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佛學“六度”般若之禪定

  淺議佛學“六度般若禪定

  唐代詩人王維,又名:王摩詰,詩佛。王維詩書畫響名,才藝雙絕精通音律,受禪宗影響很大。其字摩詰,合其“維”即維摩詰。

  維摩詰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梢娡蹙S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賞其【鹿柴】詩可見一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這首詩二十個字,寫出了淡泊恬靜的意境,字字入禪卻無一禪字,讀來賞心悅目、禪意非常。恰好為我們今天的題目開了個“禪定”審美話頭。

  “精進”之后進入“禪定”自是意境深遠。

  禪即禪那的略稱。譯為靜坐默念【deep meditation】

  佛學文化對禪宗有較完備的記錄:

  禪宗,又稱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達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于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fā)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這種境界,這又稱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實踐,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達到真正認識自我。

  禪定,在六度中居“倒二”位置,殊要可見。

  禪定的“定”字,是梵語三摩地【Samabhi】的義譯,略譯“三昧”,另有“三摩提”、“三摩帝”等寫法。禪定尚有瑜伽、止觀等異稱。

  到這里,我們把“禪定”這個詞的字面解釋清楚了。有興趣的善眾可校勘辨誤,以正視聽。我們今天只分享“禪定”的道理,或者叫“禪定”之我見。

  修禪定就是修禪心。有了禪定便有了“萬夫不當”的禪心,也便有了佛陀之心性。

  以上一段其實是講心住何處的,生出無住心,即佛心,即本心。心不住一切處,這是禪定的高境界,成就境界。通過禪定得無住心,就是得本心得佛心了。這不是一開始修禪定的人就能做到的。修習禪定,入手的功夫,還是要從有所住攝心于一處,逐步才能進入高境界。當然,不可一概而論,有條件修頓悟法門的人,是會很快得到無住心的。

  這個心,也不是我們的肉心,這個“心”另有辨析,我們另辟專題再講。

  禪定的目的雖然是在尋求解脫的方法,但是這個解脫也于普遍認識的解脫有本質(zhì)區(qū)別。

  “解脫”這個詞,習慣常把它與死亡識作同義語,這是誤解。佛法所說的解脫,是“離縛而得自在之義”,它是涅槃的別稱,又是禪定的別稱。因為禪定可使人獲得大自在,遠離各種束縛。把解脫作死亡,是社會上的一些用法,與佛法中解脫一詞的本義無關(guān)。佛法把解脫分為二種:有為解脫,如阿羅漢獲無漏之真智。無為解脫,指菩薩斷一切惑。

  禪定要達到的是六度的極終結(jié)果——般若。下文再說。

  禪定也要分個層次,禪定的層次與三界一樣,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中的定有欲界定,不能是真正入定。

  色界中的定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四種。

  無色界禪定有空無邊色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種。

  滅受想定,是禪定的最高層次。自初禪始至滅受想定,合為:九次第定。一個禪定的修持者,只要心無口礙的用功,就能經(jīng)歷這幾個層次的禪定,達到生死輪回彼岸——涅槃。

  禪定是要有守戒基礎(chǔ)的,這是因為戒、定、慧三無漏學,如“鼎足之勢”,缺一不可。以戒律為基礎(chǔ)就不易造惡業(yè),定力也會隨之增長。

  你看,“六度”中也有“持戒”不是?足見持戒之要。然,“持戒”也要會善巧,不要把自己弄得精神緊張,動輒得咎,草木皆兵,因為戒律的本質(zhì)是陶冶不是束縛,通過戒律的陶冶,清凈身口意來增長定境。

  進入禪定后的“持戒”方式就只有一個了——諸惡莫作。

  換言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犯戒了,又該怎么辦呢?也不必大驚下怪,懊悔非常。懊悔只能耽誤時間,浪費精神。還是當下“精進”的好,只要至誠懇切的懺悔就能消除惡業(yè)。

  進入禪定我要告訴大家身放松、息調(diào)柔、心無念三要訣。

  篇幅有限,我們只說說心無念吧。

  這是進入禪定以后,最難解決的問題。人的內(nèi)心沒有一刻的安閑,不斷的攀緣。我們不是常說,跟著感覺走嗎?跟著感覺走就是跟著妄念走。把洶涌奔騰的妄念拉回到清明的岸邊,才是禪定應(yīng)該作的事情。

  這也并不難辦。通過觀察力的訓練,還是能夠得到改善。因為一般人的觀察力還是在他人身上,很少反觀自己,當我們從客觀的角度,觀察自己的身口意時,就比較容易從妄念中掙脫出來?辞宄俗约旱耐,妄念的作用力就會逐漸喪失。

  提供一個解決的辦法吧:當你早晨起來穿衣服時,你要心無旁騖的認真的一件一件的穿戴好。吃飯的時候也要慢慢的,仔細的吃飯,這就叫,反觀自己穿衣,自己吃飯,如此這般堅持幾個月,被妄念牽著鼻子走的次數(shù)就會越來越少。

  妄念是友伴,不是敵人。妄念是業(yè)力的變現(xiàn),更直接的說一點,妄念就是你自己。感覺到妄念了,不要沮喪,不要歡喜,更不能逃避,要面對。這樣就不會迷失,也不會被欺騙,直至真正認識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妄念的奴隸。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意】這話很精辟,一切一切都要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心解脫了,才能在禪定中得到自在。

  禪定有許多方式和方法,比如靜坐方式、呼吸調(diào)節(jié)、坐禪及坐禪用品的要求、地點的選擇、時間的選擇、飲食等等學術(shù)要求,大家可以互相揣摩也可以向上師請教,一定會有教益。

  禪定是三世諸佛必經(jīng)之途,禪定是修學佛陀的眾生,為自己的心性安上了一個“安檢程序”,糾往杜繼,守住心神,通達般若。

  修禪定就是要把我們已經(jīng)散亂了的心收回來。我們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嘗,身覺觸,意緣法都向外散開來,這樣的散亂該怎么辦呢?就要修禪定。

  坐在那里,把心沉下來,靜一靜,想想自己。如同一碗水,擺在那里。水的塵土沉到碗底,從上面看下去,剔除渾濁的愚癡,看到智慧和清明的示現(xiàn)。

  禪定是佛學智慧的體現(xiàn),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今后該怎樣,之前迷失在哪里。

  有的時候,我們本來石塊金子,無意間掉到了污水井里,蒙上了灰塵,年深日久,我們自己也誤認為自己是塊石頭了,禪定,是積極,向上的人文指南,它使你找回自我,找到理性中的自我,本源的我。

  正謂——

  行亦禪

  坐亦禪

  語默動靜體安然

精彩推薦