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4)

  巳二、極畢竟(分二科) 午一、舉他

  又諸有欲者:受用欲塵,從不可知本際以來,以無常故;舍余欲塵,得余欲塵;蛴谝粫r,都無所得。

  這里的大科是「明受用」,是從「受用樂受差別」這一大科來的,這一大科分兩科。第一科「辨生緣」,就是樂受生起的因緣,這一科解釋完了。現(xiàn)在第二科,是「明受用」。這「明受用」里邊分四科。第一科「標(biāo)」,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列」,第四科是解「釋」。解「釋」里邊分五科。第一科,是「不染污」昨天講過了,就是「受用欲塵」的人,就是染著世間五欲樂的人,世間上五欲樂是引發(fā)貪、瞋、癡的境界,增長貪、瞋、癡的境界,所以是「染污」的。「圣慧命」的人,「受用正法,則不如是」,就是不是引起貪、瞋、癡的,這里不是貪、瞋、癡生起的境界,他是息滅貪、瞋、癡的,所以是「不染污」,所以是清凈的。

  「又諸有欲者」,這以下是第二科是「極畢竟」分兩科。第一科「舉他」,第二科「簡自」。「又諸有欲者」,又這一切染著欲樂的人。「受用欲塵」,當(dāng)然他是染著是色、聲、香、味、觸的這種欲樂!笍牟豢芍倦H以來」:「本際」,就是最初的邊際,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那么在佛法來說這個「本際」,是不可知的,所以說是無始以來,就是這么一句話,不可知道的那個初開始的端際以來,一直到現(xiàn)在所受用的欲塵都是「無常」的,它們不是常恒住的,都是有生滅變化的。

  那么「受用欲塵」的情況,在「無!沟淖儎又校干嵊嘤麎m,得余欲塵」,就是那個欲樂的境界「無!沽耍援(dāng)然就是棄舍了,棄舍了,但是那個眾生他又能去做世間的善法,所以又得到眾多的「欲塵」。這個「余」,在這里是眾多的意思,眾多的欲塵,那么這是好一點的!富蛴谝粫r,都無所得」,或者在「從不可知本際以來」,有的時候一「無所得」,沒有得到欲樂,那么到三惡道去就不行了。這樣子說受用的欲塵,有時候得不到,有的時候得到了又失掉了,會有這樣的無常的境界。

  午二、簡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不是這樣的,沒有這種無常的境界。你若成就了「正法」的這種「受用」,就是永久也不會再失壞的了,而且展轉(zhuǎn)增長廣大,乃至究竟圓滿,所以這是叫做「極畢竟」。這個「受用正法」,是最究竟圓滿的,而不會令你失望了,得到了又失掉了,那么你就是失望了,現(xiàn)在「受用正法」不是的,不是這樣。

  巳三、一向定(分二科) 午一、舉他

  又受欲者:受用欲時,即于此事,一起喜愛、一起憂恚。復(fù)即于彼,或時生喜、或時生憂。

  這是第三科「一向定」,受用正法是「一向定」的。怎么叫做「一向定」呢?又受用欲塵的人,他受用欲塵的時候,「即于此事」,就在這個所受用欲塵的境界上,「一起憂、喜」,一時生起了喜愛的心情,一時還在這個境界上,就起了「憂恚」,就心里面憤怒,就憂愁了,不快樂了,沒有笑容了,「一起喜愛」沒有了。

  「復(fù)即于彼,或時生喜、或時生憂」:「復(fù)即于彼」,那還是在所受用的欲塵上,生了歡「喜」,或是生了「憂」苦。這個前邊「喜愛、憂恚」,和下邊的「生喜、生憂」是什么呢?就是前一個「喜愛」和「憂!,就是所受用的欲塵有變化。譬如說是你有很多財富,這個土匪來打劫,那么你因此財富而起「憂!梗练藳]來打劫你生「喜愛」,但是打劫搶跑了,你就「憂恚」、憤怒,但是無可奈何。下邊這個是說沒有事,你的財富,你所喜愛的五欲樂,都是很正常,你心里面很歡喜,但是你有時候就「憂」,就有顧慮,顧慮怕失掉了,就有這顧慮這件事。那么雖然還是很正常的享受,心里面不快樂了,這是有這個不同。這是世間上,因為在這個凡夫的世界就是這樣子,你總是怕失掉。

  午二、簡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這個「圣慧命」,這個學(xué)習(xí)佛法,有成就慧命的人,他「受用正法」的時候,就不是這樣子,所以叫做「一向定」。決定是喜樂,而沒有其他的這些顧慮的事情,沒有,他本身不會變動。所以這個《大智度論》龍樹菩薩常常的、不斷的重復(fù)說一句話,『諸法實相是不欺誑人』的,它不欺誑的,其余世間上的事情都有欺誑性。說富貴榮華是很快樂的,但是實在是有欺誑性,他令你苦惱,所以說「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就不是這樣了,是肯定的是令你得安樂的。

  巳四、不共余(分二科) 午一、舉他

  又諸離欲,外慧命者:于種種見趣,自分別所起邪勝解處;其心猛利,種種取著,恒為欲染之所隨逐。雖已離欲,復(fù)還退起。

  這是第四段。第四段,是「不共余」是分二科。第一科是「舉他」,第二是「簡自」一樣。「又諸離欲,外慧命者」:「又」,除了前面的不同的情況之外,還有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那一切外道,其他的宗教修行者,他們用功修行也成功了,能遠(yuǎn)離欲界的欲,遠(yuǎn)離了,得到四禪八定了。他們得到了四禪八定了,當(dāng)然他們心里面也很歡喜,但是他們不是佛教徙,是佛教以外的慧命者,當(dāng)然外道也有外道的智慧。

  「于種種見趣,自分別所起邪勝解處;其心猛利,種種取著」:這個「外慧命者」,他們遠(yuǎn)離了令人苦惱的欲之后,他們在禪定里邊還有問題,什么問題?「于種種見趣」,就是最根本的,就是執(zhí)著我見,執(zhí)著在這臭皮囊里邊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因此我見又展轉(zhuǎn)的生起很多很多的邪知、邪見,就是所謂六十二見,所以叫做「見趣」,「種種見趣」。這些「見趣」,是「自分別所起邪勝解處」,是他自己在禪定里邊的虛妄「分別」,并不真實有那么一回事情的,虛妄「分別」。這個由虛妄「分別」所生起的「邪勝解處」是不正確、不合道理的,但是對于那件事,他有很強力的認(rèn)識,很有力量的認(rèn)識,是不容易移轉(zhuǎn)的,這叫做「勝解處」。

  是「其心猛利」,他對那個「邪勝解處」,他的心用的很有力量,「其心猛利」。這個沒有禪定的人,第六意識特別強的人,特別強的人,那他若有所見的時候,你都是不容易移轉(zhuǎn)他的,這是沒有禪定的人。有禪定的人,那他若有所見的時候,是更厲害、更有力量,完全是不一樣的。那么起種種的執(zhí)著,執(zhí)著是很多,譬如說是『如去、不如去,已如去、已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很多很多事,『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亦常、亦無!唬@些六十二見很多很多的執(zhí)著。

  其中我也提過是最冤枉的事情是什么呢?得到禪定的外道,看見這個狗死了升天了,看見牛死了升天了,那么他就認(rèn)為牛能升天,那么就是向牛學(xué)習(xí),將來就會升天了,向狗學(xué)習(xí)也就會升天了。因為他有這個神通,他感覺你們沒有神通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他叫他的徒弟學(xué)牛、學(xué)狗、學(xué)雞,持牛、狗戒這些事情。別人說什么,那他是不聽,你懂得什么呢?我在禪定里邊明明白白的看見了,所以種種的取著「恒為欲染之所隨逐」,他這種心情都是為了升天,做什么呢?就是還是欲染,執(zhí)著欲樂,或者執(zhí)著三昧樂,執(zhí)著欲樂,「恒為欲染之所隨逐」。

  「雖已離欲,復(fù)還退起」。「恒為欲染之所隨逐」這句話有點矛盾,他已經(jīng)前面說「離欲」了,「諸離欲,外慧命者」怎么能說「恒為欲染之所隨逐」呢?這底下解釋。「雖已離欲」,雖然這個外道,得到了四禪八定,他沒有欲界的欲了!笍(fù)還退起」,他那個禪定是靠不住的,他沒有修四念處,那個禪定靠不住還會退下來的,那禪定失掉了,失掉了,他以前遠(yuǎn)離的欲,現(xiàn)在又發(fā)動起來,又是有欲了。

  當(dāng)然這里面根本就是這個四念處里面『觀法無我、觀心無!唬@個念處沒有修,他內(nèi)心里面的我見、我愛、我慢、我癡還在那里,所以他會再生起來種種的見煩惱、愛煩惱,還是要這樣子流轉(zhuǎn)生死的!笍(fù)還退起」,所以他們是「離欲」了這個外道的「外慧命者」,就還有這種問題。

  午二、簡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這個「圣慧命」的人,他「受用正法」就不會這樣。那他在那個禪定里邊,在那個無分別的,離一切相的,無為的境界,在第一義諦的境界里面,在這個真如三昧里面,沒有這些事情,不會有「種種見趣」,虛妄分別的,沒有這些事情。前面說的那幾樣,說是「不染污、極畢竟、一向定」,這都是對照那個沒有離欲的人,染著五欲的境界,F(xiàn)在是對外道「離欲,外慧命」的人的過失,顯示「圣慧命者」的功法莊嚴(yán),所以「受用正法,則不如是」。「不共余」,就是「不共余外慧命者」,「不共余」外道,「受用正法」的人,他有這樣殊勝功德的。

  巳五、有真實樂摧伏魔怨(分二科) 午一、舉他(分二科)

  未一、辨(分二科)               申一、樂非真實

  又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所有欲樂,及離欲樂,皆非真實,皆為魔怨之所隨逐。如影、如幻、如響、如影、如焰,如夢所見,猶如幻作諸莊嚴(yán)具。

  「又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所有欲樂,及離欲樂,皆非真實」,這是第五科。第五科說這個圣慧命者,「有真實」的「樂能摧伏魔怨」,有這樣的功德。這還是第一個「舉他」,「舉他」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就是說明,說明里面分兩段。第一段,是「樂非真實」!赣质苡沟娜,「及諸世間已離欲者」,這等于是把前面的總合起來,綜合起來說了。前邊是前三個是散亂心受欲的人;第四「不共余」是已得禪定的外道,現(xiàn)在把這二類人加起來,是「受欲者」,那么就是就是沒得禪定的人!讣爸T世間已離欲者」,就是已經(jīng)得禪定「離欲」的人。

  「所有欲樂,及離欲樂」:受欲者的「欲樂,及離欲」者的「離欲樂」,這二種樂「皆非真實」,都不是真實的樂,都是虛妄的分別的境界,「皆非真實」!附詾槟г怪S逐」,他都是為這個「魔怨」隨逐的,這個「魔怨」可以根本的說,不是外邊有魔怨,就是自心里面種種煩惱,就是煩惱魔。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這個我們一說到魔,就容易意識到是外面有鬼神、有天魔他們來搗亂,其實主要還是內(nèi)心里邊的煩惱魔,煩惱魔是最厲害的。這里面應(yīng)該是包括這兩種,但是主要還是內(nèi)心里的這些煩惱,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掉舉、散亂、不正知這些惡心所。那么離欲的外道得了禪定的人,他內(nèi)心里面也有很多的魔;沒離欲的凡夫想執(zhí)、染著欲樂的人,內(nèi)心里面的魔鬼更是很多,這些魔鬼常是隨逐他,而不遠(yuǎn)離開他的。

  「如幻、如響、如影、如焰,如夢所見,猶如幻作諸莊嚴(yán)具」,這是說這兩種樂,散亂心的人染著的欲樂;得禪定的人染著的離欲樂,就是天上的三昧樂,四禪八定的三昧樂。這些樂「如幻、如響」,就像「幻」術(shù)所變現(xiàn)的境界,是假的!溉珥憽,空谷傳聲,「響」也是假的!溉缬啊,遮住光就發(fā)出「影」來,「影」也不是真實的!溉纭龟枴秆妗,如陽焰水也是假的!溉鐗羲姟沟木辰缫彩羌俚,不真實!釜q如幻」術(shù)所「作」的一切「莊嚴(yán)具」都是假的。

  這里面有應(yīng)該包括兩個意思:一個就是他有而不實,這個樂有而不實;第二個是無常的意思,像「如夢所見」是虛妄不實,醒了夢就沒有了,就是無常的意思。其他的也都一樣,「如幻、如響、如影、如焰,猶如幻作諸莊嚴(yán)具」,都是無常的都又不真實的,雖然還存在也不真實,而且又是無常的,終歸無常、終歸于空,都是不真實的。這個當(dāng)然是這樣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么染著欲樂的人,沒有禪定的人染著的欲樂,當(dāng)然是要無常,轉(zhuǎn)眼就無常了。那么有禪定的人得到的三昧樂,也是無常的,也是不真實的,這是說他不真實,這是第一科「樂非真實」。

  申二、未制魔事

  又著樂愚夫諸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凡所受用,猶如癲狂、如醉亂等。未制魔軍,而有受用。

  「又著樂愚夫諸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凡所受用,猶如癲狂、如醉亂等」,這是第二科「未制魔事」。這個沒得禪定的人,染著五欲樂的這種愚癡無聞的凡夫,就是沒有聽聞佛法的這些人,這一切的「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的人,有禪定的人這二種人!阜菜苡谩,總起來來說他們所受用的境界,說一個譬喻來說「猶如癲狂,如醉亂等」。這是在圣人的慧眼、法眼、佛眼來觀察世間受欲的人,這二種人受欲的情況,就像什么似的呢?就像世間上一個正常的人,看那個神經(jīng)病似的一樣!赴d」者,「狂」也。「癲」,就是神經(jīng)病,神經(jīng)不正常了。那么這就是世間上受欲的人、散亂心受欲的人、有禪定的受欲的人,在佛菩薩來看這都是神經(jīng)病,都是這種境界,這是「猶如癲狂」。

  「如醉亂等」,就像人喝醉酒了,神經(jīng)也是不正常了!竵y」,就是不正常了,就糊涂了,顛倒迷惑了,就像沒有喝酒的人看見喝醉酒的人,那種錯亂的境界似的。世間上受欲的人,享受欲樂的時候的境界,佛菩薩看這都是神經(jīng)病,都是喝醉酒了,顛倒迷惑,是這樣的意思,這樣子批評世間上的事情。

  「未制魔軍,而有受用」,因為這些人這個欲界的人,色、無色界天的這個成就禪定的人,總而言之他們沒能夠「制」伏「魔軍」。這四種魔都沒能降伏,五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都沒能夠制伏,隨時的這個魔王就出現(xiàn),就要搞事情,隨時這個煩惱賊就出來活動,而這樣子有受用的人,就是這樣子,「猶如癲狂、如醉亂等」。

  未二、結(jié)

  是故彼樂,為非真實,亦不能制所有魔事。

  「是故彼樂,為非真實」,所以他們所享受的樂都不是真實樂,也「不能」夠「制所有」的「魔事」都不能,不能制伏它,那么是這樣子。

  午二、簡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就不是這樣。所以這句話『除諸法實相,余皆魔事』,這句話是這么個意思了。所以若是能夠?qū)W習(xí)無為法,『此是選佛場,心空即諦位』。你若修這四念處,修四念處是證悟了無為的境界,『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證悟無為的時候,這時候是能制伏所有的魔事,而沒有這個「猶如癲狂,如醉亂等」的過失了,這才是真實的樂,這才是真實樂。所以這一科是有真實樂能摧伏魔軍。「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就不是這樣子的。那么這一科里面是說「明受用」,「明受用」說到圣慧命的受用正法的相貌,說到世間的受欲者的相貌,用這五種相表示它的勝劣,實在還是表示勝劣,這樣子可以對已經(jīng)學(xué)習(xí)圣法的人,心情上應(yīng)該是安定的多了。沒有學(xué)習(xí)圣法,準(zhǔn)備學(xué)習(xí)圣法的人,也增長一些歡喜心,還在猶豫不決的人,你可以決定了吧!

  寅三、正觀三受差別(分二科) 卯一、明正觀(分二科)

  辰一、受所依(分二科)       巳一、征

  復(fù)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dāng)云何觀?

  這是第三科「正觀三受差別」,「正觀三受差別」。這個是前面說「受用苦樂」,又說「受用樂殊勝差別」這二科說完了。現(xiàn)在是第三科,第三科「正觀三受差別」。這個《瑜伽師地論》的作者的大智慧的境界,若是我們?nèi)ブv解這個道理,頂多講一段、一小段,一、二段講完沒話好說了。再看這個佛菩薩這個智慧,還有很多事情要開示我們。

  「復(fù)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dāng)云何觀」,我們修四念處,這身念處應(yīng)該怎么觀呢?這里告訴我們了。這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明正觀」,分二科。第一科明「受所依」!甘芩馈梗取竼枴。「復(fù)次」,前面的一段妙法說完了,還有繼續(xù)有妙法要講的,什么呢?是「三界有情,所依之身」,是欲界的、色界、無色界的有情,那么他們「所依之身」,由過去的,或者是罪業(yè)、或者福業(yè)、或者不動業(yè),所得到的身體,所得到的「依」止「之身」。這個身體是一切作用的依止處,你沒有這個身體什么事都沒有了,所以它是「所依」,它是個依止處。這個身體當(dāng)然是我們的一個果報,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這個從這地方也看出一件事,宇宙萬物,萬事萬物怎么怎么的,但是修行人常常的要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因為一切的問題都在這里,不是在那天上的,也不是在地下,也不是在那個高山大海那里,是在自己的身體這里,在自己的色、受、想、行、識這里,在這個地方才有問題,這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根本之處。這個身體「當(dāng)云何觀」,我們應(yīng)該怎么樣觀察它,怎樣觀察自己的這個生命,怎么樣觀察呢?那么這是問,底下第二,就解「釋」。

  巳二、釋

  謂如毒熱癰,粗重所隨故。

  這個身體觀察它是什么呢?先說一個譬喻,譬如說這個人這個身體,皮膚上面是腫了!赴b」,實在就是皮膚腫起來,里面有毒、又很熱,這個身體就是「毒熱癰」,又毒、又熱的一個「癰」,這么一個說是瘡好了,說是這么一個癰瘡。這個身體是什么?就是「癰」,就是觀之如癰這樣子。

  為什么觀察我們的身體是這樣子呢?「粗重所隨故」。這個「粗重」,一個是我們前面也解釋過了,就這么講也就可以。這個一個是煩惱的種子,就是叫做「粗重」,煩惱的種子的業(yè)力,所得的果報,也是「粗重」這一大塊,這就是個「粗重」。那么當(dāng)然總而言之,「粗重」的根本是煩惱,煩惱是一切苦惱的根本,很多的這個無量無邊的毒,就是三毒,綜合起來就是貪、瞋、癡,這個貪、瞋、癡就是隨逐在這個身體里面。

  那么就這個「毒熱癰」,這個「癰」里面有很多毒、很多的膿,很多的這些東西。我們這個生命體里邊,就是有這么多的毒,那「如毒熱癰」,不是最恰當(dāng)了,這個譬喻,說「粗重所隨故」這樣子觀察這個身體。這是說「受所依」,我們或者有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或者不苦不樂,憑什么有這樣感覺?就憑有這個身體,憑它而有這些感覺的。所以「受所依」,就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是「毒熱癰」是這么一個東西。這底下第二科是「受差別」。是所依的身;現(xiàn)在說能依的受,是有各式各樣的受,分三段。第一個,就是「樂受」!笜肥堋狗侄巍5谝粋是問。

  辰二、受差別(分三科) 巳一、樂受(分二科) 午一、征

  即于此身,樂受生時,當(dāng)云何觀?

  就在這個身體上面,這個如毒熱癰的這個身體上面,有的時候會有快樂的感覺生起,這個時候生起的時候,我們發(fā)心修行的人來說,應(yīng)該怎么樣觀察這個「樂受」呢?這「樂受生」起這個情形,怎么觀察呢?

  午二、釋

  謂如毒熱癰,暫遇冷觸。

  這底下解「釋」。解釋「謂如」,就像我們身體有了「毒熱」的「癰」了,有了癰瘡的時候,暫時的遇見一些「冷觸」有點涼,涼風(fēng)吹上去接觸到冷的時候,就有一點舒服的感覺,這個所謂「樂受」如此而已,就是這么一回事。那么這個樂受,這個樂還是個苦惱境界,不是真實樂。

  巳二、苦受(分二科) 午一、征

  即于此身,苦受生時,當(dāng)云何觀?

  前面說到「樂受」應(yīng)該作如是觀,現(xiàn)在「苦受」應(yīng)該怎么觀察呢?這也是先問!讣从诖恕谷缍緹岚b的「身」體,「苦受生」的「時」候怎么觀察呢?

  午二、釋

  謂如毒熱癰,為熱灰所觸。

  這解「釋」。一個人他身體上長了癰瘡了,這時候忽然有特別炎熱的那個「灰」碰上了,碰到這個癰瘡上面,這時候不得了,就很痛,痛得很厲害,所謂這個「苦受」如此就是這樣子,苦上加苦是這個意思。

  巳三、不苦不樂受(分二科) 午一、征

  即于此身,不苦不樂受生時,當(dāng)云何觀?

  第三段「不苦不樂受」這觀察,先問。那么「不苦不樂受」的時候,應(yīng)該怎么觀察呢?這底下解「釋」。

  午二、釋

  謂如毒熱癰,離冷熱等觸。自性毒熱,而本住故。

  這個「不苦不樂受」的生時,那就像這個「毒熱癰」瘡的人,他這個時候也沒有「冷觸」、也沒有「熱觸」,沒有這些等等的觸。那么就是這個癰瘡,自己的體性的境界,那個毒熱癰本身的情況!付咀」省梗褪潜緛泶嬖诘南嗝,那就是「不苦不樂受」,應(yīng)作如是觀,就是這樣子。這也不是個好境界,「不苦不樂受」還是癰瘡,這個身體色、受、想、行、識是個癰瘡,還不是個好受的境界,「而本住故」。那么觀這個三受,四念處這個身受應(yīng)作如是觀,這樣觀察這個身體,應(yīng)作如是觀。真要是作如是觀,而有相應(yīng)的時候,還會有愛嗎?謂「如毒熱癰」有什么好愛呢?這是「而本住故」。

  卯二、舉經(jīng)說(分二科) 辰一、受所攝(分二科) 巳一、依三苦辨

  薄伽梵說:當(dāng)知樂受,壞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

  這底下是「舉經(jīng)說」。前面是「明正觀」,卯一、「明正觀」。這是卯二、「舉經(jīng)說」,看佛怎么說的。這里面分兩科。第一「受所攝」。第二「非受攝」,境界又?jǐn)U大了。這個先說「受所攝」那么分兩科。第一科,是「依三苦辨」。

  「薄伽梵說:當(dāng)知樂受,壞苦故苦」:這個「樂受」,我們有的時候得到了一種樂的感覺!笁目喙士唷梗笜肥堋故菢,為什么說它是苦的呢?「壞苦故苦」。因為樂,它不會常樂,它會破壞,不知道什么因緣來破壞,或是外來的力量破壞,或是自己搞錯了,破壞了,那么就把樂破壞了,心里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樂受」也是「苦」。就像癰瘡,暫遇冷觸似的,所以「樂受」也是「苦」。這個從無常上來觀察「樂受」是「苦」,這是一個觀察。

  「苦受,苦苦故苦」:前面身念處,這就是受念處,觀受是苦!河^身不凈』,身是個毒熱癰,當(dāng)然是不凈。這是『觀受是苦』,「苦受」怎什么是「苦」呢?「苦苦故苦」。本來就是苦了,又加上苦,你看不苦嗎?這一個解釋。在《俱舍論》上解釋,這個苦生起是苦,繼續(xù)存在的時候還是苦,等到破壞的時候就不苦了,就是生、住、滅,無論什么事情,分這三個時期,生、住、滅。這個樂受,生時樂;住的時候也是樂;破壞了就不樂了,所以叫做「壞苦」!缚嗍堋鼓兀可鷷r苦;住時也是苦,所以是兩個苦,「苦苦故苦」!覆豢嗖粯肥,行苦故苦」:這是三受,就是三苦。三受有個「不苦受」,也「不」是「樂受」,這個是怎么叫做「苦」呢?是「行苦故苦」。這個「行苦故苦」,什么叫做「行」呢?這個「行」,遷流變化的,有漏法的遷流變化,不停止的在變化,不停止的在流動,叫做「行」。這個有漏法,諸行無常就是這個「行」。這個「行」,它就是苦,它是苦的原因,就是前面這句話,謂「如毒熱癰,粗重所隨故」,里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這個煩惱種子各式各樣,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很多很多,它隨時它會出來「壞苦」,在「行苦」上會隨時出來「壞苦」,隨時也可能會出來「苦苦」,所以「行」也是「苦」。就是沒有出來「壞苦」,也沒有出來「苦苦」,他本身如毒熱癰,里面蘊藏很多苦惱的動力,你說它這東西是好東西嗎?所以它是「苦」,「行苦」。

  這個印順老法師在《成佛之道》上說了一個譬喻。說一個人坐了一條大船在海里頭走,人在船里面睡覺,但是這個船就向那個礁,海里面那個石頭山岸礁上撞上去,在還沒撞上以前,你說這個里面的人苦不苦?是不是苦惱呢?雖然苦惱沒有現(xiàn)前,也是還是很苦惱,也是很愚蠢,所以這「行苦」里面包括愚癡在里面。

  這個「樂受」,「壞苦」能令人生貪心。這個就是「樂受」令人生貪心、迷惑人,令人生貪心、生愛心!缚嗍堋,能令你生出來瞋心、憤怒、不平,我怎么這么倒楣呢?他們多快樂,我倒楣,感覺到不公平。這個「不苦不樂受」,令人愚癡,他還不知道這里面還是有問題的。但是「不苦不樂受」這個「行苦」,在「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時候也是有「行苦」。但是「樂受」的時候,有貪心;「苦受」的時候,會有瞋心。這個貪心、瞋心所擾亂,你不覺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的時候,這個「不苦不樂受」的時候,這個「行苦」的相貌才現(xiàn)出來,所以佛在這個時候稱之為「行苦」。實在的情形來說,「行苦」是通于「樂受」、通于「苦受」的,但是那個時候不明顯,是這樣子的。這是約佛說「舉經(jīng)說」,這個「受所攝」,是「依三苦辨」。「依三苦辨」這一段說完了。這底下第二段「依喜等辨」。第一科是「列」。

  巳二、依喜等辨(分三科) 午一、列

  復(fù)說有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

  「復(fù)說有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如是等類;如經(jīng)廣說」:這都是薄伽梵說的!笍(fù)說」,佛前面說過那個三受是三苦,佛又說有三種,是什么呢?「有有愛味喜」,這個樂受,這個喜受,這個喜樂的喜受。這個喜受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第一種是「有愛味」的「喜」,就是這個可喜的境界出現(xiàn)的時候,當(dāng)然心里歡喜,歡喜里面有染著的愛,有味道,有樂的味道,這樣的喜。這樣的喜,當(dāng)然就是我們欲界的人,我們欲界的人有這個欲煩惱,那么有滿意的境界,欲心就是感覺到滿意,那是「有愛味喜」。

  「有離愛味喜」,「離愛味喜」,那就是色界了,色界天。色界天這個我們看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來看。離喜妙樂地,三禪沒有喜,所以「有離愛味喜」,就是初禪、和二禪。初禪、和二禪的人依世間道,依世間的修行方法,『厭下苦粗障、欣上凈妙離』用這世間的方法,離了欲,得到了初禪、得到了二禪,他們都是沒有欲愛的,他們得到了三昧的時候,心里歡喜,這是「喜」。這個「有勝離愛味喜」,還有一種喜,就超過了這個「離愛味喜」,就是「勝」,超過這個「離愛味喜」這個是什么呢?譬如說你得到初禪、你也得二禪,你有這個離欲的喜!鸽x愛味喜」,也就是離欲喜,但是你是佛教徒,你能修四念處,觀察初禪、觀察二禪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你這一觀察就對這個禪里面的三昧樂,不執(zhí)著了,所以又超過了那個「離愛味」的「喜」,就超過了,所以叫做「勝離愛味喜」。那這是佛教徒,應(yīng)該是指三果圣人了。當(dāng)然這個三果圣人還是在初禪、二禪的時候,若是到三禪就沒有喜了,那就不能這么說,就不符合了。

  午二、指

  如是等類,如經(jīng)廣說。

  「如是等類」,這是午二,這是「指」。前面是「列」,「列」出來這個「喜」。這底下「如是等類,如經(jīng)廣說」,像經(jīng)上里面說得很多。第三科,是「攝」。

  午三、攝

  應(yīng)知墮二界攝。

  應(yīng)知前面這個三種喜,是屬于「二界」,兩個世界所攝的,不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怎么說法呢?這個「有愛味喜」,第一個「有愛味喜」,當(dāng)然這是我們欲界!鸽x愛味喜」,若說是色界天,欲界、和色界那么這就是「二界」。欲界、色界是屬于「二界」!赣袆匐x愛味喜」,這個人還是色界天,因為他在那個禪定里面,修四念住,就是「勝離愛味喜」還是色界,這樣說就是欲界、和色界這「二界」,這是一個解釋法。

  另外一個說法,「有愛味喜」,和「有離愛味喜」都是色界。因為欲界也有色,欲界也是有色,那么這個「勝離愛味喜」,那是圣人的世界叫做斷界,就是無漏的世界!笁櫠鐢z」,就是色界、和斷界這兩個世界所攝,也可以這么說,還有好多說法,我們不要說了那么多了。那么這是兩個,巳一、「依三苦辨」。巳二、「依喜等辨」這兩科說完了。

  辰二、非受攝(分二科) 巳一、想受滅樂(分二科) 午一、標(biāo)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

  這底下是第二科「非受攝」。前面是「受所攝」。這個「舉經(jīng)說」這里面分兩科。一個是「受所攝」,一個是「非受所攝」。「受所攝」里面這一科己經(jīng)講完了。這底下說「非受攝」。「非受攝」,這可見這個里面就是復(fù)雜了一點。譬如說是我們欲界的人,各式各樣的受都有,苦、樂、憂、喜、舍這五種受都有。初禪天的人,那就沒有憂受,有喜受,有喜受有樂受;二禪天,沒有苦受,把這個苦受放到二禪那里去,沒有苦受,二禪才離苦受,沒有憂受也沒有苦受,就是有喜受有樂受,也是應(yīng)該也有舍受;那么到三禪天,苦、憂、喜都沒有了,剩樂受和舍受;到四禪就是只有舍受,都還是受。

  但是現(xiàn)在說,若是在禪定里面修四念處得圣道了的人,他還是有受,說他是「勝離愛味喜」,還是有喜受的。這個說法,如果他入定的時候,這個初果就見到無為法了,他是見諦了。見諦,就是見到四諦,苦、集、滅、道四諦,但是最重要的是見到滅諦,才能得圣道,那么滅諦是無受的。但是你到阿羅漢果才圓滿,到三果滅盡定才能沒有受,以前還是有受。就說是有無受,總而言之還沒有圓滿,所以這個地方還有這個問題。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滅樂」:這是「非受攝」分兩科。第一科「想受滅」的快「樂」,就是滅盡定的快樂。第一個,是「標(biāo)」。是佛「建立」,佛在無名字,離一切名相中,安立一個名相,叫做「想、受、滅樂」,這是在一切樂中最殊勝的,叫做第一樂,第一義諦的樂。我們這是「想、受、滅」,就是沒有受的樂。有受的樂這是在三界內(nèi)的;沒有受的樂,那就是要滅盡定以上。當(dāng)然這是得了三果以上的圣人他才能夠,還是要俱解脫的人,三果以上俱解脫的人,他已經(jīng)成就了非非想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成就了這個定,成就了定他想要休息,就把這個識滅掉它,和無想定不同。無想定,是有邪知邪見,這個不是有邪知邪見,那么他想休息休息就把這個識滅掉他,在定里面把這個識滅掉。

  這個識有所緣境的時候,就有識現(xiàn)行,有所緣境的時候,有種種的境界就有種種的心,有種種心就有種種境界。如果是不緣一切相,不緣一切境的時候,那么心就不動了,心心所法就停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入了滅盡定了。

  午二、簡

  此依住樂,非謂受樂。

  這是「簡」別,「簡」別這個時候,「想、受、滅」的「樂」是什么樂呢?是「住樂」。就是他把心滅了,極寂靜的境界安住不動,身體也不動,這個時候沒有一切苦,離一切苦,那么就叫做「樂」!阜侵^受樂」,不是你有心識的時候,有感覺,感覺到樂,不是那樣,和那受樂是不同的,是這樣的意思。就是那個滅盡定現(xiàn)前的時候,安住在極寂靜的境界里面。

  這個時候在《入中論》的頌,《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宗喀巴大師有解釋,實在入滅盡定,就是真如三昧,他這樣講,這樣講也應(yīng)該是合乎道理的。當(dāng)然這個就是和這個小乘佛法的解釋不一樣,這個說法不同,若十地菩薩要第六地,才能開始入滅盡定。所以「非謂受樂」,這是第一種樂,「想、受、滅樂」!赶、受、滅樂」是「非受攝」,這個「非受攝」的樂里面,還有第二「離貪等樂」。

  巳二、離貪等樂(分二科) 午一、標(biāo)列

  又說有三種樂:謂離貪、離瞋、離癡等欲。

  「又說有三種樂」,這就是這個了「離貪」等樂!赣终f有三種」的「樂」,「謂離貪、離瞋、離癡」等樂。就是修行人要到阿羅漢的時候,他才能夠究竟的遠(yuǎn)離了「貪」、遠(yuǎn)「離」了「瞋」、遠(yuǎn)「離」了「癡等」的「欲」。這個煩惱欲,它就到時候就要貪,不貪不行;到時候就要瞋,不瞋也不行。各式各樣的煩惱出現(xiàn)的時候,就是都要出現(xiàn),這叫做煩惱欲。現(xiàn)在沒有這個欲了,不起貪、也不起瞋、也不起癡。

  午二、明攝

  此三種樂,唯無漏界中可得,是故叫此樂,名為常樂,無漏界攝。

  「此三種樂,唯無漏界中可得」,這是說明他屬于是誰?誰能夠「離貪、離瞋、離癡等欲」呢?就是這「三種樂,唯無漏界中」,那就是要阿羅漢以上,才能有這種樂。那么這當(dāng)然要有無分別的智慧,要有根本智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了,才能夠有這種樂。

  而這種樂里面沒有賊了,這個得了四禪八定的人,不是佛教徒得了四禪八定的人,他那個心里面還有賊,還有神經(jīng)病在里面。說現(xiàn)在不是了,「是故叫此樂,名為常樂」,沒有賊的擾亂,所以那個樂是永久的,是不可破壞的,是無為的境界,所以「名為常樂」!笩o漏界攝」,這是清凈圣人的世界所屬,屬于這個世界,而不是凡夫的境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