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xué)基礎(chǔ)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二節(jié) 聲聞行果

  第二節(jié) 聲聞行果

  聲聞?wù)?為小乘行果,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終于現(xiàn)世,聞如來之聲教,悟四諦理,證阿羅漢果。因聞佛聲教,故名聲聞!瑜伽師地論》云:“請佛圣教,聲為上首,從師友所,聞此聲教,展轉(zhuǎn)修證,永出世間,小行J、果故名聲聞!

  一、四諦*輪

  *輪,從喻為名。法即佛所說法,輪指轉(zhuǎn)輪圣王之輪寶,有回轉(zhuǎn)摧破二義,回轉(zhuǎn)四天下,摧破諸怨敵。佛所說法,能回轉(zhuǎn)眾生界,摧破諸煩惱,降伏諸邪見,滅諸苦痛!洞笾嵌日摗吩:“佛轉(zhuǎn)*輪,如轉(zhuǎn)輪王轉(zhuǎn)寶輪,轉(zhuǎn)輪圣王,手轉(zhuǎn)寶輪空中無礙。佛轉(zhuǎn)*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遮無礙,其見寶輪者,諸災(zāi)惡害皆滅!鞭D(zhuǎn)*輪者,轉(zhuǎn)即說,法即為輪。佛初成道為五比丘說法-轉(zhuǎn)四諦*輪,或一代教化均稱轉(zhuǎn)*輪。輪如舟車,喻佛法能通達(dá)涅籌彼岸

  佛法浩如淵海,法門無量,總括如來一代時教從始 至終無非闡述四諦之理。自鹿野苑初轉(zhuǎn)四諦*輪,至雙林火滅時,復(fù)于遺教經(jīng)中,三唱若干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由此觀之,如《中論流》云:“如來一期出世,初后不同,同明四諦云,所以初后告明四諦者,四諦是迷悟之本,迷加u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圣。是故始終皆明四諦!彼运闹B是三乘共通之教理,非唯聲聞之法。

  四諦即:苦、集、滅。道。諦者真實(shí)不虛為義!惰べ煹氐A(chǔ)云:“彼目相無有虛班,及見彼故,無倒覺轉(zhuǎn),是故名諦!彼闹B又稱四圣諦,亦云四真諦,因圣者所見真理義!惰べ煹卣摗吩:“唯諸圣者于是諸諦,同調(diào)為諦,如實(shí)了知,如實(shí)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shí)知,不如實(shí)見,是故諸諦唯名圣諦。”

  1、苦諦

  苦諦,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 間?嘁员破葹榱x!華嚴(yán)經(jīng)》云:“苦圣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或名系縛本!币磺杏新┥,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迫,故名為苦。

  苦有多種,所謂二苦、三苦、八苦等無量諸苦。二苦者:有內(nèi)苦、分身苦與心苦。身苦者、身患諸痛是;心苦者,有怨賊虎狼等災(zāi)。

  三苦:一者苦苦,乖緣逼迫為苦性,苦更增逼迫,即成苦苦。二者壞苦,樂相壞時,能生化惱。三者行苦遷流無常,不安穩(wěn)故。 八苦:一、生苦,生為眾苦所逼,余苦所依。二、老苦,增長不寧,滅壞朽敗。三、病苦,身之四大不調(diào)眾病交攻,心之憂切悲哀。四、死苦,老病而壽盡,或惡線遭難。五、愛別離苦,親愛乖遠(yuǎn)離散。六、怨僧會苦,怨仇憎惡,本求遠(yuǎn)離,反而集聚。七、求不得苦,心所愛樂,求之不能得。八、五蘊(yùn)熾盛苦,此身心盛貯眾苦。三界生死果報告苦,無安樂性,此理真實(shí),故名苦諦。

  苦諦有四行相,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無常相者,無是除遣,非有義,常為不變,無常即生滅變異,遷流無間?嘞嗾,逼迫義,諸苦相差別。滅相者,無常終極。無我相者,諸法無實(shí)體性。

  2、集諦

  集以招聚為義。煩惱業(yè)能集起三界六道生死之苦故名為集。《俱舍論》云:“云何集諦?調(diào)諸煩惱及煩惱增上所生豬業(yè),俱說名集諦!薄度A嚴(yán)經(jīng)》云:“集圣諦此婆婆世界中,或名系縛、或名滅壞、或名愛著、或名妄念;蛎と、或名決定、或名網(wǎng);蛎局!贝思B,是集起生死苦放。世界人中,不凈、苦、無常、無我?墒潜娚鸁o諦觀其實(shí)相之明,以非為是,以妄為真。恣貪愛,興瞑意,長愚癡,起種種煩惱,造種種業(yè),招感三界六道生死之苦,此理真實(shí),故名集諦。

  集諦四種行相,因相。集相、生相、緣相。集諦所有惑業(yè),是引起后有苦果之原因,能引發(fā)后有習(xí)氣因。如種子還生本果之親因——因相。集相:集積惑業(yè)習(xí)氣, 在有情類中,能為相似種類的平等現(xiàn)起因,使其現(xiàn)行。如人與人相似,牛與牛相似。引其自果故。生相:由業(yè)之力量,決定于五趣四生三界九地等之生因。綠相:由業(yè)力助線有各趣有情差別,當(dāng)來受生亦為現(xiàn)生所作業(yè)緣,舍已得自體而取未得自體。

  3、滅諦

  滅是滅盡義,滅盡惑業(yè)苦三種雜染法。指涅架寂滅果!毒銜摗吩:“真如鏡上,有漏法滅,是滅諦相!薄度A嚴(yán)經(jīng)》云:“此婆婆世界中,或名無凈、或名離塵、或名寂靜、或名無相、或名出離、或名安隱!贝藴缰B是究竟之真理,亦為佛陀所悟證的無上妙法。諸煩惱業(yè)滅敵,后世苦果永不相續(xù)。此理為佛教最終歸處,故名滅諦。

  滅諦亦有四種行相,滅相、靜相、妙相海相。滅相:生死業(yè)因滅盡無余。靜相:在生滅法中,體悟無我。妙相:于諸煩惱苦,究竟離系,凈妙無喻。離相:出眾過患,永高愛等染業(yè),安住解脫。

  4、道諦

  道是能通義,證擔(dān)架之正道。此道能通往涅架城故。《僅舍論》云:“云何道諦,謂由此道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略說道諦相!薄度A嚴(yán)經(jīng)》云:“道圣諦,此婆婆世界中,或名趣寂、或名導(dǎo)引、或名通達(dá)、或名能度脫、或名簡擇義、或名斷相續(xù)!

  道有資糧道功n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遭。資糧道,即發(fā)起希求解脫的善法欲,具足戒行,守護(hù)根門,九解脫之遠(yuǎn)因。加行道,即已積資糧道,為證道放加功用行。見道,由無鋼館最初照見諸法真理。修道,依三十七道品,數(shù)數(shù)修習(xí)。究竟道,第四果無學(xué)道,離譜系縛,出三界。此究竟道,非是佛之無上究竟。《勝貨經(jīng)》云:“阿羅漢、辟支佛,最后身菩薩為無明住地之所覆障。所證不究竟,名有過解脫,非離一切過解脫;名有余清凈,非一切清凈;成就有余功德,非一切功德;……得少分涅籌,名向涅架界。”

  四諦十六相:

  苦

  集

  滅

  道

  四諦為世間、出世間、生死,涅()的因果?酁槊怨鞠,集為迷因——追源,此二為世間生死流轉(zhuǎn)的因果:滅為悟道,道為悟因,此二為出世間還滅的因果。

  三十七道品:

  (一)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二)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本生惡令不生、本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今增長。

  (三)四如意足:欲、勤、心、觀。

  (四)五根:信、進(jìn)、念、定、慧根。

  (五)五力:信、進(jìn)、念、定、慧力。

  (六)七菩提分:擇法、精進(jìn)、喜、輕安、念、定、行、舍。

  (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推、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

  進(jìn),正念、正定。

  (-)略說三十七道品

  以上所述,在修道位中,依三十七道品而修習(xí)。三十七道品,亦名三十七菩提分。此三十七法,并順趣菩提故。道品即品類支分義。

  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凡夫緣色蘊(yùn)之身以為凈;受蘊(yùn)之受以為樂;識蘊(yùn)之心以為常;想行二蘊(yùn)之法以為我。起此四種顛倒,而起貪愛。為治斯四倒,以能觀智力,現(xiàn)身不凈,破凈倒;觀受是苦,破樂倒;現(xiàn)心無常,破常倒;觀法無我,破我倒。此四念處,以意為體。身等四法是所觀境,慧是能觀。,F(xiàn)此四法令心不妄——念處。

  四正勤:又作四正斷。

  一、于已生惡令斷滅精勤修習(xí);

  二、于本生惡令不生精勤修習(xí);

  三、于本生善令生起精勤修習(xí);

  四、于已生善令增長精勤修習(xí)。體一精勤,義用不同,分之為四。一心勤修名正勤,能除懈怠名正斷。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欲、精進(jìn)、心、現(xiàn)如意足。四念處修智慧,四正勤修精進(jìn)。由精進(jìn)故智慧增多,定力不足。此四種攝定,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欲7魯希求,由欲力故引發(fā)定起。精進(jìn)謂勤策,加功用行,引發(fā)定起。心者。一心正念,由心力故,引發(fā)定

  起。觀謂觀察,令心不馳散。謂神足者,神謂神通,妙用難測。足謂所依之義,依定力而發(fā)神通。四念處重于修觀,慧由觀得,非定生,所以修四神足之定,由定而發(fā)堅(jiān)固之慧。

  五根:信、精定、念、定、慧。于三寶四諦以及因果事理,能深忍樂名為信。勇猛進(jìn)修為精進(jìn)。于境憶持為念。專注所緣為定。真管現(xiàn)前,破諸謬見為慧。此五法能生一切善法,能生圣道的根本,如樹有根,能生枝干,故名為根。

  五力:即前五根的增長。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精進(jìn)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念根增長能破邪念。定根增長能破諸雜亂想;鄹鲩L能破諸惑。此五力能人圣道的主力。

  七菩提分:又作七覺支,七覺分。念、擇法、精進(jìn)。喜、輕安、定、舍。于境明記為念。以智慧觀察是非、善惡、真?zhèn)、染凈為擇法。?jiān)持不懈,使擇法之覺慧成就為精進(jìn)。于意適悅為喜,調(diào)暢身心為輕安。專注所線為定。遠(yuǎn)離沉掉,平等寂靜,舍棄染污為會。擇法為慧體,精進(jìn)、喜、輕安、舍為慧用,由慧堅(jiān)固定力,定慧相應(yīng),使生正念。前所修未覺,人正道為已覺。此七法處中,從迷啟悟,由未覺而成覺。三十七道品都稱覺,而覺的自體在乎此七分,故獨(dú)稱覺。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

  一、正見,離邪倒分別,正確體見諸法之理性而不謬誤,此為人正道之主體。

  二、正思惟,離邪倒分別,思四諦理,離譜雜念。

  三、正語,修口善業(yè),不作一切非理之語。起善思推已,發(fā)起種種如法言論。

  四、正業(yè),離譜身過,除身之一切邪業(yè),住清凈身正身。

  五、正命,清凈的身口惠三業(yè),離五邪命。(五邪命是:一為利養(yǎng)故,詐現(xiàn)奇特。二為利養(yǎng)故,白說功德。三為利養(yǎng)故,占相吉兇,為人說法。四為利養(yǎng)故,高聲現(xiàn)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yǎng)故,稱得供養(yǎng),以動人心。邪緣活命,名為邪命。)

  六、正精進(jìn),止惡修善,以上五法,勇猛精進(jìn)相續(xù)無間。

  七、正念,憶持正法,于真理明記不忘。

  八、正定,住無漏清凈之禪定,離譜散亂。此八法盡離邪非,放云正。又名圣道,圣者正也,與正理會極為圣。

  (二)八正道與三學(xué)

  三十七道品,最重要者為八正道。此中更結(jié)歸三學(xué),三學(xué)者,戒、定、慧。特戒律,清凈身口意三業(yè)為戒學(xué)。廣義講,則包含一切正行;狹義說,重在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以戒之力,而生四無量心,無殺心則無怨增,心生慈善,不偷盜、不淫欲貝生悲慰心,舍于妄語則心誠實(shí)。故此,戒業(yè)清凈,同情眾生苦迫,引發(fā)慈悲喜舍之心。在八正道中,正語、正業(yè)、正命是成學(xué)。

  依戒生定,三業(yè)清凈,可修得清凈之禪定。習(xí)定在于調(diào)和心之平靜,但必須離欲為先,即呵五欲(色、聲、管味。觸)之過患。汪道中,正念、正定是屬定學(xué)。

  因定而發(fā)慧,無漏慧之實(shí)證,以聞思修為方便。不聞、不思,則不能引發(fā)修慧,即不能得無漏慧。聞思修即親近善土,聽聞?wù)?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也。人正道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jìn)是慧學(xué);蛞哉M(jìn)故。勤策三學(xué)之完成。以此三學(xué),為證涅架之正道。此理真實(shí),故名道諦。

  道諦亦有四種行相,道相、如相、行相、出相。道相:以正見之道,摧破邪道,此為證涅架游履之跡路。如柏:如者理也,以正見之理,破非理。行相:以正見所行,正向涅維。出相:由此圣道,永離煩惱業(yè)苦,出生死網(wǎng)。

  5、四席的因果次第

  四諦是世間出世間,即生死涅架之因果?嗉B,是世間因果,雜染因果,流轉(zhuǎn)因果?嘀B是迷之結(jié)果,集諦是迷之原因。滅道二諦,是出世間因果,清凈因果,還滅因果。滅諦是悟之結(jié)果,道諦是悟之原因。為何如此次第?因?yàn)?在觀理修行時,先觀察世間之真相,知人生之無?嗫諢o我,即一切有漏果皆苦。其次探究招感生死苦報之原因。即是了知滅苦,必須滅因,所以先說苦諦,后說集諦。滅道二諦亦然,示滅生死因果的解脫涅磐之快樂,令生起求證之仰慕心。希求無煩惱之?dāng)_亂,無生死之患累的究竟果報。因而尋求解脫之正道,所以先說滅諦,后說道諦。故四諦是依觀理

  修行的因果次第而說的。

  二、果位差別

  1、七賢位

  聲聞乘人,從發(fā)心證得涅維,總有七賢四圣五位的差別。七賢四圣擁伍位。即:

  七賢: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為資糧位。暖、頂。忍、世第一為加行位。

  四圣:預(yù)流向?yàn)橐姷牢弧?/p>

  預(yù)流果至阿羅漢向?yàn)樾薜牢弧?/p>

  阿羅漢果為究竟無學(xué)位。

  聲聞乘人,俄四諦理,急于求證涅籌。聲聞乘人,觀人生無常,諸苦逼迫,厭舍三界,發(fā)出離心。求解脫修涅架法,在資糧位時,首先修習(xí)法門為五停心觀。觀五不凈法,以停止內(nèi)心的貪欲,引發(fā)觀察四諦的觀慧,而進(jìn)趣加行位。

  五停心觀是:

  一、不凈觀,即現(xiàn)內(nèi)外境界的不凈相,對治貪欲過思,而停止其心。貪欲心重者,宜修此觀。

  二、慈悲觀,即于親怨等有情,觀其可憐憨相,而修與樂拔苦的慈悲意樂,對治瞑患過患,而停止其心。腹心重者修此觀。

  三、因緣觀,即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xù)的道理,諸法無我體相,對治愚癡過患,而停止其心。愚癡者修此觀。

  四、界分別觀,即以觀心分析地水火風(fēng)空識,或十八界,對治一合想的我漫過患,而停止其心。我慢重者 修此觀。

  五、持息觀,即以念特出入總,今心息相依,計(jì)算總數(shù),對治散亂過患,而停止其心。散亂心重者修此觀。

  別相念處位:由修五停心觀,心便得定。更進(jìn)修四念處觀,即身、受、心、法念處。于身等四相別別觀察,名為別相念處。因修解脫行的障礙,首先于色身執(zhí)凈,諸受執(zhí)樂,心行執(zhí)常,諸法執(zhí)我。為對治此四種顛倒,修不凈、苦、無常、無我四法,F(xiàn)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即分折而別別觀之。但于法念處,有雜緣與不雜緣之別,不雜緣法念處,唯現(xiàn)法一境;雜緣法念處,于身等四境或合現(xiàn)二境、三境、四境。

  總相念處位:即總線身受心法四種,不別別觀察,而直觀四法之不凈苦無常空無我理,以上三位為資糧位。

  暖位:修解脫行者,在修司總相念之后,觀智漸次成熟。進(jìn)入加行道的初位。無漏圣道,猶如于火,能燒;相脫如世間鉆市取火.更暖勻縣小食相份古鳴”此位能觀察四諦境,并具足觀修十六行相。

  頂位:修習(xí)暖善根時,觀智轉(zhuǎn)勝,定觀分明。如登山頂,觀望四方,悉皆明了。

  忍位:修須善報,漸次增長至最權(quán)成滿時,有殊股善根生起。于四諦之理信解印可決定,堪忍樂欲,而此。位善根堅(jiān)忍無退墮,故名為忍。

  世第一位:未入見道,而生最殊勝善根,修四諦之行,漸見法性,但未得圣道,仍是有漏,而于世間稱為第一。能開圣道門,引生圣道,是世間法最勝故,名為世第一法。

  以上四位,謂之四善報,為加行位,及資糧位為七方便以皆為趣證圣果之方便行放。

  2、四圣使

  聲聞乘行者,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fā)起真無漏智,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初果圣人。此后更不斷地數(shù)數(shù)修習(xí)無漏圣道,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阿羅漢。圣位中所斷的煩惱雖很多,但總之,只有兩類,即見感與修惑,只要把見修二惑的根本煩惱斷除,其余隨惑也就隨之而斷除。

  根本煩惱有六位:貪、瞑、癡、慢、疑、惡見。開惡見為五: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十種煩惱中,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轉(zhuǎn)生死之力極為猛利,故稱為五利使。貧瞑癡慢”。疑五種,力量較遲鈍,故稱為五鈍使。(使是煩惱異名,驅(qū)投行者心神流轉(zhuǎn)三界,隨逐系縛不令出離)。此十使中,又有迷理與迷事的差別。迷理,即此十種煩惱,昏迷于因果的四諦道理。迷事,即貪瞑癡慢四種煩惱,迷于宇宙萬物的事相。此中迷理的煩惱,名為見所斷惑,初見諦理,彼即斷故。開之成為八十八使。迷事煩惱,名為修所斷惑,要見道以后,數(shù)數(shù)修習(xí)圣道才能斷除故。開之成為八十一品。

  見惑:見者,推度之義,以邪推度而起的迷情。即見解上的迷惑,以理起分別,此感為見道位斷之。十使于三界中所迷諦理差別,為八十八使。迷欲界四諦理。起三十二,迷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迷無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

  八十八使見惑

  五鈍使:貪、瞑、癡、慢、疑;五利使:身、邊、邪、見、戒。

  注:斷三界見惑盡,得證初果。三界四諦具使頌日:

  苦下具一切 集滅各除三

  道諦除二見 上二不行瞑

  八十八使見惑也,頌日:

  見惑欲界三十二 色無色各二十八

  三界共成八十八 俱舍廣明如此義

  欲界三十二是:迷于苦諦理起十惑。十惑中,五見與凝直接迷于諦理,為親迷之感,貪瞑癡慢為流迷之惑。迷集諦理起七惑,因集諦是業(yè)因,諸有情無執(zhí)業(yè)因?yàn)槲殷w,故無身邊戒三見。迷滅諦理起七惑,撥無涅家是邪見,以邪為正是見取見,于涅籌懷疑不信是疑。以此三種為綠而起貴瞑癡慢四煩惱。迷道諦理起八惑,以修無想定為正道,妄計(jì)之E道為道的戒禁取見。

  迷色與無色界的四諦理,各起二十八惑。即于四諦下之感各除一瞑,因?yàn)樯隙缡嵌ǖ?不起粗動的瞑意。

  修惑:又云思惑。為思念之義,對事物而起之感,即對境生僧愛,此惑為修道斷之??cè)鐬槭N。欲界有貧瞑癡慢,上二界除瞑,各有貪癡慢。因修感微細(xì),不能如見惑一時頓斷,必須數(shù)數(shù)修習(xí)圣道漸次斷除,故分十感為九地之九品而分?jǐn)嘀。因此修惑有八十一品差別。九地所起的貪等煩惱,各有上中下三品差別,每一品中,又分為上中下三品共為九品。

  八十一品修惑:(約三界九地)

  上上品——潤人間二生

  修道所斷惑,雖有八十一品差別,但約其惑體,欲界起貪瞑癡慢,上二界各起貪癡慢,合三界為十種煩惱。

  四圣位,是斷以上的見、修二惑而取證。在修證斷惑上有差別,果亦成四級。從斷盡三界見惑以上之位次,皆名圣者,亦即無漏圣果。四級:初果預(yù)流二果一來,三果不還,四果阿羅漢。趣向于這四級果位的困行位,名為四果向。

  初果預(yù)流:梵語須陀溫。流有生死流和道流、此位行者,能逆生死流,預(yù)入圣者之流。此位須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經(jīng)七番生死證極果。斷見感未盡為預(yù)流向,預(yù)流向?yàn)橐姷牢弧?/p>

  二果一來,梵語斯陸含。斷三界見惑證初果后,進(jìn)斷欲界思惑。欲界思感有九品,此位斷上上品乃至中下品,共六品,余有三品思惑再經(jīng)一番生死的往來,方證極位。斷欲界六品思惑未盡為一來向。

  三果不還,梵語阿那含。證二果后,進(jìn)斷欲界后三品思惑(總斷欲界九品修惑)。此后不再來欲界受生,斷欲界修惑九品未盡為不還向。

  四果阿羅漢。斷三界見惑思感盡。為聲聞第四果之權(quán)位。斷煩惱盡,為無學(xué)位。永無生死,不受后有,故澤云無生。未斷盡三界修惑為阿羅漢向。

  從預(yù)流果至阿羅漢向?yàn)樾薜牢?阿羅漢果為究竟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