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螅詵|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講解第四十四講

  主講:釋慧祥

  日期:2006年08月27日

  講別:第四十四講

  請大家合掌。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并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并發(fā)愿:佛弟子(您們的名字)愿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誓愿之;叵蚪o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請放掌。

  【經文】“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釋經】須菩提!如果有人作這樣想:發(fā)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說一切諸法都是會消失而不存在的。別作這樣想!為什么呢?發(fā)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于一切法不會說,這些法都是會消失而不存在的。

  【說明】現在來說明幾個詞:即“斷”、“常”、“生”、“滅”。為了說明這四個詞,我要先說明兩個詞,即“有”、“無”。

  一、“有“:當所指定的“現象”,在指定的范圍中,是“存在”著的時候,稱之為“有”。例如:桌子上有電腦。

  二、“無”:當所指定的“現象”,在指定的范圍中,是“不存在”時,稱之為“無”。例如:石頭雕的女人,無子。

  現在來說明“生”、“滅”兩個詞:

  一、“生”:當“現象”從“無”變成“有”。

  二、“滅”:當“現象”從“有”變成“無”。

  現在來說明“斷”與“!边@兩個詞:

  一、“!:當“現象”是“永遠有”。

  二、“斷”:當“現象”只“出現一次”就不會再出現。

  現在來補充說明另外兩個詞:

  一、“住”:當同一個現象繼續(xù)存在著。

  二、“異”:當現象從某一種存在,變成不同的方式存在。

  在說明前,該溝通好的用詞,已經溝通好了,現在可以開始說明了。

  眾佛友!有哪一個法,一定是“有”、“無”、“生”、“滅”、“斷”、“!、“住”、“異”嗎?請眾佛友深入觀照,F在,我自問自答,舉一例來觀照,請大家深思,并對一切法深入觀照其實相。以“紙”為例:

  自問:紙一定永遠“有(存在)”嗎?

  自答:紙,被燒后就會不存在;就算不被燒,被任何方式破壞就都不存在;就算不被任何人為的方式破壞,把它放在一處,也會被“空氣”、“光子”撞擊久之后就不存在。因此,可知“紙”不會永遠存在。

  自結論:因此“紙沒有永遠存在的現象(無常)”。

  自問:紙,雖然不會永遠存在,但是,紙是屬于永遠不存在的嗎?

  自答:不是。紙,實際上是存在的,才被人們使用著,所以,實際上,紙,不屬于永遠不存在的現象。

  自結論:“紙,不屬于永遠不存在的現象(非無)”。

  自問:紙,既然非永遠存在,也非永遠不存在,那么,紙,有從不存在變成存在的現象嗎?

  自答:當有人用紙漿來造紙,則紙,就會從不存在變成存在(生)。

  自結論:因此可知,紙,有“生”的現象。

  自問:紙,有從存在變成不存在的現象嗎?

  自答:當紙,被燒,或被風化,或被動物吃了,或埋土中爛了,或被水泡爛全散了。這時,紙,就會從存在變成不存在了。

  自結論:所以,紙,有從存在變成不存在(滅)的現象。

  自問:紙,在變成紙之前,“它”是什么呢?

  自答:紙漿。

  自結論:紙,未生前,“它”的名字不叫紙,叫“紙漿”。

  自問:紙漿,在變成紙漿之前,“它”是什么呢?

  自答:是木頭。

  自結論:紙漿,未生前,“它”的名字不叫紙漿,而是叫“木頭”。

  如此,深入觀照,得出結論:

  當“它”是紙時,叫紙。當“它”是紙漿時,叫紙漿。當“它”是木頭時,叫木頭。而在木頭之前,“它”是種子、陽光、空氣、土壤、水份。甚至“它”有永遠的過去,依當時的現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

  自問:當紙,從存在變成不存在時,“它”是什么呢?

  自答:如果是被燒的,“它”就變成灰、光、熱、二氧化碳、水;如果是被吃了,“它”就變成動物身體的一部份,及糞便;如果被風化,“它”就變成土粉;如果被水泡爛了,“它”就變?yōu)榧垵{。

  自結論:通過如此深入觀照可知,“它”的未來,也是依當時的現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八庇杏肋h的未來。

  從上面兩個結論,而合為另一個結論:

  “它”,都是從一種存在,變?yōu)榱硪环N存在。所以“它”有“異”的現象。

  又“它”這種“異”的現象,是永遠的。所以,“它”的“異”的現象,是“繼續(xù)的現象(住)”。

  “它”這種“異”的現象,是永遠如此的,所以是屬“!钡默F象。

  “它”只有“異”:指當現象從某一種存在,變成不同的方式存在的現象。

  “它”沒有“生”:指當“現象”從“無”變成“有”的現象。

  “它”也沒有“滅”:指當“現象”從“有”變成“無”的現象。

  從這兒就知道“它”是“無生、無滅、常住、變異”

  眾佛友!您如果以為我在說明“它”時,只是指“紙”,那您就觀察錯了。當一個人手上拿著一張紙,這時,這個人可以觀察兩個角度:一、觀察“紙”;二、觀察“它”。

  眾佛友!如果您不了解我在說什么,請您將我說的話存檔,并從頭看一遍就知道了。

  “紙”,是有“生”、“滅”、“無常”、“非住”的。

  “它”,是“無生”、“無滅”、“常住”、“變異”的。

  請眾佛友深入觀照,別辜負這段法緣。

  換個方式來形容就是:它,是永遠在當下,依當下的因緣在變異的方式下,永遠常住著。

  現在回到觀照“紙”的更多現象。

  當“紙”,還是一張“純白紙”時,一旦被畫上一個黑點,就不是“純白紙”了。

  “紙”,實際上分分秒秒,都是隨著當下的因緣在變異的方式下變化著。因此,如果仔細觀照,“紙”每一個剎那都是有變異的。

  因此,如果以其中某一剎那的現象,做標準來比較,則沒有兩秒鐘,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以紙的每一個剎那的現象為標準來看,都是“斷”:當“現象”只“出現一次”就不會再出現時,我們不可以說“紙”有“斷相”,而應說,每個現象都是剎那剎那變化的,所以每個剎那下的現象都只發(fā)生一次,沒有兩次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當下那一剎那是“斷相”。但是,“紙”是有“住”(當同一個現象繼續(xù)存在著)的現象,但又不屬于“!(當“現象”是“永遠有”)的現象。因此,紙有住相,非常住相。紙既然有“住相”,所以紙沒有“斷相”。

  如此,林林總總,請眾佛友要自行深入觀察清楚,別含糊。

  好!現在回到經文來討論。如經說:“須菩提!若作是念: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眾佛友!發(fā)無上正等正覺心者,所發(fā)的菩提心,不是只有“發(fā)生一次(斷相)”。所以,不可以說,我發(fā)的菩提心有斷相。

  發(fā)菩提心者,不應令菩提心退轉、消失(滅相)。所以,發(fā)菩提心者,也不說我的菩提心滅了。因此,真正發(fā)菩提心者,不說菩提法是斷滅相。

  如果有發(fā)菩提心者,說發(fā)菩提心會有斷滅相,則這個人就不是真地發(fā)菩提心。因為,他的發(fā)心不能持續(xù),不能直到成就無上菩提。

  正因為如此,所以眾佛友,我們當發(fā)菩提心!發(fā)了菩提心后,當令此菩提心堅固不退如金剛,不被任何因緣障礙住,并能突破任何的障礙。

  好了!今天上課到此。祝眾佛友進步!吉祥、平安、健康!

  (注:已經慧祥法師初次校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