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無垢性品第四)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無垢性品第四)

  太虛大師講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院

  己二 修無垢業(yè)

  無垢性品第四

  無垢性有四種:一、衣服,二、飲食,三、臥具,四、湯藥。此四種是一般人所需要以資養(yǎng)生命的,若于此不起貪求之心,名四無垢性。如在家的人,因需有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臥具可包括房屋床椅等)資養(yǎng)生命,由積蓄保藏以成為私有財產(chǎn),使子孫相傳相續(xù),因此有妻子眷屬等俗家的累贅負擔在身上。出家人固然要遠離一切世間家累,但這生活上所需要的四事,還不能脫離,故雖出家而亦要三衣遮體,一缽吃食,有病痛要施針藥,睡眠休息要有房屋臥具。所以、事實上需要此四事來資養(yǎng)生命,世間法不能盡離。但是、這生活所需要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能夠知足不勉強貪求積蓄才好;倘若貪求積蓄,又豈不是有家產(chǎn)了嗎?既有家產(chǎn),又必繼之而起家眷,無明妄想種種顛倒邪見皆生起來了。依佛法,若為弘法利人的大眾資養(yǎng)生命故而積蓄財產(chǎn),還講得過去;若蓄為個人的私產(chǎn),這是絕對不可的。如今一般的出家人,將十方僧眾公有的寺產(chǎn),大多數(shù)變?yōu)樗疆a(chǎn)了。如剃度子孫派或傳法派,將十方僧眾公有的財產(chǎn),作為私人代代相傳的產(chǎn)業(yè),同于世俗人的貪戀,成為變形的家族,這實為有垢污的怪現(xiàn)象。本來,出家人只要日常生活應用的四事能隨分知足,除現(xiàn)前衣吃資生之外,其余可不必有什么積蓄;若個人的財物有所余,可隨時施人,或歸為十方公有之僧物。十方公有之僧物,則由經(jīng)理人負責管理,個人不能絲毫據(jù)為己有而獨享其優(yōu)美的生活,這才是真正出家的僧格,才有與無垢性接近的可能。若將公有據(jù)為私有,甚而建立家庭眷屬,則有違出家的初心,現(xiàn)造地獄的惡因,將來要受地獄的惡果了。所以、前品中智光長者既決定發(fā)心出家,此品中則已經(jīng)出了家而成智光比丘了,故教誡他不要作形式的出家人,要能安分的作個真正的出家人,這就是此品所由來的主旨。這兩品,前一品明要修怎樣的出家觀,此一品明要怎樣的出家人,都注意于出家的戒法。

  積蓄財產(chǎn),不但出家人的私人財產(chǎn)不應有積蓄,十方寺院亦不應多有財產(chǎn)積蓄。因為,有財產(chǎn)即僧伽墮落的病源,使社會人民輕視僧伽,認僧伽為分利的人。所以從各方面觀察起來,不但僧伽個人不應有財產(chǎn),即僧伽結(jié)集的團體亦不應積有財產(chǎn),倘有一個僧團的大眾,能精進道行,勤修學問,自然有人來供養(yǎng),不用依靠財產(chǎn)。個人或團體有了財產(chǎn),則各種憍慢心生起來了,道念亦退了,學問也不研究了,以為祗要有了財產(chǎn)什么皆不成問題。大家懷著這種下劣的觀念,遂致墮落。

  如今有很多地方的寺僧,因財產(chǎn)太豐富,僧伽所應做的事都不去做,腐敗墮落,招來外人的摧殘、毀謗。如廣東、河南等處僧寺的摧毀,可作例證。有財產(chǎn)的佛教大寺院,易招外魔時來相侵擾而爭奪,因此高尚純潔的佛教,也隨之沉淪下去了,這真是使人喪氣的事!一般的僧伽,因無學問、無道德,也就沒有法子來抵制外魔。所以、我的主張,凡是出家人,都應當專在道念、學問、德行上去修習培養(yǎng),決不要在寺產(chǎn)上貪求執(zhí)著,這不但建立三寶無益,且為墮落的動因。我有一段回憶:清初重興浙江奉化雪竇寺的石奇禪師,我最佩服他的思想。此寺先有很多的田產(chǎn),被地方人侵占完了,其時地方官愿為出力收回,他說:我只要有門前的幾畝田可以供佛香燈便好了。此寺往年為了田產(chǎn)與人爭斗,因而失掉道行而增長了煩惱,終致全寺傾滅。這是石奇禪師的高見!所以,我主張僧伽或個人團體,都是無產(chǎn)好,有產(chǎn)反使他墮落。若真正發(fā)菩薩心為佛教作事,是以道力去作,是為作事而作事,不是為財產(chǎn)而作事,如此免卻外人的誤解;使佛法清凈住世,給與人類永遠的幸福。比方,現(xiàn)前的南普陀,大家都知道十畝田地的產(chǎn)業(yè)也沒有,然而大眾反能夠研究教理精進修學,這全靠大眾的道念愛護。所以常住興隆,內(nèi)外安寧和睦,生活也不感覺很因難,不消說,即是社會信仰的人民直接或間接來資助之故。基于上面的理由,佛法無論個人或團體,都以能脫離世間的財產(chǎn)為最善。本來,從出世間法的立場看來,最污穢的即是財產(chǎn)、淫欲。所以前品特別注重要出家而舍離淫欲之法,此品則特別注重舍離財產(chǎn),這是解決欲界根本的問題。因為人間為求衣服、飲食……等豐富充足的生活時,即自然有無量貪求之心,泉水也似的涌出來了。所以在超欲界的地位看起來,貪財產(chǎn)是最可惡的、最垢污的事。與這正相反的,即是大可佩服的出世的無垢性。此中所云的無垢性,確是這樣的。

  庚一 智光敬問

  爾時、智光及諸長者既出家已,齊整法服,五輪著地禮如來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從佛聞所未聞,在家所有種種過失;發(fā)菩提心厭離世間,剃除須發(fā)而作比丘。惟愿如來、應、正等覺,為我等類及諸眾生,演說出家殊勝功德,令得聞者發(fā)清凈心,樂遠離行,不斷佛種。世尊大恩,無緣慈悲憐湣眾生如羅侯羅,出家菩薩應云何住?云何修習無垢之業(yè)?云何調(diào)伏有漏之心”?

  五輪,即五體的異名,兩臂、兩膝和頭皆是圓的,故名五輪。這五輪著地作禮,為禮之至極。此時,智光及諸長者們,已經(jīng)出家而穿出家的法服了。以自身最尊貴的頭,去接佛的足而作禮,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們從佛處聽到向來沒有聽過的教法,分析在家所有享樂的種種過患;又開示我們發(fā)菩提心,遠離這魔窟的世間而出家作比丘了。比丘,為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義甚多,‘乞士’二字為本義。嘉祥法華義疏卷一云“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心,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佛在世時,有當時出家即為比丘者;雖然才出家的應先作沙彌,但佛時有即證得大阿羅漢果的,故頓成比丘。乞食,正揭出出家人每日乞食于世俗人的出家相。乞法的比丘,換言之即是求學的人,常常求佛的教授教誡。但還要懇請佛為分別出家的特殊功德,使發(fā)清凈心遠離五欲,而紹隆佛種無有間斷。無緣慈悲者,有限的慈悲是有緣的,無限的慈悲是無緣的;如日光遍照,這無緣慈悲是平等的。希望佛用無限的慈悲來憐湣我們,教授我們最初發(fā)心出家的,身與心應怎樣的安住,怎樣的練習無垢之業(yè);這遠離世間垢污之業(yè),怎樣能壓制降服世俗之心。我們最初的世俗心,有種種的煩惱雜在其中;若能如沙里淘金似的,把惡濁心調(diào)伏住了,則有漏心減少,無漏心自然增長起來了。所以,不但懇請佛教授身心如何安住和如何修習無垢之業(yè),而且請說如何調(diào)伏有漏之心。這是智光敬問的意義。

  庚二 如來許說

  辛一 贊許

  爾時、世尊贊嘆智光諸比丘等:“善哉!善哉!是真佛子!能為未來一切眾生問于如來如是之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來世尊憐湣眾生,平等無二猶如一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演說:出家菩薩如是住,如是修行無垢之業(yè),如是調(diào)伏有漏之心”。“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智光既有這類的感想來設問,佛也不得不以情感作用來安慰他,贊嘆他,允許他。佛于是說:你們不但出了家而作比丘,而且所問的是出家應該要修習的,你們是真凈佛子,不但為自己修學而請問,而且為未來世眾生。我當然把你們,猶如我的兒子羅侯羅一樣的看待。你聽著,記著,不要忘掉!如今為你們解說出家菩薩所修的觀和行,以及四種無垢性的意義。

  辛二 解說

  壬一 略觀諸出家義

  癸一 長行

  子一 示出家菩薩觀

  爾時、佛告智光比丘:“出家菩薩住如是心,常作是觀:我得人身,諸根具足,從何處沒來生此間?我于三界中當生何界?于四大洲復生何處?六道之中受生何道?以何因緣得離父母妻子眷屬出家修道免八難身?莊嚴劫中過去千佛皆已涅槃,星宿劫中未來千佛未出于世,賢劫之中現(xiàn)在千佛,幾佛如來出現(xiàn)于世,化緣將盡入般涅槃?幾佛世尊未出于世,是諸眾生根緣未熟,未聞正法?復于何時當來彌勒從兜率天下生人間現(xiàn)成佛道?于我身中有何善業(yè)?戒定慧學當有何德?過去諸佛皆已不遇,當來世尊得見不耶?我今現(xiàn)在諸凡夫地,三業(yè)煩惱何最為重?一生已來造何罪業(yè)?于何佛所曾種善根?我此身命能得幾時?是日已過命隨減少,猶如牽羊詣彼屠所,漸漸近死無所逃避,身壞命終生于何處?三惡道苦如何脫免?然我此身愛樂長養(yǎng),念念衰老無時暫停,誰有智者愛樂此身?智光當知!出家菩薩常于晝夜如是觀察,勿貪世間受五欲樂,精勤修習未嘗暫舍,如去頂石,如救頭然。心常懺悔過去先罪,安住如是四無垢性,一心修行十二頭陀,調(diào)伏其心如旃陀羅:如是佛子是名出家。

  這段文,即是第一明出家菩薩應如何安住其心,第二應修習如何觀念。應自己觀察:我們得了人身,而且又出家作比丘了,能聽聞佛的教法;我們所得的人身是六根具足的,而且是善根具足的,與聾盲喑啞者不一樣。我們在人生的歷程上,應時時有這樣真意的自覺:我們從什么地方來生到這人間?在三界之中生在那一界?這不是指死后應生在那一界,是說現(xiàn)前所生是那一界,依佛說,我們現(xiàn)前的世界是欲界。四大洲生在什么洲──南贍部洲;六道之中生在什么道──人道。因什么因緣而得脫八難,并辭別父母、妻子、眷屬等來出家修學佛法?我們既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就應這樣觀于自身的。更進觀三世諸佛:過去莊嚴劫中的毗婆尸諸佛已過去了;星宿劫中的未來諸佛還在未來;現(xiàn)在賢劫之中的釋迦牟尼佛,化緣將畢而欲入涅槃了,縱然能遇著未來的彌勒諸佛而能夠親近他,但自身有什么善根?戒定慧三學之中曾有什么功德?過去的諸佛我因為沒有善根,不能‘得覘尊顏’,實在是大可遺憾的。但未來的諸佛能得親近與否,這又在乎自修善根。應該基于佛的教法,舍離世間五欲之樂;不要如諸外人的貪求物質(zhì)以及享受世間五欲之樂;我們已經(jīng)是個脫免八難而出家作比丘的人,是修學佛法的人了!應常常以此觀大千世界中的三世諸佛。我們,這苦惱眾生住在凡夫地,被三業(yè)煩惱重重圍繞,生生世世不知造了多少罪業(yè),如果再不自振作,精進勇猛以修習佛法而懺悔罪業(yè),不但已錯過過去諸佛,未來劫的彌勒諸佛怕亦難親近。如此,則人生結(jié)果是墮三惡道,成為難免的事了!想到這一點,固然要在因中種善根,現(xiàn)前也要真意向佛前懺悔,不然,生死大事到來,惡的果報漸漸接近,如羊被拉進屠場,走一步即與死神迫近一步。這就是人生的結(jié)果嗎?少而壯,壯而老,老而死,可憐!人的智靈為肉體的奴仆了。我們要反正過來,能使此肉體為我正信正見的奴仆。出家菩薩應有這樣的善巧觀察,如仍然貪世間五欲之樂而忘掉了生死,不能安居出家生活,那可以快去返俗。當知生死大事,如頂上的石,如頭上的火,多么地危險!印度古時,阿育王有個兄弟,毀謗比丘不信佛法,于是阿育王讓他的兄弟做七天國王,享受人間應有盡有的快樂,七天之后就要殺他。他的兄弟因念死期迫近,無心享樂,唯懺悔已往的不是。因之、并不覺王位五欲之可樂,所以,出家比丘應諦觀無常,懺悔過往的一切罪惡。作個完全的出家人,有安住四無垢性,修行十二頭陀行的需要。十二頭陀行者,一、衲衣,二、三衣,三、乞食,四、不作余食,五、一坐食,六、一揣食,七、阿蘭若處,八、冢間坐,九、樹下坐,十、露地坐,十一、隨坐,十二、常坐不臥。若能這樣刻苦耐勞的修行,則身心自然調(diào)伏。如旃陀羅的謙下,難忍能忍,這才是真佛子,是出家的男兒!

  子二 別釋旃陀羅行

  “智光比丘!以何義故說名真實修沙門行如旃陀羅?其旃陀羅每游行時,手執(zhí)錫杖不敢當路,若人逼近振錫令聞。于大眾中心行謙下不敢輕慢,被呵責時心無怨恨未嘗加報,罵辱鞭撻默然受之。何以故?自知下姓不階眾流,以是因緣被嗔無報。智光當知!出家菩薩亦復如是,剃除須發(fā)形同嬰兒,執(zhí)持應器依他活命,身著袈裟如被甲胄,杖錫而行如持鉾槊,執(zhí)智慧劍破煩惱賊,修嬰兒行饒益一切,是故一切三毒利箭不入真實沙門之身。出家菩薩以三觀門,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于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于自身為僮仆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diào)伏其心。”

  以下別釋旃陀羅義,即廣明應當云何調(diào)伏其心之行門也。旃陀羅者,此云穢多;本經(jīng)卷一所說之戌達羅種,即攝此旃陀羅也。旃陀羅行者,印度之習慣有四種種族之階級:其最上者為婆羅門之教種(此云凈行),其次是剎帝利之王種(此云王種),再次即吠奢之平民種(此云工商農(nóng)),而最下者即此旃陀羅等之奴婢種。此旃陀羅在印度四種階級之中,最為卑下,不但不能與前三種人有婚姻之往來,就是在通常道路和一切時,亦不能和前三種人接觸,以為觸之、視之即失其高尚尊貴也。因此,社會一般人之眼光,視旃陀羅為最下流;而旃陀羅自身,因久被輕視為下流,亦成為習慣而不知非。佛法中,對此四種平等,無論上自國王下至人民,凡出家者皆為佛子。婆羅門教之階級最嚴,但后之新婆羅門教亦漸行平等也。又近時印度甘地之思想,亦崇平等;因甘地家族初為耆那教,耆那教即尼犍子之教,亦是階級平等之宗教故。

  此中所明旃陀羅行,即顯初出家菩薩斷除以前俗人所有種種憍慢貢高等之惡習,修行種種忍辱之行門,以調(diào)伏其虛妄之心。如旃陀羅人雖受世人之詬詈,或鞭打楚韃,而毫無怨恨及報復之義。實則、并非世人看出家人如旃陀羅,乃初學菩薩自心謙下如旃陀羅,以旃陀羅無嗔性為譬喻耳。其旃陀羅以下,敘明旃陀羅與社會接觸之情形。略言之,即旃陀羅種在游行時,手執(zhí)錫杖,每逢路人即振錫作聲以背來人,不敢接觸他人也。心行謙下者,在大眾之中,其心極為謙下不敢傲慢;所以不敢憍慢者,以是見他人尊貴自己卑下故。旃陀羅種,不但對人謙下,即他人鞭打呵責亦忍辱受之而不思報復。此即顯明初出家菩薩,若能具有如是之心,方能堪受法教。又初受出家之形,于世間之一切都已舍離,故現(xiàn)在之身心與世間無爭無貪,如大海大地能容納一切水流和荷負萬物,以及違順境等不起分別也。何以故下,說明旃陀羅之所以如此者,是自知下姓故。智光當知下,正顯初出家菩薩調(diào)伏其心之法門也。形同嬰兒者,嬰兒初出胎時,一切不能自主,皆隨父母;一切見聞覺知亦不能有明晰之分別。而初出家菩薩亦如是,以前一切俗習皆已斷除,入此出家范圍如另換一人身,一切行止舉動皆與前異,故猶如初生之嬰兒也。應器者,即是飯缽,此云應量器,因人之飯量大小不同,故分大中小三種之飯缽而應人之度量也。依他活命者,即自己不作飯食,常行乞食,依他人而活自己之身命也。袈裟,此云壞色衣,即是衣之顏色,去世人之鮮艷美麗而為灰色衣也。鉾槊,是兵器,能御外人之侮;出家菩薩執(zhí)此錫杖,降伏一切煩惱魔也。執(zhí)智慧劍破煩惱賊者,劍能斬邪,菩薩以此智慧之光,觀照自身之過惡而遠離一切顛倒知見,即對破煩惱魔也。嬰兒行,即修旃陀羅行也。出家菩薩下,即以智慧寶劍,常以三觀觀自身之過失而修忍辱行。三觀者:第一、觀諸眾生如化佛一樣,觀于自身實為愚夫。故新菩薩對世人處處以恭敬不放逸心而作佛想,如華嚴經(jīng)善財童子參五十三善知識是。第二、觀諸眾生作尊貴想,而觀自身如奴婢等想。第三、觀諸眾生作父母想,而觀于自如兒女等想也。出家菩薩下,總結(jié)新學菩薩若能作如是觀,修如是行,雖遇打罵鞭撻之事亦不希加報也。其實、若能如是修忍辱行,無有貢高傲慢之形。世人恭敬之不暇,何有加辱害者!

  新學菩薩必如是行者,因矯枉必過其正,而后方能恢復本相端正無斜。出家之法與世間法成相反之形式:如以前之六根向外對緣六塵之境,乃時時執(zhí)著貪求顛倒分別;今出家以后,處處調(diào)伏其心反光自照也。所以、近來我主張新出家之僧伽,必使之先習持二三年之律儀,折伏憍慢貢高,降服世人之惡習。如鐵條鑄成精鋼,必先在爐中經(jīng)幾次之煆煉而后方成法器。學佛之人亦如是,否則猶如污穢之瓶而貯醍醐,反致醍醐亦為穢物也。

  子三 略明四無垢性

  “智光比丘!汝等諦聽!云何名為四無垢性?衣服、臥具、飲食、湯藥,如是四事隨有所得粗細稱心,遠離貪求,是無垢性。諸比丘等!以何因緣如是四行名無垢性?智光當知!諸佛如來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皆從此生,佛法僧寶常不斷絕,是故得名為無垢性”。

  四無垢性,以下當有廣釋。四無垢,即衣服、臥具、飲食、湯藥,在此四種法上,出家之人能知足隨喜,不生粗細等之分別執(zhí)著,貪求追逐,故名無垢性也。此四無垢所以稱無垢性者,因三世諸佛如來菩提分法,皆從此而生故;佛法僧寶亦依此無貪著而得不斷絕故。三十七菩提分法者,即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所謂三四、二五、只七、單八,共成三十七也。此三十七法是生菩提之道路,斷煩惱之洪爐,故名菩提分法也。

  癸二 重頌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智光比丘汝諦聽,出家菩薩所應作。無緣大慈攝眾生,猶如一子皆平等。發(fā)菩提心求正覺,應作三種成佛法。心常住四無垢性,當修十二頭陀行,下心猶如旃陀羅。四威儀中作是念:十方無量諸菩薩,剎那剎那趣圣道,彼既修證我亦爾,如何流轉(zhuǎn)三界中,恒居生死無量苦?我今是身住何界?六道輪回處何道?胎、卵、濕、化受何生?身、口、意業(yè)于何修?所造罪中何者重?三性之心何心多?如是微細觀察已,大慈、大悲恒相續(xù),大喜、大舍為先心,為有緣者說妙法。晝夜修心不暫停,如去頂石、救頭然。念三觀門常不離,觀諸有情是佛身,唯我獨處于凡類;一切眾生等尊貴,我為僮仆居卑賤;世間眾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養(yǎng)。被他打罵不嗔嫌,勤修忍辱無怨嫉。四事供養(yǎng)心不著,是則名為無垢性。三十七品菩提分,及以如來果報身,如是殊勝無漏法,四無垢性為根本。不放逸行常修習,是名出家真佛子!菩提智種念念增,無漏圣道皆成就,速得超于無量劫,端坐華王法界中。福智二嚴皆圓滿,無邊劫海利群生,由無垢性皆成熟,證獲如來常住果。”

  以下即重頌前義。智光比丘汝當知四句,頌明出家菩薩應作無緣大慈,而佛視眾生猶如羅侯羅也,發(fā)菩提心求正覺六句,頌前文住四無垢性,修頭陀行,行旃陀羅行之三種菩提分法也。十方無量諸菩薩十六句,即頌前文之出家菩薩觀中,觀三世諸佛,觀我居何界、何洲等種種之觀法也。三性之中何性多之三性,即善、惡、無記性也。大慈大悲等,即是四無量心也。如去頂石救頭然十句、是重頌別釋頭陀中之三觀門,如觀生是佛觀自是凡等也。四事供養(yǎng)心不著八句,頌四無垢性,若不貪著菩提道法及如來三身之無漏圣法,皆依此為根本而增長也。不放逸行常修習十句,總頌前文三種行門,若能不放逸修行,則菩提智種念念增長,以及成就圣道,速超無量劫海,坐華王座福利群生等也。菩提智種,乃依智種而言,因初發(fā)心菩薩菩提智雖未能現(xiàn)行,但此智種是剎那剎那增長,待至初地即能現(xiàn)行,十地后即圓滿成就證佛之法身也。

  壬二 廣說四無垢性

  癸一 著壞色衣

  子一 長行

  “復次、智光比丘!出家菩薩于所著衣,不應貪著,若細若粗,隨其所得,恒于施者為生福田,勿嫌粗惡,不得為衣廣說法要,起諸方便與貪相應。世間凡夫為衣服故非法貪求,造不善業(yè)墮于惡道,經(jīng)無量劫不遇諸佛、不聞正法。受苦畢已復生人間,貧窮困苦、求不得苦,晝夜逼迫,衣不蔽形,食不支命。如是眾苦,皆由先世為衣服故多殺生命造種種罪。出家菩薩即不如是,隨其所得不嫌粗惡,但懷慚愧以充法衣,得十勝利: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蛇、惡獸、毒蟲,安隱修道。三者、亦現(xiàn)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幢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七者、袈裟是佛凈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業(yè)消除,十善業(yè)道念念增長。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智光當知!以是因緣三世諸佛、緣覺、聲聞,清凈出家身著袈裟,三圣同坐解脫寶床,執(zhí)智慧劍破煩惱魔,共入一味諸涅槃界”。

  佛法發(fā)源在印度,印度偏于熱帶,故佛在世時,因地土之宜,在律儀中只許常持三衣,余皆舍去,以不需故,亦免貪著故。但佛法傳至中國,中國是在近寒帶和溫帶之內(nèi),故此三衣之制,在中國勢有所不能。佛亦曾說因地土氣候之不同,可隨增百一什物,然要以不貪著為主旨也?莆闹兄‘著壞色衣’,依要義而立此名。

  復次智光下,廣釋衣服無垢性。出家菩薩對所著之衣,不能生貪求想,不能生分別粗細好丑想,隨順施者之物勿嫌粗惡,以增施者之歡喜心而令種福田也。不得為衣至與貪想應者,即警誡之詞:出家菩薩不能以貪心而求衣服,不得為衣服而說種種巧便之法門令施者施衣也。世間凡夫下,即顯貪求之過失以規(guī)誡新學菩薩。世間之人,為貪求衣服故造業(yè)受報,輪回五趣,受盡種種苦惱,而不得值遇諸佛;又為貪求衣服故聚集金銀,互起爭斗、殺害、盜賊慘酷之相,使現(xiàn)時亦不安寧。但如是眾苦,皆依貪為本。出家菩薩對于衣服四事,隨得隨喜,不生貪著,故無如是眾苦之果報也。但懷慚愧者,盡慚愧心而需要衣服,以遮體故;為慚愧心而不嫌好丑衣服,以免貪著故,得十勝利下,因懷慚愧心以充法衣,故能得十種勝利也。十勝利者:第一、即遠離羞恥以覆丑形之勝利;第二、即遠離寒暑以背蚊虻之勝利;第三、即以著三衣顯沙門相之勝利;第四、即袈裟衣相,有利他有情上生梵天之勝利;第五、即著袈裟時能滅自身眾苦之勝利;第六、即以袈裟之惡色,遠離五欲火坑之勝利;第七、即袈裟為三世佛衣,能作眾生良福田之勝利;第八、即身著袈裟,得消罪修善之勝利;第九、即袈裟猶如福田,能增長菩薩道之勝利;第十、袈裟猶如甲胄,能使外魔不能加害之勝利。智光當知下,即敘明因有此十種勝利,故三世諸佛等同著袈裟,即能同得解脫也。三圣同坐解脫寶床者,即是諸佛、緣覺、聲聞同證無余涅槃,同得解脫煩惱,同入一味諸法實相之理也。

  子二 重頌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智光比丘應善聽!大福田衣十勝利,世間衣服增欲染,如來法服不如是。法服能遮世羞恥,慚愧圓滿生福田;遠離寒暑及毒蟲,道心堅固得究竟;示現(xiàn)出家離貪欲,斷除五見正修持;瞻禮袈裟寶幢相,恭敬生于梵王福;佛子披衣生塔想,生福滅罪感人天;肅容致敬真沙門,所為不染諸塵俗;諸佛稱贊為良田。利樂群生此為最;袈裟神力不思議,能令修植菩提行;道芽增長如春苗,菩提妙果類秋實;堅固金剛真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我今略贊十勝利,歷劫廣說無有邊。若有龍身披一縷,得脫金翅鳥王食;若人渡海持此衣,不怖龍魚諸鬼難;雷電霹靂天之怒,披袈裟者無恐畏。白衣若能親捧持,一切惡鬼無能近,若能發(fā)心求出家,厭離世間修佛道,十方魔宮皆振動,是人速證法王身。”

  初,二十六句,乃是頌前文之十種勝利,和不為世間衣服而增欲染也。大福田衣十勝利者。衣有三種:第一、僧伽梨,此云眾聚時衣,即大衣也。為眾說法,能增長眾生之福田故。第二、郁多羅僧,此云上衣,因誦經(jīng)禮拜時用故。第三、安陀會,此云中著衣,即服務襯體所作之衣也。又三衣者,依衣之條數(shù)而分別之:如五條為安陀會,七條為郁多羅僧,九條為僧伽梨;因此又名五衣、七衣、大衣也。若有龍身披一縷下,即贊衣之功德。龍身披一縷者,昔時有諸龍王,因有金翅鳥吞食之患,求佛哀湣,佛賜一袈裟與之,各龍得分絲縷,即免吞食之患也。白衣若能親捧持者,白衣自身雖不能親著袈裟,但能親自捧持,即得福無量遠離邪魔也。若能發(fā)心求出家四句,是贊嘆發(fā)心出家之功德,連十方魔眾都生怖畏及魔宮振動,速證法王身也。

  癸二 常行乞食

  子一 長行

  “復次、智光菩薩!出家佛子常行乞食,應舍身命,不斷是心。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是以乞食利益無窮。汝等當知!出家菩薩常行乞食,有十勝利,云何為十?一者、常行乞食以自活命,出入自由不屬他故。二者、行乞食時先說妙法,令起善心然后自食。三者、為不施人發(fā)大悲心為說正法,令起舍心而生勝福。四者、依佛教行增長戒品,福德圓滿智慧無窮。五者、常行乞食,于七、九慢自然消滅,眾所恭敬是良福田。六者、于乞食時,當?shù)萌鐏頍o見頂相,應受世間廣大供養(yǎng)。七者、汝等佛子隨學此法,住持三寶饒益有情。八者、于乞食時不得為求飲食起希望心,贊嘆一切男子女人。九者、行乞食時須依次第,不應分別貧富之家。十者、常行乞食諸佛歡喜,得一切智最為良緣。智光菩薩!我為汝等略說如是十種利益,若廣分別無量無邊。汝等比丘及未來世求佛道者,應如是學”!

  世間最要之事業(yè),即是飲食、衣服,而飲食尤為最勝,因有情皆依食住故。同時、制造和烹飪此飲食等事,最為麻煩而不可稍懈之工作,所以佛制出家比丘,在飲食所必需之事業(yè)上,乃令常行乞食以資身命而免麻煩。但佛法傳至中國,因隨地方習慣之轉(zhuǎn)移,此乞食之風未通行于中國;如現(xiàn)時之錫蘭等處,仍有此比丘常行乞食,而表顯佛法住持之相也。

  進言之,此常行乞食之事業(yè),非特減滅出家人之貪心,增上道業(yè)之勝進,以及令諸有情種福田也。根本之要義,實是出家人將佛法灌輸于社會,接近人民最妙之機會,亦是實行佛法之游行教化,與社會教育之妙法也。所以,佛法在中國,雖無乞食之形式,但在大眾吃飯之時,要舉行一種與社會人群有利益之表現(xiàn),以顯明佛法中乞食之相與說法利益之事也。智光菩薩至利益無窮者,明出家菩薩應常行乞食以資身命,何以故?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故。皆依食住者,佛說食有四種:一、段食,有分段故,有一定之限量而又數(shù)數(shù)食故,故名段食。此即欲界有情所食之飲食也。二、觸食,以觸為食,如前五識觸五塵等。三、思食,以思愿為食,如第六識之希望心。此二通色界有情之飲食,因觸禪悅而為食故,聞法歡喜而為食故。四、識食,即第八識受前七識熏習而增上業(yè)種,由此業(yè)種即得受持身命,故名識食,即依執(zhí)持為食也。此識食,通為無色界有情之食。此四食義,欲界有情全具;色界具三,無段食故;無色界唯后一也。汝等當知下,明常行乞食有十種勝利。十勝利者,第一、出入自由之勝利。第二、說法利他之勝利。第三、為不施人說法生福之勝利。第四、依佛教行增自;。第五、消滅傲慢,眾所恭敬,令眾生福之勝利;因世人執(zhí)自所有,生憍慢故。七九慢者,‘七慢’即一、我慢──恃已淩他,二、慢--同德相傲,三、過慢──于同爭勝,四、慢過慢──于勝爭勝,五、增上慢──未得謂得,六、卑劣慢──以劣自矜,七、邪慢──不禮塔廟等。九慢者,即是我、有、無,各具有勝、等、劣之三慢,合共為九。此勝、等、劣三慢,皆為上、中、下,或中、上、下慢法之不同。然以七慢中之慢、過慢、卑慢攝之也。第六、能得如來無見頂相之勝利。無見頂相者,因如來之頂無有人能見之;修忍辱三昧息除憍慢,即能得之,因如來因地亦從忍辱中修得故。第七、學佛教法,獲得住持三寶與利益有情之勝利。第八、為乞食事,不得贊嘆男女等之勝利。第九、次第乞食,獲得平等無分別之勝利。第十、諸佛歡喜,得佛增上緣智之勝利。智光菩薩下,即略結(jié)十種勝利,勸修奉行也。

  子二 重頌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智光菩薩汝諦聽!出家大士應離貪,當發(fā)出世修行心,乞食頭陀為根本。凡夫住于有漏食,圣者悉依無漏食,有漏、無漏諸圣凡,一切無不依食住。我為汝等諸佛子,開演出世二利行,三世如來所稱贊,乞食功德有十利:偏稱此行最為勝,出入自在無系縛;先令施主發(fā)初心,令趣菩提然后食;為除慳貪說妙法,能趣大舍無量心;依大師教行乞食,增長無量諸梵行;七、九種慢自除滅,為諸人天所尊敬;如來頂相不可見,轉(zhuǎn)妙*輪化十方;盡未來際傳此法,令不斷絕三寶種;若為飲食起貪心,不應贊嘆諸男女;起大慈悲平等意,不生分別貧與富;清凈乞食佛所贊,一切種智從此生。三世如來出于世,為諸眾生說四食,段、觸、思、識為其四,皆是有漏世間食。唯有法喜、禪悅食,乃是圣賢所食者。汝等厭離世間味,當求出世無漏食!”

  智光菩薩汝諦聽四句,明出家比丘離貪欲想修出世行,以常行乞食頭陀行為根本也。凡夫住于有漏食四句,頌明食之重要,無論凡夫、圣人皆依食住。有漏食者,即欲界有分段之食也。無漏食者,即禪悅與法喜為食也。我為汝等諸佛子二句,明如來悲湣有情,特開乞食法門,俾得自他之兩利法也。三世如來所贊嘆二十二句,重頌前文十種勝利。大師者,即世尊也。三世如來出于世八句,別明段、觸、思、識為有漏食,法喜、禪悅是無漏食;以及勸誡新學菩薩,厭離有漏食而欣求無漏食也。

  癸三 服所棄藥

  子一 長行

  “復次、智光菩薩!出家佛子于諸醫(yī)藥不應貪著,若有病時,他煎藥已所棄舍藥,訶梨、毗梨及阿摩勒,取是等藥即應服之,乃至一生服所棄藥,于諸藥等常生知足,如是名為真實沙門。出家佛子恒服棄藥,是人獲得十種勝利。云何為十?一者、為求藥草,不近他人,永息貪求,安住正念。二者、不凈觀門易得成就,出世之心能得堅固。三者、于諸珍味恒不貪著,速證正智餐禪悅味。四者、于諸世間一切財物,常能知足早得解脫。五者、不近世間一切凡夫,親近出世清凈善友。六者、由不嫌惡諸棄藥等,于粗飲食亦得解脫。七者、于所重藥永不希望,一切世間無不尊故。八者、速能調(diào)伏諸煩惱病,證得如來常住法身。九者、永斷三界一切煩惱,能療眾生身心重病。十者、能順佛教修菩薩行,福智圓滿得大菩提。智光當知!我為汝等略說棄藥十種勝利,如是妙行,去來現(xiàn)在出家菩薩皆共修學。汝等應當為諸眾生演說流布,無令斷絕,即為如來廣設供養(yǎng);世間所有財敬供養(yǎng)所不能及。于菩薩行不復退轉(zhuǎn),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此明出家學佛者,對于醫(yī)藥方面,亦不應貪著上妙美好者,應當服人所棄之藥,始能知足,方堪稱為真實沙門。蓋世間人自有身以來,皆不離于病患之中,特不自覺耳。若以佛法觀之,則吾人由少、而壯、而老,皆未嘗離于病苦,即所謂眾生有四百四病常纏于身。但眾生于此微細之病不能得知,亦不覺其難受,必要到身不調(diào)適至不能支之時,始認病苦發(fā)現(xiàn),此亦眾生之迷昧也。欲于此五蘊、四大和合之身而離病苦,是不可能之事,設能離去者,則不復是五蘊、四大和合假身,而是由修六度萬行無數(shù)劫所證得金剛不壞身矣。此身體性真常清凈安樂,則不同于不凈之五蘊也。我國之羽客道士,常以燒丹煉藥,欲求身體之健康而長生不老,此亦所謂迷謬之甚者。故初出家佛徒,不應如彼羽客者流,欲求長生不老,覓采藥物。所依之根身,既同是五蘊四大和合之假身,則自不能免于眾苦,故亦須有醫(yī)藥療治。為求道業(yè),不能不假此虛偽之身以修學,故醫(yī)藥亦是不可少之事;但不必如世人之逐逐于名醫(yī)上藥。設于此而心為形役,則無始來之煩惱習氣如何除耶?既不能除煩惱習氣,則佛陀之無上道業(yè)如何可期?故佛諄諄教誡,不應貪著于上妙醫(yī)藥者,亦此意也。他煎藥已所棄舍藥者,謂于有病時,但取他人已煎過之棄藥,服之以治已身之病苦,乃至一期生中亦復如是。然所棄之藥,非是完全取而服之者,但擇其通常知其治何病者,更取訶梨、毗梨、及阿摩勒等果和而服之是也。訶梨,即訶梨勒,此言天主將來,為印度五藥之一。其大如棗,可以隨附諸藥而療病者,如我國之甘草然。毗梨又言毗梨勒,亦是果類之藥,平常亦可食之。阿摩勒,亦譯庵摩羅,此言無垢,亦是藥果之一,此所棄藥,非但佛令出家佛子如是,即我國之藥店,亦有以被棄之藥而制丹丸者,其價低廉以合于貧苦人民之用;虼怂鶙壷帲嗖欢ㄖ讣暹^者,即平常價值低廉之藥品,為一般好貴重藥之所不欲者,亦得名為棄藥。出家佛子取而食之,亦是適宜之事。因出家學佛者,向來刻苦耐勞,對于病苦原不多有;偶有病時,亦不需何珍貴之藥,但稍服藥即能除病。

  十種勝利,明服棄藥之利益。一者、貪求之人,對于何事皆必欲好,如是則其心常在妄念中而有所求,必須趨于大富長者之門不憚其紛擾,而服棄藥則不然,或于道路亦可得之。二者、明不貪著于上妙之藥,則其對于宇宙人生之觀察亦甚明了;世間有為之法皆不凈者,因能觀察所服之藥不凈;藥既如是,一切皆然,則于厭世之心愈切而出世之心亦愈堅。三者、若貪著世間珍味,則其定業(yè)不成。而實珍味云者,亦不過不凈之物耳。今既能服棄藥,則對于世所謂珍貴者亦如污穢耳。唯有正智是求,正智具得,禪悅充滿。正智,近則根本、后得智,遠即如來之一切種智。禪悅食,謂修靜慮者入于定也;其境界有不思議之快樂,即以此快樂而養(yǎng)其身心,故云禪悅食也。四者、因能服棄藥,則其染心易除,雖或有供其財物者,亦能知足。夫如是則解脫易成,而早離生死煩惱之縳。五者、既能服于棄藥,世間一切凡夫之貪染馳求常遠離之,以免生我之貪染,則對于出世之清凈善友亦能相親相近也。六者、出家佛子于所棄之藥,尚能不嫌以服飲之,何況于飲食之粗細而欲計較耶?唯其如是,則于飲食方面亦得解脫。如觀苦空等法,則能由此悟入。七者、出家佛子于藥草既不希求美好,則于一切諸物亦必能看淡;有坦白皎潔之品格,安得不為世間之尊崇耶?八者、世間有情于五蘊、四大之假身,看得非常珍貴以求其康健,則于煩惱不特不能調(diào)伏,且能增盛。出家佛子能覷破五蘊假者,則煩惱易伏而法身易顯矣。九者、以此服棄藥為基礎,將來一切煩惱斷除,不特無有身病,而無始以來之煩惱病根亦永滅無余。十者、眾生之所以在迷者,即是不隨佛教化而修菩薩行,故于一切皆貪染不舍。能隨順佛說者,則不如是。即以服棄藥而論,以能少欲知足故,便能廣積福德智慧,以成就佛果菩提之資糧;待其功德圓滿,則成佛無疑。大菩提,是覺之至極者,本與大涅槃無二。若強分別,則可以涅槃為無始本具之體性,而大菩提是由無數(shù)劫修積福德智慧而得成之業(yè)用,即以此業(yè)用而顯現(xiàn)莊嚴本具之涅槃。佛說此十種利益,不特是今始說,即三世如來皆說此法,亦是三世菩薩所共修學。并囑智光菩薩流布世間,即是以法供養(yǎng)勝于以財供養(yǎng)如來而速成佛果菩提也。

  子二 重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智光比丘汝善聽!出家所服無垢藥,菩薩妙行此為先,眾生有病如己病。以大悲恩救眾苦,復用慈心施安樂,最上妙藥與他人,前人所棄而自服。菩薩不擇貴賤藥,但療眾病令安隱,取他所棄之余藥,飲服以充治所疾。取他棄藥有十利,三世如來共稱贊:雖求醫(yī)藥不近他,永息追求住正念;不凈觀門易成熟,而能遠作菩提因;不著甘味離諸貪,當求法喜、禪悅食;于世財寶能知足,獲得無漏七圣財;舍彼凡愚不共住,親近圣賢為良友;由是不嫌眾棄藥,亦于飲食斷貪求;珍膳妙藥不希望,世間所以堿尊重;能療身心煩惱病,悟得真如法性身;永斷三界諸習氣,證得無上真解脫;能順佛教趣菩提,福智圓成報身果。汝等佛子皆修學,當坐金剛真道場。”

  此中初三頌,是頌長行復次智光菩薩至真實沙門等文,并有增潤之文義。次五頌半,頌出家佛子至十種勝利等文,可如其次第而分配之。七圣財者,即信、戒、聞、慚、愧、舍、智之七種,是出世圣人之所具;具此不為世間生死煩惱之所窮迫,如世間財寶之買物能自在隨意,故名七圣財。悟得真如法性身,頌長行證得如來常住法身。證得無上真解脫,頌長行能療眾生身心重病之變化身。報身,是福德智慧所圓滿而感得者。后半頌,頌長行智光當知至正等菩提等文。

  癸四 住阿蘭那

  子一 長行

  “復次、智光!出家菩薩遠離喧鬧,住阿蘭若,修攝其心,無量千歲求佛道。三世如來,離諸喧鬧寂然閑居,萬行增修證菩提果。緣覺、聲聞一切賢圣,證得圣果亦復如是。其阿蘭若有十種德,能令證得三菩提果。云何名為十種勝德?一者、為得自在住阿蘭若,四威儀中不屬他故。二者、離我我所名阿蘭若,于樹下時無執(zhí)著故。三者、于臥具等無所愛著,由斯當臥四無畏床。四者、阿蘭若處三毒微薄,離貪嗔癡所緣境故。五者、樂阿蘭若修遠離行,不求人天五欲樂故。六者、能舍喧鬧住閑寂處,修習佛道不惜軀命。七者、愛樂寂靜世間一切事業(yè)易得成就,無障礙故。八者、世出世間一切事業(yè)易得成就,無障礙故。九者、阿蘭若處是三昧空,能得百千大三昧故。十者、清凈如空以為舍宅,心無障礙得大智故。智光當知!阿蘭若處有如是等無量功德。以是因緣,出家佛子誓舍身命,不離山林,若為聽法、供養(yǎng)病人、師僧、父母出阿蘭若入聚落中,宜速還歸于蘭若處。若有因緣未得歸者,應作是想:今次聚落猶如山林,所得財物虛假如夢,若有所得不應貪著,如是佛子是摩訶薩。”

  此明出家佛子應在寂靜處修學以求佛果。阿蘭若,此言離喧鬧處,即離去城市熱鬧囂塵之處,處于山中林下寂靜之處?颇克‘阿蘭那’者,亦即阿蘭若,不過‘若’與‘那’音之輕重稍有別耳。蓋出家佛子不應求于上妙之臥具房舍,若于此有所貪著,則對于道業(yè)不易成就。唯其能遠離囂塵之處,住于山中林下,以修攝其心乃能成就禪定。故能處于阿蘭若者,則其定業(yè)易得成就。平常之人,雖偶爾一時樂處寂靜之處,但未及半日,則其愛熱鬧之心又從不耐寂靜中生,故此山中林下之生涯亦非易事。出家佛子即能耐苦于此山中林下,若無正所作為,則亦無何益處。故必須要具三種條件,要有深固正信之心,由此信心更進而具足正戒、正見,如是始堪住于阿蘭若。故古德謂‘住山亦要有住山之本錢’。設不如是,但如一般隱逸之流,則非佛陀所許,而似阿蘭若品中所謂之野獸無異。三世如來至亦復如是者,明三世如來及緣覺、聲聞諸圣賢眾,皆是離于喧囂之處,而證各自所證之菩提。

  住阿蘭若之功德者,一者、住于空野之處,于行、住、坐、臥,皆是自在之儀范,不因他人當面而始鄭重其身心。設因他人而起,即是屬他。處于阿蘭若者則不然,因堅固之道心已足,則其一舉一動無不合于軌范,故能自在也。二者、平常人每于五取蘊執(zhí)之為我,于資生臥具等執(zhí)為我所,而住阿蘭若者則不然。因他宿曠野之樹下或巖窟之處,則無有我所而為執(zhí),既我所無則我亦不生;故佛世時命比丘不得在樹下三宿,蓋恐其久則生我所見也。三者、既能離于我我所,則于臥具等皆不愛著而煩惱亦漸薄,于是則可臥四無畏之床座。四無畏,即是如來登座說法之時,具足如是四種無畏之心:一者、‘一切智無所畏’,因佛是正遍覺知之人,無有再能勝者,故無所畏。二者、‘漏盡智無所畏’,因佛是斷盡諸漏者,不為有漏法之擾動,故無所畏。三者、‘說障道無所畏’,因佛于外道邪師眾中說正法道,不為邪師外道所障,故無所畏。四者、‘盡苦道無畏’,因佛為眾生說苦諦之法令其出離,故無所畏。──上是佛之四無畏。四者、住阿蘭若者與塵市間隔,則其貪嗔癡之心不易現(xiàn)行,由于離所緣之境,故其毒害亦可漸能減輕。五者、住阿蘭若,能修超欲界人天之法,既能修超欲界人天五欲之法,則必能得上界之禪定,乃至能得出世間聞思修慧者。六者、出家佛子之所以要遠離喧囂城市而處于空曠閑靜之處者,是欲求無上菩提,故不顧其身命之危險,非如彼隱逸者流而受安逸快樂也。七者、能住于阿蘭若,則其所受之境靜,境既靜而心亦靜,心境俱靜則禪定易生。及得到禪定,則于世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何事而不可為?何惡而不可對治?八者、前既能于世間一切事業(yè)成就,今即以此世間一切事業(yè)而為基礎,進而作出世間一切事業(yè)。故世出世間一切事業(yè)其易于成就者,皆住阿蘭若之力也。九者、阿蘭若處如虛空之含藏萬物,一切萬物莫不包含于此虛空;而阿蘭若則是含藏三昧之虛空,故百千三昧皆可于此阿蘭若而得。三昧,即是定心,謂其寂靜而不浮散也。百千三昧者,言學佛之人于阿蘭若中所修之行門,各有所不同,故三昧之差別有多種。如修念佛法門者,則所得之三昧為念佛三昧;而專持陀羅尼者,則所得之三昧為陀羅尼三昧;其他亦然。十者、住于阿蘭若,不特以阿蘭若而為舍宅,且亦以十方虛空而為舍宅。因處于阿蘭若空曠處,則其心充滿十方虛空而無障礙,故以空為宅舍也。智光當知至不離山林者,結(jié)上所明住阿蘭若之功德,無論如何,出家佛子不應舍離。若遇有特別因緣,亦可暫離于阿蘭若處,如聽法、供養(yǎng)病人,乃至師僧、父母。因聽法,一方面是增進自身之學識道業(yè),一方面是圓成法會,故暫離阿蘭若不妨。又如出家病人,亦是應當扶持者;設有世俗無依怙之病人,亦應加以救濟,故暫離阿蘭若亦不妨。對于父母師僧等,有重要不得已之事,即暫離阿蘭若亦不妨。如要供養(yǎng)大眾,或為師長服務,或多年未見父母,或父母有病患及喪亡等事,亦不妨暫離阿蘭若而去──古德有因出家后父母遭特別因緣,以致無人侍奉,亦不妨與父母同處;但此是就一人獨處而言,非是大眾之中──。但于事畢,則仍速返阿蘭若處。即或有特別因緣,不能速返阿蘭若處,則應作觀想:雖處于五欲之聚落,亦等于住阿蘭若無異;對于財物方面,無貪戀染著之心,如是得名出家菩薩。

  此經(jīng)中所明出家修學,皆是有次第者。本來專講阿蘭若行,在后面之阿蘭若品。此中是明出家學佛者,不可貪著染愛衣服臥具等也。世人往往在房屋等上求種種莊嚴,其貪求心無有厭足;而出家人不但不求其美好,甚而至于不要,故出家佛徒之生活直可不成問題。而世間一般人則不然,他全副精神皆集中于事物之善好而要勝人,以致貪求不饜,其生活遂成為最嚴重之問題也。然此種問題,不過是各人追求于物欲之享受,乃至漸擴充其欲壑無有已時,于是互相增長貪焰而成個人與個人、社會與社會、國族與國族互相爭斗之現(xiàn)象。故此中所講之四無垢性,若能以之而實行,則對于不可解決之生活問題,不特容易解決,且亦不成問題也。

  此厭舍、無垢性二品,正就出家之戒法而論;正式明阿蘭若,則是由戒生定也。對于此阿蘭若,前年我于此講有理想中的僧制大綱。大意是:初出家二年中,必須修學僧團律儀生活,然并不是讀誦條文,是要修學實行而養(yǎng)成有規(guī)模之人物,此又須先從沙彌律儀做起,雖沙彌十種戒條易于誦讀,而實行則難。從前鳥窠禪師對白居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答他:“此三歲孩童都道得”。而鳥窠禪師謂:“三歲孩童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故要養(yǎng)成實行律儀生活,須在警策叢林去住;因此警策叢林,確能養(yǎng)成有威儀之人物,能將其舊有之習氣革除。在此二年期滿之后,再入普通教理院四年,高等教理院三年去研究教理,以養(yǎng)成具足正見之勝解,于此七年中具正見之勝解后,再經(jīng)過阿蘭若之生活以修習止觀禪定。然在山林中修習止觀禪定,尚需要有善知識長老之指導,故欲成為住阿蘭若之資格,要經(jīng)以上之九年。再于此阿蘭若經(jīng)過三年,共十二年后,始得名為真實之僧伽份子,而具正信、正戒、正見、正定者。此之十二年為學僧,或是比丘僧之時期。經(jīng)此十二年后,作宏法利生之事業(yè),即是菩薩僧或職僧之時期。于此再經(jīng)過宏法利生之事業(yè)若干年后,即是賢圣僧或德僧之時期。故在根本佛法上講,初出家時不能離開親教師阿阇黎之教授;必須若干年之后,始能自己修學,否則正信、正戒、正見不具足,亦不過盲修瞎煉而已。

  子二 重頌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遠離喧鬧處寂靜,此是神仙所居處。三世菩薩求菩提,于蘭若中成正覺;緣覺、聲聞諸圣眾,亦于此處證菩提。住阿蘭若獲十利,能令證得三乘果:自在游行如師子,四威儀中無系縛;山林樹下圣所樂,無我我所名蘭若;衣服臥具無系著,坐四無畏師子座;離諸煩惱名蘭若,一切貪愛無所著;常居物外厭塵勞,不樂世間五欲樂,遠離憒鬧寂靜者,棄身舍命求佛道;能住寂靜無人聲,于諸散亂心不起;世出世間諸善業(yè),心無障礙皆成就;由是蘭若為根本,能生百千諸三昧;以大空寂為虛空,行者身心無障礙。具足如是十勝利,是故眾圣常居止。智光汝等諸佛子,若欲速成一切智,乃至夢中莫舍離,阿蘭若處菩提道。我滅度后發(fā)心者,而能住于蘭若處,不久當坐寶華王,證得法身常樂果”。

  此中初半頌,是頌長行復次智光至以求佛道等文。神仙所居者,明此清凈之地,為世俗人不到者。次一頌,頌長行三世如來至亦復如是等文。次半頌,頌長行其阿蘭若至三菩提果等文。次五頌,頌長行十種勝德等文,可次配之。次半頌,總頌住阿蘭若十種勝利。次二頌,頌長行智光當知至是摩訶薩等文。寶華王者,即是成佛所坐之寶座。如佛說法時,不特佛坐寶蓮華座,即一切菩薩承佛力亦得坐也。

  庚三 說法獲益

  辛一 會眾現(xiàn)益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無量百千初發(fā)心者,于無上道得不退轉(zhuǎn)。時智光等諸菩薩眾,得陀羅尼,具大神通。百萬人天發(fā)菩提意,悟三解脫。

  此明佛陀法會中現(xiàn)在聽法者所獲之利益。此中有三種獲益不同:第一、即是但發(fā)菩提心而未于佛前出家者,于無上道得不退,即具足信心而不退轉(zhuǎn)。第二、即智光等出家菩薩,得陀羅尼,具大神通,陀羅尼,此言‘總持’,即總一切法義持之而不失也。神通,是六通之一,即是神境通。此通能飛行自在,大小隨意;蛞嗫烧f六神通。第三、亦是發(fā)菩提心,而所得益則是悟入三解脫。三解脫,即是空、無相、無愿三解脫法門。

  辛二 佛記當利

  爾時、如來告諸大眾:“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四無垢性甚深法門,受持、讀習、解說、書寫,如是人等所生之處遇善知識,修菩薩行永不退轉(zhuǎn),不為一切諸業(yè)煩惱之所擾亂,而于現(xiàn)世獲大福智,住持三寶得自在力,紹繼佛種使不斷絕。命終必生知足天宮,奉覲彌勒證不退位,龍華初會得聞正法,受菩提記速成佛道。若欲愿生十方佛土,隨其所愿而得往生,見佛聞法,究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佛記當來眾生得聞是經(jīng)而流通者所獲之益。四無垢性,即是上面所明衣服、飲食、醫(yī)藥、臥具等文。受持、讀習、解說、書寫,為十種法行中之四,尚有供養(yǎng)、施他、諦聽、諷誦、思維、修習之六法行,此中從略也。本經(jīng)于觀心品之前,以菩薩行位分之,則可為三種段落:如從最初報恩品為妙德長者等一般在家凡夫說法,即是勸其發(fā)菩提心而正信。其次、從報恩品下為智光長者重頌報恩義理,及明出家勝利,出家已應如何舍離貪染而修戒法,以訖于無垢性品皆是;此則正是明發(fā)菩提心已而修習十信心位。此下從阿蘭若品以訖功德莊嚴品,正明由戒而修習禪定,乃至出世無漏聞、思、修慧等法,其位則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即是菩薩初阿僧祇修習時期。在十住之前,皆是未預三阿僧祇之數(shù)者。然此三段落中,皆地前之凡夫未得入圣位,故于每一會之末,皆有記其上升兜率內(nèi)院親近彌勒菩薩及往生十方凈土等;第三會功德莊嚴之末,即無生十方之文。此因地前凡夫未證得圣位者,未曾感有實報之凈土,故皆要依佛菩薩之剎土而。辉诘厣现兴_,則自感有剎土,則不必往生亦能依自身之剎土而住。此中上升兜率內(nèi)院親近慈氏雖同,而佛記其成佛之遲速,則有三種之不同:如報恩品妙德長者第一會中,佛記眾生流通之益,則是‘龍華三會,當?shù)媒饷?rsquo;。而第二會從報恩品以訖無垢性品,是智光長者聞佛說報恩之法而發(fā)心出家持戒,其所記眾生流布經(jīng)典之益,即是‘龍華初會得聞正法,受菩提記速成佛道’。而其第三會中記眾生之益,則是‘于當來世大寶龍華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此亦可以證知其得益之淺深也。至第二阿僧祇劫,由加行位入見道乃至八地,為菩薩第二阿僧祇劫修習時期。由八地以至金剛后心之妙覺位,是菩薩第三阿僧祇劫修習時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