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jīng)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

  《大乘莊嚴經(jīng)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

  甲一、解題與作者

  本論于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初譯時,名為《大乘莊嚴經(jīng)論》,但在《成唯識論述記》中,窺基大師說這部論能使大乘經(jīng)得到莊嚴,故應(yīng)名《莊嚴大乘經(jīng)論》前譯為《大乘莊嚴經(jīng)論》是不對的,因為并沒有一部《大乘莊嚴經(jīng)》故。

  又,這部論雖標為無著菩薩造,但窺基大師在《成唯識論了義燈》上說,本論頌文為彌勒菩薩說,長行釋文則是世親菩薩所造。我想,窺基大師必是從玄奘大師處聽來才作如此說。

  〈成宗品〉是此論的第二品,主要內(nèi)容乃對于「大乘非佛說」之非難提出答辯,成立大乘決定是佛說!

  甲二、正釋三

  乙一、明造論意

  釋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說,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決彼疑網(wǎng),成立大乘真是佛說。

  有人這樣疑惑:「大乘經(jīng)不是佛說的,既非佛說,怎么會有大乘經(jīng)里所說的這些功德呢?」當然,這是錯誤的想法。所以,論主說:「我今日決定要斷他們的疑網(wǎng),以種種的道理來成立,大乘真實是佛說!」

  乙二、正成八因九

  丙一、總標八因

  偈曰: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釋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記、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體、六者非體、七者能治、八者文異。

  如何成立大乘是佛說?有八個原因。

  丙二、依標略釋八

  丁一、釋不記

  第一、不記者,先法已盡,后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耶?譬如未來有異,世尊即記,此不記故,知是佛說。

  第一、「不記」。過去佛的佛法已滅盡了,后來釋迦牟尼佛出現(xiàn)世間,為眾生宣說很多佛法。若這些流通的大乘佛法,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正法,為什么釋尊在世時沒有預先說:「我滅度后,將會有人假造很多經(jīng),開頭也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呢?

  「譬如未來有異,世尊即記」:我們從佛所說的經(jīng)上,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常預說未來的事情,譬如什么時代有惡國王或惡比丘破壞佛法等;但佛沒有說什么時代有人寫出很多經(jīng)典,冒充是佛所說。

  「此不記故,知是佛說」:佛既沒有預先這么講,就可以知道大乘是佛說的!

  丁二、釋同行

  第二、同行者,聲聞乘與大乘非先非后,一時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獨非佛說?

  第二、「同行」。大乘經(jīng)典和小乘阿含經(jīng)典,是不先不后、同時地流行在此世間。那么,你怎么知道唯獨大乘不是佛說,而《阿含經(jīng)》是佛說的呢?

  丁三、釋不行

  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況復能行?外道制諸論,彼種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說。

  第三、「不行」。大乘佛法中所說的義理極深,文句也非常廣;《大般若經(jīng)》六百卷,《華嚴經(jīng)》恒河沙數(shù)偈。這樣義深文廣的大乘法,不是未覺悟圣道、虛妄分別之「忖度人」所能相信的,既然不信,又怎么可能依之修行?

  「外道制諸論,彼種不可得」:佛法外其它的宗教不相信佛法,當然就不會去贊嘆弘揚它,所以他們所造的書本里找不到大乘佛法。這里雖然沒有說到小乘佛教學者,但同理可證,他們既不信大乘佛法,當然也不會去學習,所以小乘經(jīng)論里不會有大乘佛法的記錄。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說:像般若波羅蜜這樣微妙的法門,誰能相信呢?佛答:正見成就人、得阿羅漢者、或阿鞞跋致菩薩才會相信。什么程度可謂「正見成就人」?小乘至初果才算成就。因為初果圣人見到第一義諦的真理,正知正見真實成就了,這一生死后,第二生再來人間、或在天上,不須有人教導,他的正知見能保持不失。但凡夫就不一定了。我們今世用功修行,或許可以說有些正見,但死后再來人間,信不信佛法都不一定!

  由此可知,凡夫虛妄分別、沒有智慧,外道也沒有這樣的信心,他們既不能相信,也不會去學習,更別說流通這樣大智能境界的深妙佛法了。而小乘佛教中的凡夫還是「忖度人」,或許不相信大乘,但得了初果乃至阿羅漢的圣人,若聽聞大乘佛法、或讀了《般若經(jīng)》,絕對能于大乘佛法生起信心的;而阿鞞跋致 --發(fā)無上菩提心到達不退轉(zhuǎn)程度的菩薩,當然更會相信。

  丁四、釋成就

  第四、成就者,若汝言:「余得菩提者說有大乘,非是今佛說有大乘。」若作此執(zhí)則反成我義。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說故。

  第四、「成就」。若是你說:「是其它世界得無上菩提者說有大乘佛法,此土的釋迦牟尼佛只說了《阿含經(jīng)》,沒有說有大乘佛法!惯@種知見反倒成立了我所主張的道理。因為,若說大乘經(jīng)典是他方世界得了無上菩提的人所說的,誰是得無上菩提者?就是佛!而佛佛道同,若他方世界佛開示大乘,釋迦牟尼佛是佛,當然也說大乘。所以,我主張「大乘是佛說」的道理就成立了。

  丁五、釋體

  第五、體者,若汝言:「余佛有大乘體,此佛無大乘體!谷糇鞔藞(zhí)亦成我義。大乘無異,體是一故。

  第五、「體」。若你說:「他方佛有大乘佛法,但此土釋迦牟尼佛沒有說大乘佛法。」你這樣的執(zhí)著,也能成立我所主張的道理。因為彼佛與此佛所說的大乘佛法,其體性一致,沒有差別。

  丁六、釋非體

  第六、非體者,若汝言:「此佛無大乘體!箘t聲聞乘亦無體。若汝言:「聲聞乘是佛說故有體,大乘非佛說故無體。」若作此執(zhí)有大過失。若無佛乘,而有佛出說聲聞乘者,理不應(yīng)故。

  第六、「非體」。若你以為:「釋迦牟尼佛沒有宣說大乘佛法!惯@么說,則聲聞乘佛法也沒有體。

  若你說:「小乘佛法是佛說的,所以有經(jīng)體;而大乘不是佛說的,所以沒有經(jīng)體!惯@樣的執(zhí)著有很大的過失!因為修學小乘佛法的最高成就,就是得阿羅漢果、入無余涅槃,不能成佛;而無大乘佛法即無佛乘,也就沒有人能依之修行而成佛,沒人成佛卻說有佛出世宣說聲聞乘的佛法,不合道理!

  關(guān)于「大乘是不是佛說」的問題,一定得將大乘經(jīng)論好好讀一讀,小乘經(jīng)論也深入研究研究,然后再重新想一想。如果對小乘經(jīng)論一知半解,大乘經(jīng)論也沒怎么讀過、認識得膚膚淺淺的,一旦聽說「大乘非佛說」,馬上就跟著人云亦云,這是不對的!應(yīng)該先深入地認識、學習,然后再謹慎地加以思考。

  《阿含經(jīng)》但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教令修四念處、入無余涅槃;并沒有教你發(fā)大悲心成就佛道,常在世間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我曾在新加坡遇見一位近九十歲的錫蘭比丘,我有意的請問他:「你將來到什么地方去?」這人很聰明,回答我:「我將來還來人間,弘揚佛法!」我說:「你不得阿羅漢果、到無余涅槃那里去嗎?」他答說:「不!我若得阿羅漢,我就完了!」

  這個「完」字說的很明白,入了無余涅槃就不能再來人間弘揚佛法,永久休息、不能再發(fā)生作用了,所以他就是「完了」!若認為:「得阿羅漢果入無余涅槃是完了,所以我不得阿羅漢,我要做菩薩,再來人間弘揚佛法!惯@樣子就得發(fā)大悲心才行!

  大乘佛法中的《華嚴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寶積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皆很明顯地勸發(fā)無上菩提心、不要入無余涅槃,應(yīng)于三大阿僧祇劫以大悲心廣度眾生、積集福慧,圓滿了就得無上菩提,這時才有佛出現(xiàn)世間隨機說法 --也說小乘、也說大乘。若沒有大乘經(jīng),就無人能成佛,那么不僅沒有大乘佛法,連小乘佛法也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有大乘佛法,道理如是。

  丁七、釋能治

  第七、能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無分別智,由無分別智能破諸煩惱,由此因故,不得言無大乘。

  第七、「能治」。由于依止大乘的法門努力修行,終究有一天成功了,得大乘無漏的無分別智,有見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愛見煩惱,乃至無量無邊的惑業(yè)苦皆能消滅。修學大乘佛法,能令你得到如此深廣的功德利益,所以不能說沒有大乘。

  丁八、釋文異

  第八、文異者,大乘甚深,非如文義,不應(yīng)一向隨文取義,言非佛語。

  第八、「文異」。大乘佛法特別的深奧,和小乘不同,若僅依文字表面所顯的道理,是無法解其深義的。如《法華經(jīng)‧譬喻品》說:長者的宅舍起火了,他幼小無知的兒子們困在火宅中,長者即以善巧方便把他們救出。這個故事很簡單,但你若不能體會其中所顯的深義,以為大乘佛法如此淺白,所以不是佛所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文字雖淺白易懂,但其中蘊含無盡的深奧義味。智者大師的大智慧,看得深、也解釋得很圓滿,非一般凡夫的聰明所能做到。故云:「非如文義,不應(yīng)一向隨文取義,言非佛語。」不對!

  丙三、破執(zhí)廣成四

  丁一、破無功用心故不記

  復次,若汝言:「初不記者,由佛無功用心舍故。」若作此執(zhí),是義不然。

  八因解釋完了,下面又重新辯論。

  無論任何事,一定要發(fā)動作意去思惟觀察,才能明白、才會說話;如果心不動,既不能說話,也不能做事了。但佛和我們不同,佛的心雖不動,卻什么事都知道,這就是「無功用心」。若是你執(zhí)著小乘的三藏學者不承認上述第一不記的說法,認為:「佛沒有預言此事,是因為佛是在他的無功用心中,棄舍此事而不說,故反對以不記的理由,成立有大乘佛法!惯@樣的執(zhí)著,還是不合道理,以下解釋理由。

  偈曰:諸佛三因緣,現(xiàn)見亦護法,如來智無礙,舍者不應(yīng)爾。

  釋曰:若此大乘非佛說者,是為大障。諸佛有三因緣,何故不記?

  你若執(zhí)著大乘經(jīng)典非佛說,這是一個最大的業(yè)障。因為諸佛具有三個因緣,怎么會無功用心舍而不預記呢?

  一、無功用智恒起,是眼恒見。

  佛的無功用心有大智慧明,是恒生作用的。佛的五眼恒常地洞察過去、現(xiàn)在,未來,怎么能說佛既預見而不記呢?

  二、恒作正勤,守護正法。

  佛大慈大悲以法救護一切眾生,而正法流行世間,佛亦常不懈怠地守護之。所以,若真有假造大乘的事,佛是不可能舍之而默然不說的。

  三、如來智力,無有障礙。

  由此三因,汝言:「舍而不記」者,不應(yīng)道理。

  佛的智慧力無有障礙,無事能蒙蔽他。所以,佛不是因為沒有預見,不知故不記,也不是知而默然不記、不守護正法。因為上述三個理由故,若真有假造大乘佛法之事,佛一定會預言的。

  所以,你說:「佛無功用心棄舍此事而不作預言!共缓系览!

  丁二、破聲聞乘是大乘體二

  復次,若汝言:「有體者,即聲聞乘是大乘體。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谷糇鞔藞(zhí),是義不然。

  如果你說:「若說有大乘佛法體,聲聞乘就是大乘體,《阿含經(jīng)》就是大乘佛法,不是離開《阿含經(jīng)》另外有一個大乘佛法。為什么呢?因為修學《阿含經(jīng)》的三十七道品、苦集滅道、戒定慧,就可以得無上菩提!惯@樣的執(zhí)著還是有問題,以下用四個理由來反斥。

  戊一、約四因緣難

  偈曰:非全非不違,非行非教授,是故聲聞乘,非即是大乘。釋曰:有四因緣非即以聲聞乘為大乘體。非全故、非不違故、非行故、非教授故。非全者,聲聞乘無有利他教授,但為自厭離欲解脫而教授故。

  有四個理由說明不能以聲聞佛法為大乘體。

  第一、「非全」。小乘佛法中沒有利他教授--發(fā)無上菩提心、廣度一切眾生之事,只是教你要厭惡臭皮囊、厭患生死,觀三界如牢獄,當速遠離,棄舍色等五欲,勤修戒定慧、四念處,解脫愛見煩惱,乃至生死永斷、入無余涅槃。其中只有自利教授而無利他教授,就是教授非全,因為這是不夠圓滿的。

  非不違者,若言:「聲聞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故橇x不然。何以故?雖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

  第二、「非不違」。如果說:「聲聞乘用自己所修行的法門教授別人,就是利他教授!惯@樣說也不對。為什么?雖說以自己修行的戒定慧去教授別人也是利益安樂,但其發(fā)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自己得涅槃,并非發(fā)大悲心為廣度眾生、成就佛道而精勤修行。所以,不可能以聲聞乘的法門得無上菩提。

  讀《阿含經(jīng)》時看出一事:有人請教佛,佛會回答:「恣汝所問!」就是隨便你問什么問題,佛都可以答復。若是問舍利弗、目犍連等大阿羅漢,他們會說:「知者當答!」只說我若知道就回答,不知道就不能回答,而不敢說「恣汝所問」。

  圣人說話是老老實實的,不會多一分或少一分。佛的大智慧境界無量無邊、無障無礙,所以敢說:「恣汝所問!」由此可知,學習《阿含經(jīng)》而成就的阿羅漢,和佛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所以只能說「知者當答」。

  什么樣的法門能得大菩提呢?就是大乘佛法!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佛為什么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呢?因為佛在《阿含經(jīng)》里,沒有說無上菩提道或菩薩道,也就是沒有說成佛法門。所以,小乘學者說:「《阿含經(jīng)》就是成佛法門!」這句話不對!

  非行者,若汝言:「若能久行聲聞乘行,則得大菩提果。」是義不然,非方便故。聲聞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如構(gòu)角求乳,不可得故。

  第三、「非行」。若你說:「如果能精進不懈、長久地修聲聞乘,就能得無上菩提!惯@道理不對!小乘佛法并非得無上菩提的法門,所以再怎么長久地修聲聞乘,也不能成佛!譬如,到臺北是一條路,到高雄又是另一條路。若說:「我走這條去高雄的路,只要一直走,也能到臺北!购系览韱?聲聞乘是一條路,必須有厭離心;而到無上菩提是另一條路,非得發(fā)大悲心才行。又如「構(gòu)角求乳」 --在牛角上努力擠牛乳,怎么用力也是得不到牛奶的。

  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聲聞乘無,是故聲聞乘不得即是大乘。

  第四「非教授」。譬如《華嚴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法華經(jīng)》這些大乘佛法里所教授的深妙義理,聲聞乘的《阿含經(jīng)》里沒有,所以不能說《阿含經(jīng)》就是大乘佛法。雖然菩薩也應(yīng)學習《阿含經(jīng)》,但只學《阿含經(jīng)》終究不能得大菩提。

  戊二、約五事異顯

  復次,今更示汝相違義。

  以下再開示「相違義」--大小乘不同的道理。

  偈曰:發(fā)心與教授,方便及住持,時節(jié)下上乘,五事一切異。釋曰:聲聞乘與大乘有五種相違。一、發(fā)心異。二、教授異。三、方便異。四、住持異。五、時節(jié)異。

  聲聞乘和大乘共有五種不同--發(fā)心、教授、方便、住持、時節(jié)。

  聲聞乘若發(fā)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時節(jié)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脫故。

  聲聞根性者,若發(fā)心就是發(fā)出離心,覺悟三界是生死苦海,決心得涅槃,從這里出脫;蛘呱浦R教授這個聲聞人,也是引導他生出離心、修戒定慧,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入無余涅槃。這個聲聞人發(fā)了厭離心,也得到了出離行的教授后,為了自己能得涅槃,就這樣精進努力地去修行?傊,聲聞人的發(fā)心、教授,及努力修行(即方便),都是為了自己得涅槃,不出這個范圍。

  「住持」,是保護的意思。在大乘佛法里,欲得無上菩提,需要廣集;圪Y糧,以保護無上菩提心。而聲聞人獨以自己的生死解脫為目標,所以栽培的;圪Y糧少,所花時間也比較少,最快三生可以得阿羅漢果 --第一生栽培善根,第二生再繼續(xù)栽培,第三生就可以得圣道了。

  大乘不爾,發(fā)心、教授、勤方便,皆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時節(jié)亦多,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故。

  大乘根性的發(fā)心、教授和修行,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廣度眾生,菩薩修行的時間很長,要三大阿僧祇劫行六波羅蜜、積集一切;圪Y糧,以保護自己的無上菩提心。

  如是一切相違,是故不應(yīng)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

  如上所述,大乘和小乘有這么多不同,所以不應(yīng)該說以小乘的修行,而能得大乘無上菩提果。

  丁三、破違三相故非佛語

  復次,若汝言:「佛語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羅。二者、顯示毘尼。三者、不違法空。汝以一切法無自性而為教授,違此三相,故非佛語。」若作此執(zhí)是義不然。

  若你說:「佛的法語有三種相貌:一、入修多羅,二、顯示毘尼,三、不違法空;而大乘佛法用『一切法無自性』教導眾生修行,違背此佛語三相,所以大乘非佛說!鼓闳糇鬟@樣的執(zhí)著,不合道理。

  「入修多羅」:佛在這部經(jīng)里所說的法,和他在其它經(jīng)里所說的道理,必是互相契合而無矛盾的。「顯示毘尼」:毘尼者,滅也。隨順佛的法語去修行,即能提升自己的品德,滅除種種的煩惱過失。若是說其它的戲論語,沒有一點實際意義,那就不能叫作毘尼了!覆贿`法空」:佛的法語總是與法空契合,不違背法空的道理。

  《阿含經(jīng)》中的確說到我空、也說到法空,只是說法空之處少,說我空之處多。我執(zhí)有兩種:一、即蘊是我--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我;二、離蘊是我--五蘊不是我,離開五蘊另外有個我。離蘊沒有我是「無我」,即蘊沒有我名為「空」;其實二者皆是「無我」,也就是「空」的意思。但在大乘佛法里,上述兩者還只是屬于我空,而非真正的法空;大乘另外說法空,即五蘊亦不可得--色即是空,受想行識即是空,一切法皆無自性。而這里所說的「不違法空」,雖無詳細分明的解釋,但應(yīng)該包括我、法兩種空。

  偈曰:入自大乘經(jīng),現(xiàn)自煩惱滅,廣大甚深義,不違自法空。釋曰:今此大乘亦不違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羅故,現(xiàn)自煩惱毘尼故,由菩薩以分別為煩惱故。廣大甚深即是菩薩法空,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此乘與三相不相違。

  以下解釋大乘并不違背佛語三相!溉胱源蟪私(jīng)」:佛說的大乘佛法,與其它的大乘經(jīng)典彼此互相契合、沒有矛盾!脯F(xiàn)自煩惱滅」:依據(jù)大乘佛法修行,能滅除愛見煩惱,乃至一切習氣皆滅,比阿羅漢更清凈!赣善兴_以分別為煩惱故」:阿羅漢雖沒有愛見煩惱,但還有微細的法執(zhí),在菩薩來看,還是虛妄分別,也是煩惱。

  色、受、想、行、識實在是無常、苦、無我、不凈的,但我們卻執(zhí)以為是常樂我凈,所以是顛倒的分別。而小乘學者認為如果去掉這四種顛倒的分別,即名無分別,是圣人無漏智慧的境界。但大乘佛法則不只于此,認為一切法的分別皆是煩惱,這比小乘佛法的無分別是更深一層了。

  「廣大甚深即是菩薩法空」:「一切法無自性」的教說,在大乘佛法里是非常廣大深奧的,也就是菩薩的法空境界,里面也包括我空!覆贿`此空得大菩提故」:大乘佛教學者能夠按照「一切法無自性」的空義去修行而不違背,就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大乘佛教與佛語三相也是契合的,并不矛盾。

  丁四、五因忖度者不行

  復次,前說不行者,我今更示此義令汝信受。

  前面八因中,已說第三「不行」。我再重新開示此理,令你信受「大乘是佛說」。

  偈曰:有依及不定,緣俗亦不普,退屈忖度人,寧解大乘義。釋曰:由有五因,彼忖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緣俗故、不普故、退屈故。

  以下用五個理由解釋「不行」。由此五個理由,可知為何忖度人不能理解大乘佛法的真理,也無法契入大乘境界。

  彼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證智故。

  第一是「有依」。佛教化眾生所說之法,皆假借語言文字表示,這些語言文字的佛法就叫作「教」。智慧是依教而生的。學習佛法者,必先根據(jù)佛陀的語言去理解什么是佛法,理解后逐漸生起智慧,故云「智依教生」。無論小乘、大乘,所有的眾生初學佛法都是這樣開始,離開語言文字的佛法,就不能明白佛法了。

  「非證智故」:依教而生的智慧是聞慧。由聞慧、而思慧、而修慧,再進一步就是「證智」。依《解深密經(jīng)》或《辯中邊論》的解釋:一、「聞慧」是聽人講解佛法后,心里有了多少的理解,是最初始、最淺薄的一種智慧。二、「思慧」是聽聞后還要常常思惟,常思惟故,聞慧慢慢進步、深刻,才有了思慧。三、「修慧」是在未到地定或七依定(色界四禪,乃至無色界定中除非非想定外之余三定)中修觀,此時所得的智慧名為「修慧」。此慧通于凡圣;未入圣位前,此定中之思惟只是入道的前方便,還不算是「證智」,若繼續(xù)精進努力,成就無漏的無分別智時,方名為「證智」,即是如實覺知真理之智慧。

  譬如聽人說糖是甜的,若沒吃過糖,也只是這樣記住,但甜究竟是什么,還是不知道。直到真實吃到了糖,才知道:「喔!甜原來是這樣!」而我們看到經(jīng)典上,佛說:「色受想行識無常、無我、如幻如化、畢竟空寂!」或許也能隨順信受,但未入圣道前,這樣的認識及思惟觀察,皆非真實智慧,不能說是「證智」。

  「證智」離文字相,不能假藉語言文字去分別,須經(jīng)過一番修行,真實見到諸法無我的真理后才叫「證智」,不同于依教而生的智慧。所以,智慧分兩類--依教而生的智慧、依證而生的智慧;依教而生的智慧還是凡夫(包括內(nèi)凡的賢人),證智則是圣人的智慧。

  「忖度人」如前已說,是未入圣道的凡夫,這里則專指小乘佛教學者;換言之,他的智慧是依教而生,非真證智,還是有虛妄分別。這種人的智慧太小了,怎能明白大乘深義呢?但若是初果以上的圣人,就是有證智的「正見成就人」,他一定能相信大乘佛法的。

  不定者,有時更有異智生故。

  第二、「不定」。譬如,我們?nèi)魧τ谀硞情況不太明白,可能只要再多加觀察就明白了;但過后再重新思惟時,或許覺得剛才所想的不對,又有所更正。智慧不夠的人總是忽然間想這樣,一轉(zhuǎn)眼間又是另一個樣,這就叫作「不定」,即智慧不決定之意。但大智慧人則不會如此!他一下子就能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認識得正確無誤,不會隔一會兒又推翻自己以前的想法。

  小乘凡夫也是這樣!今天誹謗佛法,隔幾天后可能就相信佛法了,都是不決定的。我們看古德中如蕅益大師、印光大師等,在信佛前都誹謗過佛教,但后來相信佛法,成了弘揚佛法的龍象?傊,「不定」表示凡夫智慧是不圓滿的意思。

  緣俗者,忖度世諦,不及第一義諦故。

  第三、「緣俗」。忖度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無論如何地聰明,仍不能超越世俗諦,還是在色聲香味觸法這些虛妄境界上分別打轉(zhuǎn),無法達到離一切相的第一義諦。這表示凡夫的智慧小,無法理解大乘深義,故不能生起信心。

  不普者,雖緣世諦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

  第四、「不普」。不普遍之意。譬如,學習佛法多少年后,可能就可以從文字上去解釋何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但這也只是少少的一點理解,不能普遍的通達一切佛法,所以說智慧小而不普。

  退屈者,諍論辯窮即默然故。

  第五、「退屈」。大家互相辯論時,辯才窮盡了,只好默然、無話可說。被人家折伏了叫作「屈」,不能再進一步的伸張自己的真理,所以叫「退」。智慧不足的相貌如是。

  大乘者,即無所依,乃至終不退屈。

  小乘凡夫由于上述五個原因,所以不能契入大乘境界。而大乘的諸佛菩薩,當然皆已得無生法忍,證智成就、見第一義諦、離一切相,所以是「無所依」。他雖然也緣世俗諦,但智慧決定、恒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故不同于凡夫。佛菩薩有如理智(根本智)、也有如量智(后得智),所緣的境界普及一切、廣大無邊、通達無礙,又成就四無礙辯故,不會有退屈的情形。

  不退屈者,無量經(jīng)中有百千偈說大乘法,由得此法辯才無盡,是故大乘非忖度人境。

  怎么樣叫作「不退屈」呢?大乘佛法里有無量無邊的修多羅,是中有百千萬偈。大乘中佛菩薩諸圣者,見第一義諦、通達一切法、成就無窮盡的辯才故,能說無量無邊的修多羅。小乘佛法中的忖度人無法到達這個境界,所以他們不能理解,也無法相信。

  丙四、出無上乘體

  若汝說:「聲聞乘非佛菩提方便。若爾,何者是耶?」

  若小乘忖度人又提出:「你說聲聞乘不是得無上菩提的方法。若是這樣的話,什么才是呢?」

  偈曰:廣大及甚深,成熟無分別,說此二方便,即是無上乘。釋曰:廣大者,謂諸神通,由極勤方便令他信解故。

  以下是論主的回答。「廣大」:指佛菩薩的神通--天眼通乃至漏盡通等六通!赣蓸O勤方便令他信解故」:佛菩薩有大慈悲心廣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信受佛法,但這不是容易的事,所以須要「極勤方便」。譬如,佛久遠來,在因地中不只是一、二次,而是無量劫來一次又一次地示現(xiàn)種種神通方便,示現(xiàn)人身、天身,比丘、比丘尼身,居士身、宰官身,乃至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如是無量方便令眾生相信、理解佛法,令眾生栽培善根,最后才示現(xiàn)佛身,令得大解脫,這就是「極勤方便」!當然,這廣大神通的境界,是由大慈悲心所推動的。

  甚深者,謂無分別智,由難行故。

  「甚深」:指佛菩薩無漏無分別、見諸法實相的智慧。若有分別就是有相,有相即不能見真理。真理離一切相,故能見的智慧亦無分別;所見真理甚深,故能見智慧亦甚深。這個智慧不是那么容易能成就的,由初地始得,經(jīng)二地、三地……十地,最后成就無上菩提時,才能圓滿這無分別的智慧,所以叫作「甚深」。

  如其次第,一、為成熟眾生,二、為成熟佛法。

  如上文所說的次第,前面的「廣大」,是為了成熟眾生故;后面的「甚深」,是為了成熟佛法故。

  何謂「成熟眾生」?佛菩薩以此不可思議的廣大神通為方便,令眾生栽培善根、成熟善根,乃至究竟解脫。又,佛菩薩有甚深的無分別智,能令眾生成熟佛法。什么是佛法?明白點說就是無上菩提--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皆是佛法;換言之,令眾生究竟成佛是名「成熟佛法」。但《般若經(jīng)》也說,令眾生得三乘圣道,就可以叫作「成熟佛法」了。

  即說此二為無上菩提方便。

  上述廣大神通及甚深無分別智等二,此即是無上菩提的方便。約自行說,佛菩薩自己成就了廣大神通及甚深的無分別智;約利他說,佛菩薩由現(xiàn)神通令眾生栽培善根而得成熟,然后再說法教化之,令成就無分別智、見第一義諦。如果沒有這兩個方便,不能得無上菩提,也很難度化眾生。

  此二方便,即是無上乘體。

  「體」,就是大乘佛法的內(nèi)容。神通度化眾生是大悲,無分別智是大智;有悲有智,這是大乘佛法的內(nèi)容。

  丙五、出怖畏過失因手緣二

  丁一、出過失

  問:「若爾,有人于中怖畏,過失云何?」

  有人問:「若是這樣的話,大乘佛法也很有道理?墒切〕朔鸾虒W者,對大乘佛法所說的道理有恐怖心,而他心里一害怕,可能就會破壞大乘佛法。這樣有什么過失呢?」

  如《大智度論》上說:五百部聞?wù)f般若畢竟空,如刀傷心。聽聞了大乘佛法中一切法無自性、畢竟空的道理,就像用刀割傷他的心似地那樣難過、那樣痛苦。小乘佛教學者與大乘的不和,由這一句話亦能看出。從南傳佛教史知道,錫蘭本來是有大乘佛教的,但后來滅亡了,原因可能在此。

  偈曰:不應(yīng)怖而怖,由怖被燒然,怖引非福故,長時過患起。釋曰:若人非怖畏處妄生怖畏,是人即墮極熱惡道而被燒然。何以故?由此怖畏引大非福聚生。由此罪故能令是人經(jīng)無量劫受大熱惱。

  大乘佛法實為安樂處而非怖畏處,但若有人錯誤地對于大乘佛法生恐怖心,可能就會破壞安樂而墮落到極熱地獄,為猛火所燒、受極大苦。

  為什么?「由此怖畏引大非福聚生」:對大乘佛法有恐怖心,實在就是有討厭、不高興的情緒在其中,由此可能會引發(fā)很大的「非福聚」--破壞大乘佛法,宣揚大乘非佛說,讓很多人對大乘佛法不生信心,已生信者心動搖,無法在大乘佛法中栽培善根、得成無上菩提。這樣的過失是非常大的!

  「由此罪故,能令是人經(jīng)無量劫受大熱惱」:《大般若經(jīng)》說:由于毀謗大乘的罪,致使墮入地獄受苦;此方世界地獄壞后,即轉(zhuǎn)至他方世界地獄,無量無邊劫數(shù)受大熱惱之苦。

  丁二、明四因

  問:「彼人復有何因生此怖畏?」

  問:「此人對大乘佛法生起這種恐怖心,是什么原因呢?」

  偈曰:非性非法朋,少慧少因力,怖此深妙法,退失大菩提。釋曰:若人生怖由四因緣。一、非種性,離菩薩性故。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三、少慧力,未解大乘法空故。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由此因緣,于甚深妙法橫生怖想。由此想故,于大菩提福智二聚應(yīng)得不得,是名為退。汝今應(yīng)知,此退過患最極深重。

  有四個原因:第一「非種性,離菩薩性故」。就是他沒有菩薩種性,也就是沒有大乘善根種子的關(guān)系!瑜伽師地論》說:有大乘善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善根的人,今生若遇大乘佛法,自然就能生歡喜心,乃至很容易便能發(fā)無上菩提心,承擔廣度一切眾生之偉大事業(yè)。若以前沒有栽培過大乘善根,因緣來時還是沒有興趣,乃至感到討厭。

  《瑜伽師地論》說:菩薩種性是無始劫來「法爾所得」的,《成唯識論》亦說是「本性住種姓」。無須經(jīng)過努力、自然而有的就是「法爾所得」,本性里本來存在、不因?qū)W習就有的,即名「本性住種姓」。但若非「法爾所得」,而是在遇見善知識后,于佛法中努力熏習,經(jīng)由學習而有的,就叫作「習所成種姓」。《攝大乘論》唯舉「習所成種性」,不談「本性住種姓」,這是無著菩薩鼓勵我們,不管以前怎么樣,藉由今生的努力,就可以入菩薩位乃至成佛之意!阜欠N性,離菩薩性故」,可以說不具備上述兩種種姓之意。

  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勺鞫:其一、「非法朋」就是惡知識,曾受惡知識教導、學習「大乘非佛說」,所以再遇見大乘佛法時,很容易就相信「大乘非佛說」。其二、他因遠離了善知識的教導,故沒有學習大乘佛法的因緣。

  三、「少慧力,未解大乘法空故」。若雖有惡知識,但本身智能高,還是能相信大乘佛法。如果本身的智慧小,又不曾學習,當然更不能理解大乘一切法空的道理了。

  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由此因緣,于甚深妙法橫生怖想」!缸孕浴拐,別義。譬如布施的善根,持戒乃至智慧等各式各樣別別體性的善根,即名「自性」。過去世不曾栽培六波羅蜜的自性善根,所以今生遇見大乘佛法,就感到害怕、心里不快樂。

  「由此想故,于大菩提福智二聚應(yīng)得不得,是名為退」。唯識經(jīng)論上說「退」有兩種,一是「得退」,一是「未得退」。已經(jīng)成就而后失掉,叫「得退」;本來有條件可以成就的,但因為其它障礙而沒有成就,叫「未得退」。這里所說的,屬于「未得退」。由于有恐怖想,所以對大乘佛法無上菩提福德聚、智慧聚等,應(yīng)成就而未能成就,故名為「退」。這個過患是很重的。

  丙六、明不應(yīng)怖畏因

  已說怖過及怖因,次說不應(yīng)怖畏因。

  前兩段文,「不應(yīng)怖而怖,由怖被燒然」等,說明怖的過失,「非性非法朋」等,說明怖的因緣;以下則說明不應(yīng)怖畏的原因。

  偈曰:無異即互無,有異即險處,無譬種種說,續(xù)說多門說。非有如文義,諸佛甚深體,聰慧正觀人,應(yīng)知不應(yīng)怖。

  釋曰:無異即互無者,若汝言:「聲聞乘即是大乘,無異大乘體。」若如是者,即聲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何以故?由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何因怖耶?

  這里共有兩頌,先解釋第一頌的第一句!笩o異即互無」。如果你認為:「聲聞乘佛法就是大乘佛法,離開聲聞乘另外沒有大乘佛法!惯@樣,小乘的聲聞、緣覺等二乘,也應(yīng)該沒有體才是。理由是什么呢?

  「由得佛故」:諸成佛者皆因大悲心而不入無余涅槃,來往人間宣說佛法度化眾生,因此才有了小乘佛法。所以,若說沒有大乘佛法,應(yīng)該就沒有成佛之道,也無人可修行成佛而宣說小乘佛法,如此,小乘佛法也不可能出現(xiàn)了。

  「如是一切皆是佛乘,何因怖耶」:若認為小乘與大乘二者沒有差別,那么大、小乘都可以說是佛乘了,有什么理由害怕大乘?

  有異即險處者,若汝許有異大乘體,此體即是一切智道,最為第一險處,由難度故。此應(yīng)仰信,何因怖耶。

  釋第二句「有異即險處」。假設(shè)你同意,于小乘佛法外另有大乘佛法的體性,即語言文字的大乘佛法;此語言文字的大乘佛法,即是通往「一切智道」,無上菩提的道路。

  「最為第一險處,由難度故」:求無上菩提的菩薩,為了廣度眾生,積集;圪Y糧,必須長時期在三界里流轉(zhuǎn)生死;這是最危險、最辛苦的地方。但菩薩雖然受了很多很多的苦,卻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复藨(yīng)仰信,何因怖耶」:對于菩薩這種偉大的精神,應(yīng)該景仰、恭敬,并生起信心,為什么反倒害怕呢?

  無譬者,于一時中,無二大乘并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不怖二耶?種種說者,今此大乘非獨說空,亦說大福智聚,應(yīng)解此意,何因獨怖空耶?

  解釋第三句的「無譬」與「種種說」。何謂「無譬」?「于一時中,無二大乘并出可以相比」:在同一個時間內(nèi),不會有兩種不同的大乘佛法一起出現(xiàn)世間,可以互相比較!负我虿酪,不怖二耶」:為何害怕這個大乘,而不怖畏另一個大乘呢?

  因為若有兩件事情互相比對時,才有好、壞,喜歡、厭惡,害怕、不害怕的分別心生起。現(xiàn)在無從對比,應(yīng)該就不會有分別心才是,那又何必害怕呢?

  何謂「種種說」?「今此大乘非獨說空,亦說大福智聚」:大乘并不單只說一切法空而已,也宣說、贊嘆無上菩提心,栽培大福德、大智慧等種種自利利他之事,故名「種種說」。「應(yīng)解此意,何因獨怖空耶」:所以應(yīng)該明白,佛在大乘佛法里也說了諸多利益眾生之事,為什么只是對一切法空的道理生怖畏心呢?

  續(xù)說者,一切時中決定相續(xù)說空。汝非乍聞,何因怖耶?多門說者,彼彼經(jīng)中,多門異說,顯大要用,破諸分別,得無分別智。若異此說無大用者,如來但應(yīng)言空,不說如法性實際等,既說有多門,何因獨怖空耶?

  解釋第四句的「續(xù)說」與「多門說」。何謂「續(xù)說」?「一切時中決定相續(xù)說空」:佛于一切時中皆決定相續(xù)的講解空義,以前這么說,現(xiàn)在這么說,未來亦復如是宣說!溉攴钦,何因怖耶」:你并不是忽然間才聽說此一切法空的道理,為什么生恐怖心呢?

  何謂「多門說」?「彼彼經(jīng)中,多門異說,顯大要用,破諸分別,得無分別智」:譬如《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般若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等很多很多的大乘經(jīng)典,皆從各種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解釋、顯示大乘佛法重要的作用,破壞眾生種種虛妄分別,令眾生得無分別智。

  佛說一切法畢竟空,有時在不同的地方立不同的名字。譬如說「如」,即無差別義。一切因緣所生法,皆有不同的相貌,但自性空的體性無有差別,故云「如」。譬如說「性」,即不變義;一切因緣所生法,在時間上剎那剎那生滅變化,但諸法空的體性,卻是恒常不變的,故名「法性」。又如「實際」,是不虛妄的意思。一切的因緣所生法有欺誑性;世間人感覺榮華富貴很快樂而極力追求,但失敗了是苦惱,成功了也還是苦惱,得不到原本以為的那個快樂,故云有欺誑性。而一切法的體性皆是畢竟空寂,是真實不虛的,無有欺誑,故名「實際」。

  「若異此說無大用者,如來但應(yīng)言空,不說如法性實際等」:同是說諸法空,但依不同立場而立不同之名,這就顯示出它有各式各樣的作用,所以名「多門異說,顯大要用」。若非如此,佛只要說一個「空」就好了,不必再說如、法性、實際等等!讣日f有多門,何因獨怖空耶」:既然佛陀說法依不同的立場即有多種異說,何故單獨對「空」特別感到害怕呢?

  非有如文義者,大乘甚深不如文義,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

  這是解釋第二頌的第一句「非有如文義」!复蟪松跎畈蝗缥牧x,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大乘佛法的道理甚深,無法只從表面的文字上去分別,但為什么只是隨文取義而害怕空呢?

  這是告訴小乘學者,大乘佛法雖說一切法空,并非斷滅,故不必害怕。《中觀論》說一切法空,同時不違一切法宛然而有;唯識說遍計執(zhí)空,而依他起、圓成實則不能不有。所以,對大乘佛法若沒有深入的認識,于「一切法空」隨文取義,以為是斷滅而生恐怖心,這是不對的!

  諸佛甚深體者,佛性甚深,卒難覺識,應(yīng)求了別,何因怖耶?

  釋第二句「諸佛甚深體者」。「佛性甚深,卒難覺識」:大乘佛性的道理是特別地深奧,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認識覺悟的!笐(yīng)求了別,何因怖耶」:你應(yīng)該耐心地尋求各種經(jīng)論及善知識,深入地學習并了別其中道理。為什么不這么做,反而生起害怕呢?

  由如是等因緣故,聰慧正觀人,于此大乘,不應(yīng)怖畏。

  這是解釋最后二句「聰慧正觀人,應(yīng)知不應(yīng)怖」。由上述所說諸因緣可知,聰慧而有正觀的人,于大乘佛法不應(yīng)生怖畏心!嘎敗辜s前五根,「慧」約意根;而「正觀」則約聞思佛法后,進而能修止觀而言;蛘f「聰慧」是解,「正觀」是行,「聰慧正觀人」即是指有行有解,對大乘佛法有能力通達的人,不應(yīng)于此生怖畏心。

  丙七、明能行此法智二

  已說不應(yīng)怖畏因,次說能行此法智。

  上面已經(jīng)說明了不應(yīng)怖畏大乘的原因,接下來說明能修行大乘佛法的智慧。

  丁一、加行位

  偈曰:隨次聞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未得勿非毀。釋曰:若人最初依善知識能起正聞,次于正義能起正憶,次于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先說明加行位中,聞思修慧的修行次第。「若人最初依善知識,能起正聞,次于正義能起正憶」:若修行人初開始能依止善知識,隨順教導正確地學習佛法,這是聞慧。佛法中有文、有義,從文字上認識其義,從義上起正思惟--如理作意,則是思慧。

  我感覺漢文佛教的修行者,很多人缺少「正憶」的功夫,大都只是對佛法有多少聽聞,或者也淺淺地思惟一些之后,就不再深入了,故缺少正思惟的智慧。若能長時期地正思惟,智慧增長了,逐漸就會有降伏煩惱的力量、令煩惱輕微,即使尚未到達斷惑證真的程度,也是極其珍貴的。

  「次于真實境界得生正智」: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必須依文解義,不能離開文句而能明白其真實義,但這仍是分別心所行的境界,不是「真實境界」!刚鎸嵙x」乃離言無分別的,離一切文義及一切相,才能照見第一義諦,這一定要有修慧才行。換言之,至少有未到地定(最好是初禪以上)的程度,在定中修毗缽舍那觀,忽然間無分別智現(xiàn)前,親證第一義諦,成就無生法忍,就是圣人了。

  丁二、見道位與修道

  次從彼彼得證法果,次從彼后起解脫智。

  見道位者,大乘即是得初歡喜地,小乘即是得須陀洹果;之后繼續(xù)用功修行,才能得二果、三果、四果,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即是修道位。因為就智慧而言,初入圣位者所得之正智,無論根本智或后得智都只是少分而已,仍有很多功德尚未成就,故必須繼續(xù)用功修行,才能逐漸深刻、廣大;最后福、慧都究竟圓滿了,即成就佛道。

  譬如初果或初地圣人未得禪定,所以要繼續(xù)修禪定;得禪定后再繼續(xù)修行,才能得神通、陀羅尼,乃至無量無邊的三昧等!洞笾嵌日摗分刑岬,佛對目犍連尊者說:舍利弗入的三昧,你不知道名字,而佛所入的三昧,舍利弗不知道名字。不止三昧的境界無量無邊,一切功德都是無量無邊的,所以,要努力修行,成佛后才算究竟圓滿。

  是人此智隨深入遠,能行此法。汝若自無此智,不應(yīng)決定言非佛語。

  「是人此智隨深入遠」:這個人得了解脫智及種種法果后,智慧漸漸地深了,功德亦逐漸廣大!改苄写朔ā:這時他不只信解大乘決定是佛說,自己也能依之修行,而且還能為他人宣說、弘揚大乘佛法,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汝若自無此智,不應(yīng)決定言非佛語」:你若仍是個凡夫,既沒有正智,也未成就種種功德,就不應(yīng)決定地說大乘非佛語。因為你的智慧太微小了,哪里知道這些事呢?應(yīng)該謙讓地反省自己:「我現(xiàn)在只是個凡夫,就算小乘佛法的經(jīng)律論,如《阿含經(jīng)》、各部廣律,及諸多阿毘曇論等,還有很多沒讀過或不盡了解的,更何況對大乘佛法還是全然不知或只是一知半解的程度,怎么可以聽人說『大乘非佛說』,便跟著人云亦云呢?」

  丙八、遮怖畏大乘

  已說能行此法智,次遮怖畏此法句。

  前面說大乘中的真實修行者,能得大利益;以下「遮怖畏此法句」者,即是勸慰不要怖畏大乘法語。

  偈曰:不解解不深,深非思度解,解深得解脫,諸怖不應(yīng)爾。釋曰:不解者,若汝言:「如是深法非我所解!谷缡瞧鸩牢氛,不應(yīng)爾!

  何謂「不解」?若你說:「大乘佛法那么深奧,不是我所能了解的。」因為這樣的理由而害怕,是不對的。一時的不能理解不是決定的,只要肯努力,就能漸漸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

  香港有位海仁老法師,小時候以放牛為生,沒讀過什么書,但有善根之故,所以出了家。他本是廣東中山人,出家后的生活比在家時好,但他并不滿足于這種物質(zhì)境界,而到江浙一帶去參學,聽諦閑老法師講《楞嚴經(jīng)》。

  起初聽不懂,但他并沒有放棄。有人告訴他:「你到金山寺去坐禪,可能會好一點!顾腿プ巳齻月的禪,回來再聽《楞嚴經(jīng)》就明白了。所以,世間事皆是不決定的,現(xiàn)在雖然不懂,若真心地想辦法解決,慢慢努力還是能懂。

  解不深者,若汝言:「佛解亦不深。如其解深,何故說深?」如是起怖畏者,不應(yīng)爾!

  何謂「解不深」?假設(shè)你說:「佛的智慧所理解的佛法也不深。理由何在?假設(shè)他能夠理解這個深奧道理的話,怎么會說深呢?既然說這句話,就表示他所理解的不深。」《大智度論》說到一件事:人只有五尺或七尺高,就感覺大海很深;但對阿修羅王而言,站在大海里,頭頂還能高過須彌山,就不會認為大海很深了。

  其實,對佛而言一切法都不算深,他說深、說淺,是為我們凡夫眾生說的。你若由此斷言佛解不深,那當然是錯的!因此而起怖畏心,更不合道理!

  深非思度解者,若汝言:「何故此深非思量境界?」如是起怖畏者,不應(yīng)爾!

  此釋頌第二句「深非思度解」。佛法中第一義諦甚深,非凡夫分別心所能解,故云「深」。若是你說:「為什么這個深不是分別心的境界呢?既非分別心境界,我沒有成就無分別智,當然沒辦法理解!挂虼硕牢反蟪耸遣粚Φ!因為無分別智不是天生就有,乃修學而來;現(xiàn)在雖沒有,但不要失望,繼續(xù)用功修行也能成就,故不應(yīng)生怖畏心。

  解深得解脫者,若汝言:「何故獨解深義能得解脫,非思量人能得解脫?」如是起怖畏者不應(yīng)爾。

  釋頌第三句「解深得解脫」。若是你說:「為什么要理解那個甚深義才能得解脫;而未得無分別智之人,以分別心去分別,不能得解脫?這樣不是太難了嗎?」是的!只是從文字上明白經(jīng)論的道理,還沒有力量斷煩惱、得解脫;若能通達超越一切名義、離一切分別相的真實義,深入諸法實相時,才能斷惑得脫。如果你覺得這樣太難了,就害怕這件事,這是不對的!「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yīng)自輕而退屈!」圣道是修行得來的,很多人都成功了,你也可以!所以不應(yīng)起怖畏。

  丙九、以不信成立大乘

  如是已遮怖畏此法句,次以不信成立大乘。

  上來已遮止你不應(yīng)怖畏大乘佛法,接著再舉出三種不相信大乘的原因,證明大乘是佛說。

  偈曰: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由汝不解故,成我無上乘。釋曰:小信者,狹劣信解故。

  「小信」:相對于大乘佛法而言,小乘佛法的信解是很狹劣的,所以他無法相信甚深的大乘佛法。當然,這是約在凡位的人來說。成就初果須陀洹以上的圣人,已能見到第一義諦,對佛、法、僧、戒得不壞信,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他一定能信解大乘佛法。

  小界者,阿梨耶識中熏習小種子故。

  「小界」:界者,即是種子義。修習過四念處,熏習了小乘佛法的善根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故名「小界」。

  小伴者,相似信界為眷屬故。

  「伴」:伴侶、朋友的意思。你的眷屬、師兄弟等這些與你相親近的人,大家都是同在小乘佛法里栽培過的人,故云「相似信界」。不脫小乘佛法的范圍,故云「小伴」。

  此三若小,則不信別有大乘。

  信、界、伴三者若都完全屬于小乘的范圍,你就不會相信另外有大乘佛法了。我以前在新加坡遇見一位錫蘭比丘,我問他:「你相信大乘佛法不?」他說:「我從小出家,師長就告訴我只有這個是佛法,其它都不是!」所以,他對北傳大乘佛教沒有信心。

  由此不信,則成我所立是無上法。

  由這三種人原因故不信,反過來就可以成立我們對大乘法的信心,相信它是無有能過其上的甚深微妙法。為什么?因為我們栽培過大乘種子,師長是大乘學者,周圍的眷屬也都是大乘佛教徒,當然我們能相信這最高深的大乘佛法。

  世間上的事,乃至出世間佛法的學習都一樣,若能沈靜地考慮后再下判斷,錯誤才會減少,尤其初學者--即使得了博士學位,未入圣道前皆算是初學,應(yīng)該謙讓一點比較好。

  乙三、反遮免過三

  丙一、遮毀謗

  已說成立大乘,次遮謗毀大乘。

  以上已正面地成立了大乘,F(xiàn)在要反過來遮止、勸諫你,不要毀謗大乘、造種種過失。

  偈曰: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余未聞,謗者成癡業(yè)。釋曰: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yīng)隨聞復生謗毀。汝于未聞無信可爾。何以故?不積善故。未聞?wù)叨?慎勿謗毀。汝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yè),壞前聞故。

  「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yīng)隨聞復生謗毀」:即使你隨順著因緣,少少聽聞一點佛法、有了一點覺悟,這樣也還算是孤陋寡聞,不應(yīng)隨順自己所聽聞的,去謗毀未曾聽聞的。有一句話說:「初生之犢不畏虎,長出角來反怕貓!」道理何在?你看那些很有學問的人,就是特別謙虛,因為他認識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初學者因為所學很少,對于孰對孰錯,若太早下判斷,就容易犯錯誤。

  「汝于未聞無信可爾。何以故?不積善故。未聞?wù)叨?慎勿謗毀」:你沒有聽過、沒有學習過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知識有所缺,智能就不大,所以應(yīng)該謹慎一點,不要隨便謗毀。當然,沒有聽過的事就叫你相信,也不合道理;但你聽聞后應(yīng)該審慎地思惟觀察,之后再決定信或不信,這樣比較合乎道理。

  「汝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yè),壞前聞故」:你只是少少地有一點聽聞,也沒有深入研究,根本不具簡別對錯的能力,就妄加謗毀。本來沒有學習就是有點愚癡了,再輕易地毀謗,更增加了愚癡的罪過,把以前聽聞得來的一點點智慧也破壞了,這樣不是損失太大了嗎?所以不要謗毀!

  丙二、遮邪思

  已遮謗毀,次遮邪思。

  偈曰: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謗說及輕法,緣此大過生。釋曰:師心者,謂自見取,非智者邊求義故。退真慧者,如實真解未得退故。

  為什么會毀謗?就是因為見解不正確的關(guān)系。所以,接下來遮止你錯誤邪謬的思想。

  只有聞慧的人,大都是如文取義。有思慧者好一點,而有修慧的人就更深妙。「師心者,謂自見取」:「取」當愛著講;愛著自己的見解,就是自見取--「我的見解最好,你的看法不對!」但依自己的心為師,不肯參考他人的意見,即名「師心」。為什么會這樣?「非智者邊求義故」:這個人沒有親近過善知識,他在無智能者的身邊學習,所以會有這種情形。

  「退真慧者,如實真解未得退故」:理解佛法真實義的智慧,叫作「真慧」,也就是「如實真解」!肝吹猛恕拐,如前所釋是本應(yīng)成就,但因其它障緣而沒成就之意。本來有條件可以成就此真慧,但因師心自用故而不能成就,所以有此退真慧的過失。

  謗說者,毀善說故。輕法者,嫉所聞故。緣此非福,次身受大苦報,是名大過起。

  微妙的大乘佛法,即是「善說」;破壞這樣的善說就是「謗說」。一聽到大乘佛法,心里就嫉恨苦惱,叫作「輕法」。因為師心自用、沒能得到真實的智慧,所以聽到大乘佛法,心里就不高興,進而毀謗或輕視大乘。

  「緣此非福,次身受大苦報」:「緣」者,因也,即是依的意思。因為師心退真慧故,就會引起謗說和輕法的這種「非福」業(yè),下一個生命就會得到大苦惱的果報,也就是到三惡道去了。生起這樣重大的過失,叫作「大過起」。

  上述「如文取義」加上「師心」,即名「邪思」。由邪思故退真慧,由退真慧故謗法、輕法,所以生起大過失。這是勸我們不要邪思。

  丙三、遮惡意

  已遮邪思,次遮惡意。

  偈曰:惡意自性惡,不善不應(yīng)起,況移于善處,應(yīng)舍大過故。釋曰:惡意者,是憎嫉心。自性惡者,此心是自性罪,尚不可于過失法中起,何況于非過法中起。是故急應(yīng)須舍大過患故。

  「惡意」,指憎惡、嫉恨,就是不高興大乘佛法。憎嫉之心本身就有罪過,所以叫作「自性罪」。譬如清水沒有毒,若把毒藥放在水里,就變成毒水了。清水中的毒和毒藥對比,毒藥是自性毒,水則是與毒藥和合后才成為毒的,是外力所加而非本身有毒。心本身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但是它和惡心所在一起,就變成惡;和善心所在一起,就變成善。而憎嫉是自性惡,它和這一念心在一起活動時,就會使心也變成惡的了。

  「尚不可于過失法中起,何況于非過法中起」:站在佛法的態(tài)度而言,這種憎嫉的心情,尚不可于有過失的惡法中生起,何況于沒有過失的善法中生起呢?

  譬如,有惡人不講道理觸惱我、傷害我,這是過失法,我心里都不應(yīng)該起瞋恨,應(yīng)該生慈悲心才對;更何況在沒有觸惱、也沒有過失之非過法的情況下,莫名的不高興,這不是不合道理嗎?

  所以,尚不可于有過失的事中起憎嫉心,何況在沒有過失的大乘佛法里呢?

  「是故急應(yīng)須舍大過患故」:這是勸那些貪著小乘三藏的學者,應(yīng)該趕快棄舍這種憎嫉心,因為其中有大過患。

  甲三、總結(jié)

  成宗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jīng)論‧成宗品》講完了。此品完全成立大乘佛法是佛說,勸不相信的人不要謗毀,也不要有憎嫉的心情。

  成立大乘是佛說的八個理由中,初二「不記」、「同行」應(yīng)容易理解。第三「不行」,說明大乘佛法高深廣大,非忖度人--凡夫、外道,乃至未入圣位的小乘佛教學者所能相信理解。因為不信,故不能修行,更不能流通弘揚。若是須陀洹以上的圣者,就能對大乘佛法有信心。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甚深微妙,實是佛說,不可否認!

  第四「成就」、第五「體」也容易懂;若有人認為此土之釋迦牟尼佛并未宣說大乘佛法,是他方世界佛所說,而佛佛道同,他方世界佛既然已說,釋尊當然也能說,故大乘還是佛說!

  第六「非體」,則是成立「大乘是佛說」非常重要的理由。因為如果沒有大乘佛法,就沒有人成佛,既無人成佛,誰來宣說小乘佛法呢?豈非連小乘佛法也沒有了!現(xiàn)在一般佛教界習慣稱小乘佛法(《阿含經(jīng)》)是根本佛教,這個說法對不對?小乘是由大乘而來的,所以應(yīng)該稱大乘佛法為根本佛教才是!

  第七「能治」,就是不管你承不承認「大乘是佛說」,修學大乘佛法能破煩惱、能得無上菩提,這是真實不虛之事。所以,能說這不是佛說的嗎?若非佛說,誰能有這樣的大智慧說這樣的法門呢?

  第八「文異」,大乘佛法的文句,本來就和小乘佛法不一樣,所以,不能以大乘佛法的文句與《阿含經(jīng)》不同,就否認大乘是佛說。

  這八因頌?zāi)藦浝掌兴_的慈悲哀愍,知道人間的佛教有大小乘不和合的問題,故以此「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八個充分的理由開示我們,讓我們一定要相信--大乘決定是佛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