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七、凈土宗勝義

  七、凈土宗勝義

  凈者,對垢穢言,凈土者,言此國土,無有垢穢,唯一清凈也。何謂穢土?即指我等現(xiàn)居之娑婆(此云堪忍——以眾苦逼迫,佛菩薩見之極苦,如廁中蟲;而此間眾生,以處之日久,亦安忍不求出離,故名堪忍)。娑婆之苦云何?分五重濁:

  (1)劫濁——梵語劫波羅,此云時分。增劫人壽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減劫由人壽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等。極樂世界,無有減劫,故無“劫濁”。

  (2)見濁——或執(zhí)身后斷滅,或執(zhí)物質(zhì)常存,或邪戒生天等。極樂世界,惟七菩提、八正道等正法,故無“見濁”。

  (3)煩惱濁——欺詐爭殺、憂怖惱恨等,貪瞋煩惱。極樂世界,惟諸上善人,及諸圣法,故無“煩惱濁”。(P69)

  (4)眾生濁——此界眾生,五陰熾盛,互相惱害,即為眾生濁。生極樂者,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故無“眾生濁”。

  (5)命濁——壽命長短不一。極樂世界,壽命無量,故無“命濁”。

  此宗之名有三:

  (1)蓮宗——凈土往生,不須父母膿血之胞胎,托蓮花而生故。

  (2)廬山宗——慧遠(yuǎn)大師結(jié)蓮社于江西廬山,當(dāng)時往生者極多,遠(yuǎn)公定中親見彌陀數(shù)次,系依廬山之名而言。

  (3)念佛宗——依其修行之法而言。

  傳承系統(tǒng):

  釋迦佛——大勢至菩薩(《楞嚴(yán)經(jīng)二十五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導(dǎo)眾生生凈土故)——慧遠(yuǎn)大師——光明善導(dǎo)大師(大師念佛,口能出光,光中皆有佛像)——承遠(yuǎn)大師——法照大師——永明禪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及近代印光大師等。

  所依經(jīng)論:(P70)

 、佟阿彌陀經(jīng)》(持名為主),②《無量壽經(jīng)》(發(fā)愿為主),③《觀無量壽經(jīng)》(作觀為主),此即凈土三經(jīng)。

  《彌陀經(jīng)》云:“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惫室猿置麨橹!稛o量壽經(jīng)》廣明彌陀因中發(fā)四十八大愿,故以發(fā)愿為主!队^無量壽經(jīng)》,共有觀西方法十六種,故以作觀為主?倲z“持名”、“發(fā)愿”、“觀行”三者,乃此宗三種必要條件。④《普賢行愿品》!行愿品》云:“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一切眷屬,悉皆舍離。唯此愿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dǎo)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雹荨短煊H菩薩往生論》,⑥《彌陀疏鈔》,⑦《彌陀要解》,⑧《凈土十要》等。

  永明禪師四料簡云:“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xiàn)世見彌陀,將來成佛祖!庇衷:“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xiàn)前,瞥爾隨他去!惫诺缕判目嗫,足見彌陀與此界眾生緣深。

  此宗不比其他各宗修行,單靠自己現(xiàn)前一心自證自悟,乃系一方靠行(P71)者,專精行道(《楞嚴(yán)經(jīng)大勢至章》云:“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yuǎn)!)一方感應(yīng)彌陀前來接引(《楞嚴(yán)經(jīng)大勢至章》云:“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故必須眾生先信確實有一阿彌陀佛,然后乃能感應(yīng)道交,眾生心不狐疑——現(xiàn)前眾生,頗多認(rèn)眼根與色為實有,彌陀既不在世界,故多疑慮橫生,不責(zé)自心之障重不睹——。日月常明,窗門不開,則光不入,彌陀雖慈,疑不盡則不能見,乃反疑彌陀為無,此大悲世尊于《彌陀經(jīng)》中首標(biāo):

  “有”世界名曰極樂。

  “有”佛號阿彌陀。

  信愿行三者,乃系無論修何宗之必要條件。

  信(圖缺)

  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經(jīng)》所言,佛不妄語故。

  信自己決定可以往生,人人佛性平等故。

  信彌陀愿力可靠,如渡悔之浮囊故。(P72)

  愿(圖缺)

  愿離此如廁如獄之世間及膿血大小便利之穢身,乃至貪瞋癡煩惱無盡之眷屬等。

  愿感應(yīng)道交,彌陀垂光接我。

  愿蓮花化生,無此土膿血雜穢之苦。

  愿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伴,無此土眷屬煩惱殘害等苦。

  愿花開見佛,成就三身四智后,回此苦海廣度眾生。

  行(圖缺(

  努力持名作觀,嚴(yán)格言之,當(dāng)依《十六觀經(jīng)》次第作觀,或散重不能辦到,最低限度,亦應(yīng)以耳作觀,諦聽六字分分明明,若不觀心,但只還愿式之口念,心緣俗慮,則效力甚少。

  一方廣培;,行六度四攝等利他之事。

  信愿行三者具足,無有不能往生者,試閱往生傳,歷代念佛往生者,指不勝屈。

  或曰:云何可證知自能往生?

  曰:汝但反問汝自心之信愿為如何!(P73)

  或曰:云何可決往生之品位高低?

  曰:但驗汝所修之功行,然功行非教汝拋卻念佛,專培其余之福德,乃即此念佛是功德。故云念佛一聲,滅無量生死之罪,以阿彌陀佛,乃萬德洪名故。然其他救度眾生事業(yè),亦應(yīng)兼行作增上勝緣。《地藏經(jīng)》云:“復(fù)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chǎn)婦人,若一念間具大悲心,布施醫(y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不可思議;一百劫中常為凈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或曰:帶業(yè)往生可信歟?往生傳固有證者。

  曰:此乃大菩薩方便示現(xiàn),為惡業(yè)過重者,作減罪增福之遠(yuǎn)因,若不爾者,凈土豈為造惡者之逃逋藪。

  或曰: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造成歟?

  曰:否,由阿彌陀過去發(fā)愿之凈因,歷劫教化成熟眾生之共同凈果而成。(P74)

  或曰:極樂彌陀眼不能見,何法可證明實有?

  曰:風(fēng)不可見,有否?子之先祖,不可見,有否?現(xiàn)前之心,不可見,有否?昨日明日,不可見,有否?現(xiàn)前之桌,汝以為能見,實則只能見到色塵一小部份,其余各部份之色塵及聲觸等,均非汝眼所能見到。

  夫風(fēng)不可見,以幡飄則見之,子之先祖雖不可見,比例則知為有,彌陀雖未能即見,亦可比例終可見,F(xiàn)前之桌,汝眼尚不能見到其具體,則萬德洪名之阿彌陀佛,又何能因你業(yè)眼不見謂為無呢?

  茲略舉最殊勝之?dāng)?shù)點為結(jié)論:

  ①蓮花化生——無此土胞胎穢苦。

  ②命終佛接——無墮落惡道之苦。

 、蹤M超三界——其他方法,如竹中蟲,從節(jié)中次第出,此法如竹中蟲橫咬一孔而出。

 、軙r常見佛——舍衛(wèi)國九億人與佛同時也,三億不聞不見,三億聞而不見,三億亦聞亦見,可見佛世難值,值又恐難見面,(P75)今極樂國則時常見佛故勝。

 、輹r常聞法——昔人因厭世苦求法,為一四句偈,刺身出血求之,可見法不易聞,今極樂國土則常聞。

  ⑥唯一良伴——常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等為伴。

 、邿o有惡緣——既純一良伴,而衣食又隨心應(yīng)念,故無惡緣。

 、鄩勖鼰o量——壽命長短,隨自意樂。

  ⑨穩(wěn)妥少魔——佛力加被,故魔事少。

 、三根普被——法簡易持,人人可修。

  以上不過略舉數(shù)者,其他如一食頃,供養(yǎng)十方佛,水鳥樹林說法……等殊勝皆未錄,有心修凈土者,可細(xì)讀《彌陀經(jīng)》及凈土一類書籍。修凈土最要者有三:

  一者業(yè)力——所謂凈業(yè)方生凈土,可為鐵案。

  二者心力——所謂彌陀唯心可現(xiàn),極樂唯心可變。

  三者法力——所謂真信,切愿,一心修行,此法最良。(P76)

  觀此,則非但極樂為然,則十方佛土及十法界,何能例外也。(大憨記)(P77)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