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達磨集論選講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選講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廣超法師主講

  果逸居士筆錄

  目錄

  敘緣起

  簡介四圣諦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

  抉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三

  論文:云何滅諦?

  何等相故?

  何等甚深故?

  何等世俗故?

  何等勝義故?

  何等不圓滿故?

  何等圓滿故?

  何等無莊嚴故?

  何等有莊嚴故?

  何等有余故?

  何等無余故?

  何等最勝故?

  何等差別故?

  何故名無余永斷?

  何故名永出?

  何故名永吐?

  何故名盡?

  何故名滅?

  何故名寂靜?

  何故名沒?

  何故此滅,復名無為?

  何故此滅,復名難見?

  何故此滅,復名不轉?

  何故此滅,名不卑屈?

  何故此滅,復名甘露?

  何故此滅,復名無漏?

  何故此滅,復名舍宅?

  何故此滅,復名洲渚?

  何故此滅,復名弘濟?

  何故此滅,復名皈依?

  何故此滅,名勝歸趣?

  何故此滅,復名不死?

  何故此滅,名無熱惱?

  何故此滅,名無熾然?

  何故此滅,復名安穩(wěn)?

  何故此滅,復名清涼?

  何故此滅,復名樂事?

  何故此滅,名趣吉祥?

  何故此滅,復名無病?

  何故此滅,復名不動?

  何故此滅,復名涅槃?

  何故此滅,復名無生?

  何故此滅,復名無起?

  何故此滅,復名無造?

  何故此滅,復名不生?

  云何滅相?

  云何靜相?

  云何妙相?

  云何離相?

  云何道諦?

  何等資糧道?

  何等加行道?

  云何暖法?

  云何頂法?

  云何順諦忍法?

  云何世第一法?

  何等見道?

  云何苦?

  云何苦法?

  云何法智?

  云何智忍?

  云何苦法智?

  云何苦類智忍?

  云何苦類智?

  云何安立故?

  云何思惟故?

  云何證受故?

  云何圓滿故?

  何等修道?

  云何世間道?

  何等雜染故?

  何等清白故?

  何等建立故?

  云何支分建立?

  云何等至建立?

  何等名為七種作意?

  云何品類建立?

  云何名想建立?

  何等清凈故?

  云何出世間道?

  云何軟道?

  云何中道?

  云何上道?

  云何加行道?

  云何無間道?

  云何解脫道?

  云何勝進道?

  復云何修如是諸道?

  云何厭壞對治?

  云何斷對治?

  云何持對治?

  云何遠分對治?

  云何于身修循身觀

  云何未知當知根?

  云何已知根?

  云何具知根?

  何等究竟道?

  何等為十?

  云何名為一切粗重?

  云何系得?

  云何離系得?

  云何金剛喻定?

  云何名為無間轉依?

  云何盡智?

  云何無生智?

  云何道相?

  云何如相?

  云何行相?

  云何出相?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

  抉擇分中得品第三之一

  云何建立補特伽羅?

  云何病行差別故?

  云何出離差別?

  云何任持差別?

  云何方便差別?

  云何果差別?

  云何界差別?

  云何修行差別?

  何等貪行補特伽羅?

  何等等分行補特伽羅?

  何等薄塵行補特伽羅?

  何等聲聞乘補特伽羅?

  何等獨覺乘補特伽羅?

  何等大乘補特伽羅?

  何等未具資糧補特伽羅?

  何等已具未具資糧補特伽羅?

  何等已具資糧補特伽羅?

  何等隨信行補特伽羅?

  何等隨法行補特伽羅?

  何等信勝解補特伽羅?

  何等見至補特伽羅?

  何等身證補特伽羅?

  何等慧解脫補特伽羅?

  何等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何等預流向補特伽羅?

  何等預流果補特伽羅?

  何故但言永斷三結得預流果?

  何故最勝?

  何等一來向補特伽羅?

  何等一來果補特伽羅?

  何等不還向補特伽羅?

  何等不還果補特伽羅?

  何等阿羅漢向補特伽羅?

  何等阿羅漢果補特伽羅?

  何等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何等家家補特伽羅?

  何等一間補特伽羅?

  何等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何等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何等無行般涅槃?

  何等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何等上流補特伽羅?

  何等退法阿羅漢?

  何等思法阿羅漢?

  何等護法阿羅漢?

  何等住不動阿羅漢?

  何等堪達阿羅漢?

  何等不動法阿羅漢?

  何等欲界異生補特伽羅?

  何等欲界有學補特伽羅?

  何等欲界無學補特伽羅?

  何等欲、色界菩薩補特伽羅?

  何等欲界獨覺補特伽羅?

  何等不可思議如來補特伽羅?

  何等勝解行菩薩補特伽羅?

  何等增上意樂行菩薩補特伽羅?

  何等有相行菩薩補特伽羅?

  何等無相行菩薩補特伽羅?

  等無功用行菩薩補特伽羅?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七

  抉擇分中得品第三之二

  論文:云何建立現(xiàn)觀?

  何等法現(xiàn)觀?

  何等義現(xiàn)觀?

  何等真現(xiàn)觀?

  何等后現(xiàn)觀?

  何等寶現(xiàn)觀?

  何等不行現(xiàn)觀?

  何等究竟現(xiàn)觀?

  何等聲聞現(xiàn)觀?

  何等獨覺現(xiàn)觀?

  何等菩薩現(xiàn)觀?

  云何慈?

  云何悲?

  云何喜?

  云何舍?

  云何內有色觀諸色?

  云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云何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云何無邊空處解脫?

  云何想受滅解脫?

  何故于遍處建立地等?

  云何法無礙解?

  云何義無礙解?

  云何訓詞無礙解?

  云何辯才無礙解?

  云何神境通?

  云何天耳通?

  云何心差別通?

  云何宿住隨念通?

  云何死生通?

  云何漏盡通?

  云何依止清凈?

  云何境界清凈?

  云何心清凈?

  云何智清凈?

  云何處非處智力?

  何自業(yè)智力?

  云何正等覺無畏?

  云何障法無畏?

  云何出苦道無畏?

  云何引發(fā)如是等功德?

  后記

  敘緣起

  各位居士們:

  今晚由我在這里講《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簡稱《集論》。因為“大眾學佛研究會”要求我作一系列的佛理講座,他們要求我講《金剛經》,但是我認為應該講《集論》,原因是:上回我講了一些《集論》的篇章,還沒講完;此外,我認為聽《金剛經》之前先聽《集論》。一些人認為聽《集論》沒有味道,聽《金剛經》比較有味道,我的看法是"聽經聞法不是聽味道"。聽經聞法有所謂的聽聞經、律、論,它們的差別是:律就是戒律,它是一種行為的指導、準則;經是佛針對某一個人、某件事情、在某個因緣底下所講的道理;論有幾種,其中之一是佛所講的一些根本佛法原理,這些原理不因為人、地點、或特別情況,而是佛講整個世間、生死輪回以及解脫等各種佛法上要知道的知識道理。所以如果聽經,你們應該認識到是因為某個人、某件事情、某個原因而引起佛所說的法,它并不適合每個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比如大乘佛教的《華嚴經》,是佛為大菩薩講的,經中所闡述的佛菩薩境界,是世間人做不到的;有些經專門講怎樣修道、怎樣解脫生死,這是佛為比丘講的;有些經是佛為居士講的,好像《維摩詰所說經》。但是論就不是。論,梵文稱為(Abidhamma),中文音譯為"阿毗達磨",意思是"對法",即以智慧對觀諸法的真理,也就是以解脫生死為目標,以智慧觀察一切法。有些論是佛在不同時期所詮釋的佛法,但是當時并沒有收集成單行本,是后人發(fā)心把佛所講的道理整理、綜合、歸類而收集成一部論。在早期,論都是某個阿羅漢所撰寫的。但是一些人認為南傳佛教是原始佛,其實它是最不原始的,他們認為論是佛在天上為其母親所說的,所以南傳佛教認為佛只在天上講論,不在人間講。北傳佛教認為有各種各樣的論:一是收集佛所講述的道理而成;二是

  一些祖師大德把佛所講的佛法道理整理而成,好像南傳佛教的《清凈道論》。而這本《集論》也是一樣,是由大乘佛教的一位無著菩薩將大乘佛法的法要收集而成的!都摗钒汛蟪朔鸱ǖ闹攸c會聚在一起,看完了它,就得到整個大乘佛法的概念,如果你看某部經,就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我還是要繼續(xù)開講《集論》。

  釋迦牟尼佛涅槃后,佛教分宗派,在此過程中,也將經書、論著歸納成某個宗派的,如此,就有人認為《集論》是屬于唯識宗的論典,但在我看來,《集論》不過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論,因為從論題中就可看出,其重點并不在講唯識,只不過是將大乘佛法中的重要修行法門等等,收集成書。

  我在去年講《集論》中的第一卷,現(xiàn)在我要選講第五卷,原因是,有很多人到處去修學,在修學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就來問我;個別人來問,我就個別解答,我不想重復解答,剛好《集論》第五卷講滅諦,我認為倒不如拿這些資料來講解,好讓你們了解。在佛的教法中,重點是在闡釋四圣諦,佛來世間的主要目的,是要為修道者講解出世間法,所以離開了四圣諦,都不是佛所要講的出世間法。也就是說,佛來世間所要闡釋的是出世間法,為了要講出世間法,佛為修行者講四圣諦,讓修行者知道世間是怎么一回事,出世間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任何人學習了佛法,而不懂四圣諦,這個人根本不知道佛法是怎么一回事。那么,在四圣諦中,苦諦與集諦是世間因果,當一個人要以佛法來修行,他要認識修行的法門、修行的次第,即如何在修行中一步一步前進,而《集論》第五卷中的道諦就講到修行的次第。修行人認識了修行的次第后,怎樣從修行中所產生的各種現(xiàn)象去分別修行的進展與程度;甚至有人經常找我討論,修行人怎樣證果?證果后會不會退?等種種問題,《集論》中都有講到。

  簡介四圣諦

  在講《集論》第五卷之前,先讓我為諸位大略解釋四圣諦。佛在鹿野苑初轉*輪度五比丘,就是為他們開演四圣諦--苦圣諦、苦集諦、苦滅諦和苦滅道諦,即苦、集、滅、道四個道理。為什么這四個道理稱為圣諦?所謂諦,就是真理的意思。"圣諦"是圣人所知道的絕對正確的真理。那"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謂知道,并不是你從聽聞、了解、明白而已,而是你真正"接觸"到。比方說,我告訴你我所喝的這杯水多冷多熱,你憑著所聽到的解釋去理解,明白而說知道;但是,如果你自己有喝那杯水,那么,水的冷暖你自知,就是你接觸到。這四圣諦的道理,不能單單只限于明白,還要真正接觸到。佛法說,修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四圣諦中的道理要發(fā)生,他會接觸到那些事,這樣才是真正的所謂的知道圣諦。如此,此時的他已入圣人之流,即所謂的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圣人了。

  佛在四圣諦中先為我們講苦(苦圣諦,簡稱苦諦),即告訴我們世間是怎么一回事。佛說世間有三界九地六道輪回的眾生,在這些眾生中,某些眾生過怎樣的生活,某些眾生過著怎樣快樂的生活,他們的快樂生活怎樣轉變成痛苦,如此轉來轉去,這就是苦圣諦所闡釋的道理?嗍ブB讓我們了解整個世間,不只是人類而已,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眾生。也因為這樣,佛說我們眾生迷惑于種種的境界,而追求種種快樂--向往天上的生活,向往到美好的地方去。當你了解了這一切不過是生死輪回之后,佛就進一步闡釋這一切真正的是痛苦。那么,你要去觀察為什么是苦?最近我去印度向幾個人學習藏語,我跟他們談論佛法,談起人間苦,其中一個人說:"人間不只有苦,也有快樂。"我說:"快樂是怎么一回事?快樂是六根(感覺器官)所告訴你的。比方說,狗吃大便,它不覺得大便臭,還覺得味道好,吃得津津有味,吃了還舔舔嘴巴呢。如果給你聞到大便的味道,你覺得很臭,如果一定要你吃,你就覺得不快樂,甚

  至于苦死。"根據(jù)佛說,樂是一種受(感受),其本質并沒有真正的快樂。在我們的生活中,所知的一切苦與樂,全都是苦,因為無常、不自在、不能控制的緣故。這個苦不為一般人所知,所以就認為反正我已經得到了這些感覺器官,就利用它們去追求我所應得的快樂,那不是快樂了嗎?以佛法來說,那樣還是不自在。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快樂的感受使你身不由己地生起貪心,接著你必須去滿足身心的要求,這就好像你在服侍一個欲望很多、貪得無厭的人,你要設法去滿足他,那個人就是你的身心,那是很苦、很苦的。但是,一般人不去觀察這些事情,只是盡量做、去完成,而達到滿足身心的需求,這就是他的一生。所以佛說,這才是真正的苦--凡夫所不知的苦。

  知苦之后,佛就告訴你苦的原因,就是所謂的集(苦集諦,簡稱集諦)。所謂集,就是收集的意思。你怎樣做出這些苦,為什么你會得到這些果報,即苦的原因--集諦。你受苦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有種種煩惱,煩惱、業(yè)習推動你做種種事情,加上過去你有種種業(yè)報,當業(yè)報現(xiàn)前時,你的煩惱追隨業(yè)報去做、去反應。所以如果一個人看見某某人很討厭,這必定有種種的原因令其生起討厭的心,如此境界現(xiàn)前,他就生起煩惱,這就是集諦所要闡釋的道理。

  當一個人明白了這些前因后果之后,才有辦法進一步去克服這些問題。所以佛先為你闡釋苦;知道苦后,接著進一步看清楚苦的原因--集諦。

  佛講完了集諦,接著講今晚我要向諸位開講的滅(苦滅諦,簡稱滅諦)。滅諦所要闡釋的道理是:我們在生死輪回中,有種種的煩惱--貪嗔癡、好壞等等,這一切并不是它的真實相。什么叫做真實相、不是真實相?剛才說過了,如果是人,就具備人的感覺器官,聞到糞便的味道是臭的;狗具有狗的感覺器官,聞到糞便的味道并不臭,糞便可以吃。換句話說,感覺器官所告訴你的種種現(xiàn)象,并不是真正本來就如此,是因為你得到這種身心,才生起這種經驗、這種知識,而這種經驗、知識是依靠你的六根所得來的。因為這樣,所以佛說,如果一個人

  不了解六根,而迷惑在其中,其心就猶如被賊--六根偷走了。佛在經典中形容六根有如六個窗口,也把它們稱為六賊,我們的心每每被它們欺騙。為什么我們會被六根欺騙呢?因為它們所告訴你什么、什么……這一切都不過是因為你過去世的果報得到這個身心,所以如果你是個色盲,所看到東西的顏色就與常人不同,但是你還是認為你能看見東西。你以一般人的眼睛來看這個房間,里面是這個樣子;但是,有些人的眼睛與常人的不一樣,他可能看到在房間里的某個角落頭有一個小鬼;有些人能夠看見光;甚至能夠看見人體所發(fā)出來的光。也就是說,在你的現(xiàn)前還有很多眼睛能夠看到的東西,然而你卻看不到。也就是說,你的眼睛只告訴你一些片面的信息,它并沒有把真正的現(xiàn)象看清楚,就有如瞎子摸象,摸到象的腳,就認為是象……所以佛說,我們所知世間的一切,不是它的真相。它的真相是什么呢?就是佛要講的滅諦。世間的真相并不是你現(xiàn)在六根所知的情況。佛說這世間的真相是有所謂的滅(寂滅),即沒有生滅的一種情況,不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在生死輪回中,如果生死輪回是真實的話,根據(jù)佛法說,我們就不可能解脫生死。也就是說,如果生死輪回是實在性的話,那么,你絕對不可能擺脫;因為生死輪回是不實在性的,所以你才能擺脫。比方說,你的眼睛告訴你所看到的東西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是天人所見,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也就是說,現(xiàn)在眼睛所告訴你的東西不是實在的,是你的果報給你帶來很局限、很片面的能力,好像只看到冰山一角,就以為冰山只有那么大小而已。然而冰山在水中是很大的,如此才能浮在水面上。我們就如此被六根所蒙騙,以為世間就是這個樣子。我們要怎樣去了解世間的另外一面呢?這就是佛為我們闡釋的滅諦。

  佛說完滅諦后告訴你,因為滅諦是真實所發(fā)生的情況,所以你能夠從中得到解脫。然而我們要怎樣才能得到解脫呢?佛就講道(苦滅道諦,簡稱道諦),即你要知道怎樣去修道。佛為你講修道的方法、過程與次第。比如我要從新加坡到上海,我可以用很多種方法到上海去,但是我要懂得上海在哪里,然后我

  才能夠一步一步朝前去,這就是道諦所要告你的。

  那么,我們聽到四圣諦的道理,以佛法說,那只是聽到四圣諦的聲音而已--《法華經》如此說,還沒有接觸到真正的四圣諦,但是先聽到四圣諦的聲音,了解了才慢慢去修行。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

  抉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三

  論文:云何滅諦?

  謂相故、甚深故、世俗故、勝義故、不圓滿故、圓滿故、無莊嚴故、有莊嚴故、有余故、無余故、最勝故、差別故,分別滅諦。

  什么是滅諦?在《集論》中用十二件事情來闡釋苦滅諦,這十二件事情可歸納成八件:一、相,二、深,三、世俗與勝義,四、圓滿與不圓滿,五、莊嚴與不莊嚴,六、有余與無余,七、最勝,八、差別。(三、四、五、六項是同一件事情的正反兩面)

  何等相故?

  謂真如、圣道、煩惱不生,若滅依、若能滅、若滅性,是滅諦相。

  滅諦有什么相貌?我們每講一件事情、一樣東西、一個名詞,必然有其所指的事情、東西與內容,這些是它們的相貌。那么,滅諦這個名詞所指的是什么一回事?它有什么相貌?你可從以下這三件事情中看到滅諦:

  一、真如:"真"是真實不虛,"如"是不動的意思。根據(jù)佛法說,

  通過感覺器官--六根所告訴我們的一切,都是不確實的假相,這是有生滅、有生死、有輪回、有煩惱--貪嗔癡、有圣人、有凡夫等種種的差別。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得到它們的真實相。這是我們通過六根所知道的事,如果去除了六根所告訴我們的一切,那么,真正的是什么一回事呢?真正的就是一切都是沒有動的、沒有所謂來去、沒有所謂生死、沒有所謂的無常可得,統(tǒng)統(tǒng)都不可得。你之所以有來去、生死無常、種種生滅可得,是因為你運用六根所得到的信息就是如此的。當你不去運用六根的時候,這一切都是如如不動的,此是一切法的真實相。

  "若滅依",真如是滅的所依,即滅所依靠的是真如。意思是說,一個人要證得涅槃(滅),是因為有真如,即依靠真如才可能證悟涅槃;如果依靠六根所知的消息、信息都是生滅的。即修行者在修行時,要認識什么是滅諦,其心就要設法去知道真如,而不是再利用六根去認識這個世間了;依靠六根所得知的外境都是生滅的。要怎樣不得到生滅的?那就要依真如,所以說真如是滅的所依。

  二、圣道:即是八正道。修行者證得滅諦,他就會體現(xiàn)出圣道--圣人所證悟的道--八正道。"若能滅",圣道就是能滅,即能讓修行者得到滅。

  三、煩惱不生:如果修行者還具有煩惱,那絕對不可能知道滅的形相是怎樣的。所以當修行者依真如,而不是依六根去知道滅的相,他要用圣道去進行去了解,然后達到煩惱不生。當這些情況都出現(xiàn),他知道原來這才是滅相。

  "若滅性,是滅諦相",滅諦有沒有相?滅諦是沒有相的。凡是有相的都是用六根知道的,滅諦的真如是沒有形相可得的,但是用語言講的時候,就如此描述。你要認識滅諦,就要依靠真如,要用圣道,最終不生起煩惱。我們不能依此解釋而認為滅諦有形相,滅諦本身絕對沒有形相可得,在這里以此方便為我們詮釋。

  如世尊說:眼耳及與鼻舌身及與意,于此處名色究竟滅無余。

  如世尊所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這個時候名色究竟滅無余。"名"是指心,因為心摸不著,看不見,聽到的只不過是個名稱。古代印度人將心稱為名,佛教創(chuàng)立于印度,所以佛法也把心稱為名。"色"除了指身體外,還指種種外在的物質。"名色"是指我們身心的活動。佛說,世間人運用六根所得到的是名色。意思是說,我們運用六根所得到的世間,不是精神的活動,就是物質的活動。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不在六根里活動,就不會見到名(精神的活動)、色(物質的活動),那么,在修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得到名色的時候,就是滅諦的相,此時的他就證悟到滅。

  佛法說,世間人用六根知道世間。經中有載,有一次,魔王對佛說:"佛啊,您的弟子休想能夠修行解脫,因為你們是用六根來知道世間的一切,任由你們在六根里怎樣修行,都不能解脫的。"這是至理名言,魔王這樣講是很正確的,它也講佛法。佛沒有反對而說:"是的,但是我不教導弟子用六根去了解、去解脫。"也就是說,修行者絕對不能用六根來解脫生死。為什么呢?因為六根是你過去業(yè)報帶來的,你有現(xiàn)在的煩惱--貪嗔癡、現(xiàn)在的果報身,你看到這個世間就有這種感受。好像因為人認為餓鬼很丑陋、很恐怖,所以看到餓鬼就受不了,然而餓鬼看到餓鬼就沒有這種感受。這是人類所得到的知識,這是個錯誤!我們用六根所知的一切,根據(jù)佛法說,我們都被它所蒙騙了。魔王說:"修行者用六根來修行,永遠逃不出魔王我的手掌。"

  又說:是故汝今當觀是處,所謂此處眼究竟滅,遠離色想;乃至意究竟滅,遠離法想。由此道理。顯示:所緣真如境上,有漏法滅,是滅諦相。

  修行者如何知道滅是什么一回事?那么,請問證悟滅(涅槃),是有心證,還是無心證?所謂有心證,是用心去知道、去分別它。所謂無心證,是不用心去分別它。這是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因為滅本身是不允許有心的活動。為什么呢?因為"名色究竟滅無余",即當修行者證悟滅時,身與心的知覺全都不可存在。佛法說,證悟涅槃,并不是進入涅槃。當修行者進入涅槃,其身心活動再也不繼續(xù)了;當他證悟涅槃后,其身心還是回來活動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所有的阿羅漢證悟涅槃后,還是有吃飯、睡覺等身心活動。換句話說,證悟涅槃的修行者并沒有進入涅槃,因此,他的心還存在,不可能沒有心。如果沒有心那誰證悟呢?有一種定--滅盡定,佛法稱它為無心定,即修行者進入滅盡定后,什么都不知道。佛說在幾種情況下是無心:一、進入滅盡定,二、進入無想定,三、進入深度的睡眠,四、昏迷。

  進入無想定的情況:修行者修到四禪的時候,將念頭砍掉,不要動念頭,就進入無想的狀態(tài)。即他的心什么都不去想,慢慢就什么都不知道,過后,忽然間有"我回來了"的感覺。很多人有這種經驗,靜坐到十五分鐘或半小時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在一個地方,連在一個地方的感覺也沒有了,對外界完全不知道,跟睡覺一模一樣,但是他絕對不是在睡覺,而是在無想定中。所以凡是進入無想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入,但是,當他出定時,卻知道自己出來了。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靜坐時覺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這樣他還是知道。為什么呢?當他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這就是知道。當一個人進入無想定,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了,只有當他出定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剛才我什么都不知道,好像睡醒一樣,這

  是進入無想定。

  進入滅盡定的情況:修行者在四禪必須繼續(xù)修觀--觀佛法,以觀的力量進一步進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后從非想非非想處定中,不知不覺地進入無心的狀態(tài),此時的他即進入滅盡定。就是說,當他在四禪作觀的時候,不可以心想入滅盡定,但是,他在入滅盡定之前可以想"我要入滅盡定",過后就不可以擁有"我要怎樣進入滅盡定"的心。因為滅盡定是無心定,與無想定一樣,必須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當他出滅盡定時,要很清楚知道"我出定了",剛才我什么都不知道。

  無想定與滅盡定的差別:修行者在修無想定的過程中,將心念砍掉,不要讓心念生起,進入無想,所以造成無想的狀態(tài);滅盡定是在觀心的生滅,觀到生滅心不知不覺地進入不動的狀態(tài)。所以無想定是用定來進入,而滅盡定是用定與觀配合來進入的。無想定是很多人,甚至是外道的修行者也能夠進入;滅盡定只有三果與四果的圣者才能夠進入,并且不是所有的阿羅漢圣者都能夠進入,僅是某些阿羅漢圣者才能夠進入。

  除了上述的四種狀態(tài)是無心外,其余的都是有心。當阿羅漢進入涅槃,即接觸到滅諦,其心要存在,并非無心,無心不能證。雖然涅槃沒有生滅,但是當修行者證悟涅槃時,他要知道(證)。所以證悟涅槃與入滅盡定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入滅盡定者全都不知道自己身心的作用,但是證悟滅者卻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身心的作用,即他知道在證悟的當時身心不存在。這是兩碼事。

  所以任何修行者證悟滅諦時,其心要在,當時的情況是,"名色究竟滅無余",即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之處,再也沒有名色生起來這回事了。所以佛說,"謂此處眼究竟",修行者的眼睛再也沒有看到任何東西,"遠離色想",心中沒有生起色的想;乃至"意究竟滅",意識也不生起來,"遠離法想","法想"是心中動起一個念,就生起法塵;當時他也沒有生起法塵了。由此道理,顯示:"所緣真如境上",到這個時候,他的心依真如境靜靜不動,"有漏法滅",有生滅的煩惱法不見了,

  此時是滅諦相。雖然此處向你解釋滅諦的種種相,但是滅諦本身是無相的。

  根據(jù)佛法說,生死輪回是一個假相,不是真實的,因為是六根告訴你的。各種眾生具有不同的六根,用不同的六根,就得到不同的知識,所以生死輪回不是真實的。真如的境才是真實的,但它并不是一個心、境對立的境,修行者不能在里頭起心動念,生起分別,此時心與境沒有差別,那個時候沒有法塵的生起,即遠離法的想。修行者遠離了色想、遠離了法想,并不是心不存在,心還是知道。這種情況在一些經典中形容是一種光明,在里頭沒有所謂的東西。在密宗的一些經論里也有講到這個情況,即進入涅槃,就是進入光明,在光明中沒有身心,只是一片光明。北傳佛教把這種情況描述為常寂光土,也稱為法身、法身光明。但是,此光明也不是我們常人所知的光明。

  何等甚深故?

  謂彼諸行究竟寂滅。

  為什么滅諦是非常非常地深,甚至于很難很難知道?有生滅變化,稱為行;一切有生滅的變化,則稱為諸行。因為一切諸行都寂滅了,所以滅諦是很深,很難很難知道。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用種種(身心?錄音不清楚)去分析、去了解,這都是行。

  如是寂滅望彼諸行,不可說異,不可說不異,不可說亦異亦不異,不可說非異非不異。

  這個寂靜的滅諦,對比生滅的諸行,我們不可說它不一樣,也不可說它不是不一樣。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用一樣、不一樣的心,這就是行。也就是說,寂滅本身沒有平等、沒有不平等,沒有發(fā)生所謂一樣,不一樣的事情。我打個比喻:當我吸一口空氣進入我的體內,過后我又把它呼出;當那口空氣進入我的體內,不可說它是我的,也不可以說它不是我的。當我這樣講時,你就生起兩個差別相:一是我的身體,二是那口空氣。你就去比較,看看空氣跟我是什么關系,然后就得到:空氣也不是我的,也不可以說不是我的,如此佛法稱為戲論。空氣本身不是誰?,我本身也不是誰?,都是暫時的一個過程,然而你認為我的身體是一個法(東西),空氣是另外一個法,它們是什么關系,佛法說,這是你制造出來的戲論。那么,寂滅與一切生滅的現(xiàn)象是相同,或是不相同?此處說,不可認為它們是相同的,也不可以認為它們是不相同的。

  我再打個比喻,我經常問:"先有上帝,或是先有世間?"有人就說:"世間先有上帝,后來上帝創(chuàng)造世間。"那么,我就提出這個問題:"上帝先有,它就存在啰;上帝先存在,就要有它所存在的地方--世間。"寂滅與諸行的問題也是一樣。因為你心中認為有世間,此外還認為有上帝,就去看它們的差別,而生起種種見解。

  一個更簡單的比喻:如果我在墻壁上畫一個圓圈。噢,你看到圓圈的里面,一旦你看到圓圈的里面,就必定看見圓圈的外面。同樣的,一旦你認為滅諦是一個法(東西),必然你就有滅諦以外的生滅法(東西)。根據(jù)佛法說,你在一個微塵--如此微細的地方看見真理,那一切處都看見真理。佛法更說,一個微塵在動,那整個世間都要動,此是北傳佛教所說的道理。即你建立任何一個法,肯定建立并承認這個法以外的東西。好像,當你一旦建立了寂滅,在當時你就建立了生滅那件事情了。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有不生不滅的這件事情的存在,當時你的心已經同意并建立生滅這件事情的存在。當修行者證悟寂滅的時候,他并沒有說有寂滅的存在,也沒有說有生滅的存在,不可以生起法的想,乃至意究竟滅,遠離法想。所以寂滅相對諸行,當修行者證悟寂滅之后,就知道寂滅與諸行,不可以說是一樣的,不可說是不一樣的,也不可以說也是一樣,也是不是一樣,也不可說不是一樣,也不是不一樣。

  所以者何?無戲論故。

  為什么呢?因為沒有以上的看法(戲論)的緣故。

  于此義中若生戲論,非正思議,非道非如,亦非善巧方便思故。

  如果在此義中生戲論,則不是正思惟,不是正道,不是真如,這個人的思惟并不是很有善巧很有技巧的思惟方式。

  在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不可以犯上以上的毛病。比方說,我們以思惟的方式來認識佛,以為怎樣、怎樣……怎樣的才是佛,然后又認為怎樣、怎樣……怎樣的才不是佛。佛法說,如此分析去找尋佛,永遠不知道什么是佛;如此的思惟方式是我們本具的六根所為--戲論。

  如世尊說:此六觸處盡、離欲、滅、寂靜、沒等,

  如佛所說:"此六觸處盡","六觸處",六根觸境之處;"六觸處盡",心再也不在六根中接觸境了。"離欲",心在一個境中再也沒有想要知道有或者沒有那個境了。"欲"是對境界生起希望心,即我們的心有種習氣,看見任何東西,就想知道是什么一回事。"滅",他在這六根中已經沒有所謂的生滅的現(xiàn)象。"寂靜",此時的他是很寂靜的,沒有所謂的苦與樂。"沒",是不再生起來的意思。

  若謂有異、若謂無異、若謂亦有異亦無異、若謂非有異非無異者,于無戲論便生戲論;

  "如果有不同,或者沒有不同,或者有不同沒有不同,如果不是有不同不是沒有不同",這幾句話在北傳佛教很著名,稱為四句。所謂四句,是正面--第一句,反面--第二句,也是正面也是反面--第三句,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第四句。一般眾生整天有要去尋找真理的心理,《楞伽經》中說要離開有、無、也是有也是無、不是有不是無--四句,也要離開種種的"非",稱為離四句,絕百非。在此處提出兩次的四句(戲論)。"于無戲論便生戲論",在這六觸出、進的當兒,本身是沒有戲論的,但是,如果我們聽聞佛法后,建立起生滅的世間,然后建立起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就是戲論;接著分別不生不滅的涅槃與生滅有什么不同,這更加戲論了。這就是利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根來思惟所得的結論,根據(jù)佛法說,你又落入六根的境界(戲論)中,被它所蒙騙了。所以要了解涅槃,就要遠離六根的戲論。

  乃至有六處可有諸戲論,六處既滅絕諸戲論,即是涅槃。

  甚至于在六處里處理任何問題,即在六根中接觸任何東西、了解東西而得到知識,都是戲論。當修行者再也不在六根作用,再也不用六根,沒有覺得它的存在,那時候所有的戲論都沒有了,這就是涅槃。所以說滅諦是很深很深的。

  何等世俗故?

  滅分為:假的滅與真的滅。假的滅就是世俗的滅;真的滅就是勝義的滅。

  謂以世間道,摧伏種子所得滅,是故世尊別名說為彼分涅槃。

  修行者在修道時,可分為:世間道與出世間道。世間道就是修禪定:一是色界的禪定,即初禪(初靜慮)、二禪(第二靜慮)、三禪(第三靜慮)、四禪(第四靜慮);二是無色界的禪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定。為什么把修禪定稱為道呢?因為在修禪定的過程中,修行者一分一分地將煩惱暫時降伏--如果修行者能進入初禪,則暫時降伏五蓋--貪、嗔、睡眠、掉舉和疑;進入二禪則暫時降伏覺、觀的心;進入三禪則暫時降伏喜的心;進入四禪則暫時降伏樂的心;進入了無色界定,則暫時降伏了色界的知覺,如進入空無邊處定則暫時降伏色的想、方位的想等等。如此一步一步地降伏煩惱,也是一步一步地滅(一種相似的滅)。所謂世間道,是"摧伏種子所得滅",暫時降伏業(yè)力的種子所得到的滅,所以佛稱它為彼分涅槃。所謂彼分,是很多、一個又一個的意思。

  何等勝義故?

  謂以圣慧,永拔種子所得滅。

  勝義滅是以"圣慧"--圣人的智慧(最少證悟初果的智慧),將業(yè)習、煩惱--貪嗔癡的種子全都拔除而得到的滅。

  何等不圓滿故?

  謂諸有學、或預流果攝、或一來果攝、或不還果攝等所有滅。

  滅的層次有圓滿與不圓滿的差別。什么是不圓滿的滅?謂"諸有學",指初果、二果以及三果圣者,因為他們對滅證悟得不夠徹底,還需要繼續(xù)學習。預流果(初果)是預入圣流,即預入圣人的果位,根據(jù)小乘的教法,這些證悟的圣者,最多來回人間七次,就能夠證悟涅槃;一來果圣者還有來回一次的生死;不還果圣者今生去世了,不再來人間,因為他還有一些煩惱,就到色界天上去證悟阿羅漢果。因為他們所證悟的滅還不徹底,所以說不圓滿。

  何等圓滿故?

  謂諸無學阿羅漢果攝等所有滅。

  什么是圓滿的滅?阿羅漢圣者所證悟的滅才是圓滿的。

  滅諦有世間道與出世間道(勝義)的層次,出世間道中又分為初果、二果、三果以及四果的層次。

  何等無莊嚴故?

  謂慧解脫阿羅漢所有滅。

  何等有莊嚴故?

  謂俱分解脫三明六通阿羅漢等所有滅。

  證悟阿羅漢的圣者可分為兩種類:一是慧解脫阿羅漢,二是俱解脫阿羅漢,也稱為俱分解脫阿羅漢。所謂俱解脫,是定與慧皆解脫;劢饷摪⒘_漢沒有三明六通,俱解脫阿羅漢則有,那么,莊嚴與否,就以這三明六通為準繩,具有三明六通的俱解脫阿羅漢所證悟的滅是莊嚴的;反之,沒有三明六通的慧解脫阿羅漢所證悟的滅是不莊嚴的。

  一、六通:即是六種神通(后有詳釋)。

  二、三明:有些阿羅漢更具有三明的能力。

  1、宿命明: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過去世的事,也能知其事的前因后果。例如:某人過去世做蛇,他知道其為蛇的前因后果,這是宿命明的能力。

  2、天眼明: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其天眼清凈,能夠看到未來一切事的前因后果。

  3、漏盡明:阿羅漢圣者知道自己斷除所有的煩惱,同時也知道他人的煩惱斷除了。

  佛住世的時候,有些阿羅漢完全沒有神通,這就是他們不莊嚴。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必定是俱解脫阿羅漢,能夠入滅盡定,因為神通是由定力所引發(fā),所以才能夠引發(fā)出三明六通。慧解脫阿羅漢只能入其他的禪定,沒辦法入滅盡定。根據(jù)經典說,甚至有些修行者不修禪定,也能證阿羅漢果,這些圣者就是慧解脫阿羅漢。

  何等有余故?

  謂有余依滅。

  以有余與無余來分別滅諦。什么是有余依滅?眾生依身心來活動,證悟阿羅漢的圣者還有身心在運作,我們說此圣者證悟有余涅槃,即是有余依滅。

  何等無余故?

  謂無余依滅。

  什么是無余依滅?當證悟有余涅槃的圣者的身心在今生不繼續(xù)了,此是他證悟到無余涅槃,即是無余依滅。

  何等最勝故?

  謂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

  什么是最殊勝的滅?佛與菩薩證悟大乘所謂的無住涅槃,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當菩薩證悟無住涅槃之后,在世間生死來去,心無所住,但是,他還是要隨著業(yè)的因緣來度眾生。根據(jù)大乘佛法說,當菩薩證悟無住涅槃,至少是八地或以上果位的菩薩。經典說,這類的菩薩有時可在某個地方隨著眾生的機緣示現(xiàn)成佛道,好像《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眾生應以什么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則現(xiàn)什么身來度化他們。這就是菩薩證悟無住涅槃的自在。所以佛與菩薩證悟的無住涅槃所了解的滅是最殊勝的,他們能夠無時無刻去利益一切有緣的眾生。

  何等差別故?

  謂無余永斷、永出、永吐、盡、離欲、滅、寂靜、沒等。

  前面講的幾種分別滅諦,現(xiàn)在以上述種種的差別去認識滅。

  何故名無余永斷?

  由余句故。

  為什么叫做無余永斷?由于以下的種種全都沒有了,所以稱為無余永斷。

  何故名永出?

  永出諸纏故。

  為什么叫做永出?永出諸纏的緣故。佛法以不同角度來看煩惱是什么一回事,有時候把煩惱稱為纏,有時候則把煩惱稱為隨眠。當我們現(xiàn)前生起來的煩惱,它能夠纏住我們的身心,使我們不自在,所以"諸纏",是指現(xiàn)前已經生起來的種種煩惱。"永出諸纏",證悟滅者已生起的煩惱已經離開他,不在他的身邊了。

  何故名永吐?

  永吐隨眠故。

  為什么叫做永吐?永吐隨眠的緣故。有些煩惱與睡眠一樣,還沒有運作,但是,不等于它不能動,它只是暫時不生起;當睡醒時則會動起來,所以隨眠,是指潛伏在心靈深處,還沒有生起來的煩惱。"永吐隨眠",證悟滅者還沒有生起來的煩惱也沒有了。"吐",比喻使深藏在內心深處的煩惱,好像東西一樣不自主地從嘴里涌出。

  何故名盡?

  見道對治得離系故。何故名離欲?修道對治得離系故。

  我們的煩惱可分為見道與修道所對治的煩惱。當修行者見道時,就遠離了某些思想上錯誤的煩惱;進一步他就修道,當他

  修道時更加離開行為上的煩惱,即心里的行為--貪嗔癡等。這兩種都在"離系",但是,為什么一個叫做"盡"?另一個叫做"離欲"呢?其差別是:修行者見道時,不是一分一分地斷除,而是一下子轉變,即一次頓斷(盡)某些思想上所應斷的煩惱;修道時是慢慢地遠離、修、對治,即漸次地一步一步去離欲--離開行為上所應斷的煩惱。

  何故名滅?

  當來彼果苦不生故。

  為什么叫做滅?滅,并不是指不生現(xiàn)在的果,是指將來不會生苦的果。也就是說,當修行者證悟阿羅漢果的時候,其所證悟的滅要完成:一是將來的苦報沒有了,二是以下的寂靜。

  何故名寂靜?

  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為什么叫做寂靜?修行者證悟阿羅漢果后,現(xiàn)在還活著,繼續(xù)受到果報--苦果,但是其心不苦了。上述的滅是指不生將來的苦果,而寂靜也是滅,是現(xiàn)前的果報,因心不生起苦,所以不叫做滅,叫做寂靜,因為苦的果報還再生滅。

  以一個證悟的阿羅漢來看,他所受的現(xiàn)前的一切果報都是苦果,甚至于他現(xiàn)前吃飯、睡覺的行為都是苦。他并沒有滅除這些現(xiàn)前的苦報,是他的心苦沒有了。但是他將來就沒有苦的果報。所以對于苦的滅除,阿羅漢再也不生起將來苦的果報,但是現(xiàn)前苦的果報還要繼續(xù),當時其心不苦,即"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在部派佛教中產生了一件事

  情:大約在佛涅槃二百年后,有個比丘叫做大天,他講出五件事情,當時其他部派的一些阿羅漢否定他是阿羅漢,只有大天比丘的隨從承認他是阿羅漢,他也解釋為什么他是阿羅漢,但是,為什么又是這個樣子呢?這就是"大天五事",其中一件事情就是對"苦"的詮釋。有一天,大天比丘在睡覺時做夢,在夢中竟然大喊苦啊,苦啊……夢醒后弟子問他:"您證悟阿羅漢果了,心還有苦嗎?"他就解釋……在此處的"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阿羅漢于現(xiàn)法中心再也不苦了,所以阿羅漢知道世間是苦的,在感受世間種種的苦時,其心不覺得苦。但是大天比丘自認是阿羅漢,他說在某種情況底下,他還可以感受到心苦,在夢中就如此喊苦,這就是苦的現(xiàn)前,心感受到苦了。

  何故名沒?

  余所有事永滅沒故。

  為什么叫做沒?"余所有事永滅沒故","余",是將來剩下的事。過去造業(yè)使你將來又再繼續(xù)有果報,意思是:你過去所造的種種業(yè),再也不會生起將來的"余"--五蘊身心。即修行者證悟阿羅漢果后,其過去所造的種種業(yè),就不會感應到種種果報--將來的身心,這就是沒。

  何故此滅,復名無為?

  離三相故。

  佛把世間的一切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有造作、有生滅的,即因緣造作生滅;無為法是沒有造作、沒有因緣在造作,所以它要離法的三相--生、住、滅。佛法說,凡是因緣所作的有為法,必定有生、滅,在生與滅之間,法要停留一

  段時間--住,所以有時也說法有四相--生、住、異、滅。修行者證悟滅,知道滅是沒有生、沒有滅、沒有住可得。所以在這里的"滅",并非指生滅的滅,是指沒有生滅的意思。

  何故此滅,復名難見?

  超過肉眼天眼境故。

  以佛法說,修行者是以智慧證悟滅,即以慧眼看到滅。如果一個人用肉眼,或者天眼是沒辦法知道滅這回事的,所以說很難見到、很難知道。

  何故此滅,復名不轉?

  永離諸趣差別轉故。

  佛法將眾生稱為異生,"異"是差異的異,即種種的差別。當修行者證悟滅后,就不會在六道五趣中輪轉,不屬于任何一趣,所以永離諸趣。

  何故此滅,名不卑屈?

  離三愛故。

  佛法說世間存在著三有--欲有、色有和無色有,眾生對這三有(三界)生起貪愛--欲界的愛、色界的愛和無色界的愛(三愛)。如果修行者修禪定,其心遠離了欲界的愛,但是在定中對境界感受喜、樂等等,如此就產生色界與無色界的愛。如果一個人有愛,其心就要卑屈,要向人家低頭,即自己甘愿低人一級,委屈在人家之下。好像一個人對某某人有愛,就愿意承

  受其所愛的人污辱及所做令他不高興的事。又好像媽媽愛孩子,即使孩子打她一下,她也不介意,也甘愿被孩子打。當一個人有三有的愛,就有卑屈的心。為什么這個滅叫做不卑屈呢?因為修行者已經離開了三愛。

  何故此滅,復名甘露?

  離蘊魔故。

  佛法中的甘露,是指能醫(yī)治眾生種種疾病的良藥。為什么滅叫做甘露,是因為離蘊魔的緣故。即眾生執(zhí)著五蘊,以它為生命、為生活;五蘊身心纏住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所以佛把它稱為魔。修行者證悟滅時,好像吃了良藥--甘露,醫(yī)治好了五蘊這種疾病,遠離了五蘊魔。

  何故此滅,復名無漏?

  永離一切煩惱魔故。

  什么叫做有漏、無漏?能令你生起煩惱的法(事情),稱為有漏;反之,不會令你生起煩惱的法,稱為無漏。修行者證悟滅之后,就不會再生起煩惱了,所以滅又稱為無漏。

  何故此滅,復名舍宅?

  無罪喜樂所依事故。

  眾生流浪生死,是因為造了種種罪業(yè),所以在生死中來來去去,就好像無家可歸一樣。修行者證悟滅之后,不再生死中流浪,就好像回到了家,所以涅槃又稱為舍宅。

  何故此滅,復名洲渚?

  三界隔絕故。

  佛法中將眾生的生死輪轉,形容猶如在"有海"中,即眾生好像在生死的大海中浮沉。當修行者出離了生死,就有如超出了大海,登陸了。滅又名洲渚。所謂洲,是一塊大陸地和附近島嶼的總稱;所謂渚,是水中間的小塊陸地。所以洲渚,就是陸地。"謂三界隔絕故",他不在三界生死海中輪轉生死了。

  何故此滅,復名弘濟?

  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

  所謂弘濟,是廣大的救濟。為什么滅又叫做弘濟?因為如果世間人有什么災難,就要伸出援手救濟他們。我們在生死流轉中遇到種種苦的災難,因為證悟滅就能夠得救,所以稱滅為弘濟。

  何故此滅,復名皈依?

  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

  佛法中所指的皈依,即皈依三寶--佛、法、僧。皈依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皈依涅槃寂靜(滅)。所以皈依佛,就要像佛那樣證悟滅;皈依法,就要證悟到滅的真理;皈依僧,就是向僧學習,最終也要證悟滅。皈依的真正趣向,就是要皈依滅。為什么呢?因為除了涅槃以外,其他一切都是生滅虛妄的,所以滅--證悟涅槃,就沒有虛妄了。皈依三寶最終是皈依清凈的法,而這個法就是滅。

  何故此滅,名勝歸趣?

  能為歸趣一切最勝圣性所依處故。

  "勝"是殊勝,"歸趣"是心想的趣向。"最勝圣性"是最殊勝的圣人都要去的地方。滅是最殊勝的歸趣,即涅槃是最殊勝的歸趣。

  何故此滅,復名不死?

  永離生故。

  "不死"是修行者再也沒有生了,所以滅叫做不死。

  何故此滅,名無熱惱?

  永離一切煩惱熱故,永離一切求不得苦大熱惱故。

  "熱惱"是心執(zhí)著外境,使得身心一直不安,覺得身體有煩熱的現(xiàn)象。修行者證悟滅后,永離了貪嗔癡,再也沒有因為這些煩惱所引起執(zhí)著的惱熱。

  何故此滅,名無熾然?

  永離一切愁嘆、憂苦、諸惱亂故。

  "熾然"是身體像火一樣熾熱,心中煩惱自然生起,不自在,要這樣、要那樣,身心很煩很熱,不知如何是好。修行者證悟滅后,就"永離一切愁嘆、憂苦、諸惱亂"。

  何故此滅,復名安穩(wěn)?

  離怖畏住所依處故。

  眾生依身心而住,因而有老、病、死等種種的怖畏,即怕身體老了、壞了,擔心身體不行了等等,甚至死時害怕身體會不會在世間不見了。修行者證悟滅后,就知道沒有這一回事,永離了這種種的怖畏,就覺得安穩(wěn)。

  何故此滅,復名清涼?

  諸利益事所依處故。

  一切利益的事,都因為滅而生起,所以修行者證悟滅后而得到清涼。"諸利益事"就是善法,當修行者證悟滅后,其所有善的心所全都生起,內心愉快、清涼。

  何故此滅,復名樂事?

  第一義樂事故。

  佛法說,你所認為的快樂是"受"所告訴你的,這可分為:身受與心受。也就是說,你所感受到世間所有快樂的事情,如果不是身,就是心告訴你的,此種感受只是一種生滅的心念,所以不是最殊勝的快樂。修行者證悟滅后,才是"第一義樂事"--最殊勝、最正確的樂,此是出世間的樂,即證悟涅槃的樂。而這個樂不是感受,但也稱它為樂事,所以佛經上說:"證悟涅槃,涅槃最樂。"這個樂不是在感受上的樂,而是名稱上說它最樂,再也沒有苦了。

  何故此滅,名趣吉祥?

  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

  如果世間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而陸陸續(xù)續(xù)有更多更好的事情出現(xiàn),那么,那件事情是吉祥的。同樣的,修行者證悟滅后,道自然而來,所以滅叫做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為了證悟滅,修道的種種方法很容易做,一樣一樣很容易現(xiàn)前,好像修行者所修的道--八正道全都來了。

  佛法中說,苦、集、滅、道,其次序為什么不是苦、集、道、滅呢?我們認為應該要知道苦,要斷集,集斷了,就要修道,修道就證悟滅。為什么佛卻說成苦、集、滅、道?有人解釋為:修行者證悟滅后,接著他要繼續(xù)維持著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修道的法。也就是說,修行者證悟滅后,道還是要繼續(xù)持續(xù)著,并不是證悟后道就沒有、不必了。如此,阿羅漢就在八正道中繼續(xù)生活。當修行者修道時,要盡力維持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何故此滅,復名無病?

  永離一切障礙病故。

  佛法說,我們的身心都是病,給我們帶來種種的障礙。修行者證悟滅后,遠離了身心的障礙,他就沒有病了。

  何故此滅,復名不動?

  永離一切散動故。

  佛法說,凡是有境界,都是散動的,甚至于入了甚深的定,乃至入滅盡定,還是有散動。為什么呢?因為有出有入就是散動。

  修行者證悟滅后,遠離了這一切的境界,連出、進都沒有了,就遠離了一切散動。

  何故此滅,復名涅槃?

  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

  修行者證悟涅槃之后,就證悟沒有生滅相,沒有一切相可得,這也稱為寂滅(寂靜),沒有東西可生了,此時才是真正的大安樂所住的地方,所以滅,又稱為涅槃。涅槃是古印度語,意思是圓滿,并非佛教專有名詞。佛教用語--涅槃,有另外的意思,即不生不滅。所以中國佛教的譯經師把涅槃翻譯為圓寂,意思是:圓滿的寂靜。

  何故此滅,復名無生?

  離續(xù)生故。

  什么叫做續(xù)生?一個人死后,到下一生的生前的中間,還要繼續(xù)生下去,這就是佛法所說,一個人死后,當時稱為持有;然后變成中陰狀態(tài),稱為中有。這持有、中有就是所謂的續(xù)生,過后才變成生有,即下一生的生開始了。也就是說,從他一生到死之前的那一段,叫做續(xù)生。修行者證悟滅后,他連相續(xù)的生--持有、中有,現(xiàn)在都沒有了。

  何故此滅,復名無起?

  永離此后漸生起故。

  "漸生起"是指生有,也稱為后有,即眾生入胎時,胚胎逐漸成

  長成形,也就是投胎轉世慢慢成長。持有、中有不是漸生,它是變化生,一下子出現(xiàn)的。修行者證悟滅后,他就沒有了持有、中有,甚至連生有也沒有了。

  何故此滅,復名無造?

  永離前際諸業(yè)、煩惱勢力所引故。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xiàn)在諸業(yè)、煩惱所依處故。

  這里是指造、作。那什么在造、作呢?是煩惱在造、作。煩惱造、作兩件事情:一是煩惱引發(fā)出過去世業(yè)--造;二是現(xiàn)前的果報兌現(xiàn)時,煩惱再加作某些東西--作。修行者證悟阿羅漢果之后,他就無造、無作,即他的煩惱再也不引發(fā)出過去的業(yè),也不再加造作的心于現(xiàn)前的一切業(yè)了。

  何故此滅,復名不生?

  永離未來相續(xù)生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