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佛學“十二緣起”之行法

  淺議佛學“十二緣起”之行法

  十二緣起是佛學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理論,修習佛學文化首要了解佛法,就得認識三寶、四圣諦十二因緣

  佛學經典告訴我們,佛陀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緣起。

  十二緣起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yè)行及苦果(即惑、業(yè)、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xù)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人生的過程中,生命在生死輪回著,這其中無有主宰者、無有始作俑者、也沒有受者。

  那么,十二緣起中的“行”,在這出“輪回大戲”里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

  觀其“行”,還是先把概念說清楚。

  行:行為、造作遷流之意,指依無明而起的身心活動。

  還可以進一步說明:

  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引發(fā)心驅使身、口、意造業(yè),此稱為“行”。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即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yè)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yè)報,使我們投胎輪回生死。

  現在身心的造作會產生未來的影響力,這也叫行。

  這樣解釋的理論基礎是什么呢?

  這個影響力即未來的業(yè)(無表業(yè)),會影響到未來的身心行為和果報。很多人不了解這點,說看不到這個具有影響力的業(yè)。其實我們可以感覺得到的,比如今天做了一件善事幫助了別人,身心會很歡喜,身體也會覺得很輕安。反之,如果今天做了惡事或者犯了罪,在心靈上就會留下作用,對不對?恐怕晚上睡覺,作夢都會恐懼。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好夢一覺到天明,噩夢輾轉反側難入眠,很難受的。白天的情緒會影響到晚上。如果常作同樣的行為,久了會變成慣性,業(yè)力就更強大而固定。習性就是習以為常而產生的一種慣性作用。過去世的身、語、意三業(yè)能招感現在的果報,同樣,現在的身、語、意三業(yè)也能招感未來的果報,所以都叫行(業(yè))。

  順便再說一下“業(yè)”的內容:“業(yè)”是由身心的活動而留有力用,因活動所引起的勢用,或叫“生活的遺痕”。古說業(yè)有“表業(yè)”,“無表業(yè)”之分。“表業(yè)”,為善為惡的行為,“無表業(yè)”,從善惡行為而引起的潛力。這就是“業(yè)”。

  不講太多概念了容易混亂,我們還繼續(xù)探討“行”的內容。

  十二緣起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生命開始、終結的輪回經過。“行”支就包括其中。我們先來看“十二緣起輪回圖”就很清楚了。

  這幅生死輪回圖,畫影圖形出眾生在“六道”中的生死輪回。也教授了我們關于“苦”的來源,以及脫“苦”的方法和境界。

  人,終有一死(往生)。但,生命并不終結。肉體滅亡后,我們的意識就會進入“中陰”階段。所謂“中陰”階段,就是人死后以至往生輪回到某一道為止的那段“真空”時期,共有四十九天。經過這個階段以后,便再次輪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延續(xù)生存。佛學常常談及輪回這個概念,到底誰在輪回?在哪里輪回?這幅圖說的很通俗了。

  我們先來看看圖中是咋表述“行”支的。“行”在圖中用陶工在做陶器來說明問題。

  遠古時候,陶器是放在一個用手去旋轉的工具上,由制作者用手轉動并不停的旋轉來完成。表明一切“行”都是自己制作出來的意思。他身旁的陶泥表示“無名”,這些陶泥經過工匠們的制造,研制出了各種各樣的“產品”有好的,有壞的,說明基于“無名”我們做成了形式迥異的善業(yè)和惡業(yè)。一切都是自己的“行”為。故不貪執(zhí)于色,世間萬物來源于“四大”,還原于“四大”,這樣反反復復,即生輪回。

  我們的六根與六塵相觸,或是內心的記憶而引起思惟,思前想后,思心所從審慮到決定,然后發(fā)動為身體和語言的行為。這個造業(yè)的過程,一般人都不了解。要產生行為前必定有其先決條件(動機),一般很少沒有動機而胡涂行事的。有的是根塵相觸而引發(fā),有的是內心的觀念而產生,二者都經過思惟、審慮、決定,最后才產生行為。所以當我們在考慮、思惟、決定以及發(fā)動為身語意行為的過程中都會產生業(yè)力。也就是“行”業(yè)。

  我們之所以會有“行”為,一定是先有內心的動機,所以要注意的是,修“行”就要注意到我們的動機(起心動念)。如果能在起心動念的當下就能發(fā)覺,那么當下就戛然而止,就不會產生惡業(yè)了。如果產生了“行”為才叫造業(yè),那就太慢了,已經發(fā)生了要停止也來不及了。如果我們時時刻刻在觀照,時時刻刻在注意,心念一動馬上就發(fā)覺了而停止,那就不會變成“行”為,這是修“行”非常重要的地方。用真去用功修“行”的人不是只注意外在的表現,而是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微細處都很明析,當心念一動時馬上就發(fā)覺,不再繼續(xù)下去,更不會變成“行”為,所以真正用功處是在動機即起心動念處!業(yè)是經身語意“行”為的互相滲合而造成的,不是無條件,無因由而造。

  從這個“行”狀來看,“行”的本質就是我們的心體。當造業(yè)的時候自然就會熏習我們的心,就會留下一個影響的力量,而且這個影響力量還會持續(xù)的增長,就如同世間的種子一樣。所以,“行”接下來就是“識”了,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十二緣起支的因果關系,前面每一支的因,都會引發(fā)后一支的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往復運轉,永不停歇形成輪回。

  “行”由無明而來,根除無明則“行”隨之被杜絕,而在未根除之前,眾生不得不受“行”(業(yè))力及業(yè)果之牽制,這也就是“行”支說明的問題。

  但,這些理論與概念并不是說——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都不做了。學佛是學習佛的智慧,做有明之人,行有明之事,彰無漏之因,獲無漏之果,而得有余往生。真正的有明無病,是要求我們更積極的面對人生,創(chuàng)造利人小我,利益大愛、利益萬緣、利樂群生的價值。其實,在佛典里,那些都是佛的足跡。你看佛往世時,做了多少事,講了多少法。我們每一個學佛修佛的眾生要空則不空的修,要利樂群生的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