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9)
卯二十六、依諸欲(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分五科) 巳一、諸欲愛味
于諸欲希求,或所期果遂,得已心定喜,至死而保愛。
巳二、諸欲過患
諸樂欲眾生,若退失諸欲,其色便變壞,如毒箭所中。
巳三、諸欲出離
巳四、諸欲自性(分二科) 午一、事欲
田事與金銀,牛馬珠環(huán)釧,女仆增諸欲,是人所耽樂。
午二、煩惱欲
攀緣沈下劣,變壞生諸漏,從此集眾苦,如船破水溢。
巳五、離欲功德
若永絕諸欲,如斷多羅頂,棄舍諸愁憂,猶蓮華水滴。
這是第二十六科「依諸欲」,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言」。分五科,第一科是「諸欲愛味」。這一共是六個頌,分五科,第一科是「諸欲愛味」,第二科是「諸欲過患」,第三科是「諸欲出離」,這愛味、過患、出離,這是前三個頌。第四個頌是「諸欲自性」,分兩科,第一科是「事欲」,第二科是「煩惱欲」,這是第四,第五個頌是「離欲功德」。這六個頌分五科,下邊第二科「長行」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舉依處」。
辰二、長行釋(分三科) 巳一、舉依處
此是義品中依諸欲頌。
「義品」也叫做《義足經(jīng)》,在我們漢文的藏經(jīng)里邊,有一部經(jīng)叫《義足經(jīng)》,就是舊的翻譯叫《義足經(jīng)》,玄奘法師的翻譯叫「義品」。這一品里邊「依諸欲頌」,「依諸欲」說出來這六個頌。這是「舉依處」,就是這六個頌的出處,出在「義品」里邊,這是第一科「依處」。第二科「別釋頌」,分五科,第一科解釋「第一頌」,分兩科,第一科「釋希求等」,「于諸欲希求」,解釋這一句。
巳二、別釋頌(分五科) 午一、第一頌(分二科) 未一、釋希求等
謂如有一,希求未來所有諸欲,為獲得故發(fā)勤方便,得巳現(xiàn)前耽著受用;如是希求及正受用所得諸欲,由此因緣生喜生樂。
「謂如有一,希求未來所有諸欲」,假設有一個人,他希求未來所有諸欲,就是希望我將來有很多很多令我滿意的欲,這是一個愿望,叫做「希求」!笧楂@得故發(fā)勤方便」,為了希望能夠得到所希望的欲,就是「發(fā)勤方便」,發(fā)起很多的行動,叫做「發(fā)勤方便」,「勤」就當行字講,勤者行也,就是「發(fā)勤方便」!傅靡熏F(xiàn)前」,采取了行動以后,這個人成功了,得到了很多的欲,很多的欲現(xiàn)在前!傅⒅苡谩梗谑呛跛蛺壑玫降倪@些欲,受用這些欲。
「如是希求及正受用所得諸欲,由此因緣生喜生樂」,這樣「希求」是愿,「得已現(xiàn)前」是成功了,「耽著受用」;成功了以后分三個階段,一個是愿,一個是得果,一個是受用!溉缡窍G蠹罢苡谩梗袂懊孢@樣子他有希求的愿,而后成功了以后,又受用所得的諸欲。「由此因緣生喜生樂」,他心里面非常的喜悅快樂,發(fā)了這樣的愿而后采取行動,就很順利的成功了,心里非?鞓,這是解釋「希求」!赣谥T欲希求 或所期果遂」,這個「所期」就是所希望的,「果遂」就是成功了!傅靡研亩ㄏ病≈了蓝邸,到了死的時候,心里面還是保護愛著,都不會說不愛了,都不會的,這是解釋「諸欲愛味」。
未二、結(jié)名愛味
如是總名諸欲愛味。
這是「結(jié)名愛味」,就是這樣子最初立愿,而后采取行動,一直到得到諸欲而后又受用,總起來名字叫「諸欲愛味」!钢T欲」是所欲的境界,「愛味」是受用這個欲,心里面有愛著心。
午二、第二頌(分二科) 未一、釋退失等
又彼希求及正受用所有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若退失時,隨彼諸欲戀著愛味,愛箭入心如中毒箭,受大憂苦或致殞歿。
這是第二科解釋第二個頌,第二個頌是「諸樂欲眾生 若退失諸欲 其色便變壞如毒箭所中」,解釋這第二個頌。第二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釋退失等」。
「又彼希求」,又彼人,那一個人希求諸欲,「及正受用」諸欲,「所有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他希求諸欲,受用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的諸欲事,「若退失」時,若是失壞了,不屬于他所有了,變壞了。這個時候,「隨彼諸欲戀著愛味」,隨順他以前在諸欲上的愛著,生起種種的愛著、樂著心。「愛箭入心」,現(xiàn)在這個時候,他以前的愛,現(xiàn)在就變成箭了,這個愛著心,愛就是成了箭了,「入心」,射入他的心里面去,這個時候就苦惱了。說一個譬如,「如中毒箭」,像有毒的箭射到他身體里邊去了,「受大憂苦」,心里面非常的苦惱,「或致殞歿」,或者因此而死掉了。這是「釋退失等」。
未二、結(jié)名過患
如是名為諸欲過患。
這是第二科「結(jié)名」叫做「過患」,這是第二科,受到這個愛著諸欲,就有這種過患,有這種過失,有這種災患。
《披尋記》七○四頁:
愛箭入心等者:此中毒箭,喻彼苦受,樂受變壞所生苦故。《集論》中說:變壞故,是有色義。是故頌言:其色便變壞,心心所法,假名色故。
「愛箭入心等者:此中毒箭,喻彼苦受」,為毒箭所中,就譬喻他這苦的覺受,「樂受變壞」了,「所生」的「苦」惱就像這樣子。「《集論》中說:變壞故,是有色義」,這個色有變壞的境界,叫做「有色義」!甘枪薯炑裕浩渖阕儔摹,這個頌上說,「其色便變壞」,實在就是他退失諸欲的時候,這個色就是他這個生命體的四大,也隨著有轉(zhuǎn)變,也就是中間敗壞了。而這上面說,「心心所法,假名色故」,這上面說色變壞,實在不是色,是他的心,他這個心為苦惱所破壞了,心變壞了,色也就變壞了,不是兩回事,所以叫做「其色便變壞」。如毒箭所中,這件事是你愛著諸欲,諸欲若變壞的時候,你就苦惱。如果說你雖然有諸欲而不愛著,諸欲變壞的時候,心里不苦惱,心就沒有事;所以現(xiàn)在說有這樣的過患,就是因為你愛著的關(guān)系,你愛著,你就有這個問題。
午三、第三頌(分二科) 未一、釋遠離相(分二科) 申一、舉毒蛇喻
又復毒蛇,譬諸欲境;毒蛇首者,譬諸欲中所有愛味。若諸愚夫愛味諸欲,貪著受用,如蛇所螫。
這是第三科解釋「第三頌」,第三個頌就是「若遠離諸欲 猶如毒蛇首 彼于愛世間 正念能超度」,解釋第三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遠離」的「相」貌,「若遠離諸欲」這幾句話。分兩科,第一科「舉毒蛇」的譬「喻」。
「又復毒蛇,譬諸欲境」,這個有毒的蛇,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你所愛著這一切欲的境界,欲的境界就像毒蛇似的!付旧呤渍,譬諸欲中所有愛味」,這就是譬喻諸多的欲中,你所有的愛味,你在享受諸欲的時候,心里面有愛著心,這就叫做「毒蛇首」!溉糁T愚夫愛味諸欲,貪著受用」,若是這些糊涂人,他愛著這個諸欲的境界,貪著受用諸欲,「如蛇所螫」,就像被蛇咬住了,被蛇的毒所傷害了,這是舉毒蛇的譬喻。第二科是「不生愛著」。
申二、不生愛著
若有多聞諸圣弟子,遠離諸欲所有愛味,如毒蛇首,終不愛染而受用之,廣說乃至不生耽著;彼于諸色所有貪愛,乃至于觸所有貪愛,皆能調(diào)伏斷滅超度。
「若有多聞諸圣弟子」,假設有一個人是佛教徒,他能多聞佛法,聽聞佛法講到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這樣的圣人的弟子。「遠離諸欲所有愛味,如毒蛇首」,學習佛法都是圣弟子,都是佛弟子,他能夠遠離這一切欲,對于這一切的欲沒有愛味,遠離諸欲的愛味,他不愛著諸欲。為什么不愛著諸欲呢?「如毒蛇首」,他能觀察諸欲就像毒蛇的頭,毒蛇的口要咬人,有毒。「終不愛染而受用之」,他就不會愛著這些諸欲,就不會去受用諸欲了。
「廣說乃至不生耽著」,「廣說乃至」,這里邊有一點差別,譬如說原來佛教徒也是一般凡夫,他也是愛著諸欲,但是聽聞佛法以后,得到了理智,有了聞思修的智慧了,他就改變自己修不凈觀,觀察這個欲是毒蛇,他慢慢地就調(diào)伏了自己的愛著心,所以「廣說乃至不生耽著」,他就不生愛著心。雖然有很多的欲,但是心里面不執(zhí)著。
「彼于諸色所有貪愛,乃至于觸所有貪愛,皆能調(diào)伏斷滅超度」,那一位佛教徒,對于色的貪愛心,對于聲、香、味、觸,「乃至于觸」,身所接觸的一切境界,這些愛、貪著心皆能調(diào)伏,全部能夠用止觀來調(diào)伏,能調(diào)伏自己的愛著心。當然這不是說一句話,這是長時的用止觀來調(diào),今天也作如是觀,明天也作如是觀,修奢摩他,又修毗缽舍那,長時期這樣子!附阅苷{(diào)伏」,雖然有很重的愛,但是也能夠消滅這種愛著心,能斷除這愛著心,能超越這個愛著心,不為愛著所苦。
未二、結(jié)名出離
如是名為諸欲出離。
這是「結(jié)名出離」。這樣子,這位佛教徒,就能從這個諸欲中解脫出來,不為毒蛇首所傷害了,第三個頌是這樣意思!溉暨h離諸欲,猶如毒蛇首」,若是一個佛教徒,你心里面有了智慧,愿意棄舍這一切欲,怎么棄舍呢?就觀察這些諸欲像毒蛇的首似的,你這樣觀察的話,你就能解脫了。「彼于愛世間,正念能超度」,對于貪著愛的這種世間,你有了聞思修智慧的正念,能解脫一切欲的,這第三個頌解釋完了。
午四、第四頌及第五頌(分二科) 未一、總標列
又諸欲自性,略有二種:一者、事欲,二者、煩惱欲。
這是第四科解釋「第四頌及第五頌」,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列」。
「又諸欲自性」,又凡夫所遇諸欲的體性,「略有二種」不同,「一者,事欲,二者,煩惱欲」,有這兩種不同,這是標列出來。第二科是「隨別釋」,別釋這兩種欲,分兩科,第一科先解釋這個「事欲」,「事欲」就是解釋這第四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初半頌」,解釋第四個頌的初半頌。第四個頌就是「田事與金銀 牛馬珠環(huán)釧」,這是初半頌!赋醢腠灐褂址秩,第一科「標列」它的「體性」。
未二、隨別釋(分二科) 申一、事欲-第四頌(分二科) 酉一、釋(分二科)
戌一、初半頌(分三科) 亥一、標列體性
事欲有二:一者、谷。彼所依處,謂田事。二者、財。彼所依處,謂金銀等事。
「事欲有二」,這個「事欲」有兩種不同,「一者,谷。彼所依處,謂田事。」這個「事欲」,這個「事」是所欲的境界,叫做事,所欲之境名之為「事」。這個「煩惱欲」是能欲之心,就是煩惱;「事欲」是已經(jīng)有了所欲之境,是你所有的。事欲有兩種,第一個是「谷」,谷所依止的地方就是「田」,這個谷是由田地里邊生長出來的,這個「田」就是個「事」,它能生出谷來,為你所受用!付摺⒇敗,第二個就是財,財是什么呢?「彼所依處,謂金銀等事!惯@個「財」所依止處就是黃金和白銀,加上鈔票這一類的東西,這叫做「財」。這一個「谷」,一個「財」都是所欲,所有的欲都是從這里出來的。這是標列出來「事欲」的體性,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釋彼依處」,分兩科,第一科是「標決定」。
亥二、釋彼依處(分二科) 天一、標決定
何以故?諸求谷者,必求田事;諸求財者,必求金銀等事。
「何以故?」這是先問,什么原因是這樣子?「諸求谷者,必求田事;諸求財者,必求金銀等事」,這是「標決定」。為什么谷所依處是田事?財所依處是金銀等事呢?「諸求谷者」,很多人生活所需的食品,求這個谷,「必求田事」,決定要求之于田,從這個大地生出來谷,離開這個是沒有谷的!钢T求財者,必求金銀等事」,從這里得到財,這是決定的。這下邊第二科「隨別廣」,廣釋這件事。
天二、隨別廣
求金銀等復有二種:一者、事王,二者、商賈。
「求金銀等復有二種」,求財富的人還有兩種不同,「一者、事王」,第一個是為國王做事,為國王做事叫「事王」,也就是為政府做事!付摺⑸藤Z」,行商作賈,做生意的人,有這兩種不同。
亥三、明彼方便(分二科) 天一、于求谷等
求谷求田,方便須牛。
這是第三科「明彼方便」,求這種種的方法。分兩科,第一科「于求谷等」!盖蠊取够蛘呤且盖筇铩,求谷求之于田,沒有田就去求田,多買一點土地;但是求田的時候,就「方便須」要「牛」來耕田,才能出來谷的,所以還須要牛。
天二、于求財(分二科) 地一、事王
求財事王,方便須馬。
這是第二科「求財」,分兩科,第一科是「事王」。「求財」如果若是為國王作事,那個「方便」就是須要有「馬」,這樣子交通工具還是很重要的。下邊第二科是「商賈」,分兩科,第一科「舉勝方便」。分兩科,第一科是「列諸事」。
地二、商賈(分二科) 玄一、舉勝方便(分二科) 黃一、列諸事
求財商賈所有方便,若金銀等共相應者,謂諸寶珠;金銀異類不相應者,謂環(huán)釧等。
「求財商賈所有」的「方便」,所有的手段,所有的行動!溉艚疸y等共相應者」,這個金、銀、鈔票這些東西,大家都是使用它的,叫做「共相應」,都合適的!钢^諸寶珠」,就是這些寶珠,這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當然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就是鈔票!附疸y異類不相應者」,和這個金銀不同類的,不是普遍合適的!钢^環(huán)釧等」,這個環(huán)釧等,這些裝飾品,也是用這個金銀寶物做成的,這個是「不相應」,就是普遍的不是大家共同使用,有的人用,有的人不用,所以叫做不相應。這是列出來諸事,下面「明最勝」。
黃二、明最勝
此舉最勝。
這里邊說到金銀,說到寶物,說到環(huán)釧等,這是最殊勝的,還有其它的不只于此。
《披尋記》七○五頁:
求財商賈所有方便等者:此中方便,略舉二種:一者、寶珠。此與金銀種類同故,眾共受用,名共相應。二、環(huán)釧等。此與金銀異類,非共受用,名不相應。
「求財商賈所有方便等者:此中方便,略舉二種:一者、寶珠。此與金銀種類同故」,這個寶珠和金銀是一類,都是屬于寶,都是人所重視的!腹彩苡谩姑小腹蚕鄳,大家都是這樣使用到,叫「共相應」。「二」是「環(huán)釧等」,「此與金銀異類」,不是同類的,不是共受用,那叫做「不相應」。
玄二、例余當知
若買賣言說事務,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余當知」。前邊說這些事情,現(xiàn)在說「若買賣言說」,是做商賈的人,當然有很多的宣傳,所以叫做「言說事務」!府斨挂彩且粯樱瑥倪@里面求財。
戌二、后半頌(分二科) 亥一、舉助伴(分二科) 天一、女
積集如是財谷事已,受用戲樂所有助伴,謂諸女色。
這是第二科「后半頌」!柑锸屡c金銀,牛馬諸環(huán)釧」,這半頌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下半頌,「女仆增諸欲,是人所耽樂」,解釋這個頌。
「積集如是財谷事已」,這個人他積集了這么多的財,積集了這么多的谷,這些事情做好了以后!甘苡脩驑匪兄椤,你受用這些財富做種種戲樂的時候,不會就你一個人,一定要有個助伴幫助你,和你合作共同受用的!钢^諸女色」,這是個助伴。
天二、仆
若未積集,招集守護及息利中所有助伴,謂諸僮仆。
「若未積集,招集守護及息利中」,這是第二科「仆」。若是你現(xiàn)在還沒有積集這個財谷,還沒有積集,想要積集的時候,你要招集一些人,招集這些人給你守護,你招集來人的時候,要守護你所積集的這些財谷等。「及息利中」,你這個財谷還能生利息的,做這些事情也要有助伴,「所有助伴,謂諸僮仆」,就是你的員工這些人。
亥二、釋耽樂
如是財谷積集廣大,于此處所耽樂不舍。
這是第二科解「釋」這個「耽樂」,「是人所耽樂」,解釋這個「耽樂」!傅ⅰ购汀笜贰苟际菒鄣囊馑,愛著、愛樂這樣意思!溉缡秦敼取,你「積集」了很多很多,「于此處所耽樂不舍」,對于所集的這些財谷,那你就在這里邊愛著,而不會棄舍的了,就在享受了。
酉二、結(jié)
如是一切皆名事欲。
這是結(jié)束前面這一段,所謂「事欲」就是這些東西,這些財富,這些事欲。
《披尋記》七○五頁:
若買賣言說事務等者:此亦求財商賈所有方便,由是說言當知亦爾。
申二、煩惱欲-第五頌(分二科) 酉一、初半頌(分三科) 戌一、攀緣
煩惱欲者:諸于事欲隨逐愛味,依耽著識,發(fā)生種種妄分別貪。
前面「事欲」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什么叫做「煩惱欲」,就是第五個頌,「攀緣沈下劣」,這「沈」念「ㄕㄣˇ」,但是在這里應該念「ㄔㄣˊ」,「變壞生諸漏 從此集眾苦」,解釋這第五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初半頌」,先解釋初半頌,就是「攀緣沈下劣 變壞生諸漏」,先解釋這個,分三科,第一科是「攀緣」。
「煩惱欲者」,前面這個事欲解釋完了,這以下解釋煩惱欲,就是能愛著事欲的心,當然就是煩惱說的!钢T于事欲隨逐愛味」,就是這個人,他得到了很多的財富以后,他的心就隨逐愛味去了,隨著愛心去轉(zhuǎn)動。「依耽著識,發(fā)生種種妄分別貪」,這個「耽著識」,就是你的分別心,你的心里邊有耽著。這個「識」是指心王說的,這個心王發(fā)生出來種種虛妄分別的貪愛心,貪愛心就是心所了;這個識里邊有貪著心,有貪愛所以叫做「耽著識」。這是說「攀緣」,是這樣子解釋。下面第二科「沈沒下劣」。
戌二、沈沒下劣
又于事欲,由煩惱欲令心沈沒,成下劣性。
「又于事欲,由煩惱欲令心沈沒」,又于此人對于這個所欲的事,由于內(nèi)心里面有煩惱的欲,來愛著這個事欲,所以「令心沈沒」,使令這個清凈心就不顯現(xiàn)了,就沈沒失掉了!赋上铝有浴,這個染污心活動起來,這個貪心、愛著心、憤怒,都是在一起,這樣子使令你的心不高尚了,鄙劣了,「成下劣性」,是這樣子的。
戌三、變壞生諸漏
若彼事欲,變壞散失便生諸漏,愁嘆憂悲種種苦惱,纏繞其心。
下面第三科「變壞生諸漏」,第五個頌「攀緣沈下劣 變壞生諸漏」,就是這一句。
「若彼事欲」,若彼所愛著的事欲,如果沒有財富,什么都沒有了,所愛著的欲就沒有了,所以所愛著的欲「變壞」了,就是「散失」沒有了!副闵T漏」,就因此會引生出來又很多的煩惱,前邊是愛著喜樂,現(xiàn)在變成了「愁嘆憂悲種種苦惱」了!咐p繞其心」,他的心為愁嘆憂悲種種的苦惱所纏繞,所困擾。這是「變壞生諸漏」。
酉二、后半頌
彼由如是,于現(xiàn)法中諸漏蔽伏,無有對治;猶如船破水漸盈溢,招集當來生老病等種種苦惱。
這是解釋「后半頌」,這后半頌就是「從此集眾苦 如船破水溢」,解釋這句話。
「彼由如是」,彼人由于這樣的情形,先是滿意的,后來所愛著的事欲破壞了,心里面苦惱了。如是「于現(xiàn)法中諸漏蔽伏」,很多很多的煩惱蒙蔽他的心,來伏他的心,他這個心為這些諸漏所壓伏,這個壓力很大!笩o有對治」,他沒有方法能夠消除這么多的苦惱,消除這么多的煩惱,他不能,他就為這些苦,為內(nèi)心的煩惱所困擾!釜q如船破水漸盈溢」,就像那個船破了的時候,水就流到船里面,滿滿的水,滿到船里面,船里面都是水了,這樣船就危險,一定是要沈下去了。說是我們愛著諸欲而諸欲失壞了的人,心里面最初是貪愛喜樂,后來變成種種的愁嘆憂惱的時候,他就「招集當來生老病等種種苦惱」,原來還沒有這個,由于你這樣的愛著和苦惱愁憂,就招集來將來的生老病死的苦惱,種種的苦惱都來了。這是解釋這個后半頌,「從此集眾苦 如船破水溢」。
午五、釋第六頌(分二科) 未一、初半頌
若于諸欲已得出離,便能永絕隨欲愛味,發(fā)起貪著諸染污識;猶如斷截多羅樹頂,不復生長。
這是第五科解「釋第六頌」,第六頌是「若永絕諸欲 如斷多羅頂 棄舍諸愁憂 猶連華水滴」,解釋這第六頌。分兩科,第一科是先解釋「初半頌」,就是「若永絕諸欲 如斷多羅頂」。
「若于諸欲已得出離」,若這個人是佛教徒,他聽聞佛法,知道欲是苦,所以能夠修學四念處,就能從諸欲里邊出離,從這個欲里邊解脫出來了!副隳苡澜^隨欲愛味,發(fā)起貪著諸染污識」,對于欲的染著、貪著的這些染污心,也都解脫了。「猶如斷截多羅樹頂,不復生長」,說出一個譬喻,就像把這個多羅樹的頂,把它截斷了,然后這個樹就不復生長了,有這種事情。這樣子,你能夠修四念處,把諸欲斷了以后,這個愛味斷了事欲,煩惱欲也隨著都沒有了,就解脫了。
未二、后半頌
又彼事欲可愛、可樂乃至可意,若變壞時,非清凈識諸憂愁等一切苦惱,皆不得;如連華葉,水滴不著。
這是解釋后半頌,「棄舍諸愁憂,猶連華水滴」,解釋這個頌!赣直耸掠,彼所愛著的事欲,這些財富,這個財富很多,有很多的房地產(chǎn),很多的鈔票,是「可愛」的,是可歡喜的,這是令你滿意的、「可意」的。「若變壞」的「時」候,「非清凈識諸憂愁等一切苦惱,皆不得住」,因為你心里面有四念處的正念,所以這個欲變壞的時候,你心里面沒有煩惱,這個煩惱不能存在,它不能生起!溉邕B華葉,水滴不著」,像那個連華的葉,這個水滴在那上,雖然有水滴,但是它不著,它能解脫,像你內(nèi)心里邊有四念處觀的正念,這愛著也不著你,這些染污心不著在上面,也就得清凈了。這是把六個頌解釋完了。下邊是「略辨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巳三、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
這先是「標」。底下第二科解「釋」,先解釋「自性」,未一、是自性。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自性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諸欲愛味、過患、出離,三種自性。
「謂薄伽梵」,就是指佛!复酥新允尽,簡要的開示我們,什么叫做「諸欲」?什么叫做于諸欲的「愛味」?什么叫做愛味的「過患」?什么叫做「出離」?這三種法的體相。從這科文上也看得很清楚,第一個頌就是諸欲的愛味,第二個頌就是諸欲的過患,第三個頌就是諸的出離,這是前三個頌。
未二、功過
又顯愛味能為過患,及彼出離所有功德。
這第二科是「功過」!赣帧故呛笕齻頌,「田事與金銀」這后三個頌。后三個頌的前兩個頌,就是「顯」示這「愛味能為過患」,這諸欲雖然是有很多的事欲,但是你若愛著的時候,才令你有過患,你若不愛著就沒有過患!讣氨顺鲭x所有功德」,就是最后一個頌:「若永絕諸欲,如斷多羅頂,棄舍諸愁憂,猶蓮華水滴」,這最后一個頌,顯示出離諸欲的功德,就沒有一切苦惱了。
午三、結(jié)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結(jié)束這一段文。
《披尋記》七○六頁:
今當略辯上所說義等者:此中二義:初義,配屬前三頌;后義,配屬后三頌應知。
卯二十七、造賢善(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于過去無戀,不希求未來;現(xiàn)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
一共是分二十七科,現(xiàn)在是最后二十七「造賢善」,這個科的名字叫「造賢善」,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言」。這是一個半頌,一共是六句話。下邊第二科「長行」的解「釋」。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舉依處
此是造賢善頌。
這是「造賢善頌」,這是造作賢善的頌,就由五種的觀行,使令你得解脫,就是叫「造賢善頌」。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依處」,造賢善頌里邊的頌,分兩科,第一科是「依處」,第二科是「別釋頌」。分三科,第一科「標修梵行」。
巳二、別釋頌(分三科) 午一、標修梵行
謂如有一,于佛所證法毗奈耶獲得凈信,以正信心棄舍家法,趣于非家;由五種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凈。
「謂如有一」,這是說有一個人,「于佛所證」悟的「法」和律,「獲得凈信」,得到清凈的信心,這個清凈的信心,就是你對佛所證悟的法、律,有了信心以后,就能使令你三業(yè)清凈,所以叫做「凈信」。這可見這個「信」是很深刻的,有人有了信心,而還不清凈,那就表示他信的不夠深刻,現(xiàn)在是說信的很深刻的!敢哉判臈壣峒曳ā梗羞@樣很清凈的信心,這個時候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就是棄舍了家法,棄舍了煩惱的家,「舍家法」其實就是棄舍了欲。「趣于非家」,趣者往也,就是往到?jīng)]有煩惱,沒有欲的那個地方去了,「非家」,到那個地方。所以我們出家人到外邊做事回來,你不要用那「我回家去」,不要用這個字,頂多說我回到寺朝上去,我回佛學院去,不要說回家去,不要用那個字,F(xiàn)在我們學這個《瑜伽師地論》也是說「非家」,「趣于非家」,在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也是用這個字,叫「非家」,是這樣說。
「由五種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凈」!溉び诜羌摇,到「非家」去干什么?到那去做什么?「由五種相,修行梵行」,就是修這五種梵行,使令你的三業(yè)究竟「清凈」,是這樣意思。這是「標修梵行」,由五個相貌修行梵行,這是標。下邊「別釋五相」,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是「無戀」,第一個相貌。
午二、別釋五相(分二科) 未一、釋(分五科) 申一、無戀
謂能舍離居家諸行,無所顧戀;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是名初相。
「謂能舍離居家諸行,無所顧戀」,第一個相貌就是這個人,他能夠舍離他的家,家里邊就是這一切的「諸行」,就是諸欲,把這些諸欲能舍。「無所顧戀」,他為什么能夠舍呢?就是對這些欲都不顧戀了,不留戀,不愛著了,所以他就是離開了家!敢嗖痪壉诵纳窇,還起染著」,這是那么回事,他是聽聞了佛法,發(fā)生了信心,一時的勇猛,他就能無所顧戀的可以出家,但是出家后頂多是兩個星期,心里面是不留戀,過了兩個星期以后,可能還是要想家了,F(xiàn)在這里說「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出了家以后,也不再緣念彼原來的家,心里面就追戀,就會有愛著,「還起染著」心,不會的,不這樣做!甘敲跸唷,五種梵行這是第一種梵行。當然也有的人棄舍了,他就是心清凈了,也有這種人;但是也有不是這種的,就是短時期的可以不顧戀,但是過了一個時期,就是又有顧戀。
那為什么說「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呢?就是你來到「非家」以后,「非家」這個地方給你一個四念處,你心里面有四念處的正念,常這樣修行的時候,所以「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是那么回事。并不是初發(fā)信心就是圣人,你若是初果圣人,也還是有欲,還是有欲的。說是他不追戀,還起染著,就是因為你心里面有一個法門,有一個法門。我們現(xiàn)時代的佛教,密宗好像比以前盛,盛起來,學的人多。密宗怎么回事?密宗就是你一參加到里邊去學,他就給你一個法門,你要修法,一天要修幾支、幾座,早晨起來要修,午前要修,午后要修,晚間要修,常常修。我們顯教怎么回事呢?你出家以后,你師父有給你一個法門嗎?這就是個問題。譬如說光是學一學,你不修四念處,就是你心里沒有法門,沒有法門的時候,你也不是圣人,你原來的欲,它能自然的就不動嗎?不會的,所以這是個問題。所以「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是名初相」。
申二、無希
又于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不生希望;亦不愿求當來人天所有諸行,修行梵行。是第二相。
這是第二個梵行。「又于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出家以后,很多信心的居士對于出家人有恭敬心,就給你很多的利養(yǎng),對你很恭敬,那么你出了家以后,就得到這么多的利養(yǎng)恭敬,心里面也不愛著,對這個也不執(zhí)著。又于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不生希望」,雖然有,心里面不希望。對于「未來種類」,未來的時候,「種類」就是和現(xiàn)在同一種類的,也還是利養(yǎng)恭敬,「不生希望」。我將來得到更多的、更好的利養(yǎng)恭敬,我現(xiàn)在得到利養(yǎng)恭敬心里面愛著,我將來得到更多的,我看你們能夠修大廟得到很多的利養(yǎng),我也不次于你,我若活動活動也是一樣的,心里面沒有四念處,光是在利養(yǎng)這些事情上活動。結(jié)果是什么樣子?心里面沒有四念處,那個心是什么樣子?這里邊就告訴我們,第二個梵行,「于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不生希望,不執(zhí)著;未來的利養(yǎng)恭敬,心里面也不執(zhí)著,不執(zhí)著這件事。
「亦不愿求當來人天所有諸行,修行梵行」,這是第二個意思,這又不同了。有的修行人,一天也持戒清凈用功修行,他目的,我將來要在人間得人間的富貴,或是得到天上的富貴,還是這個,他目的不是想要得涅槃,F(xiàn)在這里說這個修行人,他現(xiàn)在不求利養(yǎng)恭敬,未來也不求利養(yǎng)恭敬,「亦不愿求當來」,來生人天的所有富貴,也還是欲,不是因此而修行梵行的,是為得圣道,為得涅槃而修行圣道的。「是第二相」,這是第二個梵行的相貌。
《披尋記》七○六頁:
又于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等者:依現(xiàn)所得利養(yǎng)恭敬心生味著,由味著故,發(fā)起未來種種分別思惟,是名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依此諸行,希求未來還得如是種類利養(yǎng)恭敬,與此相違,名不希求未來。
「又于現(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等者:依現(xiàn)所得利養(yǎng)恭敬心生味著」,愛著這個利養(yǎng)恭敬,那個人有大護法,我沒有大護法,或者我的護法不是那么樣富貴,就是在這上用心分別,這都是不對的!甘敲F(xiàn)法利養(yǎng)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是這樣意思!敢来酥T行,希求未來還得如是種類利養(yǎng)恭敬,與此相違,名不希求未來」,這么講。
申三、觀察(分二科) 酉一、釋(分三科) 戌一、于法安立
又于現(xiàn)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及彼安立,能正觀察。
前面這個地方,如果我們能這樣子,我們的心就有了時間,也有了精神在四念處上多用功。如果你不修學四念處,你就在名聞利養(yǎng)上,于是乎對于在家居士也就有煩惱,就會去爭這個有錢的護法,去拉攏,如果我的護法,不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就有這些問題。如果你在這上用心分別,你不用說就知道你心里面沒有四念處了,你不用說就知道的。這樣說,如果我們出家人是這樣子,只是有個外表是出家人,內(nèi)里邊沒有真實的功德莊嚴,這就是佛法的衰相,要知道。
「又于現(xiàn)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這是第三個梵行的相貌;第一個相貌就是「無戀」,第二個相貌是「無希,看這文上,「于過去無戀,不希求未來」,這是兩個相貌,F(xiàn)在第三個是「觀察」,就是「現(xiàn)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于」諸「法安立」。
「又于現(xiàn)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及彼安立,能正觀察」,其實主要還是這一個梵行相。這一位舍了家,棄舍家法,趣于非家的這個人,他有第三個梵行的相貌,是什么呢?「于現(xiàn)在五取蘊」,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我們以前講過這個「取蘊」,這個蘊是由取而有,煩惱叫做「取」,由煩惱而有這個「蘊」,有了這個五蘊以后又引起煩惱,所以叫做「取蘊」!赣诂F(xiàn)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這個蘊是個總名,別名就是色受想行識,色蘊乃至識蘊這些諸法。
「及彼安立,能正觀察」,「及彼安立」是什么呢?就是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依五蘊而宣說的四念處,宣說的這些圣道,宣說的三十七道品,或者「安立」,依彼五蘊所安立的這些法門,就是能詮顯的這些圣道!改苷^察」,也就是說你依據(jù)佛所安立的法門,去觀察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就是修四念處,「能正觀察」。這個「正觀察」,就是契合佛說的法門,而不是自作聰明種種的事情,佛告訴你這樣觀察,你就依教奉行,不要自作聰明,這就是修四念處。你這樣修四念處,那么你才能夠無所顧戀,對于這一切的名聞利養(yǎng),心里面不執(zhí)著。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高僧常和國王大臣來往,當時有一個大臣對他說,說你是出家人修行的,怎么常和國王大臣到這富貴人家里邊來往呢?這個法師說:「我觀這國王大臣和貧窮人,無有二相。」這個人說的也是很好,這就是這個人,他常常修學圣道,所以他會說出這么一句話來,當然你若學習佛法,也會說出這么一句話。這里邊是說,你的第三個梵行就是修四念處。
《披尋記》七○六頁:
又于現(xiàn)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等者:如《集論》說:何故名取蘊?以取合故,名為取蘊。何等為?謂諸蘊中所有欲貪。又說:變現(xiàn)相是色相,領(lǐng)納相是受相,構(gòu)了相是想相,造作相是行相,了別相是識相。又復廣說建立色蘊,乃至建立識蘊。(《集論》一卷一頁二頁三行)此中諸義,隨應當知。由是于諸法中能正觀察。
「又于現(xiàn)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等者:如《集論》說:何故名取蘊?以取合故,名為取蘊。何等為。俊故裁唇凶觥溉 ?「謂諸蘊中所有欲貪」,就叫做「取」!赣终f:變現(xiàn)相是色相,領(lǐng)納相是受相,構(gòu)了相是想相,造作相是行相,了別相是識相。又復廣說建立色蘊,乃至建立識蘊」,這個經(jīng)里面解釋五蘊的相貌,「(《集論》一卷一頁二頁三行)此中諸義,隨應當知」,隨《集論》上所解釋的應該知道!赣墒怯谥T法中能正觀察」。
戌二、于身語意(分二科) 亥一、舉身行
又于現(xiàn)法及當來世諸身惡行,及惡果報,謂我于身不應發(fā)起所有惡行,廣說如經(jīng);乃至應斷身諸惡行,修身善行。
前邊是「于法安立」這樣觀察,現(xiàn)在是第二科「于身語意」要做觀察。分兩科,第一科「舉身行」。
「又于現(xiàn)法」,就是又這一位出家人在「現(xiàn)法」,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及當來世諸身惡行」,「當來世」就是將來,身體所做的「惡行,及惡果報」,你有惡行就有惡果報。「謂我于身不應發(fā)起所有惡行」,我不應該做有罪過的事情!笍V說如經(jīng);乃至應斷身諸惡行,修身善行」,這個修行人能作如是觀。這是「舉身行」,下邊「例語意行」。
亥二、例語意行
語、意善行,當知亦爾。
就是現(xiàn)法當來世的語行、意行,你若做惡行,也會有惡果報;所以我現(xiàn)在對我的語、意,不應該發(fā)起所有的惡行,能有這樣的智慧觀察。這是觀察身語意,下面第三科于「去來今」。
戌三、于去來今
又于色等諸蘊,能隨觀察去來今世,皆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由無我故,于彼一切不執(zhí)我所,乃至于彼不執(zhí)為我。
「又于色等諸蘊,能隨觀察去來今世」,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有過去的,有未來的,有現(xiàn)在的,這三世的五蘊都是無常的,都是有變動的!笩o常故苦」,因為不長久,它就苦惱。譬如說這個苦惱的事情,原來沒有,忽然間有了,未有而有,這就叫做「無常」;有已還滅,也叫做「無!埂N从卸,沒有苦,忽然間有苦,所以叫做「無常故苦」;有已還滅,你有滿意的事情,忽然間滅了,也是無常,也是苦,有壞苦、有苦苦,還有一個行苦,都是無常的!缚喙薀o我」,苦惱的事情,苦是逼迫性,你不愿意苦也得受著,你不得自在,我是自在義,你受苦就是不得自在,就表示沒有我的意思,此中無有我也。
「由無我故,于彼一切不執(zhí)我所」,所以樂也不執(zhí)著我所,苦也不執(zhí)著我所,無我、無我所,究竟的觀察無我、無我所,就到了畢竟空的境界了。「乃至于彼不執(zhí)為我」,不執(zhí)我所,也不執(zhí)有我,觀一切法,由無常觀到無我,這是說到修無常觀,修苦觀,修無我觀。這是「于去來今」,第二科是「結(jié)」束。
酉二、結(jié)
如是如實正慧觀察,是第三相。
這是第三個梵行的相貌。下面第四個是「無奪」。
申四、無奪
又依初法毗缽舍那,諸根成熟,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于當來世通達增長,非諸王等所能劫奪,是第四相。
「又依初法毗缽舍那」,這個「初法」是什么呢?就是前邊你修四念處,修無常觀,修無我觀,這是在由外凡進入到內(nèi)凡的時候;現(xiàn)在「初法毗缽舍那」,就由內(nèi)凡進入到見道了。見道初果須陀洹,就是「初法毗缽舍那」,初開始見到緣起法了,這時候的毗缽舍那觀。這個毗缽舍那觀是怎么回事呢?是「諸根成熟」,就是由外凡而內(nèi)凡的時候,這個信、進、念、定、慧成熟了,或者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也都成熟了,都圓滿了,所謂圓滿成熟就是有功能得圣道了,是這個意思。
「于當來世通達增長」,就是一剎那以后,在內(nèi)凡的時候是現(xiàn)在,一剎那以后到了初果了,這叫做「于當來世通達增長」,你通達無我義了,而這個智慧還要繼續(xù)增長的。你得到了圣道了以后,這個圣道的境界,「非諸王等所能劫奪」,也不是國王,也不是土匪,他能夠奪你的圣道,這個圣道是不可破壞的。這是「第四」個梵行「相」。
《披尋記》七○七頁:
又依初法毗缽舍那等者:謂住現(xiàn)法能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諸所有智,是名初法毗缽舍那。
「又依初法毗缽舍那等者:謂住現(xiàn)法能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就是你現(xiàn)在努力修行,你現(xiàn)在這個生命體上,你就能夠入于見道位,「能入正性離生」。這個「正性」就是無我我所,這個清凈無漏的境界;「離生」就遠離一切煩惱了。這樣的人「諸所有」的「智」慧,是「名初法毗缽舍那」。
申五、無動
又依第二法毗缽舍那,于現(xiàn)法中涅槃功德能善增長,非諸煩惱及隨煩惱所能傾動,是第五相。
「又依第二法毗缽舍那」,這是第五個無動,第五個梵行相貌就是「無動」。這是第二法,第二法就是見道以后,你繼續(xù)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叫「第二法毗缽舍那」。「于現(xiàn)法中涅槃功德能善增長」,你能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就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了,這是現(xiàn)法的涅槃功德。你這樣智慧的觀察,你能夠善巧方便的努力修行,繼續(xù)的增長,那就得阿羅漢果了!阜侵T煩惱及隨煩惱所能傾動」,這個時候你已經(jīng)得阿羅漢的圣道了,所有貪瞋癡根本的煩惱,及隨煩惱都不能動搖你,你就算不入定,心里面也是清凈的!甘堑谖逑唷,這是第五個梵行的相貌。
未二、結(jié)
由此五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凈。
這是第二科「結(jié)」束!赣纱宋逑,修行梵行,令善清凈」,使令你的心由惡而善,由染污而清凈,得了圣道,得了阿羅漢果,這是結(jié)束。下面第三科「結(jié)名賢善」。
午三、結(jié)名賢善
若依如是一日一夜,亦為賢善,第一賢善,當知超度此余一切所有梵行。
「若依如是」,若是一個佛教徒,你能依據(jù),你能隨順這樣的五種梵行相來修行,你修行就是只有「一日一夜」,那你這個人就是「賢善」,而不是一般的凡夫了,就是賢善!傅谝毁t善」,而這個賢善是最殊勝的賢善,而不是世間的賢善。「當知超度此余」,你這樣賢善的境界修學圣道,能超越了「此余」,就是此佛法以外的「所有梵行」,都不如你的梵行是最殊勝的。
巳三、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略辨義」第三科,第一科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
午二、釋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于善說法毗奈耶中所修梵行,于一切相皆善清凈,不與他共。
你在佛法里邊的法與律中所修的梵行,你這樣努力的修行,「于一切相皆善清凈」,于一切色受想行識相,眼耳鼻舌身意相,色聲香味觸法相,眼識乃至意識相,「于一切相」,你心里面都是不受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受,得到這樣圣人清凈的境界了,「皆善清凈」。「不與他共」,不與外道共有,這是唯獨佛法能栽培你到這個境界。
午三、結(jié)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這個頌只有六句:「于過去無戀,不希求未來,現(xiàn)在諸法中,處處遍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這個《瑜伽師地論》主把這六句頌解釋得這么圓滿,解釋得這么好。這底下嗢柁南曰。
丑二、后頌結(jié)
嗢柁南曰:惡說貪流怖,類譽池流貪,作劬勞得義,論議十四種。
這「惡」是惡行,這個「說」是應說,「貪」是欲貪,「流」是暴ㄅㄠˋ流,或者是瀑ㄆㄨˋ流,「怖」是有怖,「類」是勝類,「譽」是譽等,泉「池」,又是暴「流」,還有「貪」恚,「作」是應作,「劬勞」,「得」,這一共是十三個,十三個加個「論議」,就是十四種,用這個頌結(jié)束前面這一段。
《披尋記》七○八頁:
嗢柁南曰惡說等者:此總結(jié)前體義伽他,開合有別。體伽他中別說十三,謂惡說等乃至得義。義伽他中一一差別有二十七,總合為一,說為論議。是故總數(shù)成十四種。
「嗢柁南曰惡說等者:此總結(jié)前體義伽他」,這個「體」伽他、「義」伽他,把它結(jié)束,這個伽他有「開合」的不同。「體伽他中別說」有「十三」科,「謂惡說等」這十三科,「乃至得義」,這個「義」的地方。「義伽他中一一差別有二十七」個,義伽他的有二十七個,「總合為一,說為論議」,這二十七科合在一起,名之為「論議」。這個論議加上體伽他的十三個,就是十四種,「是故總數(shù)成十四種」。
這個〈思所成地〉到此圓滿了。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8)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