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東西是,離開你這一念心另外存在的!

  你看那個二乘人,我們舉一個例子,你看佛陀滅度以后,佛陀滅度以后,當(dāng)然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個佛陀的色身,舍利子流通,第二個佛陀一生的法寶,兩件事都很重要。

  一個是供后世膜拜,一個是供后世來學(xué)習(xí)。佛陀滅度以后,當(dāng)然迦葉尊者是戒臘最高,就統(tǒng)理整個大眾,他就宣布一件事說,說這個舍利子,交給居士去負(fù)責(zé)流通,僧團(tuán)不要插手。他說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佛陀一生的法做一個結(jié)集,供后世來學(xué)習(xí)。

  所以迦葉尊者那個時候,幾乎是發(fā)大悲心,他要求所有阿羅漢,請你們不要馬上滅度,因為你們都是跟隨佛陀幾十年,佛陀說的話你們都記住,我們必須把每一個人所聽到的話,把它會集起來,做一個經(jīng)論的結(jié)集。

  迦葉尊者不但是對僧團(tuán),連到天上去的憍梵波提尊者,他也沒有放過。憍梵波提,諸位知道他是牛呞尊者,因為他過去生批評一個比丘,說他吃飯像牛吃草一樣,但是這個比丘是一個阿羅漢,他雖然向他懺悔,但是這個業(yè)太重,還有五百世做牛的果報。

  所以他變成人的時候,他的嘴巴就不莊嚴(yán),吃東西就像牛在吃草,但是他是個阿羅漢,佛陀很怕居士誹謗他造口業(yè),說你這種長相,人家對你不會恭敬,你不但不為眾生福田,你變成眾生造罪的機會,你干脆到天上去好了,因為天人都有神通,一看到這個是阿羅漢,他知道他是阿羅漢,會恭敬他,所以牛呞尊者,就奉佛的慈命到天上去了。

  那么佛滅度以后,迦葉尊者就去找這個牛呞尊者說,佛陀滅度了,請您老人家來參加結(jié)集,因為您老人家早期的時候,有親近過佛陀您也多少聽一些法,牛呞尊者拒絕這件事情。他講了四句偈,他說: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如來滅后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

  他說我至誠頂禮你們想要結(jié)集的這些僧團(tuán),憍梵波提稽首禮,你們這些發(fā)慈悲心,愿意結(jié)集佛陀經(jīng)典,我隨喜贊嘆,但是我的心情,我不想再到人間去了,如來滅后我隨去,就像小象跟隨大像一樣,我現(xiàn)在什么也不想做了,講完以后就用三昧真火,就燒掉自己的身體就入滅了,所以憍梵波提他也證得空性,但是他沒有一種愿望,缺乏利他的愿望。

  所以我們合理的推論,他已經(jīng)進(jìn)入了偏空涅槃,他這個偏空涅槃怎么來的呢,他自己的空性的概念,啟動他心中本來具足的二乘的涅槃,還是他自己的東西。

  諸位我們生命當(dāng)中,我們一生當(dāng)中,你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全部是你自己的東西。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楞嚴(yán)經(jīng)》是這個意思,就是水泡的概念,每一個人都活在心中的水泡,當(dāng)這個水泡破的時候,你又換一個水泡,只是說有些水泡比較漂亮,比較莊嚴(yán),有些水泡比較丑陋如此而已,我們不可能離開自己的內(nèi)心,去攀緣別人的事情,不可能。

  我們一生起了很多的念頭,有善念,有惡念,這個念頭觸動了自己心中的法,然后讓自己來受用,這個就是一切惟心造。沒有一個東西是外來的,當(dāng)你覺悟的時候,你只是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你的念頭不再觸動你心中的六凡法界。

  所以在天臺的思想,佛陀不斷性惡,佛陀只是覺悟了,佛陀性里面六道輪回的惡法,并沒有斷掉,因為這個東西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你就沒辦法斷掉了,它不是后來有的,它本來就法爾具足十法界,染凈諸法,你怎么斷呢。

  為什么他這樣講,他說如果佛陀斷了這個惡法,佛陀為什么能夠到三惡道,顯現(xiàn)三惡道的果報,來度化三惡道眾生呢。他如果把惡法給斷了,那佛陀用什么因緣到三惡道去呢?佛陀到三惡道差在哪里呢,就是佛為法王于法自在,他顯現(xiàn)三惡道,他得自在,差在這里。

  沒有一個東西是離開你這一念心另外存在的,沒有,所以人永遠(yuǎn)活在自己的妄想。所以我們今生是怎么回事,你前生打了很多的妄想,當(dāng)然有的妄想是勢力薄弱的,有些妄想是很堅固的。這個妄想,觸動你心中的染凈諸法,然后讓你今生受用,你今生的果報,是你前生的妄想把它觸動出來。

  所以合理的推論,你今生你要檢查你的妄想,如果你覺得你的妄想不滿意,你現(xiàn)在還可以調(diào)整,我們必須要打求生凈土的妄想,打善良的妄想,你才可能去觸動安樂的果報,往生凈土的果報,這個就是生命的現(xiàn)象。

  所以改造你心中的妄想,變成是生命全部的工作了,因為所有的業(yè)力都在妄想里面,大乘佛法的緣起論是這樣安立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