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8)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8)

  卯二十五、在家出家染凈品別(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分五科)

  巳一、第一問答

  誰能覆世間?誰能令不顯?誰復(fù)能涂染?誰為大怖畏?

  無明覆世間,放逸令不顯,戲論能涂染,苦為大怖畏。

  這是第二十五科「在家出家染凈品別」,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舉頌言」。分五科,第一科「第一問答」。這里一共有十個頌,有五個問答。

  巳二、第二問答

  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dāng)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堰?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堰。

  巳三、第三問答

  念慧與名色,念問是一切,何當(dāng)永滅盡,唯愿為我說。

  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于斯永滅盡。

  巳四、第四問答

  云何念所行,諸識當(dāng)永滅;今請垂方便,為釋令無疑。

  于內(nèi)外諸受,都不生欣樂;如是念所行,諸識當(dāng)永滅。

  巳五、第五問答

  若諸善說法,及有學(xué)異類,彼常委能趣,請大仙為說。

  不耽著諸欲,其心無濁染,于諸法巧念,是苾芻能趣。

  辰二、長行釋(分三科) 巳一、標(biāo)緣起

  此是波羅延中,因阿氏多所請問頌。

  我們看長行的文,「此是波羅延中,因阿氏多所請問頌」,這是第二科「長行」的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biāo)緣起」,這個頌的緣起。

  「此是波羅延」,這「波羅延」是經(jīng)的名稱,「波羅」是彼岸的意思,「延」是趣的意思,趣向于彼岸,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在這部經(jīng)里面,「因阿氏多所請問頌」,「阿氏多」是《阿彌陀經(jīng)》名叫阿逸多,翻到中國話叫無能勝,就是慈氏菩薩,彌勒菩薩。因為他的請問而佛回答,這樣有這個頌的,這頌的緣起是這個樣子。

  第二科是「別釋頌」,分三科,第一科「釋初問答頌」,剛才讀的這個是請問,是彌勒菩薩請問的。下面「無明覆世間 放逸令不顯 戲論能涂染 苦為大怖畏」,這是佛回答。這是「初問答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二句」,這是解釋頭二句,頭二句就是「誰能覆世間?誰能令不顯」,這是問的初二句!笩o明覆世間,放逸令不顯」,這是回答的初二句。這科分二科,第一科「辨世間」,「誰能覆世間」,「無明覆世間」,這世間怎么講呢?先解釋世間。分二科,第一科是「標(biāo)一切」。

  巳二、別釋頌(分三科) 午一、釋初問答頌(分三科)

  未一、初二句(分二科) 申一、辨世間(分二科)  酉一、標(biāo)一切

  言世間者,略有三種:一、欲世間,二、色世間,三、無色世間。

  「言世間者,略有三種」世間,一是「欲」世間,就是三界這欲界的世間,第二科是「色」界的世間,第三科是「無色」界的世間。這是「標(biāo)一切」,這個「世間」通于三界,完全名之為世間的。第二科是「簡今義」,簡別現(xiàn)在的文,說的「世間」是什么意思呢?

  酉二、簡今義

  今此義中,意辯出家、在家二種世間。

  現(xiàn)在這個頌的含義里面,它的正義是辨別,說明「出家」和「在家」這「二種世間」的事情,這是「簡今義」,這是「辨世間」。下面第二科「辨出家」,分二科,第一科「總標(biāo)列」。

  申二、辨出家(分二科) 酉一、總標(biāo)列

  出家世間復(fù)有二種:一、惡說法。二、善說法。

  「出家世間復(fù)有二種」,是離開了家到另一個地方去,這個世間還是有二種不同。第一是「惡說法」,第二種是「善說法」,這二種不同,這是「總標(biāo)列」。下面第二科「隨別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由無明」。

  酉二、隨別釋(分二科) 戌一、由無明

  惡說法者:無明所覆。

  就是他說的法,都是有罪惡的,是有過失的,這樣的說法,這樣的出家人,「為無明所覆」,就是他有一種根本的煩惱,被根本的煩惱所蓋覆,「覆」者蓋也,就是遮障,遮障住了。這個世間上一切法它的真實相,為無明所蓋覆,你就看不見它的真實相了,當(dāng)然這無明并不是在外邊,是在你心里邊,你心里面有無明,你的了別性都受它的影響,就不能明白諸法的真實相,這是「無明覆世間」!刚l能覆世間」呢?就是「無明覆世間」。

  戌二、由放逸

  善說法者:由有明故,應(yīng)可顯了;由放逸故,令不顯了。

  這是第二科「由放逸」!干普f法者」是指佛教,佛說的法都是真實不虛的,是非常好的。是「由有明故」,這個說法的人有大智慧光明,聽法的人他也學(xué)習(xí)了智慧。「應(yīng)可顯了」,所以你若在善說法這個范圍內(nèi)出家,「應(yīng)可顯了」,你應(yīng)該是有智慧的關(guān)系,這諸法的真實相就顯現(xiàn)出來了,應(yīng)該是這樣子。那么「由放逸故,令不顯了」,你在佛教里面,在佛法里面出家了,但是你放逸,你不肯努力,不肯學(xué)習(xí)佛法,懈怠令不顯了,那么這個諸法真實相,還是不能顯現(xiàn)出來,也還是被蓋覆住了,那么就是懈怠令不顯了。這是「無明覆世間,放逸令不顯」,放逸就不能顯現(xiàn)出來諸法的真實相。

  未二、第三句(分三科) 申一、總標(biāo)

  若諸在家異類白衣,為諸戲論之所涂染。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解釋「初二句」,現(xiàn)在第二科解釋「第三句」,就是解釋第三句「戲論能涂染」這句話。這句話,第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biāo)」,就是「若諸在家」,若是很多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府愵惏滓隆,「異類」這句話可以做二種解釋:就是在家人也有很多種類,就是思想也有個別的不同的,有的是讀書人,有的是做官的,富貴貧賤,各式各樣的,這樣的白衣,可以這樣解釋。或者說不是佛教徒,那么在佛教徒之外的,就是「異類白衣」,那么佛教徒若學(xué)習(xí)佛法,那他的思想又不同了。我看還是第一種解釋好。

  「若諸在家異類白衣,為諸戲論之所涂染」,這個諸法真實相,時時的、很分明的顯現(xiàn)出來,但是眾生的分別心,就是涂抹上一層,自己的分別心涂抹上一層蓋覆的東西,就是不顯現(xiàn)出來了,這是「為諸戲論之所涂染」,這諸法的真實相還得不顯現(xiàn)出來的。這是「總標(biāo)」。下面第二科「別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戲論」。分二科,第一科是「標(biāo)」。

  申二、別釋(分二科) 酉一、戲論(分二科) 戌一、標(biāo)

  當(dāng)知戲論,略有三種。

  這個「為諸戲論之所涂染」,這個「戲論」是什么意思呢?「略有三種」不同,這是「標(biāo)」,下面解「釋」。

  戌二、釋

  謂三種言事,名為戲論;于四種言說,有所宣談,亦名戲論;能發(fā)語言所有尋伺,亦名戲論。

  「謂三種言事,名為戲論」,有三種言事,就叫做「戲論」。這「三種言事」是什么呢?就是過去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這三種言事。這個三種言事,「言」是能表達的,「事」是所表達的,就是我們的語言所表達的事情,不超越這三種,過去、未來、現(xiàn)在,這些都叫做「戲論」,我們說這事如何如何,你所表達的這都是戲論。

  「于四種言說,有所宣談,亦名戲論」,這四種言說就是名能表達的,能表達的有四種不同,就是見、聞、覺、知這四種。這四種言說,不管你是因見而有所言說,或者因聞、覺、知而有所宣揚談?wù),都叫做「戲論」,這是能表達的是戲論。

  「能發(fā)語言所有尋伺,亦名戲論」,能發(fā)表語言的所有尋伺,就是你內(nèi)心里面的思惟,因為你要說話,經(jīng)過內(nèi)心的思惟才能說話,所以內(nèi)心的尋思也名叫「戲論」。這樣說,這就是三種戲論都不符合真理,與真理有所違反,沒有真實的意義,所以叫做「戲論」,這是「釋」,這是第二科的解釋。下面第二科解釋「涂染」。

  酉二、涂染

  若于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種言事,依四言說發(fā)起異類分別思惟,或違或順,是名涂染。

  這底下解釋「涂染」,「涂染」是什么意思?「若于」,假設(shè)一個人對于「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現(xiàn)在」的事情,這「三種言事」!敢浪难哉f」,依據(jù)這四種言說,「發(fā)起異類」不同的「分別思惟」,心里面分別思惟,或者是「違」,或者是「順」,這樣子去分別去,這就是把諸法真實相涂染了,就不是諸法真實相的面目了,這叫做「涂染」,「戲論能涂染」。底下第三科「結(jié)成」。

  申三、結(jié)成

  若前戲論,若后涂染,諸在家者多分可得,是故說彼為諸戲論之所涂染。

  前面的三種戲論,四種戲論,由這三種、四種的「戲論」,又發(fā)起后面種種的思惟分別,就叫做「涂染」。這件事,「諸在家」的人多數(shù)都有這種事情,多數(shù)都不能夠超越這個境界,「是故說彼」在家人,是「為諸戲論之所涂染」。

  《披尋記》七○一頁:

  發(fā)起異類分別思惟等者:謂依現(xiàn)在行,分別過去未來曾更及未曾更種類相貌,是名發(fā)起異類分別思惟。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顯現(xiàn)在前,是名或違或順。如前已說:未來無相故無分別,如此如是,當(dāng)來決定不可知故。乃至廣說依現(xiàn)在行,分別為因,生諸離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頁)由此當(dāng)知,異類分別及涂染義。

  「發(fā)起異類分別思惟等者:謂依現(xiàn)在行,分別過去未來曾更及未曾更種類相貌,是名發(fā)起異類分別思惟」,這「異類分別思惟」這樣講法。「謂依現(xiàn)在行」,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現(xiàn)在的這些有為法,變化的、變動不拘的境界,你在這上根據(jù)現(xiàn)在的行情況,來分別過去的,分別未來的事情。過去的也是這樣子,未來的事情雖然沒成為事實,也是這樣子,就是根據(jù)已經(jīng)知道的事情,來推論未知道的事情。這個「曾更」曾經(jīng)經(jīng)過的,及未曾經(jīng)經(jīng)過的種類相貌,「是名發(fā)起異類分別思惟」。

  「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顯現(xiàn)在前,是名或違或順」,這樣意思!富蜻`或順」,可意的就叫做「順」,不可意的就叫做「違」。這是已「如前」面「已說」過!肝磥頍o相故無分別」,未來的事情沒有成為事實,是沒有體相的,所以沒有體相可分別!溉绱巳缡,當(dāng)來決定不可知故」,那件事沒有事實,當(dāng)然是不可知!改酥翉V說依現(xiàn)在行,分別為因,生諸離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頁)」,那地方講過這個意思!赣纱水(dāng)知,異類分別及涂染義」。

  這個「涂染」這句話很有意思,這諸法真實相是那樣子,都是被自己的分別涂上去一層,因為諸法真實相是這樣子,那么這件事自己的分別,給諸法實相畫出個面目來,然后說諸法真實相是這樣子,實在那個面貌是你自己給它涂上去的,你說諸法真實相是那樣子,這是個錯誤。但是這件事,人就是容易犯這個過失,而不是那件事的本來面目,是你給它畫出來的,你就認(rèn)為它是那件事的真相。這件事很奇怪,就是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有時候犯這種過失,自己還是不知道的。這是第三句「涂染」,這一句講完了。現(xiàn)在講第四句,「苦為大怖畏」,講這句話。

  未三、第四句

  此中惡說法者無明所覆,善說法者放逸不顯,諸在家者戲論涂染,彼于現(xiàn)在苦因轉(zhuǎn)時,于此苦因,不能如實知是苦因;于此苦因,愛樂而住。由此因緣,生當(dāng)來苦,即說此苦,名大怖畏。

  「此中惡說法者」,這里邊第一句說到在外道里邊出家的,這「惡說法」的人,他們是糊涂沒有智慧,為「無明」所遮蓋,有這種過失。「善說法者放逸所顯」,佛教是能說明真理,但是佛教徒若放逸的話,你不肯努力,不肯用功,也還是不能夠顯示諸法真實相的!钢T在家者戲論涂染」,這個在家人有戲論的涂染過失。這三種人其實都是,都有無明、有放逸、有涂染,都是有這種過失!副擞诂F(xiàn)法苦因轉(zhuǎn)時」,這三種人無明在活動的時候,放逸在活動的時候,涂染在活動的時候,這就是將來得苦的一個因,即是苦因。這就是于現(xiàn)法中苦因活動的時候,就是無明活動,就是苦因的活動,無明就是苦因,放逸就是苦因,涂染就是苦因,這種苦因活動的時候。

  「于此苦因,不能如實知是苦因」,但是我們對于這是苦因,但是我們不真實知道這是苦因,不知道這是苦因。「于此苦因,愛樂而住」,不但是不知道,而且還是對于這苦因很歡喜,歡喜的在這里面活動!赣纱艘蚓墸(dāng)來苦」,你繼續(xù)這樣子活動,就引發(fā)出來將來的苦惱!讣凑f此苦,名大怖畏」,這個苦是人的大怖畏,苦來了的時候,心里很苦、很恐怖,但是不知道這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

  午二、釋第二問答頌(分四科) 未一、釋諸流漏

  又惡說法者,由無明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諸在家者,由戲論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善說法者,由放逸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

  這是前面第一個問答,就是兩個頌解釋完了。下面是「第二問答頌」,分四科,第一科是「釋諸流漏」,是說「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dāng)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堰」,這是問;「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堰」,這是佛回答,第二科一問一答,F(xiàn)在分四科,第一科解「釋諸流漏」。

  「又惡說法者,由無明門」,從無明是個門,從這里面發(fā)生很多的過失,什么過失呢?「從六處流」,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地方,這六個地方一直在流,一直在活動,就是從這無明,這無明在這六個地方在流動!嘎┬箯目唷,他就漏出來,也就是引出來很多的過失,由過失引發(fā)很多的苦惱!钢T在家者,由戲論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由戲論,也就是他內(nèi)心的虛妄分別,就是煩惱,煩惱流出來業(yè)力,由業(yè)力就流出來很多的苦惱,是這樣子!干普f法者,由放逸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也是一樣,佛教徒你聽聞佛法,你不修四念處,你還是這樣子的。

  《披尋記》七○一頁:

  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者:眼乃至意六種暴流,名六處流。如前已說: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陵本十七卷十六頁)義應(yīng)準(zhǔn)知。由是暴流,住貪瞋癡,不能越度,當(dāng)生眾苦,是名從六處流漏泄眾苦。

  「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者:眼乃至意六種暴流,名六處流。如前已說」,前面說過「暴流有六」種不同,「謂眼暴流,能見諸色」,能見諸色的時候,就引起貪瞋癡,引起貪瞋癡的煩惱,就引出了業(yè)力,業(yè)力就引出很多的苦。「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了諸法的時候,也是引出貪瞋癡,引出很多的罪過,很多的苦惱,「陵本十七卷十六頁」講過這件事!噶x應(yīng)準(zhǔn)知」,這里說的這個六處流和前邊的義,也可以準(zhǔn)照,就會知道了。

  「由是暴流,住貪瞋癡,不能越度」,這個「暴流」實在就是貪瞋癡,就是暴流,你沒有四念處,你是不能夠超越它的!府(dāng)生眾苦,是名從六處流漏泄眾苦」,這是說這三種,這三種人,一個無明門,一個是戲論門,一個是放逸門,這三種人由三種門,引生很多的苦惱,這是解釋這個「諸流漏」,是這樣解釋,就是「世間諸流漏」,這一句話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是漏念能止」,解釋第二句,「釋念遮止」。

  未二、釋念遮止

  如是無明、放逸、戲論諸門流漏,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于諸行中了知過患,此相應(yīng)念,逆流而轉(zhuǎn),故能遮止;如是方便,名伏對治。

  「如是無明、放逸、戲論諸門流漏,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由于這個人還算是好,他能聽聞佛菩薩的法語,然后在「內(nèi)」里邊能「正作意」,能如理作意,能如理的思惟觀察。「于諸行中了知過患」,于這一切有為法、有漏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十八界,了知到它的過患,能夠令你引很多的苦惱。

  「此相應(yīng)念,逆流而轉(zhuǎn)」,你這個如理作意,了知諸行的過患,像你有老病死啊,像你愛別離、怨憎會啊,造種種的罪過,這些流轉(zhuǎn)生死,這些過患。你能這樣觀察,「于諸行中了知過患」,這個「了知」是觀察,就是修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复讼鄳(yīng)念,逆流而轉(zhuǎn)」,你這個如理作意,這個念就是四念處,「逆流而轉(zhuǎn)」,違背這個生死流,向圣道那邊去,不向生死那邊去,向涅槃去了,逆生死流,向涅槃那邊去!腹誓苷谥埂,所以就能夠遮止這個漏,這個六處的流就能遮止,叫它不流,不流貪瞋癡了。

  「如是方便,名伏對治」,你能這樣子發(fā)心修四念處,這叫做「伏對治」,就是能調(diào)伏,能降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這叫做「對治」。而這個「對治」是只是調(diào)伏,能降伏,叫它不流,F(xiàn)在這個《披尋記》的文念一下。

  《披尋記》七○二頁:

  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等者:此句長讀,為顯念能遮止諸漏,故說相應(yīng)正知能了諸行過患,兼顯正知因緣,故說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

  「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等者:此句長讀」,這一句「由聞他音」不要停下來,讀下來,「內(nèi)正作意」,你內(nèi)正作意,要根據(jù)「聞他音」而來作意,這樣意思!笧轱@念能遮止諸漏」,這一段文的意思,你有了正念四念處,才能遮止諸漏的,遮止你眼耳鼻舌身意的煩惱漏!腹收f相應(yīng)正知能了諸行過患」,能遮止,所以叫做「相應(yīng)」;這個「正知」能了諸行的過患,就是四念處。

  「兼顯正知因緣,故說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這「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是成就正知的因緣,實在正知就是四念處,正念也就是四念處。你若不能聞他音,你不能內(nèi)正作意,這個四念處是得不到的,得不到。說我只是「內(nèi)正作意」,你得不到四念處;你只是「聞他音」,而不正作意,也不能得四念處。所以一定要「聞他音」,而又「正作意」,這樣子才能成就四念處的。

  未三、釋慧堰塞

  若出世間正見所攝諸無漏慧,于三種流皆能堰塞;如是方便,名斷對治。

  下面第三科「釋慧堰塞」,解釋「堰」,解釋那個「堰」字!赣苫酃誓苎摺,這個「能堰」,這個「堰」字就是堵住,堵住它。這是「若出世間」,這個前面說「伏對治」,你這時候修行的功夫,只能夠調(diào)伏煩惱,使令煩惱不增長,而逐漸的停下來了,這樣子來對治這個煩惱,對治這個漏。

  現(xiàn)在是第二個階段,「若出世間」,就是你得圣道了,得了無生法忍了。這個時候,你的智慧是超越世間了,這時候這個智慧叫什么名字?叫做「正見」,就是八正道那個第一個叫做正見,也就是七覺支那個正見!杆鶖z諸無漏慧」,屬于正見的這一所攝的,都是屬于無漏的智慧,這個智慧里邊沒有煩惱了,沒有我我所的執(zhí)著了,「無漏智慧」!赣谌N流皆能堰塞」,對于前面那三種流,無明流、放逸流、戲論流,這三種流都能夠堵住它,就是能斷除去了,有這個力量!溉缡欠奖,名斷對治」,說這樣子的四念處的方便,是從「伏對治」上,又進了一步是「斷對治」,能把這個漏根本的消滅了,就是「斷對治」。說這個「對治」分兩個階段,一個是伏,一個是斷!阜故莾(nèi)賢,就是內(nèi)凡位;這個「斷」是圣位,入圣位了,分這么兩個階段的。

  未四、釋俱防護

  于此流漏,若伏、若永二種對治,皆能斷故,俱名防護。

  這是第四科說是「俱防護」,說是「我說能防護 由慧故能堰」,這解釋這個「俱防護」。

  「于此流漏」,于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流漏。「若伏」,你能初開始學(xué)習(xí)四念處,能降伏煩惱,這是初開始這個階段;「若永」,就斷掉了,永久的沒有流漏了;「伏」是暫時的沒有漏。這兩種「對治,皆能斷故」,你這個從聽聞佛的法音,由聞他音,內(nèi)正作意,所生的四念處有這個力量,「皆能斷故」,這個伏斷,一個永斷,都能斷!妇忝雷o」,這都叫做「防護」,就是保護,保護你的一念清凈心廣大功德莊嚴(yán),不失掉你的功德。

  《披尋記》七○二頁:

  于三種流皆能堰塞者:無明、放逸、戲論三門流漏,名三種流。出世間慧能令永斷,名能堰塞。

  「于三種流皆能堰塞者:無明、放逸、戲論」,這「三門流漏,名三種流。出世間慧能令永斷,名能堰塞」,這樣解釋。

  午三、釋后三問答頌(分二科) 未一、料簡染凈(分二科) 申一、一向染

  又惡說法者及在家者,一向墮于染污品攝。

  這是第三科解「釋后三問答」,一共五個問答,前邊二個問答都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后三個問答。分兩科,第一科是「料簡染凈」,也就是說明這個染污和清凈的分別。分兩科,第一科是「一向染」,第二科是「二可得」。什么呢做「一向染」呢?

  「又惡說法者及在家者」這兩種人,「一向墮于染污品攝」,這一向就是完全的,完全是墮落在染污這一類的,屬于這一類攝的。

  申二、二可得

  若善說法毗奈耶中,二種可得:諸縱逸者,隨雜染品,非顯了攝;不縱逸者,墮清凈品,顯了所攝。

  這是第二科「二可得」!溉羯普f法毗奈耶中,二種可得」,說是我在佛法里邊的,我是佛法中的,我是佛教徒,或者我是出家的佛教徒,或是在家佛教徒。這樣的佛教徒,有兩種可能,「諸縱逸者」,是佛教徒他放逸自己,那他也是「墮」落在「雜染品」攝,「非顯了攝」,他不能夠把這個清凈心能顯示出來!覆豢v逸者」,佛教徒里面,你是在家的佛教徒,你是出家的佛教徒,你不放逸,能夠用功學(xué)習(xí)四念處,那就是屬于「清凈品」攝,「顯了所攝」,這個真理,諸法的真理,諸法無我的真理能顯現(xiàn)出來,你就是圣人了,這是「二可得」。

  未二、顯無放逸(分二科)  申一、總標(biāo)

  又若已顯了,若應(yīng)顯了,當(dāng)知二種皆無放逸。

  這是第二科「顯無放逸」,前邊解釋這個染和凈的不同,這個第二科顯示這個不放逸的境界,分兩科,第一科「總標(biāo)」。是「若已顯了,若應(yīng)顯了,當(dāng)知二種皆無放逸」,這兩種人都是不放逸的,都是努力用功修行的人。

  《披尋記》七○二頁:

  又若已顯了等者:諸阿羅漢不為三界無明所覆,名已顯了;若諸有學(xué)猶為余無明殼之所纏覆,名應(yīng)顯了。如是二種清凈品攝,由是說言皆無放逸。

  「又若已顯了等者:諸阿羅漢不為三界無明所覆,名已顯了」,這「已顯了」是只是不為無明所覆蓋的,是阿羅漢叫做「已顯了」!溉糁T有學(xué)猶為余無明殼之所纏覆」,就是你到了初果、二果、三果這些圣人,這些圣人雖然是圣人了,也斷一部份的煩惱,但是「猶為余」,剩余的無明殼所纏覆,還沒能解脫,「名應(yīng)顯了」。這個人雖然沒有像阿羅漢那樣子,但是他也應(yīng)該是能顯了。「如是二種清凈品攝,由是說言皆無放逸」,這個「應(yīng)顯了」還是圣人,這是兩種都是圣人。

  申二、別釋(分二科)  酉一、無學(xué)(分二科)  戌一、釋第三問答頌

  諸阿羅漢斯已顯了,于不放逸,無更須作不放逸事;于四念住,若念若慧已善修故,已善證得清凈識故,唯有決定;

  前邊是「總標(biāo)」,現(xiàn)在是「別釋」,解釋這個意思。分兩科,第一科是「無學(xué)」,解釋這個無學(xué)的境界。分兩科,第一科解「釋第三問答頌」,第三問答就是「念慧與名色,今問是一切,何當(dāng)永滅盡,唯愿為我說」,這是問;下面回答,「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于斯永滅盡」,這是回答,解釋這個第三個問答頌。

  「諸阿羅漢斯已顯了」,這阿羅漢他修四念處已經(jīng)成功了,他已經(jīng)不為無明所覆蓋了,所以這個諸法無我的真理顯了,現(xiàn)前了!赣诓环乓,無更須作不放逸事」,對于這個不放逸的圣境,他已經(jīng)成功了,他不需要再去,去修學(xué)這個四念處的事情,他不需要再去,「無更須作不放逸事」,修四念處了。「于四念住,若念若慧已善修故」,什么叫做「無更須作不放逸事」?就是指四念住,這個身、受、心、法這四念住,或者是念,這個不散亂的念,和這個無我的智慧!敢焉菩蕖梗呀(jīng)善巧的修習(xí)成功了,所以他不再需要像以前那么修行了!敢焉谱C得清凈識故」,這個阿羅漢他因為修四念處成功了,他已經(jīng)能證得了清凈的心,阿羅漢不管是入定、出定也好,心總是清凈的,世間的色聲香味觸法,世間的一切法,不能染污他了,所以他成就了清凈心故。「唯有決定」,他這個人是不動搖了,什么事情不可以轉(zhuǎn)動他的。

  《披尋記》七○二頁:

  唯有決定者:謂阿羅漢所作已辦,更無應(yīng)作,無勤功用,已到彼岸故。

  「唯有決定者:謂阿羅漢所作已辦」,他應(yīng)該作的事情,都已經(jīng)作完了,「更無應(yīng)作」的事情。「無勤功用,已到彼岸故」,不再像以前那么精進用功了,這是個無為閑道人的境界。

  于無余依涅槃界中,善清凈識當(dāng)永滅故,若念若慧亦隨永滅,余依所攝,先業(yè)所引一切名色亦隨滅盡。

  「于無余依涅槃界中,善清凈識當(dāng)永滅故」,這個是「已善證得清凈識故」,這就是有余依涅槃的境界!赣跓o余依涅槃界中」,他要是壽命到了的時候,他就到無余依涅槃界去了。這個「善清凈識」,他在有余依生存的時候,他那個非常好的那個清凈心,「當(dāng)永滅故」,在無余依涅槃的時候,也就滅掉了,那個清凈識也滅掉了!溉裟钊艋垡嚯S永滅」,「若念若慧」,這「念慧與名色,今問是一切,何當(dāng)永滅盡,唯愿為我說。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于斯永滅盡」,諸識先滅,諸識滅,這念慧是心所法,心王要是不在了,心所法也隨著永滅了。

  「余依所攝,先業(yè)所引一切名色亦隨滅盡」,在有余依涅槃界中所攝的這一切法,就是過去世所造的業(yè),引來現(xiàn)在的這個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果報,一切的名色,名:受想行識,還加上這個四大的身體,這個生理的組織,「亦隨滅盡」,也隨著都滅了。這就是這些有漏的,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有為的一切法都滅了,就是完全是無為的境界了,「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亦隨滅盡」。這個問:「念慧和名色 何當(dāng)永滅盡 唯愿為我說」,佛現(xiàn)在回答說,「念慧和名色」,若諸識永滅的時候,念慧和名色也都滅了,到無余涅槃的時候都滅了,就是灰身泯智的意思,到了無為的境界了。這樣子說,就是人世間的眾生和他是沒有感應(yīng)了,你不能求他作什么事情的,不可以,你念他的名字,他也不知道,他入無為的境界了,不知道。所以這個佛菩薩,佛菩薩有大悲心不入無余涅槃,他還有色受想行識的存在,我們?nèi)裟睢改蠠o觀世音菩薩」,你這個誠心念這個菩薩的名號,他那個觀世菩薩的無分別的智慧就知道了,這時候還是有感應(yīng),是有感應(yīng),若入無余涅槃,就不能有感應(yīng)了。

  戌二、釋第四問答頌

  乃至彼法未永滅來,于六恒住常善安住;于離欲地所有內(nèi)受,及于諸欲相應(yīng)外受,不生欣樂。如是名為諸阿羅漢正念現(xiàn)行,乃至壽盡識方永滅。

  這下邊第二科解「釋第四問答」,前面是第三個問答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第四個問答。這第四個問答:「云何念所行,諸識當(dāng)永滅,今請垂方便,為釋令無疑。于內(nèi)外諸受,都不生欣樂,如是念所行,諸識當(dāng)永滅」,這個里面有特別的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這一念識,這個了別性它會滅?為什么它會滅?彌勒菩薩向佛提出這個問題,佛就是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應(yīng)該注意,應(yīng)該注意這里,佛說出理由來的,為什么會滅。

  「乃至彼法未永滅來,于六恒住常善安住」,就是得了有余涅槃的人,他是成就了清凈識,已善證得清凈識,他入定也好,不入定也好,他不入定,他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會接觸色聲香味觸法。「乃至彼法未永滅來」,就是沒有入無余涅槃的時候,「于六恒住常善安住」,他常能夠安住在六恒住里面,就是他的六識,眼識乃至意識,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也不憂,也不喜,都是不執(zhí)著的境界。怎么苦惱的境界,你觸惱他,他心里面不憂;怎么歡喜的境界,他也不喜。他有一個獨立的清凈境界,不受一切法的影響,就是「六恒住」,眼識也是這樣子,乃至意識也是這樣子,「常善安住」。

  「于離欲地所有內(nèi)受,及于諸欲」,這個時候他內(nèi)心,遠離了欲界的欲,也遠離了色界、無色界禪定的欲,這個時候他有兩種受,一個是內(nèi)受,一個是外受。「所有內(nèi)受」就是入定的時候,他一入定的時候,他在禪定里面,他也有覺受,當(dāng)然這不是滅盡定,入滅盡定是無受的。這個「內(nèi)受」,有喜受、有樂受、有舍受,喜、樂、舍三受!讣坝谥T欲相應(yīng)外受」,及于他不入定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在外面的境界活動,他也有「外受」,你天氣冷了,他也有感覺,也感覺冷,熱他也會有感覺,你罵他、你恭敬他,他都明了的,他不糊涂啊,他都有受,相應(yīng)受!覆簧罉贰,只是他心不動,他心里不受這受的影響,他不生執(zhí)著心,「不生欣樂」,不生歡喜心,實在就是不執(zhí)著。這阿羅漢對于內(nèi)受和外受心里面不執(zhí)著,無著,雖然是明明了了的,但是不執(zhí)著。

  「如是名為諸阿羅漢正念現(xiàn)行」,也就是那個「六恒住常善安住」,這是他這個正念現(xiàn)行的相貌,是這樣子。「乃至壽盡識方永滅」,這樣子壽盡的時候,他這壽命,前生的業(yè)力招感今生的壽命,這個壽命到時候了,活二百歲,活一百二十歲,活一百歲,到時候這個壽盡了,這時候識也就滅了,因為他不執(zhí)著,不執(zhí)著了。這樣說,為什么我們凡夫死了又會再生呢?因為有著,有著他就會再生,不著了,心就滅了;也是因為沒有慈悲心,眾生雖然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他不管了,他入無余涅槃了,是這樣意思。這樣說,佛說出這個理由,這個識為什么會滅呢?就是因為不著的關(guān)系,這個理由說出來。

  《披尋記》七○三頁:

  于離欲地所有內(nèi)受等者:受用現(xiàn)法樂住,是名內(nèi)受;受用外境界事,是名外受。

  佛用這個理由來說明,這個識要滅是這個原因,就是心里面不著的關(guān)系,就是不動。

  酉二、有學(xué)(分三科)  戌一、標(biāo)

  若諸有學(xué)斯應(yīng)顯了,于不放逸,應(yīng)更須作不放逸事。

  前面是指「無學(xué)」說的,前面是說無學(xué),現(xiàn)在這里解釋「有學(xu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

  「若諸有學(xué)」,就是已經(jīng)得了初果以上的人,初果、二果、三果是有學(xué)!杆箲(yīng)顯了」,他的功德還沒有圓滿,他還應(yīng)該努力的修行,要「顯了」,使令這個心更清凈、更光明,要顯了這個無我義!赣诓环乓,應(yīng)更須作不放逸事」,對于這個圓滿的不放逸境界,他還要再努力,他還要修這個四念處的。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釋第五問頌

  彼復(fù)二種于不放逸、不放逸事,謂常所作,委悉所作。有學(xué)異類,若諸有學(xué)極七反有,或復(fù)家家、一來果等,及于現(xiàn)法堪般涅槃;于下分結(jié)及上分結(jié),心無染污,為斷彼故修習(xí)對治。

  前面這是「標(biāo)」,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解「釋第五問答」。第五個問答:「若諸善說法,及有學(xué)異類,彼常委能趣,請大仙為說」,下邊是「不耽著諸欲,其心無濁染,于諸法巧念,是苾芻能趣」,佛這樣回答,解釋這個頌。

  「彼復(fù)二種」,這個有學(xué)的情況有二種差別,「于不放逸、不放逸事,謂常所作」,這個「于不放逸」實在是果,「不放逸事」是因,你若做這個不放逸事,才成就不放逸。他說有二種,「謂常所作,委悉所作」,就這兩種!赋K鳌,就是精進的意思,不間斷;「委悉所作」,就是做的時候,還非常的精細(xì)觀察,修學(xué)止觀還不是粗略的,精細(xì)的來修行。

  「有學(xué)異類」,這有學(xué)里面有不同的。「若諸有學(xué)極七反有,或復(fù)家家、一來果等」,這就是「有學(xué)異類」!溉糁T有學(xué)」里面有不同的類別,「極七反有」就是初果,初果他若不努力修行的話,他還要最多要七次,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這有里邊,在欲有,或者是天上,或者是人間,要七回,七番天上,七番人間,受生死苦,這時候就是證圓寂了,就是得了阿羅漢果了。

  「或復(fù)家家」,或者另外一種就是「家家」,就是這初果,他若修行了一點,有一類是完全他也不修行了,有一類是修行了一點,他把欲界的煩惱,欲界有九品煩惱,就是他斷除三品,或者斷除第四品,斷了三品或者四品,這個時候,這個圣人就叫做「家家」,就不叫須陀洹了,叫「家家」!讣壹摇故裁匆馑寄?就是生到天上去,在天上死了,死了又生到天上去,死了又生到天上去,一回生一家,第二生又生一家,第三生又生一家,從「家」至「家」,叫「家家」,或者生二家,或者生三家。也可能是到人間,來人間,或者是南瞻部洲,或者是東勝神洲,或者是西牛貨洲,不到北俱瀘洲去,在人間生一家、二家或三家,這叫做「家家」。這里面的意思,這個九品的煩惱,第一品煩惱,能使令你受二番生死。

  「初品因二生」,使令你受二番生死;「二三四各一」,第二品煩惱各令你受一番生死,這樣子。二、三、四,這是三,這是三品煩惱,每一品煩惱令你受一番生死了,這是三。頭一品令你受兩番生死,加起來就五番生死了!肝辶矐(yīng)六」,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兩品煩惱合起來,它的力量令你受一番生死,那么就是第六番生死了!钙甙司拧惯@三品煩惱,合起來令你受一番生死,最后這一番生死,這三品煩惱令你受一番生死。加起來就是九品煩惱,令你受七番生死,F(xiàn)在這個圣人斷了三品,或者斷了四品,你看他還有幾品?還有幾番生死?所以這幾番生死,要生到幾多家,要生到二家,或者生三家,就是二三家家,是這樣,這叫做「家家」。

  「一來果等」,如果他若是斷了六品煩惱,這個「五六共應(yīng)六」,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兩品煩惱,合起來一番生死;若是斷了五品,他一定要斷第六品,所以「五六共應(yīng)六」。這樣子這個人,斷了六品煩惱的這個圣人,就叫做「一來果」,他還有三品煩惱,還有七八九,那就一番生死,就是一生天上,一來人間,或者一來人間,一生天上。這個欲界的九品煩惱完全沒有了,所以叫「一來果」,他再來人間一次,就到色界天去了,不來欲界。這些人,這些有學(xué),「極七反有」也好,「或復(fù)家家」也好,或「一來果」這些人也好,「及于現(xiàn)法堪般涅槃」,就是他們這些人,就是在現(xiàn)在的生命堪得能引,他們有能力入于涅槃了,他們有這個能力。如到了初果「極七反有」,他就入涅槃了,「或復(fù)家家、一來果等」,他也有能力入涅槃了,因為他是圣人了,不是凡夫。

  「于下分結(jié)及上分結(jié),心無染污」,這些圣人對于欲界的五下分結(jié),他這正念一提起來,心就清凈;對這上分結(jié),他心里也清凈,有的已斷除清凈,有的沒斷除,他正念一提起來,也能伏住,所以「心無染污」!笧閿啾斯市蘖(xí)對治」,但是還沒有完全斷,他為求斷除彼沒有斷的煩惱,還要繼續(xù)的修習(xí)四念住來對治它。

  亥二、釋第五答頌(分四科)  天一、釋后頌第一句

  又于諸欲不耽著故,諸下分結(jié)不能染污。

  這是第五個頌的答,前面是釋第五個頌的問,現(xiàn)在釋第五頌的答。分四科,第一科「釋后頌第一句」,第五頌的第一句,就是「若諸善說法」,第一句就是「不耽著諸欲」,就是回答第一句。

  「又于諸欲不耽著故,諸下分結(jié)不能染污」,這位圣人他對于「諸欲不耽著」,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諸下分結(jié)不能染污」,欲界的五下分結(jié)不能染污他了,他不耽著,所以也就是他不愛著,不愛著就是心無染污。

  天二、釋后頌第二句

  心無濁故,諸上分結(jié)不能染污。

  「心無濁」是第二句,「其心無濁染」,這句話是「諸上分結(jié)不能染污」他,五上分結(jié)不能染污他。

  《披尋記》七○三頁:

  于下分結(jié)及上分結(jié)心無染污等者:謂若有學(xué)極七反有或復(fù)家家一來果等,此于下分結(jié)心無染污及修對治;若阿羅漢向于現(xiàn)法中堪般涅槃,此于上分結(jié)心無染污及修對治。是名有學(xué)常委所作異類應(yīng)知。

  「于下分結(jié)及上分結(jié)心無染污等者:謂若有學(xué)極七反有或復(fù)家家一來果等,此于下分結(jié)心無染污及修對治;若阿羅漢向于現(xiàn)法中堪般涅槃」,阿羅漢向就是三果圣人,向前繼續(xù)努力修行,就叫做「阿羅漢向」,「堪般涅槃」。「此于上分結(jié)心無染污及修對治。是名有學(xué)常委所作異類應(yīng)知」。

  天三、釋后頌第三句

  又于一切有苦法中,如實知集乃至出離,于四念住善住其心。

  這是第三科解釋后頌的第三句,就是「于諸法巧念」這一句。

  「又于一切有苦法中」,「有苦法中」,就是色受想行識是有苦法,這是苦諦。「如實知集」,知道執(zhí)著心就是集諦;「乃至出離」,就是道諦了;中間有個滅諦,沒有苦、集,就是滅諦了!赣谒哪钭∩谱∑湫摹梗@位圣人,他這心沒有其他的雜念,一直安住在四念住清凈的境界,不放逸,這就叫做「于諸法巧念」,就是修學(xué)四念住叫做「巧念」。

  天四、釋后頌第四句

  修習(xí)如先所得圣道,能趣究竟。

  這是第四科「釋后頌第四句」,「是苾芻能趣」。他「修習(xí)如先所得」的「圣道」,也就是四念住,「能趣究竟」,能向于阿羅漢有余涅槃、無余涅槃去了。下面第三科是「結(jié)」。

  戌三、結(jié)

  如是修習(xí)對治道故,彼于一切不放逸中,諸所應(yīng)作不放逸事,皆得究竟。

  得究竟圓滿了。

  巳三、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biāo)

  復(fù)次今當(dāng)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略辨義」的「標(biāo)」,下面第二科解「釋」。

  午二、釋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諸在家者及于外法而出家者,決定雜染;及顯于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若行故逸墮染污品,若不放逸墮清凈品。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諸在家者及于外法而出家者,決定雜染」,在外法出家的人,決定是雜染的,及在家者也決定是雜染的!讣帮@于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若行故逸墮染污品」,若是他不肯學(xué)習(xí)圣教,也決定是不行,若行是放逸,也是墮染污品!溉舨环乓輭櫱鍍羝贰,肯聞思修,他就會得圣道的。這是解釋,以下第三科。

  午三、結(jié)

  當(dāng)知是名此中略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