿難尊者記錄的嗎?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