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9
想讓別人學佛被拒絕了怎么辦?
信眾:弟子一接觸到凈土法門,就歡喜信受,并想方設法介紹給不曾接觸佛法的家屬,但家人對于弟子送的講經(jīng)書籍和光碟不感興趣,不是拒絕收看,就是說沒時間看。弟子應該怎樣做呢?
法師:你接觸凈土法門,通過念佛,得到身心上的益處,亦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同信凈土法門,這個用心是良苦的,但要觀察時節(jié)因緣,不可輕率而行。
一般沒有經(jīng)過佛教熏習的人,長期以來對宗教都有一種負面的評價,誤會很深,所以你很熱情地送佛書、光碟給他,他不感興趣是可想而知的,礙于情面說自己沒有時間看,背地里還可能議論你怎么搞宗教迷信呢。所以不可操之過急,要慢慢引導。
先讓他從知識角度來了解佛教,不要一上來便信仰修行色彩太濃。因為他們可能認為,我接受佛教信仰會不會有許多限制。如果事業(yè)進取心沒有了,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去學佛,我的飯碗或許都沒有了。他有很多疑惑,當然會以種種理由拒絕。
是故應善巧方便,先以欲勾牽,談學佛對世間的好處,諸如學佛能令內(nèi)心清凈,智慧開發(fā),身體健康,學佛可讓我們事情做得更好。從這方面去誘導一下,這樣慢慢來。
萬一家人的機緣沒有到,也就耐心等待。首先求諸己,你自己要好好如法學佛,奉持凈業(yè)三福,提升精神品格,提高整體素質。家人看到你通過學佛,各方面都變好了,就會對你所學的佛法產(chǎn)生好感,便會產(chǎn)生也想接觸的念頭。如果你學佛后,仍然煩惱重重,做人都沒有做好,家人就不會聽你的話。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你真誠學佛,并祈阿彌陀佛慈悲加佑,最終會感化家人一起學佛的。
家里人反對我學佛怎么辦?
居士:家里人反對我學佛、拜佛、誦經(jīng),怎么辦?
法師:遇到這個情況,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為什么反對你學佛。
通常是家里人對佛教有些偏見,認為學佛迷信,會走火入魔,或者學佛以后就比較消極,不積極進取,或者怕你學佛后要出家等等。你先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然后就可以根據(jù)情況來處理。
一般情況下,當家里人反對態(tài)度比較強烈的時候,不要頂著干,你就隨順一下。隨順一下并不意味著不學佛,可以悄悄地學,比如在心里默念佛號等等。然后把你念佛、誦經(jīng)、拜佛的功德回向家里人。
我們首先要做好“人”這個角色,對父母要孝順;如果有小家庭,對家庭要有責任感;在單位上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優(yōu)秀,表現(xiàn)得更有道德、更和諧、更有智慧。
你的家里人會通過你人格的改變,覺得是學佛讓你改好了,就不僅不會反對你學佛,而且還會贊成和支持。如果家里人反對,就說明我們的言行還沒有讓家里人產(chǎn)生一個好的印象。
我們處理事情要善巧,不要針鋒對麥芒。在文革的時候,不讓看佛經(jīng),有很多學佛的人就用一個善巧方便,沒人的時候就看,看到有人來了,他就拿一本紅旗雜志蓋在上面,看紅旗雜志,人一走就看下面的書。
任何問題總是有解決的辦法的。
佛弟子可以占卜預測嗎?
居士:我認為佛教四眾弟子,無論出家在家者,都不應做吉兇占卜、預測等事,尤其是把時間和事相說得很具體。請問法師我這個觀點對嗎?
法師:你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作為四眾弟子,我們要知道學佛是做什么的?學佛就是要了解這個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就是要了解三界六道輪回是非?膳碌。
我們學佛是為了要了生脫死、要圓成我們本具佛性的。學佛首先要把這個目標樹立起來。
這個目標樹立起來以后,我們再來觀這個世間。其實世間的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吉兇禍福都是在做夢。好一點也是夢,壞一點也是夢,這些都要一概放下,沒有必要搞什么預測。
人是有命運的,有好有壞,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凡夫所應關心的范圍,它自然有因果的法則在運作,而且這個流程也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圣人會了解,但是他也不會輕易去說的。
佛教里面規(guī)定:比丘做占卜、看星相、給人算卦等,都是屬于邪命——邪的東西,是不許可去做的。就是講真實的都不可以,更何況講虛妄的東西。
佛已經(jīng)給了我們一個總的預測了:這是一個減劫的時代,末法的時代。一代不如一代,一日不如一日。眾生的諂偽機心越來越重,五惡五痛五燒是愈演愈烈,以后會演變到疾疫災、饑饉災、刀兵災。
所以這個世界全體是一個大苦海,是一個火宅,是一個茅坑,這個地方不容片刻停留,我們趕緊要出離,到極樂世界去。
阿彌陀佛已經(jīng)給我們建立一個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故鄉(xiāng),讓我們回去。這是佛已經(jīng)給了我們總的預測了,我們依教奉行就可以了。
念佛可以解決當下的煩惱嗎?
居士:請問法師,念佛對解決當下的現(xiàn)實煩惱有什么作用嗎?
法師:念佛法門的終極關懷是解決生死問題,但它同時也關照當下現(xiàn)實的生命。念佛可以讓我們得到一種安心,一種清凈,一種快樂。
現(xiàn)在我們有很多煩惱都是因為心散亂,妄想雜念成片而無法降伏,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焦慮、失眠,甚至失去理智。
念佛有什么好處呢?通過念佛可以達到一般所講的“萬法歸一”,以一念收攝萬念,澄濁為清。
我們的念頭都是濁染的,但是這句佛號是清凈的。譬如一顆清水珠,投到一瓶渾水中,渾水就澄清了。佛號就如清水珠,投到眾生渾濁的心里,眾生的念頭就趨向于像佛心那樣的清凈、有序、慈悲。這就是清凈法喜。
快樂有五欲的快樂,注意感官的;有精神上的快樂,禪定的;還有深層次的快樂——法喜,那是來自我們自性涅槃所顯現(xiàn)的輕安。
凈土法門,在念佛的當下能得到一種快樂,它遠遠超過感官的享樂,也超過禪定的享樂,它是直接在無量光壽的實相理體當中產(chǎn)生的一種輕安,一種法喜。
禪是佛心,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就是實相的心。把心安在這佛號上,就等于安在實相上,安在無上深妙禪上。
這個禪不是四禪八定的禪,也不是聲聞緣覺的禪,也不是權教菩薩的禪,它是大乘的無上深妙禪。
- 上一篇: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0
- 下一篇: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8
- 學佛的失獨老人應該如何面對痛苦?
- 只想往生凈土但度眾生的慈悲心沒發(fā)出來,能否往生?
-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什么還要念三萬五萬?
- 勸人受五戒需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yè)嗎?
- 怎么控制自己的傲慢?
- 臨命終時如果生了瞋心、貪心或懷疑心還能往生嗎?
- 年輕人可以早點念佛求往生嗎?
- 念佛號時是要觀想還是自念自聽?
- 有何方法可以讓精神在念佛時不溜號呢?
- 如何找到世間法與出世法的平衡點?
- 末法時期該怎樣選擇善知識?
-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 亡者平時念觀音圣號,助念時也要改念觀音嗎?
- 在病人面前是不是不該提冤親債主?
- 動物死時也有四大分離之苦嗎?
- 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 人都會自我保護,怎樣才能算恒順眾生呢?
- 經(jīng)常做很多夢要怎么做才能安眠?
- 身口意守不住,心煩不想念佛怎么辦?
- 受戒后感覺如臨深淵會影響修學嗎?該以何種態(tài)度來持戒?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上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一》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一天
- 凈土篇(1)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三天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二天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二》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四天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下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六》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三》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四》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五》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目錄 出版說明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2
- 解惑錄一
- 凈土篇(2)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一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一):什么是覺知、覺性
- 佛學問答四篇-生活實踐篇
- 解惑錄二
- 凈土篇(4)
- 佛學問答四篇-止觀坐禪篇
- 開示問答 1 廣開如意門
- 凈土篇(3)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5
- 佛學問答四篇-凈土念佛篇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十二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十四):關于其他(2)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八):關于動中禪要領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四):動作、時間、行禪坐禪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八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一):關于妄念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3
- 佛學問答四篇-教義抉擇篇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二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二):身苦、心苦、苦滅
- 開示問答 3 啟發(fā)般若慧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5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jīng)?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jīng)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jīng)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jīng)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楞嚴咒問答
- 南懷瑾問答
- 星云大師問答
- 金剛經(jīng)問答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虛云法師問答
- 元音老人問答
- 風水問答
- 楞嚴經(jīng)問答
- 夫妻問答
- 妙法蓮華經(jīng)問答
- 李炳南問答
- 皈依問答
- 瑪欣德尊者問答
- 趙樸初問答
- 無量壽經(jīng)問答
- 婚姻問答
- 財富問答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 夢參法師問答
- 子女問答
- 藥師咒問答
- 禪修問答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問答
- 往生咒問答
- 往生問答
- 算命問答
- 藥師經(jīng)問答
- 阿彌陀經(jīng)問答
- 回向問答
- 佛經(jīng)問答
- 華嚴經(jīng)問答
- 蓮池大師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