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四次課程 第八講之:你侮辱我人格,還侮辱我智商?

  《入中論》第四次課程總第八講之:你侮辱我人格,還侮辱我智商?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禪學(xué)

  時間:2009年4月12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xué)二教407室

  你侮辱我人格,還侮辱我智商?

  問:對于壞人忍辱和縱容如何把握?

  有時候我們對于壞人的忍辱要有一個尺度,以護心為主,要看到,我們修行時心的需要是什么。

  如果心里確實有瞋恨的念頭,我們的打擊千萬不要出手,帶著瞋恨的打擊一定是惡業(yè),有嚴(yán)重的果報;如果當(dāng)時我們的行動并沒有瞋心,那我們是可以有所警示的,因為這樣不會有比較嚴(yán)重的果報。

  所以忍辱當(dāng)中有一個層次,如果真的是瞋心起來了,一定要控制行為;如果確實是沒有瞋心,即使是行為上在截止別人的錯誤行為時有行動,也不會是業(yè)力、也不會是錯誤。

  我們對于給予自己打擊的人要忍辱,像寒山大師說的“……打我罵我,再過幾年你且看他”。這時候我們這些行為還是需要善于觀察的,別人在打我罵我的時候我就忍他讓他,不要讓得別人覺得你太油,挑逗了他的火氣,象生牛皮你越不動他火越大,然后說“你不光是侮辱我人格,還侮辱我智商!我下定決心要報復(fù)你!”你以佛教徒的清高藐視了人家的尊嚴(yán),那就麻煩了(眾大笑)。

  所以忍辱還是要注意觀察、要掌握尺度,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沒有尊重他,忍辱是要抱著尊重的態(tài)度去行持的。其實都有一個原則,我們六度都是抱著尊重眾生的態(tài)度去行持,尊重別人、尊重他眾生,用這個態(tài)度去,應(yīng)該說,這個尺度不難把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