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九(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九(9)
月二、行緣識
由此新所作業(yè)故,說此識名隨業(yè)識。
「由此新所作業(yè)故,說此識名隨業(yè)識。即于現(xiàn)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骨懊嬉欢握f到兩個果:「內(nèi)異熟果」和「增上果」。后面這一段就是辨兩種因:一個「引因」,一個「生因」。先辨那個「引因」,引因里面先辨引因的相貌。「引因」的相貌就是兩種:一個是「能引」,一個是「所引」。現(xiàn)在這里先說「能引」,能引里面先說「緣起」,后來再解釋「識」的名字!妇壠稹估锩婢驼f這兩個字,「無明緣行」和「行緣識」。這個「無明緣行」,這一段昨天說過了,現(xiàn)在是第二節(jié)「行緣識」。
「由此新所作業(yè)故,說此識名隨業(yè)識」,這個「新所作業(yè)」,也就是現(xiàn)在所造的身口意的三業(yè),或者善業(yè)、福業(yè)、不動業(yè)和罪業(yè)。這個前面是「無明緣行」,這個行,就是「新所作業(yè)」。由于內(nèi)心里面有無明,不知道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所以內(nèi)心有沖動,就是造了很多的生死業(yè)。造了這個業(yè)以后呢?這個情形就是,這個業(yè)就熏習在阿賴耶識里面了,所以就說此阿賴耶識,名為「隨業(yè)識」,這就叫做「行緣識」。
這個阿賴耶識里面它能受熏,它能儲藏很多的業(yè)的種子,在我們創(chuàng)造的時候就在同時,剎那剎那的熏在阿賴耶識里面。所以熏在阿賴耶識里面那些業(yè)種子,那么就叫做「行緣識」!敢孕袨榫墶梗斐闪税①囈R里面的種子,而這個種子就是「業(yè)」,這個「識」就隨這個業(yè)就去了,叫「隨業(yè)識」。就是隨順你造什么業(yè),它就熏成什么業(yè)種子,它是如實的,一點沒有過也沒有不及,所以叫做「隨業(yè)識」。這個「行緣識」,在無明的時候也有識,在行的時候也是有識,「無明緣行」的時候在識里面熏成種子,這個種子名之為「識」,有這樣的意味。
日二、結(jié)說現(xiàn)法
即于現(xiàn)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這就是「行緣識」,指這個說。「即于現(xiàn)法中」,這一段是「結(jié)說現(xiàn)法」,就是把前面這個「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兩個意思再做一個結(jié)束,總結(jié)起來說。
「即于現(xiàn)法中說」,前面這個「無明緣行,行緣識」,它的要義也就是在你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里面。這個「現(xiàn)法」,就是現(xiàn)在的五蘊法里面說,法里面說就是「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就是這一句話。前面是解釋它的內(nèi)容,這一段就把它會合在十二緣起,這兩個支里面,就是這樣意思。
荒二、釋識名(分二科) 日一、名因識
此識于現(xiàn)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后生果識故。
這是解釋「識」的名稱。前面是「明緣起」,明「無明緣行,行緣識」的這個緣起。這底下是解釋「識」的名稱,識的名稱。第一個是「名因識」,第二個「名六識身」,現(xiàn)在是「名因識」。
「此識于現(xiàn)法中名為因識」,說現(xiàn)在這個「隨業(yè)識」,這個識,就是在現(xiàn)在的五蘊身里面,它不是果識它是「因識」,它現(xiàn)在還沒得果,但是已經(jīng)造成了得果的因了,所以叫做「因識」。就是你現(xiàn)在的身、口、意三業(yè)的行動,在識里面造成了一種種子了,這個種子將來能得果,所以這個時候叫做「因識」,這樣意思。
這個「因識」,為什么叫做因識?「能攝受后生果識故」,這個「攝受」,就是引發(fā)的意思。你心里面造了福業(yè)、或者是非福業(yè)、或者不動業(yè),這個業(yè)有能力引發(fā)后來的生命體,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叫做「因識」。「后生果識故」,就是將來的生命,將來的生命,F(xiàn)在我們的生命,現(xiàn)在生命是過去的「因識」引來的。我們現(xiàn)在在造業(yè),又去引未來的生命,這生命是這么來的,由業(yè)力引發(fā)出來的。引發(fā)出來的說那個生命體叫做「果」,現(xiàn)在的業(yè)叫做「因」,而那個「果」,主要就是以阿賴耶識為主的,所以叫做「果識」。那個阿賴耶識是由現(xiàn)在的「因識」引發(fā)的,所以就是「能攝受后生果識故」!笖z受」,當引發(fā)講,或者當成就講也是可以。
日二、名六識身
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
前面解釋「因識」這個名字,這底下叫做「名六識身」等。這個「身」就是體性,六識的體性。
「又總依一切識,說明六識身」,前面說是叫做「果識」,叫做「因識」。這個「因識」它能攝受后生的「果識」,這樣說這個因識,只是單獨的指一切種子識說的?墒窃谑聦嵣系幕顒拥臅r候,那當然不只是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識。
所以「又總依一切識」,又全面的來看一看,那應該是一切識都包括在內(nèi),那就指「六識身」說了。因為你活動的時候,實在是前六識活動,也就是主要是第六識活動,不是單獨有阿賴耶識的。所以若「總依一切識」來說明的話,那應該名為「六識身」,六識的體性都包括在內(nèi)的。那么「六識身」是活動者,這個在活動的時候是指「六識身」說的。受熏,阿賴耶識受熏,把活動的成果儲藏起來,能夠攝受,能夠保持不壞,當然是阿賴耶識的力量,所以那就叫做「因識」。
洪二、所引
又即此識是后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后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后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觸種子是后有受種子之所隨逐。
這底下第二科是「所引」,前面是指「能引」說的。這個引因的相貌,先解釋什么叫做「能引」,后來才解釋什么叫做「所引」。那么現(xiàn)在知道這個「能引」是這樣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就是「能引」。現(xiàn)在這底下解釋什么叫做「所引」。
「又即此識是后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又」就是這個「此識」,此識當然指這個「因識」,就在因的時候這個識。這個「識」是「后有名色種子所隨逐」的地方!负笥小梗覀儸F(xiàn)在這個身體這也是有,這是現(xiàn)有;這個現(xiàn)有結(jié)束以后還有新的生命,就名之為「后有」。那個「后有」的生命是由誰來成就的呢?由名色、六入、觸、受所成就的。所以屬于「后有的名色種子之隨逐」,這個「名」的種子,「色」的種子是隨逐就個識,隨逐這個「因識」。若指將來能受果的力量來說,就名之為「因識」;若是已經(jīng)受果了,那么就叫「果識」,其實只是一個識,看它對望那一部份,就立出不同的名字。將來能攝受后生果識,就名為「因識」;若是它已經(jīng)現(xiàn)行了,那么就叫做「果識」。
所以「又即此識是后有名色種子」的隨逐處,是所隨逐的。就是這個「識」是所隨逐的;「名色種子」是能隨逐的。這個「名色種子」,就是我們這個前六根、六識在活動,活動的時候不單是識也有根;不單是根也有識,也有六根、六境、六識,實在是十八界。十八界全面的活動造成的業(yè)力,熏習在阿賴耶識里面,這里面也有「名」的種子、也有「色」的種子,不單是一種。因為你缺了一樣就不能活動,沒有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也不能活動;沒有能做依止的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能活動;沒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不能活動。他們這根、境、識,合作起來才能動,動,阿賴耶識才能受熏。所以熏的時候在受、想、行、識那一方面就叫做「名」,其余的就是「色」,就是色了。
所以我們譬如說:是在一個黑暗的地方,就是眾多的人必須要從這里經(jīng)過,但是這個地方很暗,那么你在那里放一個光明燈,你在那里放一個光明燈。你做這件事的時候,也是你的六根、六識,六境合作,才能做這件事,那么將來你的眼睛就是特別,就是這樣子。那么這眼睛也是包括根、境、識的,是包括的。所以就是,有名也有色;有色也有名,而不是單獨一件事的,所以「又即此識是后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
「此名色種子是后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這是前面說是,這個「識」是「名色種子的隨逐處」,這在十二緣起來說就是「識緣名色」,就是這句話。這底下說是「此名色種子是后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就是「名色緣六處」,在十二緣起里面就是這句話。「此名色種子」,它是所依止,是所依的,是后來、將來那個生命的六根種子的隨逐處,就是「名色緣六處」,因為有了「名色」,它能為將來的「六處」作緣,是這樣子。在我們這一念心一動的時候,這里面很復雜,也是無明緣行;同時也是行緣識;同時也是識緣名色;名色也是緣六處,這就有很多事情,「是后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的。
「此六處種子是后有觸種子之所隨逐」,這六處的種子為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六處不是現(xiàn)行,是六處的種子。這個種子它又是后有生命體「觸種子」的隨逐處。因為你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不能與色、聲、香、味、能、法相接觸。所以這個「觸」,是一定要有「六處」才能夠有觸,而那個觸也是有種子的,也是有種子。你若是說是,譬如說:是成立一個佛學院,我給他買一個好的椅子,給他坐那里舒舒服服的學習佛法,這就是個觸,這個以觸為主要的。將來你那個觸就是也會很好,假設(shè)人家買一個好椅子,你都把它破壞了,將來你那個觸有問題,就是各式各樣的情形!噶幏N子是后有觸種子的隨逐」就是「六處緣觸」。
「此種子觸是后有受種子之所隨逐」,這個「此種子觸」,不是現(xiàn)行的觸,是種子的觸,它又是什么呢?又是后有生命體里面那個「受種子」的隨逐處。那個「受」由這個「觸」做依止才能夠出現(xiàn)的,不是沒有這個觸,那個受是不能有的,沒有那個受的。有好的觸就有好的受;有壞的觸就有壞的受。這就是福業(yè)和非福業(yè)的不同了。這樣子加起來總起來說呢,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這一共從識到受,一共是五個,這五法,這五法是「所引」的,這五法是所引的。就是前面「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的,這五法是所引的,再明白一點說,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造者;這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創(chuàng)造的種子,熏習在阿賴耶識里面,是這么回事。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引」是那樣子,所引生出來的種子。
寅二、結(jié)名
如是總名,于中際中后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
這是「結(jié)名」,結(jié)束這一段。前面說什么叫做「引因」,先是「辨相」!改芤购汀杆惯@兩個的相貌,現(xiàn)在這個相貌說完了,就說它的名字。
前面這一段,總起來是說什么東西呢?就說的「中際中的后有引因應知」,中際中的后有引因應知道。無明緣行,行緣識是「前際」;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中際」,F(xiàn)在說的呢,就是「中際」里面「后有的引因」,它那將來的生命以「此」,以這五法種子為「引因」,它能引發(fā)出來后有的果報,是這樣意思。
「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為什么它是「后有引因」呢?「由此能引」,因為由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就能引出來后一個生命的「識」的「一期身故」。那一個「一期」,或者一百年為一期,那個生命能活到,能存在一百年,或者存在一萬年,那么那一個時期里面的果報,能引出來那個果報的,所以就叫做「引因」,這樣意思。
宇二、生因(分二科) 宙一、辨(分三科) 洪一、受緣愛
由先異熟果愚引后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
這底下是「生因」,前面是說「引因」,這底下說「生因」。這個唯識的經(jīng)論里面,解釋十二因緣是這樣解釋的,前面一段是「引因」,后面一段是「生因」。
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是「能引」;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引」。這「生因」,也有能、所,就是愛、取、有,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而這個「生因」和前面那個「引因」,有直接關(guān)系。
看它的解釋:「由先異熟果愚」,這是先辨別「生因」的受緣愛,「由先異熟果愚引后有已」!赣上犬愂旃蕖,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是這么個意思;那個無明緣行,行緣識也就是「異熟果愚」,就是不知道這個「異熟果」,它是無我、無我所的,它是能造成很多的苦惱的,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東西,但是我不知道「異熟果愚」。由這個因得這個果,它是一個令人苦惱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我認為很好,所以就是這個認為好的,這個無明,就是「異熟果愚」。由這「異熟果愚」,發(fā)出來的活動就是「行」,無明緣行,有了行就緣,識、名色、六處、觸、受。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后有」。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后有」的,這個能引的是什么呢?就是「異熟果愚」,就是無明,它不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就去,還是創(chuàng)造一個力量把那個苦惱的境界引發(fā)出來,這樣意思。
「引后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這無明的沖動就有了行,行就有了識,這樣子造作了就引發(fā)出來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法的種子,但是這件事沒有到此為止,還有第二件事!赣钟傻诙辰缢芄蕖,這「境界」就是增上果,就是境界增上果,就是前一個生命他所創(chuàng)造的業(yè)力,所得的增上果。這個增上果得到以后,這內(nèi)心里面又緣這個境界,這個增上果,這個時候內(nèi)心里面有反應,緣這個增上果,不是生貪心就生瞋心,貪、瞋、癡、慢各式各樣的煩惱。但是主要是愛煩惱說的。
所以「又由第二境界所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這「境界」就是個所緣緣。你這個心有因緣、次第緣、增上緣,就緣這個所緣緣的時候,心里面有受,有受就有愛這么回事。前面「異熟果愚」,這是內(nèi)異熟果;這「境界」,是外面的增上果。這個內(nèi)異熟果,不知道那里面是無我、無我所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不知道。對于境界,對于增上果也是一樣是糊涂,不知道這里面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也不知道,所以叫作「愚」!妇辰缢堋咕褪枪瑢@個果是「愚」,不明白它的緣起的道理,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不知道。不知道呢,「起緣境界受愛」,這個境界好!能令我滿意啊!或者說是,雖然不能夠令我滿意,但是對于我有滿意的情況有助力,我也是歡喜,那么這就是「境界受愛」。在境界上有了受,或者是樂受、或者苦受、不苦不樂受,那么有了受就有愛,這個愛當然也有欲愛、色愛、無色愛,各式各樣不同的愛。
前面「異熟果愚」是自體愛,這后面「境界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這個是在增上果,在增上果這里面做種種的希求,種種的希求。
洪二、愛緣取
由此愛故,或發(fā)欲求,或發(fā)有求,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
「由此愛故,或發(fā)欲求,或發(fā)有求,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zhuǎn)名為有」,是這樣。前面這一段是辨別這個「生因」,這個生因就是這么回事,就是由「先異熟果愚」加上「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這兩個愚合起來在活動,在活動就是「引后有」。
「由此愛故,或發(fā)欲求」,這是第二科「愛緣取」,起了愛的時候,當然也有欲愛、色愛、無色愛。「由此愛故,或發(fā)欲求」,由欲愛就發(fā)出欲求;由色愛、無色愛就發(fā)出來有求,是這樣的意思。這個「欲求、有求」這是屬于染污的,染污的的境界。「或發(fā)有求」,也還是染污的。我想要得色界定、得無色界四空,這個希望心里面也是染污,也并不是清凈的,都是有所得、有所執(zhí)著的,所以都是染污的。
「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前面他因為有「異熟果愚」,有「境界受果愚」,一個增上果愚、一個是異熟果愚,這二個愚。這二個愚,第一個不相信善惡果報,這是一個愚,造種種的罪業(yè)。若是沒有這個異熟果愚,他有勝義愚、真實義愚,他會能發(fā)出來福業(yè),能發(fā)出來不動業(yè)的,那么這也還是愚。
「由此愛故,或發(fā)欲求,或發(fā)有求」,前面說是「境界受愛」,前面「異熟果愚」是自我愛,這是一個境界愛,應該這兩個愛都合在內(nèi)!赣纱藧酃,或發(fā)欲求」,在欲界,有人間的欲,或者欲界六天的欲,我希望,我希望能得到那樣的欲。「或發(fā)有求」,他對欲界的欲,雖然也是有多少迷戀,但是愿意得色界四禪,愿意得四空定,這心情不一樣。那也叫做「求」,「或發(fā)有求」。
現(xiàn)在這里說:「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這是「愛緣取」,就是「愛」增長了,這時候叫做「取」。前面有愛但是不一定有活動,這個「取」,就是愛增長了以后,有了活動的時候那個愛,那叫作「取」。這個「取」也是不一樣的,一般的人就是「欲取」,他就知道色、聲、味、觸是最好的,就是無限量的去增求,這是「欲取」。
「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這是稍微聰明一點的凡夫,就是在家人,在家人他這個心情,他不歡喜欲了,他歡喜得禪定,或者歡喜要得涅槃,這樣的意思。那么這個人他怎么樣個辦法呢?「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人或者是,他還要歡喜人間這種五欲樂,但是更殊勝一點,這叫做「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或者這個眾生他幫助、成就,見取、戒禁取及我語取,歡喜這件事。這個見取,「或執(zhí)見取」,這個不包括「我語取」在內(nèi)!肝艺Z取」是我見、身見的種子!富驁(zhí)見取」,這明白點說就是指外道說的,他有見取、有戒禁取,這是不一樣的,他執(zhí)著他的這個邪知邪見,這是一個錯誤!讣拔艺Z取」,我語取就是執(zhí)著我,執(zhí)著我;有欲取的,也有「我語取」;執(zhí)見取的也是「我語取」。這個執(zhí)著者,也可能會轉(zhuǎn)成佛教徒,但是在凡位的時候不一定,他原來那個邪知邪見,未必完全能放下。但是肯來到佛教對佛教還是有點信心,有信心但是還有點累贅,就是這么回事。
所以「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及我語取」就是我執(zhí)我見;執(zhí)欲取的人也有「我語取」;執(zhí)見取,戒禁取的人也是有「我語取」,這兩種人。一般的「執(zhí)欲取」的,就是沒有什么特別的高深的思想,就是在社會上生存目的,就是盡量的爭取色、聲、香、味、觸的美,叫做「欲取」!富驁(zhí)見戒,及我語取」,就是外道,簡單說就是「見取」。那么這里面,這個邪見應該要也包括在內(nèi),這戒禁取也是包括在內(nèi);蛘呤恰笀(zhí)見取」,就是把那個身見不在內(nèi),身見不在內(nèi),那么執(zhí)著見取,或者他執(zhí)著斷見,或者執(zhí)著常見,或者執(zhí)著空論。那么對這樣的思想他很歡喜,他全面的接受了,所以叫「執(zhí)見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他也執(zhí)著這「我」,在這個色、受、想、行識里面有一個「我」,這樣執(zhí)著。
洪三、取緣有
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zhuǎn)名為有。
這是第三段「取緣有」,前面是「愛緣取」。
「由此愛取和合」,由前面說,就是第二,「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赣纱藧廴 梗莻「起緣境界受愛」這個愛,「由此愛故,或發(fā)欲求,或發(fā)有求,或執(zhí)欲取」!赣纱藧邸,再由取,就是下面那個「或執(zhí)欲取,或執(zhí)見戒,及我語取」執(zhí)著這個,就是愛的煩惱重了,就有了取的煩惱。「由此愛取和合資潤」,愛煩惱和取也是煩惱聯(lián)合起來、和合起來,是「資潤令前引因轉(zhuǎn)名為有」,來資助,「資」者助也;「潤」,資潤。資潤前面那個二果「生因」,資潤那件事。
「令前引因轉(zhuǎn)名為有」,他這樣做的時候有可能不如他意,他的理想是那樣子,事實上辦不到,那么就打折扣了。打了折扣,那么他現(xiàn)在所造的這個因,是不是白做了呢?不是的,他沒有白做。是「令前引因轉(zhuǎn)名為有」,就使令前面那個能引,所引的這個力量轉(zhuǎn)變成為后有的生因了,轉(zhuǎn)變成后有的生因了,「轉(zhuǎn)名為有」。
寅二、結(jié)
即是后有生因所攝。
也就是將來那個生命,生起的一個條件,屬于這一類的。這樣子也就是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是三個階段。
玄二、后際攝(分二科) 黃一、約引因辨
從此無間命既終已,隨先引因所引識等受最為后,此諸行生或漸或頓。
「從此無間」,這是「后際攝」。前面是中際攝、前際攝,這是「后際攝」。這個「后際攝」分二科,第一科「約引因辨」。
「從此無間命既終已」,那么他從這個中際,他是這個業(yè)力不管是多長,壽命多長,但是終究有一天結(jié)束了,從此不間斷的,他的生命結(jié)束了!鸽S先引因所引識等受最為后」,那么會出現(xiàn)什么事情?「隨先引因所引」,所引發(fā)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甘茏顬楹蟆,那個最后那個受,是在那個九心住的后面、最后;蛘哒f是「受最為后」,最初是識而后是名色、六處,觸、受,在五支種子里面最后一個,「受最為后」。
「此無間命既終已,隨先引因所引識等」,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法的種子,由前面引因所引成的。「此諸行生或漸或頓」,這些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個叫「諸行」,他們?nèi)羰牵@個種子若現(xiàn)起的話,就是得到一個新的生命了。得到一個生命的時候有「漸、頓」的不同,有的是漸,有的是頓。拿人來說,這個出胎以后,處在胎位的時候,到時候又出胎,出胎以后是個嬰孩,后來是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這樣子。那么這個身體降生了以后,他沒有立刻就成人,就能夠達到一個標準的能力,不能。要逐漸地、逐漸地,才能成為一個大人,他能夠辦什么、什么事的,「或漸」!富蝾D」,或者有的眾生,他的生命出現(xiàn)的時候,不是漸、是頓,一下子就成功了,這身體什么,那一部分都已具足了,所以叫做「頓」。
黃二、約生因辨
如是于現(xiàn)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有為緣故生,生為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或于生處次第現(xiàn)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
這是第二科「約生因辨」,前面是「約引因辨」,這底下「生因」。
「如是于現(xiàn)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無明觸」,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沒有這個清凈的智慧與他相應,所以叫「無明觸」,沒有清凈的智慧與它在一起活動。像我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如果你常修止觀,你可能就這樣子了。你這個心若是注意這個境界的情況,注意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情況,眼、耳、鼻、舌、身、意的情況,乃至眼識,乃至意識的情況,使令它保持清凈不亂,那么這個情形就不同了。那么你有這個智慧的力量,有佛法的智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里面雖然是剎那、剎那的動,你有智慧照顧,智慧照顧它,使令它這個煩惱漸漸減少,智慧逐漸地增加,這樣意思。
「如是于現(xiàn)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無明觸」就是糊涂了,不知道所觸的一切境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都是無常無我的,不知這個事,所以那叫做「無明觸所生受」。「以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那么就是心里愛煩惱也來了,是這樣意思!笩o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智慧在里面觀察,所以那么就是貪、瞋、癡在活動了。貪、瞋癡也是一樣「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
「愛為緣故取」,有了愛他就要取,取為已有!溉榫壒视,有為緣故生」,說是若進一步的有,進一步的有,這個「有」就是前面那個「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zhuǎn)名為有」,就是這個字。這個取為緣故有,「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就成有了有生命的這個力量了,能有將來的生命的力量了。
「有為緣故生」,那個將來后有生命能現(xiàn)起的關(guān)系,是因為這個「無明」,無明的關(guān)系,「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的關(guān)系。「有為緣故生」,就是那個力量,那個業(yè)力特別強大的時候,所以這個新的生命就出來了,「有緣故生」!干鸀榫壒世喜∷赖戎T苦差別」,這個「生」,也就是識緣名色的那個「識」,識緣名色的識,當然這里面也包括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那么「愛取有」,這個被這個業(yè)所資助的熏習的時候,達到了「有」的程度的時候,這個「有」,這個業(yè)力一發(fā)動「故生」,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都出來了。
「生為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這個你的識、名色、六處、觸、受,從由無而有,以此為緣,為因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也就是內(nèi)身的變化,那么就會這個生命體出現(xiàn)的時候,或者是老了、或者有病、或者死等!钢T苦差別」,隨各式各樣的苦,是有各式各樣的不一樣。
「或于生處次第現(xiàn)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這個生老病死,依諸苦差別現(xiàn)前了的時候,是什么情形呢?如「或于生處次第現(xiàn)前」,或者這個修行人,在他受生的地方,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次第現(xiàn)前」,那也一定生老死現(xiàn)前了,是這樣生老死會現(xiàn)前。那么這個生老死現(xiàn)前,那就是指這個身體說的,這個內(nèi)身有這樣變化。「諸苦差別」,那就是愁嘆苦憂惱指那幾句說的,有這么多的不一樣的苦出現(xiàn)!富蛴谏幋蔚诂F(xiàn)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或者你「愛取為緣」,所和合資潤的這些業(yè)種子,這些業(yè)力,這業(yè)力使令你成就了一個老病死的生命體!钢T苦差別」,老也是苦、病也是苦、死也是苦,一共有二十多的個苦、或者是三十多個苦,不一樣的。
「或于生處次第現(xiàn)前」,或者是你在生處,就是前面說是,譬如說是在人間,這有色處,人間、或者是地獄、惡鬼、畜生,或者人間,那么就很多的老病死的苦惱,很多的苦惱都現(xiàn)前,生理上的苦惱,或者心理上的苦惱都現(xiàn)前。若是欲界天呢,空居天好一點,但是也有一些不如意。若色界天,色界天也有苦惱,但是和欲界不同;蛘哒f是沒有苦,他們沒有「老病死等諸苦差別」,但是那件事也還是有,就是那個種子「隨逐應知」,隱藏在阿賴耶識里面,就是隨逐他也不分離的,所以叫做「應知」。
地二、總結(jié)
如是于中際中,無明緣行等、受緣愛等為因緣故,后際諸行生。
這是「總結(jié)」,這個第一段,第二段從中際、后際生,這是天一。第一段是「別辨」,解釋完了,現(xiàn)在是第二段「總結(jié)」。
「如是于中際中,無明緣行等」,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這種種的因緣故!负箅H諸行生」,將來的生命又出現(xiàn)了,就是每一階段的生命,都是由前一個生命創(chuàng)造的業(yè)力成就的,或者更前一個生命創(chuàng)造的!负箅H諸行生」,就是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就是這樣子,這樣子十二因緣分三際,這樣解釋。
天二、后際不生趣清凈究竟(分三科) 地一、趣清凈
復有先集資糧,于現(xiàn)法中從他聞音,及于二果諸行,若于彼因、彼滅、彼趣滅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凈智見。
這是第二科「后際不生趣清凈究竟」,說這一段。前面是「流轉(zhuǎn)生死」,這里是還滅了,這個情形不同,分三科,第一科是「趣清凈」。
「復有先集資量」,還有一類眾生,他前一生就積集了圣道的資糧了,所以情形不同!赣诂F(xiàn)法中從他聞音」,前一生積集資量,為這一生修行做準備,當然這樣計劃是很好,可是幾個人計劃兌現(xiàn)了呢?還不一定。那么「復有先集資糧,于現(xiàn)法中從他聞音」,你前一生有很好的栽培「先集資糧」,在現(xiàn)在這一生中呢,「從他聞音」,從另外一個人聽聞佛法的法音!讣坝诙梗约坝卸䝼果的事情。這個「從他聞音」呢,當然最好是從佛,再其次就指這些大弟子,聽聞了苦、集、滅、道的法音這樣子。「及于二果」,還能聽聞,佛菩薩開導他二個果報的事情,前面有說到就是「內(nèi)異熟果」和「增上果」。
「及于二果諸行,若于彼因」,從別人聽聞了法音,他就會觀察他的異熟果,增上果的諸行是不是滿意的!溉粲诒艘颉,彼二個苦果,內(nèi)異熟果也就是這個生死的苦果!溉粲诒艘颉⒈藴纭,假設(shè)這個人能觀察彼異熟果的因,異熟果的滅,他用什么因能滅這個異熟果,什么原因能令異熟果繼續(xù)的存在呢?這樣子。所以「若于彼因」,就是集諦;「彼滅」就是滅諦,那個異熟果是要完全滅掉的,那是要因滅才果滅的。所以「若于彼因、彼滅、彼趣滅行」,「彼趣滅行」,這個就是道諦,苦集滅道的道諦。
「彼趣」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彼向另一個如意的地方去了,叫「彼趣」。那么向什么地方去了呢?去那個寂滅相,諸法寂滅相,不可意言,向那里去了,就是涅槃了,向那里去。也就是那個「趣滅行」的那個道諦;「彼滅」就是滅諦;「彼因」就是集諦!讣坝诙梗@二果就是苦諦,這樣子四諦就具足了,「二果」是苦諦!溉粲诒艘颉梗痪褪羌B;「彼滅」是滅諦;「彼趣滅行」就是道諦,能滅除去諸行的惑業(yè)苦。
「如理作意」,他聽聞了佛法中的苦、集、滅、道這四種作意,聽聞了以后他能夠作意,能夠思惟、觀察!赣纱巳缋碜饕鉃榫壵姷蒙,由此如理作意,聽聞了佛說的法音,「從他聞音」,就是聽了苦、集、滅、道的法音。這里面呢,前面「先集資糧」,就是或者自己有什么樣的善知識,在佛法里面少少的栽培了一點。那么后來呢,就是聽聞殊勝的佛法了,苦集滅道這樣的佛法,語言文字的佛法。聽聞了這個佛法以后呢,能夠如理作意,這個人的善根很不錯了。聽聞了苦集滅道以后,他能如理作意的去思惟,這是很不容易了。就是前面思惟這個「二果」的苦諦;「彼因」的集諦;「彼滅」的滅諦;「彼趣滅行」的道諦,這樣的思惟。
「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就是得到「正見」,得到什么樣的正見呢?就是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在他內(nèi)心里面決定無疑了,他能得到這樣的正見,「正見得生」。這樣說正見得生,八正道里面的正見那是入了圣位了,在這里看似乎還沒入圣位,應該屬于加行位。
「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凈智見」,他若得到正見以后,當然他會繼續(xù)努力地修止觀,繼續(xù)努力地修止觀,暖頂忍世第一,再一剎那就初果了,就是見道了,從此次第就得了,成就了學和無學的清凈智。「學」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這是「學清凈智見」;「無學」呢?就是四果,四果的「清凈智見」,清凈智、清凈見,就是滅除去了見煩惱和愛煩惱,他得到了無漏的清凈的智慧了,所以叫「清凈智」。這個智和見呢,是一回事但是有點差別,「智」是決斷的意思,這件事決定是這樣子,沒有疑問了;這個「見」是推度的意思,就是要觀察是不是這么回事,我看一看、我想一想,我再深入地觀察一下是不是這么回事。是空的嗎?觀,要觀察、要推度。那么到這里說,清凈智、清凈見是無漏的境界,圣人清凈的不是有漏的事情。
地二、明永斷(分二科) 玄一、辨斷相(分二科) 黃一、標漸次
由此智見,無明及愛,永斷無余。
這個前面是說「趣清凈」,「從他聞音如理作意」,他向于圣道那里去,向于「學無學清凈智見」那里去。這底下第二科「明永斷」,「明永斷」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斷相」,第二科是「成經(jīng)說」!副鏀嘞唷估锩娴谝豢剖恰笜藵u次」,標出來他的次第。辨斷相,第一科是「標漸次」。
「無明及愛,永斷無余」。「由此智見」,由于這個「從他聞音,如理作意」就得到了正見。由正見開始,就修這個四念處,就是修習現(xiàn)觀。「由此智見,無明及愛永斷無余」,那么到初果的時候呢,就滅除去我執(zhí)、我我所見滅除這個,那么得了初果以后繼續(xù)地向前進,「無明及愛永斷無余」,到阿羅漢果,無明也斷了;愛也斷了,沒有剩余的,那么這就到無學的境界了。「無明及愛永斷無余」,這個「無明」呢,也就是執(zhí)著有我,那就是無明,在色受想行識里面,執(zhí)著有個我;或者是明明白白地認為這個常恒住不變異是我;或者是雖然執(zhí)著我,自己還糊糊涂涂,什么事我也不懂,可是事實上是執(zhí)著有我的。這個我見,由初果圣人把它消滅了,消滅了這個我見,就是分別我執(zhí)消滅了。那么繼續(xù)修四念處就是,由二果、三果、四果斷了愛煩惱,這無明的煩惱和愛煩惱「永斷無余」,沒有剩余地完全都清除了。
黃二、辨差別(分二科) 宇一、證慧解脫
由此斷故,于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
這是第二科「標差別」,標差別里面先說,「證慧解脫」。
「由此斷故」,由于「無明及愛,永斷無余」故。前面說是「境界愛」,還有一個「內(nèi)異熟果愛」,那么內(nèi)異熟果愛也就是我愛,愛著有個我;這個境界愛,就是我所愛了。這個「無明及愛永斷無余,由此斷故,于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因為你已得圣道了,那么成就了初果的時候,于彼所緣的境界,自己觀察自己過去的時候,在所緣的境界「不如實知」,不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那個時候沒有無漏的智慧明,是「無明」,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就「生受」,生出來執(zhí)著心,有受就有愛,就是這還子。現(xiàn)在你因為斷除去「無明及愛」的關(guān)系,「于彼」以前,你以前「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沒有這件事了,就是沒有這個無明觸了,「無明觸所生受」也沒有了。
我們沒得圣道,我們也沒有,也不是暖頂忍世第一,當然我們是外凡的境界。我們外凡的境界,若特別注意,這個正念也會出來,若不特別注意的時候,這「無明觸所生受」,我們還不懂。我們不管是遇見什么境界,都有無明與此相應,與我們的心相應,不知道是無我的,不知道一切法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分別這個事,沒有這種正憶念。現(xiàn)在因為得了圣道了呢,不同了,就是「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也沒有了。就是遇見什么境界的時候,他能保持正念,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
「由此斷故,永離無明」,因為把這個我、分別我執(zhí)斷了,就是永久他不會再,不可能再有了,「由此斷故,永離無明」。「于現(xiàn)法中,證慧解脫」,就在現(xiàn)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同色、聲、香、味、觸、法的這些幻化境界中,成就了無漏智慧的解脫,不迷惑了,所以叫做「于現(xiàn)法中,證慧解脫」。
宇二、證心解脫
若于無明觸所生受,相應心中,所有貪愛,即于此心得離系故,貪愛永滅。于現(xiàn)法中證心解脫。
這底下第二科,「若于無明觸所生受」,這是說我們,我們沒有成就圣道的人,我們這個內(nèi)心和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都是「無明觸」。無明觸有「無明觸所生的受」,所有的這個感受,與受相應的心里面,是有貪煩惱、有愛煩惱、也會有瞋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有的!赣跓o明觸所生受相應心中,所有的貪愛,即于此心得離系故,貪愛永滅」,因為現(xiàn)在得了圣道了,他這個內(nèi)心有光明的智慧與他同時活動,他雖然也見色聞聲,但是心里面沒有系縛;沒有貪煩惱的系縛;也沒有瞋煩惱的系縛,在心里不能系縛他。「故貪愛永滅」,所以這時候,他內(nèi)心的貪愛的煩惱永久的滅除了。
「于現(xiàn)法中證心解脫」,就在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里面,他成就了心解脫。他心里面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了,這些煩惱不能夠覆障他了,所以「證心解脫」。前面是「證慧解脫」,這是說「心解脫」,心解脫有個什么意味呢?有禪定的功夫,有禪定的功夫,有禪定的功夫使令心里解脫了,也就是沒有這個貪愛,沒有貪愛的煩惱,沒有「無明觸所生受」的煩惱,就是得到「心解脫」。
玄二、成經(jīng)說(分二科) 黃一、由無明滅得無生法
設(shè)彼無明不永斷者,依于識等受最為后,所有諸行后際應生,由無明滅故,更不復起,得無生法。是故說言:無明滅故行滅,次第乃至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
這是第二科「成經(jīng)說」。前面是「辨斷相」,這底下「成經(jīng)說」。這個聽聞了苦集滅道的正法,內(nèi)心里面能夠如理作意。
「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這應該在加行位來說,由加行位得了正見以后,繼續(xù)努力地精進修行,那么就得初果。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么就是得了阿羅漢果,這個階段當然這是要長時期地努力。長時期地努力呢?已經(jīng)得阿羅漢果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自然是清凈的。但是在沒得阿羅漢果之前的,初果、二果、三果圣人,他要時時地用正念保護自己心的清凈。若是沒得初果的這個四加行的人,他若是在阿蘭若處住,他常有正念保護自己,也是清凈,若是到塵勞的世界呢?就不一定,有的時候清凈,有的時候不清凈。說我們?nèi)羰浅蹰_始常常修四念處的話呢,亦復如是。你提起了正念的時候常常的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他的心也清凈。你把正念停下來,正念停下來就不行了,他心里面這無明、貪愛,就發(fā)生作用,就不清凈,自然是這樣子。這里是說呢?由開始得正見、到最后、到阿羅漢次第是這樣子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九(8)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九(10)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