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大意(講于華藏講堂)
止觀大意
于1993/1994華藏講堂
壹、緒論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我們今天在這里共同學(xué)地習(xí)止觀法門,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但是,在本人來說,對于佛法的學(xué)習(xí)是沒有心得的,一無所得!我只是按照經(jīng)論上佛菩薩開示我們的止觀法門,為各位作簡單的介紹而已。在這里邊也可能有多少出入的地方,我希望各位還是多讀經(jīng)論做決定。
這個題目是「止觀大意」,(講義)第一頁是把這個題目里邊我所要介紹的、全面的寫成這樣的科目,從這里邊也就可以知道我要講什么了。
我們中國的佛教,當(dāng)然是由印度的佛教傳譯過來,我們中國才有佛法流行的。但是,流行到中國來之后,由于佛法里邊有小乘、大乘的不同,而在大乘佛法里邊,也有多少學(xué)派的不同,又加上我們中國古德各有各的方便,所以關(guān)于禪(止觀就是禪)在中國也就有各樣不同的教授。我們平常最容易說到的,就是所謂如來禪、祖師禪,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在我個人的看法,禪在佛教里邊是普遍的,不能說禪宗才有禪,其實小乘也有禪,所有的大乘學(xué)派都有禪,不管是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連密宗也算在內(nèi)都有禪,所以禪不是個別的。但是我們中國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很能夠體會佛陀的慈悲,特別地重視實踐,所以,禪宗特別立為一宗,成為專宗了。所以也有很多人學(xué)習(xí)禪而有大的成就,這真是我們中國佛教值得贊嘆的地方。
我簡單把這個表念一下,我一共分成六章。
第一章是「釋名」:就是解釋「止觀大意」這個名。
第二是「方便」:這方便是什么呢?就是若想要學(xué)習(xí)禪、若想要修習(xí)止觀,不是立刻就可以做的,需要有一個前方便,你需要預(yù)先準(zhǔn)備一下,不然這一件事是不能做的。
第三是「正修」:就正式地去學(xué)習(xí)禪。這個「禪」在中國古代禪宗的大德,那真是不可思議境界!但是我們初學(xué)的人還是要有名言,不能完全離文字相,不能那樣子,我們還要有文字。所以要把它說得我們能有一個下手處,令我們能夠開步走,我們第一步能邁出去,好像有一個臺階,給我們一個臺階向前進,向前一步一步地可以進步。這樣子,我們大家都可以學(xué)習(xí)禪。這個臺階是什么?就是止觀!禪雖然是方法很多,實在就是這兩個方法:一個止、一個觀。
這個「止」,第一段是「明止門不同」。止是個門,其實觀也是門。「門」這個字怎么講呢?就像我們住的房子要有門,我們才能進來;沒有門,我們進不來。佛法里面講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一切圣人所居住的地方——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所有的圣人都到無為的那個地方去;我們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希望到那里去,所以叫做「皈依法」。但是怎么樣去法呢?就是要有門!這個門——止就是門、觀就是門。我們從這個門就可以到第一義諦那里去了;或者說我們可以到涅槃那里去了,所以這是涅槃的門,這樣說也可以!法華經(jīng).譬喻品》的火宅,這個房子起火了,只有一個門可以跑出去,那是出火宅的門,那是出,那個門是出的意思;但是,出火宅,同時就是入涅槃,它也是入涅槃的門。那么這止觀其實就是出火宅的門;若約涅槃來說,它就是入,所以「門」有出的意思、也有入的意思。其實或者說是一個「安樂門」,我們到安樂的地方的一個門。
但這個止門,這也是通說的,也是不一樣的。按天臺智者大師,他就分成三個止:系緣止、制心止、體真止,分這么三個止,按照這三個方法去修學(xué)。這是第一科。
第二段「辨止深淺之相」。我們這個虛妄分別心流動得很厲害,你叫它停下來也不是容易。停下來之后還由淺而深,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特別的意思;我們一般人修行總是要緩慢一點,慢慢地由淺而深。所以在這里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是九心住,第二個是近分定,第三個是初禪。應(yīng)該說二禪、三禪、四禪也在內(nèi),但是,我想不必說,那就不必講了。
宗喀巴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略論》上面,〈奢摩他〉章的后邊,他也就說到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初禪他都不講了。他說出個理由來,宗喀巴大師說出個什么理由呢?他說:「現(xiàn)在的人得未到地定的人都很少很少了,所以不要說初禪!宫F(xiàn)在這里若是按宗喀巴大師的意思,我就是說過頭了,也應(yīng)該說到近分定為止,但是又說到初禪。不過這里我也有一個理由,從九心住到近分定(近分定也叫做未到地定,九心住就是欲界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很難很難的!很不容易!九心住都不容易成就。由九心住到未到地定(到近分定)也都不是容易?墒悄闳舫删土私侄ǖ匠醵U去,容易!不難!反倒是容易了。所以也不妨從近分定說到初禪。這是把止說就到這里為止,由三個階段來說明「止」的意思,這是「辨止深淺之相」。
第三段是「驗知虛實」:驗知虛實這是個問題。就是你修九心住、你修近分定、或者是得初禪,這里邊有虛、也有實;就是虛假的、真實的這樣意思。「我現(xiàn)在得未到地定了!」其實不是!「我得了初禪了!」其實不是!這里邊有真、有假的問題。善根深厚的人、做功德特別多的人,他可能沒有業(yè)障,也可能有業(yè)障被他的功德鎮(zhèn)伏住,他能很順利地就得初禪。若是我們功德不是那么強、多諸業(yè)障,那就靠不住!說是得九心住了,其實不一定;得了初禪,其實也不是,就是這里面有問題。所以應(yīng)該驗知虛實,要知道這件事。所以,修行這件事真是不容易!
在這里「正明驗知虛實」分成兩科:「則相驗知」、「以法驗知」,從這兩方面去考察它是真的、是假的。第二段是「辨是魔非魔」。這里面的意思就是:自己用功修行根本沒有成就,但是魔能給你造一個假的境界!赴パ!我很好!我一下子就得初禪了!」其實是魔給你搞的,其實魔就是來欺騙我們,等到魔他不愿意搗亂我們了,我們就什么也沒了,還有這種事情。所以修行的事情你不要著急,有點成就的時候你不要著急,你自己努力地觀察觀察。不要說:「哎呀!不得了!我發(fā)財了!」不一定!這個地方要知道。
這是「止」,分這么三段解釋。
第二段就是說「觀」、觀察。第一說「我空觀」,第二說「法空觀」,這都是經(jīng)論上常說的話。經(jīng)律論這都是佛菩薩的法語,佛菩薩的慈悲開導(dǎo)我們的話,我們根據(jù)佛菩薩的法語去修行,經(jīng)論上這樣開示我們,我們就是這樣去學(xué)習(xí)。
在中國禪宗古德的語錄上看,也有這「我空」、「法空」的意思,但是他不用我們的語言去講什么叫做觀、什么叫做空——我空、法空,他不這樣講。我們讀《六祖壇經(jīng)》,我們還知道那個時代的禪,多數(shù)還是用經(jīng)論上的成語來開示佛法的。但是,后來的禪師逐漸地、逐漸地就改變了,他就用一些隱語,就另外說出一句話來,你如果本身沒有多少佛法的知識,你沒有多少的功力,你就不知道他說什么。其實,那里面也是說這些話。
這個我空觀、法空觀,下邊的文,我都是根據(jù)現(xiàn)成的經(jīng)論上的話來說明它的道理。法空觀是分三段:第一段是「總明」,第二段是「別說」,分「七空」、「四禪」,第三段「釋疑」。這個四禪不是色界四禪那個四禪,不是的。用這三段來說明法空觀的修法。這是正修。
其次,說到第四段是「覺魔」。這里這個魔和前面的「辨是魔非魔」其實是一回事,但是又不同。
第五是「證果」。前邊我們能夠努力地修止,我們可能會成就九心住、近分定、初禪,可能會有這樣的成就。但是你若修了我空觀、法空觀之后,如果我們有成就,是成就什么呢?就是證果了,就是得了出世間的圣道,那是我們佛教徒的一個正常的事情。
按現(xiàn)時代歡喜修禪的人,多數(shù)是愿意修止而不愿意修觀。不要說在家居士,就是出家人也算在內(nèi),就是歡喜修止而不歡喜修觀。歡喜修止,什么原因呢?因為你常常修止有多少好處,就是感覺到很舒服,就算是沒得九心住,也感覺到很舒服;蛘呤怯卸嗌俪删,那是更好了!容易減少病痛身體健康,這都是人所歡喜的嘛!身體沒有病痛、身體健康,這是最好了。在家人修習(xí)禪、不信佛教的人都有可能也愿意來學(xué)禪,就是因為禪有這樣的好處。但是在佛教的立場來說,我們佛教徒不應(yīng)該以此為目的而修禪的,不應(yīng)該是這樣子。
不應(yīng)該這樣子,這里面是什么呢?因為,的確!你若常常地修止,這樣用功的話、你肯努力的話,的確是能少病痛身體健康的,是有這種作用。但是身體真是健康了以后又怎么樣呢?我們是凡夫啊,身體一健康就容易放逸,一放逸以后,你所修成的少分的禪就破壞了,那么又不對勁了。所以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深深地知道眾生是這樣子,所以特別地贊嘆要有出離心,要愿意得涅槃、行菩薩道、廣度眾生,要有這樣的意愿。不要說:「我坐禪為身體健康」,你不要用這樣為目的。但是雖然你不這樣做,你若肯常常坐禪,它自然是會減少病痛、身體健康,自然是這樣子的。
修觀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什么呢?修觀;若在我的看法,你一定要把佛法里面說的六波羅蜜這個般若波羅蜜你要把它搞通了才可以。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度論》了。龍樹菩薩解釋《大般若經(jīng)》的第二分,鳩摩羅什法師翻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龍樹菩薩有《大智度論》來解釋。我們?nèi)羰菃为毜厝プx經(jīng),可能不容易明白,有龍樹菩薩的解釋,我們會好得多,去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應(yīng)該不是太難。但是,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的人不是太多,本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在中國流行得很廣,很多人愿意受持讀誦,但是,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般若波羅蜜搞不通,你的觀很難修得好。所以,多數(shù)是歡喜修止而不能修觀的原因就在這里,因為般若波羅蜜搞不通啊!這我空觀和法空觀怎么修?修不來!所以也就只好修止了。那么在中國佛教史上看,這就是中國佛教衰落的開始。
現(xiàn)在說證果,就是你要把般若波羅蜜學(xué)好了,然后修我空觀、法空觀,你就會有進步。最好當(dāng)然是得圣道——得無生法忍了、得初果了。
我們讀《阿含經(jīng)》也好、讀《般若經(jīng)》、《方等經(jīng)》這些經(jīng),我們感覺到佛在世的時候很多人很容易得圣道。我們通常說:要他坐破幾十個蒲團,在深山里面修行幾十年,這時候他是有修行了。但是,我們在經(jīng)論上看,有些人聽佛說法,當(dāng)時就得圣道了!這可見佛在世的時候得圣道的人多,很容易。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聽佛說般若波羅蜜,他心里面有領(lǐng)會了,所以他容易得圣道。若是我們現(xiàn)在肯那樣修行,當(dāng)然也是一樣,也應(yīng)該無差別,也應(yīng)該是容易得圣道,所以我也相信我們現(xiàn)在的人若真能夠按佛所開示的,把般若波羅蜜搞通,我相信能得無生法忍!所以這里面說到證果。
第六是「結(jié)示」,最后一段結(jié)束,再多說幾句話。
「止觀大意」這個大意就是這樣子。從第三頁開始。
貳、正論六
止觀之義頗廣,茲依經(jīng)論,略陳大意,分為六章。
「止觀之義頗廣」,我們讀《華嚴經(jīng)》也好、讀《阿含經(jīng)》、《方等經(jīng)》、讀《維摩經(jīng)》、讀《大般若經(jīng)》、讀《法華經(jīng)》,很多很多都是說止、說觀的,所以止觀之意是很廣的!瑜伽師地論》里邊就是說的止觀。
「茲依經(jīng)論,略陳大意」,現(xiàn)在就是根據(jù)經(jīng)論上說的、佛菩薩的法語,「略」,我不要說太多,說它一個大意而已,就是分成「六章」來介紹這件事。所以,這里邊沒有一句話是我說的,我沒有講一句話,這都是經(jīng)論上說的話。
甲一、釋名第一二乙一、止義
止有二義:息義、停義。
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凈名》曰:何謂攀緣?謂緣三界。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停義者:于所緣境,系念現(xiàn)前,停住不動!度释酢吩:入理般若名為住!洞笃贰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此就能止得名,即停止義。(節(jié)錄《摩訶止觀》卷三.大正46.21中)
第一章釋名,解釋止觀的名。「止有二義」,止有兩個意思、兩個道理。那兩個道理?「息義」和「停義」,這個息和停,用這兩個字來表示止的含義。
「息」怎么講呢?「妄念思想,寂然休息」!竿睢,就是我們不明白道理的人——只要是凡夫,我們都不明白什么叫做第一義諦。這「第一義諦」這是一句話,里邊的含義,我們都是不明白的;不明白,那么我們的心意識就在虛妄的境界上去分別,這都是妄念。我們欲界的人這樣子,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也都是妄念,都是沒能和第一義諦相應(yīng),那都叫做妄念——虛妄分別。這樣子說,這個妄念的意思包括得很廣了。
「思想」,我們在色聲香味觸上思想、種種的分別,人我的是非煩惱,這思想!讣湃恍菹ⅰ,用止的方法把它停下來!讣湃弧惯@個字是什么意思?寂者,靜也,就是靜的意思。靜的對面就是動,動靜是相對的;沒有動的時候,就相對的說是靜。我們的妄念思想就是動,這妄念思想的動停下來,就寂靜了,就是這么回事。那么這就叫做休息,就是把妄念思想停下來,那就叫做「息」。
《凈名經(jīng)》云(《凈名經(jīng)》就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何謂攀緣?謂緣三界」。這個攀緣,人上樹,就是手在攀、足在緣,手足攀緣這個樹,就跑到樹的上面去了,F(xiàn)在不是上樹,是表示我們的心意識——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意識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上分別,就像人在上樹似的,那手足的攀緣,就是這樣意思。形容心理活動的相貌,叫做攀緣。
那么怎么叫做攀緣呢?「謂緣三界」。就是攀緣這三個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的眾生在這三個世界里邊流轉(zhuǎn)。我們欲界的人就攀緣欲,就在欲上活動,我們的心也就是在這上思惟。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是在禪定里面攀緣,也還是有攀緣的。所以,攀緣就是攀緣三界里邊的這些虛妄的境界。
「何謂息攀緣?」怎么樣才能把攀緣停下來呢?「謂心無所得」。這個「得」字就是執(zhí)著的意思。我們的心執(zhí)著色聲香味觸法,心就被色聲香味觸法系住了,心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那就叫做有所得,F(xiàn)在「無所得」,你不要執(zhí)著它,把心收回來,那叫無所得。這是一個淺白的解釋,如果深一點,那是觀一切法空叫無所得;現(xiàn)在先不要說那么深,「謂心無所得」,這樣子就是息攀緣了,就是「妄念思想,寂然休息」的意思。
「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這樣子說這個息的意思,「就所破」——妄念思想是所破的,把這些不應(yīng)該有的東西把它破除去,那就叫做止息。
「停義者」,停的意思怎么講呢?「于所緣境,系念現(xiàn)前,停住不動」,這是停的意思!赣谒壘场,就是所攀緣的境界,在所攀緣的境界上系念現(xiàn)前。
禪宗的大德有一句話:「不與萬法為伴侶」,就是我們的一念心不與萬法為伴侶,這是有修行人的境界。我們一般沒有修行的人的境界,我們的心總是要有伴侶;這個心是能思惟分別的,與所思惟分別的境界作伴侶。所思惟分別的境界給我們能思惟分別的心作伴侶,就是這個意思。那么有了伴侶的時候,就是心在伴侶這里活動,這叫做伴侶。不與萬法為伴侶,那正好就是這個意思。不與萬法為伴侶,那就是有成就了的人、有修行的人了。
現(xiàn)在說「于所緣境,系念現(xiàn)前」;我們初開始用功修行的人,不與萬法為伴侶這件事辦不到,不可以,辦不到這件事。那怎么辦呢?就是還是要有個伴侶。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修止的方法,就是一個伴侶,其他的伴侶都停下來,用一個伴侶。譬如說修數(shù)息觀,數(shù)息觀就是(出入息)這個息作我們一念心的伴侶,就是把我們這個心安住在息上,這樣子叫這個心停下來。如果我們修止的時候,不選擇一個境界把我們的心安住在那上面,那是不可能修止的。你停在什么地方呢?說是我們駕一個車,你不能一直地駕駛嘛,你到了目的地,這車要停下來,要停在一個地方的,你不能沒有地方,不停不可以嘛!就是我們這個心修止的時候,說是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無所住,這我們辦不到,不行的。那怎么辦呢?就選擇一個地方。如果普遍地都住:住色生心、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么我們的心就亂了,那就不是修止了。所以,佛菩薩的辦法很適合人情,我們能辦到,這件事不難!
禪宗有一句話叫「萬法歸一」。「萬法歸一」這一句話也可深可淺,我們在這里也可以這樣解釋,就是一切的境界都停下來,只選擇其中一個境界,把我們的心住在這里。那么,佛告訴我們什么辦法呢?就是剛才說了,譬如說這個息,用這個出入息數(shù)一二三四五,用這個辦法叫我們的心安住在息這里,其他的都停下來,不要住,就是選擇一個境界。也可以不用息,也是可以,還有其他的方法,我這是舉一個例子了。
「于所緣境,系念現(xiàn)前」這句話,就是你選擇你自己歡喜的一個所緣境,當(dāng)然這里面也有問題,就是我們凡夫的心,心隨境轉(zhuǎn),我們對境界有的時候生貪心,有的境界能生起我們的瞋心,這樣的境界不可以作所緣境,我們不能選那樣的境界作我們內(nèi)心安住的地方,不可以的!佛說,用息作我們的所緣境,這可以。經(jīng)論上也說到很多的所緣境,那都是能使令我們生清凈心,是可以的。
「于所緣境」,在你所選擇的所緣的境界,你愿意把心安住在那里那個境界,「系念現(xiàn)前」,你這個心時時地念這個所緣境,時時在念,這個境界就在你心里面現(xiàn)出來了。如果你不念,這個境界就隱沒,就不出現(xiàn)了;不出現(xiàn),那你就是打妄想了。譬如說:我這個心想念我的母親,那么立刻地我母親的相貌在我心里面就現(xiàn)前了。我若念別的事情,我母親的相貌就不出現(xiàn)、就不現(xiàn)前了,這個現(xiàn)前是對不現(xiàn)前說的。
「于所緣境,系念現(xiàn)前」,在你所選擇的所緣境,時時地憶念它,就像綁住了似的。系,像綁住了似的,這樣現(xiàn)前了。你這樣子,這也就是一個用功的方法。
「停住不動」,這個心就停在這個所緣境上,你不要離開,不要跑到別的地方去,那么這就叫做止,這就叫做「!。這個停和前面那個息不一樣:前面是說把虛妄分別停下來,前面那個「息」是把虛妄分別消滅了;這個「!故前沧≡谒壘成辖凶觥竿!。這兩個意思不一樣,但是兩個意思不能分開的。因為你若有了虛妄分別、有了雜念、有了妄想的時候,你就不能安住在所緣境上的,所以這兩個解釋還是不能分開的。
《仁王般若》云,這底下引一個證明。在《仁王般若經(jīng)》上說:「入理般若名為住!顾壘尺@件事可以分兩類來說。一種是因緣所生法的事境界;因緣所生法的境界。譬如我們剛才說出入息為所緣境,這是一個因緣所生法,這也可以作所緣境。佛像也可以作所緣境,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他提倡以佛像為所緣境,也是好,觀像念佛也是好。這都是因緣生法作所緣境!度释踅(jīng)》上說:「入理般若名為住」,是以真理為所緣境,那是無為法了;以無為法為所緣境,你把你的心安住在無為法上,這也是可以,這也叫做止,那就是所謂「體真止」,也叫停。
不過,我們可能會疑惑:真理——這個無為法上,那里還有能住、所住的分別呢?「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住在無為法,那是無住的境界。是的,無住就是住!那就是住在真理上了。這樣說,停義這里面含藏兩個意思:一個是住在有為法的一個所緣境上,一個是住在無為法的境界上,有這兩個不同的意思。
「《大品》云」,《大品》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赌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上說:「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這就比較深了一點,其實和前面意思一樣。
「不住法」,其實我們還是說住,用我們這一念心住在般若波羅蜜里面!赴闳簟:我們通常說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應(yīng)該是說實相般若,也就是前面那個「入理般若名為住」,就是這樣意思,一樣。不過,那句話:「入理般若」,般若是能入,無為的理性是所入,也可以這樣解釋;無為的理性就是實相般若!溉肜戆闳簟惯@個「入」就是契入,契入到真理,那就是圣人了。我們是凡夫,也可以那樣學(xué)習(xí)。
《大品般若》:「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惯@個不住法,我們還是說是住,用這個住,住在實相般若、住在無為的理性上;但是能住的這一念靈明的心也是畢竟空的,所以,有住就變成無住!敢圆蛔》,住般若波羅蜜中」,這也是住在理性上的意思。
「此就能止得名,即停止義」,這樣講這個停義是就能止得名。
前面那個「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是所破,把它破除去叫做止;這里說停義,是能止,就是能安住的叫做止,能安住在所緣境上,即停止義,是這樣解釋。這是「止」這個字,這個名詞用這兩個意思來解釋。
乙二、觀義
觀亦二義:貫穿義、觀達義。
貫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斗ㄈA》云:穿鑿高原,猶見干燥土,施功不已,轉(zhuǎn)見濕土,遂漸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貫穿觀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度饝(yīng)》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洞笳摗吩:清凈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此就能觀得名,故立觀達觀也。(節(jié)錄《摩訶止觀》卷三.大正46.21下)
「觀亦二義」,觀也有兩個意思:「貫穿義、觀達義」,用這兩個意思來解釋。
「貫穿義」怎么講呢?什么叫做貫穿呢?我們在街上看賣魚的人,用一個竹子把魚串起來,這叫做貫穿;但是這里的貫穿,不是那樣意思!钢腔劾,穿滅煩惱」,這叫做貫穿。就是我們的智慧它那種銳利的作用,能夠破壞煩惱,那就叫做貫穿義。
我們自己日常生活里邊也容易體驗到這里,就是我們有的時候糊涂了,誤會那個人對我不利,就引生了很大的煩惱。后來知道那個人對我沒有惡意,他是對我有善意的。那么你對他的憤怒就沒有了,你又同他和氣、又同他恢復(fù)友好。這就是你能知道那個事情的真相的時候,就把那個誤解息滅了。那么這就也有一個「智慧利用,穿滅煩惱」的意思在里面的。
但是現(xiàn)在這里不是粗淺的意思,是我們眾生在世界上流轉(zhuǎn)生死的動力,能夠從根本上消滅了它,那就是「智慧利用,穿滅煩惱」。這個智慧是什么?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的作用,能夠破壞我們流轉(zhuǎn)生死的煩惱。那么,這個智慧是什么?就是觀。這是從這一方面來表示觀的作用。
我們的智慧,本來應(yīng)該說我們沒有智慧;但是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這個智慧逐漸地、逐漸地就生起來了。下文會看出來。
《法華經(jīng)》云:「穿鑿高原,猶見干燥土,施功不已,轉(zhuǎn)見濕土,遂漸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貫穿觀也!惯@地方也舉一個例,也等于是引證,就是《法華經(jīng).法師品第十》!捶◣熎贰瞪险f出一件事:「穿鑿高原,猶見干燥土」,就是有一個人渴了,他的身體里面缺少水了,他就渴,就想要飲水。怎么辦法呢?「穿鑿高原」,就是鑿高原去求水。求水的時候,在這高原上求水,你用什么利器、掘土的機器,還是看見是干燥土,也看不見水。可是「施功不已」,你繼續(xù)地努力,就「轉(zhuǎn)見濕土」。那么,你再不停下來,「遂漸至泥」。那么后來也就知道取水不難了,這段文是這么說的。
這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法師品〉上說這一個人,他渴了想要飲水,這表示什么呢?表示佛教徒感覺到在六道里面生死輪回太苦了,想要得圣道,想要明心見性,想要見到法性理——法性理譬喻為水也!是這么意思。那么「渴乏須水」,這可見修道的人他心里面希望得圣道,就像人渴了要飲水似的,非要去飲水不可!不然感覺到不舒服。飲水,怎么能飲到水呢?這個水,是在地下有水。高原譬喻什么呢?高山上有個廣大的平原,這個譬喻我們眾生心里面的煩惱。眾生有煩惱就看不見水——看不見圣道。那么就是穿鑿——從佛法的經(jīng)律論上學(xué)習(xí)智慧,用這個智慧來破壞煩惱。
「穿鑿高原」,正面上從佛法來說,就是用智慧破煩惱的意思。但是初開始的時候,你怎么樣去觀察這個臭皮囊是空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如夢如幻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怎么樣觀,「猶見干燥土」,我們還是看不見水、看不見圣道,照樣煩惱還是活動,所以猶見干燥土!甘┕Σ灰选,你繼續(xù)努力地用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空這么樣修行,「轉(zhuǎn)見濕土」了。轉(zhuǎn)見濕土就是有一點水的意思了;但是還是有土,土就是煩惱。繼續(xù)用功,「遂漸至泥」;再用功就看見水了,是這樣意思。猶見干燥土,這到證圣果的時候我們會說這個意思,在這里不多說。
「此就所破得名」,這是按照修觀的時候,你這個般若智慧的觀察,它能破煩惱,從這一方面叫做觀,所以叫做貫穿的意思,「立貫穿觀也」。所以貫穿是破壞的意思;這個「觀」有破壞煩惱的作用,所以叫做觀。
「觀達義者」,觀達義怎么講呢?「觀智通達,契會真如」,這個般若的智慧它能通達真如理;它能明白什么是真如理,它能通達。這個通達就是聞思修三慧。我們從經(jīng)論上去學(xué)習(xí)佛法,能夠通達什么是佛法,你真實是認識了佛法的真義了,這時候叫聞慧——「聞所成慧」聽聞的慧。思慧,聽聞了以后,你再去專精思惟,到寂靜的地方,按照經(jīng)律論里面說的真理去思惟;遠離這些塵勞的境界,到寂靜的地方去專心地思惟。這時候,你的智慧又更進一步了,叫「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修禪定,就是修止了;止成就了以后,智慧又進了一步,就容易見到真理了。所以,我們的智慧,初開始的時候要假藉語言文字的佛法來引發(fā)出來我們的智慧。我們繼續(xù)努力地去學(xué)習(xí)、繼續(xù)努力地去修行,我們的智慧逐漸地增長,力量強大了,就把煩惱息滅了,所以它有滅煩惱的作用。
現(xiàn)在說是煩惱滅了,就看見水了,所以就說「契會真如」,智慧和真如理就相契合了。宗喀巴大師他說出個譬喻:「如水入水」——這個杯子里面有水,你再把水再入到杯子里邊去,這個水就相合了。就是我們的智慧水和真理的水相融合了,那就叫做契會真如。這表示什么呢?沒有能所的分別!但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學(xué)習(xí)來說,般若的智慧是能覺悟真理的,真理是所覺悟的,有能所之別;但是真實覺悟真理的人是沒有能所之別的,沒有那個分別。所以宗喀巴大師他說那么一個譬喻。
現(xiàn)在這里說「觀達義」,就是般若的智慧它能與真理相契合。譬如我們現(xiàn)在的貪心、瞋心、疑惑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它與真理作障礙,它不能與真理相契合,非要成就了般若波羅蜜才可以的。
《瑞應(yīng)經(jīng)》上說:「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咕褪前堰@些妄想分別都停下來,能通達到本源(本源就是真理),這時候才叫做沙門,那么就是圣人才是沙門了。
《大智度論》上說:「清凈心常一,則能見般若!埂赋R弧咕褪遣蛔兊囊馑,若變就是二了。那么「清凈心常一,則能見般若」,就是能見到實相般若;或者是般若就出現(xiàn)了、就成就了,那也就是「觀智通達,契會真如」的意思!复司湍苡^得名」,能通達真如理的意思,「故立觀達觀也」。
這樣說,觀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能破壞煩惱,一個是能契會真如,這就是觀的意思。和止的二義:能把煩惱、虛妄分別心停下來,最后也是安住在真如理上不動,那就叫做止。
從這里我們也就可以知道圣人大概的境界,圣人他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他那個心常在真理上不動。我們凡夫平常的時候,如果有理智的人也能講理。但是,是別人的利害關(guān)系的時候,他有理智、能講理;若與自己有利害關(guān)系的時候,講理就吃虧了,就不講理了。那表示什么呢?就是不能安住在真理上。我們的心不能安住在真理上,所以我們不是圣人;圣人不是這樣子。
我們在經(jīng)論上看,凡夫的修行人得了圣道以后,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了阿羅漢果,在世間上老病死的境界也還是有,有的時候也會涉及到政府里面有什么事情,會處罰這個阿羅漢、叫這個阿羅漢也會受苦的;但是阿羅漢不動。阿羅漢不會像我們凡夫:「這個事不是我做的,是他做的!」不會,阿羅漢不會這樣說。阿羅漢他決定不會做惡事的,你若說他做種種惡事、犯法了,完全是冤枉他,他不辯的。我們在經(jīng)論上看見這些事情,阿羅漢他不辯的!他也是有神通,他也知道這個罪過的事情是誰做的,但是他不說。政府的官員怎么樣令他苦惱,他不在乎,他的心還能在真理上安住不動,所以「清凈心常一」,這是圣人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能辦得到的。
本來這個圣人的境界,我們凡夫的智慧是分別不來的,也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我們仿佛可以這樣解釋。圣人是什么?「清凈心常一」,清凈心不變。
不過,我們也可能會想到,經(jīng)論上的故事我們不要說,他們那些人或者是用刀、或者是用什么處罰罪人的器去傷害圣人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那是很苦、很痛苦啊!但是圣人不像我們想象那樣子,圣人他能夠把心安住在真理上的時候,他沒有苦。我們感覺那不得了啊!其實他沒有那么回事。所以他沒有苦,所以他能清凈心常一,這也是有關(guān)系的。所以修了圣道不是白修習(xí)的,沒有白辛苦,就是在苦上、苦而不苦,是有那個境界的。
「清凈心常一,則能見般若」,圣人他能看見什么是般若,成就了!复司湍苡^得名,故立觀達觀也」。
甲二、方便第二
欲修止觀,先須具足五法為前方便。五法者:愿、勤、念、巧慧、一心。
方便第二,這是大科的第二段。
「欲修止觀,先須具足五法為前方便」,我們?nèi)粝胍獙W(xué)習(xí)止觀——是涅槃的門,那么我們必需具足這五個條件——「五法」,做一個前方便的。五法是什么呢?「愿、勤、念、巧慧、一心」這五個。
一、愿者: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
「愿者: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要有這樣的愿才可以的,就是我們愿意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離」就是棄舍,棄舍世間上這些妄想顛倒的事情,「我不愿意世間上塵勞的人我的是非、榮華富貴、這些顛倒的事情,不歡喜這些事情,愿意把這些事情都停下來!」你要有這個厭離心才可以。剛才說那個《法華經(jīng)》的譬喻:你想要喝水,這個水是在地下,那么大地的土在水的上面,你一定要把土破壞了,然后才看見水,不然這個水是得不到的。那么現(xiàn)在想要修行得圣道,就是我們這些妄想顛倒是障礙,如果我們沒有厭離心,我們還歡喜世間上這些是是非非、煩煩惱惱的事情,止觀是不能修的。
所以,你要有這樣的愿:「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割嵉埂乖趺粗v?就是錯誤的意思。若是世間上的這些事情都是正確的,那就不要放棄。正確的事情應(yīng)該成就,錯誤的事情應(yīng)該放棄,F(xiàn)在佛法叫我們放棄這些妄想,就是因為錯誤了,所以要放棄。
我們在想,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地面上的人,我們很現(xiàn)實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吃飯,為了吃飯就會引出來很多很多的問題。我們?nèi)诉常會想,這是必然的要吃飯的;但是在佛法里面講,這件事不是決定的。如果你修行得了禪定,若是到了色界天以上就不需要吃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我們會感覺,若不需要吃飯,我們會省了很多的事情、很多很多的問題。
色界天上的人他們不吃飯,他們就是禪悅為食;入了禪定,那就是吃飯了。而且色界天上的人壽命特別長,不老、不病,身體是健康的、快樂的。你看,若不老、不病,這又省去了很多‥‥不需要有醫(yī)院。而且有禪定的人他內(nèi)心和平,我們剛才說阿羅漢,他決定不說別人的壞話,所以他決定也不需要有警察這個事情。我們一般不修禪定的人、我們有欲的人,就有貪心、就會有瞋心,就會做善事、也會做惡事,所以需要有警察、有法律、法官,還要有牢獄,那么就是槍炮子彈就都來了。如果是修學(xué)禪定的話,這個人一定是個好人,所以這些事都沒有了。所以到了色界天以上的人,那完全是另一個安樂的世界;但是那還是凡夫境界。所以我們?nèi)舻桨浲臃饑?那真是一個好的地方,那地方不需要有軍隊,很多很多的問題都沒有,那真是個安樂的世界。
所以「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我們佛教徒應(yīng)該承認,我們凡夫、在這個地面上生活的人,很多很多是妄想顛倒。所以明白地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很多很多的煩惱啊,我們不要說是「你不對!」實在是我自己招感來的,是我自己的錯誤招感來的,很多都是這樣子。
所以若學(xué)習(xí)佛法了,你能修學(xué)十善業(yè),你也會很安全,你的家庭、你心里面的境界也是和樂的。你不修學(xué)十善業(yè)、你不受持三歸五戒,「我要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你內(nèi)心不會快樂的。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會減少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佛法勸我們「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是對的!所以我們?nèi)粝胍扌?應(yīng)該是這樣子,應(yīng)該有這個愿才可以。
方便第二。「欲修止觀,先須具足五法為前方便,五法者:愿、勤、念、巧慧、一心。一、愿者: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昨天講到這里。
「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這里說這個愿,正好是兩個愿:一個愿就是棄舍、遠離世間上的妄想顛倒,這是第一個愿;第二個愿就是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想要修學(xué)止觀的人,應(yīng)該有這兩個愿。你想要有這樣的成就,要有這樣的愿才可以的。
第一個愿,若是在社會上受到了傷害、失敗了,也還不容易有這樣的愿的。一定需要學(xué)習(xí)過佛法,在經(jīng)論上對于世間上的事情有深刻的說明,你同意了,你才會有這樣的愿的。第二個愿,也是應(yīng)該是從經(jīng)論里面的介紹,你認識了佛法說的禪定、智慧法門,有大功德、有大利益,是真實不虛的,你相信了,你才能有這樣的愿的。你具足了這樣的愿,你才能開始修學(xué)止觀。一般的人只是聽說我要靜坐、修止觀,修奢摩他,身體健康、少病痛,那就是修止觀了;但是那樣的目的,在佛法來說是有問題的。所以應(yīng)該正確地「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
「諸禪」,我們昨天也簡單地說過,最好的就是色界的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四種禪,在修學(xué)佛法上有很大的幫助。阿羅漢得阿羅漢果,最好的來說,就是在色界四禪里邊得阿羅漢果的;妄想顛倒是不能得阿羅漢果的。佛得無上菩提,他在什么境界上得無上菩提呢?在禪里邊,在色界第四禪。他要入在第四禪里邊,在那里邊得無上菩提,不然這無上菩提是不能得的。所以「禪」是一切圣道的依止處。所以,若想要修學(xué)止觀的人,應(yīng)該有這樣的志愿:「我希望成就諸禪智慧法門故!
禪有什么好處呢?剛才說是能夠得圣道,這是佛法最圓滿的一個說明。其中,另外別的意思,就是禪里邊有快樂,得到禪以后有快樂。我們世間上的人、這個地球上的人,大家所追求的就是欲樂。這欲樂就是眼耳鼻舌身,在色聲香味觸上得到的如意的樂,這叫做欲樂。這種欲樂不是那么樣好。因為你追求的時候也很辛苦,你成就了以后又可能會失掉了,要保護它;保護又不容易,失掉了更不得了!又會有很多的病痛,有很多的副作用,很苦。若是得了禪定的樂就沒這個問題,得了禪定的樂,不待外緣。欲樂要待外緣,你本身沒有樂。譬如說我肚子餓了要吃飯,吃飽了心里感覺到舒服;餓,是不舒服。不吃飯,那么吃飯的樂就得不到了。說是我會寫字,我把字寫得很好,寫了一個好的字,心里快樂;畫了一幅好畫,心里快樂,但是你若沒有這件事,這個樂就沒有。那么這是欲樂要待外緣。但是禪定的樂不待外緣,只要你內(nèi)心里面一攝心不亂,禪定的快樂就來了。而且這個樂時間是很長的,只要你一入定,這樂就來了,土匪也搶不去,水火都不能傷害你的。而且得了禪定的人,他的壽命長;死掉了以后,生到色界天上去,那壽命是更長。
但是問題就是天上也要死,若死亡了這個禪定也就破壞了。所以佛法對于禪定樂也重視它、又不重視,所以需要進一步地修學(xué)般若波羅蜜這個智慧法門;修學(xué)智慧法門成功了以后,就沒有死亡的問題了,就沒有老病死了,那么就是永久地得大安樂、得大自在了。所以又需要有禪、也需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問題的根本還不能解決的。所以,禪定之外,還需要有智慧。我們佛法里面實在是重視智慧,有了禪定,佛法的智慧你容易成就。所以為了成就智慧也需要有禪定,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這里是說,你想要修止觀,你應(yīng)該要有這樣的志愿才可以。
二、勤者:堅持禁戒、棄于五蓋,初夜后夜專精不廢,譬如鉆火未熱,終不休廢,是名為勤。
「二、勤者」,勤是什么意思呢?是精進的意思,不懈怠!笀猿纸洹売谖迳w,初夜后夜專精不廢,譬如鉆火未熱,終不休廢,是名為勤!咕M,不是說只是精進地修止觀,也應(yīng)該堅持禁戒、棄于五蓋才可以的。
「堅持禁戒」是什么呢?譬如說,在家居士應(yīng)該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五戒。這五戒也對于修止觀的人來說、對修行人來說,非常重要。五戒里邊,這個殺生殺害生命,主要是不可以殺人,不可以殺人的,其他的有生命的東西也不可以殺。譬如說,我們殺死一個蚊蟲、一個螞蟻,它也是有生命的,也不應(yīng)該殺;但是若同殺一個牛還是不一樣的。譬如殺一個牛你得到的罪,要比殺一個蚊蟲的罪要大一點的。那么若是殺死一個人,罪過是太大了。我們要修止觀、想要修行,你不要造殺害生命的事情。這有什么不好呢?就是能障礙你修學(xué)止、修學(xué)觀,不容易有成就了,不容易。尤其是若殺害了人,那更是沒有希望了。你造了這個罪以后,會引發(fā)很多的問題,你心里不安,所以修止觀是修不來了,所以要堅持禁戒。譬如這偷盜的事情也是一樣,你做了偷盜的事情你心里不安,可能警察會來找你,或者那個被偷盜的人,他也不會就完了的,那么你若在那兒靜坐的時候,這心安不下來。邪淫也是不行,也有問題。妄語,你說謊話,用謊話來占別人的便宜,傷害了別人,你回到自己的地方靜坐,也是坐不來的,所以要堅持禁戒。飲酒這件事,它能使令你失掉了理智,那么也就容易做錯事;做錯事,你想要靜坐修止觀也有困難了。所以應(yīng)該堅持禁戒。
「棄于五蓋」:「蓋」就是障礙的意思!肝迳w」是什么?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因為我們的心若是貪著世間上的五欲,修止觀也有困難。你就是打主意去貪著五欲,怎么能修止觀呢?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心情要停下來,「貪欲」。
「瞋!:你常常發(fā)脾氣、憤怒,修止觀也有困難,所以這件事也要停下來。
「睡眠」:睡眠就是睡覺,要減少睡眠才可以。我們地球上的人,我們要有飲食、要吃飯,不吃飯不可以;要吃飯,這個人就是要有睡眠的。所以從飲食上來的睡眠是不可能減掉,是要有;但是不能太多。這個文上說:「初夜后夜專精不廢」,晝夜,印度古代在時間上的分別,是晝?nèi)龝r、夜三時。我們中國古代是十二個時;印度,晝夜是六時,白天三個時、夜間也三個時。這樣子,把晝夜二十四小時來分別,白天十二個小時、夜間十二個小時。夜間十二個小時用三來分,那就是初夜四個鐘頭,后夜也是四個鐘頭,中夜是四個鐘頭。這樣說,「初夜后夜專精不廢」,那就是一天就是睡四個鐘頭,睡四個小時;其余的時間你就應(yīng)該修止觀,這上面這個功課表,應(yīng)該是這樣子分別的。白天不能睡眠,夜間只睡四個小時。但是在《瑜伽師地論》上看,你小小地休息一下也可以,這是容許的。
睡眠,由飲食來的睡眠,佛菩薩給我們的時間,就是睡四個鐘頭;但是另外,除了從飲食來的睡眠之外,還有兩種睡眠:就是從習(xí)慣來的,你天天那個時候睡覺,到時候就得睡,不睡就不行,這是從習(xí)慣性來的睡眠;第三個,從放逸來的:就是習(xí)慣性之外,放逸,就是歡喜睡、要多睡。有的人一天要睡十二個鐘頭的覺,那就是太多了。
從放逸來的睡眠,愛著睡眠、要多睡,另外從習(xí)慣來的,這兩種睡眠應(yīng)該取消。只是由飲食來的,這還是需要休息。不休息,我們的眼睛不行,受不了!「眼以眠為食」,眼以眠為飲食,所以不睡覺,眼睛會受到傷害的。所以有的人說,你若常靜坐,如果你睡覺睡四個鐘頭,你最少也要再闔上眼四個鐘頭,要叫這個眼睛休息八小時,這個眼睛才好一點;如果你只睡眠四個小時,其他的時間一直地用眼,眼睛也是受不了的。
這樣說,貪欲、瞋恚、睡眠,這睡眠要減少。
「掉悔」:掉悔是什么意思呢?「掉」是掉舉。掉舉是什么意思?掉者,動也。就是我們修行人在靜坐、修止觀的時候,心里面就留戀過去經(jīng)過的這些如意的事情,在那里妄想,就不修止觀了,那么這就叫做掉舉。如果不是屬于特別如意的事情,一般的這些妄想、分別,那叫做散亂。散亂是通于一切的妄想,掉舉是單獨指你自己經(jīng)過的歡喜的事情,這叫做掉。
「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過去做過的事情,現(xiàn)在后悔了。說「我有一個機會,我可以把我那個仇恨的人殺害的,有一個機會可以報仇的,但是我沒有做!」心里后悔;那么這是不對的!或者是應(yīng)該有一個時候,我應(yīng)該做什么什么功德、栽培善根,我沒有做,心里后悔。這個后悔,小小地悔一悔也是可以,或者我做什么錯誤的事情心里后悔,也是對的;但是不能一直地在妄想,那就是不對了。所以不合道理的悔,也是障道的。
第五個就是「疑」,疑惑。修止觀能得圣道;能得圣道嗎?心里面疑惑。我這個人業(yè)障深重,我能得圣道嗎?我能成功嗎?輕視自己、自己沒有信心,這都是不應(yīng)該的,所以應(yīng)該除掉它。
「棄于五蓋」,這五種事能障礙我們修習(xí)止觀,應(yīng)該棄舍它!盖凇挂舶ㄟ@兩件事在內(nèi)的。
「初夜后夜專精不廢」:不要說白天,就是夜間的初夜和后夜,也應(yīng)該專精地(精者不雜,不加雜、不間雜其他的妄想)能夠?qū)R坏匦拗埂⑿抻^,不要空過光陰。
「譬如鉆火未熱,終不休廢」:舊時代沒有火柴,是鉆燧取火;鉆火沒有熱的時候,終不休廢,不停下來,一直地、相續(xù)地在那兒鉆,它才能出火的。修行、修止觀也是一樣,你要不停止相續(xù)不斷地用功才可以;「是名為勤」。
三、念者: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智慧為尊重可貴。若能具足無漏禪智,即發(fā)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三、念者,念世間欺誑可賤,念禪定智慧為尊重可貴,若能具足無漏禪智,即發(fā)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骨懊娴谝粋是說「愿」,這個愿,對于一切修學(xué)止觀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盖凇箯哪莾簛淼?是從愿來的。你因為愿意得止觀、成就止觀,你才能去采取行動,精進不懈怠地去修行。你的愿如果不是太懇切,「我修行也可以、修止觀也可以,我不修行也可以!」這樣子,你不可能會勤的。所以愿是非常重要。所以底下說念,還是和愿有關(guān)系的。
「念世間欺誑可賤」:這個修行人在修止觀之前,他應(yīng)該有這樣的正念,怎么樣正念呢?念世間上的事情,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五欲之樂,都是欺誑的事情,不是真實的。那一件事是可賤,不是一個可尊重的事情,是可輕視的!
「欺誑」這個話,這是思想的問題。我們對于榮華富貴、世間上的五欲樂,認為「這東西非常重要,怎么能說是欺誑呢?是真實不虛的!」那你就不可能修止觀了。可是,若是仔細地去思惟這件事,應(yīng)該承認這一點,應(yīng)該承認世間上都是欺誑、不是真實。我們沒有得到富貴榮華的人,我們看那個富貴榮華的人很好、很值得羨慕:「哎呀!我?guī)讜r能夠富、我?guī)讜r能夠貴呢?」就是心里面羨慕,所以努力地去追求,向前沖。但是,你若是能真實得到富貴的人,如果你問問他,他的心情快樂不快樂?我看真實得富貴的人,心情不快樂?赡芩那榈耐纯唷⒖鄲,和我們不是富貴的人不一樣,原因可能不同。我們貧苦的人,生活困難,心里不高興;他可能不是生活困難,但是有其他的苦惱,使令他心里不快樂。
我們說漢高祖劉邦!劉邦和項羽爭天下,他是成功了,他把項羽打敗了,最后勝利了。勝利了,劉邦這個人他快樂不快樂?我認為他不快樂。他和項羽作戰(zhàn)的時候,他也很苦惱;他做了皇帝以后,這個地方造反、那個地方造反,他快樂不快樂?他心里也不快樂。后來他知道他要死了,他知道他所愛的戚夫人將來是苦了,他要保護戚夫人的安全,這件事辦不到。所以他臨死之前常是哭、常是流淚。他貴為天子、貴為皇帝,這件事辦不到。他快樂不快樂?他心情不快樂。他富而且貴了,但是他心情不快樂!
我們中國宋朝的宋太祖趙匡胤,他做了皇帝的時候他說:「我做節(jié)度使的時候能睡著覺,我做了皇帝就是睡不著覺!挂驗槭裁此恢X呢?他說:「別人做皇帝,我把他推倒了;我做皇帝,也一定會有人要來推倒我啊!所以我心里不安!」這個皇帝到那兒去,就是要有很多的軍隊保護著,那就證明他心不安。我們普通的人不需要誰保護,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走,就表示我們心里好一點、安一點。富貴的人要找保鑣的,那就表示他心里恐怖、心里不安。其實不止于此,他內(nèi)心的痛苦,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多的痛苦啊!
所以我們心里面想:「富貴榮華很快樂!鼓悄憔褪潜桓毁F榮華欺騙了啊!所以叫做「欺誑」,被它欺誑了。而且世間上很多人,不是佛教徒、也有好人,而佛教徒相信佛法的人、也不能說完全都是好人。不過是真誠地能受三歸五戒,誠懇地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真誠出家的人、真誠地受三歸五戒的人,決定是好人!其他的人馬馬虎虎的,那就不一定。非佛教徒也是有好人,就是相信基督教的人也有好人,相信回教的人、乃至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有好人。但是,少;其他的人,不是。
我們說勸一個人受三歸五戒,他不受,這表示什么呢?表示隨時要殺人就殺人,就表示這個意思;表示隨時有機會能偷盜就偷盜,「我不能守這條戒的!」那就表示這個意思。那么這就可以知道,這個世界上很可恐怖的,那就表示都是欺誑。表面上看,人都很好,其實都是假的,那么就是欺誑。
所以要「念世間欺誑可賤」,不足以重視的,這樣的世間的確不是一個好的地方。說是我們佛法里面說有凈土——清凈的世界,清凈世界有七寶莊嚴。其實那個清凈的世界并不在乎七寶莊嚴、沒有七寶莊嚴,不在乎這一點。那么約什么說是清凈的世界呢?是約人說的。那個世界上的人都是善人,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是清凈的世界,是那么回事。如果不是善人,有七寶莊嚴的世界也不是凈土啊!
那么現(xiàn)在說我們要發(fā)心修學(xué)止觀,就是要有這樣的觀念、要有這樣的思想。什么思想呢?「念世間欺誑可賤」。這樣子,我們對于世間的榮華富貴沒有留戀心,「我不希求這件事!」不希求,你求什么呢?這才能夠?qū)P牡厝バ迣W(xué)止觀的,是這么回事。
「念禪定、智慧為尊重可貴」,你心里面要念禪定和智慧這是很尊重、很值得珍貴的事情。我們平常的人、我們不修行的人、我們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到深山里面看見那個修行人,他的生活很簡單,他的衣食住和城市的人那是不能比了,他是很差的。我們感覺這個人很苦!他在山里面很苦。他住得也不好、吃得也不是那么好,穿得也不是很好,這是我們?nèi)庋鄣木辰。那真實在深山里面用功修行有成就的?他心里面快樂!什么快樂?就是他有禪定、有智慧。有禪定的時候,他心情快樂。高深的境界我們不說,就是初開始發(fā)心靜坐的人,你隨著大眾或者打禪七、或者你自己能靜坐一小時,內(nèi)心里面能平靜了多少,你就會感覺到快樂。和世間上忙忙碌碌的境界完全不同!完全不一樣,何況你有高深的成就呢!所以,「念禪定、智慧為尊重可貴」,是值得尊貴的。
我說一個小小的故事。有一個出家人在一個村莊里面,他自己在那里用功修行。他住的地方有一個井,這個村莊里(當(dāng)然不是現(xiàn)代的事情)有個井,這個井就離他的住處不遠,那村莊里的人都到這兒來取水。取水,這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平常的事情里面就有變化。
其中有一個女孩子(一個年輕的女人),每次來取水的時候,總是和這個出家人談話,談了又談、談了又談。談話,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后來這個女孩子有孕了,女孩子并沒結(jié)婚就有孕了。有孕了以后,大家就知道了,說是「這個女孩子沒結(jié)婚,她怎么會懷孕呢?」大家就疑惑了:「哦!她每次來這井里取水,她老是和那個出家人談話,這個出家人有嫌疑。」有的人談一談就算了,但是有的人就憤怒,說是「這個出家人他不是修行人,他在這里騙人的嘛!」一憤怒就和別人講,就集合了多少人,就把這個出家人打他、罵他,就把他驅(qū)逐了。
但是驅(qū)逐的時候,這個出家人就說:「你們怎么這么大的煩惱,要來毀辱我呢?」
說是:「你怎么怎么地,你做了什么什么,你破戒了,你怎么怎么地!惯@樣說他。
這個出家人面色不變,就說:「是那么回事嗎?」就說這么一句話,然后這出家人就走了,再也沒有什么話說,就走了。
走了以后,那個女孩子也就知道了!赴パ!這外頭發(fā)生什么什么事情?」
大家說:「那個出家人怎么怎么地,被多少人打了,然后驅(qū)逐他走了!
這女孩子說:「哎呀!這是不對的啊!不應(yīng)該打他啊,和我有關(guān)系的是另外一個人,不是他啊。」那么她就出來聲明這件事。
這些驅(qū)逐、毀辱、打這個出家人的人一看,「哎呀!我們心太粗了啊!我們自己心里想的、就認為這么回事,就這樣子去做了,這件事是太魯莽了,是不對的。」這樣子又去找這個出家人,向這個出家人道歉。
這個出家人說:「是那樣子嗎?」也不說什么。又要請他回來,好!回來就回來。
那么,我們在想,我們用我們凡夫的心理來衡量這件事,如果說是我說這個人并沒有做什么錯誤的事情,你就說他做什么事情、毀辱他,他應(yīng)該怎么樣反應(yīng)?若按我們平常的人說:「我要找律師來告你!」要同你怎么怎么的了,不能說:「是那樣子嗎?」不會的,不會這樣子。若是請他回來,若是我們普通人:「我不回去了!」或者要講什么條件,都會這樣子。而這個修行人,沒有!他心里面滿不在乎!甘悄菢幼訂?」就是這么一句話就完了。這表示什么?這個人有修行。我們凡夫的這種行為、這個煩惱的境界,他不在意,他不介意這件事。
我們從這里看出來什么事情呢?就是這個修行人他自己有個獨立的世界!他內(nèi)心里面有一個獨立的世界,就是禪定、智慧!他在禪定、智慧里邊,在那里出入、生活,心里面很快樂的;其他的事情像樹葉掉下來,不會打你腦袋的,他根本不在乎!那么這看出來什么呢?禪定、智慧是快樂的,是個大智慧境界!對于世間上的事情不介意,他就沒有苦惱。你用苦惱的事情加在他身上,他心里面不苦惱,不和你去一般見識、同你爭論,都沒有這些事情。我們沒有禪定、智慧的人,若說一句錯話就不得了!不要說說錯話,可疑就不得了!那他就要來對付你。修行人沒有這件事。
從這件事來看,就是禪定、智慧是快樂的,在苦惱的境界上不苦惱。所以念禪定、智慧是尊重可貴。不要說我們佛教徒有修行的事情,就是儒家有修行的人、有修養(yǎng)的人,境界都很高,都高過我們一般人的境界?追蜃拥膶W(xué)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就是那個貧苦的境界,他心里面很快樂,他并不苦惱。所以從表面上你看不出來的,何況佛法!儒家當(dāng)然和佛法還不能比。所以,「念禪定、智慧為尊重可貴」。
但是有的人這種苦惱的境界還沒出現(xiàn),「我雖然是沒有修行,我也沒有禪定、也沒有智慧,我生活得也很正常、沒有什么苦惱!」但這件事靠不住!隨時有些障礙的因緣出現(xiàn)的時候,苦惱境界就來了。所以不能因為是暫時的平靜,就認為不是可輕賤,也不是的。
「若能具足無漏禪智」,若是佛教徒能學(xué)習(xí)佛法,努力修行。「具足」就是成就,成就了「無漏禪智」!嘎故菬⿶赖囊馑肌>褪俏覀兩眢w譬如說是有病了,身體長瘡了,從這個瘡?fù)饬髂、流?這叫做漏;這等于是個譬喻。就是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煩惱就來了,不是貪煩惱、就是瞋煩惱,再不就是疑惑、高慢、各式各樣的煩惱就來了,那就等于是從眼睛往外流出來貪煩惱、流出來瞋煩惱、流出來各式各樣的煩惱,從耳、鼻、舌、身、意流出來煩惱;就像長瘡了,流膿、流血似的,所以名之為漏,漏是這樣意思!笩o漏」就是沒有煩惱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煩惱流出來了,這是圣人的境界——無漏的禪、無漏的智慧。
如果不是佛教徒,他也可以修禪定,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成就的。成就了,但是他沒有佛教的般若的智慧,不能斷煩惱,所以那是有漏的禪。他們成就的智慧也是有漏的智慧,沒有無漏的,因為沒有斷煩惱的法門的關(guān)系。
「若能具足無漏禪智,即發(fā)一切神通道力」,成就了無漏的禪定智慧,他就會發(fā)出來很多的神通道力的。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還有個漏盡通。這前五通(就是不算漏盡通),外道也可以有的、也可以成就,就是凡夫也可以成就的。漏盡通,那是圣人才可以,凡夫不能成就。
這是說有了禪定,你再修學(xué)得神通的方法成功了,才有神通的。如果沒有禪定,就是沒有神通的,沒有禪定那里有神通呢?但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有的時候他沒有禪定,他也有一點超過常人的境界,那么我們也就名之為神通。說這個人有天眼通、有他心通、有什么神通,也可以這樣說;但是那是小境界,不是真實的神通。因為真實有了禪定而后成就的神通,那是非常厲害的!他所觀察的事情、他說出來的什么什么事情,多數(shù)是準(zhǔn)確的,不會說到時候又不兌現(xiàn)了,不是那么回事情。
能發(fā)出來神通的道力,「道力」是另外一回事,這個道力就是無漏的了。譬如剛才說這個修行人,我們凡夫的境界,你向他怎么樣地毀辱他、傷害他,他心里面不介意,那就是道力,道的力量;如果沒有道的力量就不行。就是得了禪定、而沒有得到無漏的智慧的人,高慢心非常大!如果他不是佛教徒、沒得到圣道,他若成就了禪定、得了神通,他內(nèi)心里的高慢心非常大!因為沒有無漏圣道,他就是有我見,有我,「我比你強,你不如我!」凡夫是這樣的;若是圣人,沒有這回事。他有這種我慢、高慢心,如果你毀辱他,他暫時也可能會不動,但是你繼續(xù)毀辱他,他就會有煩惱,他會發(fā)出來的;會發(fā)出來煩惱,這是不得了啊!
我想講一個故事,但是我恐怕我們四天講不完。我這個故事還是不要講。
「即發(fā)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成等正覺就是成佛了。成佛了,就是他有等覺、有正覺這兩種智慧。正覺就是佛的無分別智;等覺就是佛的有分別的智慧,我們簡單這么講了!笍V度眾生」,能廣度一切眾生!甘菫榭少F」,所以若能具足無漏的禪智、有神通道力、成佛、廣度眾生,這件事是非常可貴的。
「非常可貴」這個地方,我再說幾句話。度眾生這件事:譬如說這個人他貧苦,沒有房子住,我們能夠給他造一個房子,這也是好。說是他身體有病了,他沒有飯吃,我們給他找一個職業(yè)、或者怎么的;說他有病,我們造一個醫(yī)院,給他看病,把這個人的生活改善了,這樣也可以說是度化眾生,對于眾生有利益了。度眾生就是饒益他,就可以名之為度眾生。但是度眾生,我們譬如說看病吧,病假設(shè)是看好了;但是過了一個月、兩個月又有病了,所以這件事就是不究竟,這是有問題。
那么,現(xiàn)在佛法說度眾生,不是這個意思。雖然佛教也提倡這一點,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應(yīng)該做這件事,但是這件事不是究竟的,應(yīng)該是修學(xué)止觀,把生死的問題究竟地解決。究竟解決以后,永久不會再有問題了。就像病好了以后,永久不會再有病了,這個醫(yī)生是最好的醫(yī)生。佛法度化眾生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能解決眾生的根本問題,那叫做度眾生。如果說是你叫他暫時的不錯,以后又有問題了,這還不能算是度眾生的。
所以,這樣說,你能具足無漏的禪智,有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這件事是非常有意義的!腹拭麨槟睢,這叫做念。這是修止觀的人,他先應(yīng)該有這樣的正念。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四者、巧慧。」巧慧就是巧妙的智慧。什么樣的智慧呢?「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富I量」,就是你這個智慧去觀察思惟,思惟世間上的快樂和禪定的智慧樂,這兩種樂那一樣的樂是最好的?最好的就算是「得」,那個不好的就算是「失」;不好的就算「輕」,好的算是「重」,這樣意思。
世間上的快樂,剛才說了,就是欲樂和三昧樂。欲樂,我們剛才說到這個欲樂;三昧樂就是得了四禪八定的快樂,世間上的人追求這兩種樂。我們一般人就追求欲樂;更高尚一點,感覺到欲樂的問題不太好,欲樂還是有問題,那么就追求三昧樂,得到四禪八定。世間上有這兩種樂。
出世間、佛法里面的禪定智慧樂是無漏的。世間上的快樂,欲樂雖然是人所追求的,但人為了欲受了很多的苦惱。世間上的人應(yīng)該是常常經(jīng)驗到的事情,也是時時有的這種事情。天上的人得到四禪八定的快樂,比欲樂好,但是也是無常的。因為他若是死掉了,他的樂也就失掉了,所以還是不圓滿。佛法里面的禪定智慧樂,是永久不可破壞的,成就了就永久也不可以破壞了,那是最好的。所以世間樂和佛法的禪定智慧樂,還是佛法的樂是得,你得了以后就不會再失掉了;世間上的樂,你得到以后還會失掉的,所以那個樂還不太好。所以出世間的禪定智慧樂是得、是重,是最好的。
「所以者何?」什么道理呢?「世間之樂,樂少苦多」,這說出理由來。世間上也不是沒有樂,如果決定沒有樂,世間上的人也不會迷惑;也還是有樂,但是那個樂少。因為去求得那個樂、要保護那個樂,受到的苦惱很多很多,對比起來,得不償失,所以樂少苦多。追求的時候很辛苦、保護的時候也辛苦、如果失掉了也辛苦!所以這是苦惱多而樂少。「虛誑不實」,而那個樂也是虛誑的,不是真實的,「是失、是輕」。
「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曠」,佛教里面說的禪定智慧樂,因為沒有煩惱,「無漏」就是沒有煩惱。「無為」,佛教所成就的樂,成就了以后,他能夠無為。譬如我們?nèi)碎g的人,你「無為」不可以,一定最低限度要去找個工作,你要「為」,你非要努力地去工作才可以。那么「為」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苦惱;若是你成就了佛教的禪定智慧樂,就「無為」。
我昨天說過,我們世間上,說「我不去工作」不行,要吃飯。你若有衣食住的需要,你一定要工作,不工作還不行。說「我有了衣食住,衣食住的問題都解決了」,你不能無為,因為你內(nèi)心閑不下來,非要找事情做才可以的。
所以,這個「為」有兩個意思:一個為了生活的問題不能不為;一個是心閑不下來也要為。為,就是有很多的煩惱。若是成就了佛法里面的禪定智慧樂,能夠無為,所以稱「無為閑道人」;他心里面(我昨天說)「不與萬法為伴侶」,那是無為的境界。他就那個心和一切事情完全不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他能夠獨自地湛然常住,能到達那個境界。不過這個話,我相信你們各位可能會有靜坐的經(jīng)驗;就假使沒有到達那個境界,由你靜坐小小的經(jīng)驗,可以意會一下,可以相似地、仿佛地意會到那個無為的境界,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非要有這些衣食住的問題,沒有這個問題。能到達那個無為、清凈、自在的境界,沒有生老病死的問題,沒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一切苦惱的問題都沒有了;「無漏無為」。
「寂然閑曠」:「寂然」,我們昨天講過了,就是他內(nèi)心里面非常地寂靜。「閑曠」:「閑」,他心里面能靜下來、而特別廣大,境界廣大,不是我們凡夫內(nèi)心分別的境界。「永離生死」,世間上那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事情,是永遠地遠離了!赣诳嚅L別」,和這些苦惱的事情永久地分別了,不再有苦了!甘堑谩⑹侵。如是分別,故名巧慧」,所以叫做巧慧。
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凡夫有很多很多的貪瞋癡的煩惱在心里邊,你叫我棄舍了世間的樂、去修學(xué)禪定智慧,心里面不舒服,心里面還老是在動,去貪求世間樂,還會有這個問題。不過我們?nèi)魧W(xué)習(xí)佛法,漸漸地增長我們的理智,這理智強起來,來調(diào)伏自己,慢慢地內(nèi)心里面就會安閑下來,這個問題是能解決的,是可以解決的!
我們認為那件事很好,就是想辦法去求、把它拿過來;拿過來,結(jié)果它令你苦惱!我看世間上的人很多都是那么回事。如果你把這件事能夠看清楚,把理智強起來,不要去搞這個事,安心地去修行,我認為會很快樂!就是沒成功也會很快樂的。
這是第四巧慧。
五者、一心:既知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yīng)當(dāng)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shè)使終無可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后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卷一.大正46.466下)
「五者、一心:既知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yīng)當(dāng)一心決定修行止觀」。這第五是一心,一心是什么意思呢?看它的解釋。
「既知世間可患可惡」:我們從佛法的學(xué)習(xí),能認識到世間上是個災(zāi)難。世間上的事情,看上去很快樂,其實那是個陷阱,到那里你就苦惱了,「患」;「可惡」,是可厭惡的!干谱R定慧功德可尊可貴」:善者,能也,你就能認識佛法說的定慧功德是可尊貴的,那是真實能夠使令我們安樂自在的。
「爾時應(yīng)當(dāng)一心決定修行止觀」:你若能認識到這里,你就應(yīng)該決定這件事。一心就是決定的意思,去修行止、修行觀!感娜缃饎偂:你這個決定就像金剛似的,不可破壞!柑炷獾啦荒芫趬摹:人間的小鬼那個不要說,天魔都不能破壞你,不要說外道了!冈O(shè)使終無可獲」:假設(shè)你修止、修觀,修了很久也沒有什么成就!附K不回易」,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主意的;「是名一心」。
「譬如人行」,譬如一個人走路到什么地方去。「先須知道」道路的「通塞之相,然后決定一心涉路而進」:這條路是一個平坦安全的道路,這道路有賊、有土匪,那我就選擇安全的道路去。這個地方有土匪,這條路不要走;世間上的道路,是有土匪的道路。所以你要選擇好了,涉路而進!腹收f巧慧一心」。
這是第二方便,講完了。
甲三、正修第三二乙一、修止三
智者大師云:「止乃伏結(jié)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埂解深密經(jīng).勝義諦相品第二》云:「眾生為相縛、及彼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正修是第三,這一科分成兩科:第一科是修止,第二科是修觀。
智者大師說:「止乃伏結(jié)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修止,是調(diào)伏、降伏煩惱的初門!附Y(jié)」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就表示我們的煩惱。結(jié),就是個扣,這個繩子挽一個扣。挽一個扣,挽的時候很容易,你若想把它打開還是很難的。這表示什么呢?表示我們的煩惱:我們動煩惱的時候很容易就動了,你想要把它去掉可是不容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結(jié)」是譬喻煩惱的不容易除掉的意思。
「伏結(jié)之初門」:佛法里面說這個止,你若能夠?qū)W習(xí),就能把煩惱調(diào)伏,能降伏住它,叫它不動!止有這種力量。你初開始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止,這就是個門。
「觀是斷惑之正要」:煩惱調(diào)伏了,煩惱還在、并沒有斷掉,你若不繼續(xù)修止,這個煩惱又起來了,所以還沒有究竟。那么怎么辦呢?要修觀,觀能把煩惱(惑就是煩惱)去掉;去掉了,問題就究竟地解決了。所以觀是正要,是非常正確而重要的一個方法。
「《解深密經(jīng)‧勝義諦相品》」,這是一部經(jīng)!傅诙,〈勝義諦相品〉是第二品。那上面說:「眾生為相縛、及彼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相縛」:「相」是什么呢?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些塵勞的形相,它能系縛我們眾生。我們眾生遇見色聲香味觸的時候,就被它綁住了、不能解脫,我們眾生是這樣子。我們一般人說「綁住了」,說是我們有愛煩惱,看見可意的境界就愛這個境界,就被這個境界綁住了;固然是這樣子,但是瞋心也是一樣,它也是把我們綁住了。
你可以有的時候注意,注意什么呢?注意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你本身沒有憤怒的時候,那人在那兒發(fā)脾氣、憤怒的時候),你在那兒看,看那個人發(fā)脾氣的時候,他就被那個瞋煩惱綁住了,被那個憤怒綁住了,他不能解脫。他那個心被瞋心困住的時候,那個苦惱的境界,你在那兒看就看出來了。
我有一次看見一個神經(jīng)病,他在那里就像和人打架那樣的,又動手、又動腳、又開口罵,我們看著就像前面有一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似的。那么我在那兒看著這個人,我在想:前面也沒有人,沒有人罵他、也沒人打他,但是他就是認為有人罵他、有人打他,他在還擊。我在想:這個神經(jīng)病這個人的心意識就鉆到那個境界里出不來,就被那種境界欺騙了、被那個境界困住了,就是系縛這個「縛」字。眾生為相縛這個「相」實在是什么?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
剛才說那個出家人被人誤會了,他心里面……你不能縛他,「是那么回事嗎?」就完了,他就走了。他來來去去地、心里沒有事,就是沒有貪的系縛、也沒有瞋的系縛,他不在乎,所以他心里面自在快樂。我們不是!我們就是為相所縛。有一點事心里面就不得了!還有時候會作個夢,「哎呀!不得了這個夢!將來會怎么地」,就是為相所縛。你若修習(xí)止觀,有了般若波羅蜜,把這一切事情都看空了,它就不縛;不縛,你心里面自在,就會快樂。
「及彼粗重縛」:這個「粗重」是什么?實在「縛」就是一個縛——就是「粗重縛」。如果沒有粗重縛,就不會有相縛。粗重是什么東西呢?「麤」者劣也,麤劣;「重」是沉重。這是什么東西呢?就是我們煩惱的種子。譬如說,一個人他沒有出來工作,沒出來工作,并不是說沒有這個人,他在家里睡覺,我們在外邊看不見這個人。等他睡醒了,出來的時候:「喔!這個人出來活動了!
我們的貪煩惱、瞋煩惱,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也有睡眠的時候;它在睡眠的時候,這個人很平靜、很正常,也不貪、也不瞋,但是并不表示他不貪、不瞋,是因為煩惱在那兒睡覺了。煩惱在那兒休息的時候,叫做粗重。我們凡夫肉眼看不見,但是圣人、佛菩薩看,這個眾生心里面煩惱的種子、煩惱的功能是很粗的、是很重的,隱藏在那里不動,是這么回事。這個東西它若遇見了憤怒的因緣,瞋煩惱就出來了;遇見可愛的境界,貪煩惱就出來了。就是外邊有因緣引發(fā),內(nèi)里面的煩惱就發(fā)生作用。所以相縛實在不是真實的,主要就是粗重縛。
這兩種系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你要精進地修止來調(diào)伏相縛,你勤精進地修行觀來斷粗重縛,「爾乃得解脫」,這時候你才能夠解脫煩惱,得大自在,成為圣人。這是說止觀的一個大意。
丙一、明止門不同三丁一、系緣止
系緣止者,略明有五處:一、系心頂上,二、系心發(fā)際,三、系心鼻柱,四、系心臍間,五、系心在地輪。令系心頂上者:為心昏沉多睡故,在上安心。若久久,即令人浮風(fēng)、乍如風(fēng)病,或似得通欲飛;有此等過,不可恒用。若系心發(fā)際:此處發(fā)黑肉白,心則易住,或可發(fā)本骨觀。久則過生,眼好上瞻,或可見于黃赤等色、如華如云種種相貌,令情慮顛倒。若系心鼻柱者:鼻是風(fēng)門,覺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無常。若系心臍下:臍是氣海。系心在臍,能除眾病,或時內(nèi)見三十六物。若系心地輪:此最在下,氣隨心下,則四大調(diào)和。約此五處為緣,令心不散,以辨修系緣止。譬如猿猴得樹,騰躍跳躑,若鎖之于柱,久久自調(diào);心亦如是。(節(jié)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三.大正46.492中~下)
乙一、修止為三:丙一、明止門不同,丙二、明證止的深淺之相,丙三、驗知虛實。第一段,明止門不同,分別止門的不一樣。怎么不一樣呢?第一、是系緣止,第二是制心止,第三是體真止。
「系緣止」怎么講呢?「緣」就是所緣的境界,就是所明了、所認識的境界!赶怠咕褪墙壸∷,把我們這一念心綁住、在所緣的境界上不要動,所以叫做系緣。
「略明有五處」,簡單說有五個所緣境:第一個、是系心頂上,第二、是系心發(fā)際,第三、系心鼻柱,第四、系心臍間,五、系心在地輪。
「令系心頂上者:為心昏沉多睡故」,就是我們用功修行的人要減少睡眠,我一天就睡四個鐘頭、或者我睡五個鐘頭,但是你平常習(xí)慣睡八個鐘頭,如果你睡四個鐘頭,你靜坐的時候就打瞌睡。說我習(xí)慣是睡四個鐘頭,那么我靜坐的時候不打瞌睡嗎?也會打瞌睡。因為譬如說你有事情跑到街上去走了兩小時,你回來一靜坐就打瞌睡。說是我沒有去街,但是你在你的住處做事情,你搬東西、做這個事情、做那個事情了,那么你靜坐的時候還是要打瞌睡。所以用功靜坐的人打瞌睡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你只是打瞌睡兩分鐘也不要緊;但是若一打瞌睡打了十分鐘、或者一刻鐘,或者一坐一個鐘頭完全打瞌睡,那就不對了!那怎么辦法來對治它呢?這上面說,「為心昏沉多睡故」,你心就注意頭頂;你心注意頭頂,它就不昏沉了。這佛菩薩的智慧,用這個辦法能破除去昏沉。
我感覺若學(xué)過心理學(xué)的人、學(xué)過生理學(xué)的人,可能會解釋出一個理由來。我沒有學(xué)過生理學(xué)、也沒有學(xué)過心理學(xué),但是我也分別出一個理由來。我們身體的氣血,血隨氣行、氣隨心行,所以心到什么地方去,氣血就到那個地方去。我們打瞌睡的時候是怎么回事?就是頭部的血少了一點,胃以下血多了,這時候就打瞌睡。所以我們吃完飯的時候,飯在胃里面,血到胃里多,要消化飯;那么,頭腦的血少了,所以飯后人容易打瞌睡,所以飯后不要靜坐。
那么現(xiàn)在若是靜坐的人打了瞌睡,怎么辦呢?你心注意頭頂,氣血就跑到頭上。頭上的血一多了,人就精神,就不打瞌睡了。所以用這個辦法來對治。再或是用冷水洗頭,也是可以。
所以「系心頂上,為心昏沉多睡故,在上安心」,把心安在頭頂上!溉艟镁,即令人浮風(fēng)、乍如風(fēng)病」:若久久,如果你心在頂上時間太久,就不對了,不應(yīng)該這樣子。如果你久久地把心在頭頂上注意,就「令人浮風(fēng)」,就像人得了風(fēng)病!父★L(fēng)」就是得了風(fēng)病,得了風(fēng)病就是頭昏腦脹、頭重,就是有這些事情。
「乍如風(fēng)病」,忽然間這個人好像得了風(fēng)病似的,也可能會頭痛、也可能會吐血這些事情,就是臉也發(fā)紅、眼睛也發(fā)紅,有很多問題。所以心在頭頂上安住,時間要少,破除昏沉以后,你就不要安在那里了,心要改變,不應(yīng)該那樣子辦。
「或似得通欲飛」,你心注意頭頂時間久了,就像得了神通,身體要飛那
- 妙境法師:總攝一切分別略有十種分別心
- 仁德上人:慧慈止觀知如歌
- 凈界法師:怎么修止觀?三個相貌
- 妙境法師:算命說流年不利該怎么辦?
- 大安法師:攝心念佛,止觀雙運
- 妙江法師:為什么禪宗讓修“止觀”?
- 妙境法師:瑜伽師地論
- 妙境法師:靜坐修止觀 斷除世間染污煩惱
- 妙境法師:觀音菩薩的感應(yīng)
- 妙境法師:法云寺禪學(xué)院教育理念
- 妙境法師:七覺支
- 悟源法師:論大乘瑜伽止觀的修證
- 大安法師:念南無阿彌陀佛修止觀
- 蕅益大師:大乘止觀法門釋要
- 大安法師:念佛具足止觀
- 果煜法師:天臺小止觀講記
- 妙境法師:五停心觀
- 妙境法師: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
- 圣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
- 智中法師:止觀禪修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